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測試
語文
本試卷共8頁。全卷滿分150分,測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和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解析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解析標號涂黑,如有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解析;回答非選擇題時,將解析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測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在一般認識中,媒介就是信息的載體。對于閱讀來說,重要的是信息本身,而非其載體。因此,傳統(tǒng)語文教學注重的是符號(主要是文字)修辭??墒牵詮倪M入電子媒介時代以來,人們對媒介的認識就出現(xiàn)了質的飛躍。尤其是北美媒介環(huán)境學派對“什么是媒介”有著極為深刻的論述。從加拿大傳播學家哈羅德·伊尼斯提出“傳播的偏向”開始,媒介被看作是超越了一般信息載體的特殊文化形態(tài)。此后,麥克盧漢、波茲曼、梅羅維茨等學者又紛紛提出見解,大致可歸為以下幾種:
其一是“媒介即訊息”。這是伊尼斯的學生馬歇爾·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1964)中提出的重要論述,它扭轉了傳統(tǒng)注重媒介內容而忽視媒介形式的弊端。而事實上,當今社會的媒介之重要早已超越了具體訊息,成為一種參與主體塑造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文化形態(tài)。因此,“認識媒介”與古希臘神廟上“認識你自己”的銘文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其二是“媒介即隱喻”。這是麥克盧漢的學生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提出的基本觀點。“隱喻”具有強大的暗示作用,它意味著媒介在講述現(xiàn)實的同時,也賦予了其比敘事本身更高的權威,使人們誤以為媒介敘述的“現(xiàn)實”才是現(xiàn)實,是比真實更真實的擬態(tài)環(huán)境?!懊浇榧措[喻”這就需要人們具有高度的媒體訊息識別能力,勘破“隱喻”背后的秘密,從而真實地把握真實。
其三是“媒介即情境”。這是波茲曼的學生約書亞·梅羅維茨在《消失的地域》(1985)中提出來的。梅羅維茨把媒介看作場景(情境),而不同的場景會導致不同的社會行為,尤其新媒介將導致新的場景,從而誕生新的社會關系。
這三種媒介認識具有一以貫之的師承立場,那就是把“媒介”看作是具有價值偏向的、并非冷冰冰而純然客觀的文化形態(tài)。也就是說,“媒介”本身有著值得深刻挖掘的內涵,甚至可以認為它具有本體意識,它在故意引導受眾朝著某種方向前進。
無論“媒介即訊息”還是“媒介即情境”,它們所著眼的媒介都是圍繞電視所展開的電子媒介。而新世紀頭十年之后,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端新媒體已經(jīng)超越訊息、隱喻和情境,它變成了人的一部分,或者說人成了媒介的一部分。這可以稱為“媒介即人”或“人即媒介”。
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自媒體時代,媒介參與往往被等同于現(xiàn)實參與,越來越多的“鍵盤俠”游蕩在網(wǎng)絡.上,而現(xiàn)實中的人際交往卻乏善可陳。隱匿在屏幕之后的語言(包括文字、圖片、彈幕、表情包、短視頻等)交往,可能導致更多的偏見、娛樂和狂歡,從而消解了社會議題的嚴肅、真實與有效。
(摘編自林瑋《“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本體意義:--種傳播共同體的視角》,有刪改)
材料二:
戲曲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凝結了中華民族的美學思想。傳統(tǒng)戲曲的發(fā)展史可以說是戲曲借助不同媒介的傳播史。當戲曲傳播媒介一旦發(fā)生改變,戲曲藝術的表演、劇場和觀眾等都會發(fā)生相應變化。人類社會從口語時代、印刷時代、電子時代發(fā)展到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5G技術、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等已經(jīng)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產(chǎn)生活。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智能新媒體軟件應用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傳統(tǒng)戲曲與日益涌現(xiàn)的各種媒體形式的邂逅,給自身帶來了新的生機。
