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建筑勘察設計符號及含義大全及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1頁
工程地質建筑勘察設計符號及含義大全及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2頁
工程地質建筑勘察設計符號及含義大全及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3頁
工程地質建筑勘察設計符號及含義大全及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4頁
工程地質建筑勘察設計符號及含義大全及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符號A——基礎底面(或壓板)面積;AP——樁端面積;a——壓縮系數(shù);b——基礎底面寬度;b0——基礎頂面的砌體寬度或柱腳寬度;Cc——壓縮指數(shù);CN——有效覆蓋壓力校正系數(shù);c——粘聚力;cu——十字板剪切強度;Dr——砂土的相對密實度;Dp——地基變形計算深度d——①基礎埋置深度;②樁身直徑;dext——外墻基礎埋置深度;dint——內墻基礎埋置深度;Ea——主動土壓力;Ers——回彈再壓縮模量;Es——壓縮模量;sE——壓縮模量當量值;e——孔隙比;F——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豎向力;Fs——①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②抗傾覆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fa——深寬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aE——調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載力;fka——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rk——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fu——地基承載力極限值;Gk——①基礎自重與基礎上的土重之和;②樁基礎承臺自重及承臺上的土重之和;H——作用于基礎底面的水平推力;Hg——自室外地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H0——基礎高度;h0——有效高度;IL——液性指數(shù);ILE——液化指數(shù);IP——塑性指數(shù);Ka——主動土壓力系數(shù);k0.08——壓板面積為50cm×50cm的載荷試驗,當沉降量為1cm時的附加壓力(簡稱下沉1cm時的附加壓力);bk——實際基礎沉降量為1cm時的附加壓力;M——作用于基礎底面的力矩;Mc——傾覆力矩;MR——抗滑力矩;Ms——滑動力矩;Mxk——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作用于承臺底面通過樁群重心的x軸的力矩;Myk——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作用于承臺底面通過樁群重心的y軸的力矩;m——面積置換率;N——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shù);N'——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shù)校正值;N10——輕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錘擊數(shù);N63.5——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錘擊數(shù);N'63.5——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錘擊數(shù)修正值;Ncr——液化判別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shù)臨界值;N0——液化判別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shù)基準值;pk——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基礎底面處的平均壓力值;p0——①相應于荷載準永久組合時,基礎底面處的附加壓力;②標準寬度基礎的附加壓力;p0j——對應于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時,樁端平面處的附加壓力;pcr——平板載荷試驗gsgp11?曲線的折點壓力;pj——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基礎底面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設計值(不含基礎自重及其上土重);pz——土的自重壓力;pcz——軟弱下臥層頂面處土重壓力;pkmax——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時,基礎底面邊緣處最大壓力值;ps——比貫入阻力;qp——樁端阻力標準值;qs——樁側阻力標準值;RH——單樁水平承載力標準值;RV——單樁豎向承載力標準值;Sr——土的飽和度;s——地基最終沉降量;s′——施工期間(主體結構完工階段)平均沉降量;sc——①按分層總和法計算的地基沉降量;②按分層總和法計算的樁基沉降量;smax——長期最大沉降量;up——樁身橫截面周長;vp——壓縮(縱波)波速;vs——剪切(橫波)波速;vse——等效剪切波速;Wu——土中有機質含量;w——土的天然含水量;wL——液限;wP——塑限;α——①地基附加應力系數(shù);②地震影響系數(shù);?α——地基平均附加應力系數(shù);β——①地基不均勻系數(shù)界限值;②樁間土承載力折減系數(shù);βs——后注漿側阻力增強系數(shù);βp——后注漿端阻力增強系數(shù);γ——土的重力密度(重度);δ——變異系數(shù);η——樁端阻修正系數(shù);ηb——基礎寬度的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ηd——基礎深度的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λc——壓實系數(shù);tλ——時間下沉系數(shù);ν——泊松比;ρ——土的密度;3σ——基礎底面以下平均初始有效側向應力;vσ′——有效覆蓋壓力;τe——粘性土和粉土的等效抗剪強度;φ——內摩擦角;ψps——樁基沉降計算經(jīng)驗系數(shù);ψp——大直徑樁端阻尺寸效應系數(shù);ψs、ψZ——沉降計算經(jīng)驗系數(shù);ψsi——大直徑樁側阻尺寸效應系數(shù);《工程地質》實習報告姓名:班級:土木教師:時間:蘇州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學院2015年01月地質圖相關知識學習及應用地質圖的定義地質圖是地質圖是將沉積巖層、火成巖體、地質構造等的形成時代和相關等各種地質體、地質現(xiàn)象,用一定圖例表示在某種比例尺地形圖上的一種圖件。如何閱讀地質圖?(1)看圖名、圖幅代號、比例尺等。圖名和圖幅代號可以告訴我們圖幅所在的地理位置。//mnbvcxz(2)看圖例。通過圖例可以了解制圖地區(qū)出露哪些地層及其新老順序等。(3)看剖面線

