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琵琶行(并序)》教案 (二)_第1頁
2022-2023學年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琵琶行(并序)》教案 (二)_第2頁
2022-2023學年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琵琶行(并序)》教案 (二)_第3頁
2022-2023學年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琵琶行(并序)》教案 (二)_第4頁
2022-2023學年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琵琶行(并序)》教案 (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琵琶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L解題、了解作者、積累字詞及本詩名句,學會古詩誦讀。

2.整體把握全詩,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內容。

3.欣賞作者運用生動、新穎的比喻描繪音樂形象的藝術手法,感受詩中音樂描寫

的意境;

(二)能力目標

進一步鞏固并領會對古代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通過分析如何塑造藝術形象

把握主題(體會詩人把琵琶女的遭遇于自己被貶謫的境況聯(lián)系起來的用意,理解

詩歌的主題)。

(三)情感目標

從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之情中受到悲劇美的陶冶,從而認識封建社會(壓

制人才)的黑暗,激發(fā)學生珍視今朝的成才環(huán)境。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悲劇美,鑒賞音樂描寫,體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識”的內涵。

難點:通過描寫音樂藝術溝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理解詩意。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啟發(fā)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教案、課本、導學案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走進詩文理清思路整體把握

一、導入新課

課前用PPT播放''高山流水”音樂(配一組意境與高山流水音樂相符的圖片,

自動播放),營造氣氛。

音樂是人類最富于靈性的創(chuàng)造,它通過七個音符對稱與非對稱的排列,奏出

或悲憤激越或輕柔纏綿的樂曲,以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抒發(fā)人們內心的情

感,因此音樂與同為抒寫人生體驗的詩歌并被稱為藝術的最高境界。剛才我們聽

的這首名曲是“高山流水”,這里面的故事,千百年來世人傳頌不斷。

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雅士,一個山野樵夫,是音樂將他們聯(lián)系了起來,于

是世上便流傳著知音的佳話。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又是

音樂讓他們共同演繹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那個不朽的夜晚,漫陽江的

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

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遭貶謫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憐而信筆寫

來的經(jīng)典樂府《琵琶行》。

二、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陜西渭南人。早年熱心濟世,

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與元稹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

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所作《新樂府》《秦

中吟》,“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guī)”,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

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現(xiàn)存

詩近三千首。

白居易生平與詩作

時期生活特點詩歌特點

前期仕途一帆風順,始終抱著“為民請以諷喻詩為主。代表作

(從入仕到貶江命”“兼濟天下”的宗旨。品為《賣炭翁》

州司馬以前)

后期是他“獨善其身”的時期,揉和儒以閑適詩和感傷詩為

(即自貶江州司家“樂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主。感傷詩:《長恨歌》

馬到死)和佛家“四大皆空”來作“明哲?!杜眯小?/p>

身”的法寶?;诤蕖比畾馓珘?閑適詩:《賦得古原草

胸中多是非”。送別》

(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喻、閑適、感傷、雜律。他本人最得意,價

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諷喻詩。他的諷喻詩主要包括了兩方面的內容:一、廣泛地反

映人民的苦難。這其中有同情農(nóng)民的作品。二、深刻地揭露統(tǒng)治者的罪惡,如《賣

炭翁》等。)

三、寫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擁兵割據(jù)的藩鎮(zhèn)吳元濟有勾結的朝中重臣派人

刺死宰相武元衡,長安城頓時一片混亂。白居易當時任東宮贊善大夫,是個陪侍

太子的閑職,不能過問朝政,但他壓抑不住自己的憤怒,上書請求緝捕兇手,終

以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為江州司馬。對于這次遭貶,詩人既感傷有憤慨。到江洲

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態(tài)炎涼。他有滿腔的怨憤無處傾訴,到江洲的第二

年就創(chuàng)作了這篇著名的長詩。五年后,憲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調回長安。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轉衰的中唐時期,當時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很尖銳。

外族不斷入侵,自安史之亂后,國內連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統(tǒng)治階級內部朋黨之

爭日益加劇,整個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日漸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

亂江南,接近人民,對政治的混亂.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唐憲宗元和十年,跟

擁兵割據(jù)的藩鎮(zhèn)吳元濟勾結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長安城頓時一片混

