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年級下冊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全冊一年級下冊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全冊/一年級下冊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全冊減法十幾減9教學目標: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教學重點: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教學難點: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教學資源:學具。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講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掛圖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它對小猴子說:“我買9個”。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學生互相說圖意。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應怎樣計算呢?根據(jù)回答板書:13-9=□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1、實物操作。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0-9=11+3=4方法二:13-3=1010-6=4方法三:9+()=139+(4)=13……5、師:同學們能用這么多方法來計算13-9,真不簡單,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算法的優(yōu)化)6、試一試。出示:14-9=12-9=17-9=讓學生用方法二來計算。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擺擺再計算。指名學生口答,并要求說出算法。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題。(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2)先獨立完成,再同伴交流。(3)全班交流算法。2、做“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算式的含義以與計算的方法。3、做“想想做做”第3題。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計算的方法。4、做“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幫小螞蟻算一算嗎?指導書寫格式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5、做“想想做做”第5題。游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某種聯(lián)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shù)。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師: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十幾減9)板書設計:十幾減9方法一:一個一個地減.13-9=4方法二:先減去3,再減去6.方法三:9加(4)等于13.教學后記:練習一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shù)。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3、為繼續(xù)學習十幾減8、7打好基礎。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熟練十幾減9法的計算方法。教學資源:學具。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的知識,今天我們來做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1、做練習一第1題。(1)分別出示插圖,讓學生看圖說話,從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2)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2、做練習一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題有什么特點,并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某種聯(lián)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shù)。3、做練習六第3題。游戲“跳樹樁”:同桌間合作口算。抽幾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的思路。4、做練習六的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以開火車的形式交流答案。5、做練習六的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6、做練習六的第6題。游戲:小青蛙過河。讓學生看圖說說題意,然后指導書寫格式,最后由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并在全班交流答案。7、做練習六的第7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說說題目所表示的意思。8、做練習六的第8題。第1題,教師指導看圖理解題目意思,然后讓學生完成在書上,再集體讀一讀。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三、總結評價,點撥學法。想一想,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十幾減9你會算了嗎?教學后記:十幾減8、7教學目標: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8、7。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教學重點: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8、7。教學難點: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教學資源:掛圖,學具。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同學們請看(出示圖)白兔媽媽帶著小兔也來了,你聽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還剩多少把?”??墒?,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你們能幫幫小兔嗎?先說怎樣列式?根據(jù)回答板書:15-8=□你想怎樣計算呢?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1、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5個怎樣減去8個?2、實物操作。講述:如果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5-5=1010-3=7方法二:10-8=22+3=5方法三:8+()=158+(7)=155、算法優(yōu)化:這么多種算法,小朋友覺得哪一種最容易算?6、試一試。書上P5試一試中也為你們準備了兩道題,請你用這種最容易的方法來計算,好嗎?學生做完后,小組內互相檢查,交流算法,指導做錯的學生更正。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題。(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2)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集體交流算法。2、做“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先看圖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讓學生說出題目所表示的意思。3、做“想想做做”第3題。先計算,再比較。使學生加深認識“想加算減”的方法。但不要求統(tǒng)一算法。4、做“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看誰算得又對又快。交流時可以根據(jù)學會的錯誤說說計算方法。5、做“想想做做”第5題。游戲“過獨木橋”:同學們,如果你們算對了就可以過橋了,看誰先過橋。(1)小組合作口算。(2)比較十幾減8和十幾減7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師: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十幾減8、7)板書設計:十幾減8、715-8=7方法一:15–5=1010-3=7方法二:10–8=22+5=7方法三:8+(7)=15教學后記:練習二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力求能快速正確地算出得數(shù)。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3、為繼續(xù)學習十幾減6、5、4、3、2打好基礎。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理解8、7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資源:掛圖,學具。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上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8、7的知識,今天我們來做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1、做練習二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加深理解“想加算減”的方法。2、做練習二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讓學生比一比,說一說。3、做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再說說計算方法。4、做練習二的第3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看誰先算完。5、做練習二第6題、第7題、第8題。分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在全班交流答案。6、做練習第9題。游戲“送小松鼠回家”:小松鼠迷路了,你能送它回家嗎?指導書寫格式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7、做練習第5題和第10題。先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目意思,然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集體交流時說說用什么方法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三、總結評價,點撥學法。