有時通過地質圖相對圖框上的兩點畫出黑色直線,兩端注有AA′或II′等字樣,這樣的直線稱剖面線,表示沿此方向已經(jīng)作了剖面圖。(4)分析圖內的地形特征了解地形特征,幫助了解地層分布規(guī)律、地貌發(fā)育與地質構造的關系等總結:分析地質內容時,應當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方法,首先了解圖內一般地質情況,在掌握全區(qū)地質輪廓的基礎上,再對每一個局部構造進行分析,然后把各個局部聯(lián)系起來,進一步了解整個構造的內部聯(lián)系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如何繪制地質剖面圖?(1)地質剖面圖的定義及類型:地質剖面圖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質剖面上的地質現(xiàn)象及其相互關系的圖件,地質剖面圖與地質圖相配合,可以獲得地質構造的立體概念。地質剖面圖可分為地質橫剖面圖、地質縱剖面圖、水平地質斷面圖。(2)繪制剖面圖的步驟為:①選擇剖面線②確定剖面制圖比例尺③繪制地形剖面④勾繪地質界線⑤標注花紋、代號⑥整飾圖件。4.地質圖的應用(附件1)二、地質羅盤儀結構、使用方法學習及其應用1.地質羅盤儀的用途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jié)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chǎn)狀等。2.地質羅盤儀的結構地質羅盤式樣很多,但結構基本是一致的,我們常用的是圓盆式地質羅盤儀。由磁針、刻度盤、測斜儀、瞄準覘板、水準器等幾部分安裝在一銅、鋁或木制的圓盆內組成。地質羅盤儀的使用方法(測巖層走向、傾向、傾角):巖層走向的測定

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后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2)巖層傾向的測定

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與巖層走向垂直。

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并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假若在巖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因難,也可以在巖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巖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巖層底面,讀指南針。

