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_第1頁
高一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_第2頁
高一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_第3頁
高一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_第4頁
高一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江蘇省高郵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7分)

(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現(xiàn)代文閱讀I

材料一:

看客是現(xiàn)代文學人物畫廊中一個獨特的形象系列。他們的共同特征是愚昧、麻木、奴性、好偽、無聊、冷漠,對他人的不幸和痛苦不僅漠不關心,反而將其視為游戲和娛樂的材料。最早提及看客這個概念的是梁啟超,他在《呵旁觀者文》中將其稱為“旁觀者"。而準確、傳神地將這一群體命名為看客的,當推魯迅。魯迅自覺將看客作為貫穿自己所有文學創(chuàng)作的核心形象。經(jīng)過魯迅的用力、反復書寫,看客成為了現(xiàn)代文學中愚弱國民性的標識性形象。

沈從文是以書寫“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享譽文壇,但他的藝術文本確實沒有放過對眾多看客形象的犀利審視。沈從文對看客的書寫,滲透著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蘊涵著他對生命悲劇的深刻體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的。本我追求快樂,自我尋求自身與社會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超我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在沈從文筆下,看客心理在本質上并不是一種理性意識,而是一種潛意識中的精神暴力欲望。看客在“看"的過程中,已深深地沉入到精神分析學所說的“本我”之中。文化價值或者完全淹沒在暴力欲望之中,或者成為精神暴力“本我"的偽裝和實施精神暴力的工具??纯偷耐獠勘砬榭此平┯?、平靜,但其內(nèi)心卻是躁動的,甚至是波濤洶涌般的沸騰,有著如愿以償般的精神滿足。被看者受到的痛苦越深重,他們得到的滿足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說,文化理性只是滿足看客內(nèi)心欲望的一塊招牌而已,與看客的內(nèi)心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看客正是由這樣一種精神狀態(tài)支配著?!斗驄D》中的“好事者”,有的主張對被看者鞭撻一頓,有的以沉潭相恐嚇,更有甚者打算以喂尿、吃牛糞相懲罰。名義上都是為了讓被看者得到胡來亂來的教訓,從而達到“維持風紀"之目的。但實際上他們對“風紀”毫無興趣,這不過是向被看者施加精神暴力的借口而已。而《從文自傳》《我的教育》《黃昏》《新與舊》《漁》等作品中,那些殺人場面圍觀者的內(nèi)心又是何其豐富:有的渴望殺人時刻的早點到來,有的因看到了殺人場景而興奮無比,有的就是在殺人后仍念念不忘。透過作品中那若無其事的平靜的描述筆調(diào),分明可以感受到看客心中充滿著貪婪的精神暴力。而這種暴力的源頭又是人類心中那無邊的欲望海洋。也就是說,沈從文揭示的看客精神暴力欲望不僅僅存在于看客之內(nèi)心,同樣普遍存在于人的內(nèi)心。這樣,沈從文的看客書寫自然就引發(fā)了讀者對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悲劇的思考。

沈從文對看客生命悲劇的揭示,是作者生命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對生命悲劇的體驗是根植于現(xiàn)代生命哲學關于人的存在的認識。

(摘編自洪耀輝《生命悲劇隱喻與文化啟蒙符碼的合一——沈從文筆下看客形象解讀》)

材料二:

從客觀角度分析,“看客"旁觀的行為有其歷史淵源,延續(xù)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使民愚、規(guī)民行、限民言,早已經(jīng)麻痹了群眾,迫使百姓收起了對他人的愛與對社會的責任,不敢有這樣高尚的權利,只能接受被管理這單一的義務。他們用無情冷漠的表情來掩蓋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與無助,生怕一個出格就要被抓去殺頭。然而圍觀行為是不犯法的,甚至這是百姓們接觸外界的少有的渠道之一,也就成為民眾為數(shù)不多的“娛樂”方式了。

孔乙己、祥林嫂默然死去;狂人大喊“救救孩子";阿Q盲目地要鬧革命……這其中有多少“看客”明里暗里地推波助瀾?他們也是千千萬萬的庸眾之一,而直到今日,現(xiàn)實中仍然有他們的翻版,見人跳樓,觀看者還鼓掌大叫“往下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行為態(tài)度在社會上屢見不鮮,足見人情冷漠。這是在侵蝕著原本美好的社會道德、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信任,助長著不正風氣的滋生蔓延!

怎么挽救這樣一個病態(tài)的群體?魯迅早年想通過學醫(yī)濟世救民,后來恍然發(fā)現(xiàn)醫(yī)學只能救治人的肉體而無法從根本上改變?nèi)耍淖冞@種畸形的社會現(xiàn)象,根本是要改變國民的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民主制度的確立,平等思想的傳播,使人們漸漸改變了思想,打開了心扉,使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重新煥發(fā)出生機。雷鋒精神、志愿服務、愛心捐款等社會互援形式越來越受到推崇,“幼有所育,教有所學,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不再遙不可及,社會環(huán)境是合眾人之力營造出來的,只有每個人的道德都提升上來,以眾人之高尚的人格成就高尚的國格,整個國家社會才會更加美好和諧。中國已經(jīng)打破了那個沒有窗戶的鐵的黑屋子的困境!

(摘編自謝彤《以史為鑒,以人為鏡——淺析魯迅小說中的“看客"形象》)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看客是一類思想病態(tài)的旁觀者形象,這一概念最早由梁啟超提及,而準確、傳神地將其命名的是魯迅。

B.看客是現(xiàn)代文學中愚弱國民性的標識性形象,這一形象的書寫滲透著作家強烈的生命意識,以及對生命悲劇的思考。

C.“看客正是由這樣一種精神狀態(tài)支配著”指看客們內(nèi)心被精神暴力欲望控制,期望從被看者的痛苦中收獲精神滿足。

D.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魯迅小說中“看客"行為在現(xiàn)實的翻版,侵蝕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助長著不正風氣的蔓延。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夫婦》一例中的看客,他們在“看”的過程中所謂的“維持風紀"主張可能只是其精神本我的偽裝和實施精神暴力的工具。

B.沈從文認為,看客貪婪的精神暴力來源于人內(nèi)心的欲望,而這種欲望具有普遍性。因而他的看客書寫能引發(fā)人們關于生命悲劇的思考。

C.魯迅等現(xiàn)代作家通過塑造“看客”這一類文學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民的思想,打破了鐵的“黑屋子"的困境。

D.只要人們能改變思想,將道德提升上來,就能懂得愛別人,并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國家社會也就會更加美好。

3.下列選項中描述的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與材料二中“看客”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不同的一項是()

A.《故鄉(xiāng)》中的中年閏土,與我再次相見時,對“我"畢恭畢敬,生疏的一聲“老爺”使得親密無間的童年玩伴“隔了一層可悲的厚壁障"。

B.《風波》中聽說“皇帝做了龍庭”,村民們認為剪了辮子的七斤要丟性命,趙老太爺又放下了辮子,穿起了長衫。

C.《狂人日記》中昆仲弟弟患“迫害狂"癥,言行荒誕,經(jīng)家人的照顧和治療后病愈,赴某地候補去了。

D.《社戲》中“我”想去看社戲,卻找不到船,雙喜便借來了八叔的船,村里的十幾個少年特地陪我去看戲。

4.請結合材料,談談作為當代中學生應如何避免自己墮入“庸眾"的一員成為“看客”?

