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學生學業(yè)水平期末考試檢測生物試題_第1頁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學生學業(yè)水平期末考試檢測生物試題_第2頁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學生學業(yè)水平期末考試檢測生物試題_第3頁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學生學業(yè)水平期末考試檢測生物試題_第4頁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學生學業(yè)水平期末考試檢測生物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澤縣2019年秋季學期高二年級學生學業(yè)水平檢測生物試卷一、選擇題1.下列與細胞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均為DNAB.T2噬菌體不含有膜包被的細胞核,因此屬于原核細胞C.細胞均有相同成分組成的細胞骨架,與細胞的物質運輸?shù)让芮邢嚓PD.心肌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其細胞膜不具有流動性【答案】A【解析】【分析】以前在真核細胞中發(fā)現(xiàn)細胞骨架的時候,主要是三種,微管蛋白、肌動蛋白絲和中間絲,便認為細胞骨架就這三種構成。在原核細胞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三種蛋白,所以認為原核細胞沒有細胞骨架,但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原核細胞中有類似骨架蛋白的蛋白,所以原核細胞也是有細胞骨架的,但是組成和真核細胞不一樣?!驹斀狻緼、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其遺傳物質就是DNA,A正確;B、T2噬菌體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B錯誤;C、原核細胞中有類似真核細胞骨架的蛋白成分,但仍有區(qū)別,C錯誤;D、磷脂雙分子層和大多數(shù)的蛋白質都能流動,故細胞膜具有流動性,與細胞分化程度無關,D錯誤。故選A?!军c睛】細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選擇透過性,結構特性是流動性。2.下列有關細胞中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淀粉和蔗糖徹底水解得到的單糖都是葡萄糖B.人體皮膚細胞中的酪氨酸可轉變?yōu)楹谏谻.丙氨酸的組成元素有C、H、O、N、SD.細胞中的有機物都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糖類的元素組成:只有C、H、O;脂質的元素組成:主要含C、H、O,有的含有N、P;蛋白質的元素組成:主要為C、H、O、N,也含有少量S;核酸和ATP的元素組成:C、H、O、N、P。

【詳解】A、蔗糖徹底水解得到的單糖是葡萄糖和果糖,A錯誤;B、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體的皮膚、毛囊等處的細胞中,它能叫酪氨酸轉變?yōu)楹谏?,B正確;C、丙氨酸的R基不含S,可其由C、H、O、N四種元素成,C錯誤;D、細胞中的有機物有些是能源物質,有些不是能源物質,如核酸,不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D錯誤。故選B。3.下列關于ATP的敘述,正確的是()A.ATP分子由腺嘌嶺、脫氧核糖和磷酸組成B.吸能反應往往伴隨著ATP合成,放能反應往往伴隨著ATP水解C.細胞內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體現(xiàn)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D.線粒體、葉綠體合成的ATP均可用于物質跨膜運輸【答案】C【解析】【分析】1、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堿基和3個磷酸組成,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個,“P”代表磷酸基,ATP水解掉1個磷酸是ADP,水解掉2個磷酸是AMP,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ATP的結構簡式是“AP~P~P”,其中“~”是高能磷酸鍵,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容易水解,形成ADP和PI,釋放其中的能量,供給細胞生命活動的需要,因此ATP是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ATP在細胞內含量很少,細胞對ATP的需要量很大,依賴于ATP與ADP的快速轉化滿足細胞對能量的大量需求。【詳解】A、ATP分子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組成,A錯誤;B、吸能反應往往伴隨著ATP的水解,放能反應往往伴隨著ATP的合成,B錯誤;C、細胞中絕大多數(shù)的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動都由ATP直接功能,細胞內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正確;D、葉綠體合成的ATP只用于暗反應,D錯誤。故選C。4.在等量的水稻、番茄的缺素培養(yǎng)液中添加等量的Mg2+、Ca2+、SiO44,一段時間后再次測定這些離子的濃度,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水稻需要Mg2+、Ca2+較多,而SiO44的需要量較少B.番茄根細胞吸收Mg2+、Ca2+的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C.同一生物對不同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D.水稻細胞能向外排出多余Mg2+、Ca2+使得培養(yǎng)液中的Mg2+、Ca2+濃度升高【答案】C【解析】【分析】由題圖可知:水稻吸收的SiO42多,對Mg2+、Ca2+吸收少,而番茄吸收的Mg2+和Ca2+較多,對SiO42吸收少,說明植物對無機鹽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詳解】A、由題圖可知,水稻需要Mg2+、Ca2+較少,而SiO44的需要量較多,A錯誤;B、番茄根細胞吸收Mg2+、Ca2+方式為主動運輸,B錯誤;C、從題圖中看出同一植物對不同離子的需要量不同,說明同一生物對不同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C正確;D、培養(yǎng)液中的Mg2+、Ca2+濃度升高是因為水稻吸收水的速率比吸收Mg2+、Ca2+的速率快,D錯誤?!军c睛】本題考查植物細胞對水分和無機鹽吸收的知識,分析題圖獲取正確信息、明確植物對無機鹽離子的吸收和水分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過程是解題的關鍵。5.使用洋蔥進行的生物實驗,取材部位與實驗匹配最佳的是()A.取紫色鱗片葉,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B.取根尖分生區(qū)細胞,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C.取鱗片葉外表皮,觀察細胞的線粒體D.取鱗片葉內表皮,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答案】D【解析】【分析】紫色洋蔥的葉片分兩種,一種是管狀葉,綠色。這種葉片可用于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紫色洋蔥的另一種葉片是鱗片葉,其內外表皮都由一層細胞構成,適于顯微鏡觀察。其中外表皮紫色,適于觀察質壁分離復原;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淺色,適于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狀況。觀察有絲分裂的最佳材料是根尖,一是色淺,無其他色素干擾;二是此處細胞處于分裂周期中,能找到進行分裂的細胞?!驹斀狻緼、洋蔥紫色鱗片葉不含葉綠體,不能用于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A錯誤;B、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沒有紫色的大液泡,也沒有綠色的葉綠體,不便于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B錯誤;C、健那綠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紫色鱗片葉外表皮呈現(xiàn)紫色,會干擾實驗結果的觀察,C錯誤;D、洋蔥鱗片葉內表皮是白色的,可用于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沒有顏色干擾,D正確。故選D。6.如圖所示,某一化學反應進行到t1時,加入一定量的酶,該反應在最適條件下進行直到終止。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A.酶可降低該反應的活化能 B.t1~t2反應速率逐漸減慢C.t2時酶失去活性 D.