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法】向個人收廢成本核算混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被核定征收_第1頁
【以案說法】向個人收廢成本核算混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被核定征收_第2頁
【以案說法】向個人收廢成本核算混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被核定征收_第3頁
【以案說法】向個人收廢成本核算混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被核定征收_第4頁
【以案說法】向個人收廢成本核算混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被核定征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以案說法】向個人收廢成本核算混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被核定征收德新稅悟

2024-01-19發(fā)表于河南國家稅務總局***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稅務處理決定書***稅一稽處〔2023〕***號***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納稅人識別號:91350***X7D):我局于2022年1月6日起對你公司(地址:***號)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的涉稅情況進行檢查情況進行了檢查,違法事實及處理決定如下:一、違法事實(一)你公司2018-2020年向***縣***超市(普通合伙)等購買的糧油等副食品(不含稅金額157333.53元)用于贈送客戶未按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向***商貿有限公司等購買的熱水器等家用電器(不含稅金額279149.19元)用于集體福利未轉出進項稅額。(二)你公司檢查所屬期間實收資本增加14900000元,未按規(guī)定繳納資金賬簿印花稅;收購廢舊物資簽訂的購銷合同4161434432.97元,未按購銷合同規(guī)定繳納印花稅;簽訂的運輸合同85151037.09元,未按貨物運輸合同繳納印花稅。(三)你公司贈送給客戶的禮品未按規(guī)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18年1月贈送給客戶禮品8547.01元、2019年1月贈送給客戶禮品57272.74元、2020年6月贈送給客戶禮品47935.79元和2020年9月贈送給客戶禮品43577.99元均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四)你公司主要成本支出是向個人收購廢鋼等廢舊物資,雖設置賬簿,但存在成本核算混亂和成本結轉不準確等問題。以上事實有書證為證,并由你公司簽字確認。二、處理決定及依據(jù)(一)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2008年第538號)第十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第50號)第四條第(八)款及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的規(guī)定,你公司購進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和交際應酬消費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用于贈送客戶的,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應追繳你公司增值稅120490.87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的規(guī)定,應追繳你公司城市維護建設稅1204.91元。根據(jù)《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guī)定》第二條、第三條的規(guī)定,應追繳你公司教育費附加3614.70元。根據(jù)《***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2011〕***號)第一條、第二條的規(guī)定,應追繳你公司地方教育附加2409.83元。(詳見下表,稅乎網稽查案例庫略)(二)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資金賬簿印花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4〕25號)第一條和《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對營業(yè)賬簿減免印花稅的通知》(財稅〔2018〕50號)的規(guī)定,應追繳你公司印花稅(資金賬簿)7075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11號)《印花稅稅目稅率表》的規(guī)定,應追繳你公司印花稅(購銷合同)該公司印花稅(購銷合同)1248430.20元和印花稅(貨物運輸合同)42575.70元(詳見下表,稅乎網稽查案例庫略)。(三)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對上述追繳稅款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四)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3〕47號)第二條、《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yè)促銷展業(yè)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第二項的規(guī)定,責成你公司應向領取禮品的客戶補扣個人所得稅31466.70元(157333.53*20%),其中2018年(其他所得個人所得稅)1709.40元、2019年(偶然所得個人所得稅)11454.55元和2020年(偶然所得個人所得稅)18302.76元。(五)你公司主要成本支出是向個人收購廢鋼等廢舊物資,雖設置賬簿,但存在收購業(yè)務成本的真實性無法核實,成本核算混亂和成本結轉不準確等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七條、《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fā)<企業(yè)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8〕30號)第三條第四項、第四條第一項、第八條的規(guī)定,《國家稅務總局***省稅務局關于企業(yè)所得稅核定征收有關問題的公告》(***省稅務局公告〔***〕***號)規(guī)定的應稅所得率即批發(fā)和零售貿易業(yè)應納所得率4%進行核定征收,你公司2018年營業(yè)收入1031334218.08元,營業(yè)外收入53514200.00元,視同銷售收入8547.01元,已納稅額204943.51元,應追繳你公司2018年企業(yè)所得稅10643626.14元[(1031334218.08+53514200.00+8547.01)*4%*25%-204943.51]。2019年營業(yè)收入1264309195.72元,營業(yè)外收入38282502.13元,視同銷售收入57272.74元,已納稅額494158.32元,應追繳你公司2019年企業(yè)所得稅12532331.38元[(1264309195.72+38282502.13+57272.74)*4%*25%-494158.32]。2020年營業(yè)收入1787764701.13元,營業(yè)外收入146181982.42元,視同銷售收入91513.78元,已納稅額670568.34元,應追繳你公司2020年企業(yè)所得稅18669813.64元[(1787764701.13+146181982.42+91513.78)*4%*25%-670568.34]。限你公司自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國家稅務總局***縣稅務局將上述稅款及滯納金繳納入庫,并按照規(guī)定進行相關賬務調整。逾期未繳清的,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強制執(zhí)行。你公司若同我局在納稅上有爭議,必須先依照本決定的期限繳納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后可自上述款項繳清或者提供相應擔保被稅務機關確認之日起六十日內依法向國家稅務總局***市稅務局申請行政復議。國家稅務總局***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2023年9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稅一稽罰〔2023〕***號***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納稅人識別號:91350***TX7D):經我局于2022年1月6日起對你公司(地址:***號)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涉稅情況進行檢查,你公司存在違法事實及處罰決定如下:一、違法事實及證據(jù)(一)你公司2018-2020年未按規(guī)定開具發(fā)票。(二)你公司贈送給客戶的禮品未按規(guī)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18年1月贈送給客戶禮品8547.01元、2019年1月贈送給客戶禮品57272.74元、2020年6月贈送給客戶禮品47935.79元和2020年9月贈送給客戶禮品43577.99元均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上述違法事實,主要有以下證據(jù)證明:《收購業(yè)務情況明細表》及相應的記賬憑證、發(fā)票等原始憑證復印件

