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檢驗基礎課件_第1頁
臨床檢驗基礎課件_第2頁
臨床檢驗基礎課件_第3頁
臨床檢驗基礎課件_第4頁
臨床檢驗基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白細胞計數(shù)

白細胞計數(shù)無色有核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嗜堿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五種。一.白細胞計數(shù)

是測定單位體積(通常是每升)血液中各種白細胞的總數(shù)。

白細胞成熟過程祖細胞釋放入外周血液血循環(huán)血管壁

邊緣池循環(huán)池原粒細胞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桿狀核分葉核成熟池(髓內(nèi))分裂池(髓內(nèi))貯備池(髓內(nèi))白細胞演變過程二、顯微鏡計數(shù)法原理:用稀乙酸將血液稀釋并破壞紅細胞,混勻后,滴入計數(shù)盤中,在顯微鏡下計數(shù)一定范圍內(nèi)的白細胞數(shù),經(jīng)換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白細胞總數(shù)。器材和試劑白細胞稀釋液:冰乙酸2.0ml10g/L亞甲藍數(shù)滴蒸餾水加至100ml

器材:普通光學顯微鏡、計數(shù)板、微量吸管、蓋玻片、采血針、棉球、試管血標本采集靜脈采血法毛細血管采血法改良計數(shù)板結(jié)構(gòu)思考:計數(shù)板結(jié)構(gòu)操作

a.加白細胞稀釋液0.38ml于一小試管中

b.用微量吸管吸取20ul末梢血。

c.擦去微量吸管外余血,將其插入稀釋液底部,輕輕將血放出,并吸取上清液洗滌微量吸管2~3次(注意每次不能沖渾稀釋液),混勻。

d.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取混勻的細胞懸液1滴,充入計數(shù)池與蓋片的縫隙中,靜置2-3min,使白細胞下沉。

e.低倍鏡計數(shù)四角4個大方格內(nèi)白細胞總數(shù)。壓線細胞及細胞計數(shù)路線計算

X/4×10×20×106/L=白細胞/L式中:在法定計量單位制中用△.△△×109/L表示

X:為4個大方格內(nèi)白細胞總數(shù)。

÷4:為每大方格(即0.1ul)內(nèi)白細胞平均數(shù)。

×10:1個大方格的容積為0.1ul,換算成1ul。

×20:血液的稀釋倍數(shù)。

×106:將ul換算成L正常參考值成人:(4-10)×109/L新生兒:(15-20)×109/L6月-2歲:(11-12)×109/L6.注意事項

⊙采血時不能擠壓過度,因此針刺深度必須適當。

⊙在大方格內(nèi)壓線細胞應按計數(shù)原則計數(shù)。

⊙稀釋液要過濾,小試管、計數(shù)板須清潔,以免雜質(zhì)、微粒等被誤認為細胞。

⊙充池前的搖勻要注意,氣泡不能太多。

⊙加蓋玻片方式:“推式”,不要“蓋式”。3、質(zhì)量考核與評價(1)經(jīng)驗控制

與紅細胞數(shù)比較

RBC:WBC=500:1

WBC(×109/L)WBC/highpower,HP4~72~47~104~610~136~1013~1810~12

與白細胞分布密度比較1、參考值范圍

成人(4~10)×109/L

兒童(5~12)×109/L6月~2歲(11~12)×109/L

新生兒(15~20)×109/L一、名詞解釋白細胞計數(shù)二、填空外周血五種白細胞包括()、()、()、()、()。三、是非題1.晚幼粒細胞向桿狀粒細胞發(fā)育只有形態(tài)的改變,沒有數(shù)量的增加。2.白細胞計數(shù)是指測定單位體積外周血中嗜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總和。四、選擇題1.成人白細胞參考值是

A(4~10)×109/LB(11~12)×109/LC(5~12)×109/LD(15~20)×109/L練習題紅斑狼瘡細胞(LE)檢查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常見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fā)生率:國外約50/10萬人我國70/10萬人黑人及亞裔人群發(fā)病率高于歐美人一、概述特點累及多系統(tǒng)、多臟器皮膚、腎臟、血液、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具有多種自身抗體多見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約為

1:9發(fā)病年齡高峰

13~40歲,>60歲約5%臨床表現(xiàn)發(fā)熱:可為唯一首發(fā)癥狀皮膚:面部蝶形紅斑、盤狀紅斑骨、關(guān)節(jié):骨無菌性壞死心臟:腎臟:神經(jīng)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口腔黏膜潰瘍目前仍未真正明了,多因素參與免疫機制缺陷自身抗體、免疫復合物形成和沉積、免疫調(diào)節(jié)障礙等遺傳因素雌激素環(huán)境因素病毒感染、藥物、陽光和紫外線測定方法及評價1.LE細胞顯微鏡檢查

1948年由Hargraves發(fā)現(xiàn)

LE形成需要的條件患者血清中存在LE因子受損或退變的細胞核,即被LE因子作用的核具有吞噬活性的白細胞LE的三種形態(tài)

必須找到典型的吞噬體才能報告陽性結(jié)果游離均勻體花形細胞簇吞噬體自身抗體:多種多樣抗核抗體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2.免疫學檢查法臨床意義發(fā)現(xiàn)LE細胞,結(jié)合臨床表現(xiàn)方可診斷SLE未找到LE細胞,應進一步做免疫學檢查臨床意義紅細胞沉降率的測定

(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紅細胞沉降率的測定

(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

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的沉降速率。ESR用于一些疾病的鑒別診斷及病情觀察;亦是反映紅細胞聚集性的一項常用指標之一概念

1)緡錢狀紅細胞形成期:約數(shù)min~10min。

2)快速沉降期:形成緡錢狀紅細胞下降,約40min。

3)細胞堆積期:細胞堆積在試管底部。ESR分三個時期測定方法及評價1.魏氏法:ICSH推薦的參考方法,為血沉測定的標準方法。

2.潘氏法:適用于兒童臨床應用少

3.血沉儀法:能夠得到動態(tài)血沉結(jié)果,并繪出血沉曲線,有利結(jié)果分析,應用逐漸增多1、紅細胞因素:1)RBC的數(shù)量:2)紅細胞形態(tài):3)紅細胞的聚集狀態(tài):影響血沉的因素緡錢狀緡錢狀2、血漿因素:紅細胞能相當穩(wěn)定的懸浮于血漿中,這一特性稱為紅細胞的懸浮穩(wěn)定性。這種穩(wěn)定,決定于血漿中白蛋白與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的比例。

纖維蛋白原、球蛋白、膽固醇等可引起血沉增快。

白蛋白、糖蛋白、卵磷脂使血沉減慢。操作魏氏法:取靜脈血1.6ml,按4:1比例與檸檬酸鈉溶液(0.4ml)混勻,然后吸入清潔、干燥的標準魏氏血沉管,并調(diào)至“0”刻度處。血沉管在室溫下(18~25℃)嚴格垂直放置。避免陽光直照、振動和血液外溢。1h后,讀出血漿凹液面底部至沉降紅細胞柱頂部之間距離,即為血沉結(jié)果。

魏氏法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潘氏法成年男性:0~10mm/h

成年女性:0~12mm/h參考值臨床意義

Clinicalsignificance

(一)生理變化新生兒紅細胞含量較高而纖維蛋白含量低,血沉較慢12歲以下兒童紅細胞生理性低下,血沉較快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50歲以后)纖維蛋白含量逐漸增高血沉開始高于青壯年時期,女性高于男性ESR的臨床意義(二)病理性血沉加快各種炎癥組織損傷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球蛋白血癥高膽固醇血癥貧血

ESR是一項靈敏但缺乏特異性的指標,很多疾病均表現(xiàn)為ESR加快,但對無癥狀人群的篩檢率很低,約4%~8%.

