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2022-2023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試題_第1頁
山東省聊城2022-2023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試題_第2頁
山東省聊城2022-2023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試題_第3頁
山東省聊城2022-2023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試題_第4頁
山東省聊城2022-2023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語文試題

時間:150分鐘分值:150分。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所謂“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朱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我國比較成熟的比德的

自然審美觀,形成于春秋時代?!氨鹊隆笔侨寮覍W說的表現,是將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禮教”

的部分滲透到山水審美中來。

《論語?雍也》中寫道:“子日:'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p>

知者為什么樂水,仁者為什么樂山呢?孔子沒有明說。宋代學者朱熹解釋道:“知者達于事理而周流

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山,故樂山。”孔子對山水的欣賞,是從

道德角度的一種欣賞。與其說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說他欣賞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對

一種道德品質的聯想。自然景物的某些特點和人的道德品質的相似性,使欣賞者把它們兩者聯系起

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國文人對自然的一種一脈相承的審美習慣。

“比德”說的缺點是不能引導人們專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賞,而是用它們來比”人的德行。

然而,“比德”表明人對自然景物的欣賞,已經同它們的功利相脫離,與“致用”相比,這是一種歷

史的進步。春秋時代,人們已經能夠很自然地把山水審美與音樂藝術相聯系。俞伯牙、鐘子期是春

秋時代的音樂家。《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俞伯牙把巍巍泰山和湯湯流水所喚起的情操,訴諸琴

弦,鐘子期心領神會,感受到高山流水的韻味。鐘子期死后,俞伯牙痛失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

復鼓琴

“比德”說無論對自然美的欣賞還是對藝術創(chuàng)作,都發(fā)生了重大影響。中國傳統上以松柏喻堅

貞,以蘭竹喻清高。屈原在《離騷》中,以香草喻君子,以簫艾喻小人。江離、辟芷、申椒、菌桂、

蕙,都是有名的芳草香木。蕭是籬草,丈是小草,比喻小人和草包。《離騷》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杰出

的抒情長詩,它開古典浪漫主義的先河?!啊峨x騷》把最為生動鮮艷、只有在原始神話中才能出現的

那種無羈而多義的浪漫想象,與最為熾熱深沉、只有在理性覺醒時刻才能有的個體人格和情操,最

完滿地融化成了有機整體。由是,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抒情詩的真正光輝的起點和無可比擬的典范?!保ɡ?/p>

澤厚《美的歷程》)在中國美學史中,形成了不同于儒家理性精神的屈騷傳統。

不過,屈原創(chuàng)作中的“比德”特點說明他也接受了儒家教義。他的《橘頌》同樣是著名的比德,

篇章。《橘頌》是中國文人寫的第一首詠物詩,屈原以橘比喻志向的獨立不遷。

----選編自凌繼堯《美學十五講》

材料二:

朱光潛在《西方美學史》中這樣定義“移情”一詞:它就是人在觀察外界事物時,設身處在事

物的境地,把原來沒有生命的東西看成有生命的東西,仿佛它也有感覺、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動,

同時,人自己也受到對事物的這種錯覺的影響,多少和事物發(fā)生同情和共鳴。從朱光潛的闡述中不

難看出,移情之物大多為原來沒有生命的東西,這也就與比德說的核心“自然”進行了鮮明的對比。

從西方近現代諸多藝術作品之中都可看到藝術家所移之情,對自然的描繪不局限于自然客體,

而是藝術家的個人想象與情感抒發(fā)。

弗里德里希是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畫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山上十字架》《海上月初升》中

所描繪的都是孤單寂寥的風景,常用月光、拂曉、墓地等作為描繪客體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賦予空蕩

的自然夜景,表現的是人被拋進宇宙后的孤單寂寥之感。反觀這些自然景象,單獨拎出月光、拂曉、

墓她等,也僅僅只是自然生活中的客觀事物而已,正是因為弗里德里希將自己內心的孤獨寂寥之感

注入所描繪客體,從而得以構成令人遐想無限的畫面,這是視覺的冥想,也是內心審美之詩。

比德說所強調的是“德”,如吳鎮(zhèn)筆下之竹體現他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頑強堅韌,由此不難看出

在比德說中,所強調的表現的是令人學習贅賞的品德,是對人生意義與君子之志的不斷追求。14至

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本的思想影響了整個歐洲的藝術,所以西方藝術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注

