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倫改革1改革的必要性雅典國家形成和政治體制以國王_第1頁
梭倫改革1改革的必要性雅典國家形成和政治體制以國王_第2頁
梭倫改革1改革的必要性雅典國家形成和政治體制以國王_第3頁
梭倫改革1改革的必要性雅典國家形成和政治體制以國王_第4頁
梭倫改革1改革的必要性雅典國家形成和政治體制以國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梭倫改革1.改革的必要性(1)雅典國家形成和政治體制。以國王為首的貴族共和國。由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由貴族選舉產(chǎn)生的執(zhí)政官掌握各項具體權力。.(2)貴族與平民的矛盾。貴族在政治上把持國家政權,平民在政治上無法真正參與國家政權,受到貴族的壓迫;貴族在經(jīng)濟上剝削平民,還不起債務或交不起地租者淪為債務奴隸。(3)貴族和工商業(yè)奴隸主的矛盾。工商業(yè)奴隸主階層在政治上沒有地位,他們逐漸與平民站在一起。(4)解決危機的嘗試的失敗。基倫暴動;德拉古立法。(5)薩拉米危機。麥加拉奪取薩拉米島,沉重打擊了雅典的經(jīng)濟,這件事也暴露了雅典社會內部鋒利復雜的社會矛盾。.2.改革的措施(1)經(jīng)濟上:公布“解負令〞,在實際上取消了債務奴隸制,保護了平民的根本權益,為平民享有政治權利提供物質保障,從而使雅典走上了奴役外邦人的道路;鼓勵開展工商業(yè),在短期內穩(wěn)定了社會物價,保障了平民的生活,從長期看促進了雅典工商業(yè)的開展和社會經(jīng)濟的多元化,從而為政治上的多元化奠定了根底。.(2)政治上:確立財產(chǎn)等級制度,保護貴族的利益,但是以財產(chǎn)資格取代血緣資格,從而瓦解了貴族世襲政治特權的根底,為非貴族出身的工商業(yè)貴族開辟了參政議政的途徑;建立“四百人會議〞,提高了公民大會的地位,打破了貴族對國家權力的壟斷;組建民眾法庭,打破貴族對法律的壟斷,使平民獲得參加國家權力機構的權利。.3.改革的影響及認識(1)積極性①打擊了氏族貴族的勢力,完善了雅典政治體制,促進了雅典國家的形成,成為人類歷史上一份珍貴遺產(chǎn)。②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根底。(2)局限性①產(chǎn)生局限的原因:中庸的原那么導致改革的不徹底。梭倫改革的目的是消除矛盾,穩(wěn)定社會秩序,因此扮演了調停者的角色,改革措施帶有折中色彩(中庸),使改革帶有歷史局限性。.②局限的表現(xiàn):以基于財產(chǎn)的不公平取代基于出身的不公平;改革不徹底,保存了氏族制度剩余;本質上是奴隸主階級內部的民主。(3)改革的特點:梭倫改革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穩(wěn)定雅典的社會秩序,增強城邦的實力,因此在改革中采用“折中〞的力法,執(zhí)行“不偏不倚〞的政策,化解社會矛盾。..二、歐洲的宗教改革(一)神圣的中心組織——天主教1.權傾歐洲的教皇國(1)基督教的產(chǎn)生:公元1世紀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的巴勒斯坦。(2)開展和分裂:公元392年,成為羅馬帝國國教。教會實行教區(qū)制,其中羅馬教區(qū)享有崇高聲譽,后來其主教獲得“教皇〞稱號。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局部。1054年,東西部基督教決裂。西部的基督教稱天主教。.2.天主教對西歐的統(tǒng)治(1)政治方面:①提出“雙劍說〞,聲稱王權來自教會。②提出“太陽月亮說〞,認為國王的權力來自教皇。③11世紀末建立不受世俗勢力影響的教皇選舉制度,12世紀初獲得對歐洲各地主教的任免權。④12世紀末教皇利用開除教籍、挑撥離間等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國的統(tǒng)治者臣服于教會的權威。⑤組織十字軍東征,進一步增強了教皇的實力,提高了羅馬教廷的威望。.(2)經(jīng)濟方面:①天主教會控制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歐洲土地,采取封建剝削方式,教會實際上成為歐洲最大的封建主。②教會還向教徒征收“什一稅〞。(3)思想方面:天主教的思想根底是信仰高于理性。信仰的內容是?圣經(jīng)?。①天主教的主要教義包括:一神說和創(chuàng)世說,原罪說,末日審判說,禁欲說。②設宗教裁判所,對各種不符合傳統(tǒng)教義的思想一概加以排斥,對傳播“異端〞的人進行野蠻殘暴的迫害。(4)社會生活方面:天主教會的影響無處不在,廣闊人民深受教會束縛。.3.天主教面臨的種種挑戰(zhàn)(1)政治上:隨著民族意識的增長和專制君主的興起,天主教會凌駕于民族、國家之上的權力受到挑戰(zhàn)。(2)經(jīng)濟上:教會的經(jīng)濟特權受到社會各界的反對。