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八十中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3/1D/wKhkGWV71pKASj75AAMaRak8sGE718.jpg)
![2022-2023學年北京八十中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3/1D/wKhkGWV71pKASj75AAMaRak8sGE7182.jpg)
![2022-2023學年北京八十中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3/1D/wKhkGWV71pKASj75AAMaRak8sGE7183.jpg)
![2022-2023學年北京八十中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3/1D/wKhkGWV71pKASj75AAMaRak8sGE7184.jpg)
![2022-2023學年北京八十中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3/1D/wKhkGWV71pKASj75AAMaRak8sGE71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北京八十中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題。
材料一
近日,河南省以及廣西桂平市西山景區(qū)陸續(xù)捕獲鱷雀鰭的事情,引發(fā)公眾對于外來物種入侵的高
度關(guān)注。鱷雀鰭原產(chǎn)北美洲南部地區(qū),是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存在超過1億年,在生物學分類上
屬于雀鰭科,是大雀鮮屬下的成員。雀鮮是一種古老魚類,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包括7
個物種,其中一個就是鱷雀鰭。鱷雀鰭是一種食肉魚,它有一個長吻,形成它的上下頜,其上下
頜較長,延伸向前,上面有很多細小但尖稅的齒,看上去比較類似于鱷魚的嘴巴,因此,被稱為
鱷雀鰭。
鱷雀舞身體很長,長度可以達到3米多,重量可以長到137公斤,它的背鰭以及臀鰭、尾鰭等都
很靠后,當它抓住獵物或把獵物殺死,會先從頭吞下去。鱷雀鰭主要生活在淡水區(qū)域,常出沒于
水灣流速較低的地方,它可以用魚瞟直接呼吸空氣,吞入水表面的空氣,耐受力很強,而不像其
他的魚出了水面就容易死。鱷雀鰭會主動攻擊它認為可以作它的餌料和食物的生物,只要是水里
的活物,幾乎通吃,對生態(tài)具有極強的破壞性。鱷雀鰭皮糙肉厚,它的鱗片被稱作硬鱗,就像盾
牌一樣,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非常硬。一般魚的鱗片,比如在吃魚的時候是可以被刮下來的。而據(jù)
新聞報道:“人們抓魚(鱷雀鰭)時,用魚叉去叉,魚叉都斷了?!?/p>
鱷崔鰻屬于大型兇猛食肉型魚類,雖然性情兇猛,但在原產(chǎn)地是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環(huán)。這種魚
產(chǎn)卵的時候,魚卵會被其他魚吃掉,所以不會泛濫。在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它沒有天敵,一旦入侵成
功,就將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極大破壞,其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湖水里魚群總數(shù)下降。上海海洋
大學水產(chǎn)與生命學院李晨虹教授認為,江湖上鱷雀解之前的最大淡水魚,可能是我們最近已宣告
滅絕的長江白鮑。當然,世界上還有共他鮑魚、巨骨舌魚、湄公河巨勺占等要比鱷雀皤大。論體型
的話,東北鯨魚也比鱷雀鰭大。不管怎樣,生猛食肉的鱷雀鰻,算得上淡水魚類中的巨物,堪稱
“新魚王”。
材料二
歷經(jīng)億萬年的演變,地球上任何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都有自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這里每個生物幾
乎都有自己的天敵。比如水葫蘆,在南美洲,就有象甲蟲吃它的葉子。在亞馬遜河,食人魚是其
他魚類的捕殺對象。那些今天被我們視為心腹大患的外來入侵生物,在原產(chǎn)地,都是溫順的良民,
它們曾經(jīng)無心也無力與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為敵。然而人們在引進它們時,出于對成活率的考慮,忽略
了同時引進它們的天敵。隨著國際貿(mào)易的不斷擴大和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迅速發(fā)展,外來生物入侵
日益加劇,造成原有生物群落的哀退,破壞生物多樣性,導致農(nóng)、林、牧、漁業(yè)損失嚴重威脅全
球的生態(tài)安全、經(jīng)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外來生物入侵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廣泛關(guān)注和
高度重視的熱點問題。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之后,人們開始逐漸認識到,自然界維持生態(tài)的
平衡,靠的是一條奇妙的生物鏈。如果不幸失去了中間的任何一環(huán),都將給當今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帶來巨大的災(zāi)難,而目前人類研窕的物種,不到地球上的20%,依據(jù)這樣不完全的認識水平,人
類每一次引入新的外來物種,無疑是在冒極大的風險。
我國高度重視外來入侵生物防治工作,積極采取措施,認真做好外來入侵生物的管理和防治工作。
農(nóng)業(yè)部成立了外來物種管理辦公室,會同有關(guān)部委,分工負責,密切配合,按照“廣泛發(fā)動、除
防并舉、突出重點、綜合防治”的方針,群防群治,如對紫莖澤蘭、豚草、紅火蟻、水花生、少
花蓑藜蘋等外來入侵生物進行了集中滅除,成效顯著。
今年8月1日實施的《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明確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jīng)批準,不得擅自
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未經(jīng)批準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的,將依照生物安全
法第八十一條進行處罰。未經(jīng)批準,擅自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guān)部
門根據(jù)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捕回、找回釋放或者丟棄的外來物種。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
罰款。涉嫌犯罪的,將依法移送司法機關(guān)追究刑事責任。專家表示,鱷雀鰭是外來物種,盡管目
前法律上仍未明確對鱷雀鰭的銷售進行限制,但如果購買后隨意放生或丟齊,已涉嫌違法,因此,
消費者對于一些不熟悉的外來物種應(yīng)謹慎購買。如果市民在公園等地發(fā)現(xiàn)鱷雀鰭,要盡快上報,
由當?shù)毓芾聿块T捕撈清除,并作無害化處理。
(以上二則材料取材于北青網(wǎng)等相關(guān)文章)
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關(guān)于鱷雀鰭作為外來入侵物種的依據(jù),不正確的一項是
A.鱷雀鰭屬于分布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地區(qū)的古老魚類雀鰭中的一種魚。
B.鱷雀鰭攻擊性很強,只要是水里的活物都可成為它的餌料和食物。
C.鱷雀鰭的生活習性,使亡在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沒有天敵,危害性強。
D.鱷雀皤目前是最大的淡水魚,長江白鰭滅絕后,它成為“新魚王”。
2.根據(jù)材料一、二,我國相關(guān)部門重視鱷雀鰭的主要原因,正確的一項是
A.鱷雀鰭攻擊性很強,曾在一些景區(qū)里傷過人,影響當?shù)氐穆糜伟l(fā)展。
B.鱷雀鰭屬于外水魚類,在我國沒有天敵,會造成入侵水域生態(tài)破壞。
C.現(xiàn)在養(yǎng)殖鱷雀鰭的人較多,放生的人也多,觀賞魚市場需加強管理。
D.引進鱷雀鰭,但沒有引進它的天敵,造成鱷雀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平衡。
3.根據(jù)材料二,對于外來物種入侵的理解和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外來物種的入侵是相對于一個地區(qū)來說的,并非生物本身的問題。
B.外來物種的入侵可能會引起地區(qū)生態(tài)安全,各國政府已開始關(guān)注.