想一想,這節(jié)課你又有哪些新收獲?你能說出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教學后記:十幾減6、5、4、3、2教學目標:1、進一步感知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2、在觀察操作中經歷學習過程,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能力,重視算法多樣化。教學重難點: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十幾減6、5、4、3、2的計算方法,同時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教學資源:主題情景圖。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引導:在美麗的森林里,住著聰明機靈的小老鼠杰瑞和可愛的小兔子杰比,他們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太陽真好,小老鼠杰瑞跑去和杰比玩,看見小兔子杰比正在采蘑菇呢!提問:仔細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問題?(1)一共有多少個蘑菇?6+5=11(2)一共有11個蘑菇,其中花蘑菇有6個,藍蘑菇有幾個?11-6=5(3)一共有11個蘑菇,其中蘭蘑菇有5個,花蘑菇有幾個?11-5=6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1、合作探究(1)11-5,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小組討論交流。方法一:5+6=1111-5=6方法二:10-5=55+1=6方法三:11-1=1010-4=6從11開始往前數(shù)。(2)優(yōu)化算法:你認為哪種算法最容易?2、嘗試運用。計算11-612-313-4(1)提問:你是怎么算的?能用最容易的那種算法來算嗎?(2)交流算法。三、活動體驗,建構知識。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讓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觀察每組題目,比一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再算一算。3、想想做做第3題。算算比比,感受退位減與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區(qū)別。4、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看題,說說題目的意思,然后獨立完成在書上。5、想想做做第5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說說用什么方法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四、回顧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怎樣計算十幾減6、5、4、3、2嗎?板書設計:十幾減6、5、4、3、213-5=8情景圖11-6=512-3=913-4=9教學后記:練習三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十幾減6、5、4、3、2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計算。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選擇信息,處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3、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感受小組合作的樂趣。教學重難點:掌握方法,熟練計算。教學資源:掛圖,學具。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引導:今天,動物園里的小動物門在舉行游藝會,小朋友,你們想去看嗎?那,我們出發(fā)吧!二、過關游戲。1、第一關:智力大考盤小狗忘了5+814-6該怎樣算,你們能幫助它嗎?交流不同的思維過程與方法。完成練習三第1題。2、第二關:方法大比拼。小兔在計算7+6和12-5,它找到了不同的方法,你能找到幾種?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再組織交流,完成練習三第3題。3、第三關:大象采椰子學生理解題意后,組織學生游戲。完成練習三第2題。4、第四關:數(shù)字密碼,完成練習三第4題。5、第五關:問題解決。完成練習三第5、6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然后集體交流,并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列式計算。6、第六關:數(shù)學小迷宮,練習三第7題。小貓準備了一些蠟筆,請你給得數(shù)大于8的涂上紅色,得數(shù)小于8的涂上綠色。三、自主小結。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教學后記:復習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進一步感知進位加、退位減的實際意義和算法。2、通過整理、完成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熟練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和退位減。3、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歸納整理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學重點:整理、完成減法表,并在表中探索排列規(guī)律。教學難點:探索減法表中的排列規(guī)律。教學資源:復習題第1題圖;加、減法表掛圖。(有條件的可用配套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進位加、退位減計算方法1、出示第13頁復習題第1題題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看到了什么。3、反饋交流。說說每一題是怎樣算的,并說說幾個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二、整理減法表1、整理減法表(1)師:白鴿是動物王國辛勤的郵遞員。它們每天都要給各家各戶送各種信件。瞧,今天它們已經送了這么多信了——(出示第2題掛圖)(2)仔細觀察信箱的排列規(guī)律,看看這三只白鴿帶的三封信應該送到哪個信箱里去?(3)你能替辛勤的白鴿們把剩下的信送完嗎?請你試著填完整這些信箱中缺的算式,有困難的可先在小組里討論一下再填。(4)反饋交流,師填完整減法表。(5)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信箱的排列上也藏著一些小秘密呢?(先在小組里討論,再組織集體交流)(6)找出差是5、8的算式。(7)師隨意指算式,讓學生快速口答得數(shù)。(8)同桌進行此項活動。(9)完成第4題,讓學生說說這類題目表示什么意思,該怎樣做?三、算一算、賽一賽(復習第6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1、學生獨立口算,師掌握時間。2、反饋校對,獎勵前10名算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四、全課總結今天的數(shù)學課你有什么收獲?板書:減法表復習減法表教學后記: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題意,會運用所學的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2、加深對生活中數(shù)學的認識,初步形成數(shù)學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學重點: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教學難點: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模型,并在具體情境中正確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資源:主題情境圖(或配套課件)教學過程:一、計算練習1、口算9+216-913-45+715-56+811-38+813-612-79+610+717-814-87+718-94+813-58+33+9(1)教師用口算卡片逐題出示,讓學生口算后直接寫出得數(shù)。(2)反饋校對,獎勵全對的學生。2、在○里填上“﹥”、“﹤”或“=”7+4○1215-9○55+7○1111-6○613-4○89+4○13(1)學生獨立填○。(2)反饋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比的。3、完成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然后交流答案。二、解決問題1、做復習題第7題(1)引導學生觀察圖,說說圖意。(2)你能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嗎?試試看。(3)反饋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做復習題第8題2、(1)出示左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圖意。(2)學生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3)反饋評議,說說為什么用加法算。(4)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右題。(5)反饋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6)就題小結: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算;知道兩部分的和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減法算。(7)右圖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3、做復習題第9題(1)引導學生看圖讀題,理解題意。(2)學生根據(jù)圖意列式計算。(3)反饋交流。4、做復習題第10題(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2)在小組里討論,梨可能有多少個。(3)反饋。明確答案不唯一,但從圖上可以知道,蘋果不會少于5個,梨不會少于2個。三、全課總結(略)教學后記:認識圖形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某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與用這些幾何形體的面畫圖形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體會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數(shù)學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教學重、難點:讓學生經歷描、分、找、圍、畫和玩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從物體表面抽象出平面圖形。教學資源:情境圖、小組準備適量的積木教學過程一、搭一搭,畫一畫 1、出示情境圖,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愛搭積木嗎?