故ESR不能用來診斷疾病,亦不能作為健康人群的篩檢指標。血沉檢測的適應征

1.急性與慢性感染、炎癥的鑒別診斷2.結(jié)核病、風濕病的病情觀察3.組織損傷與壞死的鑒別4.惡性腫瘤與良性腫瘤的鑒別注意

血沉變化大多是由于血漿中蛋白質(zhì)變化所致,而這種變化一旦發(fā)生并不能迅速消除,因此復查血沉的間隔時間不宜太短,至少應間隔1周以上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測定

紅細胞檢查一、紅細胞計數(shù)-----基本項目(redbloodcellcount,RBC)

[檢測原理]

1.手工顯微鏡法:稀釋、計數(shù)、換算。

一、紅細胞計數(shù)-----基本項目(redbloodcellcount,RBC)

[檢測原理]

2.血液分析儀法:電阻抗法,

流式細胞術(shù)激光檢測法。顯微鏡計數(shù)法1.原理2.試劑a.Hayem稀釋液:較傳統(tǒng)稀釋液氯化鈉---調(diào)節(jié)滲透濃度,硫酸鈉---調(diào)節(jié)滲透濃度,防止紅細胞聚集,氯化高汞---防腐劑,有毒缺點:a.如遇高球蛋白血癥或自身凝集素增高患者,紅細胞易凝集或形成串錢狀,影響計數(shù)。

b.枸櫞酸鈉稀釋液:應用廣泛

c.普通生理鹽水:急診3.操作

a.取小試管一支,準確加入紅細胞稀釋液2.0ml。

b.毛細血管采血,取血10ul,稀釋200倍。

c.混勻,充池,靜置2min后以低倍鏡計數(shù)中間大方格的四角和中央5個中方格內(nèi)的紅細胞4.計算紅細胞數(shù)/L=5個中方格內(nèi)紅細胞×5×10×200×106/L

或×1012/L5個中方格內(nèi)紅細胞數(shù)1005.報告方式

RBC(/L)=.×1012/L6.注意事項

a.紅細胞數(shù)量較多,在計數(shù)時應按計數(shù)原則計數(shù)

b.防止血液凝固,并要充分混勻7.正常參考值男性:(4.00-5.50)×1012/L女性:(3.50-5.00)×1012/L新生兒:(6.00-7.00)×1012/L示教方法學評價

[質(zhì)量保證]

參考值

①成年:男性(4.09~5.74)X1012/L,女性(3.68~5.13)X1012/L。②新生兒(5.2~6.4)X1012/L。③嬰兒(4.0~4.3)X1012/L。④兒童(4.0~4.5)X1012/L。

1.生理性變化

(1)年齡與性別的差異:

(2)精神、激素因素:

(3)劇烈體力運動和勞動:

(4)氣壓降低:

(5)妊娠中、后期:臨床意義

2.病理性變化(1)增多:

1)相對性增多:血液濃縮如嘔吐、高熱、腹瀉等

2)絕對性增多:①繼發(fā)性增多:組織缺氧:EPO代償性增高,心肺疾病、先心、異常Hb等;

EPO非代償性增高:如腎癌、肝癌、子宮肌瘤、卵巢癌等。②原發(fā)性增多:如真紅、良性家族性紅細胞增多癥等臨床意義

2.病理性減少通過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測定或血細胞比容測定就可確定有無貧血。按病因,可將貧血分成紅細胞生成障礙、過度破壞丟失(失血)。臨床意義

2.病理性減少

1)紅細胞生成減少:骨髓功能衰竭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物質(zhì)缺乏或利用障礙腎性貧血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細胞貧血巨幼細胞貧血臨床意義

2.病理性減少2)紅細胞破壞過多:①紅細胞內(nèi)在缺陷:膜缺陷遺傳性球形紅細胞酶缺陷G-6-PD缺乏癥血紅蛋白異常地貧②紅細胞外在異常:免疫反應如新生兒溶血病機械性損傷如紅細胞破碎綜合征高溫燒傷、藥物和毒物、瘧疾和細菌所致溶貧、脾功能亢進所致溶血性貧血。臨床意義

2.病理性減少3)紅細胞丟失(失血):如急性、慢性失血性貧血。藥物引起貧血:①抑制骨髓的藥物如阿司匹林②維生素B12、葉酸吸收如口服避孕藥、異煙肼③鐵吸收障礙藥物如皮質(zhì)類固醇④溶血的藥物如頭孢類、氨基甙類抗生素

臨床意義

紅細胞計數(shù)醫(yī)學決定水平:①高于6.8×1012/L,應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②低于3.5×1012/L

為診斷貧血的界限,應尋找原因。③低于1.5×1012/L

應考慮輸血。二、血紅蛋白測定(hemoglobinconcentrationdetermination)

血紅蛋白(血色素,Hb或HGB)是一種微紅色的膠體物質(zhì),分子量為64458。是一種呼吸載體,每克血紅蛋白可攜帶氧1.34毫升.成人紅細胞總量約有600g血紅蛋白,可攜氧800毫升。(一)血紅蛋白分子結(jié)構(gòu)及成分

FEPFe++血紅素珠蛋白Hb(一)血紅蛋白分子結(jié)構(gòu)及成分組成Hb的多肽鏈兩大類:①α類鏈:αζ和θ鏈;②非α鏈:βδγε鏈。

α鏈由141個氨基酸組成,

β鏈由146

個氨基酸組成。(一)血紅蛋白分子結(jié)構(gòu)及成分每個Hb分子由2條α類肽鏈和2條β類肽鏈組成,每條珠蛋白肽鏈含有1個亞鐵血紅素。(一)血紅蛋白分子結(jié)構(gòu)及成分在正常狀態(tài),機體有99%Hb的鐵原子呈Fe2+狀態(tài),稱為還原Hb,1%的Fe3+為高鐵血紅蛋白,只有亞鐵狀態(tài)的Hb才能與氧結(jié)合,此時稱氧合血紅蛋白