重突出主體的意識。移情說中所表述的已經不僅僅在傳達“德”了,而是將藝術家作為第一位,在

內心深處喚起其對所想描繪的任何事物的移情作用,打碳了客觀載體之常態(tài),通過表現其自身的任

意一種情感使物我合一,引起共鳴。

比德說表現出在自然美中投射出的君子之德,移情論表達了真實的情感色彩。無論是比德說還

是移情論,都是作者將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寄予他物的審美學說,二者同樣重視客觀自然,并且都

是作者通過藝術活動指向了自己。吳鎮(zhèn)筆下的竹表現出了剛毅性情,弗里德里希的月光表現出了人

的孤獨與寂寥,無論是吳鎮(zhèn)之竹還是弗里德里希之月光,最終指向的都是自我的內心審視。如果比

德說是在賞鑒君子的“人格美”,那么移情論在某種程度上是揭示了自己的"內心真”,而在賞鑒“人

格美”或是揭示“內心真”的同時,藝術家自身的心靈美也昭然若揭。這兩種美學思想,都借助了

自然的觀照或是事物的顯現,反映了深邃的人性、精神與情感,這傳達的是藝術家內心深處之感,

也是其自我審美情趣與作品風格的完美詮釋。

——選編自顧嘉?!墩摫鹊抡f與移情論》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比德說最早形成于春秋時代,已將“仁政”“禮教”等儒家思想滲透到山水審美中來。

B.相對于欣賞山水本身,孔子更欣賞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對一種道德品質的聯想。

C.比德說一定程度上脫離了自然景物的功利性,與“致用”相比,這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D.在中國美學史中,屈騷傳統雖不同于儒家理性精神,但是依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比德說用以比附人的道德情操的多是自然景物,而移情論情感依附的客觀載體是沒有生命的自然

客體。

B.比德說和移情論都是將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寄予他物,但是移情論更注重自我的內心審視。

C、比德說用于比德的自然景物一般具有與某種“德”相似的特征,而移情論己經打破了客觀載體之

常態(tài)。

D.如果比德說是在賞鑒君子的“內心真”,那么移情論在某種程度上是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美”。

3.下列選項不涉及比德的是(3分)()

A.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B.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D.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4.請結合材料二給“移情論”下一個定義。(4分)

5.請分別運用“比德說”和“移情論”,從以下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各選一例具體詩句,分析其

中蘊含的品德、情感或志向。(6分)

乃瞻衡宇,載欣裁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

康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

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野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西洲何'處

夏磊

在我喜歡的古代詩詞里,《西洲曲》算是背得比較早的。年少時我家住在長江中間的南京八卦洲,

頭上是天,四面是水。“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泵看文畹竭@兩句,就會想到江邊上的那個渡口,

并同時在腦海里遐想著渡口外邊的世界和不知在何處的西洲。

后來,又讀到溫庭筠的“西州城外花千樹,盡是羊曇①醉后眷”,這才知道;原來古代真的有一

座城池叫西州。西州城建于東晉,因為宰相謝安病重時途經西州門,他死后,羊曇不再出入西州門。

有一天醉酒后不覺來到西州門,禁不住伏鞍痛哭。雖然詩里的西州城早已無從找尋,但這個名字卻

是再也忘不了了,并且它也像《西洲曲》里的西洲一樣,雖然相隔不遠,卻只能在心里夢想著彼岸。

我其實也清楚,《西洲曲》里的西洲和溫庭筠詩里的西州不是指的一個地方,但是我卻情愿把它

們拉近,我甚至相信渡口那邊就是那個詩意的世界。

那年的三月,我們舉家遷往江西,江水幾個起伏就把我們的小船帶到了江心,回望已是故鄉(xiāng)的

江北,渡口碼頭變得越來越小,最后模糊在了江霧之中,眼淚在這時已經淌進了脖領。我知道,我

要去尋找我生命中的另一個西洲,”“日慕伯勞飛,風吹烏柏樹”,那里有烏柏,也有花千樹嗎?

人的一生就是從一個渡口到另一個渡口,從一個彼岸到另一個彼岸。漸漸她,我也過了總是在

腦子里幻想西洲的年齡,生命中路過了幾個渡口,也到達了幾個彼岸,可我還是沒能忘記從前的那

點兒夢想。我不想放棄每一個彼岸,有誰來渡我過去呢?

