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江西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江西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江西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江西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江西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考生注意:

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nèi)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上冊、中冊第二至三單元及《古詩詞誦讀》。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jié)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伴隨著姓氏起源與發(fā)展而積淀下來的中華姓氏文化,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變遷和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承載著中華兒女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是全世界人民了解中華文化的入口,極大地推動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入分析姓氏文化的起源、發(fā)展,是新時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課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姓氏既是一個家族血緣關(guān)系和族群關(guān)系的標志,也是維系一個族群、一個姓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礎(chǔ)。在原始社會,姓與氏有所不同,“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社會,是以女性為祖先的家族共同所有的符號標志,且同姓之間往往擁有共同的祖先。而除母系血緣關(guān)系外,以“國”為姓也較為常見,比如春秋時期的齊、魯、宋、秦等。據(jù)《國語·周語》記載:“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奔垂湃顺Uf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因此,古代姓氏既是一個族群血脈延續(xù)的標志,同時也承載著各個族群共同的文化記憶和歷史情感?!笆稀眲t起源于原始父系氏族社會,是從“姓”中衍生出的分支,既是區(qū)分不同部落和族群的稱號,也是區(qū)分身份貴賤的標志。直至秦漢之后,由于秦帝國對貴族的壓制,使“氏”的貴族色彩逐漸消失,漸漸與“姓”合二為一。綜上所述,從姓氏起源角度出發(fā),其始終帶有共同體意識的深刻烙印,無論是族群之間共有的血緣意識和宗族意識,還是與國相系的姓氏,無不彰顯著對祖先和族群的歸屬和認同。從古至今,中國人常常自稱“炎黃子孫”,追根溯源,諸多姓氏都以炎帝和黃帝為共同祖先,既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同一文化淵源的認同意識,也展現(xiàn)出中華各民族親如一家的文化根基,由此奠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基礎(chǔ)。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形載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推動著姓氏文化的演變、延續(xù)和傳承,而姓氏文化的發(fā)展、演變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民族關(guān)系的變化,見證著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進程,并推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民族格局的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正是在二者相互促進、交流互動中日益牢固的。從魏晉時期至明清時期,民族遷徙十分頻繁。魏晉時期,少數(shù)民族大規(guī)模進入漢族居住區(qū),漢族統(tǒng)治者則通過賜姓、改姓等方式使得少數(shù)民族姓氏逐漸“漢化”,其中部分少數(shù)民族在漢文化影響下主動將姓氏改為漢姓,這一舉動為后續(xù)隋朝統(tǒng)一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充分展現(xiàn)出各族人民強烈的民族歸屬感與共存共榮的意識。唐朝時期是民族融合和對外交流的高峰時期,大量來自西域地區(qū)的商人往返于絲綢之路,促進東西方文化的密切交流,而且在長期經(jīng)商過程中逐漸改為漢姓。尤其是明清時期,各宗族為維持穩(wěn)定與延續(xù),在建立自身血脈認同的基礎(chǔ)上,形成廣泛的文化認同。縱觀姓氏文化發(fā)展,從因血緣產(chǎn)生的姓氏,到因區(qū)分部落形成的家族,再到多元一體格局的民族,皆是各民族之間文化認同和民族歸屬的歷史見證,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形載體。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現(xiàn)路徑?!皵?shù)典不忘祖,落葉要歸根”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姓氏是每個人身份的象征,聯(lián)結(jié)著一個家族,甚至整個民族。中華姓氏文化承載的民族記憶和民族情感,是千千萬萬炎黃子孫凝聚力量的精神紐帶,使其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找到民族身份的歸屬感。因此,新時代背景下,尋根溯源,以姓氏文化為基礎(chǔ),以尋根活動為載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進一步增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今年,山西洪洞舉行大槐樹尋根問祖旅游季系列活動,該活動以“走遍天涯,洪洞是家”為主題,組織尋根祭祀大典、中國姓氏文化研討會等,吸引大槐樹后裔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為姓氏尋根、為血脈延續(xù),并邀請文化名人參與尋根活動,以“同宗共祖”的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常盛不衰,是因為各民族具有共同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而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各民族之所以能夠持續(xù)煥發(fā)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因為中華各民族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姓氏文化作為維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不僅是各民族之間文化認同和民族歸屬的歷史見證,而且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基礎(chǔ)。

(摘編自王忠田《姓氏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原始社會的姓與氏是完全獨立的,“姓”是以女性為祖先的家族共同所有的符號標志,而“氏”則起源于原始父系氏族社會。

B.“氏”最初是區(qū)分身份貴賤的標志,秦帝國時期“氏”所帶有的貴族色彩開始慢慢被瓦解,“姓”與“氏”也逐漸合為一體。

C.歷史上不同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與姓氏文化的發(fā)展和演變相互促進、交流互動,這使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日益牢固。

D.少數(shù)民族的姓氏在魏晉時期不斷“漢化”,甚至有少數(shù)民族主動將姓氏改為漢姓,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關(guān)系的變化。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從姓氏起源的角度來看,姓氏彰顯著對祖先和族群的歸屬和認同,因而其始終帶有共同體意識的深刻烙印。

B.少數(shù)民族姓氏的“漢化”為隋朝的大一統(tǒng)奠定了群眾基礎(chǔ),由此可見姓氏文化的融合對國家統(tǒng)一起決定作用。

C.各民族共同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使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生生不息、常盛不衰,姓氏文化在其間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D.文章綜合運用舉例、對比、引用等論證方法,如舉春秋時期齊、魯、宋、秦等國的例子,說明以“國”為姓也較為常見。

3.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四段核心觀點一項是()

A.中國的姓氏文化與《百家姓》的出現(xiàn)緊密相連,這部著作收錄了五百多個常見姓氏,對于研究古代社會和人口遷徙具有重要的價值。

B.2023年10月20日,海峽兩岸共祭松山媽祖行宮千年慶典活動在福建舉辦,兩岸千余名來賓同謁媽祖,彰顯兩岸一家親,共祈兩岸和平。

C.央視推出《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節(jié)目,以姓氏文化中504個姓氏的先后順序為線索進行逐一講解,為各個姓氏追根溯源,找到族群認同感。

D.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被譽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是目前在黃河流域中華文明形成初期所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格最高、具有都邑性質(zhì)的中心聚落。

4.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5.如何傳承發(fā)展中華姓氏文化?請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簡要分析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月球特派記者發(fā)自地球的第一個報告

【意大利】莫拉維亞

這是一個奇怪的國家。

這兒居住著兩個種族,他們不論在精神方面,或者就某種意義來說,在肉體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一個種族叫富人,另一個種族叫窮人?!案蝗恕焙汀案F人”這兩個字眼的涵義頗為含糊,由于記者不太精通這個國家的語言,因而無法加以考證。我們的情報絕大部分是從富人那里獲得的,因為跟窮人比較起來,富人更善于交際,喜歡閑談,并且以殷勤著稱。

據(jù)富人說,誰也不清楚,窮人這個種族究竟是打什么地方來的,至于他們定居在這里的年代,或許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從此,他們不干別的什么事情,只是一個勁兒地繁衍生殖,而且始終不肯改變他們那種不討人喜歡的習慣。凡是了解窮人這種習慣的人,或許都會加以責備,并且認為富人是有道理的。

首先,窮人不喜歡整潔和美觀。他們身穿的衣服總是打滿了補丁,齷齪不堪。他們的住房陰暗簡陋,家具不但十分破舊,而且式樣難看得很??墒?,由于一種古怪的毛病作祟,他們似乎都寧愿身穿破爛的衣服,卻不肯穿戴時新的服裝;寧愿住在破舊的平房里,卻不肯搬進別墅和華屋大廈;寧愿使用價格便宜的家具,不肯要富麗堂皇的陳設。

事情確實如此。①富人說,事實上,誰敢斷言自己曾經(jīng)見過一個打扮漂亮、身居豪華府邸和過著奢侈生活的窮人呢?