C.外來物種的入侵是社會發(fā)展中的產(chǎn)物,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無關(guān)。
D.外來物種的入侵,占全球物種的20%,不會影響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
4.根據(jù)以上二則材料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鱷雀鰭是可以養(yǎng)殖的,但不能隨意放生,更不可投入湖泊、池塘、河流等地。
B.發(fā)現(xiàn)鱷雀鮮要及時報告,通知相關(guān)部門進行捕撈清除,不可私自垂釣、食用。
C.學校要教育學生夏季不要到河里野游,因為會受到鱷雀鰭這種兇猛魚類的攻擊。
D.我們可以引進鱷雀鰭的天敵生物,讓它們相互制約,達到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平衡。
5.根據(jù)以上二則材料內(nèi)容,請概括說明我們?nèi)绾畏乐棍{雀鰭這種外來物種的入侵。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
余少學南中,一時詩人皆授以作詩之法。如何漢魏,如何盛唐,抑揚聲調(diào)之間,規(guī)模不似,無以
御其學力,裁其議論,便流入為中、晚,為宋、元矣。余時頗領(lǐng)崖略,妄相唱和。稍長,經(jīng)歷變
故,每視其前作,修辭琢句,非無與古人一二相合者,然嚼蠟了無余味。明知久久學之,必無進
益,故于風雅,意緒闊略。其間驢背篷底,茅店客位,酒醒夢余,不容讀書之處,間括韻語,以
第
永漏,以破寂寥,則時有會心。然后知詩非學之而致,蓋多讀書,則詩不期工而自工。若學詩以
求其工,則必不可得。讀經(jīng)史百家,則雖不見一詩而詩在其中。若只從大家之詩,章參句煉,而
不通經(jīng)史百家,終于僻固而狹陋耳。
夫詩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亂,皆所藏納。古今志士學人之心思愿力,千變?nèi)f化,各
有至
處,不必出于一途。今于上下數(shù)千年之中而必欲二
之以唐,于唐數(shù)百年之中而必欲一之以盛唐。盛唐之詩豈其不佳,然盛唐之平奇濃淡,亦未嘗歸
一,將又何所適從耶?。若無王、孟、李、杜之學,徒借咀嚼之力以求其似,蓋未有不偽者也。
一友以所作示余,余日:“杜詩也?!庇堰d謝
不敢當。余曰:“”友茫然自失。此正偽之謂也!
(取材于黃宗羲《詩歷題辭》)
(二)
今有兩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謂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嘗操紙筆呻吟,學為文章,但直抒胸
臆,信手寫出,,然絕無煙火酸餡習氣,便是宇宙間一樣絕好文字;其一人猶然塵中人也,雖其
專專學為文章,,然番來覆去,不過是這幾句婆子舌頭語,索其所謂真精神與千古不可磨滅之見,
絕無有也,則文雖工而不免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即如以詩為喻,陶彭澤未嘗較聲律,雕句文,
但信手寫出,便是宇宙間第一等好詩。何則?其本色高也。自有詩以來,其較聲律、雕句文、用
心最苦而立說最嚴者,無如沈約,苦卻一生精力,使人讀其詩,只見其輛縛齷齪,滿卷累牘,竟
不曾道出一兩句好話。何則?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況非其本色者哉!
(節(jié)選于唐順之《答茅鹿門知縣二》)
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銷永漏銷:消磨
B.各有至處至:好,獨到
C.必欲一之以唐-:統(tǒng)一衡量(評判)
D.友遜謝不敢當謝:感謝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皆授以作詩之法②以破寂寥
B.①然后知詩非學之而致②終于僻固而狹陋耳
C.①則雖不見一詩而詩在其中②則文雖工而不免為下格
D.①其一人心地超然②其本色高也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故論詩者但當辨其真?zhèn)?,不當拘以?/p>
所以論詩的只應(yīng)辨別它的真?zhèn)?,而不?yīng)拘泥于家數(shù)派別
數(shù)
B.有杜詩,不知子之為詩者安在達到杜甫詩的水平,不知道你學寫詩的目標還在哪里
C.如寫家書,雖或疏鹵如寫家信,雖然時有粗疏
D.其于所謂繩墨布置,則盡是矣對文章的規(guī)矩布置,則足夠完美
9.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與,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宗羲少年時期向當時的詩人學習古代名家作詩之法。
B.黃宗羲鐘情于自己在特定境遇下有所觸動而創(chuàng)作的詩。
C.黃宗羲反對以失去自我為代價刻苦學習唐代大詩人的詩。
D.唐順之以為沈約的詩不講究聲律,不斟酌句文。
10.圍繞詩文創(chuàng)作如何“工”的問題,材料二是如何逐層論述的?請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①子曰:“為命①,禪湛②草創(chuàng)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怖之,東里④子產(chǎn)潤色之?!?/p>
(《論語?憲問》)②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yōu),不可以為滕、薛大夫?!?/p>
(《論語?憲問》)③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
棄也。無求備于一人。”
(《論語?微子》)【注】①命:外交辭令。②裨謨:人名。③行人:官名。④東里:地名。⑤趙
魏:晉國最有權(quán)勢的大夫趙氏、魏氏。老:大夫的家臣。
11.在《論語》中,孔子對如何使用人才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閱讀上面三則材料,簡要概括
孔子的用人觀。
12.關(guān)于“君子不施其親”中“施”的解讀歷來眾說紛紜,楊伯峻在《論語譯注》中解釋為
“怠慢”,而石永楙在《論語正》中解釋為“赦宥”。結(jié)合兩種不同的解釋分別翻譯橫線處
的句子,并說說各體現(xiàn)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各題。
山寺
(宋)陸游⑴
籃輿⑵送客過江村,小寺無人半掩門。
古佛負墻塵漠漠,孤燈照殿南昏昏。
喜投禪榻聊尋夢,懶為啼猿更斷魂。
要識人間盛衰理,岸沙君看去年痕。
注釋:【1】這首詩寫于陸游出任燮州(今重慶奉節(jié))通判時,詩人當時大約四十五歲。【2】
籃輿:類似轎子的一種交通工具。
13.下列對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的兩句詩交代事情緣起,詩人乘籃典為客人送行,路過江邊的一個村莊,人古寺暫歇。
B.“古佛負墻塵漠漠”句中“塵漠漠”照應(yīng)上面詩句中“無人半掩門”,說明小寺無人料理
已久。
C”懶為啼猿更斷魂”一句是說雨夜中傳來一聲聲凄厲的猿啼,引起詩人的傷感乃至悲傷之
極。
D.結(jié)尾兩句詩,詩人用難以尋找河沙去年的痕跡,來說明人間盛衰的變化,非人力可以改變。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用“古佛”“孤燈”“禪榻”“啼猿”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荒涼、空寂的氛圍。
B.“孤燈照殿雨昏昏”一句詩映照出詩人身居邊地,無法實現(xiàn)報國理想的落賞心情。
C.詩人敘寫送友途中所遇之事,寓理趣于景、情之中,做到景、情、理的渾然一體。
D.這首詩與詩人充滿愛國激情的豪放詩相比,具有一種言淺情濃的沉郁蒼涼的格調(diào)。
15.詩句“喜投禪榻聊尋夢”與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
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都寫到“夢”,這些夢是否相同?兩處所
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
16.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
(1)《琵琶行》中的詩人由所見所聞生發(fā)悲戚:“其間旦暮聞何物?①?!薄兜窃狸?/p>
樓》中的詩人則由個人身世轉(zhuǎn)為國事危難感傷涕零:“戎馬關(guān)山北,②?!?/p>
(2)秋日乍暖還寒,《聲聲慢》的作者悲愁:“③,怎敵他晚來風急?!惫蕠砬?
