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四川省宜賓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四川省宜賓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測試語文試題
(測試時間:150分鐘總分:15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解析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解析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解析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解析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測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中正中和與中庸之道的道德觀。唐堯虞舜時期開始“定國名為‘中’”,將“上古以來尚中之德”上升到國德的高度。《尚書·洪范》提出了“洪范九籌”,而其最根本的價值核心則是大中之道,大中之道在道德上的根本要求就是中正無私,只有超越個人的偏好和不以偏好取人才能夠廓然大公,物來順應(yīng),才能夠成就王天下的光明正大之德。儒家也十分推崇中庸之道和中正之德,孔子提出的“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凸顯了君子人格德性的中道品質(zhì)。孟子特別強調(diào)“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庸之道直接確證和范導(dǎo)著中華民族的德性,也教導(dǎo)人們?nèi)绾卧谔斓刂g堂堂正正、頂天立地地做人。
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仁愛并以“仁”為“人之安宅”的道德觀?!叭省笔侨酥詾槿说膬?nèi)在規(guī)定性和基本德性??鬃觿?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仁學,認為“仁”的本質(zhì)要求就是“愛人”。積極意義上的愛人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消極意義上的愛人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華文明所推崇的仁愛德性,持續(xù)而有效地鑄造了中國人的“良善”“友善”“和善”之心性,體現(xiàn)著“愛人猶己”“推己及人”和“仁以為己任”的道德價值追求及其所形成的道德境界。
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道義并以義為“人之正路”的道德觀。義的本質(zhì)屬性和基本要求就是要在動機和行為上區(qū)別正當與不正當、應(yīng)該與不應(yīng)該的合理限度,追求自己應(yīng)當追求的,舍棄自己應(yīng)該舍棄的,在實際的道德生活中就是要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guān)系,做到“見得思義”“義然后取”。孟子還將義視之為人世間的最高價值,高于人的生命。所以,當人的生命與道義發(fā)生矛盾的時候,真正有道德追求的人總是舍生而取義。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認為就“一人之正義”與“一時之大義”的關(guān)系而言,“一人之正義”為私,“一時之大義”為公,而就“一時之大義”與“古今之通義”而言,“一時之大義”為私,“古今之通義”為公。中華義德鑄就了中華民族“率天載義”的浩然正氣,培育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精神。
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誠信的道德觀??鬃硬粌H提出了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敬事而信”的倫理命題,而且將“民信之矣”視為治國平天下重要的德性和價值觀念,認為“民信之矣”遠高于“足食”“足兵”,凸顯出了“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的至上價值。《貞觀政要·論誠信》載魏徵上疏言:“為國之基,必資于德禮,君之所保,惟在于誠信。誠信立則下無二心,德禮行則遠人斯格。然則德禮誠信,國之大綱,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須而廢也?!闭绿自凇陡锩赖抡f》中將“必信”與“知恥”“重厚”“耿介”相提并論,并認為“信者,向之所謂重然諾也”,一個團體或一個人“所以得人死力者,亦惟有信而已矣”。革命要成功就必須弘揚“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諾”“輕死生”的倫理美德,故信之為德至大且遠,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和諧和睦、主張以和為貴的道德觀。