自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戲曲的傳播與接受,既有承繼關系,又存在時代差異。媒體形式的多樣化發(fā)展,使得中國戲曲藝術呈現(xiàn)多元形態(tài)并存的格局。20世紀初戲曲唱片興起,百代公司便為譚鑫培、汪笑儂等錄制唱片。戲曲影片《定軍山》的拍攝,標志著電影與戲曲的聯(lián)姻。20世紀60年代后,隨著電視機在我國的普及,具有代表性的電視戲曲欄目《梨園春》《秦之聲》走進了千家萬戶。可以說,利用多媒體平臺,傳統(tǒng)戲曲實現(xiàn)了劇場演出、網(wǎng)絡傳播并存的演出格局。觀眾可以在新媒體平臺欣賞梅蘭芳的《生死恨》,聆聽王瑤卿的唱腔,也可收看央視《空中劇院》戲曲展播。
劇場是戲曲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中國傳統(tǒng)戲曲從宋元的勾欄瓦舍發(fā)展到明清的茶園戲樓,見證了戲曲藝術傳播載體的發(fā)展演進。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戲曲的傳播模式又被打破了。當以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字技術為表征的新媒體與中國戲曲邂逅,我們看到了戲曲載體的極大豐富性。新媒體融合了戲曲唱片、戲曲電影、電視戲曲等海量的信息資源,戲曲門戶網(wǎng)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拓展了傳統(tǒng)戲曲的傳播空間,觀眾可隨時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跨時空欣賞經(jīng)典劇作,構成了對戲曲劇場演出美學效果的有益補充。
多媒體業(yè)態(tài)下,戲曲藝術觀念和生產(chǎn)主體的創(chuàng)新也在發(fā)生。許多戲曲名家也認識到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效應,有時直播平臺可以吸引數(shù)以萬計的觀眾在線觀看,受眾人數(shù)遠遠超過實體劇場觀眾。戲曲.名角們紛紛在抖音、快手、陌陌等社交軟件直播平臺上開通網(wǎng)上直播。有的戲曲名角吸引了數(shù)以萬計的“粉絲”在線,搖身一變,成了“網(wǎng)紅”。由于新媒體“粉絲”不受地理空間限制,往往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還有國際友人??梢哉f,利用新媒體平臺的在場性和交互性極強的特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戲曲演員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了與觀眾的在線互動。在直播過程中,觀眾隨時可以給喜愛的演員發(fā)“彈幕”交流。
(摘編自李有軍《當戲曲邂逅新媒體》,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麥克盧漢提出“媒介即訊息”的觀點,認為媒介之重要早已超越了具體訊息,“認識媒介”與“認識自己”同樣重要。
B.媒介即隱喻。只有人們具有高度的媒體訊息識別能力,才能明白“隱喻”背后的強大暗示性,從而真實地把握真實。
C.戲曲傳播媒介的改變帶動傳統(tǒng)戲曲藝術的表演、劇場等發(fā)生變化,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戲曲藝術觀念和生產(chǎn)主體的創(chuàng)新也在發(fā)生。
D.現(xiàn)當代中國戲曲的傳播與接受呈多元形態(tài)并存格局,除劇場演出外,還能借助唱片、電視、網(wǎng)絡等多樣化媒介傳播。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傳統(tǒng)語文教學注重的是信息本身,而非媒介,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的到來,語文教學將在關注信息的同時也關注信息載體。
B.“媒介即人”或“人即媒介”的說法表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人與媒介密不可分的關系,也反映出人們對于媒介認識的深入。
C.中國傳統(tǒng)戲曲由唱片、電影、電視戲曲欄目等媒介傳播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傳播,說明戲曲越來越受大眾歡迎。
D.多媒體業(yè)態(tài)下,戲曲名角吸引數(shù)以萬計的“粉絲”在線觀看互動,反映了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媒介參與被等同于現(xiàn)實參與的特點。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不能反映戲曲藝術多元形態(tài)并存格局的一項是(3分)
A.大連京劇院演員任思媛抖音直播《甘露寺》,網(wǎng)友打賞鼓勵“國粹代代傳”。
B.益陽市花鼓劇團在清溪劇院演出《補鍋》,票房爆滿,現(xiàn)場觀眾掌聲不斷。
C.大型豫劇經(jīng)典戲曲《花木蘭》在CCTV-11戲曲頻道《戲曲影視劇場》播出。
D.“蒲景苑”百姓劇場通過現(xiàn)場播放和網(wǎng)絡直播方式播出蒲劇電影《竇娥冤》。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