適當降低反應溫度t2右移【答案】C【解析】【分析】酶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反應物濃度降低的速率可表示化學反應的速率,由圖可知,t1~t2反應物濃度減小的速率由大到小,說明反應速率逐漸減慢。【詳解】酶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A正確;加入酶以后,t1~t2的開始階段,反應物濃度降低較快,說明反應速率大,隨著時間的延長,反應物濃度降低減慢,說明反應速率逐漸減慢,可能是反應物的濃度限制了反應速率,B正確;根據題意“加入一定量的酶,該反應在最適條件下進行”,說明酶沒有失活,t2時反應物濃度為0,說明反應物被完全分解了,C錯誤;適當降低反應溫度,酶的活性降低,反應速率減慢,反應物完全被分解所需要的時間要延長,故t2右移,D正確。故選C。7.下列有關葉綠體和線粒體內部分代謝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葉綠體內:CO2→C3→C6Hl2O6,線粒體內:C6Hl2O6→C3→CO2B.兩種細胞器都與能量轉換有關,且其能量轉換都只發(fā)生在膜上C.ATP和[H]在葉綠體中隨水的分解而產生,在線粒體中隨水的生成而消耗D.葉綠體代謝產生的水可以被線粒體利用,線粒體代謝產生的水也可以被葉綠體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中,第一階段:葡萄糖在細胞質基質中就被分解成丙酮酸和[H]?!驹斀狻緼、葉綠體內可發(fā)生CO2→C3→C6Hl2O6,在線粒體中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不是葡萄糖,故線粒體中不會發(fā)生C6Hl2O6→C3→CO2,A錯誤;B、線粒體和葉綠體都與能量轉換有關,其中線粒體能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ATP中的化學能,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葉綠體能將光能轉化為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發(fā)生在類囊體薄膜和葉綠體基質,B錯誤;C、在線粒體水的生成過程中生成了ATP,沒有ATP的消耗,C錯誤;D、葉綠體代謝產生的水如果進入線粒體,可以被線粒體利用,線粒體代謝產生的水如果進入葉綠體,也可以被葉綠體利用,D正確。故選D【點睛】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都有[H]的生成,第三階段有[H]的消耗。8.將一些蘋果儲藏在密閉容器中,較長時間后會聞到酒香。當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產生量如下表所示。(假設細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氧濃度(%)abcdeCO2產生量(mo1/min)1.21.01.31.63.0O2的消耗量(mol/min)00.50.71.23.0A.氧濃度為a時,蘋果的細胞呼吸只在細胞溶膠中進行B.氧濃度為c時,蘋果產生酒精的量為0.6mol/minC.氧濃度為d時,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酒精發(fā)酵D.氧濃度為b時,較適宜于蘋果的儲藏【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以及CO2產生量和O2的消耗量的關系,考生要能夠通過表中數(shù)據判斷細胞呼吸的類型以及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蘋果在有氧的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無氧的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驹斀狻緼、氧濃度為a時,蘋果的細胞呼吸消耗的氧氣量為0,表明細胞只進行無氧呼吸,此時細胞呼吸的場所在細胞質基質,A正確;

B、氧濃度為c時,蘋果無氧呼吸產生的CO2量為1.30.7=0.6mol/min,而C2H5OH的量與無氧呼吸產生的CO2量相等,也為0.6mol/min,B正確;C、氧濃度為d時,O2的消耗量為1.2,故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0.2;無氧呼吸產生的CO2為0.4,故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0.2,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發(fā)酵,C錯誤;

D、氧濃度為b時,呼吸作用強度最低,在表格中b點的氧濃度較適宜于蘋果的儲藏,D正確。

故選C。9.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為測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學習小組從菠菜葉中提取該酶,用其催化C5與14CO2的反應,并檢測產物14C3的放射性強度。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菠菜葉肉細胞內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應需要在無光條件下進行C.測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過程中運用了同位素標記法D.單位時間內14C3生成量越多說明RuBP【答案】B【解析】【詳解】由題意可知,該酶催化的過程為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中的CO2的固定,反應場所是葉綠體基質,A正確;暗反應指反應過程不依賴光照條件,有沒有光,反應都可進行,B錯誤;對14CO2中的C元素進行同位素標記,檢測14C3的放射性強度,可以用來測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C正確;單位時間內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表示固定反應的快慢,可以說明該酶活性的高低,10.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生長:核糖體的數(shù)量增加,物質運輸效率升高B.細胞分化:核遺傳物質、mRNA和蛋白質的種類均發(fā)生變化C.細胞衰老: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體積、細胞核體積均變小D.細胞分裂:有絲分裂使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答案】D【解析】【分析】1、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2、衰老細胞的特征:(1)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但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2)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3)細胞色素隨著細胞衰老逐漸累積;(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減慢,新陳代謝減慢?!驹斀狻緼、細胞生長,細胞體積增大,其相對表面積減小,物質運輸效率降低,A錯誤;B、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核遺傳物質沒有發(fā)生改變,mRNA的種類有變化,B錯誤;C、細胞衰老時,細胞核的體積增大,C錯誤;D、通過有絲分裂,遺傳物質通過復制后精確的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使得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D正確。故選D。11.以豌豆為材料進行雜交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豌豆是自花傳粉且閉花受粉的二倍體植物B.進行豌豆雜交時,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C.雜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時分離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均能夠自由組合【答案】D【解析】【分析】豌豆的優(yōu)點:豌豆是嚴格的自花閉花傳粉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是純種;含有多對容易區(qū)分的相對性狀。【詳解】豌豆是自花傳粉且閉花受粉的二倍體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是純種,A正確;因豌豆雌雄同花,在進行豌豆雜交時,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并進行套袋處理,B正確;雜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C正確;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能夠自由組合,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組合,D錯誤。故選D。