今天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些積木,我們一起來搭一搭,好嗎?請每組的同學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說一說:你們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 學生分組活動。 全班交流:每組匯報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教師適時把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柱的積木各粘一個在黑板上) 2、出示主題圖,談話: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試一試嗎?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小組交流:你畫的圖形分別用了哪一種形狀的積木?畫的是哪個面? 全班交流:你的圖形是怎么畫的?把你畫的圖形貼到黑板上相應的位置。(學生把圖形貼在相對應的立體圖形的后面) 3、揭示課題,談話:同學們剛才畫了這么多的圖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圖形。(板書課題:認識圖形)二、摸一摸,認一認1、認識長方形。 教師指著貼在長方體后面大小不一的長方形問:這些圖形都是用哪一種形狀的積木畫出來的?在積木的面上還能找到這樣的圖形嗎?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學生活動后反饋:指名說一說、摸一摸。 提問:你們知道這樣的圖形叫什么嗎?(在圖形后面板書:長方形) 2、認識正方形和圓。 教師指著貼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圓形問:這些圖形又分別是用哪一種積木的面畫出來的?在積木的面上,還能找到這樣的圖形嗎?請在小組內指一指、說一說、摸一摸。 提問:像這樣的圖形又分別叫什么呢?(在相應圖形后面板書:正方形、圓)三、辨一辨,說一說 1、出示一些畫好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讓學生說說它們的名稱。 2、教師說圖形的名稱,學生從學具盒里拿出相應的圖形。 3、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的圖形:找一找,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圓形。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2)提問:你還在哪里見過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 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后全班交流。四、想一想,做一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學生先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再全班交流。 (2)提問:在釘子板上能圍出一個圓嗎?請大家猜一猜,再動手圍一圍。 (3)討論:為什么在釘子板上能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圍成圓?(讓學生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是直的,能圍出來,而圓的邊是彎曲的,圍不出來)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自己畫,畫好后展示畫出來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先說一說打算怎樣涂色,再獨立完成,然后反饋。 展示一個學生的答案,指著圖中的長方形,提問:這些圖形有平著放的,有豎著放的,有斜著放的,它們都是什么形?(使學生感悟辨認圖形時,只管形狀,不管位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出示題目并提問:這個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學生自己用一個正方形畫正方形。 (3)小組討論:比比畫出的正方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全班交流:指名說一說。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獨立練習后交流:你畫出了幾個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怎樣畫的?五、課堂總結,課外實踐 課堂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呢?還有什么問題嗎? 課外實踐:請同學們課后細心觀察,看哪些地方有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邊的人說一說。板書設計:認識圖形教學后記: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教學目標:1、通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初步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3、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教學重點: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難點:讓學生動手在釘子板上圍、用小棒拼平行四邊形。教學資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釘子板、小棒、實物投影教學過程:一、復習鋪墊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的老朋友要來看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上課表現(xiàn)最好的小朋友,他還帶來了禮物,想送給那些聽講認真,積極回答問題的小朋友。你們看出示長方形問“小朋友們,誰愿意來介紹一下這位老朋友?他介紹得對嗎?”接著出示第二個圖形(正方形),問:“這個老朋友又是誰呢?”再出示圓:“它叫什么名字?這是我們已經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三位老朋友,介紹完老朋友,我們來玩?zhèn)€游戲好嗎?記得在上校本課時我發(fā)現(xiàn)你們很喜歡折紙,是嗎?今天我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個折紙的游戲,高興嗎?二、啟發(fā)思維、引出新知 1、認識三角形(1)教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紙,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學生回答:這是正方形。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請你拿出一張正方形紙,把它折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學生活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折紙的情況。組織學生交流你是怎樣折的,折出了什么圖形?①請一位折出長方形的同學到講臺前展示你是怎么折的,折出來兩個什么圖形。(舉起折好的圖形)師:折得真不錯。送學生小禮物,能告訴大家你的禮物是什么形狀的嗎?②師:誰還折出了不同的圖形?請一位折出三角形的同學到講臺前展示你是怎么折的。師:折得真好。你也能獲得一個禮物,是什么形狀的?你能教教大家你是怎么折的嗎?(全體同學和和老師跟著這位同學折三角形)師:我們現(xiàn)在折出來的是一個什么圖形呢?生答:三角形。師:小朋友們一下就認識了我們的新朋友。對了,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貼上三角形。板書:三角形(2)提問:這樣的圖形好像在哪兒也看到過?想一想?①
先在小組里交流。②
每組選一個代表發(fā)言,別人說過的你就不能再說了。學生回答。這里老師應強調是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三角形,而不是某一物體是一個三角形。適當送禮物給舉例多,說話完整的小組。③
老師也帶來了幾個三角形。(3)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觀察,就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2、認識平行四邊形(1)這是一張什么形狀的紙?(演示長方形紙)怎樣折一下,把它折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2)學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著試折。教師巡視(3)交流:我發(fā)現(xiàn)你的手真巧,他是這樣折的,送學生小禮物并讓學生告訴大家是什么形狀的小書簽。你們會像他一樣折嗎?(4)折好后把兩個三角形剪下來。要想知道這兩個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樣,你能有什么辦法?(把它們疊在一起)這就是完全一樣。(5)現(xiàn)在我們手里都有這樣兩個一樣的三角形,用它們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圖形?小朋友將拼好的圖形貼到黑板上,一一講評。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交流探討。同學們可能拼出以下幾種圖形:三角形、長方形、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每出現(xiàn)一種拼法,請一位同學在投影儀上向大家展示。①請一位拼成三角形的同學到投影儀前展示所拼出的圖形。師:他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生答:三角形。②師:誰還拼出了其他的圖形(請一位拼成長方形的同學到投影儀前展示)?師:他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生答:長方形。③師:你是怎樣拼的?④XX同學,請你到投影儀前展示你拼的圖形。師:這個圖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這個圖形就是我們要認識的另一個新朋友——平行四邊形。(出示圖形,并板書:平行四邊形)(板書)出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提問:“這個圖形的面是一個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后,老師將這個長方形輕輕拉動,這時出現(xiàn)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現(xiàn)在這個圖形的面變成了一個什么圖形?”小朋友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其實只要把他稍微變一變,就是一個平行四邊形了,你看:(演示長方形變平行四邊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可以變的)對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邊形可以變的特點制作了很多東西,想一想?(籬笆、樓梯、伸縮門、可拉伸的衣架等)三、鞏固新知1、完成試一試(課件出示)在這些地方你找到平行四邊形了嗎?(1)指名學生回答,課件閃動(2)請你用水彩筆凃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同桌互相檢查。