5.你所在的學校計劃開展“傳統(tǒng)戲曲進校園”的專題活動,如何在本次活動中更好地借助新媒體,讓傳統(tǒng)戲曲贏得觀眾請結合材料內容,談談你的看法。(4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火線外(二章)①
蕭紅
窗邊
M站在窗口,他的白色的褲帶.上的環(huán)子發(fā)著一點小亮,而他前額上的頭發(fā)和臉就壓在窗框上,就這樣,很久很久地。同時那機關槍的聲音似乎緊急了,一排一排地爆發(fā),一陣一陣地裂散著,好像聽到了在大火中坍下來的家屋。
“這是哪方面的機關槍呢”
“這槍一開,在電影上我看見過,人就一排一排地倒下去?!?/p>
“這不是嗎炮也響了?!?/p>
我在地上走著,就這樣散散雜雜地問著M,而他回答我的卻很少。
“這大概是日本方面的機關槍,因為今夜他們的援軍必要上岸,也許這是在搶岸……也許……”
他說第二個“也許”的時候,我明白了這“也許”一定是他又復現(xiàn)了他曾做過軍人的經(jīng)驗。
于是那在街上我所看到的傷兵,又完全遮沒了我的視線;他們在搬運貨物的汽車上,汽車的四周插著綠草,車在跑著的時候,那紅十字旗在車廂上火苗一般跳動著。那車沿著金神父路向南去了。遠處有一個白色的救急車廂上畫著一個很大的紅十字,就在那地方,那飄蓬著的傷兵車停下,行路的人是跟著擁了去。那車子只停了一下,又倒退著回來了。退到最接近的路口,向著一個與金神父路交叉著的街開去,這條街就是莫利哀路。這時候我也正來到了莫利哀路,在行人道上走著。那插著草的載重車,就停在我的前面,那是一個醫(yī)院,門前掛著紅十字的牌匾。
兩個穿著黑色云紗大衫的女子跳下車來。她們一定是臨時救護員,臂上包著紅十字。這時候,我就走近了。
跟著那女救護員,就有一個手按著胸口的士兵站起來了,大概他是受的輕傷,全身沒有血痕,只是臉色特別白。還有一個,他的腿部扎著白色的繃帶,還有一個很直地躺在車板上,而他的手就和蟲子的腳爪般攀住了樹木那樣緊抓著車廂的板條。
這部車子載著七八個傷兵,其中有一個,他綠色的軍衣在肩頭染著血的部分好像被水浸著那么濕,但他也站起來了,他用另一只健康的手去扶著別的一只受傷的手。
女救護員爬上車來了,我想一定是這醫(yī)院已經(jīng)人滿,不能再收的緣故。所以這載重車又動搖著,響著,倒退著,沖開著圍觀的人,又向金神父路退去。就是那肩頭受傷的人,他也從原來的地方坐下去。
他們的臉色有的是黑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黃色的,除掉這個,從他們什么也得不到,呼叫,哼聲,一點也沒有,好像正在受著創(chuàng)痛的不是人類,不是動物……靜靜地;靜得好像是一棵樹木。
人們擁擠著招呼著,抱著孩子,拖著拖鞋,使我感到了人們就像在看“出大差”那種熱鬧的感覺。停在我們腳尖前面的這飄蓬的人類,是應該受著無限深沉的致敬的呀!
于是第二部插著綠草的汽車也來到了,就在人們擁擠圍觀的當中,兩部車子一起退去了。
M的腰間仍舊是閃著那帶子上的一點小亮,那困惱的頭發(fā)仍舊是切在窗子的邊上。寧靜,這深夜的寧靜,微風也不來擺動這桌子上的書篇……只在那北方槍炮的世界中,高沖起來的火光中,把M的頭部烘托出來一個圓大沉重而安寧的黑影在窗子上。
我想他也和我一樣,戰(zhàn)爭是要戰(zhàn)爭的,而槍聲是并不愛的。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
小生命和戰(zhàn)士
“你看那兵士腰間的刀子,總有點兇殘的意味,可是他也愛那么小的孩子?!蔽疫@樣小聲地把嘴唇接近著L的耳邊。
其實渡輪正在進行中的聲音,也絕對使那兵士不會聽到我的話語的。
其中第一個被我注意的,不是那個抱著孩子的,而是另外的一個,他一走上來,就停在船欄的旁邊。他那么小,使我立刻想到了小老鼠。兩頰從顴骨以下是完全陷下來的,因此嘴有點突出。耳朵在帽子的邊下,顯得貧薄和孤獨,和那過大的帽遮一樣,對于他都起著一種不配稱的感覺。從帽遮我一直望到他黑色的膠底鞋,左手上受了傷,被一條掛在頸間的白布帶吊在胸前,他穿著特為傷兵們趕制的過大的棉背心,而這件棉背心就把他裝飾成一只小甲蟲似的站在那里。等另外兩個兵士走近前來的時候,他就讓開了。
這兩個之中的一個,在我看來是個軍官,他并不怎樣瘦,有點高大,他受傷的也是左手,同樣被一只帶子吊在胸前。在他慢慢地踱著的時候,那黑色皮鞋的后半部不時地被黃呢褲的邊口埋沒著。當他同另外的一個講話的時候,那空著的,垂在左肩的軍中黃呢上衣的袖子,顯得過于多余地在擺蕩——因為他隔一會就要抬一抬左肩的緣故。
我所說的掛著刀的兵士,始終沒有給我看到他的正面,因為那受傷的軍官和他談話總是對立著,我所能看到的是他腳上的刺刀針,腰間的短刀,他的腰和肩都寬而且圓。那在懷中的孩子時時想要哭,于是他很小心地搖著他,把那包著孩子的軍外套隔一會兒拉一拉,或是包緊一點。
不知為什么,我看他好像無論怎樣也不能完全忘掉他腰邊的短刀,孩子一安靜下來,他的左手總是反背過來壓在刀柄上。
渡輪走近一個停在江心的貨船旁邊的時候,因為那船完全熄了燈火,所以好像一座小城似的黑黑地睡在江心上,起重機上還有一個大皮囊似的東西高懸著。
我是背著鍋爐站著的,背后的溫暖已經(jīng)增加到不能忍耐的程度,所以我稍稍離開一點,可是我的背后仍接近著溫暖,而我的胸前卻向著寒涼的江水。
那軍官的煙火照紅了他過高的鼻子,而后輕輕地好像從指尖上把它一彈,那煙火就掠過了船欄而向著月下的江水奔去了。
我一轉身就看到了那第一個被我注意的傷兵就站在我的旁邊,似乎在這船上并沒有他的同伴,他帶著衰弱或疲乏的樣子在望著江水。他好像在尋找什么,也好像他要細聽一聽什么,或者不是,或者他的心思完全系在那只吊在胸前的左手上。
前邊就是黃鶴樓,在停船之前,人們有的從座位上站起來,有的在移動著,船身和碼頭所激起來的水聲,很響地在擊撞著。即使那士兵的短刀的環(huán)子碰擊得再響亮一點,我也不能聽到,只有想象著:那緊貼在兵士胸前的孩子的心跳和那兵士的心跳,是不是他們彼此能夠聽到
