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協(xié)作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歷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協(xié)作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歷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協(xié)作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歷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協(xié)作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歷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協(xié)作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試題+歷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協(xié)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聯考高三歷史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總分:100分)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是1963年出土于陜西寶雞的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尊內底鑄有銘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國”指當時A.統(tǒng)治的地域中心 B.漢文化影響范圍C.封建政權的稱謂 D.中華民族的總稱2.云夢秦簡中《秦律十八種》規(guī)定:“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君鬼臣忠,政之本也;志徹官治,上明下圣,治之紀也”;還強調,為官為吏要有“怵惕之心”即戒備畏懼之心。由此可見秦朝()A.強調忠君愛國 B.提倡以吏為師 C.注重吏治建設 D.加強思想控制3.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家繼承了兩漢史學的傳統(tǒng),進一步確立了炎黃共祖的地位。不僅漢族統(tǒng)治者祖述炎黃,而且鮮卑、匈奴、羯、氐、羌等游牧民族貴族也承認炎黃的始祖地位,炎黃成為分裂時期的共同記憶。這說明當時()A.治史深受傳統(tǒng)史學影響 B.少數民族政權發(fā)展迅速C.政權并立蘊含文化認同 D.民族關系逐漸走向平等4.以下兩圖分別為唐朝前期和后期的農田水利工程分布情況。這一變化()A.體現了政治局勢的變動 B.揭開了江南開發(fā)的序幕C.促成了經濟重心的南移 D.加速了唐朝的分崩離析5.宋代《書林清話》記載:“宋刻經、子,開始使用纂圖、互注、重言、重意等編輯出版方式,豐富了出版編輯語言,使得出版內容更加明晰,且在這一編校方法中,坊刻書占有大多數,大都供士人貼括(科舉應考)之用”。這說明當時()A.科舉考試選拔范圍擴大 B.理學已經成為官方哲學C.刻書行業(yè)商業(yè)意識增強 D.活字印刷術日益普及化6.《元史·百官志》記載,戶部掌“天下戶口、錢糧、田土之政令”,而宣徽院掌管諸王宗戚、蒙古萬戶的糧食和差發(fā);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但大宗正府掌管諸王駙馬的刑事詞訟;兵部和樞密院分掌屯田和兵甲征調,但無法介入諸王駙馬私屬軍隊的管領,由此可見當時()A.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 B.因俗而治分配合理C.官制設置有職能重疊 D.漢化程度不斷提高7.明末徐光啟修訂的《崇禎歷書》既采用了計算精確的西方天文物理學知識,又保留了中國古代歷法《大統(tǒng)歷》的優(yōu)點,因而被稱為“熔西人精算,入大統(tǒng)之型模;正朔閏月,從中不從西,完氣整度,從西不從中”。由此可知,徐光啟()A.推崇中體西用思想 B.踐行了經世致用的思想C.主張利用西學救國 D.推動國人“開眼看世界”8.19世紀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來水廠,率先引進有線電報和電話,80年代又引進了電燈。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電報線延伸至長江中游的漢口,1899年漢口電報局兼辦電話。之后重慶也引進了飲水、照明、通訊等設施。這表明近代城市設施的興辦A.由民族企業(yè)家主導 B.沿海、沿江與內地同時進行C.與開埠通商緊密聯系 D.遍及城鄉(xiāng)為民眾所普遍接受9.20世紀初,梁啟超發(fā)表《新民說》,鼓吹個人從各種共同體中解放出來,成為現代民族國家強盛所要求的健全“國民”。到五四時期,“新民”說被“新人”說取代,“新人”是“人類中的一個人”,而不是“國家”中的一個“民”,陳獨秀甚至明確提出“國家也不過是一種騙人的偶像”。這一變化反映出當時()A.馬克思主義成思想主流 B.知識界對西方文明有所反思C.中外文明呈現融合的趨勢 D.民眾民族主義意識空前高漲10.1937年1月,西北辦事處規(guī)定:“蘇維埃機關或部隊,進駐到友軍區(qū)域,為保證商業(yè)自由,及尊重當地市場習慣,在蘇票未能在當地流通以前,一般的須使用友軍的白票、現洋?!