我此刻沒有徘徊在自己的渡口,我想去其他的渡口看看。

那一次,我從武漢到長沙,走的路線大體上和屈原《涉江》里寫的差不多。自從屈原“行吟澤

畔”來到湘江岸邊,后世文人在水邊的喟嘆抒懷就顯得很小家子氣了,沒有誰可以直視''屈原問渡”

的背影,也沒有誰可以對他視而不見。那天屈原來到湘江邊時,已是再次被流放了,“面色憔悴”“形

容枯槁”,他在水邊那躅,實際是到了思想和生命的一個渡口。飄然而至的漁父是一位高人隱士,也

是一個“擺渡人”。只是屈原終于沒有聽漁父的話,沒有到對岸去看看。他往故國方向走了一段,傳

來了亡國消息,遂萬念俱灰,選擇了投江,激起了千年波潮,中國的所有河流也跟著激蕩起來。

屈原投江以后的一百多年,賈誼也遭貶來到了長沙的這個渡口,他在水邊寫了篇賦,投到江水

之中。在這篇賦里,賈誼用許多比喻來稱頌屈原。然而又取了一條折中的路子,他一時感嘆“嗚呼

哀哉,逢時不祥”,一時又說“何必懷此都也”,總之是說,對岸還是栗去的,辦法總歸是有的。

任何對屈原的評論都是多余的。他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他只是詩人,詩人眼前的路沒有阡

陌沒有迂回,除了往前還是往前,漁父的道家處世方略是說服不了他的。屈原追隨先賢彭咸②而去,

他沒有渡到什么地方,卻走到了天下人的心里。

我沒有遇見生命中的“漁父”。我在早些年曾多次投宿在富春江邊上的桐廬,在“魚梁渡頭”停

留過。讀過郁達夫的《釣臺的春晝》,就想著尋訪這個故地。一是因為它每每勾起我對老家渡口的懷

念,還有就是我那時的工作壓力很大,帶著一百多人的團隊慘淡經營,正是需要釋放壓力、探索出

路的時候。

郁達夫是在上?!苯拥搅司?,倉皇離去“,回到老家富陽而來到了這個渡口的。在一位洗米少

婦的指點下尋到這夜渡,高喊兩三聲,船就來了。到了對岸,黑駿駿的桐君觀卻呈現了極好的景致,

尤其是這里的秀和靜,使得他想就在這里結廬讀書,頤養(yǎng)天年。像嚴子陵③一樣,管他什么高官厚

祿、浮名虛譽。但他終于還是回到上海,加入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后來又參加了文化界愛國救

亡活動。于是我們少了一個隱者,卻多了一個戰(zhàn)士。就是這樣的能吟出“曾固酒醉鞭名馬,生怕情

多半美人”的江南名士,在去新加坡做抗戰(zhàn)宣傳時,寫下了“抗戰(zhàn)到底,,一定勝利”這樣的壯語。

江對面的嚴子陵不知道那天晚上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他還在安享范仲淹送給他的“先生之風,山

高水長”。而我們知道了郁達夫的選擇,也無須太多的評價。郁飛先生說過,他父親不是什么圣人,

只是一個文人。但是我想,我們也可以把“山高水長”送給郁達夫。他就是一個作家,他永遠知道

自己在做什么,他忠于自己的選擇。他本可以效仿嚴子陵,在江邊尋--處釣臺“結廬讀書,頤養(yǎng)天

年“,而他最終成為了一名烈士。富春江邊的那個渡口沒有留住他,-江春水在送走他的同時,永遠

記住了他。

站在富春江邊看江水東去,我忽然想,渡口其實就在人的心里。追隨自己的內心就無所謂此岸

彼岸。于是,還是禁不住想起我的西洲了。

我喜歡《西洲曲》,在我看來,不論是“登摟扶瑤琴”,還是“采蓮南塘秋”,西洲是一個可以托

付夢想,托付思念,可以托付愛的地方。我夢想著人生的每一個渡口都是用愛來擺渡的,而到達的

也是愛的彼岸。

[注]

①羊縣:東晉名士,謝安的外甥,擅長唱樂,謝安十分欣賞他。

②彭咸:商朝末年賢大夫,因為向紂王進諫不被采納而投江。

③嚴子陵:東漢高士,拒征召而歸隱富春江畔,耕釣以終。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寫溫庭筠筆下的美麗西州,意在表明作者年少時對家鄉(xiāng)外面世界的詩意想象。