【答案】1.B

2.A

3.D

4.①理解人格層次,努力超越本我,克服暴力欲望的支配,尋求自我,追求超我;②接受民主平等思想,摒棄封建思想,提升道德,形成高尚人格;③有主人翁意識,不袖手旁觀,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社會互援等行動。

【知識點】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藝理論、文學評價類;論證的分析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確題目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然后精讀文本,根據(jù)選項在文中找到對應之處,對文章內(nèi)容有所理解,找出各選項與文中不同之處,聯(lián)系前后文選出正確答案。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篩查以及整合信息能力。學生需要對文本內(nèi)容掌握透徹,仔細比對各個選項與文中內(nèi)容的不符之處。

(3)本題考查學生對重要文本信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做此類題,首先明確題干信息,其次回歸文本,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理解概括,最后充分理解選項選出正確答案。

(4)本題考查探究某一問題,提出自己個性化見解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返回文本找到關于這一問題的相關語句,分析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再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切忌脫離文本,自己發(fā)揮。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用準確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歸納。

1.B.“看客是現(xiàn)代文學中愚弱國民性的標識性形象……"錯誤,由原文“沈從文是以書寫“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享譽文壇,但他的藝術文本確實沒有放過對眾多看客形象的犀利審視。沈從文對看客的書寫,滲透著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蘊涵著他對生命悲劇的深刻體認"可知,材料中指沈從文,不能泛化成所有現(xiàn)代文學作者。

故答案為:B。

2.B.“沈從文認為”錯,由原文“透過作品中那若無其事的平靜的描述筆調(diào),分明可以感受到看客心中充滿著貪婪的精神暴力。而這種暴力的源頭又是人類心中那無邊的欲望海洋。也就是說,沈從文揭示的看客精神暴力欲望不僅僅存在于看客之內(nèi)心,同樣普遍存在于人的內(nèi)心。這樣,沈從文的看客書寫自然就引發(fā)了讀者對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悲劇的思考"可知,這是作者的看法。

C選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民的思想,打破了……”錯,由原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民主制度的確立,平等思想的傳播,使人們漸漸改變了思想,打開了心扉……"“中國已經(jīng)打破了那個沒有窗戶的鐵的黑屋子的困境”可知,只有在現(xiàn)在的中國才能打破。

D選項“只要……就……"錯,原文的表述是“只有每個人的道德都提升上來,以眾人之高尚的人格成就高尚的國格,整個國家社會才會更加美好和諧”,選項表述過于絕對。

故答案為:A。

3.材料二看客產(chǎn)生的原因:“看客"旁觀的行為有其歷史淵源,延續(xù)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使民愚、規(guī)民行、限民言,早已經(jīng)麻痹了群眾,迫使百姓收起了對他人的愛與對社會的責任,不敢有這樣高尚的權利,只能接受被管理這單一的義務。

A.“畢恭畢敬,生疏的一聲‘老爺’”可見,受封建思想的影響。

B.“趙老太爺又放下了辮子,穿起了長衫",可見,使民愚、規(guī)民行。

C.“患‘迫害狂’癥,言行荒誕”可見,封建專制制度使民愚,限民言,早已經(jīng)麻痹。

D.反映童年伙伴們的純真美好。

故答案為:D。

4.由原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的。本我追求快樂,自我尋求自身與社會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超我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在沈從文筆下,看客心理在本質上并不是一種理性意識,而是一種潛意識中的精神暴力欲望"可知,理解人格層次,努力超越本我,克服暴力欲望的支配,尋求自我,追求超我;

由原文“民主制度的確立,平等思想的傳播,使人們漸漸改變了思想,打開了心扉,使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重新煥發(fā)出生機……”可知,接受民主平等思想,摒棄封建思想,提升道德,形成高尚人格;

由原文“延續(xù)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使民愚、規(guī)民行、限民言,早已經(jīng)麻痹了群眾,迫使百姓收起了對他人的愛與對社會的責任,不敢有這樣高尚的權利,只能接受被管理這單一的義務"以及“現(xiàn)實中仍然有他們的翻版,見人跳樓,觀看者還鼓掌大叫‘往下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行為態(tài)度在社會上屢見不鮮,足見人情冷漠。這是在侵蝕著原本美好的社會道德、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信任,助長著不正風氣的滋生蔓延”可知,有主人翁意識,不袖手旁觀,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社會互援等行動。

故答案為:①理解人格層次,努力超越本我,克服暴力欲望的支配,尋求自我,追求超我;②接受民主平等思想,摒棄封建思想,提升道德,形成高尚人格;③有主人翁意識,不袖手旁觀,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社會互援等行動。

二、現(xiàn)代文閱讀二(本題共3小題,12分)

(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吳召兒

孫犁

我們的機關搬到三將臺,是個秋天,棗兒正紅,蘆葦正吐花。我們來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馬圈全住上,當天就劈柴做飯,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鄉(xiāng)生活在一塊兒了。

我組織民校婦女識字班。有一天,我翻著點名冊,隨便叫了一個名字:“吳召兒!"

我聽見嗤的一聲笑了。抬頭一看,在人群末尾,靠著一根白楊木柱子,站起一個女孩。她正在背后掩藏一件什么東西,好像是個假手榴彈,坐在一處的女孩子們望著她笑。她紅著臉轉過身來,笑著問我:“念書嗎?”

“對!你念念頭一段,聲音大點兒。大家注意!"

她端正地立起來,兩手捧著書,低下頭去,就念開了,書念得非常熟快動聽。就是她這認真的念書態(tài)度和聲音,不知怎樣一下就印進了我的記憶。下課回來,走過那條小河,我聽到了只有在阜平才能聽見的那緊張激動的水流的聲響,聽到在這山草衰白柿葉霜紅的山地,還沒有飛走的一只黃鸝的叫喚。

十一月“反掃蕩”。我當了一個小組長,我們的向導老不來。我跑到村長家里去找,村長散披著黑羊皮襖,看見我就笑著說:“男的分配完了,給你找了一個女的!"

“怎么搞的呀?”我急了,“女的能辦事嗎?"

這時一個女孩子跟著村長跑出來。穿著一件紅棉襖,一個新鮮的白色掛包,斜在她的腰里,裝著三顆手榴彈。

“真是,”村長也在抱怨,“這是‘反掃蕩’呀,又不是到區(qū)里驗操,也要換換衣裳!紅的目標大呀!"

“盡是夜間活動,紅不紅怕什么呀,我沒有別的衣服,就是這一件?!迸⒆有χ白甙?,同志!"說著就跑下坡去。

“路線記住了沒有?”村長站在山坡問。

“記下了,記下了!"女孩子嚷著。

“別這么大聲怪叫嘛!”村長說。

在路上,她走的很快,我跑上前去問她:“我們先到哪里?"

“先到神仙山!”她回過頭來一笑,這時我才認出她就是那個吳召兒。

“到了神仙山,我有親戚。"她說,“我姑住在山上,他家的倭瓜又大又甜。今天晚上,我們到了,我叫他給你們熬著吃個飽吧!”

天黑的時候,我們才到了神仙山的腳下。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頭上望著我們笑,像是在這亂石山中,突然開出一朵紅花,浮起一片彩云來。

北斗星轉下山去,我們才到了她的姑家。

第二天,我們在這高山頂上休息了一天。我們從小屋里走出來,看了看吳召兒姑家的莊園。這個莊園,在高山的背后,只在太陽剛升上來,這里才能見到光亮,很快就又陰暗下來。東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著水花,沒有聲響;一條小小的溪流繞著山根流,也沒有聲響,水大部分滲透到沙土里去了。這里種著像炕那樣大的一塊玉蜀黍,像鍋臺那樣大的一塊土豆,周圍是扁豆,十幾棵倭瓜蔓,就奔著高山爬上去了!

當我們正要做下午飯,一個披著破舊黑山羊長毛皮襖、手里提著一根粗鐵棍的老漢進來了;吳召兒趕著他叫聲姑父,老漢說:

“昨天,我就看見你們上山來了。我來給你們報信,山下有了鬼子,聽說要搜山哩!"

吳召兒說:“這么高的山,鬼子敢上來嗎?我們還有手榴彈哩!”