贝艘?guī)定旨在()A.完善抗日民主政權金融建設 B.落實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策略C.踐行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思想 D.打破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和圍剿11.1949年3月,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在全市職工積極分子大會上強調,“私營工廠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從國家方面講他們是主人,在工廠又要受資本家指揮,這又不是主人”。這表明北京市()A.對民族資本家妥協(xié)退讓 B.貫徹新民主主義政策C.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D.已準備接管私營企業(yè)12.國家決定自1955年7月份起,先行在國家機關及中央直屬事業(yè)單位廢除以實物為基礎進行折算的工資制,改行貨幣工資制。這次全國工資制改革建立了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等幾大類工資分配制度。當時全國工資制度改革的背景是()A.“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和工業(yè)化成就突出B.政府機構改革和干部隊伍急劇壯大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行政管理職能膨脹D經濟形勢好轉和物資供給趨于穩(wěn)定13.圖1、圖2是上海在不同時期的一個縮影。據此可推知的時代變化是()A.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廣C.對外開放的程度日趨深化 D.國內主要矛盾出現新變化14.如表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對外援助承建部分項目。據此可知,我國這一時期的對外承建項目()時間項目1981年馬耳他干船塢碼頭工程1982年斯里蘭卡金河治理工程1984年突尼斯麥熱爾德—崩角水渠1986年毛里塔尼亞友誼港1993年緬甸仰光—丁茵公路鐵路兩用橋2005年朝鮮大安友誼玻璃廠2011年美國奧克蘭海灣大橋修復工作完成2012年非洲聯盟會議中心A.側重參與區(qū)域集團化 B.踐行了“親、誠、惠、容”理念C.彰顯全方位外交布局 D.發(fā)展了同周邊國家的外交關系15.據記載,古代希伯來人和古代希臘人關于洪水傳說,其源頭是蘇美爾神話。在蘇美爾人的泥板文書上,人們發(fā)現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過史詩《吉爾伽美什》被古代希伯來人繼承,并傳到古希臘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傳至今的洪水傳說。這體現了()A.人類文明的地域性 B.蘇美爾文明相對領先C.文明間的交流聯系 D.神話傳說被考古證實16.公元249年,羅馬帝國的地中海沿岸地區(qū)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瘟疫,史稱“西普里安大瘟疫”,持續(xù)了15年時間,造成大量人員死亡。文獻資料顯示,當時活躍的地中海貿易和海上谷物運輸與這次瘟疫的爆發(fā)存在關系。據此可知,“西普里安大瘟疫”A.表明古羅馬衛(wèi)生立法的滯后 B.引發(fā)了全球性的瘟疫危機C.因海外貿易發(fā)展而推動傳播 D.直接導致世界市場的衰敗二、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題8分,18題8分,19題24分,20題1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65年,紅色經典史詩《紅軍不怕遠征難》(又名《長征組歌》)以藝術的形式再現了長征艱難的歷程,分為《告別》《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zhèn)》《祝捷》《報喜》和《大會師》10個部分。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①②標注中任選一處,寫出其所對應的歌曲名稱并簡述歷史依據。(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紅軍長征歷程中克服和戰(zhàn)勝的困難類型。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長期以來關于雍正皇帝繼位有種種猜測,有人認為他是基奪皇位,也有人認為他是合法繼位。民間流傳雍正串通當時掌管京師兵權的隆科多,指使人基改了康熙的遺詔,把“傳位十四子”中的“十”字改成“于”字,得以篡位。根據材料,指出研究雍正繼位問題的史料類型。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運用史料的原則。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朝時上流社會中流行射類、蹴鞠、棋類、水上活動、角力、田徑、武術、節(jié)令游戲以及百戲等體育活動?!端问贰分杏涊d,上流社會對體育禮儀的規(guī)定非常嚴格,如打球包括了鼓樂、服飾、儀式等等諸多程序和規(guī)矩,禮法森嚴。