(3)巖層傾角的測定

測量時將羅盤直立,并以長邊靠著巖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層面左右移動羅盤,并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最大讀數(shù),即為巖層之真傾角。4.地質羅盤儀的應用(附件2)三、巖礦識別鑒定方法學習及應用1.巖石的三大類別: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1)巖漿巖(又叫火成巖)被認為是由巖漿在地下或地表經(jīng)冷卻、結晶、固結形成的巖石。(2)沉積巖是在地殼表層常溫常壓條件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質經(jīng)過搬運、沉積和成巖等一系列地質作用而形成的巖石。(3)變質巖是由先存巖石經(jīng)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2.巖礦鑒定方法(1)外表特征鑒定法(2)科學儀器鑒定法,包括物相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化學成分分析法和波譜分析法。3..巖礦鑒定的方面(1)化學成分分析。查明巖石的化學成分。(2)礦物成分鑒定。查明巖石中的主要礦物、次要礦物、副礦物、伴生礦物的種屬及其含量,為了確保所得結果準確無誤,有時還必須對那些由多種礦物組成的巖石進行礦物分離,以選取極為純凈的單礦物樣品。(3)鑒別巖的結構構造。前者是查明組成巖石的礦物結晶程度、形狀、大小以及晶粒彼此之間、晶粒與玻璃質之間的相互關系;后者是查明巖石中不同礦物集合體的形狀、大小及其彼此之間或巖石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4)調查研究巖礦標本在地殼里的產(chǎn)出狀況。主要是查明巖石的形態(tài)(層狀、似層狀、脈狀、巖墻狀、巖株狀、巖基狀等)、延長和傾斜方向、規(guī)模或大小等。3.巖礦鑒定的意義巖礦鑒定工作是地質工作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是地質觀察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質工作者應當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在進行地質調查研究的全部過程中,能否做好巖礦鑒定工作,鑒定工作的水平和成果質量,在一定意義上反映出地質工作的深入程度和研究程度,而在某些方面還反映出地質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因此,要全面提高地質工作的質量,必須重視和抓好巖礦鑒定工作。巖礦鑒定的應用(附件3)馬澗、高景山區(qū)域的斷層1.斷層的定義斷層是巖層或巖體順破裂面發(fā)生明顯位移的構造,斷層在地殼中廣泛發(fā)育,是地殼的最重要構造之一。在地貌上,大的斷層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斷層識別的標志地層、巖脈、礦脈等地質體在平面或剖面上突然中斷或錯開。地層重復或缺失斷層面上兩盤巖石相互摩擦留下擦痕(4)牽引構造斷層運動時斷層近旁巖層受到拖曳造成的局部弧形彎曲,其凸出的方向大體指示了所在盤的相對運動方向。(5)由斷層兩盤巖石碎塊構成的斷層角礫巖、斷層運動碾磨成粉末狀斷層泥等的出現(xiàn)表明該處存在斷層。(6)地貌特征:如錯斷山脊、斷層陡崖、水系突然改向3.馬澗、高景山區(qū)域的斷層分析馬澗、高景山區(qū)域的斷層是因為地殼運動中產(chǎn)生強大的壓力和張力,超過巖層本身的強度對巖石產(chǎn)生破壞作用而形成的,巖層斷裂錯開的面稱斷層面。一般來說,兩條斷層中間的巖塊相對上升,兩邊巖塊相對下降時,相對上升的巖塊叫地壘,常常形成塊狀山地;而兩條斷層中間的巖塊相對下降、兩側巖塊相對上升時,形成地塹,即狹長的凹陷地帶。大陽山滑坡及治理工程滑坡的定義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xiàn)象。蘇州大陽山地質災害有關滑坡的成因及分析成因:蘇州大陽山西側邊坡因開挖歷史較長,形成了整體高差約260m的高陡邊坡,嚴重威脅著坡下開發(fā)區(qū)居民及用地安全,尤其以其頂部的碎裂基巖滑坡危險性最大分析:蘇州大陽山地質災害是江蘇迄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難度最高的地質災害之一,是集滑坡與坍塌于一體的特大型地質災害,滑坡體積大、滑坡表面滾石多且大,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大陽山滑坡的治理工程在前期地質災害勘查的基礎上,江蘇地調院與中國地質大學合作,采用削坡、降坡方法消除滑坡體,并對滑體后緣的上部進行加固,消除滑坡隱患,最終對整個滑坡、坍塌區(qū)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最終會與周邊正在建設中的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融為一體。太湖西山地質情況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太湖的東南隅,包括西山本島及桃花島、三山島、橫山群島等20多個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4張)小島。東西寬約15公里,南北長約18公里,陸地面積約83平方公里。距蘇州市區(qū)約45公里。以地質構造運動、地層古生物遺跡、巖溶地貌、水動力作用與湖蝕地貌為主要特色,以自然生態(tài)、人文景觀為輔,集科研價值、美學價值于一體。地質公園內主要地質遺跡有:從志留紀到早三疊世的地層發(fā)育齊全。蘇州西山島地區(qū)動物資源較豐富,特別是水生動物種類繁多,其中魚類有106種、甲殼類11種、軟體動物23種;太湖三白(白魚、白蝦、銀魚)馳名海內外。在三山島的東泊小山的溶洞中,發(fā)現(xiàn)有大量人類活動遺跡,已出土刮削器、尖狀器、石核、石斧等新、舊石器5000余件??~紗峰是西山島主峰,亦是太湖第一高峰,海拔336.6米,飛來峰巍峨聳立于園區(qū)的中央,四周群山環(huán)抱。山勢平緩,谷深塢長,谷中有泉水、小型瀑布、水庫等。環(huán)境優(yōu)美,是健身、度假、休閑的好去處。