(3)你還能在這些地方你找到什么?2、小朋友們,看過變魔術嗎?今天我么就來當小小魔術師,來變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道具,在桌子上的籃子里(長方形,正方形紙各一張、釘子板、小棒)我們來比一比哪個組變出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多。圍好后把釘子板舉起來,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展示并讓學生評價,(這個三角形看上去扁扁的,很可愛?。這個三角形看上去高高的,很神氣……)你是怎樣創(chuàng)作的,到實物投影上演示。并獎勵各種形狀的書簽。3、以錯為例,師出示釘子板:“剛才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朋友是這樣圍的,是平行四邊形嗎?怎樣改它就是平行四邊形?”要求不能重新圍,怎樣才能正確圍出平行四邊形呢?(釘子板上下的釘子數(shù)相同)請你再重新變一個平行四邊形。四、實踐活動瞧,我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片拼成的一幅畫,是什么?漂亮嗎?這個圖形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各有多少個嗎?梯形是我們以后要學習的,其實我們現(xiàn)在只認識了圖形王國中的一部分,圖形王國中還有很多圖形等著我們去認識呢。你想成為小小設計師嗎?請你也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片若干,拼成一幅美麗的圖片作為明天的禮物送給你的媽媽,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嗎?對,三八婦女節(jié),相信你媽媽收到你的禮物一定會感到很幸福的。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把學生作品進行展示交流。請一部分同學上講臺前,舉起自己小組拼成的圖畫,說說你們拼的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圖形?五、全課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認識了哪兩位新朋友?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教學后記:練習四教學目標:通過折一折、搭一搭、數(shù)一數(shù)、剪一剪、拼一拼等實踐活動,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學重、難點:在折一折、搭一搭、拼一拼等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教學資源:各種圖形的紙若干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誰能說說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今天啊,我們繼續(xù)來研究它們上一堂練習課。二、練習1、第1題(1)出示第1題,要求觀察這幅圖是由哪些形狀拼成的?(2)分類數(shù)一數(shù),并把書上填好。(3)交流并說說怎樣才能數(shù)得既對又快。2、第2題(1)讀題,理解題意“什么是對折兩次?”(2)學生選擇一種折法,在小組中交流,說一說折出的是什么圖形?(3)集體交流,并說一說:正方形紙對折兩次一般有哪幾種折法?各折出什么圖形?3、第3題(1)請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提問:“你能把它折成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嗎?(2)學生操作。(3)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4、第4題(1)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思考怎樣折才能折出一個正方形?(2)學生操作。(3)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5、第5題(1)拿出一張長方形紙,你能把這張紙,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嗎?(2)學生操作。(3)交流不同的方法。7、第7題(1)師:瞧,我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片拼成的一幅畫,是什么?漂亮嗎?這個圖形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各有多少個嗎?梯形是我們以后要學習的,其實我們現(xiàn)在只認識了圖形王國中的一部分,圖形王國中還有很多圖形等著我們去認識呢。你想成為小小設計師嗎?請你也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片若干,拼成一幅美麗的圖片,行嗎?(2)學生動手拼一拼,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拼的?教學后記:認數(shù)認識整十數(shù)教學目標:1、經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會數(shù)的產生和發(fā)展。2、會正確地一十一十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shù),會讀、寫整十數(shù)和一百。認識計數(shù)單位百,了解10個十是一百,知道個位、十位、百位以與這三個數(shù)位的順序。3、能運用認識的數(shù)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物,體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十個十個地數(shù)數(shù)的過程,理解整十數(shù)的組成。教學資源:1、配套教學光盤;2、教學用小棒、計數(shù)器;3、學生每人幾捆小棒與一個計數(shù)器。教學教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1、師:小動物們今天在森林公園進行數(shù)學競賽,藍貓打算乘著智慧列車去參加,小朋友們想一起去嗎?可是藍貓把開啟智慧列車的密碼丟失了,不過不要緊,密碼就藏在列車的車廂上呢!讓我們一起來看————2——4——————10——122、原來密碼就是068,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乘著智慧列車出發(fā)吧。二、活動探究1、認識整十數(shù)和一百(1)森林公園門口,小狗在數(shù)小棒呢!我們跟它一起數(shù):1、2、3……10(多媒體)(2)10個1根捆成一捆,得到1個十,一捆是十根。(3)2捆是多少根呢?3捆是多少根?6捆呢?你是怎么想的?(板書:2個十是二十3個十是三十6個十是六十)(4)學生用學具擺,愿意擺幾捆就擺幾捆,并與同桌說說有幾個十,是多少。(5)一起十根十根地數(shù):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多媒體)師指出:10個十是一百(板書)追問:我們把10捆小棒擺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幾個十?過渡:小朋友們幫助小狗解決了問題,小狗很高興。不過小狗想起來它的好朋友小貓有幾道問題不會解答,小朋友們愿意幫一幫小貓嗎?(6)組織練習①“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每串珠子有幾顆,有幾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顆,再指名回答。②“想想做做”第2題出示木塊圖,讓學生看清圖中的一條木塊是幾個小木塊,然后獨自填寫,填好后組織學生交流。③“想想做做”第3題過渡:小貓小狗在小朋友們的幫助下順利解決了問題,它們邀請小朋友們繼續(xù)參觀。咦,小青蛙是不是也遇上難題了?我們趕快來看一看。2、讀寫整十數(shù)和一百(1)出示計數(shù)器,要求學生說說對此已經知道了什么。(2)師在十位上撥3顆珠子,讓學生說說表示多少,是怎樣想的。師:是啊,十位上的3顆珠子表示3個十,3個十是30。(邊板書邊指導30的寫法)(3)在十位上撥6顆珠子,讓學生說說表示多少,并指名板書60。(4)學生自己在計數(shù)器上撥一個數(shù),讓同桌說一說是多少,并請他寫出這個數(shù)。(5)師在十位上撥珠,讓學生一十一十地數(shù),從十數(shù)到一百。師:當十位上滿10顆珠子時,也就是10個十,那就是——一個百,所以就產生了一個新的數(shù)位——百位。10個十是一百,我們可以在百位上撥一顆珠子,這一顆珠子就表示1個百,是一百,誰會寫一百?(指名嘗試板書100)(6)閉上眼睛想一想計數(shù)器上從左邊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分別是什么數(shù)位。過渡:小朋友們可真聰明,又幫助小青蛙解決了問題,本次數(shù)學競賽還有很多好玩的題目等著我們呢,你們有興趣去解答嗎?三、鞏固應用1、“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獨立畫一畫后用實物投影反饋。2、“想想做做”第5題學生獨立填寫后反饋。3、“想想做做”第6題(1)學生獨立填空格(2)反饋交流,說說“80是接近100,還是接近30?”(3)看著這兩排數(shù),你還可以說些什么?4、“想想做做”第7題5、“想想做做”第8題四、總結反思1、師: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些數(shù),小朋友想想,今天我們認識的數(shù)有什么特點?2、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并板書課題:認識整十數(shù)板書:認識整十數(shù)10個十是一百4個十是308個十是80一個百是100百十個百十個百十個教學后記: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探索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計算方法的過程,會口算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2、能積極克服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發(fā)展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或教學掛圖)、小棒、計數(shù)器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1、小朋友喜歡吃冰糖葫蘆嗎?冰糖葫蘆什么味兒?2、今天小松鼠和小熊給我們大家?guī)砹艘恍┍呛J,看看小松鼠拿了幾串?小熊拿了幾串?你是怎么知道的?3、小結:一串冰糖葫蘆有10個,小松鼠拿了3串,就是3個十,是30;小熊拿了兩串,就是2個十,是20。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教學例題(1)提問:看著這些冰糖葫蘆,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學生可能會提:一共有多少串冰糖葫蘆?一共有多少個冰糖葫蘆?小松鼠比小熊多拿多少個?小熊比小松鼠少拿多少個?)(2)求一共有多少個冰糖葫蘆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算式?(3)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0+20=(4)提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5)你想怎樣算?