【點睛】易錯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可以位于同源染色體上,也可以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只有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才可以自由組合。12.在25℃左右的環(huán)境里,喜馬拉雅兔的毛色呈現(xiàn)“八端黑”的特點,即四肢和頭部的尖端、尾巴和耳部的毛為黑色,其余部分為白色;但在>30℃的環(huán)境里長出的毛全為白色。如果除去軀干上一部分毛,再放到<A.喜馬拉雅兔的白色毛和黑色毛是一對相對性狀B.“八端黑”的出現(xiàn)說明白色對黑色是不完全顯性C.喜馬拉雅兔其毛色表現(xiàn)型受環(huán)境的影響D.不同顏色的喜馬拉雅兔的基因型可能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1、相對性狀:一種生物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2、基因型決定表現(xiàn)型,但由于基因的表達過程中或表達后的蛋白質也可能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故表現(xiàn)型由基因型和環(huán)境共同決定?!驹斀狻緼.由概念可知:喜馬拉雅兔的白色毛和黑色毛是一對相對性狀,A正確;B.由題意可知:“八端黑”的出現(xiàn)是環(huán)境對性狀表現(xiàn)影響的一個實例,B錯誤;C.由題意可知:喜馬拉雅兔其毛色表現(xiàn)型受環(huán)境中溫度的影響,C正確;D.題中顯示,在<25℃的環(huán)境中,新長出的毛是黑色的,在>30℃的環(huán)境里長出的毛全為白色,故可推出不同顏色的喜馬拉雅兔的基因型可能相同,D正確。故選B。13.下圖為某二倍體雌性生物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模式圖,Ⅰ、Ⅱ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B.甲時期細胞通常不能進行轉錄過程C.細胞乙形成過程中發(fā)生的基因重組只有交叉互換D.若甲乙兩細胞來源于同一個卵原細胞,細胞乙是卵細胞,則甲細胞是極體【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甲圖:圖示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分析乙圖:圖乙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不含染色單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末期,是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生殖細胞?!驹斀狻緼B、由分析可知,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時細胞中由于染色質高度螺旋化,影響了基因的轉錄,所以不能進行轉錄,A、B正確;C、由于發(fā)生過交叉互換,因此圖乙細胞形成過程中,發(fā)生的基因重組包括有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和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C錯誤;D、若甲乙兩細胞來源于同一個卵原細胞,細胞乙是卵細胞,根據染色體的組成可判斷甲細胞的名稱為第一極體,D正確。故選C。14.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DNA分子之間一般不同的是A.相鄰核苷酸之間的連接方式 B.堿基種類C.(A+G)/(T+C)的比值 D.堿基序列【答案】D【解析】【詳解】A、相鄰核苷酸之間都是通過磷酸二酯鍵相連,因此連接的方式相同,A項錯誤;B、組成DNA分子的堿基都是A、G、T、C四種,B項錯誤;C、在雙鏈DNA分子中,因C=G、A=T,(A+G)/(T+C)=1,C項錯誤;D、不同的DNA分子的堿基序列不同,D項正確。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DNA分子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與特異性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15.牛群中的有角和無角為一對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有一條染色體上帶有致死基因(致死基因的表達受性激素的影響)。根據下表雜交試驗及結果判斷,錯誤的是()實驗一有角(♂)×無角(♀)F1雌有角:無角=1:1雄有角:無角=1:1實驗二F1有角(♀)×F1有角(♂)F2雌有角:無角=3:1雄有角:無角=2:1A.致死基因的表達受雄性激素的影響B(tài).致死基因是顯性基因C.致死基因與A在一條染色體上D.用多對F2中有角(♂)和無角(♀)雜交,后代有角個體與無角個體比例為1: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牛群中的有角和無角為一對相對性狀,由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由于致死基因的表達受性激素的影響,而F1有角(♀)與F1無角(♂)雜交后代中,雌性個體有角:無角=3:1,而雄性個體有角:無角=2:1,說明致死基因的表達受雄性激素的影響?!驹斀狻緼、根據實驗結果F2雌雄個體比例的差異,可以判斷致死基因的表達受雄性激素的影響,A正確;BC、F2雄性個體有角(Aa):無角(aa)=2:1,致死基因是隱性基因,并且與基因A在一條染色體上,B錯誤;C正確;D、F2中雄性個體出現(xiàn)2:1的可能原因是基因型為AA的雄性個體含有兩個隱性致死基因而死亡。故用多對F2中有角(♂)和無角(♀)雜交,后代有角個體與無角個體比例為1:1,D正確。故選B?!军c睛】16.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tài)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qū)(Ⅱ)和非同源區(qū)(Ⅰ、Ⅱ),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區(qū)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則患者均為男性B.若X、Y染色體上存在一對等位基因,則該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與性別無關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區(qū)Ⅰ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則男性患者的女兒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區(qū)Ⅰ上的隱性基因控制的,則男性患病概率大于女性【答案】B【解析】【分析】據圖分析,I片段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非同源區(qū)段,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同源區(qū)段Ⅱ上存在等位基因,II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Ⅲ片段是位于Y染色體上的非同源區(qū)段,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為伴Y遺傳,患病者全為男性?!驹斀狻緼、由題圖可以看出,Ⅲ片段位于Y染色體上,X染色體上無對應的部分,因此若某病是位于Ⅲ片段上致病基因控制的,則患者均為男性,A正確;B、由題圖可知Ⅱ片段是X、Y的同源區(qū)段,若該區(qū)段上存在一對等位基因,其控制的遺傳病可能與性別有關,B錯誤;C、由題圖可知Ⅰ片段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無對應區(qū)段,若該區(qū)段的疾病由顯性基因控制,由于男患者致病基因總是傳遞給女兒,所以女兒一定患病,C正確;D、若某病是位于Ⅰ片段上隱性致病基因控制的,表現(xiàn)為伴X隱性遺傳,因此男性患病概率大于女性,D正確。故選B。17.下圖為有甲乙兩種遺傳病的某家族系譜圖,6號個體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B.乙病為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C.Ⅲ7攜帶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為1/2D.Ⅱ5與Ⅱ6后代乙病的再發(fā)風險率為1/4【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分析系譜圖:Ⅱ3和Ⅱ4均正常,但他們有一個患甲病的女兒,即“無中生有為隱性,隱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說明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ㄓ肁、a表示);Ⅱ5和Ⅱ6均正常,但他們有一個患乙病的兒子,即“無中生有為隱性”,說明乙病是隱性遺傳病,又已知6號個體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說明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ㄓ肂、b表示)。