老漢說:“這幾年,這個地方目標大了,鬼子真要上來了,我們就不好走動。"

這樣,每天黎明,吳召兒就把我喚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頂上去放哨。山頂不好爬,又危險,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

山頂上有一丈見方的一塊平石,長年承受天上的雨水,被沖洗得光亮又滑潤。我們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們覺得飄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這一夜下起大雨來,在這樣高的山上,我們覺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風狂吹著,那塊大平石也像要被風吹走。

吳召兒緊拉著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還是野獸在那里鋪好了一層軟軟的白草。聽到四下里山洪暴發(fā)的聲音,雨水像瀑布一樣,從平石上流下,我們像鉆進了水簾洞。

一清早放晴,我們就看見從鄧家店起,一路的村莊,都在著火冒煙。我們看見敵人像一條蟲,在山脊梁上往這里爬行。一路不斷響槍,那是各村伏在山溝里的游擊組。

敵人的目標,顯然是在這個山上。他們從吳召兒姑父的羊圈那里翻下,轉到大黑山來。我看見老漢倉惶地用大鞭把一群山羊打得四散奔跑,一個人登著亂石往山坡上逃。吳召兒把身上的手榴彈全拉開弦,跳起來說:“你去集合人,我去截兔崽子們一下?!彼谀莵y石堆中,跳上跳下奔著敵人的進路跑去。

我喊:“紅棉襖不行??!"

“我要偽裝起來!”吳召兒笑著,一轉眼的工夫,她已經(jīng)把棉襖翻過來。棉襖是白里子,這樣一來,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頭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聰明的、熱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

她登在亂石尖上跳躍著前進。那翻在里面的紅棉襖,還不斷被風吹卷,像從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當我們集合起來,從后山上跑下,來不及脫鞋襪,就跳入山下那條激蕩的大河的時候,聽到了吳召兒在山前連續(xù)投擊的手榴彈爆炸的聲音。

1949年11月(有刪改)

文本二:

身為冀中人民的兒子,孫犁先生把對家鄉(xiāng)的愛傾注在對小說詩意美的追求上,他不僅是講故事的能手,也是能夠把你帶入詩意境界打動你心靈的高手。

孫犁的作品伴隨了我這一代人的成長。當我一再重讀孫犁先生的作品時,那些女孩子們——年輕的、美好的、鮮亮的生命,有如初春的平原上緋紅的朝霞,就會被重新召喚出來,讓人惦記,讓人懷念。我懷念水生嫂、吳召兒、妞兒們,那是因為,她們身上有孫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尋的“美好的東西"。

(摘編自鐵凝《懷抱著胸中那一簇火焰——孫犁先生百年誕辰紀念》)

5.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吳召兒第一次出場時,掩藏像假手榴彈的東西這一細節(jié),既設置了懸念,又為后文寫她投手榴彈勇敢殺敵埋下伏筆。

B.一開始,“我”并不知道村長安排的向導是吳召兒,所以當我得知向導不是男人是女人時,心里并不滿意。

C.吳召兒與老村長的對話生動有趣,老村長的諄諄告誡、擔憂緊張與吳召兒的率真可愛、無所畏懼形成鮮明對比。

D.姑父前來報信這一情節(jié),表現(xiàn)出當?shù)厝嗣駥谷盏闹С忠约皞鋺?zhàn)的狀態(tài),同時也為后文截擊的情節(jié)作鋪墊。

6.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的“紅棉襖"意蘊豐富,不僅烘托了吳召兒樂觀自信、勇敢無畏及充滿革命熱情的形象,還蘊含了英雄生命火熱永恒的主題。

B.“我們覺得飄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寫出由山頂眺望時溫馨美好甚至不真實的感覺,這與后文的戰(zhàn)斗情形形成對比,舒緩了緊張的氣氛。

C.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我"的有限視角敘事,“我”是敘述者也是親歷者,這種敘述視角不僅有利于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也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

D.小說對姑媽家菜園的描寫,突出了它昏暗、陰冷、濕寒的特點,既交代了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又烘托了戰(zhàn)前緊張的氛圍。

7.孫犁以戰(zhàn)爭為主題的小說,大都具有“詩化小說"的特征。請結合文本二對詩化小說的分析,談談文本一“詩化”的具體表現(xiàn)。

【答案】5.B

6.D

7.①講故事淡化情節(jié),不追求離奇曲折的情節(jié),構思富含詩意。沒有正面續(xù)寫緊張的矛盾沖突,而是集中在溫情的日常生活的描寫上如民校上課、放哨等。②環(huán)境描寫具有詩情畫意,營造詩意境界。有關秋天、吳召兒姑媽家的菜園等景物的描寫,充滿詩情畫意。③塑造詩意美好的人物形象。小說塑造了以吳召兒為代表的美麗樂觀、率真活潑、機智勇敢的形象,展現(xiàn)出人情美、人性美。

【知識點】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國現(xiàn)當代小說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能力。多讀文本,聯(lián)系前后文分析正誤,去文章找到對應圈畫。可用排除法。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小說藝術特色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選擇要求,如本題“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立足考查“藝術特色”,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判斷。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涉及的重要問題的個性化解讀的能力。作答的關鍵是整體閱讀文本,然后根據(jù)題干的具體要求,從語言風格,人物的形象氣質,包括環(huán)境特點等等方面去分析和思考。

5.B.“所以當我得知向導不是男人是女人時,心里并不滿意"錯誤,我不知道向導是吳召兒并不是我不滿意的原因,二者沒有因果關系。

故答案為:B。

6.D.烘托了戰(zhàn)前緊張的氛圍”錯誤,“東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著水花,沒有聲響;一條小小的溪流繞著山根流,也沒有聲響,水大部分滲透到沙土里去了。這里種著像炕那樣大的一塊玉蜀黍,像鍋臺那樣大的一塊土豆,周圍是扁豆,十幾棵倭瓜蔓,就奔著高山爬上去了!"沒有烘托緊張氛圍,而是體現(xiàn)一種詩意和美好。

故答案為:D。

7.從故事情節(jié)看,“我組織民校婦女識字班”“她端正地立起來,兩手捧著書,低下頭去,就念開了,書念得非常熟快動聽"“天黑的時候,我們才到了神仙山的腳下。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頭上望著我們笑”“第二天,我們在這高山頂上休息了一天……每天黎明,吳召兒就把我喚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頂上去放哨",小說沒有正面續(xù)寫緊張的矛盾沖突,而是集中在溫情的日常生活的描寫上如民校上課、放哨等。講故事淡化情節(jié),不追求離奇曲折的情節(jié),構思富含詩意。

從環(huán)境描寫看,“是個秋天,棗兒正紅,蘆葦正吐花”“東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著水花,沒有聲響;一條小小的溪流繞著山根流,也沒有聲響,水大部分滲透到沙土里去了。這里種著像炕那樣大的一塊玉蜀黍,像鍋臺那樣大的一塊土豆,周圍是扁豆,十幾棵倭瓜蔓,就奔著高山爬上去了",境描寫具有詩情畫意,營造詩意境界。有關秋天、吳召兒姑媽家的菜園等景物的描寫,充滿詩情畫意。

從人物塑造看,“一個女孩子跟著村長跑出來。穿著一件紅棉襖,一個新鮮的白色掛包”“盡是夜間活動,紅不紅怕什么呀,我沒有別的衣服,就是這一件。"“吳召兒說:‘這么高的山,鬼子敢上來嗎?我們還有手榴彈哩!’”“每天黎明,吳召兒就把我喚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頂上去放哨。山頂不好爬,又危險,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吳召兒把身上的手榴彈全拉開弦,跳起來說:‘你去集合人,我去截兔崽子們一下。’她在那亂石堆中,跳上跳下奔著敵人的進路跑去……吳召兒笑著,一轉眼的工夫,她已經(jīng)把棉襖翻過來。棉襖是白里子,這樣一來,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頭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聰明的、熱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吳召兒美麗樂觀、率真活潑、機智勇敢的形象,展現(xiàn)出人情美、人性美。塑造詩意美好的人物形象。