中華道德觀始終堅持以和為貴的價值標準,推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充滿著對和睦、和諧、和平的高度肯定,以和為貴、協(xié)和萬邦等觀念和傳統(tǒng)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體現(xiàn)在中國人的行為方式上。齊相晏嬰探討了“和”與“同”的區(qū)別,認為“和”是不同事物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和”運用到君臣關(guān)系中就要求臣下既認同君主正確的地方同時又能舉諫君主的過錯,這樣才能做到君臣和諧,使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中華民族歷來是崇尚和諧、熱愛和平的民族,中華文明始終是堅持“和而不同”,主張“仇必和而解”“化干戈為玉帛”和“協(xié)和萬邦”的文明。
此外,中華道德觀還是一種推崇忠孝廉恥、禮儀文明的道德觀,“在家盡孝”“在國盡忠”并富有濃郁的家國情懷,為人為官注重廉潔奉公、知榮明恥,講求文明禮貌、待人以禮是這一道德觀的基本價值取向,并使中國獲得了禮儀之邦、文明古國的稱譽。
(摘編自2023年6月12日《光明日報》)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華道德觀崇尚中正中和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認為如果不超越個人偏好且以偏好取人才就不能成就王天下的光明正大之德。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愛人”的體現(xiàn),都屬于孔子“仁學”思想中“仁”的本質(zhì)。
C.從義的本質(zhì)屬性和基本要求可知,其要求我們在實際的道德生活中要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guān)系,做到“見得思義”“義然后取”。
D.在君臣關(guān)系中,“和”要求臣下既要認同君主正確的地方還要能指出君主的過失,才能做到君臣和諧,使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王夫之看來,“一時之大義”在不同的情景中既可為“公”,也可為“私”,這反映了他靈活看待道義的辯證思想。
B.沒有中華義德的涵養(yǎng),就不可能有“率天載義”的浩然正氣,就不可能產(chǎn)生“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主義情操。
C.章太炎將誠信與革命道德聯(lián)系起來,指出要使革命成功,就必須弘揚“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諾”“輕死生”的倫理美德。
D.中華民族歷來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中華文明始終堅持“和而不同”,這與西方《舊約全書·申命記》記述的“以牙還牙”不同。
3.下列選項,不屬于文本中中華道德觀的一項是(3分)
A.江西贛縣“最美醫(yī)生”謝宗萬40年堅守深山做村民健康“守門人”,不管村民什么時候來看病、不管有沒有診費,他都會為村民治療。
B.近日,“淄博燒烤”爆火后,淄博在短時間聚集了八百余萬游客,有游客表示,淄博真正讓人感到精彩的是吃飯完全不擔心飯店缺斤少兩。
C.2023年6月8日-11日,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舉行,全面呈現(xiàn)了動力電池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最新成效,為全球動力電池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又播下一粒新種子。
D.為觀云測雨,保祖國平安,氣象工唐海榮21年來記不清有多少次缺席家庭重要活動,父親病重不能到病床前盡孝,孩子生病全靠愛人照顧……
4.孔子與魏徵在強調(diào)“誠信”這一道德觀時,闡述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4分)
5.請簡要分析第三自然段的論述思路。(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藍袍先生
陳忠實
我爺爺徐敬儒,是清帝的最末一茬秀才,因為科舉制度的廢止而不能中舉高升,爺爺只好穿上藍袍在楊徐村坐館執(zhí)教,教的是他的“四書五經(jīng)”。我爺爺把門樓上那副“耕讀傳家”的題匾挖掉了,換上一副“讀耕傳家”的題匾,把“耕”和“讀”的位置做了調(diào)換。爺爺瞑目前,選定我父親做他的接班人,父親穿上了爺爺留下的藍袍去私塾坐館執(zhí)教。在我剛滿十六歲時,父親選定我作他的替身去坐館執(zhí)教。
過罷正月十五,私塾又開學了。我穿上藍布長袍,第一次去坐館,心里怎么也穩(wěn)實不下來。我抬起頭,像父親那樣,既不仰高,也不低垂,兩目平視,梗著脖根,決不左顧右盼,努力做到不緊不慢,朝前走過去。
“行娃……唔……徐先生……”楊五叔笑容可掬地和我打招呼,“你坐館去呀?”
