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數轉換器(ADC)與標準有關系嗎-_第1頁
模數轉換器(ADC)與標準有關系嗎-_第2頁
模數轉換器(ADC)與標準有關系嗎-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數轉換器(ADC)與標準有關系嗎?我們乘坐的航班剛剛開始下降高度,這時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先生轉過頭來和我聊起工程學——他看到我在閱讀一本工程學期刊。這位鄰座的先生說,他是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員,而他原來的志向就是希望能夠成為某個標準委員會的一員。我問他正致力于哪種標準的制定工作—它與電站安全有關。直到飛機在航站樓前停下來,我們才結束了對話,然后分道揚鑣。討論間,我談到標準非常重要,并以我所在行業(yè)的角度告訴他,我是多么吃驚的感到直到2000年我們才有了一個IEEE標準,才能對模數轉換器(ADC)的規(guī)范和測試方法進行定義。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因為至少在20世紀20年代模數轉換便為人們所熟知,而商用ADC的出現卻是在20世紀60年代[1]。數十年以來,ADC制造商們都在對這些設備的規(guī)范進行定義,并完全獨立地各自對這些規(guī)范進行測試。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關于如何測試的“標準”,但仍然沒有由實體標準機構發(fā)布的標準指導原則。第一次真正的ADC標準制定工作開始于1980年,最終發(fā)布了IEEE1057[2]標準,也即后來的IEEE1241[3]。IEEE1241專門針對ADC器件本身,其與一整套的數據采集或者記錄系統完全不同。IEEE1241-2000是第一種真正為ADC組件制造廠商制定的標準;該標準于2010年更新。圖1理想的ADC傳輸函數均勻排列各個轉移點(寬度剛好為一個最低有效位LSB)ADC評估的主要任務便是確定其傳輸函數。理想情況下,一個轉換器有一個同圖1所示類似的傳輸函數。圖1顯示了一個三位轉換器的傳輸函數。在理想的轉換器中,每碼寬度完全相同,并且可以畫一條直線穿過每個代碼“高原”的中點。實際上,卻并非總是這樣—由于實際傳輸函數不同于理想情況,因此確定轉移點和代碼寬度對ADC測試和特性描述至關重要。為了尋找到真正的傳輸函數,IEEE標準建議使用幾個可能的測試步驟和方法。一種方法是利用復雜的伺服環(huán)路系統,其要求數模轉換器(DAC)擁有比受測ADC更高的分辨率。另一種方法是使用一個正弦波振蕩器,但必須具有比受測ADC預計信噪失真比(SINAD)高至少20dB的總諧波失真和噪聲(THD+N)。例如,一個理想的16位ADC擁有98dB的信噪比(SNR)且沒有失真(畢竟它是理想情況)--那么SINAD就為98dB。要想對該ADC進行測試,要求使用一個–118dB以上THD+N的振蕩器。當你觀察高分辨率ADC時,如果正弦波發(fā)生器無法單獨完成任務,則其可能會要求使用濾波來獲得純光譜信號。找到這種高分辨率DAC或者純光譜振蕩器,并且制造出所需的復雜測試設備,對于廣大ADC制造廠商而言,他們都愿意這樣做,而且一般也都具備這樣的能力。這些儀器中的一些十分昂貴,但如果你的業(yè)務就是制造ADC,那么這些投資都是值得的。但是對于那些正在從事ADC系統設計的個人而言,他們如何來完成ADC的評估和測試工作呢?許多人會轉而使用制造廠商提供的評估板和工具套件(圖2)來進行測試。利用這些系統,我們可以很容易地通過一條USB連接線把受測ADC連接到計算機,然后使用軟件采集數據,最后對其進行分析。圖2ADC制造廠商提供的評估板和工具套件(例如:TIADS1281EVM-PDK等)通常都有完整的數據采集系統,但缺少信號源。所提供軟件通常執(zhí)行的是類似于IEEE標準的測試。一些人想使用評估套件得到如ADC產品說明書規(guī)范所示的相同結果,卻并非每次都能如愿,特別是使用高分辨率轉換器時,因為要求的正弦波發(fā)生器可能會不可用。盡管使用評估板及其軟件,常??梢缘玫揭恍┯幸饬x的結果,但也要小心謹慎。評估硬件和分析軟件一般工作在一種術語稱作“塊模式”的模式下。在這種模式下,先收集一批固定數量的采樣,將其發(fā)送給軟件,然后軟件對該數據塊或者數據記錄進行分析。我們對大多數IEEE標準測試進行了定義,這樣它們便可以處理這些數據塊。問題是,IEEE1241中列出的測試真能幫你對系統的ADC適用性進行評估嗎?如果你相信它能,那么除了在器件產品說明書中所看到的內容,你還能得到什么呢?許多人認為,除看到實際運行的器件外,評估板還介紹參考設計和布局,可為你在實際系統中使用它提供指導。盡管如此,對于一些人而言,IEEE1241測試卻并非是他們所需要的。根據不同的ADC類型,一些人會喜歡把評估板和軟件用作數字示波器或者圖形記錄器,持續(xù)地產生數據流,這與逐塊數據傳輸不同。我接觸過的一些客戶努力想知道長期穩(wěn)定性或者漂移性能,他們有時會要求連續(xù)數小時甚至幾天在硬盤上記錄數據。盡管更多的還是由IEEE1057對這些應用進行規(guī)范,但沒有哪一種標準探討長期漂移或者穩(wěn)定性測試。大多數制造廠商的評估板和軟件都不會支持這類應用或者測試。ADC組件制造廠商應該啟用其評估板和軟件來產生數據流和數據塊采集,并開啟其它功能來進行ADC相關標準中沒有規(guī)范的測試嗎?對ADC制造廠商而言,標準絕對有關系。但作為使用這些ADC的電路設計人員,ADC制造廠商使用的相同標準對你可能并沒有多大用處。在進行ADC評估時,你會想到哪些標準呢?我會在后續(xù)文章中與讀者們一起分享。參考文獻《數據轉換手冊》中《數據轉換器歷史》,作者:WaltKester,刊發(fā)于《模擬器件》(2005年N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