故答案為:①講故事淡化情節(jié),不追求離奇曲折的情節(jié),構思富含詩意。沒有正面續(xù)寫緊張的矛盾沖突,而是集中在溫情的日常生活的描寫上如民校上課、放哨等。②環(huán)境描寫具有詩情畫意,營造詩意境界。有關秋天、吳召兒姑媽家的菜園等景物的描寫,充滿詩情畫意。③塑造詩意美好的人物形象。小說塑造了以吳召兒為代表的美麗樂觀、率真活潑、機智勇敢的形象,展現(xiàn)出人情美、人性美。

三、古代詩文閱讀(37分)

(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文言文閱讀

文本一: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在縣,公田悉令種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兮辭》。

頃之,征著作郎,不就。刺史王弘以元熙中臨州,甚欽遲之,后自造焉。潛稱疾不見,既而語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閑,幸非潔志慕聲,豈敢以王公紆軫為榮邪!"弘每令人候之,密知當往廬山,乃遣其故人龐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潛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進。弘乃出與相見,遂歡宴窮日。

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又不營生業(yè),家務悉委之兒仆。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以宋元嘉中卒,時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節(jié)選自《晉書陶潛傳》)

文本二: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節(jié)選自《歸去來兮辭序》)

8.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在答題卡方框內(nèi)依次填入與正確答案相對應的字母。

不私A事上官B郡C遣督郵D至縣E吏F白G應束H帶見之

9.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徑,西漢末的蔣栩隱居后在院子里開辟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后來三徑成為隱士住處的代稱。

B.征辟,古代一種自下而上選任官吏的制度,在漢代地位僅次于察舉制。征是指皇帝下詔聘召,有時也稱為特詔或特征。

C.委,在文中指交托,與《琵琶行》中“委身為賈人婦"中“委”字詞義相同。

D.仲秋,農(nóng)歷八月,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按孟仲季之序稱為仲秋。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陶淵明因為家庭貧困,親人年邁,曾做州祭酒,但不久就解職回家了,后來他又歷任鎮(zhèn)軍、建威參軍、彭澤令。

B.陶淵明做彭澤縣令時,一開始命令公田全部種秫谷,后來在妻兒的請求下才決定一半種秫谷一半種粳。

C.陶淵明好酒,每當朋友帶著酒肉到他家里去,他都會喝醉,感覺非常舒適快意,總是吟詠不停。

D.陶淵明請求到彭澤縣去做官,是考慮到當時社會動蕩,彭澤縣離家較近,且公田之利足夠釀酒。

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乃遣其故人龐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

②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12.結合兩則材料概括陶淵明辭去彭澤令的原因。

【答案】8.BEG

9.B

10.C

11.①(王弘)就派他的老朋友龐通之等人帶著酒,先到半路上等著邀請他。

②地方大吏把愛惜人才當做美德,叔父也因為我家境貧苦(替我設法),我就被委任到小縣做官。

12.①不想為了微薄的俸祿喪失尊嚴。②本性任其自然,感到官場拘束,出仕違背平生志向。③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喪的心情很急迫。

【知識點】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文言語段綜合訓練;翻譯;斷句;概括分析;篩選信息;行政建制;古代日常用語;表示時間用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解說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明確古文化常識的相關知識及詞語含義,再判斷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再結合選項比對判斷。

(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譯原則: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關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學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對應的信息點,再對其進行準確翻譯的基礎上概括分析。

參考譯文:

文本一:

陶潛,字元亮,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于作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于真性情,被鄉(xiāng)里鄰居所看重。因為他親人年邁家里貧窮,被任用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這個職務,沒幾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為主簿,不去,自己種田來養(yǎng)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鎮(zhèn)軍、建威參軍,對親戚朋友說:“想做個文官,來掙些補貼家用的錢(意譯)。"管這些事的人聽說了,任用他為彭澤令。在縣里,公田全部命令種秫谷(可釀酒),說:“讓我一直醉酒就夠了。”妻子和孩子堅持請求種粳米。于是命令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米。向來簡樸自愛,不諂媚長官??だ锱汕捕洁]到他的縣,他的下屬說應該束上帶子(穿正裝)見督郵,陶潛嘆息說:“我不能為五斗米(這些俸祿)彎腰(喪失尊嚴),小心謹慎的為鄉(xiāng)下的小人做事??!"義熙二年,將印綬交還離開了彭澤縣,于是作了《歸去來兮辭》。

不久,被征召為著作郎,沒有上任。刺史王弘在元熙年間到州上任職,很敬仰陶潛,后來親自到陶潛家里。陶潛稱說有病,沒有見王弘,后來對別人說:“我生性不媚世俗,因為生病得以保持清閑,幸而不是高潔志趣慕取聲名,哪裹敢把王公的駕到看成是榮耀呢!”王弘經(jīng)常派人窺伺他,暗中得知他準備去廬山,就派他的老朋友龐通之等人帶著酒先到半路上等著邀請他。陶潛碰到有酒喝,就在曠野的亭中取飲,高興得忘記了往前走。王弘這才出來和陶潛相見,于是高興地宴飲了整整一天。

陶潛的親朋好友有喜歡多事的,帶著酒肉到他家里去,他也不推辭。每次喝醉了,就非常舒適快意。陶潛不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家中的事務全部都交給兒女和奴仆。他從來沒有過高興或憤怒的神色,碰到有酒就喝,有時候沒有酒,也常常吟詠不停。他曾經(jīng)說夏季安閑無事,高臥在北窗之下,清風吹來,自己覺得是羲皇時代的人。陶潛生性不懂音律,但是收藏有一張素琴,琴上系弦的繩子和標記都不完整,每當有朋友聚會,他就撫琴應和,說:“只要懂得琴中的樂趣,不用彈出弦上音!"陶潛在宋元嘉年間去世,當時六十三歲,所有文集都流行于世。

文本二:

我家境貧困,靠耕田不足自給。恰巧遇到四方勤王的大事,諸侯大臣都以廣施惠愛作為美德。我的叔父見我家境貧困,就舉薦我任職于小縣縣令。這時討伐桓玄的戰(zhàn)爭還沒有結束,心里也害怕出遠差。彭澤縣離家只有百余里路程,公田里種植的糧食,足夠釀酒,故而就向叔父謀求這個官職。到任后不久,很懷念家鄉(xiāng),便有歸去的心愿。為什么呢?我本性真率,無法改變。饑餓寒冷雖也令人感覺痛切,但違背自己的意愿則更使我心身交病。先前曾在官場里應酬周旋,那都是為了嘴巴肚子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悵感慨,為平生的抱負未能實現(xiàn)而深感慚愧。本指望干完一年就整好衣服乘夜離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想趕快奔赴吊喪,于是自己請求免去了職務。自仲秋到入冬,任職一共八十多天。因這件事順遂了心愿,而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歸去來兮”。時在乙巳年十一月。

8.句意:不諂媚長官??だ锱汕捕洁]到他的縣,他的下屬說應該束上帶子(穿正裝)見督郵。

“不私事上官"中“上官”作“事"的賓語,在其后B處斷開;

“縣”作“至"的賓語,在其后E處斷開;

“白”是對話標志,在“白"之后G處斷開。

故答案為:BEG。

9.B.“征辟,古代一種自下而上選任官吏的制度”應該是“自上而下"。

故答案為:B。

10.C.“每當朋友帶著酒肉到他家里去……總是吟詠不停”錯誤,由原文“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可知,“每當”“總是"錯誤。

故答案為:C。

11.①“乃”,于是、就;“赍",攜帶;“要”,通“邀",邀請。

②“以……為……”,把……當做;第二個“因",因為;“見……于……”,表被動。

故答案為:①(王弘)就派他的老朋友龐通之等人帶著酒,先到半路上等著邀請他。

②地方大吏把愛惜人才當做美德,叔父也因為我家境貧苦(替我設法),我就被委任到小縣做官。

12.由原文“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可知,不想為了微薄的俸祿喪失尊嚴。

由原文“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可知,本性任其自然,感到官場拘束,出仕違背平生志向。

由原文“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可住,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喪的心情很急迫。

故答案為:①不想為了微薄的俸祿喪失尊嚴。②本性任其自然,感到官場拘束,出仕違背平生志向。③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喪的心情很急迫。

