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解析版)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2017年11月8日,甲、乙兩城市同時看到日落。甲城市夜長14小時,乙城市夜長比甲市短40分鐘。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甲城市在乙城市的()A.東北方向B.西北方向C.東南方向D.西南方向2.這一天,甲城市的日出地方時為()【答案】1.B2.D【解析】【分析】【1題詳解】2017年11月8日,甲、乙兩城市同時看到日落,說明甲、乙兩城市都位于昏線上。甲城市夜長14小時,晝長為10小時,晝短夜長。乙城市夜長比甲城市短40分鐘,即夜長為13小時20分鐘,晝長為10小時40分鐘,晝短夜長。說明甲、乙兩城市都位于北半球。11月8日正值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由此推斷,昏線呈西北一東南向,且甲城市的緯度較乙城市高,甲城市位于乙城市的西北方向。故選B。【2題詳解】這一天,甲城市夜長14小時,則晝長10小時,根據日出時間=12-1/2晝長,可計算出該日甲城市的日出時間為7時。故選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晝夜長短的變化,某地晝長等于(12-日出時刻),同理知道晝長也可以計算日出日落時刻。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一般由晷針和晷盤組成。晷針垂直于太陽視運動的軌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極星方向。在晷盤面上刻畫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盤面,以此來顯示時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天津校園內日晷儀晷針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時移動的方向應是A.由西北逆時針轉向東北B.由西北順時針轉向東北C.由西南逆時針轉向東南D.由西南順時針轉向東南4.若圖示日晷儀由上海移至天津使用時,晷盤與地面的夾角應該A.增大B.減小C.不變D.按日期做調整【答案】3.D4.B【解析】【分析】【3題詳解】日晷儀晷針的影子隨著太陽方位在天空中的變化而移動。北半球夏至日,日出東北,晷針影子朝向西南,然后隨著太陽東升西落,晷針影子按順時針方向移動,日落西北時,影子朝向東南。故本題ABC錯,D正確。故選D?!?題詳解】由于晷針上端必須指向北極星方向,所以,在不同緯度安裝日晷時,也必須調整晷盤與地面的夾角。由上海移至天津,緯度變高,為保持晷針指向北極星,晷針下端延長線與地面的夾角變大,因此,晷盤與地面的夾角變小。B正確,ACD錯。故選【點睛】北半球各地看北極星仰角和當地緯度相等。河流發(fā)育到一定程度,隨著流水沖刷與侵蝕,河流愈來愈加彎曲,最后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徑直流去,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因這種湖泊的形狀恰似牛軛,故稱之為牛軛湖。圖5示意某地牛軛湖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牛軛湖牛軛湖河5.下列地形區(qū)中,牛軛湖最多的是A.云貴高原B.東北平原C.東南丘陵D.塔里木盆地6.促使河道自然裁彎形成牛軛湖的原因是A.凹岸侵蝕B.凹岸堆積C.凸岸侵蝕D.凸岸堆積7.牛軛湖形成后,面積將逐漸縮小直至消亡。自然狀態(tài)下牛軛湖消亡的原因是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漸干涸B.人類過量用水,水位不斷下降C.上游河道淤積,湖泊面積縮小D.湖水蒸發(fā)下滲,植被發(fā)育覆蓋【答案】5.B6.A7.D【解析】【5題詳解】本題考查牛軛湖的形成過程。牛軛湖是平原河流發(fā)育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種湖泊,隨著流水對河面的沖刷與侵蝕,河流愈來愈曲,最后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徑直流去,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形成湖泊,因這種湖泊的形狀恰似牛軛,故稱之為牛軛湖,因此牛軛湖最可能出現在東北平原,ACD錯誤,故選B?!?題詳解】河流形成的早期,河岸比較平直,此時期的河流側蝕比較明顯。河流水在側蝕過程中可能遇到河流兩岸巖石軟硬不同,較軟的一岸侵蝕嚴重,逐漸形成凹岸,另一岸為凸岸。此后河流凹岸不斷遭侵蝕,河流越來越彎曲(河道向凹岸一側不斷彎曲),.所以促使河道自然裁彎形成牛軛湖的原因是.凹岸侵蝕,BCD錯誤,故選A?!?題詳解】牛軛湖形成后,由于長期的湖水蒸發(fā)和下滲,以及植被發(fā)育覆蓋使得牛軛湖面積逐漸縮小直至消亡。排除AB,故選D.下圖為1月份某日的海平面氣壓場形勢圖(單位:百帕)。讀圖,完成8.上圖中A.甲地盛行偏北風B.丙地風速小于乙地C.甲地風速大于丙地D.乙地盛行偏南風9.丙地風向與空氣受力情況正確的是【答案】8.A9.D【解析】8題詳解】根據圖中等值線的遞變規(guī)律,甲地位于高壓中心的右下方,北半球的高壓中心氣流呈順時針方向輻散,甲地盛行偏北風,A對。丙地等壓線密集,風速大于乙地,B錯。甲地等壓線稀疏,風速小于丙地,C錯。乙地位于高壓中心右下方,盛行偏北風,D錯。【9題詳解】水平方向上,空氣由高壓吹向低壓,北半球向右偏。丙地位于近地面,受摩擦力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等壓線,由高壓吹向低壓。受向右的地轉偏向力影響,吹東北風。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摩擦力下圖為“非洲某月盛行風向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①00A.①地羚羊成群B.②地樹葉枯黃C.③地陰雨綿綿D.④地酷暑難當【答案】10.C11.A【解析】【10題詳解】圖示月份非洲幾內亞灣沿岸盛行西南風,說明氣壓帶風帶北移,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形成的西南季風。北半球是夏季,最可能是7月,C對。1月氣壓帶南移,A錯。4月、10月氣壓帶故選C?!?1題詳解】此時節(jié)北半球是夏季,①地是熱帶草原氣候,正值雨季,羚羊成群,故選A。下圖示意某氣旋(較穩(wěn)定)經過我國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該城市的氣壓、風向和最高氣溫隨時間變化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氣溫/,氣溫/,12.推測該天氣系統(tǒng)的移動方向為13.假如該地6日的日溫差為5℃,則該地7日的最低氣溫最有可A.13℃B.12℃C.11℃D.10℃14.該地6日氣壓最低的原因是A.大氣降水較多B.受冷氣團控制C.盛行上升氣流D.地面輻射強【解析】【12題詳解】本題以某氣旋過境前后某城市的氣壓、風向和最高氣溫隨時間變化為載體。