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加氣站危險因素分析_第1頁
天然氣加氣站危險因素分析_第2頁
天然氣加氣站危險因素分析_第3頁
天然氣加氣站危險因素分析_第4頁
天然氣加氣站危險因素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然氣加氣站危險因素分析2.2物質(zhì)的危急、有害因素性分析本項目涉及的危急物質(zhì)主要是自然?氣,依據(jù)《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自然?氣的火災危急性類別為甲類,下面對自然?氣的特性及危急有害因素進行辨識。2.2.1自然?氣的組成本項目輸送的介質(zhì)自然?氣是通過氣井從地下開采出來的烴類和少量非烴類氣體混合物的總稱。自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且含有乙烷、丙烷、丁烷及戊烷以上的烴類,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氮、硫化氫等非烴組分。其物性參數(shù)為:密度0.7708kg/m3;相對密度0.5964(對空氣10℃);爆炸極限:5~15%;熱值:8100kcal/m3。自然?氣中甲烷的體積百分比較高,因此,自然?氣的主要危急有害因素來自甲烷,而乙烷、二氧化碳和氮氣等的體積百分比不會高到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的程度,故在不予辨識分析。甲烷的物化性質(zhì)及危急危害特性見表2-2。甲烷的物化性質(zhì)及危急危害特性表2-2

甲烷的物化性質(zhì)及危急危害特性

表2-2

標識中文名:甲烷英文名:methane;Marshgas分子式:CH4相對分子質(zhì)量:16.04CAS號:74-82-8危急貨物編號:21007;UN編號:1971理化性質(zhì)危急性類別:第2.1類

易燃氣體危急性棕述:本品易燃,具窒息性。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氣味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熔點(℃):-182.5沸點(℃):-161.5相對密度(水=1):0.42(-164℃)臨界溫度(℃):-82.6臨界壓力(MPa):4.59相對密度(空氣=1):0.55燃燒熱(KJ/mol):889.5最小點火能(mJ):0.28飽和蒸氣壓(KPa):53.32(-168.8℃)燃燒爆炸危急性燃燒性:易燃燃燒(分解)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閃點(℃):-188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極限[%(V/V)]:5.3~15穩(wěn)定性:穩(wěn)定引燃溫度(℃):538禁忌物:強氧化劑、氟、氯。危急特性: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急。與五氧化溴、氯氣、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強氧化劑接觸猛烈反應。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毒性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

LC50:無資料對人體危害甲烷對人基本無毒,但濃度過高時,使空氣中氧含量明顯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留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濟失調(diào)。若不準時脫離,可致窒息死亡。皮膚接觸液化本品,可致凍傷。急救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yī)治療。吸入:快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奇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馬上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防護工程掌握:生產(chǎn)過程密閉,全面通風。呼吸系統(tǒng)防護:一般不需要特別防護,但建議特別狀況下,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別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平安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避開長期反復接觸。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qū)作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泄漏處理快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集中。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gòu)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chǎn)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也可以將漏氣的容器移至空曠處,留意通風。漏氣容器要妥當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操作處理操作處置留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需經(jīng)過特地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開與氧化劑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需接地和跨接,防止產(chǎn)生靜電。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法規(guī)信息《危急化學品平安管理條例》(國務院令344號)、《工作場所平安使用化學品規(guī)定》([1996]原勞部發(fā)423號)等法規(guī),針對化學危急品的平安使用、生產(chǎn)、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guī)定;《常用危急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13690-92)將該物質(zhì)劃為第2.1類易燃氣體。

2.2.2自然?氣的火災危急性1)易燃性自然?氣屬甲類,當其在作業(yè)場所或儲存區(qū)充滿、集中或在低洼處聚積,在空氣中只要較小的點燃能量就會燃燒,因此,具有較大的火災危急性。自然?氣在空氣中燃燒為均相燃燒,遇火即著。一旦燃燒產(chǎn)生,呈現(xiàn)出燃燒速度快、燃燒溫度高、輻射熱強的特點,其燃燒溫度可達2120℃。自然?氣燃燒過程中各可燃組分的燃燒反應式及放出的熱值見表2-3。自然?氣可燃組分的燃燒反應式及放出的熱值

表2-3組分反應式放出的熱值,kJ/m3高熱值低熱值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氫一氧化碳硫化氫CH4+2O2=CO2+2H2OC2H6+3.5O2=2CO2+3H2OC3H8+5O2=3CO2+4H2OC4H10+6.5O2=4CO2+5H2OC5H12+8O2=5CO2+6H2OH2+0.5O2=H2OCO+0.5O2=CO2H2S+1.5O2=SO2+H2O37613.7265891.8393778.96121519.58149364.8512069.9111958.1523730.0233866.0060265.8486281.83112142.94138112.8810207.14

21904.5注:燃燒反應在溫度為15.5℃、壓力為101.325kPa的條件下進行。碳氫化合物燃燒反應的通式為:

<imgalt=““src=“/UploadFiles/2014000/20145/Tech/2014510125358.jpg”/自然?氣燃燒沒有物態(tài)的變化,燃燒速度快,放出熱量多,因而產(chǎn)生的火焰溫度高、輻射熱強,造成的危害性也大。2)易爆性可燃性混合氣體的爆炸,首先是自然?氣與空氣的相互集中、勻稱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并且由于混合氣體遇著火源使爆炸開頭發(fā)生;其次是由于連鎖反應過程的進展,爆炸范圍不斷擴大和爆炸威力升級;最終是完成化學反應,爆炸力造成災難性破壞。設備中的自然?氣泄漏在大氣中,其濃度達到爆炸極限范圍時,遇火源即將發(fā)生燃燒或爆炸,當自然?氣濃度低于下限時,遇火源既不爆炸亦不燃燒,當自然?氣濃度高于上限時,遇火源不爆炸但能發(fā)生燃燒。在設備中,假如存在自然?氣與空氣形成的混合氣體,其濃度在爆炸極限范圍內(nèi)時,有點火能即發(fā)生燃燒或爆炸,這種爆炸危急性更大。2.2.3自然?氣的熱膨脹性當自然?氣受熱膨脹所產(chǎn)生的壓力大于管道的抗壓強度時,,還也會發(fā)生設備爆炸,因此電加熱保溫帶溫度掌握特別重要。2.2.4集中性自然?氣能以任何比例與空氣混合,說明氣體具有無限的摻混性。簡單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順風飄移,遇火源即爆炸擴散,如自然?氣中的氫、甲烷等。2.2.5形成水合物的危害本項目加氣站的自然?氣為干氣,不帶水,但若特別狀況下,氣中帶水時,自然?氣中的某些組分如甲烷、乙烷、丙烷、異丁烷和二氧化碳等會與液態(tài)水在肯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所形成的一種形狀象冰霜的物質(zhì),即水合物。這種晶體的形成與積累,會減小輸送管道的截面積,嚴峻時造成堵塞,使管道系統(tǒng)內(nèi)壓增大,帶來更大的危害。水合物的形成機理及條件與水結(jié)冰完全不同,即使溫度高達29℃,只要自然?氣的壓力足夠高,其仍舊可以與水形成水合物。形成自然?氣水合物的必要條件是:1)必需有液態(tài)水與自然?氣接觸;2)自然?氣中的水蒸氣分壓等于或超過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