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正確;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正確;只考慮甲病,Ⅲ7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2AA、2/3Aa,可見其攜帶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為2/3,C錯誤;只考慮乙病,Ⅱ5的基因型為XBXb,Ⅱ6的基因型為XBY,他們后代乙病的再發(fā)風險率為1/4,D正確??键c: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特點,能根據系譜圖及提供信息判斷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及相應個體的基因型,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18.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則經過不斷發(fā)展完善,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過程都以DNA為模板,堿基配對方式相同B.人體造血干細胞細胞核內可以發(fā)生①②③過程C.③⑥過程中運輸同種氨基酸的tRNA可能不同D.在HIV體內通過④過程可以將遺傳信息從RNA流向DNA【答案】C【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圖中①表示DNA的復制,②表示轉錄,③⑥表示翻譯,④表示逆轉錄,⑤表示RNA的復制?!驹斀狻竣俦硎綝NA的復制,②表示轉錄,兩者都以DNA為模板,但是兩者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不完全相同,A錯誤;③表示翻譯,發(fā)生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B錯誤;同一種氨基酸可能由不同的tRNA運輸,因此③⑥過程中運輸同種氨基酸的tRNA可能不同,C正確;HIV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其逆轉錄(④)過程發(fā)生在宿主細胞中,D錯誤。19.科學家在探索基因蹤跡的歷程中,運用了多種研究方法和技術,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是孟德爾提出假說的主要內容之一B.沃森、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構建了其物理模型,后又提出DNA半保留復制的假說C.赫爾希、蔡斯運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D.薩頓研究蝗蟲的有絲分裂過程,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答案】D【解析】【分析】摩爾根通過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薩頓通過類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驹斀狻緼、孟德爾提出的遺傳定律中“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是其主要內容之一,A正確;B、沃森、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的物理模型,后來又提出DNA半保留復制,B正確;C、赫爾希、蔡斯運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C正確;D、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過程,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D錯誤。故選D?!军c睛】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只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20.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頻率是指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shù)的比率B.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是隨機的、不定向的,不決定生物的進化方向C.抗生素可以誘發(fā)細菌產生相應的抗性突變D.共同進化不僅發(fā)生在不同物種之間,也發(fā)生在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答案】C【解析】【分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驹斀狻緼、基因庫是指種群中所有個體包含的全部基因,基因頻率是指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shù)的比率,A正確;B、突變和基因重組是隨機的、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B正確;C、抗生素不會誘發(fā)細菌產生相應的抗性突變,抗生素對細菌起了選擇作用,C錯誤;D、共同進化既發(fā)生在不同物種之間,也發(fā)生在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D正確。故選C。21.下列關于內環(huán)境和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敘述,正確的是()A.神經遞質要通過內環(huán)境才能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相結合B.在正常情況下,內環(huán)境的各項理化性質是保持不變的C.內環(huán)境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和細胞代謝的場所D.滲透壓的穩(wěn)定與溫度、酸堿度無關【答案】A【解析】【分析】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概念:正常機體通過調節(jié)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叫做穩(wěn)態(tài)。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有溫度、滲透壓、酸堿度。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神經遞質是從前突觸膜釋放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驹斀狻緼、神經遞質是從突觸前膜釋放到突觸間隙再到突觸后膜與受體結合,突出間隙充滿組織液,所以神經遞質要通過內環(huán)境才能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相結合,A正確;B、在正常情況下,內環(huán)境的各項理化性質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不是固定不變,B錯誤;C、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基質,C錯誤;D、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是指內環(huán)境的溫度、滲透壓、酸堿度及各化學成分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三者都屬于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D錯誤。故選A?!军c睛】本題考查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神經遞質在突出上傳遞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識記能力。22.下列關于人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A.小腦損傷可導致身體平衡失調B.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和脊髓C.大腦皮層具有軀體感覺區(qū)和運動區(qū)D.下丘腦參與神經調節(jié)而不參與體液調節(jié)【答案】D【解析】【詳解】A.小腦的主要作用是維持身體平衡;損傷可導致身體平衡失調,A正確;B.腦和脊髓構成了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B正確;C.軀體感覺區(qū)和運動區(qū)都在大腦皮層,C正確;D.下丘腦可以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參與體液調節(jié),D錯誤;因此,本題答案選D。23.下圖為在寒冷條件下某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的相關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a表示下丘腦,b表示垂體,c表示甲狀腺B.幾乎全身細胞表面都存在激素③的受體C.激素③可定向運輸至靶細胞或靶器官D.激素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但參與組成細胞結構【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可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可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而甲狀腺激素可通過反饋作用于下丘腦和垂體,所以,由圖可知,a是垂體,b是甲狀腺,c是下丘腦,①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②是促甲狀腺激素,③是甲狀腺激素?!