(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古代詩歌閱讀

夜琴

唐白居易

蜀桐木性實,楚絲音韻清。

調(diào)慢彈且緩,夜深十數(shù)聲。

入耳澹無味,愜心潛有情。

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

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蜀桐木是一種質地堅實的木材,楚絲則指的是琴弦,兩者結合使得琴的音色清韻悠揚。

B.第三句詩句描述了詩人的彈奏方式,樂調(diào)緩慢,節(jié)奏寬緩,呈現(xiàn)出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C.“十數(shù)聲”照應前句彈琴節(jié)奏舒緩,并以“夜深"二字交代彈琴的時間,一起營造了疏淡寂靜的氛圍。

D.頸聯(lián)正面描寫琴聲,雖淡然無味,沒有繁復技巧或華麗的演奏,卻蘊含著情感,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

14.有人評價,這首詩的尾聯(lián)意蘊豐富,且能給人以生活的啟示。請談一談你的理解。

【答案】13.D

14.①以“自弄還自罷”來形容自彈自聽的情景,以“亦不要人聽"來形容對音樂的獨自享受。寫出了詩人沉浸于彈琴中的情狀。②表現(xiàn)了作者對內(nèi)心寧靜和自由生活狀態(tài)的追求和享受。③蘊含著生活哲理:在學習工作抑或生活中不要在意外界的評價和贊美,應追求一種自我沉浸的生活狀態(tài)。

【知識點】形象、意象、意境類題目;表達技巧類題目;思想內(nèi)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首先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結合注釋及意象,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悟詩歌表達的情感,思考其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文本的哲理意蘊的分析和評價能力。作答的關鍵是整體閱讀文本,然后根據(jù)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文本中的特定意象等等去分析和把握。

13.D.“頸聯(lián)正面描寫琴聲”錯誤,“澹無味"和“愜心潛有情”,寫詩人愜意舒適的感受,從側面描寫琴聲的舒緩動聽,強調(diào)其藝術魅力。

故答案為:D。

14.內(nèi)容上:“自弄還自罷"寫自己在那里擺弄,調(diào)試,彈奏;“亦不要人聽”寫自己深感舒適愜意,獨自享受,寫出了詩人自娛自樂,自我陶醉,沉浸其中的情狀。

情感上:夜深人靜,一把好琴,一曲清韻,一人獨享;自我沉浸,自我陶醉;有格調(diào),有境界,表現(xiàn)了作者對內(nèi)心寧靜和自由生活狀態(tài)的追求和享受。

生活哲理:世界紛擾,壓力山大,生活中不要被外界左右,他人制約,應追求一種自我沉浸的生活狀態(tài),尋找寧靜,不要仰望別人,學會欣賞自己,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享受。

故答案為:①以“自弄還自罷"來形容自彈自聽的情景,以“亦不要人聽”來形容對音樂的獨自享受。寫出了詩人沉浸于彈琴中的情狀。②表現(xiàn)了作者對內(nèi)心寧靜和自由生活狀態(tài)的追求和享受。③蘊含著生活哲理:在學習工作抑或生活中不要在意外界的評價和贊美,應追求一種自我沉浸的生活狀態(tài)。

15.(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猿啼"是古詩文之常見意象,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如杜甫《登高》中的“___"。

(2)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認為北伐抗金應當做好充分準備,如果像南朝宋劉義隆那樣草率出兵,雖有“”之雄心,也只怕會落得“___"的結局。

(3)《夢游天姥吟留別》中,“___,___”兩句描寫夢中的聲音,震動林泉,使人心膽戰(zhàn)栗。

(4)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兩句使用疊字,增添了鄉(xiāng)村遠景的平靜安詳之感。

【答案】(1)杜鵑啼血猿哀鳴;風急天高猿嘯哀

(2)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3)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4)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知識點】一般性默寫;理解性默寫

【解析】【分析】本題需要重點識記和正確書寫的字詞有:鵑、胥、殷、曖、墟。

故答案為:

(1)杜鵑啼血猿哀鳴風急天高猿嘯哀

(2)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3)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4)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的識記和掌握的能力。作答的關鍵是勤于積累,反復鞏固,不多寫,不漏寫,也不要寫錯別字。

四、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13分)

(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____。第一個分支是“現(xiàn)象學”熱力學,它主要對產(chǎn)熱現(xiàn)象進行宏觀描述,而不對它們的屬性或微觀原因做出判斷。第二個分支是統(tǒng)計熱力學,它從對一個物質的微觀描述出發(fā),通過假設分子或原子的存在(當時分子和原子是同一概念),來理解熱的轉化。

這一領域的物理學家們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發(fā)熱物體所釋放的輻射,它會隨著溫度的升高改變顏色,開始是淡紅色,然后變成鮮紅色,最后變白,其目的是從發(fā)出這一輻射的物質屬性出發(fā),詳細解釋輻射的特征。1859年,德國物理學家古斯塔夫·基爾霍夫通過將熱力學第二定律應用在一個熱平衡的物體上,就這一主題發(fā)表了第一個重要結論。他證明了物體發(fā)射率(物體在一定溫度下輻射的能量與同一溫度下黑體輻射能量之比)與吸收比(被物體吸收的熱輻射能與投射到物體上的總熱輻射能之比)之間的聯(lián)系具有普遍的規(guī)律:它不受物體的束縛,只和物體的溫度有關。這個普遍性賦予了基爾霍夫理論一個根本意義。實際上,這個普遍性意味著一個能夠大量吸收一定頻率光線的物體也是在這個頻率上很好的輻射光能的物體,反之亦然。這導致“黑體"概念的產(chǎn)生?;鶢柣舴蛴?862年創(chuàng)造的黑體是一個能夠吸收所有光能的理想物體。為了保持平衡,它會____。黑體提供了物質輻射的理想標準。

16.下列句子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橫線處的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點支煙,繼續(xù)寫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B.增強文藝評論的朝氣銳氣,要打磨好批評這把“利器"。

C.人民大會堂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頂都采用了這種“薄殼結構”。

D.黃山谷論書,突出“韻"字;米芾論書,則特別注重“趣”字。

17.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18.科技說明文講究嚴謹性,試結合材料進行分析。

【答案】16.C

17.熱力學這個學科分為兩個分支;輻射出完全等量的光能

18.①概念界定的嚴謹。如用括號的形式補充說明當時分子和原子是同一概念。②邏輯嚴謹。如第二節(jié)由物理學家關注的問題,到基爾霍夫應用熱力學第二定律在熱平衡物體上并發(fā)表重要結論,從而證明了普遍規(guī)律,進而產(chǎn)生了“黑體"概念。說明的過程層層推進邏輯嚴謹。③語言表達嚴謹。如“就這一主題發(fā)表了第一個重要結論”,“第一個"表述精準嚴謹,顯示了這一結論的初始地位。

【知識點】標點符號的使用;語言表達簡明、準確、鮮明、生動;語句補寫;語句表達效果的對比、鑒賞

【解析】【點評】(1)此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學生不僅要掌握標點符號的類型和用法,重點要會辨析逗號與分號、括號與破折號、直接引用與間接引用、省略號、冒號等易錯標點的用法。

(2)本題考查學生句子補寫的能力。解答時,先把握文段語脈,定位句子關系;然后根據(jù)上下語境,進行合理推導。

(3)本題考查學生對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準確的特點的分析能力。首先要找到語段中下定義、列數(shù)據(jù)等等說明方法的地方,從語言的嚴謹?shù)竭壿嫷膰乐數(shù)慕嵌戎鹨环治觥?/p>

16.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中引號的作用是特定稱謂。

A選項表示否定;

B選項表示特殊含義;

C選項表示特定稱謂;

D選項表示突出強調(diào)。

故答案為:C。

17.第一處,下文提到“第一個分支是‘現(xiàn)象學’熱力學”和“第二個分支是統(tǒng)計熱力學",可知此處位于句首,是概括下文的一句話,故填寫“熱力學這個學科分為兩個分支”;