(二)血紅蛋白的合成激素的調(diào)節(jié)①紅細胞生成素,②雄激素。在人體不同生長時期,Hb種類與比例不同:出生后不久β與γ鏈合成大致等,出生后3個月HbA(α2β2)>95%,

HbF(α2γ2)≤1%。出生后HbA2(α2δ2)占Hb總量的2~3%。

氰化高鐵血紅蛋白(HiCN)測定法

除了硫化血紅蛋白外各種血紅蛋白

高鐵氰化鉀氧化

高鐵血紅蛋白,

CN-結(jié)合穩(wěn)定的棕紅色復合物氰化高鐵血紅蛋白。540nm處有一吸收波峰,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換算成每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濃度,或制備標準曲線供查閱。檢測原理

氰化高鐵血紅蛋白(HiCN)測定法

反應在18-25℃中進行,加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可加快紅細胞的溶解,減少脂蛋白沉淀產(chǎn)生的溶液渾濁。

檢測原理方法學評價方法學評價常用的比色法氰化高鐵血紅蛋白(hemiglobincyanide,

HiCN)測定法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dodecylsulfatehemoglobin,

SDS-Hb)測定法堿羥血紅蛋白(alkalinehaematindetergent,

AHD575)測定法、疊氮高鐵血紅蛋白(HiN3)測定法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銨(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

CTAB)測定法等。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推薦HiCN測定法作為Hb測定標準法。

[質(zhì)量保證]采血部位不同的采血部位結(jié)果不同,靜脈血比毛細血管血的結(jié)果低10%~15%。

[參考值]①成年:男性:131—172g/L;女性:113—151g/L;②新生兒:180—190g/L。③嬰兒110—120g/L④兒童120—140g/L

⑤老年(70歲以上):男性:94—122g/L;女性:87—112g/L。

[臨床意義]臨床意義和紅細胞計數(shù)相似,但對貧血程度的判斷上優(yōu)于紅細胞計數(shù)。

[臨床意義]需注意:

①在某些病理情況下,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濃度不一定能正確反映全身紅細胞總?cè)萘康亩嗌?。?/p>

在某些貧血,RBC和Hb減少不一致,同時測RBC和Hb

,對診斷更有意義。

①血液總?cè)萘扛淖儯捍罅渴а缙冖谌硌獫{容量改變:失水或水潴留血液濃縮或稀釋影響因素

1.顯微鏡分析法采用人工顯微鏡法血涂片染色觀察,是儀器法校準的參考方法和檢測的復核方法。

2.計算機圖像分析建立統(tǒng)計模型,以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為參比、作出分析,可用于與紅細胞形態(tài)變化疾病的輔助診斷。3.血液分析儀法提供紅細胞數(shù)量及其他相關(guān)參數(shù),對異常結(jié)果報警,但不能提供確切信息,需用鏡檢血涂片核實。

檢測原理及方法學評價

1.有合格的血液細胞形態(tài)檢驗人員2.選擇細胞分布均勻區(qū)域進行鏡檢3.注意完整規(guī)范的檢查順序低倍鏡細胞分布和染色油鏡細胞形態(tài),是否存在其他異常細胞4.減少人為影響因素全片瀏覽質(zhì)量保證復習題一、名詞解釋紅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顯微鏡計數(shù)二、填空:原始紅細胞經(jīng)()、()、()、()各階段,最終發(fā)育為成熟紅細胞,入血后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天。三、是非

1.一般情況下,紅細胞計數(shù)包括白細胞。

2.網(wǎng)織紅細胞屬完全成熟紅細胞。

小結(jié)我們本節(jié)課所講的內(nèi)容主要是紅細胞的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的測定方法,我們不僅要掌握紅細胞的發(fā)育階段,還要掌握紅細胞計數(shù)的原理及正常參考范圍。在血紅蛋白測定中我們要知道血紅蛋白的組成,氫化高鐵血紅蛋白測定法的原理,還要牢記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復習題一、名詞解釋貧血血紅蛋白測定二、填空1、在正常情況下,血液中血紅蛋白主要為()和(),以及少量的()和()。2、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測定法,除()外各種血紅蛋白均可被高鐵氰化鉀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三、是非題1.血紅蛋白測定可用于了解貧血的程度,紅細胞數(shù)量和形態(tài)可了解貧血的類型。四、選擇正常成年男性血紅蛋白參考值是A110~150g/LB120~160g/LC170~200g/LD120~150g/L紅細胞形態(tài)檢查

1.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雙凹圓盤形大小均一,平均7.2μm(6.7-7.7μm);淡粉紅色,Hb充盈良好,中央部位為生理性淡染區(qū),大小約為直徑的1/3;胞質(zhì)內(nèi)無異常結(jié)。臨床意義4.紅細胞內(nèi)出現(xiàn)異常結(jié)構(gòu)寄生蟲:瘧原蟲、微絲蚴、杜利什曼原蟲等時,紅細胞異常形態(tài)新方法分為:①異常紅細胞②血紅蛋白形成不足③紅細胞形成后損傷④刺紅細胞和紅細胞碎片⑤紅細胞增生性變化⑥其他異常。

1、紅細胞計數(shù)有哪些方法?紅細胞顯微鏡計數(shù)法原理如何?

紅細胞計數(shù)參考方法是什么?2.血紅蛋白測定有哪些方法?WHO和ICSH推薦何種參考方法?

3.簡述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測定法的實驗原理?4.有哪些人為原因可造成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思考題小結(jié)小結(jié)本章節(jié)學習了紅細胞的形態(tài)檢查,這些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內(nèi)容,對于異常形態(tài)的紅細胞我們要知道在哪些疾病中常見那種異形紅細胞,異常紅細胞有助于我們對疾病的鑒別。復習題簡述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簡述異常紅細胞形態(tài)。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reticulocyte,Ret)網(wǎng)織紅細胞(reticulocyte)計數(shù)界于晚幼紅細胞和成熟紅細胞之間的過渡階段細胞。因其胞質(zhì)中殘存的核糖核酸經(jīng)堿性染料活體染色后,呈現(xiàn)點狀或線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故名網(wǎng)織紅細胞。

網(wǎng)織紅細胞的形態(tài)特點和分型Ret通常較成熟紅細胞稍大,直徑8.0~9.5微米。HeiLmyer分型(五型)NCCLS和ICSH分型(四型)外周血哪型多?花冠型絲球型網(wǎng)型

破網(wǎng)型點粒型HeiLmyer分型(二)染色原理網(wǎng)織紅細胞內(nèi)RNA的磷酸基(帶負電荷)能與燦爛甲酚藍、新亞甲藍等堿性染料的有色反應基團(帶正電荷)結(jié)合,形成核酸與堿性染料復合物的多聚體,凝成顆粒,其顆粒又聯(lián)綴成線,而構(gòu)成淺藍或深藍的網(wǎng)織狀結(jié)構(gòu)。1、計數(shù)方法(1)手工方法:米勒(Miller)窺盤法該方法可明顯提高計數(shù)的準確性和準確性.