驹斀狻緼、由圖可知,a是垂體,b是甲狀腺,c是下丘腦,A錯誤;B、③是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幾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細胞,細胞表面都存在激素③的受體,B正確;C、激素③是甲狀腺激素,可運輸至全身各處,并作用全身細胞,C錯誤;D、激素不組成細胞結構,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調節(jié)作用,D錯誤;故選B。24.如圖為突觸結構模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③處的液體為組織液,傳遞興奮時含有能被④特異性識別的物質B.突觸小體可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C.突觸前神經元釋放遞質的過程與高爾基體、線粒體有關D.圖中所示生理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和信息交流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題圖分析:圖示為突觸的亞顯微結構。①為突觸小泡;②為突觸前膜;③為突觸間隙,突觸間隙的液體為組織液;④為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三部分構成,突出小泡①中含有神經遞質,其釋放至突觸間隙中是通過胞吐作用,依賴突觸前膜的流動性,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神經遞質在沒有傳遞到突出后膜之前,就存在與突觸間隙的組織液中。神經細胞靜息狀態(tài)下的膜電位表現(xiàn)為外正內負,受到刺激以后產生動作電位,表現(xiàn)為外負內正產生電位差,形成局部電流,產生興奮;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與細胞膜內的電流方向一致?!驹斀狻緼.傳遞興奮時突觸前膜能釋放①中的神經遞質到③為突觸間隙,其中含有組織液,實現(xiàn)了電信號向化學信號的轉換,④為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能識別③中的神經遞質,A正確;B.突觸小體可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B錯誤;C.突觸前神經元釋放遞質的過程屬于胞吐過程,需要高爾基體和線粒體,C正確;D.圖中所示生理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和信息交流的作用,D正確。故選B25.如圖是人體血糖調節(jié)的過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調節(jié)人體血糖平衡方面具有協(xié)同作用B.血糖水平上升使胰島A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C.血糖調節(jié)過程中,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反過來影響胰島素的分泌D.胰高血糖素可促進肝糖原分解及血糖轉化為非糖物質【答案】C【解析】【分析】據圖分析,細胞甲可以分泌胰島素,使得血糖濃度降低,因此細胞甲是胰島B細胞;細胞乙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濃度升高,因此細胞乙是胰島A細胞?!驹斀狻緼、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別具有降血糖和升血糖的作用,兩者具有拮抗作用,A錯誤;B、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分泌的,B錯誤;C、血糖調節(jié)過程中,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反過來影響胰島素的分泌,C正確;D、胰高血糖素可促進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質轉化為血糖,D錯誤。故選C。26.腫瘤細胞的表面有一種PDL1蛋白,可與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相結合,誘導少數(shù)T細胞凋亡,以“逃逸”免疫系統(tǒng)識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除T細胞外,其他細胞中不存在編碼PD1蛋白的基因B.可通過研制含PDL1蛋白抗體的藥物進行靶向治療C.腫瘤細胞表面糖蛋白增加,易在體內分散轉移D.腫瘤細胞被免疫系統(tǒng)清除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防衛(wèi)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1、瘤細胞的表面有一種PDL1蛋白,可與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相結合,誘導少數(shù)T細胞凋亡,以“逃逸”免疫系統(tǒng)識別。2、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其具體過程如下:

【詳解】A、同種個體的所有細胞所含基因相同,故除T細胞外,其他細胞中也存在編碼PD1蛋白的基因,A錯誤;B、結合題干信息可知:PDL1抗體藥物與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特異性結合,阻斷PDL1與T細胞表面PD1的結合,減緩T細胞凋亡,T細胞作用于癌細胞,使癌細胞裂解、凋亡,從而實現(xiàn)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監(jiān)控和清除,故可通過研制含PDL1蛋白抗體的藥物進行靶向治療,B正確;C、癌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使其易于在體內擴散和轉移,C錯誤;D、腫瘤細胞被免疫系統(tǒng)清除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和清除功能,D錯誤。故選B。27.生長素及其類似物能夠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發(fā)育。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棉花栽培過程中去除頂芽可促進側芽生長,提高棉花產量B.給果樹適宜噴施適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實產量C.用適宜濃度的IAA處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種子D.帶有芽和幼葉的柳條扦插時容易生根,是因為芽和幼葉均能產生IAA【答案】C【解析】【分析】生長素具有兩重性:一般情況下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體現(xiàn)兩重性的實例有:頂端優(yōu)勢、根的向地性等?!驹斀狻棵藁ㄔ耘噙^程中去除頂芽可降低側芽的生長素含量,解除頂端優(yōu)勢,促進側芽生長,提高棉花產量,A正確;給果樹適宜噴施適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實產量,若濃度過高會造成落果,B正確;用適宜濃度的IAA處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無子番茄,C錯誤;芽和幼葉均能產生IAA,可以促進生根,因此帶有芽和幼葉的柳條扦插時容易生根,D正確。故選C。28.某高中生物興趣小組用ABA及ABA合成抑制劑分別處理采摘后的香蕉,香蕉的乙烯釋放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實驗結果的分析,合理的是()A.ABA對乙烯的生成過程起抑制作用B.自然條件下,植物體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實C.ABA合成抑制劑的抑制效果隨時間推移逐漸增強D.自然采摘后香蕉內乙烯的生成無需外源ABA的誘導【答案】D【解析】【分析】脫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乙烯的合成部位:植物體各個部位,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采摘后的番茄果實內本身就有乙烯?!驹斀狻緼、根據圖示可知,外源脫落酸處理和對照組相比,兩條曲線同步增減,可以推測外源脫落酸(ABA)可以誘導乙烯的生成,A錯誤;B、植物體各個部位均能合成乙烯,B錯誤;C、根據圖示可知,ABA合成抑制劑的抑制效果隨時間推移逐漸減弱,C錯誤;D、根據圖示可知,采摘番茄果實內就有乙烯的合成,因此無需外源ABA的誘導香蕉內也能合成乙烯,D正確。故選D。29.將相等數(shù)量的硝化細菌和大腸桿菌分別接種到含銨鹽的無機鹽培養(yǎng)液中,在適宜溫度下振蕩培養(yǎng)。