考查風和氣壓的關系,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該城市風向由東南風轉為西北風,可以推斷該氣旋以東方向為自西向東,故答案選A?!?3題詳解】本題以某氣旋過境前后某城市的氣壓、風向和最高氣溫隨時間變化圖為載體,考查日溫差的概念和大氣受熱過程,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該地6日的日溫差為5℃。讀圖可知,該地7日的最高氣溫約為16℃,由于晴天大氣的保溫作用較弱,且有西北風,故該地7日的日溫差大于5℃,其最低氣溫應在11℃以下。結合選項,答案選D【14題詳解】本題以某氣旋過境前后某城市的氣壓、風向和最高氣溫隨時間變化為載體,考查天氣系統(tǒng)過境的影響,意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該地6日受氣旋控制,盛行上升氣流,此時氣壓最低,大氣降水最多。故答案選C項。點睛:影響氣溫日較差的因素(1)緯度氣溫日較差隨緯度的升高而減小。這是因為一天中太陽高度氣溫日較差最大值卻出現在春季。因為雖然夏季太陽高度角大,日照時間長,白天溫度高,但由于中高緯度地區(qū)晝長夜短,冷卻時間不長,使夜間溫度也較高,所以夏季氣溫日較差不如春季大。(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氣溫日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氣溫日較差。低凹地形,空氣與地面接觸面積大,通風不良,熱量不易散失,并且在夜間常為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匯合之處,加上輻射冷卻,故氣溫日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圓面積小的關系,氣溫受地表影響小(注意:地面長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熱源)而主要受周圍自由空氣的調節(jié),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編者:山頂由于與地面接觸面積小,不易與地面形成頻繁的熱交換;風速較大,湍流交換較強,再加上夜間地面附近的冷空氣可以沿坡下沉,而換來自由大氣中較暖的空氣,氣溫的年較差,日較差皆較小],故其氣溫日較差通常比同緯度的平地小氣溫日較差小,平地則介于兩者之間,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質量、水汽、雜質相對較少。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大,晚上大氣逆輻射弱,所以氣溫日較差較大;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水域面積大,大氣質量、水汽、雜質集中在對流層底部。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晚上大氣逆輻射強,所以氣溫日較差較(4)下墊面性質由于下墊面的比熱特性和對太陽輻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氣溫日較差也不同。陸地上氣溫日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遠,日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氣溫日較差分別比粘土、淺色土和潮濕緊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5)天氣晴天氣溫日較差大于陰(雨)天的氣溫日較差,因為晴天時,白天太陽輻射強烈,地面增溫強烈,夜晚地面有效輻射強降溫強烈。大風天的氣溫日較差較小。(6)地勢不論什么地方,都是離地面越近,日較差越大,因為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長波輻射下圖為“2018年5月10日2時亞洲部分地區(qū)海平面氣壓形勢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15.該日,甲地政府部門可能發(fā)布A.臺風預警B.森林火災預警C.寒潮預警D.滑坡、泥石流預警16.北京市未來兩天的天氣狀況可能是A.雨過天晴,氣溫將顯著升高B.氣壓下降,出現連續(xù)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顆粒物減少D.風向轉為偏南風,風速降低【答案】15.D16.C【解析】【15題詳解】根據等壓線圖,甲地位于低壓中心附近,可能出現強降雨,又因為該地區(qū)位于橫斷山區(qū),地勢起伏大,巖層破碎,強降雨容易誘發(fā)滑坡、泥石流,當地政府可能發(fā)布滑坡、泥石流預警,故D項正確。甲地距海洋較遠,不可能發(fā)布臺風預警,A項錯誤;甲地降水幾率大,不會出現森林大火,B項錯誤;寒潮是冷鋒典型天氣,根據等壓線圖,甲地不會出現冷鋒過境的天氣,C項錯誤?!?6題詳解】讀圖可知,北京位于冷鋒的鋒前,未來兩天可能經歷冷鋒過境的天氣,冷鋒過境會出現強降雨,過境后天氣晴朗,受冷氣團控制,氣溫會較冷鋒會形成降水,降雨會將大氣中的可吸入顆粒沉降到地面,降雨過后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會減少,故C項正確;冷鋒過境后,該地區(qū)受偏北風控制,讀等壓線圖,該地區(qū)附近等壓線比較均勻,風速變化不讀“某大洋環(huán)流局部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7.若AB線是30°緯線,則()A.該海域位于北半球B.甲洋流為寒流C.乙為西風漂流D.丙不可能為秘魯寒流18.若AB線是60°緯線,則()A.甲處等溫線向北彎曲B.乙洋流的性質為寒流C.丙可能是阿拉斯加暖流D.丁處盛行東南風【答案】17.C18.C【解析】【分析】【17題詳解】讀圖可知,該洋流環(huán)流呈逆時針。若AB為30°緯線,則該海域表示南半球的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A錯誤;則甲、丁表示暖流,乙、丙表示寒流,B錯誤。乙表示西風漂流,C【18題詳解】若AB為60°緯線,由所學知識可知,則該海域表示北半球以副極地為中心大洋環(huán)流。甲為寒流,使得海水等溫線向低緯彎曲,A錯誤。乙為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由低緯流向高緯,是暖流,B錯誤。丙可能是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暖流,C正確。丁處洋流受極地東北風的影響形成寒流,D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組主要考查洋流的相關知識,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如下圖:寒寒流赤道—→逆流寒流暖一流流積云為常見的一類云,其形成受下墊面影響強烈??諝庠趯α鬟^程中,氣流攜帶來自下墊面的水汽上升,溫度不斷下降,至凝結溫度時,水汽凝結成云。水汽開始凝結的高度即為積云的云底高度。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大氣對流過程中上升氣流與下沉氣流相間分布,因此積云常常呈A.