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注]①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隨后,蕭紅跟隨友人撤往武漢,創(chuàng)作了多篇以抗日為主題的作品,《火線外二章:窗邊、小生命和戰(zhàn)土》就寫于此時。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一排一排”“一陣一陣”等疊詞的運用,寫出了槍聲之急之多,強調突出了戰(zhàn)時背景。
B.“飄蓬”一詞,生動地寫出了這些可敬的人如同隨風飄蕩的蓬草般的命運,為了抗戰(zhàn),居無定所。
C.文章記錄了蕭紅在戰(zhàn)場邊緣的見聞,對傷員們負傷狀況做了細致的描寫,直接體現(xiàn)了戰(zhàn)斗的激烈。
D.運用平實、率真的敘事方式,營造出一種稚拙渾樸的悲壯之美、一種含蓄而深沉的悲傷情調。
7.下列對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中將傷兵描繪成“一棵樹木”“小老鼠”“小甲蟲”,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戰(zhàn)爭對人的摧殘。
B.士兵腰間的短刀所代表的兇殘的戰(zhàn)爭與小孩子象征的天真純潔的人性形成了鮮明對比,士兵是愛孩子的,戰(zhàn)爭不能泯滅他們善良本真的人格。
C.通過對傷兵臉色的描述——“有的是黑的,有的是白的,有的是黃色的”,寫出了傷兵經(jīng)歷的痛苦。
D.腰間帶刀又抱著孩子的戰(zhàn)士、忙碌的救護員、負傷的士兵與軍官,都映人讀者眼簾,人物形象描寫細致,立體飽滿。
8.有人評價,蕭紅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敘事性,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她的敘事藝術。(6分)
9.茹志鵑的《百合花》和蕭紅的《火線外》都是“非戰(zhàn)爭化”的戰(zhàn)爭題材文章,請結合兩篇文章談談你對這一說法的理解。(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笨鬃釉唬骸扒?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①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笨鬃釉唬骸扒?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6怀?,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①畛鲇阼裕斢駳в跈持?,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②,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笨鬃尤眨骸扒?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p>
(選自《論語·季氏第十六》,有刪改)
[注]①東蒙:山名,蒙山,在今山東蒙陰南。②費(bi):季氏的私邑,在今山東費縣。
材料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日:‘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謹;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狈蜃舆又!扒?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薄俺?爾何如”對曰:“非日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弊釉唬骸昂蝹跻喔餮云渲疽病!痹唬骸澳赫撸悍瘸?,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暫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薄拔ㄇ髣t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選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B.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C.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D.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時君主每年都要祭祀五谷神和土地神。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象征。
B.夫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也可指學者或老師。材料--的“夫子”是指季氏,材料二則是孔子學生對他的尊稱。
C.蕭墻,面對國君宮門的小墻。--名“塞門”,又稱“屏”。臣至此屏,便會肅然起敬,蕭通“肅”。這里比喻內部。