第二處,前文提到這個普遍性意味著一個能夠大量吸收一定頻率光線的物體也是在這個頻率上很好的輻射光能的物體,反之亦然。這導致“黑體"概念的產(chǎn)生,可見黑體是一個能夠吸收所有光能的理想物體,此處強調(diào)為了保持平衡,黑體要很好地輻射光能,故填寫“輻射出完全等量的光能”。

故答案為:熱力學這個學科分為兩個分支;輻射出完全等量的光能。

18.由原文“第二個分支是統(tǒng)計熱力學,它從對一個物質的微觀描述出發(fā),通過假設分子或原子的存在(當時分子和原子是同一概念),來理解熱的轉化。"可知,概念界定的嚴謹。如用括號的形式補充說明當時分子和原子是同一概念。

第二節(jié)由物理學家關注的問題是發(fā)熱物體所釋放的輻射,德國物理學家古斯塔夫·基爾霍夫通過將熱力學第二定律應用在一個熱平衡的物體上,就這一主題發(fā)表了第一個重要結論,從而得出物體發(fā)射率與吸收比之間的聯(lián)系具有普遍的規(guī)律這一結論,進而產(chǎn)生了黑體是一個能夠吸收所有光能的理想物體這一概念,說明的過程層層推進邏輯

“就這一主題發(fā)表了第一個重要結論”,“第一個"用這一修飾語限制,顯示了這一結論的初始地位;再比如“物體在一定溫度下輻射的能量”中的“一定",強調(diào)溫度的程度,語言嚴密,表意準確。

故答案為:①概念界定的嚴謹。如用括號的形式補充說明當時分子和原子是同一概念。②邏輯嚴謹。如第二節(jié)由物理學家關注的問題,到基爾霍夫應用熱力學第二定律在熱平衡物體上并發(fā)表重要結論,從而證明了普遍規(guī)律,進而產(chǎn)生了“黑體”概念。說明的過程層層推進邏輯嚴謹。③語言表達嚴謹。如“就這一主題發(fā)表了第一個重要結論",“第一個”表述精準嚴謹,顯示了這一結論的初始地位。

五、課內(nèi)知識考查(本題共2小題,6分)

19.(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下列對相關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曹操在《短歌行》中“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化用《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詩句起興,引出詩人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歡迎賢才的欣喜之情。

B.詞是詩的別體,是唐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宴樂而填寫的歌詞,大致可分為三類: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

C.《沁園春·長沙》中作者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同學少年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D.《峨日朵雪峰之側》一詩中詩人以雪峰、太陽、巖壁上的蜘蛛等眾多意象共同營造出蕭瑟凄涼的氛圍,其中卻蘊含著謙卑而強勁的生命力量。

【答案】D

【知識點】思想內(nèi)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把握詩歌主題

【解析】【分析】D.“營造出蕭瑟凄涼的氛圍”錯誤,詩人看到太陽彷徨許久后終于決然向一片山海躍入,聽到滑坡的石礫引動深淵的囂鳴,如軍旅的喊殺聲漸遠而去,小得可憐的蜘蛛,也登上高山。這些意象營造出一種凝重壯美的氛圍,將飽含滄桑的情懷、古老開闊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識,構成一個協(xié)調(diào)的情懷。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關鍵是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然后根據(jù)選項的具體表述去分析和判斷即可。

20.(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崢嶸歲月稠稠:多方宅十余畝方:四方的

海不厭深厭:滿足我欲因之夢吳越因:依據(jù)

B.如聽仙樂耳暫明暫:忽然百年多病獨登臺百年:多年

惟覺時之枕席覺:醒莫辭更坐彈一曲更:再

C.渚清沙白鳥飛回回:盤旋激揚文字激揚:抨擊惡濁,褒揚清明

使快彈數(shù)曲快:暢快越陌度阡阡:南北向的田間小路

D.憔悴損損:殘損、凋零枉用相存枉:枉駕

勢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列缺霹靂列缺:閃電

【答案】C

【知識點】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解析】【分析】A.方:四周圍繞。句意:四周圍繞房宅有十余畝地。

B.百年:晚年。句意:晚年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D.損:相當于“極"。句意:極為憔悴。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含義的掌握能力。解答時,學生要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也可以借助語境、語法知識來推斷。

六、名著閱讀(本題共2小題,7分)

21.(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下列對《吶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吶喊》中塑造了一批舊知識分子形象,如: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瘋狂追求功名利祿,最終被封建科舉制度吞噬的陳士成;自私自利、表里不一的方玄綽。

B.《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時期的未莊為主要場景。假洋鬼子、趙太爺為代表的統(tǒng)治階級對阿Q的壓迫和欺凌,是阿Q“精神勝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C.《吶喊·自序》中“鐵屋子"暗指辛亥革命后依舊黑暗的舊中國,“熟睡的人們”暗指反動統(tǒng)治者,“大嚷"暗指新思想的宣傳。

D.《吶喊》中《鴨的喜劇》、《一件小事》、《兔和貓》的風格、題材和集子中其它小說有差別,但共同表達了對人的尊嚴和生命價值的呼喚。

【答案】C

【知識點】作家作品;作品的藝術特色;對作品的理解感悟

【解析】【分析】C.“熟睡的人們”暗指封建思想毒害的愚昧的國民;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關鍵是仔細閱讀名著,把握相關的人物形象和經(jīng)典的故事情節(jié),然后根據(jù)題干的具體要求去分析和判斷。

22.(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下列句子是《吶喊》中的人物語言,請在相應序號的橫線上填寫說話人的姓名。

①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②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梁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一樣的中國,絕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毛!

③包好,包好!這樣的趁熱吃下。這樣的人血饅頭,什么癆病都包好。

④從來如此,便對么?

①②③④

【答案】九斤老太;N先生;康大叔;狂人

【知識點】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①由原文“所以伊又用勁說:‘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伊的兒媳七斤嫂子將飯籃在桌上一摔,憤憤地說:‘六斤生下來的時候,不是六斤五兩么?我想便是太公和公公,也不見得正是九斤八斤十足,……,"可知,“伊”是“九斤老太"。

②由原文“‘阿,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梁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一樣的中國,決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毛!’‘你們的嘴里既然并無毒牙,何以偏要在額上帖起‘蝮蛇’兩個大字,引乞丐來打殺?……’N愈說愈離奇了,但一見到我不很愿聽的神情,便立刻閉了口,站起來取帽子?!笨芍?,這是“N先生"發(fā)表的議論。

③此句語言描寫符合《藥》中愚昧、麻木、兇殘、貪婪的康大叔的形象特點。

④出自魯迅的《狂人日記》,是文中的“我”在質問一個陌生人關于吃人的事。前后文內(nèi)容以下:“沒有的事……"“沒有的事?狼子村現(xiàn)吃;還有書上都寫著,通紅斬新!”他便變了臉,鐵一般青。睜著眼說,“有許有的,這是從來如此…"“從來如此,便對么?”,故此人是“狂人"。

故答案為:九斤老太;N先生;康大叔;狂人。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關鍵是仔細閱讀名著,把握相關的人物形象和經(jīng)典的故事情節(jié),然后根據(jù)題干的具體要求去分析和判斷。

七、寫作(60分)

23.(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的主題為“潮起亞細亞”,“潮"的靈感來源于錢塘江潮涌,其實,潮不僅存在于自然現(xiàn)象,在個人、社會、國家等層面皆有。潮,見證著時代的發(fā)展,折射出觀念的變遷,蘊含著人生的哲理。

以上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要求:選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答案】略

【知識點】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題干分析】所給材料由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的主題“潮起亞細亞”引出關于“潮"的闡述。