連續(xù)層片狀B.魚鱗狀C.間隔團塊狀D.條帶狀20.積云出現頻率最高的地帶是A.寒溫帶針葉林地帶B.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D.熱帶雨林地帶21.在下墊面溫度決定水汽凝結高度的區(qū)域,積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現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答案】19.C20.D21.A【解析】【19題詳解】大氣對流過程中,溫度較高、受熱的地區(qū)空氣膨脹上升,溫度較低、冷卻的地區(qū)空氣收縮下沉,上升氣流與下沉氣流在不同的地區(qū)相間分布;氣流上升,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水汽漸漸冷卻凝結形成積云;氣流下沉,隨海拔降低,氣溫升高,水汽難以冷卻凝結,云層少。因此氣流上升地區(qū)天空形成積云,而下沉地區(qū)天空無云(云量極少),而上升氣流與下沉氣流在不同的地區(qū)相間分布,使積云的分布被無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間隔的團塊狀,沒有連續(xù)分布,A錯C對;魚鱗狀、條帶狀都不是間隔分布的,B、D錯?!?0題詳解】積云由氣流上升運動(對流運動)產生,而氣流上升運動與下墊面氣溫相關,近地面氣溫越高,空氣越容易受熱膨脹上升從而使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成云,即積云出現的頻率越高;寒溫帶針葉林地帶處于高緯寒帶地區(qū),全年氣溫較低,上升氣流弱,積云極少出現,A錯;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處于中低緯溫帶地區(qū),夏季氣溫高,容易出現積云,但冬半年低溫較低,積云出現頻率小,B、C錯;熱帶雨林地帶處于低緯熱帶地區(qū),全年氣溫高,盛行上升氣流,積云出現的頻率高,故選D?!?1題詳解】積云云底高度為“水汽開始凝結的高度”,當水汽的凝結高度由下墊面溫度決定時,則下墊面溫度越低,水汽開始冷卻凝結的高度越低,積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通常正午太陽高度角大,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多,下墊面溫度較高;日落前后,太陽輻射減弱、消失,下墊面溫度較低,從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沒有太陽輻射(或極微弱)下墊面溫度一直呈下降趨勢,直到日出后太陽輻射逐漸增強,下墊面溫度才開始慢慢回升。因此一天中,下墊面溫度最低的時間多在日出前后,即積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現在日出前后,故選A,B、【點睛】氣溫的日變化中,通常最高氣溫出現在14:00左右(下墊面最高氣溫出現在13:00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一些學生容易誤認為一天中最冷是半夜而誤選D答案。最高氣溫出現在14時的原因是: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此時太陽輻射最強,而地面吸收太陽輻射使溫度到達最高需要一段時間,約為13時左右,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為地面,地面再將熱量傳導給大氣吸收,也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大氣溫度達到最高在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的原因是:日落后太陽輻射消失,地面以地面輻射的形式不斷散失熱量,下面溫度不斷下降,雖然大氣能以逆輻射的形式返還部分熱量,但總體來說地面和大氣的熱量以支出為主,因此地面和大氣溫度均不斷下降,直到日出后太陽輻射出現并不斷增強,地面和大氣才由支出熱量為主轉換為吸收熱量為主,溫度開始回升。下圖是陸地自然景觀類型分布與水熱條件關系示意圖,讀圖回答下22.對自然景觀分布規(guī)律影響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熱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緯度增加23.與M所表示的自然景觀類型相一致的地區(qū)是A.山東丘陵B.江南丘陵C.剛果盆地D.西歐平原【答案】22.A23.B【解析】【22題詳解】由圖示可知:沿X方向植被出現森林-草原-荒漠變化,氣候變得干燥,干燥程度增加;沿Y方向,出現不同熱量帶的植被,寒溫帶的針葉林-溫帶森林-熱帶雨林,是由于熱量的增加。選A正確?!?3題詳解】M是亞熱帶森林,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江南丘陵地區(qū);山東丘陵是溫帶森林,剛果盆地是熱帶雨林,西歐平原是溫帶森林。選B正確。下圖是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某座山峰的“陰陽臉”景觀,山坡林木蔥郁的一側為“陰臉”,山坡草地青翠的一側為“陽臉”。完成下24.下列關于“陰陽臉”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A.“陽臉”降水多,熱量條件差B.“陰臉”光照少,水分條件好C.“陽臉”坡度陡,土層薄宜長草D.“陰臉”氣溫低,適宜樹木生長25.“陰陽臉”景觀反映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是()A.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B.非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C.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D.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答案】24.B25.B【解析】【分析】【24題詳解】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位于西北地區(qū),受西風帶或來自北冰洋的水汽影響,西北坡是迎風坡,降水多。陰陽臉景觀中,陽臉位于南坡,降水少,熱量條件好,A錯。陰臉光照少,水分條件好,B對。陽臉蒸發(fā)量多,水分條件差,宜長草,C錯。陰臉水分條件好,適宜樹木生長,D錯。故選B。【25題詳解】“陰陽臉”景觀反映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是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即非地帶性分律是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A、C、D錯。故選B?!