D.會同,古代諸侯朝見天子的通稱?!皶?,是指諸侯在非規(guī)定時間朝見天子?!巴保侵钢T侯一起朝見天子。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通過寫孔子譴責季氏討伐顓臾的做法,明確表述了孔子反對武力征伐,主張“仁者愛人”的政治思想。
B.材料一第二段中,孔子通過引用與擬人的修辭對企圖推卸攻打顓臾責任的冉有進行批駁: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失職就要追究責任。
C.材料二孔子“哂由”既有子路“率爾而對”的因素,也有子路在治國方略中將“方”置于“勇”后的原因。
D.《季氏將伐顓臾》寫出了孔子對弟子愛深言切的一面,而《侍坐》寫出了孔子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一面。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4分)
(2)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日:“異乎三子者之撰。”(4分)
14.孔子認為季氏討伐顓臾是錯誤的,理由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賦得魚登龍門
元稹
魚貫終何益,龍門在苦登。有成當作雨,無用恥為鵬。
激浪誠難溯,雄心亦自憑。風云潛會合,髻鬣①忽騰凌。
泥滓辭河濁,煙霄見海澄?;卣绊樍鬏叄l敢望同升。
[注]①警鬣,qíliè,意思為獸畜的鬃毛,此處指魚的背鰭。
15.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賦得”,借古人成句命題作詩,詩題前常冠以“賦得”二字;其亦用于應制之作及詩人集會分題。
B.詩歌開篇用“魚貫”來批判循規(guī)蹈矩、不思進取的人,說其像游魚一樣一個接一個地游走。
C.鵬在古代詩歌意象中常指懷有遠大志向的人,這首詩中,詩人用鵬來勸誡人們失敗后不放棄希望。
D.“髻鬣忽騰凌”一句中,“髻鬣”采用了借代的修辭,本句句意是指魚已騰凌而起,正化龍而飛。
16.作為一名高一學子,你認為應該怎樣才能“魚躍龍門”請結合本詩進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曹操《短歌行》中“,”兩句,借用《管子·形勢解》中的典故,通過比喻來表述自己希望多納賢才的愿望。
(2)《說“木葉”》一文講到自從屈原發(fā)現(xiàn)“木葉”的奧妙后,后世詩人紛紛沿用并發(fā)展了這一意象,其中杜甫《登高》與之相關的一聯(lián)是“,”。
(3)“船”這一形象常見于古詩文之中,如蘇軾《赤壁賦》中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分別使用了比喻、借代手法,形象生動。
(4)李白的詩歌充滿瑰麗想象,《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詩人想象仙人身披彩虹,御風而來的兩句是“,”。
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
18.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商賈/賈誼眷屬/謄寫稱心如意/稱呼
B.埋怨/埋葬口角/角色驀然回首/模擬
C.暴虐/戲謔悲慟/痛心妻離子散/散漫
D.毋寧/寧靜忖度/歡度不肖子孫/肖像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9-21題。
喜劇是戲劇的一種類型,大眾一般解作笑劇或笑片,它常以夸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臺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引起人們對丑的、滑稽的嘲笑,對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為了打出喜劇地方特色,鐵嶺人發(fā)揚①的精神,當?shù)匚幕鞴懿块T于1983年將鐵嶺曲藝團和話劇團合并為鐵嶺市民間藝術團,這項大膽改革的舉措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從此遼寧的戲劇和曲藝呈現(xiàn)出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多方面人才的整合為遼寧喜劇小品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鐵嶺市民間藝術團有著良好的創(chuàng)作班底,匯聚了大量的人才。話劇導演張惠中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將專業(yè)的戲劇理念運用于拉場戲;舞蹈演員出身的喬杰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華,由他導演的作品具有鮮明的獨創(chuàng)個性,令人②;后來成為著名編劇的張超、崔凱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拉場戲和小品。趙本山、潘長江后來調入該團,連同原有的何廣順、李海、李靜等優(yōu)秀演員,構成強大的表演團隊。著名編導李春明戲曲演員出身,百年老戲《瞎子觀燈》為基礎創(chuàng)作了拉場戲《大觀燈》,連演幾百場,創(chuàng)造.了當時全國劇場演出的最高紀錄。從此,鐵嶺民間藝術團形成了編劇、作曲、導演、演員一條龍的格局,可謂陣容強大,③。大量的拉場戲被創(chuàng)作出來,《雙扣門》《雙送鴨》《鬧魚塘》《麻將豆腐》都是該團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作品。從此,具有鮮明遼北風格的拉場戲正式形成。