事情不止于此。窮人還不喜愛文化。很難看到有什么窮人閱讀書籍、參觀博物館或者去音樂廳欣賞音樂。至于說藝術(shù),窮人更是茫然無知,他們可以毫不在意地把石印油畫當作藝術(shù)大師的作品,把盧卡的半身雕像跟普剌克斯忒利的雕像混為一談,把庸俗的小調(diào)當成巴赫的前奏曲。富人告訴我們,窮人的娛樂是最粗俗低級不過的:酗酒,跳不堪入目的舞蹈,玩木球或者踢足球,拳斗以及其他同樣庸俗的消遣。富人異口同聲地說,可以肯定,窮人是更喜歡愚昧,而不要文明的。

還有,窮人討厭大自然。每當美好的季節(jié)來臨的時候,富人總是離開城市,到海邊、鄉(xiāng)村,或者到山區(qū)去度假,在碧藍的大海里洗海水澡,呼吸新鮮的空氣,欣賞阿爾卑斯山幽靜的風光,以休養(yǎng)生息。然而,窮人卻說什么也舍不得離開他們那個散發(fā)著難聞的臭氣的住宅區(qū)。他們不去享受田野風光,卻寧愿去令人生厭的郊區(qū)草場;他們甘愿待在自家的陽臺上,也不去欣賞山區(qū)的美麗景色。富人不禁問道,在我們這個時代,怎么能夠不喜愛大自然呢?

那么,窮人留在城市里,至少是為了進行社交活動吧。情況完全不是這樣。除了那些叫作工廠的地方以外,他們似乎不曉得其他的交際場所。簡直難以想象這些工廠的景象是多么令人可悲:在用混凝土和玻璃造成的房子里,陰森森的,到處污穢不堪,煙霧彌漫,機器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冬天,室內(nèi)冷得滴水成冰,夏天炎熱炙人。

坦率地說,有些窮人不肯住在城市里,卻極愿在荒僻的鄉(xiāng)村落戶。②他們只熱衷于一件事,請相信,這也是他們唯一的嗜好,就是用一把笨重的鐵家伙,整天翻弄土地。一年四季,日日夜夜,不管是驕陽似火,還是大雨傾盆,都是如此。富人說,請你們想想看,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比這更需要智慧、更富有樂趣的事情要做??!

另外還有一些更為古怪的窮人,他們喜歡深深的黑暗,而不要明媚的陽光,寧愿待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洞穴里,也不喜歡明朗的藍天。他們蜷曲在深邃、漆黑的地道里,埋頭開采一種什么石頭,仿佛從中獲得無窮的樂趣。據(jù)說,這種地方叫作礦井。不過,從來沒有一個富人異想天開,想下礦井去的。

窮人用一個很特別的字眼來稱呼這一切:勞動。這個字眼的涵義,對于我們來說,實在是難以捉摸和神秘莫測的。窮人極其喜愛他們的這種勞動,由于某些我們無法弄清的原因,當工廠關(guān)門、礦井癱瘓的時候,窮人就提出抗議,高聲呼喊什么口號,并且以騷亂和暴動相威脅。富人說,他們對此實在感到莫名其妙,因為,在他們看來,在某個舒適的大廳里;或者在某個頗為體面的俱樂部里集會,不是輕松得多,更能賞心悅目些嗎?

窮人還有一種令人奇怪的表現(xiàn):他們對健康漠不關(guān)心。事實上當人們看到他們對待惡劣氣候的那種漫不經(jīng)心的神情,他們生病時那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還有什么好說的呢?他們從來不進藥鋪買藥,不去療養(yǎng)院休養(yǎng),甚至在必須臥床休息幾天、幾周或者幾個月的時候,他們也根本不愿意躺在家里。

富人解釋說,窮人之所以對健康持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是這樣一種荒唐的癖好在作祟的緣故:他們無論在工廠、礦山或者是田間,都不愿意曠一天工。③這真是難以理解的咄咄怪事,然而事情確實如此,原因就在這里。

關(guān)于窮人,關(guān)于他們留戀那些有害的、粗野的和古怪的癖好的情形,那是永遠也講不完的。不過,探討這種反常行為的根源,倒是更有趣的事兒。

富人告訴我們說,自古以來,人們就對窮人這個種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學者們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學者認為,窮人的反常行為不妨說是由于性格乖戾造成的,是自覺自愿的,因此可以幫助他們糾正惡習,把他們改造過來。相反,另一派學者卻斷言,窮人的性格是從娘胎里帶來的,所以無可救藥。前一種學者主張對窮人采取積極開導和說服教育的辦法。后一種學者頗為悲觀,認為采取鎮(zhèn)壓手段是唯一可行的辦法??磥恚笳呤怯械览淼?,因為,迄今為止,一切關(guān)于整潔、美觀、華貴、娛樂文化修養(yǎng)的教育,都是枉費心機,徒勞無益。

此外,盡管富人對窮人關(guān)懷備至,窮人卻一點兒也不領(lǐng)情,不喜歡富人。但是應當承認的是,對于窮人的生活方式,富人也從來不掩蓋自己厭惡的情緒。

如同過去的訪問一樣,我們也想聽聽另一方面的聲音。為此,我們向窮人作了調(diào)查。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窮人除了本國語言之外,對其他語言一概不懂。然而,我們最終得到了異乎尋常的答案。原來,造成窮人和富人之間的鴻溝的唯一根源在于,富人擁有一種稱作“金錢”的東西,而窮人恰恰相反,幾乎一無所有。

我們很想看看,這種能造成如此巨大隔閡的金錢,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一些印花的紙張,或者是金屬的圓片而已。

由于窮人喜歡掩蓋真相的特點是眾所周知的,所以我們懷疑這種所謂的金錢竟是導致如此奇怪現(xiàn)象的決定性因素。

因此,我們再重復一遍:④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國家??!

(呂同六譯)

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及藝術(shù)手法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作者假托一位來自月球的特派記者發(fā)自地球的報告,將日常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貧窮現(xiàn)象,進行了全新的展示和揭露。

B.文中富人眼中的窮人都是不可理喻的、古怪的,窮人都不喜歡整潔,不喜愛文化,甚至討厭大自然,只喜歡在陰暗的地道中勞動。

C.文中窮人的特點大多是在與富人的對比中歸納出來的,如富人懂得欣賞藝術(shù),講究文明,而窮人對藝術(shù)茫然無知,更喜歡愚昧。

D.小說語言極具諷刺意味,作者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感情融匯于故事之中,揭示出生活中貧富差距之大這一現(xiàn)象。

7.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運用反問手法,強化了生活中沒有打扮漂亮、住豪宅和生活奢侈的窮人,表明了窮人與富人截然不同。

B.句子②中富人把一些窮人的勞動說成是他們“唯一的嗜好”,體現(xiàn)了富人對窮人勞動的不解,表明二者差距之大。

C.句子③中特派記者對窮人熱衷勞動而不關(guān)心自己健康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由此也能看出其對窮人的同情。

D.句子④結(jié)構(gòu)上照應了開頭,使得文章首尾圓合,結(jié)構(gòu)完整;內(nèi)容上通過月球特派記者的再次感嘆,引發(fā)人們深思。

8.本文的敘述視角獨特,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其獨特之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9.有人評論莫拉維亞的作品中“充滿了人類的自省意識,批判了社會冷漠、墮落的習氣”,請結(jié)合文本說說你的理解。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咸平六年,契丹數(shù)萬騎南侵,至望都,繼忠與大將王超及桑贊等領(lǐng)兵援之。繼忠至康村,與契丹戰(zhàn),自日昳至乙夜,敵勢小卻。遲明復戰(zhàn),繼忠陣東偏,為敵所乘,斷餉道,超、贊皆畏縮退師,竟不赴援。繼忠獨與麾下躍馬馳赴服飾稍異契丹識之圍數(shù)十重。士皆重創(chuàng),殊死戰(zhàn),且戰(zhàn)且行,旁西山而北,至白城,遂陷于契丹。

(節(jié)選自《宋史·王繼忠傳》,有刪改)

材料二:

咸平末,契丹犯邊,戍將王顯、王繼忠屯兵鎮(zhèn)定。虜兵大至,繼忠力戰(zhàn),為契丹所獲,授以偽官,復使為將,漸見親信。繼忠乘間進說契丹,講好朝廷,息民為萬世利。虜母老,亦厭兵,遂納其言。因寓書于莫守石普,使達意于朝廷,時亦未之信。明年,虜兵大下,遂至河。車駕親征,駐蹕澶淵,而繼忠自虜中具奏戎主請和之意,達于行在。上使曹利用馳遺契丹書,與之講平。利用至大名,時王冀公守大名,以虜方得志,疑其不情,留利用未遣。會圍合不得出,朝廷不知利用所在,又募人繼往,得殿前散直張皓,引見行在。皓攜九歲子見曰:“臣不得虜情為報,誓死不還,愿陛下錄其子?!鄙腺n銀三百兩遣之。皓出澶州,為徼騎所掠,皓具言進和之意,騎乃引與俱見戎母蕭及戎主。蕭搴車幃召皓,以木橫車軛上,令皓坐,與之酒食,撫勞甚厚。皓既回,聞虜欲襲我北塞,以其謀告守將周文質(zhì)及李繼隆、秦翰、文質(zhì)等,厚備以待之。黎明,虜兵果至,迎射其大帥撻覽,墜馬死,虜兵大潰。上復使皓申前約,及言已遣曹利用之意。皓入大名,以告王冀公,與利用俱往,和議遂定。乃改元景德。后皓為利用所軋,終于左侍禁。真宗后知之,錄其先留九歲子牧為三班奉職。

(節(jié)選自《夢溪筆談·補筆談》,有刪改)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繼忠獨A與麾下B躍馬C馳赴D服飾E稍異F契丹G識之H圍I數(shù)十重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敵勢小卻”中“卻”與《過秦論》中“卻匈奴七百余里”“卻”用法不相同。

B.“虜母老,亦厭兵”中“厭”與《燭之武退秦師》中“何厭之有”的“厭”意思相同。

C.河,文中特指黃河,現(xiàn)在泛指大小河流,詞義擴大,與“江”的詞義變化相同。

D.“聞虜欲襲我北塞”中“聞”與成語“孤陋寡聞”中的“聞”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北宋將領(lǐng)王繼忠率兵與契丹作戰(zhàn),陷入重圍時被俘,之后契丹任命其偽官,他乘機向蕭太后進言,希望契丹能與北宋講和以利百姓。

B.王繼忠寫信給北宋莫州守將石普,讓他把遼國同意講和的消息告訴宋真宗,但因為當時的人們不相信,講和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C.王繼忠趁契丹南侵北宋之際,把契丹有意講和的信息上奏給宋廷;宋廷便派曹利用前往契丹議和,但行至大名時被王冀公留住了。

D.宋真宗在得知張皓被曹利用傾軋排擠,且僅被授為左侍禁后,便錄用了張皓之前出使契丹時留下的九歲的兒子張牧為三班奉職。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士皆重創(chuàng),殊死戰(zhàn),且戰(zhàn)且行,旁西山而北。

(2)繼忠力戰(zhàn),為契丹所獲,授以偽官,復使為將,漸見親信。

14.北宋與契丹能成功議和的原因有哪些請根據(jù)材料二簡要概括。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金詞,完成下面小題。

清平樂·嘲兒子阿寧①

元好問

嬌鶯婭姹②。解說三生③話。試看青衫騎竹馬。若個張萱④許畫。

西家撞透煙樓。東家談笑封侯。莫道元郎小小,明年部曲黃牛。

【注】①詞人四十余歲方得子阿寧,且身處金元易代之際,其時戰(zhàn)火仍頻,一家人頗受流離遷徙之苦。②婭姹:象聲詞,擬喻阿寧的咿呀。③三生:祖孫三代。④張萱:唐京兆人,以善畫名冠盛唐。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題中的“嘲”既是對兒子阿寧的打趣,也隱含詞人的自嘲之情。

B.青衫騎竹馬,其間有色彩映配,又有形體動作,顯得意趣盎然。

C.上片皆用正面刻畫之法摹其聲、繪其形,體現(xiàn)出阿寧的天真爛漫。

D.“部曲黃?!?,語言詼諧幽默,但實際上含著詞人的一把辛酸淚。

16.下片轉(zhuǎn)過筆墨,就他人事從容道來,乍看似乎無關(guān)涉,其實頗具深心。請結(jié)合詞作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賈誼《過秦論》中運用比喻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陳涉起義后得到熱烈響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五代史伶官傳序》結(jié)尾處歐陽修以點睛之筆,闡明寫作此篇并不單是針對伶人而言,而是為了警示后世“______,______”。

(3)陸游《書憤》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xiàn)了抗擊金兵的豪邁氣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近期,我國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率有所上升,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A,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需根據(jù)發(fā)病時間、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病原學檢查等綜合判定。多數(shù)情況下,患兒感染后以上呼吸道輕癥為主,如咳嗽、發(fā)熱等。輕癥多為自限性疾病,一般5到7天即可自愈。B,持續(xù)高燒不退,沒有任何好轉(zhuǎn)趨勢并且咳嗽加重,就要警惕從上呼吸道感染發(fā)展為下呼吸道感染,一定要去醫(yī)院做檢查。

據(jù)專家分析,兒童感染支原體肺炎人數(shù)明顯增長,有兩個主要原因:①一是恰逢今年是肺炎支原體流行年,②肺炎支原體每4~7年出現(xiàn)一次大流行,2~3年有一次小流行,③2019年是肺炎支原體的流行高峰,④今年再次出現(xiàn)流行高峰符合自然規(guī)律;⑤二是由環(huán)境因素引起,⑥秋冬時期空氣干燥,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⑦容易遭受病毒、細菌等病原體。⑧另外,氣溫突然驟降時,人容易著涼,⑨這也會使人體免疫力更易感染病毒。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但不得改變原意。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春節(jié)將近,冬季也進入了寒冷的“三九”階段。冬日的蕭瑟不免讓人懷念起夏日時迎著絢麗的朝霞,漫步在郊外蜿蜒小路的愜意。而那時最惹眼的,要數(shù)路兩旁開滿在灌木叢中的牽?;?,紅的、紫的、白的……好像一群蹦蹦跳跳的鄉(xiāng)下孩子,吹著①的小喇叭。

牽?;ㄔ卩l(xiāng)間十分普遍,田埂上、山坡間、路邊河畔、籬笆墻下,甚至是瓦礫堆里,纏纏繞繞爬滿了它的秧蔓。它適應性很強,不擇水土,不論旱澇,哪怕是鹽堿地、黃沙灘,牽?;ǘ寄茏聣焉L,迎著噴薄的朝陽,綻開一只只喇叭狀的燦爛花朵。

牽?;ǘ嘁栏接谒锒?,屬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在農(nóng)家的籬笆架下,它悄無聲息地綻放,幾日不見就爬上了高處,開得恣意、開得任性,燦燦地笑著、鬧著。牽?;ㄟ€喜歡變換彩衣,一會兒紫紅,一會兒青藍,一會兒淡粉,引得蝴蝶、蜻蜓紛至沓來,原來它們也愛農(nóng)家院,也愛這紛繁清新的鄉(xiāng)情花啊!

牽?;ㄓ幸粋€俗名,叫“勤娘子”,②,它是一種起早勤奮的花。每當雄雞第一聲啼鳴時,繞籬縈架的牽?;ǘ浔慵娂娋`放。

20.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寫恰當?shù)某烧Z。

21.文中畫波浪線句使用“不論”“哪怕”“都能”,請結(jié)合語境,簡述這些詞語的表達效果。

22.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書法元素在2023年杭州亞運會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首先,在亞運會的標志設計上,使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毛筆隸書字體,將“薪火”兩個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其次,在各個場館和設施的建設中,也大量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元素和書法裝飾,如龍鳳呈祥、福字等,這些元素既增添了場館和設施的文化內(nèi)涵,也表達了中國對亞洲各國友人的熱烈歡迎。此外運動會項目也采用了篆書的設計風格。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以顏體楷書寫就的各代表團的中文名稱端莊大氣,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書法之美,傳遞了華夏文化,彰顯了文化自信。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江西高二期末教學質(zhì)量檢測

語文

考生注意:

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nèi)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上冊、中冊第二至三單元及《古詩詞誦讀》。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jié)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伴隨著姓氏起源與發(fā)展而積淀下來的中華姓氏文化,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變遷和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承載著中華兒女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是全世界人民了解中華文化的入口,極大地推動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入分析姓氏文化的起源、發(fā)展,是新時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課題。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姓氏既是一個家族血緣關(guān)系和族群關(guān)系的標志,也是維系一個族群、一個姓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礎(chǔ)。在原始社會,姓與氏有所不同,“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社會,是以女性為祖先的家族共同所有的符號標志,且同姓之間往往擁有共同的祖先。而除母系血緣關(guān)系外,以“國”為姓也較為常見,比如春秋時期的齊、魯、宋、秦等。據(jù)《國語·周語》記載:“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奔垂湃顺Uf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因此,古代姓氏既是一個族群血脈延續(xù)的標志,同時也承載著各個族群共同的文化記憶和歷史情感?!笆稀眲t起源于原始父系氏族社會,是從“姓”中衍生出的分支,既是區(qū)分不同部落和族群的稱號,也是區(qū)分身份貴賤的標志。直至秦漢之后,由于秦帝國對貴族的壓制,使“氏”的貴族色彩逐漸消失,漸漸與“姓”合二為一。綜上所述,從姓氏起源角度出發(fā),其始終帶有共同體意識的深刻烙印,無論是族群之間共有的血緣意識和宗族意識,還是與國相系的姓氏,無不彰顯著對祖先和族群的歸屬和認同。從古至今,中國人常常自稱“炎黃子孫”,追根溯源,諸多姓氏都以炎帝和黃帝為共同祖先,既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同一文化淵源的認同意識,也展現(xiàn)出中華各民族親如一家的文化根基,由此奠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基礎(chǔ)。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形載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推動著姓氏文化的演變、延續(xù)和傳承,而姓氏文化的發(fā)展、演變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民族關(guān)系的變化,見證著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進程,并推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民族格局的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正是在二者相互促進、交流互動中日益牢固的。從魏晉時期至明清時期,民族遷徙十分頻繁。魏晉時期,少數(shù)民族大規(guī)模進入漢族居住區(qū),漢族統(tǒng)治者則通過賜姓、改姓等方式使得少數(shù)民族姓氏逐漸“漢化”,其中部分少數(shù)民族在漢文化影響下主動將姓氏改為漢姓,這一舉動為后續(xù)隋朝統(tǒng)一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充分展現(xiàn)出各族人民強烈的民族歸屬感與共存共榮的意識。唐朝時期是民族融合和對外交流的高峰時期,大量來自西域地區(qū)的商人往返于絲綢之路,促進東西方文化的密切交流,而且在長期經(jīng)商過程中逐漸改為漢姓。尤其是明清時期,各宗族為維持穩(wěn)定與延續(xù),在建立自身血脈認同的基礎(chǔ)上,形成廣泛的文化認同??v觀姓氏文化發(fā)展,從因血緣產(chǎn)生的姓氏,到因區(qū)分部落形成的家族,再到多元一體格局的民族,皆是各民族之間文化認同和民族歸屬的歷史見證,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形載體。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現(xiàn)路徑?!皵?shù)典不忘祖,落葉要歸根”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姓氏是每個人身份的象征,聯(lián)結(jié)著一個家族,甚至整個民族。中華姓氏文化承載的民族記憶和民族情感,是千千萬萬炎黃子孫凝聚力量的精神紐帶,使其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找到民族身份的歸屬感。因此,新時代背景下,尋根溯源,以姓氏文化為基礎(chǔ),以尋根活動為載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進一步增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今年,山西洪洞舉行大槐樹尋根問祖旅游季系列活動,該活動以“走遍天涯,洪洞是家”為主題,組織尋根祭祀大典、中國姓氏文化研討會等,吸引大槐樹后裔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為姓氏尋根、為血脈延續(xù),并邀請文化名人參與尋根活動,以“同宗共祖”的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常盛不衰,是因為各民族具有共同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而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各民族之所以能夠持續(xù)煥發(fā)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因為中華各民族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姓氏文化作為維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不僅是各民族之間文化認同和民族歸屬的歷史見證,而且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基礎(chǔ)。

(摘編自王忠田《姓氏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原始社會的姓與氏是完全獨立的,“姓”是以女性為祖先的家族共同所有的符號標志,而“氏”則起源于原始父系氏族社會。

B.“氏”最初是區(qū)分身份貴賤的標志,秦帝國時期“氏”所帶有的貴族色彩開始慢慢被瓦解,“姓”與“氏”也逐漸合為一體。

C.歷史上不同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與姓氏文化的發(fā)展和演變相互促進、交流互動,這使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日益牢固。

D.少數(shù)民族的姓氏在魏晉時期不斷“漢化”,甚至有少數(shù)民族主動將姓氏改為漢姓,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關(guān)系的變化。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從姓氏起源的角度來看,姓氏彰顯著對祖先和族群的歸屬和認同,因而其始終帶有共同體意識的深刻烙印。

B.少數(shù)民族姓氏的“漢化”為隋朝的大一統(tǒng)奠定了群眾基礎(chǔ),由此可見姓氏文化的融合對國家統(tǒng)一起決定作用。

C.各民族共同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使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生生不息、常盛不衰,姓氏文化在其間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D.文章綜合運用舉例、對比、引用等論證方法,如舉春秋時期齊、魯、宋、秦等國的例子,說明以“國”為姓也較為常見。

3.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四段核心觀點的一項是()

A.中國的姓氏文化與《百家姓》的出現(xiàn)緊密相連,這部著作收錄了五百多個常見姓氏,對于研究古代社會和人口遷徙具有重要的價值。

B.2023年10月20日,海峽兩岸共祭松山媽祖行宮千年慶典活動在福建舉辦,兩岸千余名來賓同謁媽祖,彰顯兩岸一家親,共祈兩岸和平。

C.央視推出《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節(jié)目,以姓氏文化中504個姓氏的先后順序為線索進行逐一講解,為各個姓氏追根溯源,找到族群認同感。

D.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被譽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是目前在黃河流域中華文明形成初期所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格最高、具有都邑性質(zhì)的中心聚落。

4.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5.如何傳承發(fā)展中華姓氏文化?請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簡要分析。

【答案】1.A2.C

3.C4.①先總述中華姓氏文化的重要意義。②再從文化根基、有形載體與實現(xiàn)路徑等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中華姓氏文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作用。③最后重申姓氏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中華民族及其偉大復興中國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5.①深入分析姓氏文化的起源、發(fā)展、增強對同一文化淵源、文化根基的認同意識;②加強各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增強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和民族歸屬;③探尋合適路徑,以姓氏文化為基礎(chǔ),以尋根活動為載體,因地因時制宜,開展尋根溯源活動。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原始社會的姓與氏是完全獨立的”錯誤,結(jié)合原文“‘氏’則起源于原始父系氏族社會,是從“姓”中衍生出的分支”可知,“氏”是由“姓”漸生出來的,二者并不是完全獨立。

故選A。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姓氏彰顯著對祖先和族群的歸屬和認同,因而其始終帶有共同體意識的深刻烙印”錯誤,結(jié)合原文“從姓氏起源角度出發(fā),其始終帶有共同體意識的深刻烙印,無論是族群之間共有的血緣意識和宗族意識,還是與國相系的姓氏,無不彰顯著對祖先和族群的歸屬和認同”可知,二者之間無因果關(guān)系。

B.“由此可見姓氏文化的融合對國家統(tǒng)一起決定作用”錯誤,結(jié)合原文“其中部分少數(shù)民族在漢文化影響下主動將姓氏改為漢姓,這一舉動為后續(xù)隋朝統(tǒng)一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充分展現(xiàn)出各族人民強烈的民族歸屬感與共存共榮的意識”可知,隋朝統(tǒng)一這一事件無法推斷姓氏文化的融合對國家統(tǒng)一起決定作用,且這一說法也夸大了姓氏文化融合的作用。

D.“對比”錯誤,文中沒有運用“對比論證”。

故選C。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結(jié)合原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現(xiàn)路徑……因此,新時代背景下,尋根溯源,以姓氏文化為基礎(chǔ),以尋根活動為載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進一步增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可知,第四段核心觀點是探尋中國姓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現(xiàn)路徑。

A.是說《百家姓》的價值,與本段論述的主要觀點不符。

B.講的是兩岸同胞共祭媽祖。媽祖是流傳于中國沿海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間信仰,現(xiàn)了中國海洋文化的一種特質(zhì),與姓氏文化及其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現(xiàn)路徑關(guān)系不大。

C.通過電視節(jié)目對姓氏追根溯源,能夠論述第四段的主要觀點。

D.重在強調(diào)河南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fā)祥地,與本段論述的主要觀點不符。

故選C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能力。

結(jié)合原文“伴隨著姓氏起源與發(fā)展而積淀下來的中華姓氏文化,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變遷和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承載著中華兒女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是全世界人民了解中華文化的入口,極大地推動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深入分析姓氏文化的起源、發(fā)展,是新時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課題”可知,先總述中華姓氏文化的重要意義。

