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修辭手法課件43張_第1頁
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修辭手法課件43張_第2頁
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修辭手法課件43張_第3頁
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修辭手法課件43張_第4頁
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修辭手法課件43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之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概述

對修辭手法的鑒賞,就是要掌握和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明確辨識和判斷修辭手法是什么,分析和評價它們對于塑造形象、表達情感和體現(xiàn)主旨的作用?!拘揶o手法分類】比喻、比擬、借代;夸張、排比、(對仗/對偶);設問、反問、反復;雙關、互文、頂真、列錦、通感。一、比喻概念:用另一本質不同而又有相似之處的事物做比方的修辭手法。作用:1、化平淡為生動,描寫生動形象;2、化抽象為具體,突出事物特征;3、化深奧為淺顯,表達某種情感;4、化冗長為簡潔,引發(fā)讀者聯(lián)想(激發(fā)讀者共鳴)。一、比喻1、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望洞庭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效果?【答案】①這首詩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潭面比作未磨之鏡,寫出了月下洞庭湖靜謐的美;將湖中的君山比作皓月銀輝下銀盤里的一顆青螺,寫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外形美、色彩美。

②兩個比喻的運用,使得本詩的景物描寫生動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洞庭美景的喜愛之情。一、比喻2、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折楊柳蕭譯巫山巫峽長,垂柳復垂楊。同心且同折,故人懷故鄉(xiāng)。山似蓮花艷,流如明月光。寒夜猿聲徹,游子淚沾裳。問:“山似蓮花艷,流如明月光”兩句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敬鸢浮竣龠\用比喻手法,山如蓮花班明艷,水如月光般素潔,以蓮花喻山,以月光喻水,形象寫出了山之明麗與水之清澈,描繪了一幅清幽的月下山水風光。②以樂景寫哀情,山水的美麗與下文猿聲的悲哀、游子的愁緒形成反差,凸顯了游子思鄉(xiāng)的悲哀。二、比擬概念:

包含擬人和擬物兩種,把物當作人來描寫(賦予事物以人的行為特點)叫擬人,把人當作物來描寫或把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叫擬物。作用:(1)突出事物特征,使描繪的事物更生動形象,親切自然;(2)賦予無生命的事物以生命,富有情趣,表意更豐富,激發(fā)想象,增強感染力;(3)賦予無情感的事物以感情,便于抒情,表達的情感更感人。二、比擬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暮熱游河池上(其三)楊萬里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問:三四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作簡要賞析?!敬鸢浮竣偃膬删渫ㄟ^對塘中荷花的擬人描寫,②寫出了荷花嬌羞、鮮嫩的情態(tài),寫得新鮮活潑,很有情趣。二、比擬2、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武陵春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問:愁用舟載,這是否合乎邏輯?它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作簡要賞析。【答案】①這句運用了擬物的修辭手法,把沒有重量沒有形狀的愁緒當作有重量有形體之物來寫,化無形為有形,將抽象的春愁寫得生動可感,富有情味。②看似不合邏輯,實則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詞人愁緒之濃、之重。二、比擬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晚春

韓愈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問:這首詩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加以賞析。【答案】

詩人用擬人手法,“草樹”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還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艷爭芳,似乎要將春留??;連本來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莢也不甘寂寞,來湊熱鬧,因風起舞,化作雪飛,描繪了一幅生機無限的晚春圖。二、比擬4、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點絳唇·訪牟存叟南漪釣隱宋·周晉午夢初回,卷簾盡放春愁去。晝長無侶,自對黃鸝語。絮影蘋香,春在無人處。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問:“卷簾盡放春愁去”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何妙處,請結合詞句賞析?!敬鸢浮浚?)這一句用了擬物的手法。卷起簾子,“春愁”像鳥兒一樣被放飛出去。(2)化無形為有形,將抽象的春愁寫得生動可感,富有情味。三、夸張概念:為了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種事物的本質特征,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著意夸大或縮小。作用:(1)突出事物特征,激發(fā)讀者聯(lián)想;(2)表達強烈感情,引發(fā)讀者共鳴;(3)烘托某種氣氛,增強感染力量;(4)描述生動形象,語言幽默風趣;(5)揭示事物本質,給人深刻啟示。三、夸張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問:對第三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做簡要分析。【答案】①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②在云間下榻,在天上“行杯”,想像神奇,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四、借代概念:指在一定的語境中,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作用:使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1)突出事物特征;(2)形象突出生動;(3)語言簡練含蓄。類型:①特征代本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朱門”指代居住在驪山宮的顯貴之家,反襯宮門之外的凄慘景況。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抒發(fā)了對韶華易逝的悲嘆之情。四、借代②部分代整體: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胺?,掛在船桅上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這里代指整個船。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是船上的桅桿,櫓是比槳長大的劃船工具。這里用檣櫓代戰(zhàn)船。③具體代抽象:舉酒欲飲無管弦?!肮堋笔且环N樂器,“弦”是樂器上金屬絲。這里,詩人“管”“弦”指代音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敖鸶辍敝附饘僦频母?,“鐵馬”指配有鐵甲的戰(zhàn)馬。代指精銳部隊。四、借代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詩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請作簡要分析?!敬鸢浮竣僭娭械摹皷|風”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喬”指的是大喬、小喬。大喬是東吳之主孫權之兄孫策的妻子,小喬是東吳主帥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運代表了東吳國家的命運。②文中的“鎖二喬”指的是大喬、小喬被曹操虜去,意味著東吳的敗亡。以“鎖二喬”借代東吳的敗亡,既顯得委婉,又顯得深沉,同時又能給人聯(lián)想與思考。四、借代2、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秋齋獨宿