军c睛】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分異規(guī)律包括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和非地帶性規(guī)律,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分為從赤道向兩極分異規(guī)律、由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和垂直地帶分布規(guī)律。從赤道向兩級分異規(guī)律主要表現為自然帶東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熱量為基礎形成的。由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主要表現為南北延伸、東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為基礎形成的;垂直地帶性分布規(guī)律主要表現為由山麓到山頂自然帶有規(guī)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熱量不同形成的。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里海從地中海分離。有學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氣候轉暖,里海一度為淡水湖。當氣候進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補給類型發(fā)生變化,里海演化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鹽度遠小于地中海的鹽度。下圖示意里海所在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1)板塊運動導致的山脈隆起改變了區(qū)域的地貌、水文和氣候特征,分析這些特征的變化對里海的影響。(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為淡水湖,對此作出合理解釋。(3)分析補給類型發(fā)生變化后里海演化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來演化為湖泊的必要條件?!敬鸢浮?1)山脈隆起,里海與海洋分離,形成湖泊(湖盆)。山脈隆起,導致里海匯水面積縮小,湖泊來水量減少,湖泊面積縮小。山脈隆起,阻擋濕潤氣流,導致干旱,推動湖泊向內陸湖演化。(2)氣溫仍較低,湖面蒸發(fā)弱;受冰雪融水補給;補給大于蒸發(fā)。(3)有河流匯入,帶來鹽分;無出水口,鹽分無法排出;地處內(4)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繼續(xù))北移(或板塊運動趨勢不【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地形對水文的影響,意在考查學生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難度不大?!驹斀狻?1)山脈隆起導致區(qū)域的地貌、水文和氣候特征的變化對里海的影響要分別從山脈對地貌、氣候及水文的變化進行分析。從地貌看,由于山脈隆起,使得里海與地中海分離,成為湖泊。從氣候看,該地處于西風帶內,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脈隆起,阻擋西風從地中湖泊逐漸向內陸湖演化。從水文看,山脈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減少,鹽度增加,湖泊面積變小。(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為淡水湖主要從補給與蒸發(fā)角度分析。由于位于末次冰期的晚期,此時氣溫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氣溫總體較低,蒸發(fā)量小,所以補給大于蒸發(fā)量,所以鹽度低,里海一度為淡水湖。(3)補給類型發(fā)生變化后里海演化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結合補給類型變化進行分析。由材料可知,“當氣候進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補給類型發(fā)生變化,里海演化為咸水湖”也就是說,里海的補給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轉變?yōu)橐院恿餮a給為主,而河流為內流河,鹽分只進不出,逐漸積累,加之地形隆起,氣候更加干旱,蒸發(fā)加劇,使得含鹽量升高,演變?yōu)橄趟?4)黑海、地中海未來演化為湖泊的必要條件要參考里海的形成結合板塊構造進行分析。里海成為湖泊就是由于地處板塊消亡邊界,是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北移形成的,如果繼續(xù)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會演化為湖泊。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發(fā)源于美國內陸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節(jié)性融雪和大氣降水補給。7月后主要受降水補給,降水多為暴雨。該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內變化大,但河面寬度變化不明顯。下圖示意該河段典型河流斷面不同時間的水體形態(tài)。(1)對該河段河面寬度變化不明顯的現象作出合理解釋。(2)指出4-6月該斷面河水深度的變化特征,并說明原因。(3)分析8月該河段河底淤積的原因。【答案】(1)(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未擺動);單一巖性(巖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變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補給為主,流量持續(xù)增長,水位上升;融雪補給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續(xù)加快,侵蝕河床。(3)降水補給,(坡面侵蝕強)河水含沙量高;徑流量與流速變率大,流速降低時泥沙快速淤積。【解析】【分析】考查影響河床形態(tài)的因素,河流水文特征的變化及其原因?!驹斀狻?1)讀該河段典型河流斷面不同時間的水體形態(tài)圖可知,該河段河面寬度變化不明顯,河岸直立,河床較深,說明可能是地殼抬升,河流下切作用明顯所致;兩側河岸形態(tài)接近一致,說明兩岸侵蝕差異小,河床巖性相同。(2)4-6月該斷面河水深度的變化特征可通過讀“該河段典型河流斷面不同時間的水體形態(tài)圖”得出,4-6月該斷面河水深度增加。原因分析需結合材料“河流上游河段受季節(jié)性融雪和大氣降水補給”,4-6月氣溫回升,該河流融雪補給為主,隨著氣溫上升,融雪補給量增大,流量持續(xù)增長,水位上升;圖中還可反映出4-6月河底不斷加深,說明河底泥沙沉積少,侵蝕加強,由于該時段是融雪補給為主,河水中含沙量低,且流速持續(xù)加快,河床侵蝕增強,導致河底不斷加(3)讀圖可知,8月該河段河底變淺,說明河床淤積,主要與此時段河水含沙量高,流速降低泥沙快速淤積有關。