蘇州西山地區(qū)在大地構造上處于揚子準地臺下?lián)P子臺褶帶的南東部,地質構造十分發(fā)育,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縹紗峰推覆構造。在晚石炭世石灰?guī)r地層出露的地方,以巖溶地貌發(fā)育為特征。山上奇石嶙峋,狀若羊群,裂隙發(fā)育處形成或曲或直的一線天和千姿百態(tài)的石林。由于地下水與地表水的長期作用,喀斯特地貌十分發(fā)育。林屋溶洞受北東和北西向兩組斷裂的控制,經(jīng)地下水長期溶蝕而成。目前仍處在發(fā)育之中,是一個十分年輕的溶太湖國家地質公園展館(6張)洞。同時由于地層產(chǎn)狀近于水平,在重力作用下,巖層崩塌形成頂平如屋、或直或曲、或長或短,姿態(tài)萬千的石塹等洞內“重力作用遺跡”奇觀。在園林中常見的太湖石最早發(fā)現(xiàn)于太湖西山。石面凹凸有致、渦洞相通、潔白圓潤,具有“瘦、漏、透、皺、奇”五大特點。太湖的成因至今說法不一,主要有“瀉湖說”、“構造下沉說”、“積水成湖說”、“風瀑流侵蝕成湖說”、“隕石沖擊說”,其中,渲泄、不暢、積水成湖的觀點被多數(shù)地學工作者普遍接受。據(jù)研究,太湖最后形成的時間為距今2000~2500年。七、崇明島地質成因1.崇明島崇明島地處長江口,是中國第三大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是中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中國最大的沙島。崇明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歷史,現(xiàn)有面積為1200.68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全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chǎn)富饒,是有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崇明島地質崇明島為世界第一大河口沖積沙島,園內保存了大量的地質遺跡和地貌景觀。完整的大河口三角洲地層系統(tǒng)紀錄了260萬年來海平面的變化;古老的沙堤、完整的歷代海塘、避潮墩見證了上海的海陸變遷;優(yōu)美神奇的潮溝、波痕、陡坎代表了典型的淤泥質的潮灘地貌景觀,復雜的潮汐運動、大河分流、鹽水入侵、最大混濁帶景觀代表了塑造大河口地貌的典型動力。園內獨特環(huán)境孕育了獨特的海三棱藨草-藨草-蘆葦濕地植被,保留了重要的全球遷徙珍稀侯鳥種群和“活化石”—中華鱘等特有的珍稀生態(tài)物種。崇明島地質形成原因1300多年來,崇明島從長江口兩個沙洲演變成祖國的第三大島,并是中國現(xiàn)今河口沙洲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典型河口沙島。崇明島是新長江三角洲發(fā)育過程中的產(chǎn)物,它的原處是長江口外淺海。長江奔瀉東下,流入河口地區(qū)時,由于比降減小,流速變緩等原因,所挾大量泥沙于此逐漸沉積。一面在長江口南北岸造成濱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羅棋布的河口沙洲。這樣一來,崇明島便逐漸成為一個典型的河口沙島。它從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島,經(jīng)歷了千余年的漲坍變化。八、山區(qū)地質災害及其預防1.地質災害的分類(1)根據(jù)地質環(huán)境或地質體變化的速度,可分為突發(fā)性地質災害與緩慢性地質災害兩大類,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2)根據(jù)不同的地質作用引發(fā)的地質災害,可分為兩類,地球內部動力作用引發(fā)的稱為內動力地質災害,如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地球外部動力作用引發(fā)的稱之為外動力地質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根據(jù)地質災害發(fā)生區(qū)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為山區(qū)地質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質災害,如地面沉降等。2.山區(qū)地質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1)崩塌①定義崩塌(又稱崩落、垮塌或塌方)是從較陡斜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山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xiàn)象。②防治措施我國防治崩塌的工程措施主要有:遮擋、攔截、支檔、護墻護坡、鑲補溝縫、刷坡削坡、排水滑坡①定義斜坡上的巖土體由于各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xiàn)象叫滑坡。②防治措施我國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歸納起來可分為三類:一是消除或減輕水的危害;二是改變滑坡體的外形,設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動帶的土石性質。泥石流①定義泥石流是山區(qū)溝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發(fā)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塊的特殊洪流。②防治措施減輕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有:跨越工程、穿過工程、防護工程、排導工程、攔擋工程附件1:附件2:巖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通過測量巖層的走向是北偏東110度,傾向30度,傾角為北偏東334度。

附件3:1.頁巖,是一種沉積巖,成分復雜,但都具有薄頁狀或薄片層狀的節(jié)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