結(jié)合原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姓氏既是一個家族血緣關(guān)系和族群關(guān)系的標志,也是維系一個族群、一個姓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礎(ch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形載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推動著姓氏文化的演變、延續(xù)和傳承,而姓氏文化的發(fā)展、演變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民族關(guān)系的變化,見證著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進程,并推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民族格局的形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現(xiàn)路徑……中華姓氏文化承載的民族記憶和民族情感,是千千萬萬炎黃子孫凝聚力量的精神紐帶,使其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找到民族身份的歸屬感。因此,新時代背景下,尋根溯源,以姓氏文化為基礎(chǔ),以尋根活動為載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進一步增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可知,再從文化根基、有形載體與實現(xiàn)路徑等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中華姓氏文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作用。

結(jié)合原文“而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各民族之所以能夠持續(xù)煥發(fā)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因為中華各民族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姓氏文化作為維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不僅是各民族之間文化認同和民族歸屬的歷史見證,而且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基礎(chǔ)”可知,最后重申姓氏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中華民族及其偉大復興中國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結(jié)合原文“從姓氏起源角度出發(fā),其始終帶有共同體意識的深刻烙印,無論是族群之間共有的血緣意識和宗族意識,還是與國相系的姓氏,無不彰顯著對祖先和族群的歸屬和認同。從古至今,中國人常常自稱‘炎黃子孫’,追根溯源,諸多姓氏都以炎帝和黃帝為共同祖先,既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同一文化淵源的認同意識,也展現(xiàn)出中華各民族親如一家的文化根基”深入分析姓氏文化的起源、發(fā)展、增強對同一文化淵源、文化根基的認同意識;

結(jié)合原文“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推動著姓氏文化的演變、延續(xù)和傳承,而姓氏文化的發(fā)展、演變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民族關(guān)系的變化,見證著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進程,并推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民族格局的形成”“縱觀姓氏文化發(fā)展,從因血緣產(chǎn)生的姓氏,到因區(qū)分部落形成的家族,再到多元一體格局的民族,皆是各民族之間文化認同和民族歸屬的歷史見證,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形載體”可知,加強各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增強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和民族歸屬;

結(jié)合原文“新時代背景下,尋根溯源,以姓氏文化為基礎(chǔ),以尋根活動為載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進一步增強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可知,探尋合適路徑,以姓氏文化為基礎(chǔ),以尋根活動為載體,因地因時制宜,開展尋根溯源活動。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月球特派記者發(fā)自地球的第一個報告

【意大利】莫拉維亞

這是一個奇怪的國家。

這兒居住著兩個種族,他們不論在精神方面,或者就某種意義來說,在肉體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一個種族叫富人,另一個種族叫窮人?!案蝗恕焙汀案F人”這兩個字眼的涵義頗為含糊,由于記者不太精通這個國家的語言,因而無法加以考證。我們的情報絕大部分是從富人那里獲得的,因為跟窮人比較起來,富人更善于交際,喜歡閑談,并且以殷勤著稱。

據(jù)富人說,誰也不清楚,窮人這個種族究竟是打什么地方來的,至于他們定居在這里的年代,或許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從此,他們不干別的什么事情,只是一個勁兒地繁衍生殖,而且始終不肯改變他們那種不討人喜歡的習慣。凡是了解窮人這種習慣的人,或許都會加以責備,并且認為富人是有道理的。

首先,窮人不喜歡整潔和美觀。他們身穿的衣服總是打滿了補丁,齷齪不堪。他們的住房陰暗簡陋,家具不但十分破舊,而且式樣難看得很??墒?,由于一種古怪的毛病作祟,他們似乎都寧愿身穿破爛的衣服,卻不肯穿戴時新的服裝;寧愿住在破舊的平房里,卻不肯搬進別墅和華屋大廈;寧愿使用價格便宜的家具,不肯要富麗堂皇的陳設。

事情確實如此。①富人說,事實上,誰敢斷言自己曾經(jīng)見過一個打扮漂亮、身居豪華府邸和過著奢侈生活的窮人呢?

事情不止于此。窮人還不喜愛文化。很難看到有什么窮人閱讀書籍、參觀博物館或者去音樂廳欣賞音樂。至于說藝術(shù),窮人更是茫然無知,他們可以毫不在意地把石印油畫當作藝術(shù)大師的作品,把盧卡的半身雕像跟普剌克斯忒利的雕像混為一談,把庸俗的小調(diào)當成巴赫的前奏曲。富人告訴我們,窮人的娛樂是最粗俗低級不過的:酗酒,跳不堪入目的舞蹈,玩木球或者踢足球,拳斗以及其他同樣庸俗的消遣。富人異口同聲地說,可以肯定,窮人是更喜歡愚昧,而不要文明的。

還有,窮人討厭大自然。每當美好的季節(jié)來臨的時候,富人總是離開城市,到海邊、鄉(xiāng)村,或者到山區(qū)去度假,在碧藍的大海里洗海水澡,呼吸新鮮的空氣,欣賞阿爾卑斯山幽靜的風光,以休養(yǎng)生息。然而,窮人卻說什么也舍不得離開他們那個散發(fā)著難聞的臭氣的住宅區(qū)。他們不去享受田野風光,卻寧愿去令人生厭的郊區(qū)草場;他們甘愿待在自家的陽臺上,也不去欣賞山區(qū)的美麗景色。富人不禁問道,在我們這個時代,怎么能夠不喜愛大自然呢?

那么,窮人留在城市里,至少是為了進行社交活動吧。情況完全不是這樣。除了那些叫作工廠的地方以外,他們似乎不曉得其他的交際場所。簡直難以想象這些工廠的景象是多么令人可悲:在用混凝土和玻璃造成的房子里,陰森森的,到處污穢不堪,煙霧彌漫,機器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冬天,室內(nèi)冷得滴水成冰,夏天炎熱炙人。

坦率地說,有些窮人不肯住在城市里,卻極愿在荒僻的鄉(xiāng)村落戶。②他們只熱衷于一件事,請相信,這也是他們唯一的嗜好,就是用一把笨重的鐵家伙,整天翻弄土地。一年四季,日日夜夜,不管是驕陽似火,還是大雨傾盆,都是如此。富人說,請你們想想看,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比這更需要智慧、更富有樂趣的事情要做??!

另外還有一些更為古怪的窮人,他們喜歡深深的黑暗,而不要明媚的陽光,寧愿待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洞穴里,也不喜歡明朗的藍天。他們蜷曲在深邃、漆黑的地道里,埋頭開采一種什么石頭,仿佛從中獲得無窮的樂趣。據(jù)說,這種地方叫作礦井。不過,從來沒有一個富人異想天開,想下礦井去的。

窮人用一個很特別的字眼來稱呼這一切:勞動。這個字眼的涵義,對于我們來說,實在是難以捉摸和神秘莫測的。窮人極其喜愛他們的這種勞動,由于某些我們無法弄清的原因,當工廠關(guān)門、礦井癱瘓的時候,窮人就提出抗議,高聲呼喊什么口號,并且以騷亂和暴動相威脅。富人說,他們對此實在感到莫名其妙,因為,在他們看來,在某個舒適的大廳里;或者在某個頗為體面的俱樂部里集會,不是輕松得多,更能賞心悅目些嗎?