讀材料“7月后主要受降水補給,降水多為暴雨降水補給”,8月的河水補給主要是降水,且多暴雨,降水強度大,坡面受到的沖刷作用強,河水含沙量高,且該時段徑流量與流速變率大,流水搬運作用與流速密切相關,一旦流速降低,會使泥沙快速淤積,導致河床淤積。28.讀“北半球氣壓帶及風帶分布示意圖和羅馬氣溫曲線及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氣壓帶的名稱是帶,其控制下的大氣干濕狀況(2)羅馬夏季受帶控制(填字母),冬季受帶控(3)倫敦常年受D風帶控制,盛行風向為風,與同緯度大陸東岸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的氣候相比,倫敦 (選擇填空)。A.全年氣溫變化小B.夏季氣溫高C.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大D.冬季氣候濕潤南⑧.溫帶季風⑨.A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圖中A是赤道低壓帶,盛行上升氣流,其控制下的大氣多雨;B是東北信風帶。羅馬是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C控制,氣候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D控制,氣候溫和多雨雨。倫敦常年受西風帶,盛行西南風,受其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年較差小,年降水量分配均勻;與同緯度大陸東岸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大?!驹斀狻?1)圖中A是赤道低壓帶,盛行上升氣流,其控制下的大氣(2)羅馬是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C控制,氣候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D控制,氣候溫和多雨雨。(3)倫敦常年受西風帶D控制,北半球的西風帶盛行西南風,受其影響受其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倫敦全年溫和濕潤,全年氣溫變化小;與同緯度大陸東岸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大。29.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略圖。圖中丙湖地區(qū)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發(fā)量達2500毫米,湖泊經常干涸。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分析丙湖地區(qū)蒸發(fā)量遠大于降水量的原因。(2)2013年1月上旬乙島氣溫高達40℃,極端高溫助長了森林大火,該島經濟損失嚴重。分析乙島西側受森林大火影響較小的自然原(3)甲河的主要特點是河流源于降水豐富的東部高地,流經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的廣大平原地帶,以致中下游流量較小。為使中下游發(fā)展農牧業(yè),當地修建了引水工程。但在引水灌溉過程中也引發(fā)了一些生態(tài)問題,下圖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態(tài)問題示意圖。從自然環(huán)境整體性角度說明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積增加對其他自然要素的影響?!敬鸢浮?1)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位于大分水嶺西側,處在東南信風背風坡;緯度低,氣溫高。(2)西側位于盛行西風迎風坡,降水較多;受盛行西風影響,火勢向(3)徑流方面:地表徑流減少;地下水水位上升;河流水質變差土壤方面:土地鹽堿化。生物方面:濕地減少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解析】【分析】該題以世界某區(qū)域略圖為材料,考查降水量和蒸發(fā)量大小的原因,森林火災的成因,農業(yè)灌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驹斀狻?1)讀圖可以知道,該湖在北回歸線附近,緯度低,氣溫高,蒸發(fā)強。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該地位于大分水嶺西側,處在東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少。(2)該島位于40°S以南的西風帶內,西側為迎風坡,降水多;且位于火勢的上風向,故受森林大火影響較小。(3)根據材料三中的示意圖,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積增加對其他自然要素的影響從徑流、土壤和生物等方面作答即可。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積增加,導致地表徑流減少,地下水水位上升,河流水質變差,容易導致土地鹽堿化;濕地減少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解析版)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fā)射升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天問一號”成功發(fā)射時,地球與火星的位置關系是()2.該日,與海南文昌相比,蘇州()A.正午太陽高度大B.晝夜長短差值小C.白晝時間更長些D.日出時間晚一些【答案】1.A2.C【解析】【分析】【1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地球的公轉軌道在火星公轉軌道之內,C、D錯誤;7月23日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遠日點附近,而且火星和地球此時距離較近,以節(jié)省火箭發(fā)射的能量,A正確,B錯誤。故選A?!?題詳解】該日為7月23日,蘇州距離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比文昌遠,正午太陽高度小,A錯誤;蘇州緯度比文昌高,晝夜長短差值大,B錯誤;此時越往北晝長越長,蘇州比文昌白晝時間長,日出時間早,C正確,D錯誤。故選C?!军c睛】晝夜長短的差值隨緯度而變化,赤道沒有晝夜長短的變化,隨緯度增大晝夜長短的差值變大。公元1459年,錫蘭國王世利巴來耶為了增進與中國的交往,特地派遣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前往中國進貢。下圖為錫蘭王子東行線路示意3.錫蘭王子乘船前往中國最合適的時間是()4.錫蘭國氣候一年分旱、雨兩季,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位置B.