可以用學具擺一擺,可以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圍的同學討論,然后說給組內的小朋友聽。小組內討論后,組長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板書算式的得數(shù)。(學生可能會說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5個十是50,也可能會說因為3+2=5,所以30+20=50。)(6)談話:剛才我們學習了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板書課題)小朋友們的算法都很好,我們的好朋友也來了,讓我們聽聽他們是怎么算的。課件顯示——小蘑菇:我是十個十個地數(shù),30,再數(shù)兩個十,是40、50。小蘿卜: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是50。小辣椒:因為3+2=5,所以六0+20=50。小結:我們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樣,在以后的計算中,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算就用哪種方法算。2、教學“試一試”(1)提問:剛才,我們提的哪個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計算?(2)你會列式計算嗎?(3)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30-20=10、(4)提問: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可能會說因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說3個十減2個十是1個十,就是10。)(5)小結:小朋友們自己動腦思考并與同學合作,學會了一些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以后做題時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算。三、練習鞏固,應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說說每道算式的意思以與計算時是怎樣想的。2、“想想做做”第2題(1)出示第一組、第二組題讓學生按組計算。(2)出示第三組的第1題,讓學生自己寫出相應的第2題。(3)讓學生自己出一組這樣的題并進行計算。全班交流各自的出題情況。3、“想想做做”第4題談話:小鴨子20+20找到了它的媽媽40。其他小鴨子找不到媽媽了,你能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媽媽嗎?在書上畫線連一連,連好后同桌互相檢查。4、“想想做做”第5題(1)請小朋友看第5題,我們來做開火車游戲。仔細看圖,你知道火車怎么開嗎?(2)學生在方框里填數(shù)后,一人報得數(shù),全班學生一起校對。5、課堂作業(yè)“想想做做”第5、6題。四、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積極思考,學到了很多知識。你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板書: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①一共有多少個?②小松鼠比小熊多多少個?30+20=5030-20=10教學后記:認識幾十幾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非整十兩位數(shù)的意義,會按順序數(shù)出100以內的數(shù),會讀、寫非整十的兩位數(shù),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數(shù),知道這些數(shù)的組成。2、繼續(xù)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與同學相互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教學重點:理解非整十的兩位數(shù)的意義,能按順序寫出100以內的數(shù),會讀寫這些數(shù)。教學難點:正確數(shù)出“幾十九”后面的整十數(shù)。教學資源:實物投影、學生40準備根小棒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進行擺小棒比賽,比比誰擺得又對又快。二、直觀認識幾十幾1、師:請小朋友們數(shù)出23根小棒擺在課桌上,看誰擺得又快又好。2、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交流擺法,比一比哪種擺法好,好在哪里?!沧寣W生感到擺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較好,因為這種擺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師:剛才老師說出23這個數(shù)讓你們擺小棒,你們擺得都很好,下面讓你們先擺小棒再說數(shù),看誰能擺得對,說得對。4、提問: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這是34根的?3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這些是39根的?5、討論: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嗎?小組討論后在班內交流6、提問:三十九根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7、讓學生從四十數(shù)到一百,每人數(shù)給小組內的小朋友聽。三、教學寫數(shù)、讀數(shù)和數(shù)的組成1、教師先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十位上撥2顆珠,個位上撥4顆珠。2、提問:你知道現(xiàn)在計數(shù)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數(shù)是多少嗎?誰能對照著計數(shù)器把這個數(shù)寫出來?3、讓學生一起把這個數(shù)讀出來。4、提問: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5、讓學生用計數(shù)器在小組內撥34和43,完成第21頁例題的填空,然后進行“幾十幾”數(shù)的聽寫練習。四、鞏固反思1、“想想做做”第1題師:數(shù)一數(shù)我們教室里有多少個小朋友,看誰數(shù)得又對又快,并告訴同桌你是怎樣數(shù)的。2、“想想做做”第2題(1)師:小朋友們愛吃香蕉嗎?白菜博士給大家?guī)矶嗌俑憬赌??請小朋友?個5個地數(shù)。誰數(shù)對了就可以掉這些香蕉了。(2)你能5個5個地從5數(shù)到100嗎?3、“想想做做”第3題先讓學生試著數(shù)一數(shù),然后組織交流結果并說說是怎樣數(shù)的。4、“想想做做”第4題指名讀出圖上的數(shù),并說一說這些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們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幾十幾的數(shù),先對小組內的小朋友說一說,再全班交流。5、“想想做做”第5~7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五、總結評價師: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什么樣的數(shù)呢?下課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發(fā)現(xiàn)“幾十幾”的數(shù),與同學或教師交流。板書:認識幾十幾2434432個十和4個一3個十和4個一4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24合起來是34合起來是43教學后記: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與相應的減法教學目標:1、經歷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2、了解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3、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的事物的意識,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教學重點:1、理解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2、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教學資源:教學掛圖、計數(shù)器、小棒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自主學習1、師:今天,小猴的桃園豐收啦!它請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去吃桃。(出示掛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2、提問:根據(jù)圖,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怎樣列式?(1)一共有多少個桃?30+4=344+30=34你是怎么算的?①3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34;②數(shù):30、31、32、33、34(可借助計數(shù)器或小棒)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中的每個數(shù)也有各自的名稱。教師介紹“加數(shù)”、“和”。引導學生說說“4+30=34”中各部分的名稱。(2)一共有34個桃,筐里有30個,外面有幾個?34-30=4你是怎么算的?①34是3個十和4個一,去掉3個十,剩下4個一(借助學具)②想加法。(3)一共有34個桃,外面有4個,筐里有幾個?列式并說說算法。介紹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3、觀察四個算式的特點,揭題: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與相應的減法。二、鞏固練習,深化應用1、計算,說說你是怎樣想的?80+556-5062-296-903+502+8020+628-8選擇幾題說說各部分名稱2、“想想做做”第1、2題(1)出示圖,讓學生說圖意。(2)根據(jù)圖意,列出四個算式。(3)反饋交流。3、“想想做做”第3題(1)同桌合作練習,說出得數(shù)。(2)反饋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3)根據(jù)下面的算式,你能想到其它三個算式嗎?①3+70②54-44、“想想做做”第4題(1)讓學生根據(jù)表中第一行的名稱說說左表用什么方法計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計算。(2)算一算兩張表中的得數(shù)。(3)反饋交流。5、“想想做做”第5題(1)要求學生在兩分鐘內完成。(2)交流并請做得快的學生介紹經驗:怎樣才能做得既對又快。6、“想想做做”第6、7題(1)學生自己獨立完成。(2)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三、總結反思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本領?