(3)思想上:天主教會的傳統(tǒng)說受到人本主義思想的沖擊,資本主義萌芽的產(chǎn)生,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現(xiàn),更猛烈的沖擊天主教會的傳統(tǒng)思想。.(二)歐洲各國的宗教改革1.德國宗教改革(1)原因①根本原因:政治上的四分五裂阻礙德國社會經(jīng)濟的開展。②主要原因:羅馬教廷對德國進行經(jīng)濟掠奪和政治控制。③直接原因:教皇出賣贖罪券。1517年,馬丁·路德發(fā)表?九十五條論綱?。.(2)主要內容:①思想核心是“因信稱義〞,把?圣經(jīng)?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②提出“信徒皆為祭司〞的思想,在此根底上建立一個廉儉的教會,簡化教會儀式。③主張建立民族教會。(3)結果: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的簽訂,標志著路德教獲得了合法的地位。.2.瑞士卡爾文宗教改革(1)原因條件:①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②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影響。(2)內容:①主張“先定論〞,宣揚“選民〞和“棄民〞。②主張建立民主教會。③主張簡化教會儀式,建立更加廉儉的教會。(3)結果:①1541年,日內瓦建立了共和性質的神權國家體制。②日內瓦成了“新教的羅馬〞,卡爾文被稱為“新教的教皇〞。③傳播到歐洲許多地區(qū)和國家。.3.英國宗教改革(1)背景:15世紀后期,英國國王依靠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不斷強化王權,到亨利八世時,王權已凌駕于議會之上,但英國教會仍然附屬于羅馬教廷。(2)內容:①1534年,議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首腦。②英國教會與羅馬教廷斷絕關系,英國民族教會產(chǎn)生,稱“安立甘教〞或英國國教。③以英語為做禮拜時的語言,保持天主教根本教義、主教制度和宗教儀式。(3)結果:由國王領導的宗教改革不徹底,隨即出現(xiàn)更激進的清教運動,幾十年后清教徒成為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重要力量。.4.尼德蘭宗教改革(1)背景:①工商業(yè)興旺,資本主義萌芽較早。②卡爾文教流行。③西班牙對尼德蘭實行專制統(tǒng)治。(2)性質:具有資產(chǎn)階級革命和民族獨立的性質。(3)過程:1566年,尼德蘭人民起義,沖進教堂,搗毀圣像,強迫當局限制天主教活動,允許新教徒信仰自由。(4)結果:北部獨立為荷蘭共和國,南部仍處于西班牙的控制之下。.5.天主教會內部的改革(1)背景:天主教地位受到嚴重威脅。(2)內容:①去除內部積弊,重新審定教義、教規(guī)。②繼續(xù)強化異端裁判所。③組建反對新教改革的團體,破壞宗教改革。.(三)宗教改革的影響(1)性質:宗教改革是文藝復興之后歐洲又一場思想解放運動。(2)影響:①否認了天主教權威,建立新教,為早期資本主義的開展提供了思想武器。②促進了民族語言的形成,激發(fā)了歐洲各國的民族意識,催生了民族國家教會,促進了民族國家的成長。③改革使大量教會財產(chǎn)轉到新興資產(chǎn)階級手中,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開展。..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一)背景1.內憂(1)16世紀初,埃及實際統(tǒng)治權落入埃及封建統(tǒng)治集團馬木魯克手中。(2)馬木魯克對內爭權奪利,不斷內戰(zhàn);對外奉行閉關政策,竭力排斥西方先進思想文化與科學技術。(3)經(jīng)濟上,奧斯曼帝國實行土地包稅制。(4)在奧斯曼帝國與馬木魯克的雙重剝削下,埃及經(jīng)濟開展水平比歐洲落后了幾個世紀。.2.外患: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殖民擴張,埃及成為英法爭奪的對象。埃及自身的不斷衰落為列強的侵略提供了可乘之機。3.阿里的崛起:在反對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統(tǒng)治過程中,穆罕默德·阿里逐步控制了埃及的實權。在他的領導下,埃及人民驅逐了英國殖民者,肅清了本國馬木魯克封建勢力。在此根底上,阿里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二)阿里改革的內容1.大力開展經(jīng)濟(1)推行土地改革:1814年,實行土地國有化,一局部分成小塊出租給農民耕種,只征收統(tǒng)一的土地稅;另一局部土地賜給親屬、部下,使新興的地主階級構成政權的社會根底。