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語言觀中的道_第1頁
老子語言觀中的道_第2頁
老子語言觀中的道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老子語言觀中的道

0理解《工藝文學(xué)》“道”的辯證思維和語言觀“道士”是《道德經(jīng)》的中心概念和最高境界?!暗馈辈粌H是老子的宇宙論和本體論建立的根基,也是他的認識論和辨證論得以展開的基礎(chǔ),同時也是人生論和政治論、語言觀和審美論的重要理論支柱。因此,“道”是開啟道家哲學(xué)智慧之門的鑰匙,了解“道”才能讀懂《道德經(jīng)》?!暗馈奔热皇且环N哲學(xué)范疇,與語言的關(guān)系密不可分。哲學(xué)的抽象思維只有在語言的基礎(chǔ)上才能進行,語言思維同樣需要通過哲學(xué)來解釋?!兜赖陆?jīng)》的語言本身就體現(xiàn)了“道”的辯證思維和矛盾統(tǒng)一論。在翻譯中準確體現(xiàn)老子的語言觀是有效傳遞老子哲學(xué)思想的一個有效途徑。前人關(guān)于《道德經(jīng)》翻譯的研究大多從文化角度出發(fā),對某個詞、某句話、某章節(jié)的翻譯進行研究,還未有人從老子語言觀這一視角入手,間接探討譯本對老子思想的體現(xiàn)。本研究從老子語言觀的角度出發(fā),對比分析兩個《道德經(jīng)》英譯本,從而說明要在正確理解老子語言觀的基礎(chǔ)上達到傳播道家思想的目的。1老語言觀的內(nèi)容老子沒有系統(tǒng)的語言理論,其語言觀點多數(shù)是零散的片斷,而且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哲學(xué)論述中。許多學(xué)者曾根據(jù)這些論述總結(jié)出了老子對語言的一些看法和論點。賈麗娟指出,“老子提出無名的理論,認為“‘物’可以‘名’,但是‘名’應(yīng)符合‘物’存在的某種本質(zhì)性或規(guī)律性的東西?!?6曲舒浩將老子的語言觀概括為三點。“首先,語言可以闡明有限存在,但對于無限存在有局限?!痹俅?命名具有理據(jù)性。最后,“語言是思維的牢籠?!?19朱丹認為“老子的語言觀主要包括希言、信言、正言若反等?!比绲诙隆靶胁谎灾獭?第八章“言善信”,七十八章“正言若反”等。54孫中原專門探討了“老子的“正言若反”,,指出其“是中國傳統(tǒng)的辯證邏輯,它是與形式邏輯相容并存而不互相抵牾沖突的另一種邏輯?!?陳云龍從“非語觀”,41“謙言觀”42和“信善觀”43三個方面展開,討論了老子語言觀和言語主張對后世言語行為的影響。根據(jù)以上作者對老子語言觀不同理解和概括,本文將老子的語言觀總結(jié)為“道不可言”,“正言若反”、“信言”等。以下將以辜正坤和亞瑟威利的《道德經(jīng)》英譯本為例,對比并探討他們各自對老子語言觀的理解分別如何影響他們的翻譯策略,進而影響對“道”的本質(zhì)的把握。2“道”thack首先,《道德經(jīng)》開篇就談到了老子對語言的看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的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老子的這番言論說明了哲學(xué)本體論和語言本體論之間的那種非此不可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人類的語言是有限的,并不能完全把握宇宙的本體和規(guī)律。Arthur譯:”Thewaythatcanbetoldofisnotanunvaryingway;Thenamesthatcanbenamedarenotunvaryingnames.”3辜正坤譯:“TheTaothatcanbeexpressedinwordsisnotthetrueandeternalTao;Thenamethatcanbeutteredinwordsisnotthetrueandeternalname.”3在“道”的譯法上,亞瑟沿用了“道”在漢語中的字面意思。但是way或ways是指“placeforwalking,traveling,etc;along;path,road,street,etc(路,道,街,徑)”或者是“method,styleormannerofdoingsth(做某事的)方法,方式,手段”?!薄岸袊牡兰艺J為,既然有萬物,萬物必定有它們的由來,于是便把這個“由來”稱作“道”。所以,由此看來老子的“道”內(nèi)涵比西方人的理解要更深刻很多。辜正坤正是考慮到了這種由中西文化差異造成的語言缺失,才自始自終地使用音譯Dao/Tao以“保留其精神實質(zhì),同時還可以保持這個核心概念在《道德經(jīng)》中的貫穿和統(tǒng)一?!?4辜對“名”的翻譯同樣也體現(xiàn)了他對老子的認知論與言語關(guān)系的準確理解。