亂。白居易當時任東宮贊善大夫,是個陪侍太子的閑職不能過問朝政,但他壓抑

不住自己的憤怒,上書請求緝捕兇手,終以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為江洲司馬。對

于這次遭貶,詩人既感傷有憤慨。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態(tài)炎涼。

他有滿腔的怨憤無處傾訴,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創(chuàng)作了這篇著名的長詩。)

四、解題

關于歌、行、弓I: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弓I:李賀《李憑箜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

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雖名稱不同,實則大同小異,

常統(tǒng)稱“歌行”。是一種具有鋪敘記事性質的歌辭。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

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本詩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

篇敘事詩。)

五、整體感知,疏通讀音

1.學生自由朗讀,借助工具書,掃除生字詞。

予(yil)倡(chang)女賈(g口)人

荻(di)錚(zheng)憫然(mIn)

轉徙(XI)濟陽(xun)捻(nian)

抹(m6)挑(ti6o)六幺(yao)

舫(fang)教坊(fang)紅綃(xido)

謫居(zhe)還獨傾(huan)間關(jidn)

嘔?。∣uyd)嘲嘶(zhaozha)

霓裳(nichang)鈿頭銀篦(dianbi)

2.播放朗讀視頻(PPT),初略感悟,正音。

3.齊讀課文。

六、解讀序言

要求通讀序言,利用課文注解,翻譯文句,并說說此“序言”的作用。

L掌握序言中重點文言字詞:

1.左遷:降職(補充:右遷,升職)2,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

的下一年。

3.命酒:酒,名詞活用為動詞,擺酒;4.因為:因此創(chuàng)作,為動詞,寫作,

創(chuàng)作

5.長句:古義:七言詩,今義:結構復雜,詞語較多的句子

6.歌以贈之,歌:名詞活用為動詞,作歌7.命曰:命,名詞作動詞,命名,

題名

2.小序簡要地概括了全詩的內容,交代了寫詩的時間、背景、緣由、動機。

背景:秋夜、送別

人物:琵琶女、詩人

事件:奏曲、自敘身世、作詩

并確立了詩歌的主題:同情琵琶女,控訴社會現(xiàn)實,抒發(fā)內心苦悶、失意之

情。

七、利用課文注解,梳通文意,思考問題

問題(1)詩文按什么順序寫?請理清行文思路,并概括每段內容大意。

明確:全詩按時間順序寫。

①月夜江頭送客

②江上聆聽琵琶曲:(邀見歌女;演奏名曲;聽者陶醉)

③歌女傾訴身世苦:(少年歡樂;晚年凄涼;悲苦心境)

④同病相憐傷遷謫

⑤重聞琵琶青衫濕

問題(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

明確:琵琶女和詩人自己。

問題(3)詩人用哪兩句詩將兩個形象連接在一起的?

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問題(4)(作者與琵琶女能夠在凄切的琵琶聲中心靈相通、同病相憐,讓萍水

相逢成為了心靈知音的相逢,就是因為他們有著相似的人生際遇。)

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嘆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有什么共同的命運、遭

遇?具體情況是怎樣的?試做具體比較(用原詩文概括回答)

思路點撥:

①讀序與第三節(jié)相關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

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

(色藝雙絕、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歡笑紅顏)京倡

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怨

(飄零憔悴、飽受冷落)商婦

②借助注釋、序、第一節(jié)與第四節(jié)相關部分,了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

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祿.身居高位.位至諫言,名動京師)京官

而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恨

(謫居九江,凄涼落魄)謫官

人物對比悲劇情感

琵琶女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京倡

如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

商婦

白居易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京官

如今謫居臥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

謫官

詩人與琵琶女比較:

琵琶女自訴身世苦白居易自嘆謫居苦

本是京城女去年辭帝京

名滿京都的藝人才華橫溢的詩人

因年長色衰而嫁商人因直言進諫而遭貶謫

知音: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ㄖ髦季洌?/p>

(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發(fā)了自己謫居江洲后的

郁悶的心情,隱含當時社會變亂,政治衰落給人們造成的痛苦,意義深刻。“天

涯淪落”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寫出了人們對苦難生活的共同的情感體驗,引起了

一代代人的共鳴。由于詩句簡明準確,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

(來歷相同:自言本是京城女;我自去年辭帝京

才華相同:名屬教坊第一部;歌詠佳句盡為白公所占

遭遇相同:賞識、冷落

情感相通:同病相憐;同聲相應)

問題(5)“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

聯(lián)系在一起?