“噢!對?!蔽伊⒓凑咀?,對他熱誠的問話表示誠意的回答,站下以后,卻又不知再該說什么了。我立即意識到,不該停下腳步,應(yīng)該像父親那樣,對任何人的純粹出于禮節(jié)性的見面問候之詞,只需點一下頭,照直走過去,才是最得體的辦法……我立即轉(zhuǎn)身走了。
走進學堂的黑漆大門了,學生們已經(jīng)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除了新添的幾個啟蒙生,教室里坐著的全是那些春節(jié)以前和我同窗的本村的熟人、同伴、同學,我今天看見他們,心里卻怯了。
我走向那張四方教桌,偏不注意那幾個扮著怪相的臉。我在父親坐過的那把直背黑漆木椅上坐下來,腰似乎自然地挺直了,父親就是這樣挺著身坐。
我在父親用過的石硯臺上滴上水,三只指頭捏著墨錠,緩緩地研磨。磨墨也該像個先生磨墨的姿勢,不能像下邊那些學生亂磨,最好的姿勢當然只有父親磨墨的姿勢了。
我轉(zhuǎn)過頭寫字,剛寫下兩字,一個聲音在我耳邊響起:
“藍袍先生——”
我的腦子里轟然一聲爆響,耳朵里傳來學堂里恣意放肆的哄笑的聲浪。我轉(zhuǎn)過頭,看見一張傻乎乎愣笑著的臉,這是村子里一個半傻的大孩子。這個傻瓜蛋兒,打破他的腦袋,也不會給我起下這樣一個雅號的,我立即追問:“誰叫你這么稱呼我?”
教室里的笑聲戛然而止,靜默中潛伏著許多期待。
“他……他不叫我說他的名字?!鄙底诱f。
“你說——他是誰?”我冷眼追問。
“我不敢說——他打我!”傻瓜怕了。
“我先打你!看你說不說!”我說。
我從桌上摸過板子,那塊被父親的手攥得把柄溜光的柳木板子,攥到我的手里了,心里微微忐忑了一下,我就毫不退讓地說:“伸出手來!”
傻子臉色立時大變,眼里掠過驚恐的陰影,把雙手藏到背后去了。
我從他的背后拉過一只左手,抽了一板子,傻子當下就彎下腰去,用右手護住左手嚎啕起來:“馬娃子,×你媽!你教我把人家叫‘藍袍先生’,讓我挨打……嗚嗚嗚嗚嗚……”
我立即站起,一下子瞅住楊馬娃,這個暗中專門出鬼點子搗亂的“壞頭頭”。不壓住這個楊馬娃,我日后就難得在這張椅子上坐安穩(wěn)。我命令:“楊馬娃,到前頭來!”
楊馬娃虎不失威,晃一下腦袋,走到前頭來了。他應(yīng)付差事似地朝我草草鞠了一躬,就站住了。
“是你給他教唆的嗎?”我斥問。
“沒有?!彼届o地回答,早有準備。
“就是你!”傻子瞪著眼,“你說……”
“誰能作證呢?”楊馬娃不慌不急。
“……”傻子急迫地瞪著眼。
“不要作證的人!”我早已不能忍耐這種惡作劇還在繼續(xù)往下演,“伸出手——”
楊馬娃伸出手來。他的眼里滑過一縷冤枉的莫可奈何的神色,既不看我,也不看任何人,漫不經(jīng)心地瞅著對面的墻壁。
我抽一下板子,那只手往下閃了一下,又自動閃上來,沒有躲避,也聽不到挨打者的呻喚。我又抽下一板子,那只手依然照直伸著,我有點氣,本想經(jīng)過教訓(xùn)他解氣,想不到越打越氣了。教室里很靜,聽不到一絲聲響。我感到了兩方的對峙在繼續(xù),我不能有絲毫的動搖,不然就會被壓倒,難得起來。我也不吭氣,誰也不看,只看著那只要擊中的手。我記得父親打板子的時候就是這樣,從來不看被打者的臉,更不聽他們的呻喚和求饒,只是打夠要打的數(shù)字。我抽下五板子了……
傻子突然跪倒在地,抱住我的板子,哭喊說:“先……先先先生!馬娃叫我叫你‘藍袍先生’,我說你要打手的,他說不會,你和俺倆都是在一塊念下書的,不會打手的。他就叫我跟你耍玩,叫‘藍袍先生’……我往后再不……”
我似乎覺得胳膊有點沉,抬不起來了,再一想,如果馬娃一直不開口,我能一直打下去嗎?倒是借傻瓜求情的機會,正好下臺,不失威風也不失體面。
傻瓜先爬起來,深深地鞠了一躬,跑下去了,楊馬娃則不慌不忙,文質(zhì)彬彬地鞠了躬,慢慢走回到座位上去了。
我重新坐好,提起毛筆,題寫那張未寫完的影格兒,手卻在抖。我第一次執(zhí)板打人,心里卻沒有享受打人的暢快,反倒添加了一縷說不清的滋味……
就這樣,我穿著藍袍,像爺爺,像父親,做起了先生……人說,我活脫就是二十年前我爸的原樣兒!連脾氣也跟我爸一模一樣了。
楊徐村解放了,人民政府廢止了我的課程,讓我到城南的師范學校去進修。我來到了師范學校,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我脫掉藍袍,穿上了“列寧裝”,無論如何,我感到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輕松,我像卸下了鋼鑄鐵澆的鎧甲,頓時感到渾身舒展了。我挺直了脊背,向前走去……
(選自《藍袍先生》,有刪改)
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爺爺穿藍袍在楊徐村坐館教授“四書五經(jīng)”,信奉“讀耕傳家”,表現(xiàn)了其作為舊文化繼承者的形象。
當“我”聽到“藍袍先生”的稱呼后,腦子里轟然的爆響及后來嚴厲追問,表現(xiàn)出“我”心思的縝密。
“傻子突然跪倒在地,抱住我的板子,哭喊”,運用動作描寫,表現(xiàn)出他被“我”打人的行為所嚇到。
“我”第一次執(zhí)板打人,心里反倒添加了一縷說不清的滋味,表現(xiàn)出“我”打人后內(nèi)心的矛盾與糾結(jié)。
7.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頭介紹父親選定“我”作他的替身去坐館執(zhí)教,交代了我的身份,為下文“我”敢對曾經(jīng)的同窗動手作了鋪墊。
B.父親雖然是小說展現(xiàn)的次要人物,但他的出現(xiàn)不僅推動了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我”的人物形象。