B.江水“幾個起伏”就把遷居的小船帶到江心,簡單的筆觸中飽含離家的漂泊之苦。

C.作者認為無需太多評價屈原、郁達夫的選擇,源于其深入了解文人正道直行的品格。

D.文中寫嚴子陵“安享”范仲淹的贊美,在調侃之中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排斥。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以《西洲曲》為線索結構全文,以對此詩的感受開篇,以表達對此詩的喜愛結束,中間多次

引用此詩詩句,首尾照應,結構謹嚴。

B.文章以“我”為敘述視角,圍繞“我”的所思所感選材組材,羊縣、屈原、郁達夫三人雖然相隔

千年,但都統一在“我”的視角之下。

C.文章善于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充滿情感的敘述之中,多次采用議論抒情之語展現作者對人生的

認識與思考,增強了文章的思想厚度。

D.“激起了千年波瀾,中國的所有河流也跟著激蕩起來”一句從時間與空間兩個角度顯示屈原的巨

大影響,語言生動雋永,富有感染力。

8.文中多次寫到“渡口”,請結合全文,說明文中“渡口”的含意。(4分)

9.結合全文,簡要分析文章以“西洲何處”為題的作用。(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40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李白詩集》二十卷,舊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雜著六十篇者,知制誥常山宋敏求①字

次道之所廣也。次道既以類廣白詩,自為年,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書,乃考其先后而次第

之。

蓋白蜀郡人,初隱岷山,出居襄漢之間,南游江淮,至楚觀云夢。云夢許氏者,高宗時宰相困

師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夢者三年。去,之齊音,居徂彳來山竹溪。入吳,至長安,明皇聞其名,

召見,以為翰林供奉。頃之,不合去。北抵趙、魏、燕、晉,西涉歧、邠,歷商於;至洛陽,游梁

最久。復之齊、魯,南浮淮、泗,再入吳,轉徙金陵,上秋浦、;尋陽。木港十四載,安祿山反,明

年明皇在蜀,永王瑞節(jié)度東南,白時臥廬山,璘迫致之。璘軍敗丹陽,白奔亡至宿松.坐系濟陽獄。

宣撫大使崔渙與御史中丞宋若思驗治白,以為罪薄宜貫,而若思軍赴河南,遂釋白囚,使謀其軍事,

上書肅宗,薦白材可用,不報。是時,白年五十有七矣。夠不元年,終以污撰事長流夜郎。遂泛洞

庭,上峽江,至巫山,以赦得釋,憩岳陽、江夏,久之,復如濟陽,過金陵,徘徊于歷陽、宣城二

郡。其族人李陽冰為當涂令,白過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時寶應元年也。其始終所更涉如此,

此白之詩書所自敘可考者也。,

范傳正為白墓志,稱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勝景,終年不移”,則見于白之自敘者,蓋

亦其略也?!断氯ァ贩Q白山東人,為翰林待詔,又稱永王瑞節(jié)度揚州,白在宣城謁見,遂辟為從事。

而《新書》又稱白流夜郎,還;尋陽,坐事下獄,宋若思釋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敘。蓋史誤也。

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閡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

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而《新書》不著其語,故錄之,使覽者得詳焉。

(選自《曾鞏文集?李白詩集后序》,有刪改)

[注]①宋敏求:字次道,北宋著名藏書家。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閔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

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

B.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閡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

有急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

C.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閔肆雋偉/殆騷入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

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

D.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閔肆勢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

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知制誥,為掌管起草詔令之意,后用作官銜名。制,是皇帝頒布的重大制度,加皇帝的印璽;誥,

起初是用以指告誠之文,后用以封贈。

B."序”,文體名。同《歸去來兮辭(并序))《蘭亭集序》中“序"?!昂笮颉豹q“跋”,是刊于卷末

的序文。《短歌行》中“行”,《項脊軒志》中“志”,《陳情表》中“表”均表體裁。

C.天寶、乾元、寶應,同“永和九年”“乾隆三十九年”,都是年號紀年法。一個皇帝可以擁有多

個年號?!巴跷熘铩薄耙宜葰q”是干支紀法。

D.《舊史》,指《舊唐書》?!扒八氖贰敝浮妒酚洝贰稘h書》《后漢書》《三國志》,“四書”指《大

學》《中庸》《論語》《孟子》,“六經”指《詩》《書》《禮》《孝經》《易經《春秋》。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招,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舊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雜著六十篇者,知制誥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廣也?!彼蚊羟笤?/p>