19.請在文中橫線上依次填入成語,使內容恰當,邏輯合理。(3分)
20.根據(jù)畫橫線句子,請以單句形式為“喜劇”下定義。可以增減部分文字,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
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A.戲曲演員出身的著名編導李春明以百年老戲《瞎子觀燈》為基礎創(chuàng)作了拉場戲《大觀燈》,連演幾百場,創(chuàng)造了當時全國劇場演出的最高紀錄。
B.著名編導李春明戲曲演員出身,以百年老戲《瞎子觀燈》為基礎創(chuàng)作了拉場戲《大觀燈》,該戲連演幾百場,創(chuàng)造了當時全國劇場演出的最高紀錄。
C.戲曲演員出身的著名編導李春明以百年老戲《瞎子觀燈》為基礎創(chuàng)作了拉場戲《大觀燈》,該戲.連演幾百場,創(chuàng)造了當時全國劇場演出的最高紀錄。
D.著名編導李春明戲曲演員出身,以百年老戲《瞎子觀燈》為基礎創(chuàng)作了拉場戲《大觀燈》,連演幾百場,創(chuàng)造了當時全國劇場演出的最高紀錄。
22.請在下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質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對人體的好處多多。但有些人是不太適合喝牛奶的。
第一,乳糖不耐癥人群。對于乳糖酸缺乏的人群,飲用牛奶可能會引發(fā)腹瀉等反應。我們可以把牛奶和其他食物混合食用,如加在燕麥粥里,以有效減輕乳糖不耐的不適感。
第二,①。牛奶蛋白過敏是指由牛奶蛋白引起的異?;蜻^強的免疫反應。有些人在飲用牛奶后會出現(xiàn)類似過敏的反應,如腹瀉、哮喘、鼻炎、蕁麻疹等。
第三,缺鐵性貧血患者。大量鈣會妨礙鐵的吸收,因此服用補鐵藥品時最好不要同時喝牛奶,可以②,中午吃富含鐵的食物,晚上吃補鐵藥物。
第四,剛做完腹部手術的病人。由于牛奶中所含的脂肪和酪蛋白不易消化,因此會長時間停留在人體內并產(chǎn)生氣體,導致病人有腹脹的癥狀。
第五,患膽囊疾病、胃潰瘍和食管反流的人群,這類患者如果③,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不過,膽囊疾病、胃潰瘍和食管反流患者并非完全不能飲用牛奶和酸奶,少量飲用即可,且最好是低脂奶,并搭配其它食物一起吃。
朋友們,這樣實用的小知識,你知道了嗎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齊桓晉文之事》中有這樣一句話:“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贝_實,世事紛紛,每個人在面對選擇時,都會有權衡與度量,每一個選擇背后都藏著自己的尺子。
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到第四單元的課文涉及了眾多真實或虛構的歷史人物,請選擇其中的一位,解讀他生命中的“權”與“度”,并體現(xiàn)你對于人生的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議論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測試語文參考解析、提示及評分細則
1.[解析]A[解答]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項“麥克盧漢……認為媒介之重要早已超越了具體訊息,‘認識媒介’與‘認識自己’同樣重要”的說法有錯?!罢J為媒介之重要早已超越具體訊息,‘認識媒介’與‘認識自己’同樣重要”是材料一的認識,而不是麥克盧漢的觀點。選項曲解文意,故選A。
2.[解析]C[解答]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C項“說明戲曲越來越受大眾歡迎”于文無據(jù)。由唱片、電影、電視戲曲欄目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抖音、快手等智能新媒體傳播,說明媒體形式多樣化發(fā)展,使傳統(tǒng)戲曲實現(xiàn)了劇場演出、網(wǎng)絡傳播并存的演出格局,但并不能說明戲曲越來越受歡迎。選項曲解文意,故選C。
3.[解析]B.[解答]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題干“戲曲藝術多元形態(tài)并存”指的是多種媒介參與戲曲的傳播。B項僅是戲曲在劇場演出,無其他媒介的加入。故選B。
4.[解析]①材料一由人們對媒介的傳統(tǒng)認識引人并指出進人電子媒介時代后關于媒介的認識出現(xiàn)了質的飛躍。②接著,依次介紹并闡釋了當代學者關于媒介的三類見解,即“媒介即訊息”“媒介即隱喻”“媒介即情境”,并總結其共同特點:把“媒介”看作是具有價值偏向的文化形態(tài)。③最后,指出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自媒體時代,媒介已變成人的一部分,并表述了對于媒介參與可能導致的弊端的思考。(每點1分,答對三點計全分)