地形地勢C.大氣環(huán)流D.洋流性質【答案】3.B4.C【解析】【3題詳解】錫蘭王子乘船前往中國最合適的時間,應該順風順水;錫蘭為與北印度洋海域,在夏季盛行西南風,同時洋流順時針轉。此時向東航行去中國,正處于順風順水時期,最合適的時間是5~9月;冬季,向東航行去中國正處于逆風逆水時期,B選項正確。故選B。【4題詳解】錫蘭國氣候一年分旱、雨兩季,判斷該地區(qū)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受氣壓帶風帶的北移,形成西南風,從海洋帶來水汽,形成雨季;冬季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東北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形成旱季;因此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與大氣環(huán)流有關,C選項正確。故選C。成因緯10°間控制熱帶季風氣候南北緯10°海陸性質差異以及氣壓帶、風帶的移動熱帶季雨林帶熱帶季雨林熱帶草原氣候南北緯10°受赤低控制(夏)受東北信風控制(冬)熱帶草原帶熱帶草原熱帶沙漠氣候受信風帶或副高控制熱帶荒漠帶熱帶荒漠亞熱帶季風氣候陸東岸質差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副高控制(夏)西風帶控制(冬)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溫帶落葉闊陸西岸控制溫帶草原溫帶荒漠帶溫帶荒漠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緯度高且居內陸亞寒帶針葉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寒帶苔原氣候緯度高寒帶苔原帶苔原寒帶冰原氣候緯度高極地冰原帶冰雪裸地氣候學上通常以平均氣溫劃分四季。左圖為2020年某日的四季劃分,該日為二十四節(jié)氣(右圖)之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該日節(jié)氣為()A.立夏B.夏至C.立秋D.立冬6.M區(qū)域平均氣溫較低,主要是因為()①天空云量少,大氣削弱作用弱②終年積雪,地面反射作用弱③天氣晴朗,大氣逆輻射弱④空氣稀薄,吸收地面輻射少【答案】5.C6.D【解析】【5題詳解】考查二十四節(jié)氣的判斷,據圖可知,此時我國北方地區(qū)秋高氣爽,南方地區(qū)處于夏季,氣溫較高,青藏高原地區(qū)氣溫低,已經進入冬天,此時應為夏秋之交,因此立秋時節(jié)最為合適,故選C。【6題詳解】據圖可知M區(qū)域位于過得青藏高原地區(qū),平均氣溫較低,因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吸收的地面輻射少,且夜晚保溫作用差,使得氣溫低,③④正確;海拔高,空氣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削弱作用弱,這會導致青藏高原太陽輻射強,與本題問題無關;青藏高原部分地區(qū)終年積雪,地面反射作用強,使得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少,因此①②錯誤,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節(jié)氣的判斷以及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分析,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題目整體難度較小。長城是中國古代軍事防御工程,由城墻、敵樓、關城、烽火臺等多種防御工事所組成。下圖為某地長城景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及關城景觀圖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50√等高線(米)△關城□敵樓吧日烽火臺"7.關城是長城防御建筑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其位置至關重要。圖中關城修筑的地形部位是()A.山脊B.山谷C.鞍部D.陡崖8.下列四地中不能瞭望到烽火臺的是()A.敵樓①B.敵樓②C.敵樓③D.關城【答案】7.C8.C【解析】【7題詳解】讀圖可知,關城修筑地區(qū)兩次等高線為一對山谷線和一對山脊線交匯處,是兩個山頂之間較低部位,地形部位為鞍部。故選C。8題詳解】讀圖可知,圖中敵樓③與烽火臺之間有山脊阻擋視線(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不能通視,C選項符合題意;而圖中①②敵樓海拔較高,與烽火臺之間沒有山脊阻擋視線,可以眺望到;A、B選項不符合題意;關城與烽火臺之間,屬于坡度均勻且比較緩,沒有阻擋視線,可以眺望到,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等高線地形圖中的同時的問題:在等高線地形圖中,通視問題既可以通過看等高線的形狀來判斷,也可以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判斷兩點之間能否通視主要看三種情況:①看兩點間有無山脊阻擋,無山脊阻擋則可以通視;②看兩點間是凸坡還是凹坡。若等高線上密下疏,則坡度上陡下緩,為一個凹坡,可以通視。若等高線上疏下密,則坡度上緩下陡,為一個凸坡,不能通視。③是否穿越溝谷。如果穿越溝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勢會升高,即使地勢再降低,也會因為地形阻擋而無法看到。熱帶輻合帶,又稱赤道輻合帶,是在南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的由南北半球的東北信風、東南信風或變向信風(季風)匯合而形成的狹窄的氣流輻合區(qū)。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區(qū),由幾內亞季風與其他偏北風構成了熱帶輻合帶。左圖和右圖為非洲熱帶輻合帶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左圖所屬的季節(jié),可能出現的現象有()A.塔里木河進入主汛期B.地中海沿岸溫和多雨C.非洲大草原一片枯黃D.夏威夷高壓勢力強盛10.下列盛行風與幾內亞季風的成因相似的是()A.七月西歐西南風B.七月我國東部地區(qū)東南風C.一月南亞西南風D.一月澳大利亞北部西北風【答案】9.B10.D【解析】【分析】【9題詳解】根據材料及圖示可知,左圖表示的是非洲熱帶輻合帶在一年中最南位置分布,此時,氣壓帶風帶南移,表明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為北半球的冬季。塔里木河夏季進入主汛期,故A錯誤;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冬季受西風控制,溫和多雨,故B正確;非洲大草原位于北半球的部分一片枯黃,位于南半球的部分生長茂盛,故C錯誤;冬季,太平洋上受阿留申低壓控制,夏季夏威夷高壓強盛,故D錯誤。所以本題選B。