窮人還有一種令人奇怪的表現(xiàn):他們對健康漠不關(guān)心。事實上當人們看到他們對待惡劣氣候的那種漫不經(jīng)心的神情,他們生病時那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還有什么好說的呢?他們從來不進藥鋪買藥,不去療養(yǎng)院休養(yǎng),甚至在必須臥床休息幾天、幾周或者幾個月的時候,他們也根本不愿意躺在家里。

富人解釋說,窮人之所以對健康持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是這樣一種荒唐的癖好在作祟的緣故:他們無論在工廠、礦山或者是田間,都不愿意曠一天工。③這真是難以理解的咄咄怪事,然而事情確實如此,原因就在這里。

關(guān)于窮人,關(guān)于他們留戀那些有害的、粗野的和古怪的癖好的情形,那是永遠也講不完的。不過,探討這種反常行為的根源,倒是更有趣的事兒。

富人告訴我們說,自古以來,人們就對窮人這個種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學者們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學者認為,窮人的反常行為不妨說是由于性格乖戾造成的,是自覺自愿的,因此可以幫助他們糾正惡習,把他們改造過來。相反,另一派學者卻斷言,窮人的性格是從娘胎里帶來的,所以無可救藥。前一種學者主張對窮人采取積極開導和說服教育的辦法。后一種學者頗為悲觀,認為采取鎮(zhèn)壓手段是唯一可行的辦法??磥?,后者是有道理的,因為,迄今為止,一切關(guān)于整潔、美觀、華貴、娛樂文化修養(yǎng)的教育,都是枉費心機,徒勞無益。

此外,盡管富人對窮人關(guān)懷備至,窮人卻一點兒也不領(lǐng)情,不喜歡富人。但是應當承認的是,對于窮人的生活方式,富人也從來不掩蓋自己厭惡的情緒。

如同過去的訪問一樣,我們也想聽聽另一方面的聲音。為此,我們向窮人作了調(diào)查。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窮人除了本國語言之外,對其他語言一概不懂。然而,我們最終得到了異乎尋常的答案。原來,造成窮人和富人之間的鴻溝的唯一根源在于,富人擁有一種稱作“金錢”的東西,而窮人恰恰相反,幾乎一無所有。

我們很想看看,這種能造成如此巨大隔閡的金錢,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一些印花的紙張,或者是金屬的圓片而已。

由于窮人喜歡掩蓋真相的特點是眾所周知的,所以我們懷疑這種所謂的金錢竟是導致如此奇怪現(xiàn)象的決定性因素。

因此,我們再重復一遍:④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國家??!

(呂同六譯)

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及藝術(shù)手法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作者假托一位來自月球的特派記者發(fā)自地球的報告,將日常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貧窮現(xiàn)象,進行了全新的展示和揭露。

B.文中富人眼中的窮人都是不可理喻的、古怪的,窮人都不喜歡整潔,不喜愛文化,甚至討厭大自然,只喜歡在陰暗的地道中勞動。

C.文中窮人的特點大多是在與富人的對比中歸納出來的,如富人懂得欣賞藝術(shù),講究文明,而窮人對藝術(shù)茫然無知,更喜歡愚昧。

D.小說語言極具諷刺意味,作者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感情融匯于故事之中,揭示出生活中貧富差距之大這一現(xiàn)象。

7.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運用反問手法,強化了生活中沒有打扮漂亮、住豪宅和生活奢侈的窮人,表明了窮人與富人截然不同。

B.句子②中富人把一些窮人的勞動說成是他們“唯一的嗜好”,體現(xiàn)了富人對窮人勞動的不解,表明二者差距之大。

C.句子③中特派記者對窮人熱衷勞動而不關(guān)心自己健康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由此也能看出其對窮人的同情。

D.句子④結(jié)構(gòu)上照應了開頭,使得文章首尾圓合,結(jié)構(gòu)完整;內(nèi)容上通過月球特派記者的再次感嘆,引發(fā)人們深思。

8.本文的敘述視角獨特,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其獨特之處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9.有人評論莫拉維亞的作品中“充滿了人類的自省意識,批判了社會冷漠、墮落的習氣”,請結(jié)合文本說說你的理解。

【答案】6.B7.C

8.①小說開頭和結(jié)尾以月球特派記者的身份采用第一人稱敘述,展現(xiàn)月球特派記者了解到的奇怪國家;中間大部分內(nèi)容則通過富人這一第三人稱敘述,展示窮人的生活。

②采用月球特派記者這一第一人稱便于情感抒發(fā),使描述內(nèi)容更為真切,拉近了與讀者之間的距離;采用富人這一第三人稱,更為真實地展現(xiàn)了富人眼中的窮人,符合本文的報告體裁,更具有說服力。

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相結(jié)合,使得文章情節(jié)的展開更加通暢合理,有利于主題的表達。

9.①自省意識:本文借一位月球特派記者的報告表達了作者對人類貧富分化、貧富差距懸殊的反思:同是地球人,為什么窮人需要勞動,而富人不需要勞動就能享受生活?為什么富人視窮人為異類?為什么富人擁有金錢,而窮人幾乎一無所有?

②社會的冷漠:文中富人自詡為文明人,高高在上,對窮人嗤之以鼻,面對窮人的困境只是一味地指責,并不是真心關(guān)心窮人,他們認為窮人無可救藥,甚至要鎮(zhèn)壓窮人,這些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社會冷漠的批判。

③墮落的習氣:文中富人貪圖享樂并認為這是理所應當?shù)?,他們不喜歡勞動卻享受勞動的成果,十分虛偽,這些都包含了作者對社會墮落習氣的批判。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窮人都不喜……只喜歡在陰暗的地道中勞動”錯,“喜歡陰暗的地道”是“另外還有一些更為古怪的窮人”,原文并不是說所有的窮人都喜歡陰暗的地道。

故選B。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C.“由此也能看出其對窮人的同情”錯,文中特派記者只是對窮人的行為感到奇怪、不理解,并沒有同情。

故選C。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小說敘述視角的能力。

根據(jù)開頭“這是一個奇怪的國家”“我們的情報絕大部分是從富人那里獲得的”和結(jié)尾“我們也想聽聽另一方面的聲音。為此,我們向窮人作了調(diào)查”“我們很想看看”“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再重復一遍”可知,在本小說的開頭結(jié)尾部分是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是月球特派記者以自我的吻,表述自己所了解的國家的奇怪,拉近了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使這個國家的“奇怪”之處顯得更為真實。

根據(jù)“他們不干別的什么事情”“他們的住房陰暗簡陋”“他們似乎都寧愿身穿破爛的衣服”“他們可以毫不在意地把石印油畫當作藝術(shù)大師的作品”……可知,小說的主體部分采用了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是以富人的口吻表述他們眼中的窮人的生活,這是一種客觀的敘述方式,可以使被敘述的對象——窮人的生活表現(xiàn)得更為真實,不帶有任何主觀的色彩,同時這也符合“報告”這一體裁的特征。

兩種人稱敘述方式的結(jié)合運用,更加通暢合理地展開了文章的情節(jié),更加突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思想。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

月球特派記者,見證了地球上的貧富分化。記者所記錄表達的是對人類社會不公的深沉反思。同樣是地球上的人,為何窮人需在勞碌中度過一生,而富人卻能坐享其成?富人的奢華與窮人的困頓形成鮮明對比。富人視窮人為異類,仿佛他們是社會的累贅,是他們高雅生活的污點。然而,富人的財富難道真的是他們自己努力得來的嗎?或者,這難道不是社會不公的產(chǎn)物,是貪婪和欺詐的結(jié)果?這些會引起整個人類的反思:反思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的價值觀。這篇小說體現(xiàn)出了人類的自省意識。

在我們的社會中,富人常常自詡為文明人,他們高高在上,對窮人嗤之以鼻。他們認為自己擁有財富和地位,因此對窮人的困境只是輕蔑地指責,而不是真心關(guān)心。他們認為窮人無可救藥,甚至要鎮(zhèn)壓窮人,以此來維護社會的秩序和穩(wěn)定。這種冷漠的態(tài)度,不僅僅體現(xiàn)在富人對窮人的態(tài)度上,也體現(xiàn)在整個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tài)度上。我們常??吹剑斎鮿萑后w遇到困難時,社會往往只是給予他們一些表面的幫助,而沒有真正地關(guān)心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和實際需求。這種冷漠的態(tài)度,實際上是我們社會的一種病態(tài)表現(xiàn)。我們應該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無論他們的財富、地位、種族、性別等因素如何。如果我們不能打破這種冷漠的氛圍,那么我們的社會將永遠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進步和發(fā)展。這篇小說反映出了人類社會的冷漠。