朱熹提出“修建射圃,提倡習射;效法孔孟,尊崇六藝以及登山郊游,導引調息”的體育思想。民間也興起各類體育活動,并出現大量專業(yè)的體育“社”,如打毬社、齊云社、角抵社、錦標社、錦體社、英略社等。宋代《齊云社規(guī)》記載蹴鞠有十緊要:“要和氣、要信實、要志誠、要行止、要溫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謙讓、要禮法、要精神?!倍汲情_封街市店鋪甚至還專門出售一種兒童秋千,設計精巧,深受百姓喜愛。城市里也出現一些新的娛樂場所,將文藝表演和休閑體育結合起來,吸引大量的市民來休閑娛樂。——摘編自周叢改《宋代體育的繁榮及其成因》材料二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張伯苓提出“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認為“學生芒有強健的體魄和濃厚的國家觀念,二者兼具,然后方能擔負起救國救民復興御侮的重任?!痹趶埐呖磥恚w育可以“增進全身之健康,使一切動作敏捷正確,精神愉快,產生美觀,并養(yǎng)成能守紀律,重協(xié)力,尚仁俠之健全人格。”他提出“民主政治即是體育精神。體驗過體育的競爭、團結、合作以后,推行民主政治要有利得多”。他從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出發(fā),主張德智體三育并進,“造成德育、智育、體育完全發(fā)達的人才”?!幾曰粲瘛稄埐撸褐袊w育教育先行者》(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朝體育活動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張伯苓體育思想的內容并簡述其歷史意義。20.文字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不喧嘩自有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舉例特點介紹成熟2003年濟南出土的甲骨文(局部)。經過對已經發(fā)掘出的8片有文字的甲片進行清洗綴合7片構成了一個幾乎完整的龜腹甲,上面有25個清晰的甲骨文字,講述了是否以及怎樣對“母”進行祭祀。她新義《說文解字》中已有這個字,讀作jie,只是到了20世紀20年代,被新文化運動的代表劉半農等人發(fā)展意義,才出現了t這個音?!八笔乾F代漢語里常用的一個人稱代詞,專指第三人稱的女性。新創(chuàng)“砼”字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于1953年創(chuàng)造的?;炷潦墙ㄖこ讨凶畛S玫脑~,書寫費力費時,于是蔡教授用“人工石”三字代替。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并用。提取材料中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自擬觀點,寫一篇歷史短文。(要求:主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成文)“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協(xié)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聯考高三歷史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總分:100分)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是1963年出土于陜西寶雞的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尊內底鑄有銘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國”指當時A.統(tǒng)治的地域中心 B.漢文化影響范圍C.封建政權的稱謂 D.中華民族的總稱【答案】A【解析】【詳解】題干中銘文的意思是,周武王滅商后,就公告天下說:我從“中國”開始,治理天下的萬民,結合所學知識,“中國”是指西周的統(tǒng)治中心,所以A正確;西周時期,“漢文化”還沒有形成,排除B;西周屬于奴隸制社會,排除C;西周時期,“中華民族”沒有形成,排除D。2.云夢秦簡中《秦律十八種》規(guī)定:“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君鬼臣忠,政之本也;志徹官治,上明下圣,治之紀也”;還強調,為官為吏要有“怵惕之心”即戒備畏懼之心。由此可見秦朝()A.強調忠君愛國 B.提倡以吏為師 C.注重吏治建設 D.加強思想控制【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據材料可知,“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是對為官的德行要求,精潔正直,謹慎堅固,“君鬼臣忠,政之本也;志徹官治,上明下圣,治之紀也”意思是:忠君愛國是為官的基本,出為官的要忠君愛國,“怵惕之心”,即強調為官為吏心中要常懷畏懼之心,才能做到恪盡職守,三段話都是強調吏治建設,C項正確;“忠君愛國”只是其中一部分,排除A項;題干未涉及“以吏為師”內容,排除C項;材料涉及的是對官員的管理,而不是“加強思想控制”,排除D項。故選C項。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家繼承了兩漢史學的傳統(tǒng),進一步確立了炎黃共祖的地位。