C.“我”將藍色長袍改成了“列寧裝”,就像卸下了鋼鑄鐵澆的鎧甲,運用比喻的手法,表現(xiàn)了“我”解脫后的輕松。
D.小說主要以對話式展開,既推動了情節(jié)的快速發(fā)展,也便于表現(xiàn)人物緊張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凸顯了小說人物性格。
8.文本末段畫線句有何含義?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4分)
9.小說從“我”的角度來講述故事有何妙處?(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文本一: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蛟?,此東海也?;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shù)勒?,皆不及往?/p>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姚鼐《登泰山記》)
文本二:
泰山北多巨巖,而靈巖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來觀之。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自巖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種柏,翳高塞深。靈巖寺在柏中,積雪林下,初日澄徹,寒光動寺壁。寺后鑿巖為龕,以居佛像,度其高,當巖之十九,峭不可上,橫出斜援乃登。登則周望萬山,殊騖而詭趣,帷張而軍行。巖尻有泉,皇帝來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飲余?;匾曀伦笥伊⑹?,多宋以來人刻字,有墁入壁內(nèi)者,又有取石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云。
(節(jié)選自姚鼐《游靈巖記》)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
B.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
C.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
D.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燭”字名詞活用作動詞,指照耀,與現(xiàn)代成語“洞燭其奸”中的“燭”意思不同。
B.“半山居霧”的“居”指停留,與文本二“以居佛像”的“居”意思不同。
C.“度”指估算,與《齊桓晉文之事》“度,然后知長短”的“度”意思相同。
D.“飲”指“給……喝”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軍置酒飲歸客”的“飲”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泰山地處汶水、濟水兩河交匯處,人杰地靈,古跡甚多,其最高峰為日觀峰,在泰安城以南十五里。
B.《登泰山記》描繪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的壯觀場面,表述了對壯美河山的贊美之情。
C.姚鼐寫泰山日出的盛景,用墨極少,卻能將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結(jié)合起來,簡潔生動,富有畫面感。
D.兩篇游記都是典型的山水游記,脈絡(luò)清晰,比喻貼切,熔風景、古今于一爐,創(chuàng)設(shè)了獨特的藝術(shù)境界。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
靈巖寺在柏中,積雪林下,初日澄徹,寒光動寺壁。
14.文中泰山、靈巖的景物特征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賀新郎
辛棄疾①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②。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云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①此詞作于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春天,此時辛棄疾被投閑置散已有七年。②“一尊”句:化用陶淵明《停云》:“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陶淵明在東窗飲酒,好友遠隔未至,只有“搔首”盼望他來。
15.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片“只今余幾”與下片結(jié)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照應(yīng),同用來強調(diào)“零落”二字,給人以渾然一體之感。