《桂枝香?金陵懷古》的作者遠眺:“④,背西風、酒旗斜矗?!?/p>
(3)古人寫文章常常借古諷今。杜牧《阿房宮賦》“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⑤,
非天下也”,借秦滅亡的教訓批評唐敬宗廣建宮室;蘇洵《六國論》用六國破滅的教訓警示
北宋當權(quán)者:”為國者,⑥!”
(4)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崇禮尚德??鬃釉凇妒套分刑岢觥阿?的主張;魏征
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提出要“思國之安者,⑧”的觀點。
(5)眾多文人與酒確有著不解之緣。在蘇軾筆下,“一世之雄”的曹操有著“⑨,橫
槊賦詩”的英姿,自己卻發(fā)出“人生如夢,⑩”的感慨,在曹操自己的筆下,他因酒
而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去日苦多”;登上快閣的黃庭堅則因酒而喜,
“朱弦已為佳人絕,?"。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問題。
大樹之下
到大樹下站一站,我相信,你的心情會好起來。
我心頭時常會浮現(xiàn)好多棵大樹的形象:故鄉(xiāng)沂河岸邊的古槐,浮來山的古銀杏,陜北黃陵的古
柏……一個人的成長史中,應(yīng)該有大樹的身影。一棵大樹給周圍、給人帶來的恩澤可說是無限的。
不止是物質(zhì)上的奉獻,還有精神上的感召。
人一生或許能見到或聽說許多大人物,但你能見到或聽說幾棵大樹呢?一一那些幾百歲幾千歲的
大樹。
我人生中第一棵大樹在故鄉(xiāng),是一棵國槐,鄉(xiāng)民稱本地槐,據(jù)說有六百多歲了。我家挨著沂河東
岸,沂河發(fā)源于沂蒙山腹地,夜深人靜時聽得見水流浣沙之聲。這棵樹在河西岸一座老廟里,佛
像早已無存,惟樹下或立或臥著多塊古碑。這個破敗荒涼院落,曾是我兒時樂園,那棵樹則是我
十分敬畏的事物。伙伴們只要進入這棵大樹蔭蔽之下,就會滋生不一樣的情感。我們需三人手接
手才能將主干合抱,誰也沒見過比它更大的樹。主干完全中空了,樹身布滿嚇人的窟窿,大著膽
子拍一拍,便發(fā)出浮
泄
空洞虛無之聲一一那聲音似有令我們靈魂出竅之力。等我能讀明白那些古碑上的文字時,我已離
開了故鄉(xiāng)與大樹。
幾十年來,我不時想,故鄉(xiāng)若沒有這棵樹,不止缺了一道風景,亦缺了很多東西。連一棵大樹都
沒有的故鄉(xiāng),還能有什么呢?
另一棵更著名大樹距我家也不太遠,它在沂南縣與莒縣交界處的莒縣,是有“天下銀杏第一樹”
之稱的浮來山銀杏。周圍見過沒見過它的人都會說起它。他們會問從浮來山回來的人:白果樹(銀
杏別名)還那樣?那人就說:還那樣啊。類似這樣的對話在這棵樹周圍的人群中,應(yīng)當已進行了
好幾千年了。該樹高24.7米,主干周長15.7米,需八人方能合抱,樹蔭遮地一畝余。它的形態(tài)足
以震撼人心,一樹成大風景。主干如臥地礁巖,主枝如蒼龍盤空,磅礴之勢,浩然之氣,撐起一
方天地。無法確知其年齡,但肯定在三千歲以上?!蹲髠鳌份d,公元前715年9月,魯隱公與莒
子在此盟誓。兩千七百年前的祖先,就讓它來見證人類活動了,就信賴它了。一棵將生命從遠古
堅持到今日的樹,有魅力魔力是必然的。師專畢業(yè)那年,我到莒縣教書。二十歲,正是多情多欲
又迷茫用
攀
時節(jié)。我常常到這大樹下站一站,在它浩瀚氣息籠罩下,想一想人生中很切近或較幽遠的問題。
有一天,望著它枝頭上青綠的葉子與果實,忽然想:這樹齡是我年齡的一百五十倍以上啊!太不
可思議了。我在它身邊生活了十多年,又調(diào)到日照,離它也不遠?,F(xiàn)在,我人生的大半截己逝,
而它一一還那樣。我與大樹,正如莊子之言,是小知與大知、小年與大年。它比秦始皇大,比秦
穆公大,比孔子大,比老子大,它每一片葉子都能俯視我們。沒有哪個大人物會比它更大,而我
們常常把自己弄得很大,把大樹看得很小。
我見到的最年長的樹,在陜北橋山黃陵。黃陵軒轅廟內(nèi)古柏林立,最大的那株有專名:黃帝手植
柏。樹高21米,主干高13.7米,基部周長11米,中圍6.5米,上圍2.5米,望去如一逐漸收緊
之巨型圓臺,穩(wěn)重剛健。樹冠并不大,僅幾根巨枝如大鵬展翼,樹身呈向左方扭曲盤旋之勢,整
棵大樹便呈現(xiàn)出奇特的前行卻又扭身回望之態(tài)。它胃然如山,一動不動,卻似時刻都在發(fā)出千鈞
之力。據(jù)說樹齡有5000歲,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距這樹不遠,是黃帝塑像。塑像表現(xiàn)黃帝
大步前行又扭身回望之態(tài)一一也許他是要看看他的民眾跟上來了沒有。黃帝的蒼然形態(tài)類似古柏,
我想,雕塑家的靈感,可能就來自這棵樹。說它是黃帝親手栽植,誰也無法證明,就算是后世的
一種附
會
或愿望吧。后世人心目中的黃帝,是民族祖先崇拜情結(jié)的堆壘與塑造。這個民族把祖先與起源,
和一棵樹聯(lián)系在一起。古柏一側(cè)有一片巨大傷口,從主干頂部直達根部,樹干起碼被撕裂掉幾十
公分厚。這是我見過的最大最驚人的植物傷口。可以判斷出,這傷口是它一根巨枝劈裂的瞬間造
成的,人間沒有一把大刀能劈出這樣的傷口,這可能是幾百年甚至更久以前的一場暴風雨造成的。
5000年,它經(jīng)的風雨雷電太多了。把一塊頑石放在一個地方5000年,也會化為商粉,而它卻帶
著這無與倫比的巨大傷口,一直坦然地站在世上。這棵樹其實就像我們這個民族。對這個民族來
說,這棵樹已具有了圖騰意義。
世上的種種事物包括人,往往都是越老越丑。樹卻不是這樣。沒有哪棵大樹是丑的。越是老樹便
越美好。什么能比大樹更能表達生物之美呢?形態(tài)各異的樹干,隆重打開的樹冠,都是美的。每
棵大樹看上去都瀟灑有儀,都坦率誠懇大度。而每個人包括我,不管表現(xiàn)得多么冠冕堂皇,骨子
里總難脫盡茍
句
營
營
之念。人有欲望,有奢求。樹有什么欲望奢求呢?樹站在那兒,一動不動,卻對它周圍所有生命、
對腳下土地都有大恩德。一棵樹死了,許多生命便喪失了家園;一片樹林消失了,必定是眾多生
靈的悲劇。樹生得那么偉岸,它的根就是它的腳,它有許多腳,卻從不走路。人移植樹不是滿足
樹的欲望,而是滿足人的欲望。樹如果像人一樣開步走,到處爭奪,那會是什么景象呢?大地大
約會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所有生命可能都將面臨滅頂之災(zāi)。正是樹的穩(wěn)定給眾生帶來了穩(wěn)定,
正是樹的奉獻奠定了眾生存在的基礎(chǔ)。
祖宗有言:山上有直樹,世上無直人。面對樹,人知道了慚愧。如果你的心里還能存有幾棵大樹
的美好形象,那可能說明你在人生中不難找到美好的事物。
樹在世上站著,人也在世上站著。到大樹下站一站,在大樹下想一想:我能不能站得像樣一點呢?