不僅漢族統(tǒng)治者祖述炎黃,而且鮮卑、匈奴、羯、氐、羌等游牧民族貴族也承認炎黃的始祖地位,炎黃成為分裂時期的共同記憶。這說明當時()A.治史深受傳統(tǒng)史學影響 B.少數民族政權發(fā)展迅速C.政權并立蘊含文化認同 D.民族關系逐漸走向平等【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根據材料“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家繼承了兩漢史學的傳統(tǒng),進一步確立了炎黃共祖的地位”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和少數民族都認為自己是炎黃的后裔,說明當時政權并立蘊含文化認同,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和少數民族都認為自己是炎黃的后裔,沒有體現治史深受傳統(tǒng)史學影響,排除A項;材料強調文化認同,沒有體現少數民族政權發(fā)展迅速,排除B項;D項說法錯誤,當時民族關系不平等,排除D項。故選C項。4.以下兩圖分別為唐朝前期和后期的農田水利工程分布情況。這一變化()A.體現了政治局勢的變動 B.揭開了江南開發(fā)的序幕C.促成了經濟重心的南移 D.加速了唐朝的分崩離析【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據所學解讀材料信息可知,安史之亂后,北方地區(qū)長期戰(zhàn)亂,而江南地區(qū)則相對穩(wěn)定,隨著經濟開發(fā),水利建設也不斷展開,A項正確;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就已經開始開發(fā)了,排除B項;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代,排除C項;材料只是體現了北方水利工程建設的減少,無法得出與唐朝分崩離析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5.宋代《書林清話》記載:“宋刻經、子,開始使用纂圖、互注、重言、重意等編輯出版方式,豐富了出版編輯語言,使得出版內容更加明晰,且在這一編校方法中,坊刻書占有大多數,大都供士人貼括(科舉應考)之用”。這說明當時()A.科舉考試選拔范圍擴大 B.理學已經成為官方哲學C.刻書行業(yè)商業(yè)意識增強 D.活字印刷術日益普及化【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豐富了出版編輯語言,使得出版內容更加明晰,且在這一編校方法中占有大多數,大都供士人貼括(科舉應考)之用”可知,宋代刻書行業(yè)的編輯語言更加明晰,且大都供士人科考使用,這說明宋代刻書行業(yè)商業(yè)意識增強,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科舉考試選拔范圍,排除A項;南宋后期理學成為官方哲學,排除B項;材料說的不一定是活字印刷術,也談不上日益普及化,排除D項。故選C項。6.《元史·百官志》記載,戶部掌“天下戶口、錢糧、田土之政令”,而宣徽院掌管諸王宗戚、蒙古萬戶的糧食和差發(fā);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但大宗正府掌管諸王駙馬的刑事詞訟;兵部和樞密院分掌屯田和兵甲征調,但無法介入諸王駙馬私屬軍隊的管領,由此可見當時()A.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 B.因俗而治分配合理C.官制設置有職能重疊 D.漢化程度不斷提高【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根據題干材料可知,元朝在財富錢糧管理方面,刑事方面,以及軍事方面,同一職能都由多個機構掌管,可見當時官制機構的職能重疊,C項正確;據所學可知,元朝中央實行一省制,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中央官僚機構的職能,與因俗而治無關,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少數民族封建化問題,排除D項。故選C項。7.明末徐光啟修訂的《崇禎歷書》既采用了計算精確的西方天文物理學知識,又保留了中國古代歷法《大統(tǒng)歷》的優(yōu)點,因而被稱為“熔西人精算,入大統(tǒng)之型模;正朔閏月,從中不從西,完氣整度,從西不從中”。由此可知,徐光啟()A.推崇中體西用思想 B.踐行了經世致用的思想C.主張利用西學救國 D.推動國人“開眼看世界”【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據材料可知,明末徐光啟在修訂《崇禎歷書》時兼采中西方歷法的優(yōu)點,這表明徐光啟沖破了對西方文化的偏見,踐行經世致用原則,B項正確;中體西用思想產生于洋務運動時期,排除A項;近代先進知識分子主張利用西學救國,時空不符,排除C項;開眼看世界開始于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D項。故選B項。8.19世紀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來水廠,率先引進有線電報和電話,80年代又引進了電燈。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電報線延伸至長江中游的漢口,1899年漢口電報局兼辦電話。之后重慶也引進了飲水、照明、通訊等設施。這表明近代城市設施的興辦A.