舊有基礎上搜集了更多的李白的詩詞,“廣”字準確地指出了宋敏求的功勞。

B.天寶年間,李白因李璞的牽連被拘押,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認為李白罪過很輕,應當赦免,并向

皇帝上奏推薦李白,但皇帝沒有同意,李白最終被判流放。

C.曾鞏概述了安史之亂時期李白的遭遇與其悲壯的晚年生活。表面上是不加感情的敘述,但從選詞

煉字上,自能折射出作老對詩人的同情心態(tài)。

D.和一般詩集序言的“重評價”不同,這篇序言重在對李白生平事跡的考證,尤其是對李白被流放

-事的考證十分詳細,這體現了曾鞏治學的嚴謹細致。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瑞軍敗丹陽,白奔亡至宿松,坐系溫陽獄。(4分)

(2)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4分)

14.對于李白詩集》和《新唐書》,作者認為有諸多值得改進的地方,請作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4小題,14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蘇幕遮

周邦彥

燎沉香,消溥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詞人清早便點燃沉香消漏暑,隱隱透出自昨宵夜雨以來內心的煩亂。

B.“呼”“窺”二字以擬人手法賦予鳥雀人的情態(tài),寫出其歡快狀態(tài)。

C.詞人自問還記不記得家鄉(xiāng)當年的漁民朋友,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舊。

D.尾句描寫泛舟家鄉(xiāng)荷塘的夢境,使全詞虛實相生,給人無限的退想。

16.本詞與柳永的詞作《望海潮(東南形勝)》都寫到了荷花,其作用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5

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7?18題。

淡黃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裁陌凄涼,與江左異,惟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空城:合肥曾被金兵掠奪一空。

1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上闋前三句,從視、聽、觸覺的角度,寫出合肥城里“巷陌凄涼”的情景,“空城曉角”和《揚

州慢》中“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有異曲同工之妙。

B.“正岑寂”兩句,承上啟下,由鵝黃嫩綠的柳色想到江南的故鄉(xiāng)。寒食將至,棉色可憐,使詩人

內心有暫時的慰藉。

C、最后一句蘊含池塘春色美好之嘆,其中“自碧”二字之韻味與《蜀相》中“映階碧草自春色”,

完全相同。

D.全詞從聽角看柳寫起,從合肥之柳到江南之柳,從今朝到明朝,從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

18.這首詞序言中說“因度此閥,以紓客懷”,作者的“客懷”有哪些?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是歌詠諸葛亮,杜甫《蜀柏》中的“,”兩句

贊頌他的豐功偉績;陸游《書憤》中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則表現他的精神品格。

(2)李白《蜀道難》中,引用“五丁開山”神話歌頌一代又一代的蜀國人不畏艱險、最終成功打通

蜀道的句子是“,

(3)《陳情表》中,李密寫自己“,:這正是家道衰

落的表現,單枝獨芽寡人一個,門庭衰敗,連個童仆都沒有。

三、語言文字運用(15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題。

作為世界上天文學起步最早的國家之一,自古以來,日月盈民,展宿列張,不知啟發(fā)了多少中

國人的哲學思考和詩意思象?,F在,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了!“我空中最亮的星”,讓曾經的

變得近在眼前。中國空間站在地球4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我們即便借助特殊的

望遠鏡拍攝。它也不過是浩瀚宇宙背景中的一個小點。然而.這并不妨礙很多人對“天宮”的親近

感。每一次太空出征,總能引來'‘全民圍觀“高光時刻”頻頻刷屏的背后,濃縮了無數人的關注

與期待。在海南文昌,許多游客不遠千里而來,只為近距離感受發(fā)射現場的震撼;在故宮、長城、

麗江古城,當中國空間站經過上空,人們紛紛定格瞬間、同框合影;在展覽館,神舟飛船返回艙、

天和核心艙模型旁,參觀者始終閃爍星辰化為求索未知的熱情,牧星耕宇所取得

的長足進步也方便著日常生活。隨著航天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能在更多領域體驗航天科技創(chuàng)造

的獲得感。在浩瀚宇宙中,中國空間站或許只是,卻把一個文明古國對科學探索

的嶄新高度標注在了無垠蒼穹。

20.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3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題。