(取材于夏立君同名散文)
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浮泄空洞虛無之聲渾沌:無知無識的樣子
B.多情多欲又迷茫事攀虛妄:不著邊際
C.后世的一種附合或愿望附會:把沒有關(guān)系的事物說成有關(guān)系
D.總難脫盡萄草覃草之念茍茍營營:不顧廉恥,到處鉆營
18.下列對文章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列舉三棵大樹的樹齡、樹圍、樹高等數(shù)字,直觀地表現(xiàn)出大樹之“大”。
B.作者引用《左傳》記載,表現(xiàn)了魯隱公與莒子預(yù)見到長壽的銀杏樹能佑護兩國。
C.全文多處將人與大樹進行對比,表達了對大樹的贊美和對人類的反思與批評。
D.文章開頭點題,奠定了對大樹的感情基調(diào);結(jié)尾呼應(yīng)開頭,進一步開掘題意。
19.請簡要概括作者對大樹情感認識的變化歷程。
20.①文章結(jié)尾"我能不能站得像樣一樣點呢?”中“像樣”的含義是什么?
②文章以“大樹之下”為題目,有何妙處?
語言基礎(chǔ)應(yīng)用。
①9月25日下午,學校召開家長座談會。②到合玲15名與會者,就如何開展課外活動的問題展
開討論。③。④大家對不盡人意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⑤,就難以開展好課外活動。⑥。
2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②句中的“到會的”可以不刪除。
B.④句中的“不盡人意”應(yīng)換為“不盡如人意”。
C.⑤句中的“提高……意識”不搭配。
D.⑤句中面線的語句改為“不重視這一點”。
22.不改變句意,請修改③⑥句,將改寫后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3.按題目要求寫作。
很多同學有用搜題軟件搜索答案的習慣。對于這個現(xiàn)象,你有什么看法呢?要求:觀點明確,
言之有理。
24.學校在期中考試之后將組織同學們?nèi)ヮU和園秋游,請你以年級組的身份擬寫一則通知,
向同學們說明相關(guān)事宜。要求:信息明確,語言簡明。
25.請以“生活處處有驚喜”為題目,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
生動。不超過150字。
26.根據(jù)材料,完成作文。
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赝倌?,中國由積貧積弱到獨立富強再到走向民族復興,
都少不了千千萬萬普通民眾的奮力拼搏。“革命先驅(qū)”李大釗曾是一名圖書館主任,張秉貴
是百貨大樓售貨員,“時代楷?!睆埞鹈肥寝r(nóng)村學校的校長,“00后戍邊英雄”陳祥榕是一
名普通士兵……你我皆凡人,均是國家建設(shè)中的普通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廣闊的天地。
上述材料引發(fā)了你對普通人怎樣的思考,請以“說普通人”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字數(shù)不少于700字。
27.請以“陪伴”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充實,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不少于700字。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D、B、A、B、
【解析】(1)D.“鱷雀鰭目前是最大的淡水魚……”張冠李戴,原文表述是“上海海洋大學水產(chǎn)
與生命學院李晨虹教授認為,江湖上鱷雀鰭之前的最大淡水魚”“世界上還有共他鱷魚、巨骨舌
魚、湄公河巨色占等要比鱷雀鰭大。論體型的話,東北鯉魚也比鱷雀鰭大”,說明鱷雀鰭不是目前
是最大的淡水魚。
故選D。
(2)A.材料一表述是“鱷雀鮮會主動攻擊它認為可以作它的餌料和食物的生物,只要是水里的活
物,幾乎通吃,對生態(tài)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并未提及“曾在一些景區(qū)里傷過人,影響當?shù)氐穆?/p>
游發(fā)展”。
C.無中生有,兩則材料都未涉及“養(yǎng)殖鱷雀鰭”。
D.“但沒有引進它的天敵,造成鱷雀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平衡”有誤,材料二“然而人們在引進它們
時,出于對成活率的考慮,忽略了同時引進它們的天敵”的表述針對的是食人魚被引進的原因。
故選B,
(3)B.“各國政府已開始關(guān)注”有誤,原文表述為“外來生物入侵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廣
泛關(guān)注和高度重視的熱點問題”。
C.“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無關(guān)”有誤,原文表述為“自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之后,人們開始
逐漸認識到,自然界維持生態(tài)的平衡,靠的是一條奇妙的生物鏈”,由此可知達爾文的進化論給
予了人們一定的啟示。
D.“不會影響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有誤,原文表述是“目前人類研究的物種,不到地球上的20%,
依據(jù)這樣不完全的認識水平,人類每一次引入新的外來物種,無疑是在冒極大的風險”。
故選Ao
(4)A.“鱷雀解是可以養(yǎng)殖的”有誤,兩則材料都未提及“鱷雀鰭”養(yǎng)殖問題。
C.強加因果。材料一提及“鱷雀鰭”具有攻擊性,但并未提及攻擊人類,”學生夏季不要到河里
野游”與“鱷雀鰭”無關(guān)。
D.材料一表述是“在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它沒有天敵,一旦入侵成功,就將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極大破壞”,
“引進鱷雀鰭的天敵生物”可以制約“鱷雀鰭”,但并不代表可以相互制約,對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仍
舊存在威脅。
故選B。
(5)材料二詳細介紹了我國目前的相關(guān)措施,但普及性存在問題,因此,需要加強“外來轉(zhuǎn)種入
侵”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公眾了解外來物種入侵的危害,不擅自引進。
根據(jù)“我國高度重視外來入侵生物防治工作,積極采取措施,認真做好外來入侵生物的管理和防
治工作。農(nóng)業(yè)部成立了外來物種管理辦公室,會同有關(guān)部委,分工負責……”得出:相關(guān)部門積
極采取措施,加強管理防治,認真做好外來入侵物種的管理和防治工作。
根據(jù)“今年8月1日實施的《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明確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jīng)批準,不
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得出:加強法治教育,嚴格執(zhí)行相關(guān)法規(guī),依法管理,
公眾也要遵法守法引進行外來物種。
答案:
(1)D
(2)B
(3)A
(4)B
(5)①加強“外來轉(zhuǎn)種入侵”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公眾了解外來物種入侵的危害,不擅自引進。
②相關(guān)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加強管理防治,認真做好外來入侵物種的管理和防治工作。
③加強法治教育,嚴格執(zhí)行相關(guān)法規(guī),依法管理,公眾也要遵法守法引進行外來物種。
(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本題,需要將選項回歸原文,用原文相關(guān)信息辨
析選項。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本題,需要將選項與原文相關(guān)信息進行對比,
進而辨析選項正誤。
(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與推斷。解答本題,需要先理解選項信息,再聯(lián)系原文觀點
進行辨析。
(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與推斷。解答本題,需要先理解選項信息,再聯(lián)系原文觀點
進行辨析。
(5)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與概括。解答本題,需要根據(jù)題干信息篩選原文內(nèi)容,進而
概括作答。
信息判斷類題目的方法:
①材料與選項對照法,把閱讀材料與選項進行一一對照,判斷它們的正誤。
②材料整合處理法,對所列材料進行整合與分析,印證選擇或判斷的正誤。
③關(guān)注細節(jié)法,關(guān)注材料中的細節(jié),進行比較鑒別,特別是容易忽略的部分。
6~10.【答案】D、C、B、D、
【解析】(1)D.句意:朋友謙遜地辭謝說不敢當。謝:辭謝、謝絕。
故選D。
(2)A.①介詞,用、把;②連詞,用來。
B.①連詞,表順承,就;②連詞,表轉(zhuǎn)折,去h
C.①②兩句“則”都是連詞,那么。
D.①副詞,其中;②代詞,他。
故選C。
(3)B.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安在”,賓語前置,即“在安”。句意:有杜
詩,但不知您的詩在哪里?