由民族企業(yè)家主導 B.沿海、沿江與內地同時進行C.與開埠通商緊密聯系 D.遍及城鄉(xiāng)為民眾所普遍接受【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近代城市設施的建設出現在上海、南京、漢口、重慶等通商口岸城市,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是民族企業(yè)家主導城市設施建設,排除A項;材料的城市是沿海、沿江城市,并不是內地城市,排除B項;材料中的設施主要集中在開埠通商城市,而不是遍及城鄉(xiāng),排除D項。故選C項?!军c睛】9.20世紀初,梁啟超發(fā)表《新民說》,鼓吹個人從各種共同體中解放出來,成為現代民族國家強盛所要求的健全“國民”。到五四時期,“新民”說被“新人”說取代,“新人”是“人類中的一個人”,而不是“國家”中的一個“民”,陳獨秀甚至明確提出“國家也不過是一種騙人的偶像”。這一變化反映出當時()A.馬克思主義成為思想主流 B.知識界對西方文明有所反思C.中外文明呈現融合的趨勢 D.民眾民族主義意識空前高漲【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初的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述變化“20世紀初”“健全國民’”“到五四時期”‘新人’是‘人類中的一個人’,而不是‘國家'中的一個‘民’”,反映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受國內議會民主制實踐失敗及一戰(zhàn)的影響,知識界有所轉變,從對西方文明全盤肯定,到對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等西方文明有所反思,B項正確;材料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相關信息,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并非中外文明的融合,排除C項;民族主義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思想或運動。材料無法體現民族主義意識高漲,排除D項。故選B項。10.1937年1月,西北辦事處規(guī)定:“蘇維埃機關或部隊,進駐到友軍區(qū)域,為保證商業(yè)自由,及尊重當地市場習慣,在蘇票未能在當地流通以前,一般的須使用友軍的白票、現洋?!贝艘?guī)定旨在()A.完善抗日民主政權金融建設 B.落實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策略C.踐行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思想 D.打破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和圍剿【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1937年1月,西北辦事處規(guī)定:‘蘇維埃機關或部隊,進駐到友軍區(qū)域,為保證商業(yè)自由,……在蘇票未能在當地流通以前,一般的須使用友軍的白票、現洋?!翱芍?937年中國共產黨主動使用國民黨發(fā)行的鈔票,這有利于加速抗日民族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B項正確;“完善抗日民主政權金融建設”與題干信息不符,材料并未涉及抗日民主政權金融建設的信息,排除A項;“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zhàn)略陣地的三者密切結合,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戰(zhàn)略陣地,是開展士地革命,進行武裝斗爭的基礎和依托。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打破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和圍剿”發(fā)生在土地革命時期,1936年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分裂對峙走向了合作抗日的序幕,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排除D項。故選B項。11.1949年3月,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在全市職工積極分子大會上強調,“私營工廠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從國家方面講他們是主人,在工廠又要受資本家指揮,這又不是主人”。這表明北京市()A.對民族資本家妥協(xié)退讓 B.貫徹新民主主義政策C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D.已準備接管私營企業(yè)【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北京市委書記彭真的講話意在強調保護私營工廠的生產,保護民族工商業(yè)是貫徹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的表現,B項正確;對民族資本家的保護,是鞏固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做法,不是妥協(xié)退讓,排除A項;美國等西方國家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中國沒有,排除C項;彭真講話的主旨不是準備接管私營企業(yè),而是保護民族工商業(yè),排除D項。