第二個”名“被翻成“utteredinwords顯然更易于為讀者接受。相比而言,亞瑟字對字的翻譯造成了讀者的困惑和不解。其次,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反映在書中的語言上,就體現(xiàn)為“正言若反”,即“大量反義詞及表示反義關(guān)系的詞的成對出現(xiàn),辭格上運用了極為豐富的矛盾修辭。53“老子的這種語言觀是中國傳統(tǒng)的辯證邏輯,是與形式邏輯相容并存而不互相抵牾沖突的另一種邏輯?!痹诜g的時候譯者需要把原文內(nèi)在的辯證邏輯翻譯成合乎西方思維的語言。例:“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4Arthur譯:“Toremainwhole,betwisted!Tobecomestraight,letyourselfbebent.Tobecomefull,behollow.Betattered,thatyoumayberenewed.Thosethathavelittle,maygetmore,thosethathavemuch,arebutperplexed.”47辜譯:“Bowdownandyouarepreserved;Bendandyoucanbestraight;Hollow,thennew;Worn,thenfull;Seekalittleandyougetalot;ThusthesageadherestothisOneprinciple(Tao).”59文中所舉的例子都是“道”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xiàn),只能通過思辨去感知和體會。但如果直接照原文語言形式翻譯出來,譯文讀者讀過之后根本不知所云,這就需要譯者做一些補充,讓讀者了解道家正言若反的語言邏輯,而辜正坤恰好在最后用oneprinciple做了點睛之筆的補充,技巧上略高一籌。最后,老子的語言觀還可見于老子關(guān)于使用語言的一些看法以及他個人身體力行的做法。這些看法散見于一些章節(jié)之中,主要表現(xiàn)為“希言”、“信言”、“善言”及“謙言”。具體做法的表現(xiàn)是,“希言”反映到他的書中,就表現(xiàn)為一部《道德經(jīng)》內(nèi)容包羅萬象,卻只有區(qū)區(qū)五千余言。而正是在“信言”這種語言觀的指導(dǎo)下,“老子著書五千余言,樸素自然,符合真實的面貌,尤其是書中有許多描繪當時人民生活極為貧困,而為政者卻高高在上、搜刮百姓等社會現(xiàn)實的句子?!?5從老子的語言學(xué)說和他運用語言的具體行為來看,的確是言行一致。請看一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26Arthur:Truewordsarenotfine-sounding;Fine-soundingwordsarenottrue.Thegoodmandoesnotprovebyargument;Andhewhoprovesbyargumentisnotgood;Truewisdomisdifferentfrommuchlearning;Muchlearningmeanslittlewisdom.171辜:Truewordsarenotembellished,theembellishedwordsarenottrue.Agoodmandoesnotquibble;Hewhoquibbleisnotgood.Amanoftruelearningdoesnotshowoffhislearning;hewhoshowsoffhislearningdoesnothavetruelearning.229原句的意思是,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的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根據(jù)意思,可以判定老子在這里主張“信言”而非“美言”,傾向“善言”而非“巧言”,推崇“不言”而非“辯言”。在翻譯時,辜譯用embellish,quibble,和showoff精準形象地表達了原句的意思,而且句式簡潔,言辭樸實,同樣也做到了“貴言”、“善言”和“信言”。3語言表層與專四道德關(guān)系從以上對老子語言觀翻譯的三個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為了解《道德經(jīng)》的核心哲學(xué)范疇“道”,譯者需要意識到“道”與《道德經(jīng)》語言本身的密切關(guān)系,透過語言表層探尋其背后隱藏的哲學(xué)思維,最后從譯文讀者的角度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