故選B。
(4)D.“唐順之以為沈約的詩不講究聲律,不斟酌句文”錯,由“自有詩以來,其較聲律、雕句
文、用心最苦而立說最嚴者,無如沈約”可知,唐順之認為自從有詩以來,追求聲律、雕琢句文、
用心最苦且創(chuàng)立學說最嚴格的人,沒有比得上沈約的。
故選D。
(5)由“今有兩人……此文章本色也”可知,文本先舉“以手寫我心”的文章與“刻意為文而無
真精神”的文章比較,提出寫文章要寫出本色;由“即如以詩為喻……其本色卑也”可知,接著
文本以陶淵明與沈約的詩比較,詩文高下主要看其本色高卑;由“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況非
其本色者哉”可知,文本最后得出結(jié)論,即本色卑的文章“不能工”,非本色的文章更“不能工”。
答案:
(1)D
(2)C
(3)B
(4)D
(5)先舉“以手寫我心”的文章與“刻意為文而無真精神”的文章比較,提出寫文章要寫出本色;
之后,進一步以陶淵明與沈約的詩比較,詩文高下主要看其本色高卑。最后得出結(jié)論:本色卑的
文章“不能工”,非本色的文章更“不能工”。
參考譯文:
(-)我年輕時在南中(南京)學習,當時的詩人都曾把作詩方法傳授給我。怎樣是漢魏,怎樣
是盛唐,如在抑揚頓挫聲調(diào)之間,模仿得不像,無法駕馭學力,剪裁議論,就會流為中晚唐詩,
為宋元詩了。我當時頗能領(lǐng)略大概,妄相唱和。年齡稍大后,經(jīng)歷了變故,每每看自己以前的詩
作,覺得修飾詞藻雕琢章句上,不是沒有一兩分和古人相合的,但總的講,味同嚼蠟,沒有一點
味道。明知長久學下去,必定沒有長進,所以對于作詩一事,就心緒淡漠了。其中在驢背上船篷
下,在小旅店里,酒醒夢回,在不能讀書的地方,有時搜括詩句,來消磨長夜,破除寂寥,卻時
時有所領(lǐng)會。這樣以后才知道學詩不是光靠學習就能行,大體講講要多讀書,那么作詩不求工而
自然會工。假若想靠學來求工,那必定做不到。讀經(jīng)史百家,雖然看不到一首詩而詩就在其中。
如果只在大名家的詩里,模擬章法提煉字句,卻不通曉經(jīng)史百家,終免不了狹僻固陋的毛病。
詩道很廣,一人的性情,天下的治亂,都藏納在其中。古往今來志士學人的心思愿力,千變
萬化,各有獨到之處,不必出于一途。如今上下幾千年中卻一定要用唐詩來劃一,在唐代幾百年
中又一定要用盛唐來劃一。盛唐的詩不是不好,但是盛唐詩中或平或奇、或濃或淡,也未嘗歸于
劃一,那又將跟從哪一種呢?所以論詩的只應(yīng)辨別它的真?zhèn)?,而不?yīng)拘泥于家數(shù)派別。假若沒有
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的學識只是借助沉溺、玩味的工夫來求得相似,幾乎沒有不偽的。有
一位朋友把他所寫的給我看,我說:“是杜詩。”朋友謙遜地辭謝說不敢當。我又說:“有杜詩,
但不知您的詩在哪里?”朋友聽了,茫然若失。其實這正是所謂“偽”啊!
(二)現(xiàn)在有這樣兩人:其中一人心地超凡拔俗,所謂有不同于古今一般識見的人,即使沒有持
紙筆苦思冥想,學做文章,只是直抒胸臆,隨手寫出,如寫家信,雖然時有粗疏,然而決沒有世
間的俗氣和迂腐寒酸的味道,便是存在于宇宙間的一種絕好文字;另一人卻還是世塵中人,他雖
然專門鉆研學寫文章,對文章的規(guī)矩布置,則盡其所能,然而翻來覆去,終不過是這么幾句老婦
人的舌上常語,要尋求其中所謂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滅的識見,是絕對沒有的,這樣文章雖然
工整,卻仍不免是格調(diào)低下的。這是文章的本色問題。即以詩為例,陶彭澤沒有專門計較作詩的
聲律,雕琢句子文字,只是隨手寫出,便是宇宙間第一等好詩.這是什么道理?是他的本色高卓。
自從有詩以來,追求聲律、雕琢句文、用心最苦且創(chuàng)立學說最嚴格的人,沒有比得上沈約的。他
苦苦化費了一生的精力,使人讀他的詩只見種種束縛和限制,整卷累篇,竟沒有說出一兩句好話。
這是什么原因?是他的本色卑下。本色卑下,文章自然不能完善,何況不是他本色的那些作品呢!