[唐]韋應物山月皎如燭,霜風時動竹。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和韋蘇州注秋齋獨宿[金]趙秉文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驚鳥時一鳴,寒枝不成宿。注韋蘇州:即韋應物,因其曾任蘇州刺史,故稱“韋蘇州”。請分別指出兩首詩第一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并加以賞析。①韋詩:比喻。(明技巧)以燭喻月,寫出了月光皎潔,宛如夜燭相伴,照人無眠。(釋運用)渲染了寂靜的氣氛,流露出詩人的孤獨無依。(析作用)②趙詩:借代。(明技巧)借“暈”代月,并配以“冷”字,(釋運用)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析作用)“暈”又預示天氣變化,結構上引出下句,含蓄地道出內(nèi)心的孤獨凄涼。(析作用)五、雙關概念:在一定語言環(huán)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性和同音等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表意委婉。分為:“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作用:(1)語言含蓄雋永,耐人尋味;(2)內(nèi)容包含豐厚,余味深長;(3)表意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富有情趣)。五、雙關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尾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答案】①作者采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晴”諧音“情”,有表示情意綿綿之意。②巧妙地表露了姑娘的情思,饒有情趣。五、雙關2、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秋夜朱淑真[注]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注】〔朱淑真〕宋代女詩人,相傳婚姻不遂,抑郁而終。第三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答案】①詩人采用語意雙關的手法,“涼”字語意雙關,既指天涼,又指心境的凄涼。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秋夜獨守空房的孤寂與凄苦。五、雙關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采蓮子(其二)皇甫松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詩中第三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敬鸢浮竣龠\用了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吧彙敝C音“憐”,有表示愛戀之意。②巧妙地表露了姑娘對小伙子的情思,饒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六、通感概念:采用不同感覺的轉化、遷移來描摹對象。作用:(1)化抽象為具體,多角度表現(xiàn)事物的特征,增強表達效果;(2)調動讀者的多種感覺,激發(fā)聯(lián)想,耐人尋味;(3)意象活潑新奇,生動形象,獲得強烈美感。(4)突破語言局限,富有新鮮感和情趣。六、通感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白居易《琵琶行》)”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1)比喻。

“急雨”“私語”作為大弦與小弦的喻體,使得抽象的音樂旋律變得具體可感,形象生動。(2)通感。聽覺里獲得了視覺的效果,寫出了音樂的清脆悅耳,錯落有致。2、“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杜牧《秋夕》)”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運用通感,具體形象。將視覺上的“夜色”遷移到觸覺上的水“涼”,抒寫了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六、通感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①視覺嗅覺結合。上句寫梅之形,梅花疏疏落落,梅枝斜橫在清淺的水面上。下句寫梅之香,梅香幽幽地飄動,不見其形就聞其香,在朦朧的月色之下,更顯清幽淡遠。“疏影”、“暗香”二詞既寫出了梅花獨特的風貌,又寫出了它異于桃李的獨有芬芳。②通感。在“暗香浮動月黃昏”中作者用視覺“暗”寫嗅覺“香”,突出了梅香清幽的特點。七、用典概念:借用歷史故事和引用前人詩句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1)言簡意豐,耐人尋味;——增加作品的表現(xiàn)力(2)加深意境,使人聯(lián)想;——增加作品的感染力(3)借古抒懷,表意委婉;——增加表達的含蓄性(4)援引事例,說服力強。——增加內(nèi)容的豐富性七、用典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陸游《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頸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敬鸢浮竣兕i聯(lián)連用了檀道濟自比長城和諸葛亮鞠躬盡瘁兩個歷史故事,②抒寫了歲月蹉跎、壯志難酬的感慨,也表達了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八、頂真概念:上句結尾的詞語作下句的開頭,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文的開頭。作用:(1)結構整齊,語氣貫通,事物環(huán)環(huán)相扣;回環(huán)往復,蕩氣回腸,一氣呵成之感。(2)議事說理,準確謹嚴;抒情寫意,格調清新;狀物敘事,條理清晰。八、頂真1、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李白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白云堪臥君早歸。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敬鸢浮竣龠\用頂真手法,寓情于景,②抒發(fā)對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無限關懷之情。八、頂真2、元代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第三折戲中,漢元帝在灞橋送別和親的王昭君出塞時,有下面一段曲詞。閱讀這段曲詞,然后回答問題?!稘h宮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著這迥野悲涼,草已添黃,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蒼,人搠起纓槍,馬負著行裝,車運著糇糧,打獵起圍場。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宮墻;過宮墻,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螀;泣寒螀,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注】〔寒螀jiāng〕寒蟬。這段曲詞中運用了頂真的修辭手法,試簡析它的藝術效果。答案:①曲的后半部分全部運用了頂真的修辭手法。②“頂真”具有回環(huán)跌宕的旋律美,表現(xiàn)了漢元帝離恨未已、相思又繼、千回百轉的愁緒。九、反復概念:為了突出某種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復某個詞語、句子或段落的修辭手法。作用:(1)行文前后呼應,突出某種意思;——突出內(nèi)容(2)內(nèi)容反復詠嘆,強調某種感情;——強調感情(3)句式回環(huán)跌宕,加強節(jié)奏韻律;——有韻律美九、反復1、閱讀下面的清詩,完成題目。早發(fā)五連驛憶弟曾國藩朝朝整駕趁星光,細想吾生有底忙。疲馬可憐孤月照,晨雞一破萬山蒼。曰歸曰歸歲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大壑高崖風力勁,何當吹我送君旁。本詩頸聯(lián)“曰歸曰歸歲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廣受后世稱道,請分析其藝術手法。【答案】①反復,“曰歸”“有弟”反復連用。下句中兄弟天各一方,無從團圓,詩人只能在旅途的孤獨寂寞中思念遠方的弟弟。整聯(lián)在反復強化情感的同時,又給人一唱三嘆之感。②直抒胸臆,作者表達了思歸念弟的凄苦悲愴的心聲。故園之思、手足之情真摯充沛。十、設問概念:先提出問題(故意設置疑問),接著自己把答案說出。即無疑而問,自問自答。作用:(1)突出強調作用:通過自問自答,強調思想內(nèi)容或表達情感態(tài)度;(2)引人思考作用:提出問題,引起思考;(3)提綱挈領作用:輔助反映思維過程,起廓清思路、提綱挈領的作用.(4)開頭:點明題旨,領起下文;