“潮”存在的層面廣泛,同時,“潮"又見證時代,折射觀念的變遷,蘊含著人生的哲理等??傊?,“潮”這個話題里面包含方方面面。比如潮流,每個時代每個地方,可能都有過潮流,潮流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某個階段,能夠見證歷史。比如以前的喇叭褲、尖皮鞋、爆炸頭等,這些潮流代表著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的思想也開放起來。面對潮流,我們應該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追趕潮流還是避開潮流?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題干要求寫成記敘文。寫作時,可以先寫一個青年,面對時代潮流時有些迷惘。因為當下流行的有很多,他不知道如何選擇,重點寫他內(nèi)心的焦慮和不安。最后,他終于認識到,時代的潮流就是努力奮斗,為社會多做貢獻,最終他匯入到了時代的大潮當中。

【立意選取】

1.追時代潮流,做時代新青年。

2.順潮流而動。

3.潮流的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

【點評】此題考查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依據(jù)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寫作時可引用材料中的事例或名言來敘述,這樣可以避免脫離材料主題,避免跑題。

1/1江蘇省高郵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10月聯(lián)考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7分)

(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現(xiàn)代文閱讀I

材料一:

看客是現(xiàn)代文學人物畫廊中一個獨特的形象系列。他們的共同特征是愚昧、麻木、奴性、好偽、無聊、冷漠,對他人的不幸和痛苦不僅漠不關心,反而將其視為游戲和娛樂的材料。最早提及看客這個概念的是梁啟超,他在《呵旁觀者文》中將其稱為“旁觀者"。而準確、傳神地將這一群體命名為看客的,當推魯迅。魯迅自覺將看客作為貫穿自己所有文學創(chuàng)作的核心形象。經(jīng)過魯迅的用力、反復書寫,看客成為了現(xiàn)代文學中愚弱國民性的標識性形象。

沈從文是以書寫“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享譽文壇,但他的藝術文本確實沒有放過對眾多看客形象的犀利審視。沈從文對看客的書寫,滲透著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蘊涵著他對生命悲劇的深刻體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的。本我追求快樂,自我尋求自身與社會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超我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在沈從文筆下,看客心理在本質上并不是一種理性意識,而是一種潛意識中的精神暴力欲望??纯驮凇翱?的過程中,已深深地沉入到精神分析學所說的“本我”之中。文化價值或者完全淹沒在暴力欲望之中,或者成為精神暴力“本我"的偽裝和實施精神暴力的工具??纯偷耐獠勘砬榭此平┯?、平靜,但其內(nèi)心卻是躁動的,甚至是波濤洶涌般的沸騰,有著如愿以償般的精神滿足。被看者受到的痛苦越深重,他們得到的滿足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說,文化理性只是滿足看客內(nèi)心欲望的一塊招牌而已,與看客的內(nèi)心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看客正是由這樣一種精神狀態(tài)支配著?!斗驄D》中的“好事者”,有的主張對被看者鞭撻一頓,有的以沉潭相恐嚇,更有甚者打算以喂尿、吃牛糞相懲罰。名義上都是為了讓被看者得到胡來亂來的教訓,從而達到“維持風紀"之目的。但實際上他們對“風紀”毫無興趣,這不過是向被看者施加精神暴力的借口而已。而《從文自傳》《我的教育》《黃昏》《新與舊》《漁》等作品中,那些殺人場面圍觀者的內(nèi)心又是何其豐富:有的渴望殺人時刻的早點到來,有的因看到了殺人場景而興奮無比,有的就是在殺人后仍念念不忘。透過作品中那若無其事的平靜的描述筆調(diào),分明可以感受到看客心中充滿著貪婪的精神暴力。而這種暴力的源頭又是人類心中那無邊的欲望海洋。也就是說,沈從文揭示的看客精神暴力欲望不僅僅存在于看客之內(nèi)心,同樣普遍存在于人的內(nèi)心。這樣,沈從文的看客書寫自然就引發(fā)了讀者對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悲劇的思考。

沈從文對看客生命悲劇的揭示,是作者生命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對生命悲劇的體驗是根植于現(xiàn)代生命哲學關于人的存在的認識。

(摘編自洪耀輝《生命悲劇隱喻與文化啟蒙符碼的合一——沈從文筆下看客形象解讀》)

材料二:

從客觀角度分析,“看客"旁觀的行為有其歷史淵源,延續(xù)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使民愚、規(guī)民行、限民言,早已經(jīng)麻痹了群眾,迫使百姓收起了對他人的愛與對社會的責任,不敢有這樣高尚的權利,只能接受被管理這單一的義務。他們用無情冷漠的表情來掩蓋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與無助,生怕一個出格就要被抓去殺頭。然而圍觀行為是不犯法的,甚至這是百姓們接觸外界的少有的渠道之一,也就成為民眾為數(shù)不多的“娛樂”方式了。

孔乙己、祥林嫂默然死去;狂人大喊“救救孩子";阿Q盲目地要鬧革命……這其中有多少“看客”明里暗里地推波助瀾?他們也是千千萬萬的庸眾之一,而直到今日,現(xiàn)實中仍然有他們的翻版,見人跳樓,觀看者還鼓掌大叫“往下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行為態(tài)度在社會上屢見不鮮,足見人情冷漠。這是在侵蝕著原本美好的社會道德、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信任,助長著不正風氣的滋生蔓延!

怎么挽救這樣一個病態(tài)的群體?魯迅早年想通過學醫(yī)濟世救民,后來恍然發(fā)現(xiàn)醫(yī)學只能救治人的肉體而無法從根本上改變?nèi)?,要改變這種畸形的社會現(xiàn)象,根本是要改變國民的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民主制度的確立,平等思想的傳播,使人們漸漸改變了思想,打開了心扉,使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重新煥發(fā)出生機。雷鋒精神、志愿服務、愛心捐款等社會互援形式越來越受到推崇,“幼有所育,教有所學,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不再遙不可及,社會環(huán)境是合眾人之力營造出來的,只有每個人的道德都提升上來,以眾人之高尚的人格成就高尚的國格,整個國家社會才會更加美好和諧。中國已經(jīng)打破了那個沒有窗戶的鐵的黑屋子的困境!

(摘編自謝彤《以史為鑒,以人為鏡——淺析魯迅小說中的“看客"形象》)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看客是一類思想病態(tài)的旁觀者形象,這一概念最早由梁啟超提及,而準確、傳神地將其命名的是魯迅。

B.看客是現(xiàn)代文學中愚弱國民性的標識性形象,這一形象的書寫滲透著作家強烈的生命意識,以及對生命悲劇的思考。

C.“看客正是由這樣一種精神狀態(tài)支配著”指看客們內(nèi)心被精神暴力欲望控制,期望從被看者的痛苦中收獲精神滿足。

D.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魯迅小說中“看客"行為在現(xiàn)實的翻版,侵蝕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助長著不正風氣的蔓延。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夫婦》一例中的看客,他們在“看”的過程中所謂的“維持風紀"主張可能只是其精神本我的偽裝和實施精神暴力的工具。

B.沈從文認為,看客貪婪的精神暴力來源于人內(nèi)心的欲望,而這種欲望具有普遍性。因而他的看客書寫能引發(fā)人們關于生命悲劇的思考。

C.魯迅等現(xiàn)代作家通過塑造“看客”這一類文學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民的思想,打破了鐵的“黑屋子"的困境。

D.只要人們能改變思想,將道德提升上來,就能懂得愛別人,并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國家社會也就會更加美好。

3.下列選項中描述的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與材料二中“看客”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不同的一項是()

A.《故鄉(xiāng)》中的中年閏土,與我再次相見時,對“我"畢恭畢敬,生疏的一聲“老爺”使得親密無間的童年玩伴“隔了一層可悲的厚壁障"。

B.《風波》中聽說“皇帝做了龍庭”,村民們認為剪了辮子的七斤要丟性命,趙老太爺又放下了辮子,穿起了長衫。

C.《狂人日記》中昆仲弟弟患“迫害狂"癥,言行荒誕,經(jīng)家人的照顧和治療后病愈,赴某地候補去了。

D.《社戲》中“我”想去看社戲,卻找不到船,雙喜便借來了八叔的船,村里的十幾個少年特地陪我去看戲。

4.請結合材料,談談作為當代中學生應如何避免自己墮入“庸眾"的一員成為“看客”?