若用虛線表示大腸桿菌的生長趨勢,實線表示硝化細菌的生長趨勢,則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兩種菌體生長趨勢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微生物同化作用的方式,硝化細菌是自養(yǎng)生物,通過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機物以維持生命活動;大腸桿菌屬于異養(yǎng)生物,必須消耗現(xiàn)成的有機物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詳解】硝化細菌是自養(yǎng)生物,可以利用培養(yǎng)液中的無機鹽、水及大氣中的CO2,通過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機物以維持生命活動,由于空間、營養(yǎng)等條件是有限的,其種群數(shù)量呈“S”型增長;大腸桿菌屬于異養(yǎng)生物,必須消耗現(xiàn)成的有機物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故在只含無機鹽的培養(yǎng)液中不能生存,其數(shù)量是逐漸減少的,C表示的大腸桿菌和硝化細菌的生長曲線符合實際情況,A、B、D不符合。故選C?!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硝化細菌和大腸桿菌同化作用類型分別為自養(yǎng)型和異養(yǎng)型,沒有有機物,大腸桿菌不能生長繁殖。30.在某一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大面積單一種植某種農作物(甲)可導致害蟲A的爆發(fā),改成條帶狀合理地間作當?shù)亓硪环N農作物(乙)后,乙生長良好,害蟲A的爆發(fā)也受到了抑制。對此,不合理的解釋是A.新的種間關系不利于害蟲A B.新的群落空間結構不利于害蟲AC.乙的出現(xiàn)使害蟲A的環(huán)境容納量下降 D.乙和害蟲A存在互相抑制的競爭關系【答案】D【解析】由題目所給信息“間作當?shù)亓硪环N農作物(乙)后,乙生長良好,害蟲A的爆發(fā)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種間關系和群落空間結構對害蟲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現(xiàn)使害蟲A的環(huán)境容納量下降,ABC正確。由題目所給信息“乙生長良好,害蟲A的爆發(fā)受到了抑制”可判斷出乙和害蟲A之間不存在互相抑制的關系,D錯誤?!究键c定位】群落結構【名師點睛】沒注意到害蟲和植物之間不會存在競爭關系是做錯該題的主要原因。31.某田鼠種群數(shù)量在數(shù)年內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慮遷入遷出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田鼠種群增長為“S型”增長,c點時種群密度最小B.若該種群在年初時的個體數(shù)為100,年末時為120,則該種群的該年出生率為20%C.田鼠種群數(shù)量在a~d之間經歷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間一直在下降D.若不考慮其他因素,圖中a、b兩點時對應的年齡組成分別為增長型和衰退型【答案】C【解析】【分析】由圖分析,當田鼠的種群出生率與死亡率比值R大于1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田鼠的種群數(shù)量會越來越多;當田鼠的種群出生率與死亡率比值R小于1時,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種群數(shù)量會越來越少?!驹斀狻緼.在c點和d點時,布氏田鼠的種群出生率與死亡率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布氏田鼠的種群數(shù)量一直在減少,所以在d點時,種群密度最小,A錯誤;B.種群年初時的個體數(shù)為100,年末時為120,只能算出增長率=20÷100×100%=20%,出生個體未知,無法計算出生率,B錯誤;C.據圖可知,田鼠種群數(shù)量在a~d之間,由于R大于1,所以種群數(shù)量一直增加,在c~d期間時,田鼠的種群出生率與死亡率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田鼠的種群數(shù)量一直在減少,C正確;D.由圖可知,a、b兩點時R大于1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田鼠的種群數(shù)量會越來越多,年齡結構為增長型,D錯誤。故選C。32.下列關于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A.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種群被另一個種群代替的過程B.“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體現(xiàn)了次生演替現(xiàn)象C.人類活動可能會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恢復生態(tài)學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論,立體農業(yè)運用的是群落空間結構原理【答案】A【解析】【分析】恢復生態(tài)學主要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災變和人類活動壓力下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與重建,它所應用的是生態(tài)學的基本原理,尤其是生態(tài)系統(tǒng)演替理論。立體農業(yè)是指利用生物間的相互關系,興利避害,為了充分利用空間把不同生物種群組合起來,多物種共存、多層次配置、多級物質能量循環(huán)利用的立體種植、立體養(yǎng)殖或立體種養(yǎng)的農業(yè)經營模式。【詳解】A、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A錯誤;B、次生演替的起點是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這句詩詞體現(xiàn)了土壤條件還保留原有植物體的現(xiàn)象,B正確;C、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C正確;D、恢復生態(tài)學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論,立體農業(yè)運用的是群落空間結構原理,D正確。故選A?!军c睛】初生演替的起點是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33.為判斷生活在不同地區(qū)的兩個種群的鳥是否屬于同一物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了解這兩個種群所在地區(qū)之間的距離后作出判斷B.觀察這兩個種群個體之間是否存在生殖隔離現(xiàn)象C.將兩個種群置于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比較其死亡率D.將兩個種群置于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比較其生活空間的位置狀態(tài)或布局【答案】B【解析】【分析】生殖隔離是指兩個種群之間不能交配或交配的后代不育?!驹斀狻啃挛锓N形成的標志是出現(xiàn)生殖隔離,因此判斷生活在不同地區(qū)的兩個種群的鳥是否屬于同一物種,可觀察這兩個種群個體之間是否存在生殖隔離現(xiàn)象,若存在則不屬于同一物種,反之則屬于同一個物種,B正確,ACD錯誤。故選B?!军c睛】隔離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其實質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34.下列有關種群、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正確的是A.某種成年魚及其幼體在水中不同水層的分布構成群落的垂直結構B.在群落中物種豐富度與種群密度呈正相關C.生物多樣性比較高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相對穩(wěn)定,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與自我調節(jié)能力大小有關,其穩(wěn)態(tài)調節(jié)機制屬于反饋調節(jié)【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群落的結構是指不同物種形成的種群分布,不針對同一物種的分布,A錯誤;B、在群落中物種豐富度是指物種種類的多少,而種群密度指的是同一物種在一個區(qū)域內的數(shù)量多少,二者沒有直接關系,B錯誤;C、生物多樣性比較高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相對穩(wěn)定,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C錯誤;D、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穩(wěn)態(tài)的原因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負反饋調節(ji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D正確。故選D【點睛】35.調查法通過對實際調查獲取的資料數(shù)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A.調查人群中色盲的發(fā)病率時,只在患者家系中調查會導致所得結果偏高B.