故選B項。12.國家決定自1955年7月份起,先行在國家機關及中央直屬事業(yè)單位廢除以實物為基礎進行折算的工資制,改行貨幣工資制。這次全國工資制改革建立了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等幾大類工資分配制度。當時全國工資制度改革的背景是()A.“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和工業(yè)化成就突出B.政府機構改革和干部隊伍急劇壯大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行政管理職能膨脹D.經濟形勢好轉和物資供給趨于穩(wěn)定【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背景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結合所學,1953年我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勞動生產率得到較大提高,國家財政狀況趨于好轉,改善人民生活被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為了更好地鼓勵廣大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勞動熱情,爭取提前和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決定進行第一次全國性的工資制度改革”,D項正確;“一五”計劃完成于1957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政府機構改革和干部隊伍急劇壯大主要發(fā)生于改革開放以后,排除B項;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底,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3.圖1、圖2是上海在不同時期的一個縮影。據此可推知的時代變化是()A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廣C.對外開放的程度日趨深化 D.國內主要矛盾出現新變化【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現代(中國)。據本題圖示信息可得出主要結論:糧票屬于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物,而證券交易所則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表現,說明時代變化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A項正確;材料強調市場經濟,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主要在農村實施,排除B項;材料突出的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不能看出對外開放的變化,排除C項;2017年黨的十九大召開標志國內主要矛盾出現新變化,排除D項。故選A項。14.如表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對外援助承建的部分項目。據此可知,我國這一時期的對外承建項目()時間項目1981年馬耳他干船塢碼頭工程1982年斯里蘭卡金河治理工程1984年突尼斯麥熱爾德—崩角水渠1986年毛里塔尼亞友誼港1993年緬甸仰光—丁茵公路鐵路兩用橋2005年朝鮮大安友誼玻璃廠2011年美國奧克蘭海灣大橋修復工作完成2012年非洲聯盟會議中心A.側重參與區(qū)域集團化 B.踐行了“親、誠、惠、容”理念C.彰顯全方位外交布局 D.發(fā)展了同周邊國家的外交關系【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據表格信息可得出主要結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援助承建項目,涉及南亞、東亞、非洲和美洲等地,體現了我國的全方位外交布局,C項正確;這些承建項目,不僅僅是區(qū)域之間的項目,也有跨區(qū)域的項目,排除A項;親、誠、惠、容是中國與周邊國家發(fā)展關系提出的重要理念,材料涉及的不僅僅只有周邊國家,還包括其他地區(qū),排除B項;“發(fā)展了同周邊國家的外交關系”,表述并不完整,還包括其他地區(qū)國家,排除D項。故選C項。15.據記載,古代希伯來人和古代希臘人關于洪水傳說,其源頭是蘇美爾神話。在蘇美爾人的泥板文書上,人們發(fā)現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過史詩《吉爾伽美什》被古代希伯來人繼承,并傳到古希臘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傳至今的洪水傳說。這體現了()A.人類文明的地域性 B.蘇美爾文明相對領先C.文明間交流聯系 D.神話傳說被考古證實【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據本題材料“后通過史詩《吉爾伽美什》被古代希伯來人繼承,并傳到古希臘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傳至今的洪水傳說?!