(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含義的掌握能力。解答時,學生要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
也可以借助語境、語法知識來推斷。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時,學生要了解虛詞的用法,
結(jié)合語境,在準確理解句意的基礎(chǔ)上判斷相應(yīng)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切不可機械、盲目。
(3)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譯原則:字字落實,
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4)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內(nèi)容概括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再結(jié)合選
項比對判斷。
(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寫作思路的分析能力。解答時,要了解文本大意,劃分層次,再結(jié)合題
目要求概括作答。
解答句子翻譯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
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
“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
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diào)整,達到文從句順。
11~12.【答案】(1)材料一“禪謨草創(chuàng)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怖之,東里子產(chǎn)潤色之”,
一道外交文書需要經(jīng)過四道手續(xù),由四位大夫各盡所長,可見應(yīng)博采眾長;材料二”孟公綽為趙
魏老則優(yōu)”說明要用人所長;材料三抓住“無求備于一人”,不應(yīng)對別人過于苛責。
(2)材料涉及的是正確認識任親問題。解釋為“怠慢”,則體現(xiàn)了信用親屬,大膽用賢。解釋為
“赦宥”體現(xiàn)了任親要注意興利除弊,不要讓任親變成了“任人唯親”,要在任賢的約束下進行。
用孔子的思想分析,即“博愛”或“一視同仁”的觀念。
答案:
(1)博采眾長;用其所長,避人所短(知人善用、因材致用);對人才不能求全責備。
(2)“施”當“怠慢”講,是說君子用人不要疏遠怠慢自己的親族,體現(xiàn)孔子“仁愛”(博愛)
的思想;“施”當“赦宥”講,是說君子(掌權(quán)的人)對自己的親人不應(yīng)放松管束,體現(xiàn)人人平
等的思想。
參考譯文:
孔子說:“鄭國制訂外交文件,由裨謨起草,世叔提出意見,外交官子羽修改,東里子產(chǎn)作
加工潤色。”
孔子說:“孟公綽擔任晉國的趙氏、氏的家臣是紳紳有余的,但是做不了滕國和薛國這樣小
國的大夫。”
周公對魯公說:“一個有道的國君不疏遠他的親族;不使大臣怨恨沒有被任用;故舊朋友如
果沒有大的過錯,就不要拋棄他們;不要對一個人求全責備。”、
【解析】(1)本題考查理解經(jīng)典文本含義、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應(yīng)對文本進行逐字翻譯,然后
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觀點、情感態(tài)度。
(2)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內(nèi)容的能力,應(yīng)注意理解材料中關(guān)鍵語句的意思,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分
析文本內(nèi)容,要準確提煉概括。
本題屬于文化經(jīng)典閱讀題,題型以簡答和填空題為主,常見命題類型有:信息篩選題,思想概括
題,內(nèi)容理解題,觀點評價題,比較題??忌痤}時首先粗讀文段,把握文意,分析概括出所給
文段的核心思想,然后根據(jù)題目要求組織答案。答題的一般思路是可先用一句話簡明概括相關(guān)材
料中所包含的思想或觀點、主張,明確觀點;然后結(jié)合語段進行簡單合理的闡述、分析;如有聯(lián)
系實際的內(nèi)容,則需要適當聯(lián)系社會相關(guān)問題,加以自圓其說。一般不鼓勵考生多層面、多角度
思考,也不要求質(zhì)疑、另解。
13~15.【答案】C、C^
【解析】(1)C.“引起詩人的傷感乃至悲傷之極”表述錯誤,應(yīng)該注意“懶為”二字,作者已經(jīng)
懶于為此事傷情了。
故選C。
(2)A.不僅僅有“荒涼、空寂的氛圍”,還需要注意“喜投”字表達的情感。
B.“無法實現(xiàn)報國理想的落寞心情”單從此句無法體現(xiàn)。
D.“言淺”二字錯誤,應(yīng)為“言深情濃”。
故選C。
(3)《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根據(jù)詩句“尚思為國戍輪臺”“鐵馬冰河人夢來”意思是“依舊
想要為祖國去守衛(wèi)輪臺”“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
疆場”,可知,作者想要為國效力,但是卻遭受到排擠,所以只能在夢里去實現(xiàn),所以《十一月
四日風雨大作》中的“夢”,表現(xiàn)的是詩人的英雄氣概。
《山寺》:根據(jù)詩句“喜投禪榻聊尋夢”“要識人間盛衰理,岸沙君看去年痕”意思是“非常欣
喜地得到了山寺,去尋一尋禪夢”“要認識世間盛衰興亡的道理,需要去看時間留下的痕跡”,
可知,雖然陸游到山寺中是去尋找禪理的,但是卻包含著詩人對于王朝盛衰,年華老去的感慨。
答案:
(DC
(2)C
(3)不一樣,《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的“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xiàn)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
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渡剿隆?/p>
中的“聊尋夢”則雖然充滿禪理,但是也包含著詩人對于王朝盛衰,年華老去的感慨,體現(xiàn)出了
作者心中的落寞。
(1)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細分析詩句,選出最佳答案即可。
(2)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題從句意、人物形象、文體特點、語言特點幾個角度進
行考查,分析選項的錯誤點,排除法作答。
(3)本題考查對詩句內(nèi)容與詩歌情感的分析能力,首先理解詩句大意,然后結(jié)合全文分析皆可.
理解詩歌的方法:
(一)關(guān)注標題,明確內(nèi)容和情感
標題是解讀詩歌內(nèi)容和形式的關(guān)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
可以揭示思想內(nèi)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jié)構(gòu)及表現(xiàn)手法等,便于快速
理解詩歌。
(二)關(guān)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guān)聯(lián)
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時代特
點,及創(chuàng)作傾向、主要內(nèi)容、作品風格特點等。
(三)關(guān)注注釋隱含意
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
暗示詩歌的思想主題;或介紹相關(guān)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
的思想情感或?qū)懽黠L格。
(四)關(guān)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關(guān)注關(guān)鍵詞句情感意
關(guān)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xiàn)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16?【答案】【小題1】杜鵑啼血猿哀鳴,憑軒涕泗流
【小題2】三杯兩盞淡酒,歸帆去棹殘陽里
【小題3】族秦者秦也,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小題4】為國以禮,必積其德義
【小題5]配酒臨江,一尊還酹江月,譬如朝露,青眼聊因美酒橫
【解析】故答案為:
(1)①杜鵑啼血猿哀鳴②憑軒涕泗流(重點字:猿、泗)
(2)③三杯兩盞淡酒④歸帆去棹殘陽里(重點字:盞、棹)
(3)⑤族秦者秦也⑥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重點字:族、威、劫)
(4)⑦為國以禮⑧必積其德義(重點字:禮、德)