[解答]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行文思路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在準確把握文本層次的基礎上,抓住文本重點歸納概括。
5.[解析]①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效應,擴大傳統(tǒng)戲曲的影響力。②利用新媒體平臺的特點,吸引觀眾在線觀看,注意觀眾與演員在線互動。③做好引導,注意消解網(wǎng)絡上的偏見、娛樂和狂歡。(每點1分,答對三點計全分)[解答]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運用文本觀點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結合“許多戲曲名家也認識到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效應,有時直播平臺可以吸引數(shù)以萬計的觀眾在線觀看,受眾人數(shù)遠遠超過實體劇場觀眾”,可提出“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效應,擴大傳統(tǒng)戲曲的影響力”。結合“利用新媒體平臺的在場性和交互性極強的特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戲曲演員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了與觀眾的在線互動”,可提出“利用新媒體平臺的特點,吸引觀眾在線觀看,注意觀眾與演員在線互動”。結合“隱匿在屏幕之后的語育(包括文字、圖片、彈幕、表情包、短視頻等)交往,可能導致更多的偏見、娛樂和狂歡,從而消解了社會議題的嚴肅、真實與有效”,可提出“做好引導,注意消解網(wǎng)絡上的偏見、娛樂和狂歡”。
6.[解析]C[解答]C項“直接體現(xiàn)了戰(zhàn)斗的激烈”有誤,這里應為間接表現(xiàn)。
7.[解析]D[解答]D項“人物形象描寫細致,立體飽滿”錯。
8.[解析]①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展現(xiàn)火線外畫面.使得敘事真實生動,也能自由地抒發(fā)感慨,并更易激發(fā)讀者共鳴。②文章敘事擅長細節(jié)處理,文章通過-.系列的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使形象變得具體可感,人物的精神和情感呼之欲出。③敘事中注意對情感的節(jié)制,把對戰(zhàn)爭的感受隱藏在日常事情和生活的細節(jié)中,避免了敘事中過度抒情和空洞抒情的弊端。(每點3分,答對兩點計全分,其他盲之成理的解析請酌情給分。)
9.[解析]①從標題上看,《百合花》和《火線外》就契合了“非戰(zhàn)爭化”的特點。②從情節(jié)看,《百合花》《火線外》都較少直接描寫戰(zhàn)爭場面,而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戰(zhàn)場外的事件。③從人物與主題表述看,《百合花》借助戰(zhàn)爭這一特定背景下“我”、新媳婦和女衛(wèi)生員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純潔的猶如百合的愛去反襯戰(zhàn)爭的殘酷;《火線外》通過個人生活、個人感情以及傷兵畫面的敘述描寫,深化對戰(zhàn)爭社會批判的目的。④《百合花》的語言清新質樸,《火線外》語言直率而自然,都與常見戰(zhàn)爭題材小說不同。(每點2分,答對三點計全分)
10.[解析]D[解答]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使他們來了以后,就要使他們安定下來?,F(xiàn)在仲由和冉求呀,你們兩個人輔佐季孫氏,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招徠他們;國家四分五裂,卻不能保全;反而策劃在國內興起干戈?!惫蔬xD。
11.[解析]A[解答]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A項,“社”指土神,"稷”指谷神。故選A。
12.[解析]B[解答]本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第二段中沒有用擬人的修辭對冉有進行批駁,而是用的比喻?!拔6怀?,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此兩句用的是比喻。“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攙扶者的失職來比喻冉有、季路作為季氏家臣而沒有盡到責任?!盎①畛鲇阼?龜玉毀于櫝中”的比喻有雙重喻義:一是將季氏比作虎兕,將顓臾比作龜玉。季氏攻打顓臾,好比虎兕跑出籠子傷人;顓臾如被攻滅,好比龜甲、玉石毀于盒中,二是將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龜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傷人,龜玉毀于櫝中,是看守者的失職。冉有、季路在季氏門下,卻不能對季氏伐顓臾進行有效的阻止,指出冉有和季路應認.識到自己沒有盡職盡責。