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表明古代希伯來人和古代希臘人關于洪水傳說,其源頭是西亞地區(qū)的蘇美爾神話,可知各文明之間存在交流聯系,C項正確;材料體現的各文明之間的聯系,不是強調地域性,排除A項;材料只是說古代希伯來人和古代希臘人關于洪水傳說,其源頭是蘇美爾神話,但不能得出蘇美爾文明相對領先,排除B項;神話傳說沒有被具體的考古證實,排除D項。故選C項?!军c睛】16.公元249年,羅馬帝國的地中海沿岸地區(qū)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瘟疫,史稱“西普里安大瘟疫”,持續(xù)了15年時間,造成大量人員死亡。文獻資料顯示,當時活躍的地中海貿易和海上谷物運輸與這次瘟疫的爆發(fā)存在關系。據此可知,“西普里安大瘟疫”A.表明古羅馬衛(wèi)生立法的滯后 B.引發(fā)了全球性的瘟疫危機C.因海外貿易發(fā)展而推動傳播 D.直接導致世界市場的衰敗【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活躍的地中海貿易和海上谷物運輸與羅馬帝國持續(xù)15年的“西普里安大瘟疫”的爆發(fā)“存在關系”,表明海外貿易發(fā)展推動了瘟疫的傳播,C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古羅馬衛(wèi)生立法的滯后,A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西普里安大瘟疫”引發(fā)了全球性的瘟疫危機,B項錯誤;公元3世紀中期,世界市場尚未形成,D項錯誤。二、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題8分,18題8分,19題24分,20題1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65年,紅色經典史詩《紅軍不怕遠征難》(又名《長征組歌》)以藝術的形式再現了長征艱難的歷程,分為《告別》《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zhèn)》《祝捷》《報喜》和《大會師》10個部分。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①②標注中任選一處,寫出其所對應的歌曲名稱并簡述歷史依據。(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紅軍長征歷程中克服和戰(zhàn)勝的困難類型。【答案】(1)示例1:①《告別》: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實行戰(zhàn)略轉移(或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fā)開始長征)。它表達了贛南、閩西(或中央革命根據地)農村革命根據地人民對紅軍的深厚感情。示例2:②《四渡赤水出奇兵》:遵義會議后,紅軍掌握戰(zhàn)場主動權,四渡赤水,靈活作戰(zhàn),使敵人疲于奔命。它突出體現了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或②《遵義會議永放光芒》: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軍事和組織問題,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2)自然險阻(或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饑寒交迫(或糧食物資匱乏,疾病困擾);敵人圍追堵截;黨內“左”傾錯誤。(任答兩點)【解析】【小問1詳解】依據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可知,①位于瑞金,是長征的起點,其所對應的歌曲名稱為《告別》;結合所學可知,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實行戰(zhàn)略轉移(或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fā)開始長征),《告別》表達了贛南、閩西(或中央革命根據地)農村革命根據地人民對紅軍的深厚感情。②位于赤水(或遵義)附近,其所對應的名稱是《四渡赤水出奇兵》(或《遵義會議放光輝》),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后,紅軍掌握戰(zhàn)場主動權,四渡赤水,靈活作戰(zhàn),使敵人疲于奔命,《四渡赤水出奇兵》突出體現了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或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軍事和組織問題,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小問2詳解】紅軍長征歷程中克服和戰(zhàn)勝困難有自然困難(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糧食短缺(糧食物資匱乏,疾病困擾),敵人圍追堵截,黨內“左”傾錯誤。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長期以來關于雍正皇帝繼位有種種猜測,有人認為他是基奪皇位,也有人認為他是合法繼位。