調查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如果種群個體數(shù)較少,樣方面積可適當擴大C.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時,若標志物脫落會導致估算結果偏低D.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可用目測估計法來統(tǒng)計單位面積上個體數(shù)量的多少【答案】C【解析】【分析】1、調查人類遺傳病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調查的是遺傳病的發(fā)病率,則應在群體中抽樣調查,選取的樣本要足夠的多,且要隨機取樣;若調查的是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則應以患者家庭為單位進行調查,然后畫出系譜圖,再判斷遺傳方式。2、一般用樣方法調查雙子葉植物和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的種群密度;而對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一般用標志重捕法;樣方法中最關鍵的是要注意隨機取樣。取樣的方法有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五點取樣法常用于樣本總體為非長條形時,而等距取樣法常用于樣本總體為長條形時。3、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可用取樣器取樣法。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有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驹斀狻緼、調查人群中色盲的發(fā)病率應該在人群中隨機調查,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調查將會導致所得結果偏高,A正確;B、調查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如果種群個體數(shù)較少,樣方面積可適當擴大,B正確;C、標志重捕法中種群中的個體數(shù)=第二次捕獲數(shù)÷標志后重新捕獲數(shù)×第一次捕獲數(shù)。利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田鼠的種群密度時,標志物易脫落會導致調查結果偏大,C錯誤;D、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有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可用目測估計法來統(tǒng)計單位面積上個體數(shù)量的多少,D正確。故選C。36.如圖是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圖,①②③分別是()A.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種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B.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種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種類、食物鏈和食物網【答案】C【解析】【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和營養(yǎng)結構?!驹斀狻可鷳B(tài)系統(tǒng)包括①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結構又包括②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和③營養(yǎng)結構(包括食物鏈和食物網)。綜上所述,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37.假設在某島嶼上多年來總是存在一個約由m只狼組成的狼群、一個約由n只狼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單獨生活的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島上的狼依據獵物留下的氣味追捕獵物,“氣味”屬于化學信息B.狼從獵物獲得的能量大于獵物從生產者獲得的能量C.島上狼的總數(shù)可能已接近該島允許狼生存的最大數(shù)量D.從島上狼的數(shù)量相對穩(wěn)定可推測島上環(huán)境條件相對穩(wěn)定【答案】B【解析】【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包括: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信息類型包括: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驹斀狻緼、獵物的氣味信息屬于化學信息,可以為狼追捕獵物提供依據,A正確;B、由于相鄰兩個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只占10%20%,能量流動逐級遞減,因此獵物從生產者獲得的能量大于狼從獵物獲得的能量,B錯誤;C、由于島上狼的數(shù)量長期穩(wěn)定在m+n+若干只,說明島上狼的總數(shù)可能已接近該島允許狼生存的最大數(shù)量即環(huán)境容納量,C正確;D、從島上狼的數(shù)量多年來保持相對穩(wěn)定,可推測島上環(huán)境條件相對穩(wěn)定,若環(huán)境條件變化較大,則狼的數(shù)量會出現(xiàn)較大變化,D正確。故選B。38.下列關于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物質循環(huán)是指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在無機環(huán)境與生物群落之間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B.碳從無機環(huán)境中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C.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循環(huán)主要是以CO2的形式進行的D.信息傳遞有利于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答案】A【解析】【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三個方面。1、物質循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推動著各種物質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間循環(huán)。這里的物質包括組成生物體的基礎元素:碳、氮、硫、磷,以及以DDT為代表的,能長時間穩(wěn)定存在的有毒物質。2、信息傳遞:包括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的活動離不開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①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②種群的繁衍。③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驹斀狻緼、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是指組成生物體的元素進行著從無機環(huán)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huán)境的循環(huán)過程,A錯誤;B、無機環(huán)境中的碳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過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燒進入無機環(huán)境,B正確;C、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循環(huán)主要是以CO2的形式進行的,C正確;D、信息傳遞有利于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D正確。故選A。39.如圖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圖中b=h+c+d+e+f+iB.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b/a×100%C.“草→兔→狼”這一關系中,狼糞便中的能量屬于dD.縮短食物鏈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答案】CD【解析】【分析】流經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a為生產者的同化量的數(shù)值,b為初級消費者的攝入量的數(shù)值,h為初級消費者的糞便量的數(shù)值,c為初級消費者的同化量的數(shù)值,f為初級消費者呼吸散失的能量的數(shù)值,d為初級消費者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的數(shù)值,據此解答?!