B31A將Miller窺盤放在顯微鏡目鏡中,通過窺盤中大小方格間的9比1比例關(guān)系計算RBC數(shù)和網(wǎng)織RBC??鼓邕虺热旧?,用流式細胞儀分析樣本中10000個細胞,報告網(wǎng)織紅細胞%和平均熒光強度。熒光強度越強,細胞越幼稚。流式細胞儀分析簡便,結(jié)果精確、靈敏,消除了取樣帶來的誤差。(2)流式細胞儀法:成人:0.005~0.015(0.5%~1.5%)新生兒:0.03~0.06絕對值:(24~84)×109/L2、參考值(1)評價骨髓增生能力,判斷貧血類型再障時,明顯降低。絕對值低于15×109/L可做為急性再障的輔助診斷指標。失血、多數(shù)溶血性貧血患者網(wǎng)織紅細胞可明顯高于正常。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在治療前網(wǎng)織紅細胞可保持正常、輕度升高或降低。3、臨床意義

(2)評價療效

網(wǎng)織紅細胞反應:IDA或巨幼細胞貧血分別給予鐵劑、維生素B12或葉酸治療3-5d后,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值開始上升,7-10d達到最高(10%左右);兩周以后逐漸降至正常水平,紅細胞、血紅蛋白開始升高。 骨髓移植、EPO治療后:若骨髓開始恢復造血功能,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值上升。3、臨床意義(3)放、化療監(jiān)測機體接受放、化療后,如出現(xiàn)骨髓抑制,早期HFR和MFR降低,然后才檢測到網(wǎng)織紅細胞的降低。而停止放、化療,骨髓功能恢復后,又見上述指標依次上升。3、臨床意義(Reticulocyteproductionindex,RPI)病人網(wǎng)織紅細胞/d*病人PCV/正常人PCV(男0.45,女0.40)意義:>3提示溶血性貧血或急性失血性貧血;<1提示為骨髓增生低下或紅細胞系成熟障礙性貧血。網(wǎng)織紅生成指數(shù)小結(jié)本章節(jié)我們學習了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我們要知道網(wǎng)織紅是哪個階段的紅細胞,它的升高表示什么,它的減低又代表什么,熟練掌握有助于對疾病的鑒別診斷!復習題一、名詞解釋:網(wǎng)織紅細胞二、填空依據(jù)ICSH的定義,網(wǎng)織紅細胞分()()()()型。三、是非題1、網(wǎng)織紅細胞是幼稚紅細胞。2、再生障礙性貧血網(wǎng)織紅細胞降低。3、溶血性貧血網(wǎng)織紅細胞增多。4、網(wǎng)織紅細胞是反映骨髓造血狀態(tài)的指標。四、選擇題1、成人網(wǎng)織紅細胞的相對參考值:A0.5%~1.5%B0.5%~1.0%C0.5%~2.5%D0.1%~1.5%五、簡述網(wǎng)織紅細胞的臨床意義。

血栓與止血一般驗驗

TestOfThrombusAndHemostasis血管中流動的血液為什么不凝固破損的血管為什么能止血生理狀態(tài)下機體內(nèi)存在著復雜的凝血系統(tǒng)和抗凝系統(tǒng)凝血血栓抗凝出血幾個概念出血:血管損傷后,血液自血管內(nèi)溢出或滾出稱為出血止血:自發(fā)的阻止出血和維持體內(nèi)血液呈溶膠狀態(tài)的一系列過程稱止血。凝血:血液由溶膠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槟z狀態(tài)稱為凝血血栓形成: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活體血管內(nèi)或心腔中形成纖維蛋白塊或出現(xiàn)血凝塊的過程稱為血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所產(chǎn)生的纖維蛋白或血凝塊稱為血栓。對活體而言,血液在血管內(nèi)流動的中止就是血栓,因而止血是發(fā)生血栓的基礎。止血與血栓的基礎理論:

人們把血管、血液有形成分、血漿凝固和調(diào)節(jié)凝固物質(zhì)、血液循環(huán)與血管構(gòu)成的血流特性,歸結(jié)于止血與血栓的基礎理論。止血與血栓的檢驗:就是對上述參與因素的檢驗。作為一個臨床醫(yī)生如何正確選擇實驗室檢查項目如何正確判斷檢驗結(jié)果首先應弄清正常的凝血與抗凝機制正常止血機能兩個方面四個因素凝血機制抗凝機制血管壁(vesselwall)血小板(platelet)凝血系統(tǒng)(coagulationsystem)抗凝及纖溶系統(tǒng)(anticoagulationandfibrinolytic)凝血與抗凝機制的病理生理基礎止凝血機制

血管壁止血血小板止血凝血系統(tǒng)激活血管的止血作用血管的收縮血小板的激活凝血系統(tǒng)的激活局部血粘度的增高

血管與止血(一)結(jié)構(gòu):1.內(nèi)皮層:由單層內(nèi)皮細胞組成,可產(chǎn)生或釋放ET(血管長效收縮)、PGI-2(抑制血小板聚集)、vWF、t-PA、TM、PAI-1、EPCR、AT-Ⅲ。2.中膜層:由基底膜、膠原、平滑肌、彈力纖維等組成,含豐富的TF、PGI-2合成酶等。3.外膜層:由結(jié)締組織組成,起支持和分隔作用2.內(nèi)皮細胞的作用血管壁完整時,內(nèi)皮細胞主要表現(xiàn)其抗血栓活性內(nèi)皮細胞的作用(2)當盡管壁受損時,內(nèi)皮下組織暴露時,血小板迅速粘附于受損處,內(nèi)皮細胞受到刺激釋放一些有利于止血。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徑激活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繼而,內(nèi)皮細胞釋放一些纖溶促進物質(zhì),溶解局部形成的血栓,修復血管壁,以恢復血管的流通性。止血過程血管損傷血管收縮膠原暴露組織因子釋放出血凝血酶血腫壓迫血管血流減慢血小板血栓止血血栓止血纖溶酶血管再通血小板

粘附聚集釋放血小板作用(1)血小板粘附功能(2)血小板聚集功能(3)血小板的釋放反應(4)促凝作用(5)血塊收縮功能(6)維護血管內(nèi)皮的完整性

1.粘附功能(adhesionfunction)