二、現(xiàn)代文閱讀二(本題共3小題,12分)

(2023高一上·高郵月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吳召兒

孫犁

我們的機關搬到三將臺,是個秋天,棗兒正紅,蘆葦正吐花。我們來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馬圈全住上,當天就劈柴做飯,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鄉(xiāng)生活在一塊兒了。

我組織民校婦女識字班。有一天,我翻著點名冊,隨便叫了一個名字:“吳召兒!"

我聽見嗤的一聲笑了。抬頭一看,在人群末尾,靠著一根白楊木柱子,站起一個女孩。她正在背后掩藏一件什么東西,好像是個假手榴彈,坐在一處的女孩子們望著她笑。她紅著臉轉過身來,笑著問我:“念書嗎?”

“對!你念念頭一段,聲音大點兒。大家注意!"

她端正地立起來,兩手捧著書,低下頭去,就念開了,書念得非常熟快動聽。就是她這認真的念書態(tài)度和聲音,不知怎樣一下就印進了我的記憶。下課回來,走過那條小河,我聽到了只有在阜平才能聽見的那緊張激動的水流的聲響,聽到在這山草衰白柿葉霜紅的山地,還沒有飛走的一只黃鸝的叫喚。

十一月“反掃蕩”。我當了一個小組長,我們的向導老不來。我跑到村長家里去找,村長散披著黑羊皮襖,看見我就笑著說:“男的分配完了,給你找了一個女的!"

“怎么搞的呀?”我急了,“女的能辦事嗎?"

這時一個女孩子跟著村長跑出來。穿著一件紅棉襖,一個新鮮的白色掛包,斜在她的腰里,裝著三顆手榴彈。

“真是,”村長也在抱怨,“這是‘反掃蕩’呀,又不是到區(qū)里驗操,也要換換衣裳!紅的目標大呀!"

“盡是夜間活動,紅不紅怕什么呀,我沒有別的衣服,就是這一件?!迸⒆有χ?,“走吧,同志!"說著就跑下坡去。

“路線記住了沒有?”村長站在山坡問。

“記下了,記下了!"女孩子嚷著。

“別這么大聲怪叫嘛!”村長說。

在路上,她走的很快,我跑上前去問她:“我們先到哪里?"

“先到神仙山!”她回過頭來一笑,這時我才認出她就是那個吳召兒。

“到了神仙山,我有親戚。"她說,“我姑住在山上,他家的倭瓜又大又甜。今天晚上,我們到了,我叫他給你們熬著吃個飽吧!”

天黑的時候,我們才到了神仙山的腳下。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頭上望著我們笑,像是在這亂石山中,突然開出一朵紅花,浮起一片彩云來。

北斗星轉下山去,我們才到了她的姑家。

第二天,我們在這高山頂上休息了一天。我們從小屋里走出來,看了看吳召兒姑家的莊園。這個莊園,在高山的背后,只在太陽剛升上來,這里才能見到光亮,很快就又陰暗下來。東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著水花,沒有聲響;一條小小的溪流繞著山根流,也沒有聲響,水大部分滲透到沙土里去了。這里種著像炕那樣大的一塊玉蜀黍,像鍋臺那樣大的一塊土豆,周圍是扁豆,十幾棵倭瓜蔓,就奔著高山爬上去了!

當我們正要做下午飯,一個披著破舊黑山羊長毛皮襖、手里提著一根粗鐵棍的老漢進來了;吳召兒趕著他叫聲姑父,老漢說:

“昨天,我就看見你們上山來了。我來給你們報信,山下有了鬼子,聽說要搜山哩!"

吳召兒說:“這么高的山,鬼子敢上來嗎?我們還有手榴彈哩!”

老漢說:“這幾年,這個地方目標大了,鬼子真要上來了,我們就不好走動。"

這樣,每天黎明,吳召兒就把我喚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頂上去放哨。山頂不好爬,又危險,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

山頂上有一丈見方的一塊平石,長年承受天上的雨水,被沖洗得光亮又滑潤。我們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們覺得飄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這一夜下起大雨來,在這樣高的山上,我們覺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風狂吹著,那塊大平石也像要被風吹走。

吳召兒緊拉著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還是野獸在那里鋪好了一層軟軟的白草。聽到四下里山洪暴發(fā)的聲音,雨水像瀑布一樣,從平石上流下,我們像鉆進了水簾洞。

一清早放晴,我們就看見從鄧家店起,一路的村莊,都在著火冒煙。我們看見敵人像一條蟲,在山脊梁上往這里爬行。一路不斷響槍,那是各村伏在山溝里的游擊組。

敵人的目標,顯然是在這個山上。他們從吳召兒姑父的羊圈那里翻下,轉到大黑山來。我看見老漢倉惶地用大鞭把一群山羊打得四散奔跑,一個人登著亂石往山坡上逃。吳召兒把身上的手榴彈全拉開弦,跳起來說:“你去集合人,我去截兔崽子們一下。”她在那亂石堆中,跳上跳下奔著敵人的進路跑去。

我喊:“紅棉襖不行?。?

“我要偽裝起來!”吳召兒笑著,一轉眼的工夫,她已經(jīng)把棉襖翻過來。棉襖是白里子,這樣一來,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頭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聰明的、熱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

她登在亂石尖上跳躍著前進。那翻在里面的紅棉襖,還不斷被風吹卷,像從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當我們集合起來,從后山上跑下,來不及脫鞋襪,就跳入山下那條激蕩的大河的時候,聽到了吳召兒在山前連續(xù)投擊的手榴彈爆炸的聲音。

1949年11月(有刪改)

文本二:

身為冀中人民的兒子,孫犁先生把對家鄉(xiāng)的愛傾注在對小說詩意美的追求上,他不僅是講故事的能手,也是能夠把你帶入詩意境界打動你心靈的高手。

孫犁的作品伴隨了我這一代人的成長。當我一再重讀孫犁先生的作品時,那些女孩子們——年輕的、美好的、鮮亮的生命,有如初春的平原上緋紅的朝霞,就會被重新召喚出來,讓人惦記,讓人懷念。我懷念水生嫂、吳召兒、妞兒們,那是因為,她們身上有孫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尋的“美好的東西"。

(摘編自鐵凝《懷抱著胸中那一簇火焰——孫犁先生百年誕辰紀念》)

5.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吳召兒第一次出場時,掩藏像假手榴彈的東西這一細節(jié),既設置了懸念,又為后文寫她投手榴彈勇敢殺敵埋下伏筆。

B.一開始,“我”并不知道村長安排的向導是吳召兒,所以當我得知向導不是男人是女人時,心里并不滿意。

C.吳召兒與老村長的對話生動有趣,老村長的諄諄告誡、擔憂緊張與吳召兒的率真可愛、無所畏懼形成鮮明對比。

D.姑父前來報信這一情節(jié),表現(xiàn)出當?shù)厝嗣駥谷盏闹С忠约皞鋺?zhàn)的狀態(tài),同時也為后文截擊的情節(jié)作鋪墊。

6.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的“紅棉襖"意蘊豐富,不僅烘托了吳召兒樂觀自信、勇敢無畏及充滿革命熱情的形象,還蘊含了英雄生命火熱永恒的主題。

B.“我們覺得飄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寫出由山頂眺望時溫馨美好甚至不真實的感覺,這與后文的戰(zhàn)斗情形形成對比,舒緩了緊張的氣氛。

C.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我"的有限視角敘事,“我”是敘述者也是親歷者,這種敘述視角不僅有利于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也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

D.小說對姑媽家菜園的描寫,突出了它昏暗、陰冷、濕寒的特點,既交代了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又烘托了戰(zhàn)前緊張的氛圍。

7.孫犁以戰(zhàn)爭為主題的小說,大都具有“詩化小說"的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