小說、戲劇、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中塑造的形象生動,①;反之,則作品沒

有什么吸引力。其實文學作品的形象性,②還有語言的形象性、舉例的形象性、情

感的舫象性。文學作品中的彩象性描寫,多姿多彩,美不勝收。散文和詩歌雖然都具有形象性,但

與詩歌相比,③往往更貼近生活、更可觸可感。

清代學者吳喬說:“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為飯,詩喻之釀而為酒。”這個比喻對我們認識詩歌

與散文形象性的差異,具有啟發(fā)性。詩歌展現的形象跟具體事物之間距離較大,即使是直接描寫,

詩歌的語言、意象也更注意提煉和升華;上下前后之間的聯系一般不像散文交代得那樣著實具體,

有許多跳躍和省略,讓我們的想象飛得更高更遠些。而散文則給我們更為具體逼真的感受,不用提

《燭之武退秦師》《記念劉和珍君》記錄真實人物事件的歷史紀傳散文。不用說《登泰山記》《荷塘

月色》這些記游寫景的散文,不用講《一個消逝了的山村》《秦腔》這些反映入世風俗的感懷類散文,

就連《勸學》《師說》這種議論性很強的說理性散文也跟實際生活情景很貼近。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2個字。(6分)

23.下列各句中的“像”與原文中加點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魯迅塑造了眾多經典人物,像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

B.錢塘江洶涌的波濤卷起像箱雪似的白色浪花。

C.大堰河像愛自己的兒子一樣愛著我。。

D.夜夜常起的狂風,好像要把一切都給刮走。

四、寫作(60分)

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的一生到底該怎樣度過?”有人說擇一事,終一生,人生一世,往往在專不在廣,在精不

在多,當一生只決定做一件事時,那所有的努力都將變得意義非凡。也有人說,生命本就短暫,如

果不能在短暫的歲月中飽覽生命不同的色彩,那會是生命最大的遺憾。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在生命的藍圖徐徐打開之際,你是否思考過要如何度過自己的-生?請結合材料

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

高二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A

(我國比較成熟的比德的自然審美觀,形成于春秋時代。)

2.C

(A.不局限于自然客體,移情之物大多為原來沒有生命的東西:B.“但是移情論更注重自我的內心審

視”無中生有:D.比德說是在賞鑒君子的“人格美”,移情論揭示了自己“內心真”。)

3.D

4.移情論是一種借助大多原來沒有生命的東西,和它發(fā)生同情與共鳴(通過表現作者自身的任意一種

情感使物我合一,引起共鳴),從而表達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傳達藝術家內心深處之感,詮釋其自我

審美情趣與作品風格)的審美學說。

(“借助大多原來沒有生命的東西”1分、“同情與共鳴”1分、“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1分、“審美

學說”1分)

5.比德說:①“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中,作者用傲然于荒徑中的松菊比附自己剛正不阿、潔身自好

的節(jié)操。

②“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中,作者借“孤松”比附了自己傲然挺立、抗爭世俗的品格。

(例句1分,具體闡述2分:答出一例即可)

移情論:“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賦予“云”這種無生命之物以生命,使無情事物“鳥”有

情化?,F實中,云彩本是無生命,此處卻用“無心”:禽鳥本來是無感情的,詩人卻說它“厭倦”飛翔

而歸巢。此處寄寓的是作者無心出仕,厭倦官場,回歸田園之情。

(例句1分,具體闡述1分,寄寓的感情1分)

6.D

(D.“在調侃之中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排斥”錯誤,作者是通過嚴子陵與郁達夫的不同選擇,贊

揚郁達夫的憂國憂民,贊揚他對祖國的愛。)

7.A

(A.“以《西洲曲》為線索結構全文”錯誤,本文以“西洲”為線索,敘寫自己對西洲的所思所感。)

8.①現實中由此岸到彼岸擺渡人的地方:②人生旅途中思想與生命面臨抉擇的時刻。(每點2分)

9.①設置懸念,以問句為題,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②統領全文內容,文章借對“西洲何處”的探尋,表達“我”對人生的所思所感所悟:

③化用詩句,引發(fā)對相關內容的聯想,豐富文章文化內涵:

④文章結尾借對“西洲何處”的回答,明確本文“夢想”“思念”“愛”的主題。

(1點2分,3點6分)