明確:音樂(琵琶聲)。

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

(善寫),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這正如滑陽樓楹聯(lián)所言:

楓葉四弦秋,根觸天涯遷謫恨;

潺陽千尺水,句留江上別離情。

(江西九江有一處名勝古跡一一白居易祠,祠中著名的對聯(lián)。寫白居易離開

九江時,九江人民對他的深厚情誼,勾留即逗留,千尺水襯托別離情之深。)

板書:同是天涯淪落人

琵琶女白居易

怨JJ恨

京倡—琵琶聲一謫官

問題(6)“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痹娙税拙右诪楹卧谝粋€素不

相識的琵琶女面前淚灑青衫呢?

明確:詩人淚灑青衫,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①傷琵琶女:正如詩中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卿卿。''琵琶女憤激

幽怨的曲調本引發(fā)詩人情感的共鳴,在聽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傾訴后,更是激

起詩人深深的憐憫。(琵琶女也深深憐憫詩人)

②傷己:詩人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然而今朝淪落,幽愁悲憤;再加上朋友一

別,更感孤寂難耐。兩人有著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淪落人”。

傷人,傷己,兩重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淀,詩人怎不悲愴滿懷,淚灑青衫?這

“淚”,既是詩人對被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的控訴。

(問題(7)聯(lián)系全文,請說說琵琶女和詩人的形象特點。

明確:琵琶女矜節(jié)自持,羞澀靦腆,多愁善感,才藝驚人,歷盡繁華,卻美人遲

暮,被是一個被封建社會損害、侮辱的婦女的典型形象,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丈

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強烈的控訴。

詩人是一個感情豐富,體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飛揚,被貶江城、懷才不

遇,壯志未酬,才華難以施展,孤獨苦悶,飽受受壓抑的正直知識分子。)

八、課后作業(yè)

1.借助課文注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總結重點文言字詞;

2.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第2課時

品讀詩文鑒賞領悟提升能力

一、抽查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仔細閱讀課文,探討如下問題:

問題探討(1)找出詩歌中景物描寫的地方,并說說其作用。

明確:①第一段開頭,“河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秉c明了時令,地

點,時間和事件,“楓葉”“荻花”“瑟瑟”更妙,紅紅的楓葉,白白的荻花,微

微的秋風,一紅一白,冷暖相間,無需太多秋景,卻秋意濃濃,內蘊豐富。閉目

而思:微風過處,楓葉飄落,荻花紛飛,和著暮色蒼茫,美不勝收。然詩人美不

起來,樂不起來,今天詩人要送別一位摯友,此景雖美,而離別在即,更添詩人

悲涼、憂傷之情。寥寥幾筆勾畫就將這如畫的美麗秋景渲染得蕭瑟凄涼,從而奠

定了詩歌感傷的基調。

②第一段結尾“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痹码鼥V,水渺茫。離

愁無法排解,苦悶難以消除。既道出了詩人的心情,烘托了悲涼的氣氛,也奠定

了全詩悲涼感傷的情感基調。

③第二段的最后“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讀之令人為之陶

醉,曲罷,此時的月亮不再''茫茫",它是那樣的“白”,白得清澈,白得爽朗,

白得多情。樂曲聲停,但又似乎沒停,如絲如縷,如泣如訴,縈繞在詩人的耳畔,

點染了當時的環(huán)境氣氛,說明當時船上的人們都沉浸在余音繞梁的境界中,襯托

了樂曲強烈的藝術魅力。

④第三段“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比巳ゴ?,本就寂寞難耐,

然而此時,孤舟卻又被寒冷的江水縈繞,被清冷的月色籠罩,讓人如何受得了?