二、處罰決定(一)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票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關于發(fā)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公告》(***公告***年第***號)的規(guī)定,決定對你公司未按規(guī)定開具發(fā)票的行為處2000元罰款。(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關于發(fā)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公告》(***公告***年第***號)的規(guī)定,決定對你公司未按規(guī)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行為進行處罰,你公司在稅務機關責令期限內已補扣繳或已補收稅款繳納的,故處以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個人所得稅)50%罰款即2018年罰款854.7元,2019年罰款5727.28元,2020年罰款9151.38元。以上應繳款項共計17,733.36元。限你公司自本決定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到國家稅務總局***縣稅務局繳納入庫。到期不繳納罰款,我局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每日按罰款數(shù)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如對本決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六十日內依法向國家稅務總局***市稅務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自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六個月內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如對處罰決定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的,我局有權采取《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的強制執(zhí)行措施,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國家稅務總局***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2023年9月27日轉自:稅乎網相關政策:一、增值稅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再生資源,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依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或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政策依據(jù):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40號)二、企業(yè)所得稅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稅前扣除憑證,是指企業(yè)在計算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證明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實際發(fā)生,并據(jù)以稅前扣除的各類憑證。

第四條稅前扣除憑證在管理中遵循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原則。真實性是指稅前扣除憑證反映的經濟業(yè)務真實,且支出已經實際發(fā)生;合法性是指稅前扣除憑證的形式、來源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等相關規(guī)定;關聯(lián)性是指稅前扣除憑證與其反映的支出相關聯(lián)且有證明力。

第五條企業(yè)發(fā)生支出,應取得稅前扣除憑證,作為計算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相關支出的依據(jù)。第七條企業(yè)應將與稅前扣除憑證相關的資料,包括合同協(xié)議、支出依據(jù)、付款憑證等留存?zhèn)洳?以證實稅前扣除憑證的真實性。

第八條稅前扣除憑證按照來源分為內部憑證和外部憑證。

內部憑證是指企業(yè)自制用于成本、費用、損失和其他支出核算的會計原始憑證。內部憑證的填制和使用應當符合國家會計法律、法規(guī)等相關規(guī)定。

外部憑證是指企業(yè)發(fā)生經營活動和其他事項時,從其他單位、個人取得的用于證明其支出發(fā)生的憑證,包括但不限于發(fā)票(包括紙質發(fā)票和電子發(fā)票)、財政票據(jù)、完稅憑證、收款憑證、分割單等。第九條企業(yè)在境內發(fā)生的支出項目屬于增值稅應稅項目(以下簡稱“應稅項目”)的,對方為已辦理稅務登記的增值稅納稅人,其支出以發(fā)票(包括按照規(guī)定由稅務機關代開的發(fā)票)作為稅前扣除憑證;對方為依法無需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或者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yè)務的個人,其支出以稅務機關代開的發(fā)票或者收款憑證及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收款憑證應載明收款單位名稱、個人姓名及身份證號、支出項目、收款金額等相關信息。

小額零星經營業(yè)務的判斷標準是個人從事應稅項目經營業(yè)務的銷售額不超過增值稅相關政策規(guī)定的起征點。

稅務總局對應稅項目開具發(fā)票另有規(guī)定的,以規(guī)定的發(fā)票或者票據(jù)作為稅前扣除憑證。政策依據(jù):【政策速遞】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

第三條納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征收企業(yè)所得稅: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可以不設置賬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應當設置但未設置賬薄的;

(三)擅自銷毀賬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四)雖設置賬簿,但賬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賬的;

(五)發(fā)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guī)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六)申報的計稅依據(jù)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特殊行業(yè)、特殊類型的納稅人和一定規(guī)模以上的納稅人不適用本辦法。上述特定納稅人由國家稅務總局另行明確。

第四條稅務機關應根據(jù)納稅人具體情況,對核定征收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人,核定應稅所得率或者核定應納所得稅額。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其應稅所得率:

(一)能正確核算(查實)收入總額,但不能正確核算(查實)成本費用總額的;

(二)能正確核算(查實)成本費用總額,但不能正確核算(查實)收入總額的;

(三)通過合理方法,能計算和推定納稅人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總額的。

納稅人不屬于以上情形的,核定其應納所得稅額。

第五條稅務機關采用下列方法核定征收企業(yè)所得稅:

(一)參照當?shù)赝愋袠I(yè)或者類似行業(yè)中經營規(guī)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納稅人的稅負水平核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