【10題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幾內亞季風屬于變向信風,即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形成的。七月西歐西南風屬于北半球中緯度的盛行西風,七月我國東部地區(qū)東南風屬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季風,這些盛行風都沒有發(fā)生變向,故AB錯誤;一月南亞盛行東北季風,故C錯誤;一月澳大利亞北部西北風是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南移,越過赤道向左偏轉形成的,與幾內亞季風成因相似,故D正確。所以本題選D。【點睛】南亞夏季西南季風是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形成的,與幾內亞季風的成因一樣。下圖為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1.圖中四地中,風速最大且吹西北風的是()12.此時a、b、c、d四地中,降水概率最大的是()【答案】11.B12.B【解析】【11題詳解】比較①②③④四地等壓線密集程度,可知②地等壓線最密集,因此風速最大,②西側氣壓值大于東側,水平氣壓梯度力梯度力由西指向東,由于該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轉偏向力,加上摩擦力的作用,風向為西北風,故選B。【12題詳解】考查天氣系統(tǒng)的判斷,a地位于高壓脊線上,多晴天;b地為低壓槽附近,暖鋒的鋒前,多陰雨天氣;c位冷鋒的鋒前,受暖氣團控制,為晴天,圖中d地為高壓中心,盛行下沉氣流多晴天;據此判斷B正確,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等壓線以及天氣系統(tǒng)的判讀,考查等壓線圖中風力和風向的判讀,等壓線圖中天氣系統(tǒng)的分析等,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某同學參加尋找化石的考察活動。下圖為該同學手繪的地質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石灰?guī)r習斷層·地理小茶吧煤13.圖中最可能尋找到化石的是()A.斷層形成晚于褶皺B.甲處巖石經過變質而成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D.乙煤層彎曲由外力所致【解析】【13題詳解】沉積巖中含有化石。結合圖例可知,①和④是花崗巖,②是安山巖,三者都為巖漿巖,不可能發(fā)掘化石,A、B、D錯。③是砂巖,為沉積巖,可能發(fā)掘化石,C正確?!?4題詳解】結合圖例可看出,乙處巖層出現彎曲為褶皺,褶皺的巖層都出現了斷層,說明斷層形成晚于褶皺,A正確。圖中甲處為花崗巖,屬于巖漿巖,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沒有經過變質作用,B錯。圖中巖層向下彎曲,為向斜,C錯。乙處煤層彎曲因斷層作用,屬于內力作用,D錯。所以選A?!军c睛】試題考查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巖層新老關系判斷的規(guī)律:1、下層沉積巖要比上層的沉積巖老。2.下沉接受沉積,上升接受侵。3、被侵入的巖層要比侵入巖老。4、變質巖比附近的侵入巖要新。蘇州天平山滿山奇石大多朝天豎立,稱為“萬笏朝天”,該山體主要為花崗巖構成。下圖分別為“萬笏朝天”地質景觀圖和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甲~丁為不同類型的巖石。讀圖完成下面小題。甲甲乙丙公眾號·地理不茶吧15.形成“萬笏朝天”景觀的巖石類型是()16.形成“萬笏朝天”景觀的地質過程是()A.地殼抬升一巖漿侵入一固結成巖B.巖漿侵入一地殼抬升一風化侵蝕C.固結成巖一風化侵蝕一地殼抬升D.巖漿侵入一地殼下沉一風化侵蝕【答案】15.B16.B【解析】【15題詳解】根據題干“甲~丁為不同類型的巖石”,可知,將演講分為了侵入巖和噴出巖。在根據圖中信息,熔化后指向甲(深層環(huán)境:高溫高壓)、乙(表層環(huán)境:低溫低壓);由此判斷,甲是侵入巖,以是噴出巖;沉積成巖指向丁,丁為沉積巖;丙就為變質巖。該景觀的巖石是花崗巖,屬于侵入巖。故選B。【16題詳解】形成景觀的巖石屬于花崗巖,為巖漿侵入地表以下后冷卻凝固而成,經過地殼運動抬升出露地表,在外力侵蝕作用下形成酷似造型,據此【點睛】【點睛】冷卻凝固重熔再生安寧河是雅礱江下游左岸最大的支流(下圖).安寧河雖位于高山峽谷區(qū),但河道特征及河谷形態(tài)卻有別于雅礱江干流及其他支流,其切割較淺、河谷寬闊,河流含沙量較大。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7.圖中雅礱江在干支流交匯處的上游河段含沙量遠低于安寧河,主要是因為雅礱江()A.流域面積大,水量豐富B.流域內植被覆蓋率較低C.流經電站庫區(qū),泥沙沉積D.河道寬闊,泥沙分散18.當二灘水電站大量泄洪時,雅礱江洪峰將導致安寧河()A.含沙量減少B.水量增加C.淤積增強D.侵蝕加劇【答案】17.C18.C【解析】【分析】【17題詳解】結合材料讀圖分析,雅礱江在干支流交匯處上游河段位于二灘大壩下游,由于雅礱江流經電站庫區(qū),泥沙在庫區(qū)大量沉積,故含沙量遠低于安寧河,C正確;流域面積大,水量大,則含沙量大,A錯誤;從比例尺可知,圖示區(qū)域范圍不大,干支流植被覆蓋率差別不大,B錯誤;雅礱江位于高山峽谷,河道深窄,D錯誤。故選C。【18題詳解】當二灘水電站大量泄洪時,雅礱江水位迅速上漲,從而使安寧河向雅礱江排水受阻,水流變緩,泥沙淤積增強,侵蝕減弱,C正確,D錯誤;對安寧河的含沙量和水量不會產生影響,A、B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考查了水電站建設對河流的影響,需要結合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判斷。“泰加林”主要由冷杉、云杉、落葉松等針葉喬木組成的森林植被類型。根據森林群落外觀和林間透光差異,泰加林可分為“明亮針葉林”和“暗針葉林”兩種類型。野外觀察發(fā)現,泰加林中有許多不規(guī)則成片倒伏的成年樹木,當地人稱為“倒木圈”。據此完成下面小19.明亮針葉林正午時刻,最“明亮”的季節(jié)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林中形成“倒木圈”是因為()A.強對流天氣多,被雷電擊倒B.地形坡度大,滑坡崩塌導致C.凍土層阻擋根系發(fā)育,被強風吹倒D.土壤貧瘠,樹干發(fā)育不【答案】19.D20.C【解析】【19題詳解】泰加林主要由冷杉、云杉、落葉松等針葉喬木組成,亞寒帶針葉林在世界陸地自然帶中,主要位于北半球亞寒帶地區(qū)。屬于落葉針葉林,在夏季,枝葉繁茂,臨建透光度??;冬季由于泰加林落葉,林間透光度強故明亮針葉林正午時刻,最“明亮”的季節(jié)應該是北半球冬【20題詳解】泰加林緯度位置比較高,主要位于亞寒帶,亞寒帶氣溫較低,空氣對流運動相對較弱,對流雨天氣也較少,雷電天氣較少,故A選項錯誤;在亞寒帶針葉林地區(qū),泰加林中有許多不規(guī)則成片倒伏的成年樹木,在地形坡度大的地區(qū),有可能因滑坡崩塌導致樹木倒伏,但大面積倒伏發(fā)生地區(qū)不一定都是滑坡地區(qū),故B選項錯誤;亞寒帶針葉林中土壤有凍土層,凍土層會阻擋樹木根系發(fā)育,導致針葉林成年樹木根系不發(fā)達,當強風吹來時,容易發(fā)生樹木倒伏,故C選項正確;亞寒帶針葉林地區(qū),氣溫低,有機質分解較慢,土壤腐殖質較多,土壤較肥沃,故D選項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針葉林生長環(huán)境、倒木的成因。