13.[解析](1)我聽說擁有邦國的諸侯和擁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貧困而怕不安定。(實詞“患”“寡”各1分,句意通暢2分)(2)(曾皙)彈瑟的聲音(漸漸)稀疏,鏗的一聲,把瑟放下,站起來,回答說:“我和他們三人為政的才能不一樣。”(省略句式1分,實詞“作”“撰"各1分,句意通暢1分)[解答]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
14.[解析]①先王封國,不可伐;②邦域之中,不必伐;③社稷之臣,不當伐。(每點1分。本題答題區(qū)間在第1段,用原文作答只給1分)[解答]本題主要考查文本內容理解分析及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在原文中找到關鍵語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概括即可。
15.[解析]C[解答]C項,“用鵬來勸誡人們失敗后不放棄希望"錯。詩中稱“無用恥為鵬”,不成功則恥于成為鵬鳥,可見在本詩中并非勸誡人們失敗后不放棄希望。
16.[解析]①要有雄心壯志,成為有用之才,不能像游魚一樣隨波逐流、不思進取。②刻苦努力,克服困難。要想飛躍龍門,必須刻苦努力;雖然波濤洶涌,也要逆流而上。③等待機遇,善于抓住時機,等到風云際會時,要能騰凌而起,實現(xiàn)魚躍龍門的志愿。(每點2分[解答]詩歌譯文:按照順序一個接一一個游走有何用處,要登上龍門主要是刻苦努力。如果有所成就,即能興云作雨,不能成功則恥于成為鵬鳥。洶涌的波浪確實難以逆流而上,要憑借自己的雄心壯志。在風云際會之時,終能騰凌而起。離開了污濁的泥水,升上云霄,看見澄澈的大海。當此時,再回頭看看那些隨波逐流的人,誰能達到這樣的高度
17.[解析](1)山不厭高海不厭深(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3)縱一葦之所如檣櫓灰飛煙滅(4)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18.[解析]A[解答]A項gǔ/jiǎjuàn/téngchèn/chēng;B項mán/máijué/juémò/mó;C項nuè/xuètòng/tòngsàn/sàn;D項nìng/níngduó/dùxiào/xiào。
19.[解析]①敢作敢為/敢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藝術品租賃合同
- 會議場地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
- 保密協(xié)議商業(yè)合同
- 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安全健康與環(huán)境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賓館酒店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菏澤家政職業(yè)學院《輕工行業(yè)清潔生產(chǎn)及污染控制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Unit 5 Revealing Nature Developing ideas The Secret Language of Plants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 沈陽醫(yī)學院《機器人工程專業(yè)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財經(jīng)職業(yè)技術學院《主題閱讀(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勝利職業(yè)學院《化工原理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3年高中音樂課件陽關三疊(琴歌)
-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 公司資產(chǎn)情況說明范文百度
- 醫(yī)療器械中有害殘留物檢驗技術
- 2015-2022年大慶醫(yī)學高等??茖W校高職單招語文/數(shù)學/英語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產(chǎn)品過程特殊特性初始清單(示例)
- 兩篇古典英文版成語故事塞翁失馬
- 中國古代文學史 馬工程課件(中)13第五編 宋代文學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學
- GB/T 14643.4-2009工業(yè)循環(huán)冷卻水中菌藻的測定方法第4部分:土壤真菌的測定平皿計數(shù)法
- DL-T 5190.1-2022 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 第1部分:土建結構工程(附條文說明)
- GA/T 914-2010聽力障礙的法醫(yī)學評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