指血小板具有粘附于血管內(nèi)皮下膠原及其他異物表面的能力

需要物質(zhì)GPIb-ⅨvWF

III型膠原纖維結(jié)合蛋白(Fn)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功能聚集

血小板膜蛋白的作用GPIaCD49b與GPIIa復合,是膠原的受體GPIbCD42c與GPIX復合,vWF受體GPIcCD49f與GPIIa復合,F(xiàn)n與層素受體GPIIaCD29與GPIa和Ic復合,膠原Fn受體GPIIb/IIIaCD41aFg的受體,也是vWF和Fn受體GPIVCD36TSP的受體GPV凝血酶的受體GPIXCD42a同GPIb粘附

指活化后的血小板與血小板之間相互連接的特性

參加因素GPIIb/IIIa纖維蛋白原鈣離子聚集誘導劑:

ADP、腎上腺素、TXA2、花生四烯酸2.聚集功能(aggregationfunction)IIbIIb粘附與聚集的結(jié)果血小板大量聚集、粘附于血管破損處形成白色血栓暫時止血3.釋放功能:(releasereaction)

指血小板在誘導劑的作用下,將胞漿內(nèi)特殊顆粒中的內(nèi)含物釋放出血小板的反應

-顆?!?/p>

致密顆?!?/p>

溶酶體與血小板粘附、聚集、炎癥反應、創(chuàng)傷修復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有關(guān)PF3提供凝血因子催化表面4.血小板促凝活性

5.血塊收縮功能血凝塊血小板血栓收縮蛋白纖維蛋白網(wǎng)收縮血清被擠出血塊縮小加固血小板止血功能(小結(jié))①維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細血管的通透性②粘附、聚集在血管破損處,形成白色血栓③釋放活性物質(zhì),促進血小板聚集,增強血管收縮④促進凝血過程⑤血塊收縮,形成穩(wěn)固血栓一期止血血管壁的反應性收縮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白色血栓凝血:血液凝固簡稱凝血;指血液從流動的溶膠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椴涣鲃拥哪z狀態(tài)的過程。凝血的步驟:凝血活酶形成凝血酶原凝血酶形成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形成多種凝血因子作用下目前公認的凝血因子共14個,按羅馬字命名的有12個,尚有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釋放酶原(PK)大多數(shù)由肝臟產(chǎn)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賴于Vitk,稱Vitk依賴因子正常情況下,所有因子都處于無活性狀態(tài)三、凝血因子及血液凝固機制

凝血因子生理條件下,凝血因子一般處于無活性狀態(tài)。

14個凝血因子Ⅰ、Ⅱ、Ⅲ、Ⅳ、Ⅴ、Ⅶ、Ⅷ、Ⅸ、Ⅹ、Ⅺ、Ⅻ、ⅩⅢ(其中Ⅵ是Ⅴ的活化形式已被廢除)、激肽釋放酶原(PK)、高分子激肽原(HMWK)。其中Ⅲ因子是組織因子、Ⅳ因子是鈣離子,除組織因子外其他因子均存在于血漿內(nèi)。

其中Vk依賴因子4個Ⅱ、Ⅶ、Ⅸ、Ⅹ

(一)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FⅡ、FⅦ、FⅨ、FⅩ:共同特征:

N末端含有γ羧基谷氨酸殘基,此羧基依賴VitK在合成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轉(zhuǎn)接上去。合成部位:肝臟

維生素K1廣泛分布于綠色植物及動物肝臟中,K2則是人體腸道細菌的代謝產(chǎn)物,在魚肉中也較豐富。由于腸道梗阻、腹瀉等原因引起脂類消化吸收不良,或在長期服用廣譜抗菌素抑制了腸道細菌生成的情況下,易引起維生素K的缺乏。新生兒腸道中無細菌,很少合成維生素K,攝入量也不足,易缺乏。

(二)接觸系統(tǒng)因子FⅪ、FⅫ、PK、HMWK:共同特征:

①可被液相物質(zhì)(Ⅱa)或固相物質(zhì)(體外帶負電荷)激活。

②活化后的因子能接觸激活其他因子。

③可參與纖溶和補體系統(tǒng)的活化。

④缺乏:無出血,而有血栓形成及纖溶活性下降的趨勢。合成部位:肝臟ⅫⅫa

膠原固相激活激肽釋放酶HMWK激肽激肽釋放酶原XIIfXIXIa纖維蛋白原前激活物纖溶酶原激活物

酶八、輔三、底物一II、VII、IX、X、K依賴肝臟合成血中全I、II、V、VIII血清無

因子Ⅰ(即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Fg):血漿中濃度為2.0~4.0g/L。其功能除直接參與凝血過程外,還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及腫瘤血行轉(zhuǎn)移等,F(xiàn)g水平升高還是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

FII(凝血酶原)是單鏈糖蛋白,分子量68,000,血漿濃度200mg/L。凝血酶原活化肽是近年來許多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1985年Covers-Riemslag等發(fā)現(xiàn),凝血酶原活化肽在凝血酶原激活過程中起調(diào)節(jié)作用。1987年P(guān)ieters等報道,它具有中和肝素的作用。

組織因子TF又稱為組織凝血活酶,廣泛存在于人體和動物組織細胞中,特別在腦、肺和胎盤組織中含量豐富,屬于糖蛋白,

因子Ⅳ(即鈣離子,Ca2+):在凝血過程中Ca2+參與FⅪ與FXIII的活化,參與FⅨa與FⅧa、TF和FⅦa、FⅩa與FⅤa等復合物的活化。

因子V(factorV,

FV):亦稱易變因子

FV是FXa的輔因子,參與凝血酶原的激活。因子VII(factorVII,F(xiàn)VII)它是由TF介導的外源性凝血激活途徑的啟動酶。

因子VIII(factorVIII,F(xiàn)VIII)血友病A缺乏FVIII,可根據(jù)血漿FVIII:C活性分為重癥(1%),中等度(1~5%)和輕度(5~25%)。

vWF系一種多聚體,成熟vWF是不均一蛋白,vWF有兩方面的功能,第一作為血漿中凝血因子Ⅷ的載體,第二促進血小板粘附于受損血管壁。vWF的缺乏可導致血管性血友病(vWD)。

因子IX(factorIX,F(xiàn)IX)FIX又稱抗血友病B因子,是單鏈糖蛋白,分子量57000,血漿濃度約80nmol/L。FIX可被FIXa或TF-FVII(a)復合物激活,兩者反應都需要鈣離子的存在。

因子X(factorX,F(xiàn)X)FX(又稱為Stuart-Prower因子)FX既可被多成分酶復合物FX酶(tenase,由FIXa、FVIIIa、鈣離子和磷脂組成)激活,又可被TF-FVIIa復合物激活。

因子XI(factorXI,FXI):