(2)休養(yǎng)生息政策:興修水利,推廣水車,鼓勵種植棉花等經(jīng)濟作物,適應了當?shù)厣a(chǎn)力的開展要求,調動了農民的生產(chǎn)積極性,經(jīng)濟得以恢復開展,為開展工業(yè)提供了原料和資金積累。.(3)開展民族工業(yè):引進西歐國家的技術、設備、人才和資金,建立一批近代化的國營工廠,重點開展軍事工業(yè),使埃及民族工業(yè)初具規(guī)模。(4)開展外貿:商業(yè)和對外貿易的繁榮,完全依靠本國力量解決了資金問題,并未因此舉借外債。.2.加強中央集權(1)政治上,在中央設最高國務委員會,全國劃分省、縣、鄉(xiāng)、村行政機構,下級對上級負責,建立一個自上而下的完整的行政體系。(2)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向西方學習,建立新式裝備和新式訓練的軍隊。3.開展文化教育向西方學習,創(chuàng)辦世俗學校和專科學校、普通中小學,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聘請外國專家講學;選派埃及青年去歐洲留學,造就高層次人才;建立印刷廠,創(chuàng)辦阿拉伯文的報紙等。.(三)阿里改革的影響和結局1.積極影響(1)消除分裂割據(jù),強化了中央集權,形成了以阿里為首的新興地主階級統(tǒng)治集團。(2)保證了經(jīng)濟的恢復與開展,帶動了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繁榮。(3)加強了同西方的交流,帶來了近代化的一絲曙光。(4)擁有了中東地區(qū)最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5)埃及實際上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2.消極影響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原有的封建生產(chǎn)關系,只是單純引進西方近代生產(chǎn)技術,硬性嫁接到本國封建制度上。加上對外窮兵黷武,不斷對外擴張,最終導致國力削弱,引起外國聯(lián)合干預,改革措施被廢除。..1.梭倫登上政治舞臺的主觀和客觀條件是什么?從梭倫的成功中你能夠得到哪些啟示?(1)客觀條件:貴族政治的專橫和壓榨,導致平民和工商業(yè)奴隸主與貴族的矛盾日益鋒利,社會動亂的局面阻礙了雅典經(jīng)濟的開展,使改革成為唯一的出路。.(2)主觀條件:梭倫豐富的人生閱歷、充足的知識儲藏、高遠的理想抱負、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睿智的斗爭策略、善于抓住機遇的敏銳和順應時代潮流的勇氣,等等。(3)啟示:時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動時代開展;雅典文明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開展;與時俱進搞改革,求真務實謀開展;實現(xiàn)人生價值要靠理想、奮斗和機遇。.2.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經(jīng)過怎樣的開展歷程?(1)提供可能:公元前7世紀,雅典建立貴族共和制,這為國家權力的進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性。(2)奠定根底:梭倫改革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賦予平民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根底。(3)進一步形成: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進行政治改革,進一步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4)最終確立: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推行改革,完善和開展了民主政治,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最終確立。.3.比較卡爾文與路德兩大新教教義的異同。為何說卡爾文教義更符合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1)相同:①強調?圣經(jīng)?的地位;②主張信仰得救。(2)不同:卡爾文把信仰得救解釋為先定論,即人的得救與否完全由上帝預定,人的意志無法改變;人在現(xiàn)世的成功與失敗就是得救與否的標志。(3)原因:這種主張徹底否認了天主教會和羅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進取精神,所以說該教義更符合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更為激進。