板書: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與相應的減法教學掛圖教學掛圖30+4=3434-30=4↓↓↓↓↓↓加數(shù)加數(shù)和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教學后記:練習五教學目標:1、復習認數(shù)方面的基礎知識,進一步理解百以內各數(shù)的含義,強化數(shù)數(shù)能力以與運用數(shù)進行交流的能力。2、能正確計算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或一位數(shù),以與相應的減法。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與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百以內數(shù)的含義,運用學過的數(shù)正確進行交流、表達。教學資源:計數(shù)器、鐘面、卡片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認數(shù)方面的基礎知識1、第1題:看圖與計數(shù)器,完成填空:()個十和()個一合起來是()。()里面有()個十和()個一。2、第2題:(1)十位上是5,個位上是0的數(shù)是()。(2)個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數(shù)是()。(3)十位上是(),個位上是()的數(shù)是()。3、第3題:(1)讓學生在兩分鐘內完成這題。(2)交流:指名幾人說說是怎樣想的。二、鞏固解決問題的練習,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1、第4題:(1)實物投影出示表格(2)要求學生怎樣求出括號里的數(shù)。(3)學生計算。(4)交流。2、第5題:(1)學生獨立計算。(2)交流: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三、全課總結,課堂練習1、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2、練習:(1)()個十和()個一合起來是()。64里面有()個十和()個一。98里面有()個一和()個十。()個十是40.(2)按規(guī)律填數(shù):5、10、15、()、()、30、()、()、()、()2、4、()、8、()、12、()、()、()、()50、60、()、80、()、()板書:練習五()個十和()個一合起來是()。()里面有()個十和()個一。教學后記:數(shù)的順序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對“百數(shù)表”的整理,進一步理解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含義和排列規(guī)律,鞏固數(shù)的讀寫。2、運用操作活動,結合現(xiàn)實背景,了解“單數(shù)”、“雙數(shù)”并進行簡單應用。3、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探索規(guī)律,培養(yǎng)自主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并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對100以內的數(shù)按順序進行整理,并尋找規(guī)律。教學難點:自主探索規(guī)律和運用規(guī)律。教學資源:1、實物投影;2、教師準備三張透明的“魔力框”(每個學習小組也準備一張)教學過程: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數(shù)表1、激趣導入:數(shù)學王國開運動會啦!數(shù)娃娃們排成了整齊的方隊(出示百數(shù)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娃娃是怎么排隊的?要求同桌學生相互說一說。追問:咦,方隊里還有不少位置是空著的,你知道是哪些數(shù)娃娃還沒來嗎?2、小組活動:邊數(shù)數(shù)邊填寫,在書上完成百數(shù)表。二、小組合作,探索規(guī)律1、各小組展示百數(shù)表。2、談話:這張百數(shù)表里可藏著好多有趣的奧秘呢!先請小朋友橫著選幾排數(shù)讀一讀,在小組內說說數(shù)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如:41、42、43……50,左邊九個數(shù)的十位上的數(shù)是相同的,個位上的數(shù)依次是1、2、3、……9,最右邊是整十數(shù)等。)再讓學生指著不同橫排說一說。進一步啟發(fā):豎著看又有什么規(guī)律?斜著看呢?轉彎看呢?請小朋友積極開動腦筋,把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告訴小組里的小朋友!3、談話:小朋友真了不起,在這張百數(shù)表里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奧秘!老師還做了幾個“魔力框上”,大家仔細觀察,在“魔力框”里你還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的?、偻队俺鍪荆河萌N不同形狀的圖形分別在百數(shù)表里框出幾個數(shù)。要求讀一讀,并找一找這幾個數(sh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②在小組里照樣子用“魔力框”框一框,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4、提問引導:(出示帶一個數(shù)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幾個數(shù)嗎?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題先出示分類標準:(1)個位是5的數(shù);(2)個位是0的數(shù);(3)十位是5的數(shù)。要求各小組自由選擇一個標準,把符合該標準的數(shù)稱作“我們的朋友”。然后分小組活動,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們按順序排一排,讀一讀。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弄清題目的要求后,獨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體會。3、“想想做做”第3題先填一填,再討論。4、“想想做做”第4題出示掛圖后,著重引導學生理解:現(xiàn)在要看35號,說明35號還沒有看,已經看了34人。四、總結提問:這節(jié)課小朋友學得高興嗎?你學會了哪些本領?發(fā)現(xiàn)了哪些奧秘?板書:數(shù)的順序百數(shù)表百數(shù)表比較數(shù)的大小教學后記:比較數(shù)的大小教學目標:經歷比較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過程,掌握比較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知識遷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學重點:組織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比、怎樣想的,把生活經驗上升為數(shù)學認識。教學難點: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談話: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齡,誰來匯報一下?(指名說)2、剛才×××小朋友說他爸爸是36歲,爺爺是63歲,那么你們知道誰的年齡大嗎?3、要比較年齡的大小也就是比較數(shù)的大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shù)的大小。(板書課題:比較數(shù)的大?。┒⒑献鲗W習,探索新知1、出示掛圖,教師講述故事: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灘上露出了美麗的貝殼。一會兒,小松鼠、大白兔都撿了一籃貝殼。小松鼠數(shù)了數(shù)說:“我撿了38個貝殼?!贝蟀淄脭?shù)了數(shù)說:“我撿了46個?!毙∷墒笳f:“我撿得多?!贝蟀淄谜f:“我撿得多?!钡降渍l撿得多呢?你能給他們當一下裁判嗎?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誰撿得多呢?為什么?請你把想法告訴你同桌的小朋友。3、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揚說得對的小朋友。4、指出:比較兩個小動物誰撿得多,也就是比較38與46的大小。(板書:46○38)在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時,可以用多種方法。兩個數(shù)的大小關系可以用學過的數(shù)學符號表示,誰來寫一寫?5、指名板書后讀一讀。6、試一試(出示計數(shù)器)(1)看著計數(shù)器把數(shù)寫出來。(53、56;100、98)(2)這兩組數(shù)我們能比較它們的大小嗎?(學生在書上完成)(3)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小結學生比較兩個數(shù)大小的方法。三、組織練習,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2、3題2、“想想做做”第4題(1)小組中每人寫出1個個位是6的兩位數(shù),比一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去掉重復的,排一排。說說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shù)一共有幾個?是哪幾個?(2)小組中每人寫出1個十位上是6的兩位數(shù),比比哪個最大,哪個最???3、“想想做做”第5題(1)看圖,兔媽媽給小兔照了3張照片,猜猜各是什么季節(jié)?各個季節(jié)的溫度也不同,看了計溫的溫度計,老師寫出了3個表示氣溫的數(shù):2度、20度、35度。(2)你能用符號表示3個數(shù)的大小關系嗎?4、“想想做做”第6題:獨立完成,同桌檢查。5、寫數(shù)游戲:學生隨意寫一個數(shù)。(1)以小組為單位從小到大排一排。(2)比30大比60小的數(shù)站起來排隊。(3)個位是7的數(shù)站起來排隊。(4)大于60的數(shù)站起來排隊。四、全課總結今天的數(shù)學課你學得開心嗎?你有什么收獲?板書:比較數(shù)的大小教學掛圖教學掛圖53﹤5646﹥38100﹥98教學后記: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會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語來形容描述兩個100以內的數(shù)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2、通過活動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多些”、“多得多”的具體含義;能夠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兩個數(shù)的關系。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數(shù)量間的關系。教學資源:教學掛圖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1、情境出示:小猴、小貓在進行折五角星比賽。師指著圖說:“這是小猴折的,它折了34個,這是小貓折的,它折了38個。2、提問:如果你是裁判,你會怎么說呢?(小貓比小猴折的多些)3、提問:還可以怎樣說?(小猴比小貓折的少些)4、同桌互相說一說。5、小兔看到小猴、小貓在折五角星比賽,它也趕來了。瞧,小兔折了74個呢!那小兔跟小猴、小貓比,怎樣呢?(小兔比小猴多得多;小猴比小兔少得多)6、嘗試應用小兔和小熊來到果園里,看到了蘋果樹和梨樹。