因子XII(factorXII,FXII):接觸因子,

FXII缺陷不像其他凝血因子缺陷,病人無任何出血癥狀,實際上從那時起,接觸活化凝血理論(內(nèi)源凝血活化途徑)就已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TF-Ⅶa復合物可使FⅨ活化成FⅨa.,啟動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

前激肽釋放酶(prekallilarein,PK)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molecularwightkininogen,HMWK)未正式命名的兩個凝血因子因子I,纖維蛋白原因子II,凝血酶原因子III,組織凝血活酶因子IV,鈣離子因子V,易變因子,前加速素因子VII,穩(wěn)定因子,血清凝血酶原因子VIII,抗血友病球蛋白(AHGA),抗血友病因子(AHF)甲因子IX,抗血友病因子乙(AHFB)因子X,前期加速素,STUART因子因子XI,抗血友病因子丙因子XII,接觸因子因子XIII,纖維蛋白穩(wěn)定因子記憶方法:纖凝組鈣、易變穩(wěn)定甲乙加丙、接觸穩(wěn)定

二.凝血因子的功能及其分子基礎(一)纖維蛋白形成的基礎(二)凝血酶形成的基礎(三)凝血活化的基礎三.凝血機制(一)內(nèi)源凝血途徑(二)外源凝血途徑(三)共同途徑ⅫⅪⅨⅩa-Ⅴa-Ca2+-PF3ⅩⅢaⅫaⅪaⅨaⅩProthrombinThrombinFibrinogenFIBRINCLOTFibrinmonomerFigure3.COAGULATIONCASCADEⅧa-phospholipid-Ⅸa-Ca2+內(nèi)源凝血系統(tǒng)(一)內(nèi)源凝血途徑(intrinsicpathway)FⅦa

+TF固、液Ⅹa-Ⅴa-Ca2+-PF3ⅩⅢaⅩProthrombinThrombinFibrinogenFIBRINCLOTFibrinmonomerFigure3.COAGULATIONCASCADETissuefactor(TF)ⅦⅦaⅦa-TF-Ca2+外源凝血系統(tǒng)(二)外源凝血途徑(extrinsicpathway)Ⅹa-Ⅴa-Ca2+-PF3ⅩⅢaⅩProthrombinThrombinFibrinogenFIBRINCLOTFibrinmonomerFigure3.COAGULATIONCASCADE共同途徑(三)共同途徑ⅫⅪⅨⅩa-Ⅴa-Ca2+-PF3ⅩⅢaⅫaⅪaⅨa+Ⅷa

+PF3ⅩProthrombinThrombinFibrinogenFIBRINCLOTFibrinmonomerTissuefactor(TF)ⅦⅦaⅦa-TF-Ca2+Figure3.COAGULATIONCASCADECa2+內(nèi)源凝血系統(tǒng)外源凝血系統(tǒng)共同途徑

IIaCa2+

VIII---------------VIIIaIIIPlt------------------PF3Ca2+

IIaXaV——————————————VaCa2+正常凝血過程(瀑布學說)PF3

磷脂

凝血酶原(II)凝血酶(IIa)

纖維蛋白原(I)可溶性纖維蛋白穩(wěn)固性纖維蛋白

[內(nèi)源性途徑]膠原等帶負電荷表面PKaPKXII——————XIIaHMWK[外源性途徑]組織損傷釋放組織因子(III)XIXIaIIaIXIXaVIIaVIIXIIIXIIIa參加因子:所需時間:X

Xa(凝血旁路)VIII、IX、XI、XIIV、X、II、IIII、VIICa2+、PF3、磷脂3~8min二期止血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XIIXIIXVIIICa2+及PKHMWK外源性凝血途徑:IIIVIICa2+共同凝血途徑IIIVX四、正常抗凝及纖溶系統(tǒng)(一)細胞抗凝機制單核-巨噬細胞吞噬清除凝血過程有關(guān)物質(zhì)和產(chǎn)物(二)體液抗凝機制

血液中存在多種抗凝物質(zhì)及抗凝系統(tǒng)

1.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III,AT-III)

AT-III滅活IIa、IXa、Xa、Ⅺa、

XIIa、激肽釋放酶肝素

2.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

(ti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TFPI)

TF

ⅦaⅩaTFPI滅活Ⅶa、TF、Ⅹa

TF

Ⅶa3.蛋白C系統(tǒng)蛋白C(ProteinC,PC)蛋白S(ProteinS,PS)血栓調(diào)節(jié)素(thrombomodulin,TM)活化蛋白C抑制物(activatedproteinCinhibitor,APCI)(三)纖維蛋白溶解系

(fibrinolysis,纖溶系統(tǒng))

主要作用:分解纖維蛋白(原),清除血管內(nèi)由于纖維蛋白沉積引起的阻塞,保持血流通暢最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系統(tǒng)XIIaPK纖溶酶原纖溶酶u-PAt-PA++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單體穩(wěn)固纖維蛋白

纖溶酶纖溶酶纖溶酶

Bβ1-42Bβ15-42

D二聚體、多聚體A、B、C、HA、B、C、HX、Y、D、EX’、Y’、D’、E’X’、Y’、D’、E’

被降解的纖維蛋白(原)產(chǎn)物統(tǒng)稱為FDP

凝血因子

纖溶系統(tǒng)血小板抗凝系統(tǒng)血管內(nèi)皮細胞

血栓與止血一般驗驗

TestOfThrombusAndHemostasis血管中流動的血液為什么不凝固破損的血管為什么能止血生理狀態(tài)下機體內(nèi)存在著復雜的凝血系統(tǒng)和抗凝系統(tǒng)凝血血栓抗凝出血幾個概念出血:血管損傷后,血液自血管內(nèi)溢出或滾出稱為出血止血:自發(fā)的阻止出血和維持體內(nèi)血液呈溶膠狀態(tài)的一系列過程稱止血。凝血:血液由溶膠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槟z狀態(tài)稱為凝血血栓形成: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活體血管內(nèi)或心腔中形成纖維蛋白塊或出現(xiàn)血凝塊的過程稱為血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所產(chǎn)生的纖維蛋白或血凝塊稱為血栓。對活體而言,血液在血管內(nèi)流動的中止就是血栓,因而止血是發(fā)生血栓的基礎。止血與血栓的基礎理論:

人們把血管、血液有形成分、血漿凝固和調(diào)節(jié)凝固物質(zhì)、血液循環(huán)與血管構(gòu)成的血流特性,歸結(jié)于止血與血栓的基礎理論。止血與血栓的檢驗:就是對上述參與因素的檢驗。作為一個臨床醫(yī)生如何正確選擇實驗室檢查項目如何正確判斷檢驗結(jié)果首先應弄清正常的凝血與抗凝機制正常止血機能兩個方面四個因素凝血機制抗凝機制血管壁(vesselwall)血小板(platelet)凝血系統(tǒng)(coagulationsystem)抗凝及纖溶系統(tǒng)(anticoagulationandfibrinolytic)凝血與抗凝機制的病理生理基礎止凝血機制