(5)⑨酗酒臨江⑩一尊還酹江月?B如朝露額眼聊因美酒橫(重點字:酬、尊、酹、譬、聊)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guān)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
關(guān)名句。
《阿房宮賦》名句輯錄:
1.古人寫文章常常借古諷今。杜牧《阿房宮賦》:“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
也,非天下也?!苯枨販缤龅慕逃柵u唐敬宗廣建宮室。
2.通過阿房宮的興毀提示秦王歷史教訓,文中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p>
3.不吸取經(jīng)驗教訓讓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宮賦》中說:“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
哀后人也?!?/p>
4.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兩句寫出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對人民的
掠奪之上的,并且還揮霍無度,將剝削來的錢財像泥沙一樣的浪費掉。
17~20.【答案】A、B、、
【解析】(1)A.渾沌:模糊不清,不分明。
故選:Ao
(2)B.“表現(xiàn)了魯隱公與莒子預(yù)見到長壽的銀杏樹能佑護兩國”錯誤。原文是說“公元前715年
9月,魯隱公與莒子在此盟誓。兩千七百年前的祖先,就讓它來見證人類活動了,就信賴它了。
一棵將生命從遠古堅持到今日的樹,有魅力魔力是必然的”。
故選:Bo
(3)①由“那棵樹則是我十分敬畏的事物?;锇閭冎灰M入這棵大樹蔭蔽之下,就會滋生不一樣
的情感”可知,童年時,對家鄉(xiāng)的大槐樹產(chǎn)生懵懂的敬畏之心。②由“我與大樹,正如莊子之言,
是小知與大知、小年與大年。它比秦始皇大,比秦穆公大,比孔子大,比老子大,它每一片葉子
都能俯視我們。沒有哪個大人物會比它更大,而我們常常把自己弄得很大,把大樹看得很小”可
知,青年時,對比浮來山銀杏樹感到自身乃至人類的渺小。③由“古柏一側(cè)有一片巨大傷口,從
主干頂部直達根部,樹干起碼被撕裂掉幾十公分厚。……這棵樹其實就像我們這個民族。對這個
民族來說,這棵樹已具有了圖騰意義”可知,見到黃帝手植柏的巨大傷口,贊美它象征了堅韌的
民族精神。④由“越是老樹便越美好。什么能比大樹更能表達生物之美呢?形態(tài)各異的樹干,隆
重打開的樹冠,都是美的。每棵大樹看上去都瀟灑有儀,都坦率誠懇大度”“一棵樹死了,許多
生命便喪失了家園;一片樹林消失了,必定是眾多生靈的悲劇。樹生得那么偉岸,它的根就是它
的腳,它有許多腳,卻從不走路”可知,由三棵大樹進而認識到世上的大樹都有生物之美和奉獻
精神(或?qū)χ車挛镉写蠖鞯拢"萦伞皹湓谑郎险局?,人也在世上站著。到大樹下站一站,?/p>
大樹下想一想:我能不能站得像樣一點呢”可知,由世上的大樹聯(lián)想到人也應(yīng)該像樹偉岸地活著。
(4)①“像樣”的含義是“達到一定標準”的意思,結(jié)合“一棵將生命從遠古堅持到今日的樹,
有魅力魔力是必然的”“這傷口是它一根巨枝劈裂的瞬間造成的,人間沒有一把大刀能劈出這樣
的傷口,這可能是幾百年甚至更久以前的一場暴風雨造成的。5000年,它經(jīng)的風雨雷電太多了。
把一塊頑石放在一個地方5000年,也會化為命粉,而它卻帶著這無與倫比的巨大傷口,一直坦然
地站在世上”等語境可知,這里是指像大樹那樣有頑強的生命力,(即使受傷)堅韌不拔,坦蕩
偉岸。
②“大樹之下”會引起讀者對文本縮寫內(nèi)容的思考,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全文都是作者對樹的
描寫及思考,“大樹之下”是全文線索,作者站在三棵大樹下的思考構(gòu)成了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按?/p>
樹之下”暗示作者在大樹之下的思考,結(jié)合文末“樹在世上站著,人也在世上站著。到大樹下站
一站,在大樹下想一想:我能不能站得像樣一點呢”的內(nèi)容可知,題目暗示文章的主旨,人應(yīng)站
在大樹下,學習像大樹一樣活著。
答案:
(1)A
(2)B
(3)①童年時,對家鄉(xiāng)的大槐樹產(chǎn)生懵懂的敬畏之心。②青年時,對比浮來山銀杏樹感到自身乃
至人類的渺小。③見到黃帝手植柏的巨大傷口,贊美它象征了堅韌的民族精神。④由三棵大樹進
而認識到世上的大樹都有生物之美和奉獻精神(或?qū)χ車挛镉写蠖鞯拢?。⑤由世上的大樹?lián)想
到人也應(yīng)該像樹偉岸地活著。
(4)①“像樣”的含義是“達到一定標準”的意思,這里是指像大樹那樣有頑強的生命力,(即
使受傷)堅韌不拔,坦蕩偉岸。
②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是全文線索,作者站在三棵大樹下的思考構(gòu)成了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暗示
文章的主旨,人應(yīng)站在大樹下,學習像大樹一樣活著。
(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中相關(guān)詞語解說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相關(guān)句子,結(jié)合語境進行分
析,正確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理解與賞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全文,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
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概括作者對大樹情感認識的變化歷程的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結(jié)合相關(guān)內(nèi)
容進行分析和概括。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中重要語句含義及標題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句子的意
思,并結(jié)合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理解其深層含義,讀懂文本,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從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等方面分析標
題的作用。
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的含義,要對詞語的性質(zhì)有準確的定位。一般來講,考查的詞語有三大類型:
一是能夠表明作者觀點態(tài)度或者寫作意圖的詞語。二是總領(lǐng)句、總結(jié)句或過渡句中的詞語。該類
詞語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多出現(xiàn)在文章的一些關(guān)鍵情節(jié)、主要風物或者心理感受之后,考
查的往往是作者某個見解得出的過程和理由。三是富有意蘊的詞語。這類詞語多使用某種修辭,
如比喻、雙關(guān)、夸張、象征、反語等,它們對領(lǐng)悟文章主旨往往有提示和引領(lǐng)作用。
21~22.【答案】A、
【解析】(1)A.②中的“與會者”和“到會的”重復,應(yīng)該刪去“到會的”。
故選:Ao
(2)③語序不當,“討論、發(fā)現(xiàn)、解決”按照邏輯順序應(yīng)該為“發(fā)現(xiàn)、討論、解決”。
⑥不合邏輯,“為了防止”和“不再發(fā)生”不和邏輯,刪去“不再”。
答案:
(1)A
(2)③查閱課外活動相關(guān)資料和記錄,大家發(fā)現(xiàn)、討論、解決了課外活動中的一些問題。
⑥為了防止課外活動違規(guī)收費這類事件發(fā)生,要加強教育和管理。
(1)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結(jié)合常見病句的六種類型來分析語句,常見病句類型有
語序不當,搭配不當,句式雜糅等。
(2)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結(jié)合常見病句的六種類型來分析語句,常見病句類型有
語序不當,搭配不當,句式雜糅等。修改后注意句子通順。
病句的錯誤類型有以下幾種:搭配不當,語序不當,句式雜糅,結(jié)構(gòu)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做題時要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再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
析修飾成分,找出病因,準確修改。
23.【答案】對于很多同學用搜題軟件搜索答案的習慣,要辯證地去分析。搜題軟件是尋找解題思
路的工具,客觀上具有答疑的功能,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別,關(guān)鍵是看同學怎樣使用。如果為了提
升解題能力,搜索解題過程和思路,就會有助于學業(yè)發(fā)展;如果僅僅為了搜得答案應(yīng)付學業(yè),那