B.“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被美畎住肚锲指琛贰鞍装l(fā)三千丈”典故,以表述詞人此時內(nèi)心的惆悵感慨。
C.“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運用反問的語氣,諷刺那些沉迷酒色的庸人,說他們不懂得濁酒的妙處。
D.全詞以知音難覓的主旋律起端,隱伏著壯志難酬的悲情,字里行間時喜時悲,時低時奮,跌宕變化,真摯感人。
16.“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兩句意味深長,請品析其中的意味。(6分)
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月”是深受我國詩人喜愛的意象,承載著詩人豐富的情感?!冻啾谫x》中蘇軾借它抒發(fā)惆悵無奈之意,寫下了“,”?!杜眯小分邪拙右捉杷鼈?cè)面表現(xiàn)琵琶女高超的技藝,寫下了“,”?!抖谈栊小分胁懿俳杷憩F(xiàn)對賢才的渴望,寫下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18~20題
《人間詞話》第一則即指出“詞以境界為最上”(甲),書中提到“境界”(乙)有十余處之多。圍繞“境界”為中心,王國維闡述了寫境與造境、景語與情語等觀點,廣泛觸及了文學創(chuàng)作中主觀與客觀、景與情、人為與自然等,涉及了作家修養(yǎng)、創(chuàng)作方法、寫作技巧等諸多方面。
①,在《人間詞話》中有時也說成意境。②?袁行霈在《中國文學概論》一書中有這樣的解釋:意境是作家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讀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丙)“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等,都是意境鮮明的詩詞名句。
在王國維的理論中,意境不僅是詩歌獨有的特點,③,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一書中就說:元雜劇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丁)。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述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
20.文中四處引號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
A.甲B.乙C.丙D.丁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21~22題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對海洋的探索與認知是開發(fā)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先決條件。
“‘’,親眼目睹海底的‘真面目’,對于科學思考極有價值?!焙Q蟮刭|(zhì)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就曾在82歲高齡三下深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他表示,經(jīng)過科技工們的不懈努力,我國掌握了在南海深部科學上的主導(dǎo)權(quán),這是我國海洋科學里程碑式的進展。
20世紀晚期以來,世界深潛技術(shù)的著名進展,就是潛入馬里亞納萬米深溝,進入到地球表面最深的海底,去挑戰(zhàn)“下?!钡臉O限。我國發(fā)展載人深潛技術(shù)起步較晚,但是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里“蛟龍?zhí)枴薄吧詈S率刻枴薄皧^斗者號”接連問世,直到潛入萬米海溝,可謂“連中三元”。“奮斗者號”不僅在深度上達到了目前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最高標準,還大幅度提高了部件的國產(chǎn)率。制造出這些深潛器,表明我國深潛技術(shù)已經(jīng)進入了國際前列。
21世紀,我國海洋科學正經(jīng)歷著史無前例的黃金時期。展望未來,希望我國學術(shù)界能夠齊心協(xié)力、共同迎接挑戰(zhàn),在人類向海洋深部挺進的歷史轉(zhuǎn)折中,作出我們自己的貢獻。
21.將下列俗語填入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分)
A.打虎要有膽力,捉猴要有智慧
B.畫人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C.虎不怕山高,魚不怕水深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我國海洋科學工們,如何才能為全球的海洋科學事業(yè)貢獻“中國力量”?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用一個假設(shè)關(guān)系的復(fù)句概況作答。不超過50字。(4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①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