血管壁止血血小板止血凝血系統(tǒng)激活血管的止血作用血管的收縮血小板的激活凝血系統(tǒng)的激活局部血粘度的增高

血管與止血(一)結(jié)構(gòu):1.內(nèi)皮層:由單層內(nèi)皮細胞組成,可產(chǎn)生或釋放ET(血管長效收縮)、PGI-2(抑制血小板聚集)、vWF、t-PA、TM、PAI-1、EPCR、AT-Ⅲ。2.中膜層:由基底膜、膠原、平滑肌、彈力纖維等組成,含豐富的TF、PGI-2合成酶等。3.外膜層:由結(jié)締組織組成,起支持和分隔作用2.內(nèi)皮細胞的作用血管壁完整時,內(nèi)皮細胞主要表現(xiàn)其抗血栓活性內(nèi)皮細胞的作用(2)當盡管壁受損時,內(nèi)皮下組織暴露時,血小板迅速粘附于受損處,內(nèi)皮細胞受到刺激釋放一些有利于止血。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徑激活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繼而,內(nèi)皮細胞釋放一些纖溶促進物質(zhì),溶解局部形成的血栓,修復血管壁,以恢復血管的流通性。止血過程血管損傷血管收縮膠原暴露組織因子釋放出血凝血酶血腫壓迫血管血流減慢血小板血栓止血血栓止血纖溶酶血管再通血小板

粘附聚集釋放血小板作用(1)血小板粘附功能(2)血小板聚集功能(3)血小板的釋放反應(4)促凝作用(5)血塊收縮功能(6)維護血管內(nèi)皮的完整性

1.粘附功能(adhesionfunction)

指血小板具有粘附于血管內(nèi)皮下膠原及其他異物表面的能力

需要物質(zhì)GPIb-ⅨvWF

III型膠原纖維結(jié)合蛋白(Fn)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功能聚集

血小板膜蛋白的作用GPIaCD49b與GPIIa復合,是膠原的受體GPIbCD42c與GPIX復合,vWF受體GPIcCD49f與GPIIa復合,F(xiàn)n與層素受體GPIIaCD29與GPIa和Ic復合,膠原Fn受體GPIIb/IIIaCD41aFg的受體,也是vWF和Fn受體GPIVCD36TSP的受體GPV凝血酶的受體GPIXCD42a同GPIb粘附

指活化后的血小板與血小板之間相互連接的特性

參加因素GPIIb/IIIa纖維蛋白原鈣離子聚集誘導劑:

ADP、腎上腺素、TXA2、花生四烯酸2.聚集功能(aggregationfunction)IIbIIb粘附與聚集的結(jié)果血小板大量聚集、粘附于血管破損處形成白色血栓暫時止血3.釋放功能:(releasereaction)

指血小板在誘導劑的作用下,將胞漿內(nèi)特殊顆粒中的內(nèi)含物釋放出血小板的反應

-顆粒·

致密顆?!?/p>

溶酶體與血小板粘附、聚集、炎癥反應、創(chuàng)傷修復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有關(guān)PF3提供凝血因子催化表面4.血小板促凝活性

5.血塊收縮功能血凝塊血小板血栓收縮蛋白纖維蛋白網(wǎng)收縮血清被擠出血塊縮小加固血小板止血功能(小結(jié))①維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細血管的通透性②粘附、聚集在血管破損處,形成白色血栓③釋放活性物質(zhì),促進血小板聚集,增強血管收縮④促進凝血過程⑤血塊收縮,形成穩(wěn)固血栓一期止血血管壁的反應性收縮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白色血栓凝血:血液凝固簡稱凝血;指血液從流動的溶膠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椴涣鲃拥哪z狀態(tài)的過程。凝血的步驟:凝血活酶形成凝血酶原凝血酶形成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形成多種凝血因子作用下目前公認的凝血因子共14個,按羅馬字命名的有12個,尚有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釋放酶原(PK)大多數(shù)由肝臟產(chǎn)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賴于Vitk,稱Vitk依賴因子正常情況下,所有因子都處于無活性狀態(tài)三、凝血因子及血液凝固機制

凝血因子生理條件下,凝血因子一般處于無活性狀態(tài)。

14個凝血因子Ⅰ、Ⅱ、Ⅲ、Ⅳ、Ⅴ、Ⅶ、Ⅷ、Ⅸ、Ⅹ、Ⅺ、Ⅻ、ⅩⅢ(其中Ⅵ是Ⅴ的活化形式已被廢除)、激肽釋放酶原(PK)、高分子激肽原(HMWK)。其中Ⅲ因子是組織因子、Ⅳ因子是鈣離子,除組織因子外其他因子均存在于血漿內(nèi)。

其中Vk依賴因子4個Ⅱ、Ⅶ、Ⅸ、Ⅹ

(一)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FⅡ、FⅦ、FⅨ、FⅩ:共同特征:

N末端含有γ羧基谷氨酸殘基,此羧基依賴VitK在合成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轉(zhuǎn)接上去。合成部位:肝臟

維生素K1廣泛分布于綠色植物及動物肝臟中,K2則是人體腸道細菌的代謝產(chǎn)物,在魚肉中也較豐富。由于腸道梗阻、腹瀉等原因引起脂類消化吸收不良,或在長期服用廣譜抗菌素抑制了腸道細菌生成的情況下,易引起維生素K的缺乏。新生兒腸道中無細菌,很少合成維生素K,攝入量也不足,易缺乏。

(二)接觸系統(tǒng)因子FⅪ、FⅫ、PK、HMWK:共同特征:

①可被液相物質(zhì)(Ⅱa)或固相物質(zhì)(體外帶負電荷)激活。

②活化后的因子能接觸激活其他因子。

③可參與纖溶和補體系統(tǒng)的活化。

④缺乏:無出血,而有血栓形成及纖溶活性下降的趨勢。合成部位:肝臟ⅫⅫa

膠原固相激活激肽釋放酶HMWK激肽激肽釋放酶原XIIfXIXIa纖維蛋白原前激活物纖溶酶原激活物

酶八、輔三、底物一II、VII、IX、X、K依賴肝臟合成血中全I、II、V、VIII血清無

因子Ⅰ(即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Fg):血漿中濃度為2.0~4.0g/L。其功能除直接參與凝血過程外,還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及腫瘤血行轉(zhuǎn)移等,F(xiàn)g水平升高還是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

FII(凝血酶原)是單鏈糖蛋白,分子量68,000,血漿濃度200mg/L。凝血酶原活化肽是近年來許多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1985年Covers-Riemslag等發(fā)現(xiàn),凝血酶原活化肽在凝血酶原激活過程中起調(diào)節(jié)作用。1987年P(guān)ieters等報道,它具有中和肝素的作用。