民間流傳雍正串通當時掌管京師兵權的隆科多,指使人基改了康熙的遺詔,把“傳位十四子”中的“十”字改成“于”字,得以篡位。根據材料,指出研究雍正繼位問題的史料類型。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運用史料的原則。【答案】類型:雍正繼位詔書(局部)為文獻史料(或實物史料或“一手史料”)民間流傳為口述史料。原則: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堅持唯物史觀,實事求是(或“用辯證、發(fā)展眼光看史料,注意史料時代性”)重視史料來源的真實性和典型性,盡量選取一手史料;多源互證,多種史料綜合分析,以得出更加接近史實的結論。孤證不立原則(任選兩點)【解析】【詳解】類型:根據材料“雍正繼位詔書(局部)”及所學知識可知,雍正繼位詔書(局部)為文獻史料(或實物史料或“一手史料”);根據材料“民間流傳雍正串通當時掌管京師兵權隆科多,指使人基改了康熙的遺詔,把‘傳位十四子’中的‘十’字改成‘于’字,得以篡位”及所學知識可知,民間流傳為口述史料。原則: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可從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堅持唯物史觀,實事求是(或“用辯證、發(fā)展眼光看史料,注意史料時代性”)重視史料來源的真實性和典型性,盡量選取一手史料;多源互證,多種史料綜合分析,以得出更加接近史實的結論;孤證不立原則等方面考慮。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朝時上流社會中流行射類、蹴鞠、棋類、水上活動、角力、田徑、武術、節(jié)令游戲以及百戲等體育活動。《宋史》中記載,上流社會對體育禮儀的規(guī)定非常嚴格,如打球包括了鼓樂、服飾、儀式等等諸多程序和規(guī)矩,禮法森嚴。朱熹提出“修建射圃,提倡習射;效法孔孟,尊崇六藝以及登山郊游,導引調息”的體育思想。民間也興起各類體育活動,并出現大量專業(yè)的體育“社”,如打毬社、齊云社、角抵社、錦標社、錦體社、英略社等。宋代《齊云社規(guī)》記載蹴鞠有十緊要:“要和氣、要信實、要志誠、要行止、要溫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謙讓、要禮法、要精神?!倍汲情_封街市店鋪甚至還專門出售一種兒童秋千,設計精巧,深受百姓喜愛。城市里也出現一些新的娛樂場所,將文藝表演和休閑體育結合起來,吸引大量的市民來休閑娛樂。——摘編自周叢改《宋代體育的繁榮及其成因》材料二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張伯苓提出“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認為“學生芒有強健的體魄和濃厚的國家觀念,二者兼具,然后方能擔負起救國救民復興御侮的重任?!痹趶埐呖磥?,體育可以“增進全身之健康,使一切動作敏捷正確,精神愉快,產生美觀,并養(yǎng)成能守紀律,重協(xié)力,尚仁俠之健全人格?!彼岢觥懊裰髡渭词求w育精神。體驗過體育的競爭、團結、合作以后,推行民主政治要有利得多”。他從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出發(fā),主張德智體三育并進,“造成德育、智育、體育完全發(fā)達的人才”?!幾曰粲瘛稄埐撸褐袊w育教育先行者》(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朝體育活動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張伯苓體育思想的內容并簡述其歷史意義?!敬鸢浮浚?)特點:體育活動內容豐富;體育受眾范圍廣(平民化大眾化),娛樂件、專業(yè)性發(fā)展趨勢;體育與文化的結合(受理學的影響)。成因:封建經濟的繁榮,物質的富足,為體育娛樂活動提供物質基礎;社會風氣相對寬松,市民階層的興起;理學的世俗化平民化趨勢。(2)內容:發(fā)展體育和愛國救亡相結合;體育是公民素養(yǎng)、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手段,主張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歷史意義:有利于促進中國體育和教育現代化發(fā)展;有利于改善國民體質;有利于解放國民思想,促進社會發(fā)展?!窘馕觥俊拘?詳解】特點:根據材料“宋朝時上流社會中流行射類、蹴鞠、棋類、水上活動、角力、田徑、武術、節(jié)令游戲以及百戲等體育活動”可知體育活動內容豐富;根據材料“民間也興起各類體育活動,并出現大量專業(yè)的體育”可知體育受眾范圍廣(平民化大眾化),娛樂件、專業(yè)性發(fā)展趨勢;根據材料“要和氣、要信實、要志誠、要行止、要溫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謙讓、要禮法、要精神?!笨芍w育與文化的結合(受理學的影響)。成因:結合宋代經濟的特征可知封建經濟的繁榮,物質的富足,為體育娛樂活動提供物質基礎;結合宋代的社會變化可知社會風氣相對寬松,市民階層的興起;結合宋代的思想文化可知理學的世俗化平民化趨勢?!拘?詳解】內容:根據材料“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可知發(fā)展體育和愛國救亡相結合;根據材料“增進全身之健康,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