重點獲取材料的關鍵信息。下圖為2019年世界重大森林火災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1.關于圖中四地火災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地多大風,加劇火勢蔓延B.②地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熱干燥C.③地多燒荒不當,引發(fā)山火D.④地為落葉闊葉林,枯枝落葉多22.監(jiān)測和預測該災害分別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答案】21.B22.C【解析】【分析】【21題詳解】①地位于赤道無風帶,風力較小,A錯;②地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炎熱干燥,有利于火災的發(fā)生,B正確;③地位于地中海沿岸,火災多發(fā)主要與氣候因素有關,夏季高溫少雨,容易發(fā)生山火,且該區(qū)域經濟相對較為發(fā)達,荒地比重較少,C錯;④地為亞寒帶針葉林,林下枯枝落葉較多,且氣溫較低,枯枝落葉分解較慢,易燃物多,D錯。故選B。【22題詳解】根據所學地理知識可知,監(jiān)測火災的發(fā)生主要利用遙感技術(RS),預測災害用到了“分析”功能,應利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C正確;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與導航。故選【點睛】3S技術的區(qū)別:遙感技術(RS)主要用于獲取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主要用于定位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主要用于查詢、分析地理信息。2020年5月20日18時,颶風“安攀”在印度西孟加拉邦沿海登陸,颶風“安攀”給孟加拉灣沿岸國家?guī)砹藝乐仫L暴潮災害。下圖為“安攀”登陸前的位置和中心氣壓值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23.“安攀”登陸前的移動方向和強度變化是()A.向北偏東,強度先增強,后減弱B.向北偏西,強度先減弱,后增強C.向南偏東,強度先增強,后減弱D.向南偏西,強度先減弱,后增強24.能有效抵御風暴潮的工程措施是()A.完善預警系統(tǒng)B.修筑沿海堤壩C.圍海造田D.開挖河道【答案】23.A24.B【解析】【分析】【23題詳解】根據材料“安攀”登陸時為5月20日18時,登陸前從(北緯10°,東經86°)附近移動到(北緯15°,東經87°)附近,移動方向為東北,根據其中心氣壓值從日16日20時到19日20時下降,從19日20時到20日8時氣壓回升,所以其強度應先增強后減弱,故該題選A?!?4題詳解】完善預警系統(tǒng)為非工程措施,故A錯誤,圍海造田會加劇風暴潮的危害,故C錯誤;開挖河道能夠減輕洪澇災害的影響,對風暴潮影響小,故D錯誤;修筑沿海堤壩,削弱風力,減小風暴潮危害,故B正確,所以該題選B?!军c睛】防御風暴潮災害的措施:①加快防潮堤建設;②建立全方位預警系統(tǒng),加強預報與監(jiān)測;③建設和完善沿海防護林體系;④嚴格控制沿海地區(qū)地下水開采,控制地面沉降;⑤加大對風暴潮災害的宣傳力度,提高防災、減災意識;⑥加強法制;⑦科學管理。第II卷(綜合題共52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計52分。2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日晷是中國古代發(fā)明的用來計時的工具,它利用一天之中的日影變化原理來確定時刻,將全天分為12個時辰。最常見的為赤道式日晷。材料二蘇州市對口支援城市銅仁市(約28°N,109°E)第一中學地理小組在課外活動時制作了簡易的赤道式日晷,如圖所示,用硬紙板折疊一個角度α后分別充當晷面與底座,用細桿垂直穿過晷面中心當作晷針,在晷面上畫好全天12個時辰,正確放置在陽光下即可使材料三圖甲為2020年12月21日在銅仁第一中學校園內拍攝到(1)銅仁市學生制作日晷時,晷面與底板之間的夾角a固定角度為以保證日晷面與平行,晷針與_平行。(2)簡述將制作好的日晷正確放置時的要求(3)根據2020年12月21日拍攝到的晷針位置(圖甲),推測此時北京時間約為這天白天晷針的影子在晷面上轉過的角(。(4)一年中有一段時間要使用晷盤反面(朝向地平面),這段時間開始的節(jié)氣是終止的節(jié)氣是,說出這段時間蘇州晝夜長短的情況及其變化 。(5)在圖丁上完成12月21日銅仁市太陽視運動軌跡示意圖?!敬鸢浮?1)62°;赤道面;地軸(2)日晷的晷針為南北方向,上端指向北極星(或正北方向);放置的地面要水平;陽光照射無遮擋(第一小點必答,剩余兩點任答一(3)12時44分;小于;晝長小于12小時(4)秋分;春分;晝短夜長,秋分到冬至晝漸短,冬至日晝最短,冬至到春分晝漸長。要點:太陽日出位置東南,正午太陽高度大約30-40度之間(不超過45度),用箭頭表示自東向西太陽運動方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日晷的計時原理,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驹斀狻?1)結合材料讀圖分析,由圖丙可知,日晷的晷針與地軸平行,指向北極星的方向,晷針與地平面的夾角為28°,晷面與晷針垂直,因此晷面與底板之間的夾角a固定角度為62°,以保證日晷面與赤道平面平行。(2)該日晷屬于赤道日晷,日晷放置的地平面要水平,并在四周陽光照射無遮擋;日晷的晷針呈南北方向放置,其上端指向北極星的方向,日晷盤面與晷針垂直(晷面與水平地面的夾角與當地的地理緯度互余)。(3)讀圖甲可知,此時晷針的日影指向盤面的正下方,說明此時為當地正午12時,該地的經度為109°,計算可得出此時北京時間即120°E的地方時為12時44分;晷針的日影隨太陽升落而移動,約每小時移動15°,該日銅仁市晝短夜長,晝長小于12小時,因此在晷面轉過的角度小于180°。(4)赤道日晷的晷面與赤道平行,秋分到春分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因此該段時間要使用晷盤朝向地面的一面計時。秋分到春分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蘇州晝短夜長;其中從秋分到冬至隨太陽直射點南移晝長逐漸變短,冬至晝長最短,冬至到春分隨太陽直射點北移晝長逐漸變長。(5)繪制該圖需要把握3個關鍵時間點:①該日日出東南方位;②日落西南方位;③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且正午太陽高度≈90°-(28°+23°26′)=38°34′。再將這三個點用平滑曲線連接,用箭頭表示太陽東升西落。如圖:【點睛】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