組織因子TF又稱為組織凝血活酶,廣泛存在于人體和動物組織細胞中,特別在腦、肺和胎盤組織中含量豐富,屬于糖蛋白,

因子Ⅳ(即鈣離子,Ca2+):在凝血過程中Ca2+參與FⅪ與FXIII的活化,參與FⅨa與FⅧa、TF和FⅦa、FⅩa與FⅤa等復合物的活化。

因子V(factorV,

FV):亦稱易變因子

FV是FXa的輔因子,參與凝血酶原的激活。因子VII(factorVII,F(xiàn)VII)它是由TF介導的外源性凝血激活途徑的啟動酶。

因子VIII(factorVIII,F(xiàn)VIII)血友病A缺乏FVIII,可根據(jù)血漿FVIII:C活性分為重癥(1%),中等度(1~5%)和輕度(5~25%)。

vWF系一種多聚體,成熟vWF是不均一蛋白,vWF有兩方面的功能,第一作為血漿中凝血因子Ⅷ的載體,第二促進血小板粘附于受損血管壁。vWF的缺乏可導致血管性血友?。╲WD)。

因子IX(factorIX,F(xiàn)IX)FIX又稱抗血友病B因子,是單鏈糖蛋白,分子量57000,血漿濃度約80nmol/L。FIX可被FIXa或TF-FVII(a)復合物激活,兩者反應都需要鈣離子的存在。

因子X(factorX,F(xiàn)X)FX(又稱為Stuart-Prower因子)FX既可被多成分酶復合物FX酶(tenase,由FIXa、FVIIIa、鈣離子和磷脂組成)激活,又可被TF-FVIIa復合物激活。

因子XI(factorXI,FXI):

因子XII(factorXII,FXII):接觸因子,

FXII缺陷不像其他凝血因子缺陷,病人無任何出血癥狀,實際上從那時起,接觸活化凝血理論(內(nèi)源凝血活化途徑)就已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TF-Ⅶa復合物可使FⅨ活化成FⅨa.,啟動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

前激肽釋放酶(prekallilarein,PK)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molecularwightkininogen,HMWK)未正式命名的兩個凝血因子因子I,纖維蛋白原因子II,凝血酶原因子III,組織凝血活酶因子IV,鈣離子因子V,易變因子,前加速素因子VII,穩(wěn)定因子,血清凝血酶原因子VIII,抗血友病球蛋白(AHGA),抗血友病因子(AHF)甲因子IX,抗血友病因子乙(AHFB)因子X,前期加速素,STUART因子因子XI,抗血友病因子丙因子XII,接觸因子因子XIII,纖維蛋白穩(wěn)定因子記憶方法:纖凝組鈣、易變穩(wěn)定甲乙加丙、接觸穩(wěn)定

二.凝血因子的功能及其分子基礎(一)纖維蛋白形成的基礎(二)凝血酶形成的基礎(三)凝血活化的基礎三.凝血機制(一)內(nèi)源凝血途徑(二)外源凝血途徑(三)共同途徑ⅫⅪⅨⅩa-Ⅴa-Ca2+-PF3ⅩⅢaⅫaⅪaⅨaⅩProthrombinThrombinFibrinogenFIBRINCLOTFibrinmonomerFigure3.COAGULATIONCASCADEⅧa-phospholipid-Ⅸa-Ca2+內(nèi)源凝血系統(tǒng)(一)內(nèi)源凝血途徑(intrinsicpathway)FⅦa

+TF固、液Ⅹa-Ⅴa-Ca2+-PF3ⅩⅢaⅩProthrombinThrombinFibrinogenFIBRINCLOTFibrinmonomerFigure3.COAGULATIONCASCADETissuefactor(TF)ⅦⅦaⅦa-TF-Ca2+外源凝血系統(tǒng)(二)外源凝血途徑(extrinsicpathway)Ⅹa-Ⅴa-Ca2+-PF3ⅩⅢaⅩProthrombinThrombinFibrinogenFIBRINCLOTFibrinmonomerFigure3.COAGULATIONCASCADE共同途徑(三)共同途徑ⅫⅪⅨⅩa-Ⅴa-Ca2+-PF3ⅩⅢaⅫaⅪaⅨa+Ⅷa

+PF3ⅩProthrombinThrombinFibrinogenFIBRINCLOTFibrinmonomerTissuefactor(TF)ⅦⅦaⅦa-TF-Ca2+Figure3.COAGULATIONCASCADECa2+內(nèi)源凝血系統(tǒng)外源凝血系統(tǒng)共同途徑

IIaCa2+

VIII---------------VIIIaIIIPlt------------------PF3Ca2+

IIaXaV——————————————VaCa2+正常凝血過程(瀑布學說)PF3

磷脂

凝血酶原(II)凝血酶(IIa)

纖維蛋白原(I)可溶性纖維蛋白穩(wěn)固性纖維蛋白

[內(nèi)源性途徑]膠原等帶負電荷表面PKaPKXII——————XIIaHMWK[外源性途徑]組織損傷釋放組織因子(III)XIXIaIIaIXIXaVIIaVIIXIIIXIIIa參加因子:所需時間:X

Xa(凝血旁路)VIII、IX、XI、XIIV、X、II、IIII、VIICa2+、PF3、磷脂3~8min二期止血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XIIXIIXVIIICa2+及PKHMWK外源性凝血途徑:IIIVIICa2+共同凝血途徑IIIVX四、正??鼓袄w溶系統(tǒng)(一)細胞抗凝機制單核-巨噬細胞吞噬清除凝血過程有關(guān)物質(zhì)和產(chǎn)物(二)體液抗凝機制

血液中存在多種抗凝物質(zhì)及抗凝系統(tǒng)

1.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III,AT-III)

AT-III滅活IIa、IXa、Xa、Ⅺa、

XIIa、激肽釋放酶肝素

2.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

(ti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TFPI)

TF

ⅦaⅩaTFPI滅活Ⅶa、TF、Ⅹa

TF

Ⅶa3.蛋白C系統(tǒng)蛋白C(ProteinC,PC)蛋白S(ProteinS,PS)血栓調(diào)節(jié)素(thrombomodulin,TM)活化蛋白C抑制物(activatedproteinCinhibitor,APCI)(三)纖維蛋白溶解系

(fibrinolysis,纖溶系統(tǒng))

主要作用:分解纖維蛋白(原),清除血管內(nèi)由于纖維蛋白沉積引起的阻塞,保持血流通暢最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系統(tǒng)XIIaPK纖溶酶原纖溶酶u-PAt-PA++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單體穩(wěn)固纖維蛋白

纖溶酶纖溶酶纖溶酶

Bβ1-42Bβ15-42

D二聚體、多聚體A、B、C、HA、B、C、HX、Y、D、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