驹斀狻緼、圖中b=h+c,c=f+d,A錯誤;B、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初級消費者的同化量÷生產者的同化量×100%,所以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c/a×100%,B錯誤;C、“草→兔→狼”這一關系中,狼糞便中的能量屬于其上一個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即屬于d,C正確;D、縮短食物鏈可以減少能量的損耗,但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D正確。故選CD。40.下列有關生態(tài)學的基本原理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合理地規(guī)劃載牧量,能使能量持續(xù)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B.生態(tài)農業(yè)系統(tǒng)中,將秸稈作飼料喂牲畜能實現(xiàn)能量的多級利用C.大量引入外來物種能增加當?shù)厣鷳B(tài)系統(tǒng)的物種多樣性,提高穩(wěn)定性D.合理地引入天敵治理害蟲,能避免因化學農藥的大量施用而帶來的二次污染【答案】C【解析】【詳解】合理的規(guī)劃載牧量,能使能量持續(xù)地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A正確;生態(tài)農業(yè)系統(tǒng)中,將秸稈作飼料喂牲畜能實現(xiàn)能量的多級利用,B正確;大量引入外來物種,能增加當?shù)厣鷳B(tài)系統(tǒng)的物種多樣性,可能會提高穩(wěn)定性,有可能導致生態(tài)入侵,使得本地物種的生存受到威脅,C錯誤;合理地引入天敵治理害蟲,能避免因化學農藥的大量施用而帶來的二次污染,D正確。二、非選擇題41.某科研小組欲研究改良小麥品種甲、乙光合作用的強弱,將長勢相同、數(shù)目相等的甲、乙小麥分別放置于兩個大小相同的密閉透明容器內,給子適宜的光照,并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兩容器中CO2含量變化如圖一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一分析,在實際生產中大田種植甲、乙兩種小麥時,種植密度能更大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二中影響植物的CO2吸收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該植物在光照強度為b時35℃條件下光合作用CO2利用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25【答案】(1).乙(2).乙種小麥能利用更低濃度CO2進行光合作用(3).溫度和光照強度(4).大于(5).光照強度為b時,兩溫度條件下植物的凈光合速率相等,但35℃條件下的呼吸速率大于25【解析】分析】凈光合速率可用氧氣釋放量(速率)、有機物積累量(速率)、二氧化碳吸收量(速率)來表示??偣夂纤俾士捎醚鯕猱a生量(速率)、有機物制造量(速率)、二氧化碳利用量(速率)來表示?!驹斀狻浚?)根據圖一分析可知,乙種小麥能利用更低濃度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而種植密度大了會導致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因此在實際生產中大田種植甲、乙兩種小麥時,種植密度能更大的是乙種小麥。(2)圖二橫坐標是光照強度,圖中曲線分別是在25℃和35℃下的CO2的吸收速率,故影響因素有兩個:光照強度和溫度;在35℃時植物的呼吸速率比25℃時的呼吸速率大,而光照強度為b時,兩個溫度下CO2吸收速率相等,故35℃【點睛】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2.某自花傳粉植物的矮莖/高莖、腋花/頂花這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現(xiàn)有該種植物的甲、乙兩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為矮莖,但有腋花和頂花性狀分離;乙自交后,子代均為項花,但有高莖和矮莖性狀分離。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所學的遺傳學知識,可推斷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僅通過對甲、乙自交實驗結果的分析進行推斷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經分析,確定高莖和腋花為顯性性狀,若用A/a表示控制莖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則甲的表現(xiàn)型是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甲和乙雜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分離比為___________。(3)若要驗證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測交的方法,即用另一植株丙分別與甲、乙進行雜交,甲、乙測交子代發(fā)生分離的性狀不同,但其分離比均為____________,乙測交的正反交結果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敬鸢浮?1).若甲為腋花,則腋花為顯性,頂花為隱性,若甲為頂花,則腋花為隱性,頂花為顯性;若乙為高莖,則高莖是顯性,矮莖是隱性性狀,若乙為矮莖,則矮莖為顯性,高莖為隱性性狀(2).矮莖腋花(3).Aabb(4).高莖腋花:高莖頂花:矮莖腋花:矮莖頂花=1:1:1:1(5).1:1(6).相同【解析】【分析】(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驹斀狻浚?)若要推斷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僅通過對甲、乙自交實驗結果的分析進行推斷的思路是:根據甲自交后代出現(xiàn)腋花和頂花性狀分離可以確定這對性狀的顯隱性,若甲為腋花,則腋花為顯性,頂花為隱性,若甲為頂花,則腋花為隱性,頂花為顯性;根據乙自交后代出現(xiàn)高莖和矮莖性狀分離可確定該性狀的顯隱性,若乙為高莖,則高莖是顯性,矮莖是隱性性狀,若乙為矮莖,則矮莖為顯性,高莖為隱性性狀。(2)確定高莖和腋花為顯性性狀,若用A/a表示控制莖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根據甲和乙的自交后代均出現(xiàn)性狀分離可知,甲和乙均為雜合子,故甲的基因型為:aaBb,表現(xiàn)為矮莖腋花;乙的基因型為:Aabb,表現(xiàn)為高莖頂花。若甲aaBb和乙Aabb雜交,子代中AaBb高莖腋花:Aabb高莖頂花:aaBb矮莖腋花:aabb矮莖頂花=1:1:1:1。(3)若要驗證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測交的方法,則丙應該為隱性純合子aabb。分別與甲、乙進行測交,雖然甲、乙測交子代發(fā)生分離的性狀不同,但其分離比均為(1:1)×1=1:1;由于自花傳粉植物無性染色體,兩對基因均在常染色體上,故乙測交的正反交結果相同,均為高莖頂花:矮莖頂花=1:1?!军c睛】本題考查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學會判斷顯隱性、推斷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并明確測交的含義是解答本題的關鍵。43.下圖表示人體特異性免疫發(fā)生的過程請回答以下問題。(1)圖中物質①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當細胞四產生的物質②與乙酰膽堿(Ach)受體結合時,會導致重癥肌無力,這種疾病稱為_____________。細胞二和細胞三受抗原刺激后所發(fā)生的免疫反應的主要特點有_____________。(2)為探究某種草藥PP是否與機體的免疫功能修復與調節(jié)有關,某研究小組將正常小鼠隨機分為兩組,組1(免疫抑制劑灌胃+生理鹽水灌胃),組2(免疫抑制劑灌胃+PP灌胃),檢測兩組小鼠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以及胸腺的萎縮程度。實驗表明組1小鼠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顯著低于組2,胸腺的萎縮程度高于組2,這一結果還不能充分說明PP能增強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功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說明PP只能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促進B細胞(細胞一)的增殖與分化(2).自身免疫病(3).迅速產生大量的抗體(反應速度快、反應強烈,產生抗體量多)(4).缺乏正常對照組(生理鹽水灌胃)(5).吞噬細胞在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中都發(fā)揮作用(或PP可降低胸腺的萎縮程度)【解析】【分析】分析圖片:圖片是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過程,細胞一是B淋巴細胞,細胞二、細胞三是記憶細胞,細胞四是漿細胞(效應B細胞)。物質①是淋巴因子,物質②是抗體。【詳解】(1)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