就成了一個不良習慣。因此,使用搜題軟件最重要的是人的觀念,勸告那些使用軟件應(yīng)付學業(yè)的
同學能轉(zhuǎn)變思想,正確合理地去使用,以促進學習的進步。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微寫作能力,這是一道議論類的題目。
題目是問對很多同學用搜題軟件搜索答案的習慣闡述自的觀點看法。
搜題軟件有答疑的功能,是學生尋找解題思路的工具,也有可能成為部分同學抄答案的“捷徑”,
利弊兼有。談看法無論是認可或不認可,言之成理就可以。
一種觀點認為搜題軟件有不利因素,部分學生直接看答案,沒有學會獨立思考,解題能力會下降;
一種看法認為要正確使用搜題軟件對學習有力,提供解題思路,提高同學的學習能力;一種認為
關(guān)鍵是使用者如何使用搜題軟件。
行文思路上,如認可軟件的作用,可闡述要正確使用搜題軟件,做到有廣度和深度地利用搜題軟
件學習。如不會的題先思考,思考到再想不出再查;答案出來慢慢往下滑,看與自己的思路是否
有出入,看到哪一步就會了然后趕緊自己做;一些題做完后查一查,有時能發(fā)現(xiàn)新的方法。
也可以闡述搜題軟件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別。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所以搜題軟件完全看人怎么
用,有的人拿來學習知識,了解解題思路;有人只是為了搜答案。所以要改變學生的觀念,留作
業(yè)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不是學會正確答案。這個思路轉(zhuǎn)變很重要。外界的發(fā)展永遠阻斷不了,
只是人的欲望驅(qū)使與自己的自制力強弱的問題而已。
立意提示:
1.軟件只是工具,關(guān)鍵是能否正確使用。
2.軟件使用者的觀念要正確引導。
3.正確使用軟件,提高學習能力。
微寫作的評價標準:
1.思維敏捷,思路清晰,有新意。
2.語言準確、簡明、合理、得體。
3.針對的具體情境符合寫作要求。
4.鼓勵寫作風格多樣化、個性化。
24.【答案】通知全體高三同學:
為了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培養(yǎng)學生親近大自然和熱愛自然科學的精神,本學期學校擬定于X
月X日組織高三學生去頤和園秋游,集合地點是學校大門口,出發(fā)時間是8:45,返程時間是16:
00,請同學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集合。如遇雨天或特殊情況則改期,另行通知。
高三年級組
x年x月x|[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擬寫通知的能力。題目要求以年級組的身份擬寫一則通知,向
同學們說明學校在期中考試之后將組織同學們?nèi)ヮU和園秋游。通知首先要寫上稱呼,是全體高三
同學,可以說明秋游的目的,是為了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培養(yǎng)學生親近大自然和熱愛自然科學的
精神。還要寫清楚集合的地點,出發(fā)的時間和返程的時間,最后寫上署名和日期。
通知是一種運用廣泛的知照性公文。用來發(fā)布法規(guī)、規(guī)章、轉(zhuǎn)發(fā)上級機關(guān)、同級機關(guān)和不相隸屬
機關(guān)的公文、批轉(zhuǎn)下級機關(guān)的公文、要求下級機關(guān)辦理某項事務(wù)等。通知,一般由標題、主送單
位、正文、落款四部分組成。
25.【答案】生活處處有驚喜生活雖淡如水,卻總能泛起細碎的漣漪。一朝一夕,一山一水,
從從容容,生活處處有驚喜。生活,可以是簡單美好,也可以是熱鬧欣喜。別再感嘆流水匆匆,
一顆心歡喜了,生活也就隨之歡喜了。行走在光陰里,悲傷在路上,希望也在路上;疲憊在路上,
歡喜也在路上。感染過人間煙火味,才發(fā)現(xiàn)心中有風景,生活處處有驚喜。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這是一道抒情類微寫作題目。
給的題目是“生活處處有驚喜”,首先注意題目關(guān)鍵詞“生活”,也就是所抒發(fā)的情感是來源于
生活的感悟,“生活”是選材范圍,不可選擇其他內(nèi)容。當然,生活包含的范圍很廣泛,生活中
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中遇到的人,發(fā)生的事,都可以成為我們抒發(fā)情感的載體。還要注意“處
處”,意思就是“到處”,生活隨處都有驚喜,關(guān)鍵看你能否發(fā)現(xiàn)、感悟到,這里涉及到一個“心
態(tài)”問題,因此寫作時要表達人應(yīng)當帶著一種欣賞的眼光看待生活的主題.“驚喜”是情感的特
點,注意“驚”字,有“意外”感,也就是本來沒有期待有“喜”,但卻感悟到了這種喜悅,要
體現(xiàn)意外之喜。
寫作時還應(yīng)注意體裁要求,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寫小詩要注意語言的凝練和情感抒發(fā)的
含蓄,借助意象意境表達情感,還要注意格式,詩句的擺放。寫抒情性文字,則要體現(xiàn)生活中的
“驚喜”,這種驚喜可以來自學習、友誼、自然等等,要用排比句式將具體內(nèi)容展現(xiàn)出來,當然
也可以直接抒發(fā)對“生活處處有驚喜”的感悟。
微寫作的評價標準:
1.思維敏捷,思路清晰,有新意。
2.語言準確、簡明、合理、得體。
3.針對的具體情境符合寫作要求。
4.鼓勵寫作風格多樣化、個性化。
26.【答案】說普通人“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一位普通的中國青年百年前如此吶喊道;“茍利
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一個普通的中國官員如此問道;“以芳香饋自然之風雪,以歌
唱贈身處危崖?!币晃黄胀ǖ霓r(nóng)村女校長如此踐行……無數(shù)中國人都在以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心
聲。你我雖普通,但處天地寬。
普通人雖平凡,但心中有志。
你可曾聽到,周總理那份中國崛起之志,他做到了;你可曾看到,鐵人王進喜那份為中國挖
石油之志,他成功了;你又可曾想過,“愚公”毛相林為全村百姓脫貧致富之志,他完成了!回
望百年,從積貧積弱到獨立富強再到民族復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志向,千千萬萬平凡的中國人
朝著心中之志奮力拼搏。展望今朝,時代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上。這個時代,變幻莫測,波云詭譴,
我們定要立起心中之志,以平凡之軀力爭中國之富強。
普通人雖平凡,但身上有氣。
“00后戍邊英雄”陳祥榕,以不怕犧牲,視死如歸之氣,捍衛(wèi)祖國領(lǐng)土不受侵犯之氣魄;患有漸
凍癥的張定宇,以與死神手中搶病人之氣,取得疫情快速結(jié)束之成功;感動中國人物汪勇,以甘
愿奉獻,舍小家為大家之氣,筑起武漢后勤的堅固保障。數(shù)千萬人凝聚的民族之氣,讓中國走過
戰(zhàn)爭的烽火硝煙,經(jīng)歷創(chuàng)業(yè)的隼路藍縷,歷經(jīng)改革的時代大潮,挺過疫情的艱難險阻,鳳凰涅槃,
浴火重生?!皢棠就ねひ猩w蒼,櫛風沐雨自擔當。"我愿自己傳承先輩遺留下的民族之氣,在以
后的人生之路上乘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PWM制氫電源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必殺03 第六單元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綜合題20題)(解析版)
- 講稿《教育強國建設(shè)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學習宣講
- 2025關(guān)于合同中的表見代理
- 商業(yè)物業(yè)租賃合同范本
- 試驗檢測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 天然氣購銷合同模板
- 2025機械加工合同
- 卷簾門電機售后合同范本
- 商鋪的買賣合同年
- cpk自動計算電子表格表格
- 2024-2025學年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財務(wù)共享服務(wù)中心招聘2名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做投標文件培訓
- 9.4+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活塞式抽水機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建筑工程工作計劃
- 2025年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限責任公司招聘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瓶裝液化氣送氣工培訓
- 外科護理課程思政課程標準
- 船舶航行安全
- 9.2溶解度(第1課時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教學設(shè)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