“清冷的月色”寒冷的江水”既點染了孤寂悲涼的氣氛,也描摹出了琵琶女那凄

涼孤寂的內心世界。

⑤第四段“住近渝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期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

血猿哀鳴?!边@幾句寫詩人謫居之環(huán)境:低洼潮濕,黃蘆苦竹叢生,杜鵑悲啼不

絕,猿聲哀怨不斷,何等艱苦惡劣,何等蒼涼悲凄。既寫出了詩人謫居之處環(huán)境

的惡劣蒼涼,點染悲涼的氣氛,也寫出了詩人內心的悲涼、孤寂、苦悶和無奈。

問題探討(2)找出琵琶女出場描寫的句子,思考下列問題:

①勾畫出琵琶女出場描寫的句子里的動詞,想一想從這一系列的動詞中可

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明確:描寫琵琶女出場的句子是:“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

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p>

動詞有:尋問移邀添回呼喚等,表現(xiàn)了當時詩人急切.欣喜

的心情。

②琵琶女為何“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明確:因為琵琶女當時心里很矛盾矛盾,也很含羞。也表現(xiàn)了琵琶女舉止端

莊,神態(tài)含羞,似有滿腹辛酸心事。

問題探討(3)找出文中描寫琵琶女彈奏琵琶的句子,一共彈了幾次?詩人有

何感受?有何作用?

明確:共三次演奏。

第一次:“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保ò祵懀┰娙松钌畋晃璉,

側面烘托琴技。(一聞琵琶邀相見)

第二次:“彼此相見,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詳寫),同情琵琶女,

頓感遷謫意,正面描寫琴技之高,點明主旨一一同是天涯淪落人。(再聞琵琶訴

淪落)

第三次:“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略寫),詩人感傷而“青

衫濕側面烘托琴技高超,琴聲悲凄感人。(三聞琵琶青衫濕)

問題探討(4)閱讀第二自然段正面描寫琵琶女彈奏琵琶曲部分,探討品味:

琵琶女彈奏的琵琶曲,曲調旋律有沒有變化,如果有,是怎樣變化的(旋律特點)?

能從這種變化過程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變化的軌跡嗎?

明確:整個曲調可以分為四個樂章。每個樂章的旋律都有所不同。

第一樂章是“前奏曲”:“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

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甭尻柦?,風寒月

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凄涼。所以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郁。

第二樂章“歡樂曲”:“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

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

底滑”這時歡快明朗、清脆悅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起伏生動的樂章,

唱出了琵琶女火紅的青年時代。青年時代的她,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五

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成功的榮譽與醉酒歡歌構成她生活的全部。

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轉為清脆圓潤、輕快舒緩。

而“大珠小珠落玉盤”更如往日盈盈笑語,讓人過耳不忘。

第三樂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毙勺兊谩袄錆薄澳^",音樂之聲“暫

歇”(由于心情沉痛,越來越低沉,以至于停頓)。

最后一樂章是“悲憤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

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边@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

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jié)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

琵琶女受傷的心靈本渴望愛情的撫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輕離別”,讓她時常

空船獨守。這現(xiàn)實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樂之聲如“銀瓶乍破水漿

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

的憤怒控訴。收撥一劃,“四弦一聲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憤激的哀號,

更是對不公平社會現(xiàn)實和命運的抗爭!也和詩人無辜遭貶的憤懣不平相合。

總之,詩人不但寫出了琵琶女音樂技藝的高超,而且通過樂曲的變化,表達

出演奏者內心情感的起伏變化(也和詩人的遭遇有相通之處,作者深深領悟其中

的感情),讓人如聞其聲,如感其情。正如詩人所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北瘧?/p>

的曲調,令普天下傷心人聞聲一哭!

板書:

(回憶歡快事。

(悲命運不平,身世之飄零。

清脆圓潤、輕快舒緩。)

激越雄壯,高亢急促。)

前奏曲

(傾訴悲情,低沉抑郁)(生活變故,想到不幸,

幽秋暗恨.冷沼漏維一)

琵琶聲----------訴盡心中悲憤情

三、課后作業(yè)

1.背誦第二自然段;

2.查找抄寫一些名家描寫音樂和聲音的詩文。

第3課時

鑒贊詩文掌握技巧拓展延伸

一、抽查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仔細閱讀第二自然段探討問題:

在第二自然段正面描寫音樂部分,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來描摹音樂?這些手法

有何好處?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樂的什么特點?并分析比喻描寫

的好處。)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語(親切細柔)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錯落有致、清脆圓潤)

間關鶯語花底滑(悠揚婉轉、悅耳動聽)

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凝澀)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高亢激昂)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凄厲悲憤)

好處:把抽象無形的音樂變成形象可感的實體,生動形象,化抽象為具體。

2.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

①正面描?。?/p>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②側面烘托: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