在文章中,我們看到了富人的墮落習氣。他們貪圖享樂,認為理所應當?shù)叵硎苤鴦趧拥某晒?,而自己卻不愿意參與其中。這種虛偽的行為,讓人感到十分悲哀。作者通過這些細節(jié),對社會墮落習氣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富人們的生活方式,仿佛是建立在別人的辛勤勞動之上。他們不尊重勞動的價值,只看到眼前的享樂。這種心態(tài),不僅讓富人自己陷入墮落,更讓整個社會風氣變得浮躁和虛偽。在墮落習氣的侵蝕下,富人們失去了對生活的敬畏和感恩。他們忘記了勞動的價值,忘記了社會的責任。這種墮落習氣,不僅讓富人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更讓整個社會失去了前進的動力。這篇小說通過一些細節(jié),批判了當前社會的墮落習性。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咸平六年,契丹數(shù)萬騎南侵,至望都,繼忠與大將王超及桑贊等領(lǐng)兵援之。繼忠至康村,與契丹戰(zhàn),自日昳至乙夜,敵勢小卻。遲明復戰(zhàn),繼忠陣東偏,為敵所乘,斷餉道,超、贊皆畏縮退師,竟不赴援。繼忠獨與麾下躍馬馳赴服飾稍異契丹識之圍數(shù)十重。士皆重創(chuàng),殊死戰(zhàn),且戰(zhàn)且行,旁西山而北,至白城,遂陷于契丹。

(節(jié)選自《宋史·王繼忠傳》,有刪改)

材料二:

咸平末,契丹犯邊,戍將王顯、王繼忠屯兵鎮(zhèn)定。虜兵大至,繼忠力戰(zhàn),為契丹所獲,授以偽官,復使為將,漸見親信。繼忠乘間進說契丹,講好朝廷,息民為萬世利。虜母老,亦厭兵,遂納其言。因寓書于莫守石普,使達意于朝廷,時亦未之信。明年,虜兵大下,遂至河。車駕親征,駐蹕澶淵,而繼忠自虜中具奏戎主請和之意,達于行在。上使曹利用馳遺契丹書,與之講平。利用至大名,時王冀公守大名,以虜方得志,疑其不情,留利用未遣。會圍合不得出,朝廷不知利用所在,又募人繼往,得殿前散直張皓,引見行在。皓攜九歲子見曰:“臣不得虜情為報,誓死不還,愿陛下錄其子?!鄙腺n銀三百兩遣之。皓出澶州,為徼騎所掠,皓具言進和之意,騎乃引與俱見戎母蕭及戎主。蕭搴車幃召皓,以木橫車軛上,令皓坐,與之酒食,撫勞甚厚。皓既回,聞虜欲襲我北塞,以其謀告守將周文質(zhì)及李繼隆、秦翰、文質(zhì)等,厚備以待之。黎明,虜兵果至,迎射其大帥撻覽,墜馬死,虜兵大潰。上復使皓申前約,及言已遣曹利用之意。皓入大名,以告王冀公,與利用俱往,和議遂定。乃改元景德。后皓為利用所軋,終于左侍禁。真宗后知之,錄其先留九歲子牧為三班奉職。

(節(jié)選自《夢溪筆談·補筆談》,有刪改)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繼忠獨A與麾下B躍馬C馳赴D服飾E稍異F契丹G識之H圍I數(shù)十重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敵勢小卻”中“卻”與《過秦論》中“卻匈奴七百余里”的“卻”用法不相同。

B.“虜母老,亦厭兵”中“厭”與《燭之武退秦師》中“何厭之有”的“厭”意思相同。

C.河,文中特指黃河,現(xiàn)在泛指大小河流,詞義擴大,與“江”的詞義變化相同。

D.“聞虜欲襲我北塞”中“聞”與成語“孤陋寡聞”中的“聞”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北宋將領(lǐng)王繼忠率兵與契丹作戰(zhàn),陷入重圍時被俘,之后契丹任命其偽官,他乘機向蕭太后進言,希望契丹能與北宋講和以利百姓。

B.王繼忠寫信給北宋莫州守將石普,讓他把遼國同意講和的消息告訴宋真宗,但因為當時的人們不相信,講和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C.王繼忠趁契丹南侵北宋之際,把契丹有意講和的信息上奏給宋廷;宋廷便派曹利用前往契丹議和,但行至大名時被王冀公留住了。

D.宋真宗在得知張皓被曹利用傾軋排擠,且僅被授為左侍禁后,便錄用了張皓之前出使契丹時留下的九歲的兒子張牧為三班奉職。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士皆重創(chuàng),殊死戰(zhàn),且戰(zhàn)且行,旁西山而北。

(2)繼忠力戰(zhàn),為契丹所獲,授以偽官,復使為將,漸見親信。

14.北宋與契丹能成功議和的原因有哪些請根據(jù)材料二簡要概括。

【答案】10.DFH

11.B12.A

13.(1)士兵傷亡慘重,拼死戰(zhàn)斗,一邊戰(zhàn)斗一邊奔走,沿著西山向北行進。

(2)王繼忠奮力迎戰(zhàn),被契丹抓獲,(契丹)任命他偽職,又讓他當將領(lǐng),(他)漸漸被親近信任。

14.①契丹入侵北宋失利;

②契丹蕭太后年老厭惡打仗;

③王繼忠對遼軍的勸說并向宋廷傳遞議和消息;

④北宋議和使者張皓竭盡全力,不辱使命。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王繼忠獨自與部下策馬馳騎前往,(因為與)契丹人的服飾稍有差異,契丹人識別出了他們,將他們包圍了幾十層。

“繼忠獨與麾下”中作主語,“躍馬馳赴”作謂語,所以在D處斷開;

“服飾稍異”中“服飾”作主語,“稍異”作謂語,所以在F處斷開;

“識之”“圍數(shù)十重”兩個動賓短語作謂語,其主語都是“契丹”,所以在H處斷開。

故選DFH。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卻,退卻。/卻,使退卻。句意:敵人才稍稍退卻。/使匈奴退卻七百多里。

B.錯誤。厭,厭惡。/厭,滿足。句意:也厭惡打仗。/哪里有滿足的時候呢?

C.正確。

D.錯誤。聞,聽說。/聞,聽見的事情,消息。句意:聽說遼兵想要襲擊我朝的北方邊境。/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故選B。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陷入重圍時被俘”不正確,從材料一最后一句“至白城,遂陷于契丹”可知,王繼忠在陷入重圍之時還未被俘,而是率殘部到達白城后才被俘。

故選A。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重創(chuàng)”,傷亡慘重;“殊死”,拼死;“旁”,沿著;“北”,名詞作動詞,向北行進。

(2)“見”,被;“親信”,被親近信任?!盀槠醯に@”被動句,被契丹抓獲。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

結(jié)合“黎明,虜兵果至,迎射其大帥撻覽,墜馬死,虜兵大潰”,可知契丹入侵北宋失利。

結(jié)合“虜母老,亦厭兵,遂納其言”,可知契丹蕭太后年老厭惡打仗

結(jié)合“繼忠乘間進說契丹,講好朝廷,息民為萬世利”“而繼忠自虜中具奏戎主請和之意,達于行在”,可知王繼忠對遼軍的勸說并向宋廷傳遞議和消息。

結(jié)合“臣不得虜情為報,誓死不還”“皓具言進和之意,騎乃引與俱見戎母蕭及戎主”“上復使皓申前約,及言已遣曹利用之意。皓入大名,以告王冀公,與利用俱往,和議遂定”,可知北宋議和使者張皓竭盡全力,不辱使命。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咸平六年,契丹的幾萬騎兵向南入侵,到了望都,王繼忠與大將王超及桑贊等人帶兵增援望都。王繼忠到了康村,與契丹大戰(zhàn)。從太陽偏西打到了二更時分,敵人才稍稍退卻。黎明時又開始作戰(zhàn),王繼忠的陣勢偏東,被敵人乘機進攻,截斷運送軍糧的道路,王起、桑贊都害怕不敢向前并退軍,竟然不前去援救。王繼忠獨自與部下策馬馳騎前往,(因為與)契丹人的服飾稍有差異,契丹人識別出了他們,將他們包圍了幾十層。士兵傷亡慘重,拼死戰(zhàn)斗,一邊戰(zhàn)斗一邊奔走,沿著西山向北行進,到了白城,就被契丹俘虜。

材料二:

咸平末年,契丹侵犯邊境,邊地主將王顯、王繼忠在鎮(zhèn)州和定州駐扎軍隊。遼軍蜂擁而至,王繼忠奮力迎戰(zhàn),被契丹抓獲,(契丹)任命他偽職,又讓他當將領(lǐng),(他)漸漸被親近信任。王繼忠乘機向契丹進言,建議和宋朝講和,使人民得到生養(yǎng)休息能有造就萬代的好處。當時遼圣宗的母親蕭太后年老,也厭惡打仗,于是采納了王繼忠的建議。王繼忠因此寄信給宋朝的莫州守將石普,讓他把(蕭太后同意講和的)消息告訴宋真宗,當時也沒有人相信。第二年,遼兵大肆南侵,深入到黃河邊。宋真宗親自出征,駐留在澶淵,而王繼忠從遼軍中把遼主講和的意思全都奏明,送到皇帝駐扎的地方。宋真宗派曹利用騎馬送信給遼軍,與遼軍談判講和。曹利用到了大名,當時王冀公任大名守宰,他認為遼兵軍勢正盛,懷疑他們主動講和不合情理,便留住曾曹利用沒有讓他出境。這時恰巧大名被敵軍包圍(曹利用)不能回澶州,朝廷不知道曹利用在何處,又招募人再去遼方,殿前散直張皓應征,有關(guān)官員帶他去見皇帝。張皓帶著九歲兒子覲見說:“我得不到遼主情報回來報告,誓死不回,請求陛下錄用我這個兒子。"宋真宗賜予他三百兩銀子派遣他去。張皓出了澶州,就被遼方的巡邏騎兵抓獲,張皓把宋朝講和之意全都講了出來,騎兵就帶他一起去見遼主的母親蕭太后和遼主。蕭太后打開車幃召見張皓,用木橫在車軛上,讓張皓坐,給張皓酒食吃,撫慰十分豐厚。張皓回來后,聽說遼兵想要襲擊我朝的北方邊境,便把他們的謀劃告訴守將周文質(zhì)及李繼隆、秦翰、文質(zhì)等人,做好充分準備等待遼兵。黎明時分,遼兵果然到了,宋軍迎面射擊遼軍主將蕭撻覽,(蕭撻覽)墜馬死了,遼兵大敗。宋真宗又派張給到遼方重申和議,還申明以前已經(jīng)派遣曹利用說明講和。張皓進入大名,告訴了王冀公,同曹利用一起前往,和議便定了下來。于是改年號為景德。后來張皓被曹利用傾軋排擠,最終官僅封為左侍禁。后來宋真宗知道后,錄取了他先前出使時留下的九歲兒子張收為三班奉職。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金詞,完成下面小題

清平樂·嘲兒子阿寧①

元好問

嬌鶯婭姹②。解說三生③話。試看青衫騎竹馬。若個張萱④許畫。

西家撞透煙樓。東家談笑封侯。莫道元郎小小,明年部曲黃牛。

【注】①詞人四十余歲方得子阿寧,且身處金元易代之際,其時戰(zhàn)火仍頻,一家人頗受流離遷徙之苦。②婭姹:象聲詞,擬喻阿寧的咿呀。③三生:祖孫三代。④張萱:唐京兆人,以善畫名冠盛唐。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題中的“嘲”既是對兒子阿寧的打趣,也隱含詞人的自嘲之情。

B.青衫騎竹馬,其間有色彩映配,又有形體動作,顯得意趣盎然。

C.上片皆用正面刻畫之法摹其聲、繪其形,體現(xiàn)出阿寧的天真爛漫。

D.“部曲黃?!?,語言詼諧幽默,但實際上含著詞人的一把辛酸淚。

16.下片轉(zhuǎn)過筆墨,就他人事從容道來,乍看似乎無關(guān)涉,其實頗具深心。請結(jié)合詞作簡要分析。

【答案】15.C16.①“西家”“東家”雖是他人之事,看似和兒子阿寧無關(guān),但都是真實的人生世相,其富貴更迭體現(xiàn)了世道無常,盛衰之變。

②詞人以東、西家的變化引出對兒子的期待:不要說阿寧如今還小,來年就可以勝任放牛的農(nóng)務,為家里承擔生計了。

③世道艱難,變化無常,詞人已不奢望兒子讀書仕宦,只能讓兒子早早放牛,無奈中滿含亡國之痛、生計之艱。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C.“皆用正面刻畫之法”錯,不只有正面描寫,還有“若個張萱許畫”側(cè)面烘托。

故選C。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nèi)容、寫法和主題的能力。

①“西家撞透煙樓。東家談笑封侯”,“西家”繁華消歇了,“東家”卻又驟得顯貴,這世界的興衰窮達,“談笑”中便易手,真如過眼煙云??!“煙樓”,固然見出它的高大華美,望之如在煙霧繚繞中,似不可即;但另一方面,不也如煙云般虛浮,瞬間被撞透,而決難憑據(jù)依恃嗎?這兩句于客觀敘述里展現(xiàn)著極嚴峻的人生現(xiàn)象與極深沉的生活哲理,是飽經(jīng)憂患滄桑后的透骨語?!拔骷摇薄皷|家”雖是他人之事,看似和兒子阿寧無關(guān),但都是真實的人生世相,其富貴更迭體現(xiàn)了世道無常,盛衰之變。

②既然富貴轉(zhuǎn)瞬即逝,人生變化無常,那么詩人對兒子阿寧的期待也變得平常而實在:“莫道元郎小小,明年部曲黃?!保灰f阿寧如今還小,來年就可以勝任放牛的農(nóng)務,為家里承擔生計了。

③其實做父親的哪個不期望兒子能夠封侯拜相,榮耀門楣?但世道艱難,變化無常,詞人已不奢望兒子讀書仕宦,只能讓兒子早早放牛,無奈中滿含亡國之痛、生計之艱?!安壳S?!?,語頗詼諧幽默,表面看似以笑謔出之,實際上含著一把辛酸苦澀淚,那盛衰巨變,人世炎涼、亡國痛楚,生計艱辛等等復雜難言之情,盡寓其中,故格外耐人尋味。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賈誼《過秦論》中運用比喻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陳涉起義后得到熱烈響應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五代史伶官傳序》結(jié)尾處歐陽修以點睛之筆,闡明寫作此篇并不單是針對伶人而言,而是為了警示后世“______,______”。

(3)陸游《書憤》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xiàn)了抗擊金兵的豪邁氣概。

【答案】①.天下云集響應②.贏糧而景從③.夫禍患常積于忽微④.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⑤.樓船夜雪瓜洲渡⑥.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贏”“景”“禍”“溺”“洲渡”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近期,我國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率有所上升,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A,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需根據(jù)發(fā)病時間、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病原學檢查等綜合判定。多數(shù)情況下,患兒感染后以上呼吸道輕癥為主,如咳嗽、發(fā)熱等。輕癥多為自限性疾病,一般5到7天即可自愈。B,持續(xù)高燒不退,沒有任何好轉(zhuǎn)趨勢并且咳嗽加重,就要警惕從上呼吸道感染發(fā)展為下呼吸道感染,一定要去醫(yī)院做檢查。

據(jù)專家分析,兒童感染支原體肺炎人數(shù)明顯增長,有兩個主要原因:①一是恰逢今年是肺炎支原體流行年,②肺炎支原體每4~7年出現(xiàn)一次大流行,2~3年有一次小流行,③2019年是肺炎支原體的流行高峰,④今年再次出現(xiàn)流行高峰符合自然規(guī)律;⑤二是由環(huán)境因素引起,⑥秋冬時期空氣干燥,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⑦容易遭受病毒、細菌等病原體。⑧另外,氣溫突然驟降時,人容易著涼,⑨這也會使人體免疫力更易感染病毒。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但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18.A.在感染初期時

B.但如果超過這段時間

19.⑦成分殘缺,在“病原體”后面加“的侵襲”;

⑧贅余,去掉“突然”;

⑨不合邏輯,去掉“免疫力”或在“免疫力”后面加“下降”與逗號。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第一空,結(jié)合原文“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需根據(jù)發(fā)病時間、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病原學檢查等綜合判定”可知,支原體肺炎只能通過醫(yī)療手段確診,難以通過癥狀判斷,可見感染初期,支原體肺炎的癥狀與感冒相似,因此可填“在感染初期時”。

第二空,前文說“輕癥多為自限性疾病,一般5到7天即可自愈”,后文說“持續(xù)高燒不退”,因此判斷癥狀加重的時間界限是5到7天,超過這一時間,則為重癥,故可填“但如果超過這段時間”。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⑦“遭受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成分殘缺,“遭受”后缺賓語中心詞,可在“病原體”后面加“的侵襲”;

⑧“突然驟降”贅余,語義重復,可去掉“突然”;

⑨“使人體免疫力更易感染病毒”不合邏輯,“免疫力”不會感染病毒,可去掉“免疫力”或在“免疫力”后面加“下降”與逗號。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