10.B

(句意:李白的詩,聯結同類的事物而引發(fā)出主題思想來,雖然符合詩歌規(guī)則的作品很少,但那詞句

博大奔放,雋永奇?zhèn)?,大概是寫詩的人全都趕不上的,也是近代不曾出現過的?!杜f唐書》說“李白

具有奔逸的才氣,志向氣概宏偉奔放,飄然有超脫世俗的心思”,我認為這是真實的記錄。)

(“雖……然……”構成轉折關系,因此在“然”前要斷開,排除A、C項:“逸才”作“有”的賓語,

句意完整;且“志氣宏放"中“宏放”為形容詞,修飾“志氣”,中間不可斷開,排除D項。)

11.D

(“'六經’指……《孝經》……”說法錯誤?!傲洝敝傅氖恰对姟贰稌贰抖Y》《樂》《易經》《春秋》。)

12.B

(“應當赦免,并向皇帝上奏推薦李白,但皇帝沒有同意,李白最終被判流放”錯誤。從文中第二段

“天寶十四載,宣撫大使崔渙與御史中丞宋若思驗治白,以為罪薄宜責,而若思軍赴河南,遂釋白

囚,使謀其軍事,上書肅宗,薦白材可用,不報”“乾元元年,終以污磷事長流夜郎”可知,應是皇

帝不同意李白做官,但同意敖免了他,而李白被流放夜郎是后來的事,不在天寶年間。)

13.(1)李磷在丹陽打了敗仗(被打?。畎滋油龅剿匏?,因此獲罪被關押在涪陽的監(jiān)牢中。

(“奔亡”,逃亡1分:“坐”,因……而獲罪1分:“系……獄”,關押在……監(jiān)獄1分:句意1分。)

(2)祈望陛下能憐恤臣的衷情,準許臣(實現)卑微的志愿,使劉氏能僥幸(因此)安盡余年。

(“矜愍”,憐恤1分:“聽”,任從1分:“庶”,希望1分:句意1分。)

14.①《李白詩集》應考辨各篇創(chuàng)作的先后年代,并予以編排。

②《新唐書》對于李白生平經歷的考證應更加嚴謹;

③《新唐書》可以增加對李白的評價。

(每點1分)

【參考譯文】

《李白詩集》二十卷,舊本有七百七十六篇,今本有一千零一篇,加上雜著六十篇的,是知制

誥常山人宋敏求(字次道)所增補而成的。宋次道已經按照類別增補了李白的詩作,自己又寫了序,

但還沒有考辨排定這些詩作創(chuàng)作的先后年代。我得到這本詩集后,于是考辨各篇創(chuàng)作的先后年代予

以編排。

李白大概是蜀郡人,最初隱居在岷山,出蜀后居住在襄陽、漢水一帶,南下游歷長江、淮水一

帶,到楚地的云夢觀光。在云夢定居的許氏,是唐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家,許氏把女兒嫁給李白為

妻,于是李白在云夢留住了三年。離開云夢,到齊魯地區(qū),居住在徂徐山的竹溪。后來又到了吳地,

再到長安,唐明皇久聞他的盛名,于是召見他,任命他為翰林供奉。不久,因為官場生活不合心意

就離開了朝廷。往北抵達趙、魏、燕、晉故地,往西到達歧地、邠她,歷經商於,來到洛陽,在梁

地盤桓的時間最長。后來又到齊魯地區(qū),向南渡過淮水、泗水,又到達吳地,轉而遷往金陵,又奔

向秋浦、濟陽。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叛變,第二年唐明皇身在蜀地,永王李磷在東南任節(jié)度使,當