中間:承上啟下,突出內(nèi)容;

結尾: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十、設問1、“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①開門見山,總領全篇,從遠觀的角度由全貌著筆作概括敘寫。

②一問一答,詩人以近乎口語化的詩句點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環(huán)境。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①運用比喻的手法,化抽象為具體,把心中無形的愁苦比作滾滾東去的長江水,形象地突出了“愁”的深重、強烈和無窮無盡。②運用設問的手法,自問自答,再次深化哀愁這一主題,余味無窮。十、設問3、“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保ò拙右住杜眯胁⑿颉罚?/p>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①運用設問,引出情感句,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的無限同情及對自己身世悲涼的感慨。十一、反問概念: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作用:(1)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2)變化句式,增強表達效果;(3)增強氣勢,激發(fā)讀者思考;十一、反問1、“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保ㄌK軾《定風波》)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使用反問句式,表達了詞人曠達的情懷。2、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王安石《題烏江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詩中最后的反問,道出了歷史的殘酷與人心向背的變幻莫測,也體現(xiàn)出王安石獨到的政治眼光。3、“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使用反問句式,突出詩人思鄉(xiāng)之情。十一、反問1、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題目。歲杪放歌(節(jié)選)

李攀龍勸君高枕且自愛,勸君濁醪且自沽。何人不說宦游樂?如君棄官復不惡。何處不說有炎涼?如君杜門復不妨??v然疏拙非時調,便是悠悠亦所長。中間四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答案】反問、反復和對比。①每句均先運用反問,強調世人皆說“宦游樂”“有炎涼”;②再以“君”棄官不惡、杜門不妨與之對比,表現(xiàn)出“君(詩人)”鄙棄官位、超凡絕俗的可貴品質。③兩個“如君”形成反復,一唱三嘆,突出了“君(詩人)”的美好形象。注:李攀龍,明代文學家。嘉靖三十五年,任陜西按察司提學副使。到任不久,因難以忍受上司倨傲作風,辭官歸鄉(xiāng),隱居白雪樓。歲杪,歲木。十二、列錦(羅列意象)概念:只用名詞或名詞短語而不用動詞、動詞短語或連詞,經(jīng)過選擇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來摹景敘事、抒情言志,構成生動可感的圖像。作用:(1)增強詩歌的意象的密度,使詩中的意象鮮明突出;(2)烘托氣氛,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情感。(3)為讀者提供了聯(lián)想和想象的廣闊天地和咀嚼回味的余地。十二、列錦(羅列意象)1、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題目。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①列錦,意象鮮明,烘托氣氛。前三句的九個名詞各是一處小景,似乎各不關聯(lián),但合而為一,卻氣象大變:組成了一幅蕭瑟冷寂的深秋晚景圖。②借景抒情,突出情感。這種傍晚時分的情景被一條完整的感情意脈穿珠般串起來,把天涯游子的羈旅惆悵烘托得十分濃烈。以景寫情思,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十三、對偶概念:用結構相同、字數(shù)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近或相對的意思。作用:(1)形式上:句式整齊,音節(jié)勻稱;(2)內(nèi)容上:表意凝練,概括力強;(3)節(jié)奏上:抑揚頓挫,音樂感強;(4)讀者上:朗朗上口,便于吟誦。十三、對偶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春行即興李華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