小熊說:“蘋果有50個?!毙⊥谜f:“梨的個數(shù)比蘋果少得多?!崩婵赡苡卸嗌賯€?在你認為合適的答案下面打“√”。并說說為什么。7、小結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比較兩個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時,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它們相關的程度。二、綜合應用,深化認識1、“想想做做”第1題:小芳和小明比賽拍球,小芳拍了46下,小明說:“我拍得比你多得多?!毙∶骺赡芘牧硕嗌傧??2、“想想做做”第2題:一班共有38人,二班人數(shù)比一班少一些。二班可能有多少人?3、“想想做做”第3題:排球25元,籃球比排球貴多啦!這個籃球可能是多少錢?4、“想想做做”第4題:小猴拿了50,小貓拿了45。他們會怎樣說?小狗拿了85,小熊拿了40,他們會怎么說?小組活動,同桌拿數(shù)字卡片比一比,說一說。三、全課總結,強化認識1、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2、那我們利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來進行一次猜數(shù)游戲。師先示范,后學生同桌合作進行。板書: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掛圖教學掛圖34比38少一些74比34多得多38比34多些34比74少得多教學后記:練習六教學目標:1、復習認數(shù)方面的知識,比較數(shù)的大小。2、運用操作活動,結合現(xiàn)實背景,了解“單數(shù)”、“雙數(shù)”并進行簡單應用3、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與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識。教學重點: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與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與減法的計算。教學難點: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資源: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復習比較數(shù)的大小1、
第1題:(1)學生在書上填寫。(2)小黑板出示,交流學生填寫是否正確。(3)提問:①在填出的數(shù)中,哪個數(shù)最接近90?你是怎樣想的?②97接近100還是接近90?93呢?能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嗎?2、第2題:把80、36、63、56、37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填在□里。□﹤□﹤□﹤□﹤□3、第5題:(1)出示題目:我校一年級有80人。二年級的人數(shù)和一年級差不多。二年級可能有多少人?(2)交流:你是怎樣想的?二、認識“單數(shù)”、“雙數(shù)”1、第3題(1)出示表格。教師示范在表格中依次圈3個雙數(shù),提出:你能照樣子接著圈一圈嗎?再把圈出的數(shù)讀一讀。(2)啟發(fā)思考:你覺得這些數(shù)有什么共同特點?沒有圈出來的數(shù)呢?指出圈出來的是雙數(shù),沒有圈出來的是單數(shù)。(3)師舉例讓學生辨別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2、第4題先指導學生弄清圖意,特別是左右位置關系的相對意義,再讓學生說一說各自的判斷和理由。三、全課總結(略)板書:練習六36﹤37﹤56﹤63﹤80教學后記:復習教學目標:1、復習認數(shù)方面的知識,比較數(shù)的大小。2、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與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識。教學重點:復習認數(shù)方面的知識,比較數(shù)的大小,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資源:小黑板、實物投影教學過程:一、復習有關口算40+3040+350+77+5040-3043-357-757-501、先進行計算,說說對于每一組的四個算式你是怎么想的?2、選擇第一組四個算式進行觀察比較,說說有什么異同?橫著比: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減整十數(shù)、幾十幾減幾3、說說第二組的異同。二、復習數(shù)的組成1、第1題:學生自己在書上填寫,再交流。第2題(1)實物投影出示:46里面有()個十和()個一。46接近50,還是接近40?44呢?(2)學生自己在書上填寫。(3)集體交流。3、第3題:數(shù)數(shù)填填(1)出示鐘面:鐘面上每一大格里有5個小格。一圈共有多少個小格?(2)交流數(shù)的方法,數(shù)一數(shù),后填空。三、復習比較數(shù)的大小第4題學生自己填寫,再交流你是怎樣想的。四、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1、第5題:他們坐哪輛汽車比較合適?我們班有38個人去春游。第一輛車第二輛車第三輛車50座40座30座2、第6題:一筐蘋果有20個,猜猜一筐草莓大約有多少個?3、第7題:爺爺?shù)臍q數(shù)比65大,比70小,你們猜猜爺爺大概是多少歲?你家有個人的年齡比爺爺小一些,會是誰?4、第8題師: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好嗎?游戲規(guī)則:我在紙上寫一個兩位數(shù),請一個小朋友來猜,可以用太大了,太小了,大得多,小得多等語言提示。(2)同桌游戲。五、全課總結(略)板書:復習教學后記:實踐活動——我們認識的數(shù)教學目標:1、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學會用100以內的數(shù)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2、初步學會簡單的估計,從而發(fā)展數(shù)感;初步獲得一些數(shù)學活動的經驗。3、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與能力;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教學重點:初步學會用100以內的數(shù)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教學資源:課件、每組一袋糖、一袋花生、一袋黃豆。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恍屡笥?,想知道是誰嗎?看?。ㄕn件出示一只由“1~10”這幾個數(shù)組成的猴子。)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的新朋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小猴身上有哪些數(shù)?除了這些數(shù),你還認識哪些數(shù)?看來,小朋友認識的數(shù)還真不少。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著100以內的數(shù)呢?二、活動探究1、說一說(1)你會用100以內的數(shù)說一句話嗎?(如果學生說話涉與的面較狹窄,老師播放課件,讓學生聽聽其余小朋友說了什么,引導學生拓寬思維面,而后再組織學生小組交流。)(2)說一說家中每個人的年齡。(3)請兩個學生互猜對方爸爸、媽媽的歲數(shù)。如:一個人猜,另一個人用“大些”、“小些”或“大多了”、“小多了”提示。(4)同桌模仿上述兩個學生進行互猜活動。(5)小明家有一個人,今年是64歲,這個人可能是誰?為什么?2、猜一猜(1)糖和花生①每組桌上都有三個口袋,1號口袋,里面是糖。請小朋友像老師這樣把手張大了,抓一把糖,盡量多抓一些,數(shù)數(shù)有幾粒,記在心里,然后放回口袋。②2號口袋,里面是花生。如果像剛才那樣抓一大把,大約有多少粒呢?先猜一猜。(提示:將花生的粒數(shù)與糖的粒數(shù)進行比較,并追問:為什么猜花生的粒數(shù)比糖的粒數(shù)多?)③學生抓一把花生驗證自己猜測。④小結:花生的個兒小,糖的個兒大,同樣抓一把,花生比糖的粒數(shù)多。(2)黃豆①3號口袋,里面是黃豆。請小朋友先估計一下,如果像剛才那樣抓一大把,大約有多少粒黃豆?為什么?并實踐驗證。②學生在音樂聲中小組活動。③實物投影出示三種實物各一粒,問:“抓一把糖大約有幾粒?一把花生呢?一把黃豆呢?為什么同樣抓一大把,有的只有幾粒,有的十幾粒,而黃豆有60多粒?④引導學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來說明。(3)根據(jù)教師所抓物體的粒數(shù)猜物體①剛才,小朋友抓在把花生大約有10粒,如果老師抓一把大約有幾粒呢?為什么?如果抓兩把呢?②現(xiàn)在老師又抓了一把東西,數(shù)數(shù)大約有十粒,擔抓的不是花生,你猜猜可能是什么?為什么?(4)桔子①猜一猜這只桔子有幾瓣?(個兒較大)②這只桔子又有幾瓣?為什么?(個兒較?。蹖W生很有可能猜:桔子個兒小瓣數(shù)就少,桔子個兒大瓣數(shù)就多。教師不給予答案,而是:“課后,小朋友吃桔子的時候留心數(shù)一數(shù),說不定你還能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到時別忘了告訴老師!”3、數(shù)一數(shù)(1)剛才,咱們一起用“我們認識的數(shù)”說一說、猜一猜,小朋友說了這么多,新朋友小猴也忍不住想說幾句,聽?。ㄕn件出示圖片資料,如:東方明珠塔高468米,一只青蛙平均每天吃700只害蟲……)(2)小猴說的這些數(shù)中有些數(shù)我們已經認識了,但也有些數(shù)我們還不認識,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我們還沒有學習,所以,小猴要對大家說:(課件:祝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十分健康,走進知識百花園,認識成千上萬的數(shù),享受學習的無窮樂趣。)(3)確實,我們的身邊還藏著很多數(shù)???,(出示教材第23頁插圖)有的小朋友數(shù)校園里的樹,有的小朋友數(shù)有幾級樓梯,還有的小朋友數(shù)從籃球場的一頭到另一頭有幾步……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地方也藏著數(shù)呢?你準備數(shù)什么?(4)建議:先數(shù)一數(shù),然后閉上眼睛想想剛才數(shù)的物體大約有多少。例如,像這位小朋友數(shù)從籃球場的這一頭到那一頭走了42步,數(shù)好之后,小朋友可以回過頭去看看42步大約有多遠。請小朋友把數(shù)到的、了解到的生活中的數(shù)寫下來,下次再說給全班小朋友聽。教學后記:加法和減法(一)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一位數(shù)(不進位)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數(shù)學意識,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識、主動合作意識和不怕困難的精神。教學重點:是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教學難點:是比較例題里的兩道題計算方法的不同點。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計數(shù)器,小棒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課多媒體演示:停車場里相繼開來了大客車、中客車和轎車三兄弟,分別向小朋友們問好并自我介紹。小轎車:“我有3個座位?!