時李白隱逸在廬山,永王李磷用強力把他拉到手下。李磷在丹陽打了敗仗,李白就逃亡到宿松,因

此獲罪被關押在;尋陽的監(jiān)牢中。宣撫大使崔渙與御史中丞宋若思審理李白一案,認為罪輕可以救免,

恰好趕上宋若思統領軍隊趕赴河南,(宋若思)于是就放了李白,讓他為軍事行動出謀劃策,并向唐肅

宗獻上秦章,推薦李白,認為他的才干可以任用,但沒有得到答復。這時,李白已經五十七歲了。

乾元元年,終究因為曾在李瞬手下供職而獲罪,被長期流放夜郎。于是他渡過洞庭湖,上溯峽江,

到達巫山,因為大赦而被釋放。他就在岳陽、江夏一帶休養(yǎng),過了一段時間又前往濟陽,經過金陵,

在歷陽、宣城一帶流連。李白的同族人李陽冰在當涂任縣令,李白就去投奔他,后因病辭世。享年

六十四歲,這時正是寶應元年。李白一生的經歷大致就是這樣,這是從李白的詩作、文章的自敘中

可以考查的。

范傳正為李白寫墓志銘,說李白“偶爾乘坐小船,一日疾致上千里,有時遇到好的景致,整年

也不離去”,這在李白詩歌的自述中是能夠看得出來的,差不多就是這種情形?!杜f唐書》記載李白

是山東人,官任翰林待詔,又記載永王李磷任揚州節(jié)度大使,李白在宣城前去拜見他,于是征召李

白為幕府從事。而《新唐書》又記載李白被流放夜郎,回到;尋陽,因事獲罪而被關進監(jiān)牢,宋若思

又放了他,這些記載都與李白的自述不相吻合。大概是史書記載錯誤。

李白的詩,聯結同類的事物而引發(fā)出主題思想來,雖然符合詩歌規(guī)則的作品很少,但那詞句博

大奔放,雋永奇?zhèn)?,大概是寫詩的人全都趕不上的,也是近代不曾出現過的?!杜f唐書》說“李白具

有奔逸的才氣,志向氣概宏偉奔放,飄然有超脫世俗的心思”,我認為這是真實的記錄。但《新唐書》

沒寫明這幾句話,所以把它摘錄出來,使觀覽李白詩作的人能得到更詳細的了解。

15.C

(C.“詞人自問還記不記得家鄉(xiāng)當年的朋友”錯誤,“五月漁郎相憶否"不說自己思念故鄉(xiāng),而是寫

江南漁郎是否在想念自己,把思鄉(xiāng)的感情更推進一層。)

16.①本詞突出荷花臨風挺立的柔美,營造了和諧明媚的境界,熟悉的景物和畫面引起了對家鄉(xiāng)的懷

念,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2分)

②《望海潮》突出荷花的多廣,表現了居住環(huán)境之美,表達城市繁榮富庶、政通人和美好。(3分)

17.C

(C.“完全相同”錯?!白员獭眱勺?,應該是蘊含池水無情人多情之嘆,而“映階碧草自春色”是指

因美好景色無人欣賞而生發(fā)的對英雄的惋惜之情。)

18.①孤寂凄涼的思鄉(xiāng)之情。由空城的凄側到夾道的柳色,加之異鄉(xiāng)逢節(jié)日,抒發(fā)思鄉(xiāng)的“岑寂二

②感時傷世的家國之思。以春柳的生機勃發(fā)反襯“巷陌凄涼”“空城曉角”之悲涼。

③怕春易逝的惜春之情。怕梨花落盡,春天歸去。

(1點2分,2點4分,3點5分)

19.(1)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2)地崩山推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20.①遙不可及②熙熙攘攘(絡繹不絕、摩肩接踵)③滄海一粟(共3分,每空1分)

21.中國空間站在距離地球4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即便我們借助特殊的望遠鏡拍攝,它也不過是

浩瀚宇宙背景中的一個小點。

(共3分,改對一處得2分,全對得3分)

22.①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能吸引讀者)

②不僅包括塑造的具體形象

③散文更具實用性(散文的形象更具體)

(每處2分,意思對即可)

23.C

24.審題:

本題為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材料中呈現了兩種不同人生態(tài)度:其一為“擇一事,終一生”,強調專精一事的重要性,即投身于自

己選擇的事業(yè)并為之努力、篤定前行,奮斗一生,將會意義非凡。敦煌研究者、阿木爺爺、故宮的

文物修復師等人選擇自己的事業(yè)并堅守一生,收獲豐碩的果實。他們身上體現的專注精神、敬業(yè)態(tài)

度都是新時代青年需要學習的。

其二是選擇豐富多彩的人生,讓自己去選擇和感受不同的生命體驗。譬如千年畫卷中建樹廣泛的通

才蘇東坡,詩文、書法、繪畫樣樣精通,烹飪、造酒、建筑無所不能,成就了多彩的人生。

兩種選擇無所謂對錯,如只就其中的一種態(tài)度來展開立論也符合題意。如果能綜合兩種態(tài)度來寫,

辯證地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如在“擇一事,終一生”的選擇之下,通過自身的奮斗也可收獲豐富

的人生體驗和成就感:或者在選擇豐富多彩的人生中,每一次的選擇都離不開“擇一事,終一生”的

執(zhí)著的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