正如恩格斯所言:“卡爾文的信條正適合當時資產(chǎn)階級中最果敢大膽的分子的要求。〞.4.阿里改革與中國的洋務運動的異同點有哪些?(1)同①背景相同:兩國都面臨歐美國家侵略的威脅和國內各種矛盾的激化。②目的相同:直接目的是為了富國強兵,根本目的是穩(wěn)固封建專制統(tǒng)治。.③內容相同:都有創(chuàng)辦近代企業(yè)、興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和創(chuàng)立新式軍隊等。④性質相同:都是封建地主改革。⑤結果及原因相同:都失敗了,而且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政權的封建性。⑥作用相同: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開展,推動了歷史的進步。.(2)異①背景上不同:埃及處于長期動亂分裂割據(jù)的局面。中國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②改革者不同:阿里改革是由最高統(tǒng)治者推行,而中國的洋務運動主要是由地方實力派推行的。③改革內容上:阿里改革更全面,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而洋務運動側重于工業(yè)、國防、教育。.1.(2021·海南,9)梭倫在一首詩中寫道:“我拿著一只大盾,保護兩方,不讓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據(jù)優(yōu)勢。〞該詩反映的梭倫改革的根本原那么是()A.維護多數(shù)公民利益B.兼顧不同公民群體利益C.照顧少數(shù)公民利益D.重視男性公民群體利益.解析:梭倫是在平民和貴族矛盾鋒利的情況下出任最高執(zhí)政官的。其改革具有很強的折中色彩,因此選B。答案:B.2.(2021·山東文綜,33)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公元前6世紀初,雅典城郊有個叫克里埃尼圖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貧困,不具備擔任官職的財產(chǎn)資格。后來,克里埃尼圖斯開辦手工作坊,生產(chǎn)葡萄酒并銷往市場。5年后,他的年總收入到達了280麥斗,躋身于第三等級。.(1)按梭倫立法,躋身第三等級的克里埃尼圖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權利?如果生活在秦國,依據(jù)商鞅之法,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提高自己的社會政治地位?(2)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剝奪了貴族特權,在此過程中,兩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答案:(1)擔任低級官職(或除執(zhí)政官外的各級職官的選舉和任職資格)。立軍功;努力耕織。(2)梭倫:崇尚中庸(調和),手段溫和。商鞅:不畏權貴,嚴刑峻法。.【主題】歐洲宗教改革作為資產(chǎn)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在資本主義開展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將是高考命題的重點。.【應用】閱讀以下材料:材料一天主教會把從事商業(yè)貿易和發(fā)財致富說成墮落行為,這種輕商思想與當時商品貨幣關系蓬勃開展的趨勢背道而馳。16世紀初,羅馬教廷每年從德國榨取的財富達30萬古爾登,這個數(shù)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稅額的21倍。天主教會宣稱,人假設要得救,必須以教會為中介?!?教會)聲稱只要購置贖罪券,上帝就可以赦免他本人及其親屬的罪。.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惱中,不斷扣問圣保羅的這句話,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這句話(神的裁判表現(xiàn)在神本身,正如所寫的:“義人靠信仰生活〞),神終于憐憫我,讓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義人蒙受神恩所經(jīng)歷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話的意思就是:福音書表現(xiàn)了神的裁判,被動的裁判,慈悲為懷的神通過它讓信仰使我們成為義人?!R丁·路德?拉丁文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