敝锌蛙嚕骸拔矣?0個座位?!贝罂蛙嚕骸拔矣?5個座位。”提問:觀察這副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列算式?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45+30、45+3、30+3。問:這三個算式中,哪道算式你已經能算出得數(shù),得多少?學生回答:30+3=33。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1、教學45+30(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1)自我探索算法。提問: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來計算這道題呢?(2)小組討論。交流算法。注:只要算法有道理都要加以肯定。(3)整理算法。討論:這些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把30與40相加)談話:10個10個地數(shù)數(shù),是把30和40相加;用小棒擺,成捆的和成捆的相加;用計數(shù)器,把3個十撥在十位上,與4個十相加??梢娮?5+30都是把40和30相加(板書:40+30=70),再加上原來個位上的5,得75(板書:70+5=75)。2、教學45+3(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1)獨立思考。提問:根據(jù)45+30的各種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該怎么算嗎?(2)學生暢所欲言,交流算法。教師肯定各種合理的算法。對于先算5+3=8,再算40+8=48這種算法,教師要重點肯定。3、比較45+30和45+3。提問:這兩道題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談話:你們都認為45+30,要先把40和30相加,想一想這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數(shù)相加?45+3,要先把5和3相加,想一想,這又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數(shù)相加?從中你領悟出了什么道理?(個位上的數(shù)和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十位上的數(shù)和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三、鞏固深化,應用算法1、“想想做做”第1題。同桌一起用計數(shù)器撥一撥,寫出結果。指名兩位學生在全班演示,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撥。2、“想想做做”第2題。各自口算,后同桌檢查,有錯的再說一說,錯在哪兒,應該怎樣算,并改正。提問:每組中的兩道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做題時你是怎么想的?3、“想想做做”第3題。指名說出圖意。列式解答。共同交流。四、評價激勵,全課小結談話:這節(jié)課,每一位同學都開動了腦筋,通過與周圍同學的合作,以與自己的探索獲得了許多新知識,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教學后記: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教科書48頁的“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和鞏固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進行計算。
2、利用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計數(shù)器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算一算:
25+50=24+5=
2.口算:
34+40=21+6=8+81=
75+2=60+15=70+23=
二.練習.
1.想想做做3
獨立填表,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4
先計算,再交流結果,最后比較每組上下兩題,你發(fā)現(xiàn)什么?
(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
3、“想想做做”第5題。
計算后交流2和20去加一個數(shù)不同的地方。
4.完成第六題.
給充足的時間學生去做,并教育學生檢查的習慣.做的全對的給予表揚.
5.“想想做做”第7題。
學生自主完成后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8題
(先指名說題意,再提問題,最后列式解答。)三、小結交流
教學后記:求被減數(shù)的實際問題教學目標: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求原來有多少”這類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解答。2、培養(yǎng)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數(shù)學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教學難點:求原來有多少的實際問題中條件和問題的敘述順序與學生一般的思維不一致,學生在解決的時候條件找不準,確定解題方法都有一定的難度。教學重點:創(chuàng)設的情境來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以便于學生利用直觀情境,理解數(shù)量關系。教學過程:一、引入談話: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葡萄熟了蘋果熟了……小猴子可開心啦!因為它們又可以吃到最喜歡的玉米和桃子了。兩只小猴子來到山下掰玉米,一只小猴子掰了4個玉米,另一只掰了15個。請你算一算,它們一共掰了幾個玉米?你是怎樣想的?二、展開1、猜一猜。談話:兩只小猴子來到山下采桃子,不一會兒已經采了23個桃子(出示情境圖中的一部分,其中書上還剩的5個桃子不出現(xiàn))。請你猜一猜,樹上原來有可能有多少個桃子?為什么?小組討論交流。重點討論兩種情況:如果樹上的桃子采完了,那么原來是23個;如果樹上的桃子還有剩余的,那么原來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個。2、說一說,算一算。(1)(出示情境圖中還剩的5個桃子)提問:小猴子沒有采完桃子,樹上還剩幾個桃子?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子,你們知道嗎?請大家動動腦筋想一想該怎么算?為什么?小組討論交流。(2)討論后明確:樹上原來的桃子樹是總樹,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采走的23個,另一部分是還剩的5個。求原來有多少個桃子,要不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3)列式計算(板書:23+5=28或5+23=28)。追問:23、5、28分別表示什么?23+5=28表示什么?(引導學生再說一說列式的思考過程。)(4)指導口答。三、游戲活動1、師范游戲:借給某某同學12朵花,還剩3朵。算一算老師原來有幾朵花?怎么想的?2、學生游戲:同桌合作,模仿剛才的借花游戲,同時說一說游戲過程:借給某某同學幾朵,還剩幾朵,原來有幾朵。四、實際應用談話:通過剛才的借花游戲我們已經知道原來有多少,只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這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1、“想想做做”第1題。要求仔細看圖,用兩句花說一說圖中小朋友拼圖的情況。提問:這盒拼圖一共有多少塊拼板?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看圖說一說乘車的情況,再根據(jù)問題的選擇算發(fā),并說一說理由。3、“想想做做”第3、4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引導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對已經解答的幾個問題進行反思。指出:這幾個問題都是把兩個部分合起來,求出總數(shù)。4、延伸。談話:像剛才解決的這些問題,你在生活中遇到過沒有?能自己編一個這樣的問題嗎?教學后記:練習七教學目標:1、以口算為主,通過比較計算,幫助學生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聯(lián)系注意通過比較突出基本算法,也注意估算和口算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水平。教學重點:是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以口算為主,幫助學生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資源:口算卡片教學過程:一、算一算,比一比34+32+2561+834+42+5280+1734+3020+253+3634+40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專業(yè)職業(yè)測評與居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P2P出借平臺投資者教育與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破產財產清算協(xié)議2篇
- 個性化條款:20249A文離婚合同案例分析版
- 二零二五版房屋征收拆遷補償協(xié)議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質量保證金管理協(xié)議書3篇
- 物業(yè)管理處與2025年度收費員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門衛(wèi)人員崗位職責優(yōu)化聘用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內蒙古自治區(qū)農業(y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鄉(xiāng)汽車租賃及售后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長沙穗城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專項訓練卷 (一)力、運動和力(含答案)
- 山東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監(jiān)督機構人員業(yè)務能力考試題庫-中(多選題)
- 2024年中考語文滿分作文6篇(含題目)
- 北師大版 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典型例題系列第三單元:行程問題“拓展型”專項練習(原卷版+解析)
- 2023年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s-1-2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施工管理中的文檔管理方法與要求
- DL∕T 547-2020 電力系統(tǒng)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guī)程
- 種子輪投資協(xié)議
- 執(zhí)行依據(jù)主文范文(通用4篇)
- 浙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