——愛因斯坦
②對壞事的好奇心是一種可詛咒的毛病,是從對一切不潔的接觸中產(chǎn)生。
——謬塞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圍繞“好奇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川省宜賓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測試語文試題
(測試時間:150分鐘總分:15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解析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解析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解析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解析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測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中正中和與中庸之道的道德觀。唐堯虞舜時期開始“定國名為‘中’”,將“上古以來尚中之德”上升到國德的高度?!渡袝ず榉丁诽岢隽恕昂榉毒呕I”,而其最根本的價值核心則是大中之道,大中之道在道德上的根本要求就是中正無私,只有超越個人的偏好和不以偏好取人才能夠廓然大公,物來順應(yīng),才能夠成就王天下的光明正大之德。儒家也十分推崇中庸之道和中正之德,孔子提出的“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凸顯了君子人格德性的中道品質(zhì)。孟子特別強調(diào)“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庸之道直接確證和范導(dǎo)著中華民族的德性,也教導(dǎo)人們?nèi)绾卧谔斓刂g堂堂正正、頂天立地地做人。
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仁愛并以“仁”為“人之安宅”的道德觀?!叭省笔侨酥詾槿说膬?nèi)在規(guī)定性和基本德性??鬃觿?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仁學,認為“仁”的本質(zhì)要求就是“愛人”。積極意義上的愛人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消極意義上的愛人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華文明所推崇的仁愛德性,持續(xù)而有效地鑄造了中國人的“良善”“友善”“和善”之心性,體現(xiàn)著“愛人猶己”“推己及人”和“仁以為己任”的道德價值追求及其所形成的道德境界。
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道義并以義為“人之正路”的道德觀。義的本質(zhì)屬性和基本要求就是要在動機和行為上區(qū)別正當與不正當、應(yīng)該與不應(yīng)該的合理限度,追求自己應(yīng)當追求的,舍棄自己應(yīng)該舍棄的,在實際的道德生活中就是要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guān)系,做到“見得思義”“義然后取”。孟子還將義視之為人世間的最高價值,高于人的生命。所以,當人的生命與道義發(fā)生矛盾的時候,真正有道德追求的人總是舍生而取義。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認為就“一人之正義”與“一時之大義”的關(guān)系而言,“一人之正義”為私,“一時之大義”為公,而就“一時之大義”與“古今之通義”而言,“一時之大義”為私,“古今之通義”為公。中華義德鑄就了中華民族“率天載義”的浩然正氣,培育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精神。
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誠信的道德觀。孔子不僅提出了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敬事而信”的倫理命題,而且將“民信之矣”視為治國平天下重要的德性和價值觀念,認為“民信之矣”遠高于“足食”“足兵”,凸顯出了“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的至上價值。《貞觀政要·論誠信》載魏徵上疏言:“為國之基,必資于德禮,君之所保,惟在于誠信。誠信立則下無二心,德禮行則遠人斯格。然則德禮誠信,國之大綱,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須而廢也?!闭绿自凇陡锩赖抡f》中將“必信”與“知恥”“重厚”“耿介”相提并論,并認為“信者,向之所謂重然諾也”,一個團體或一個人“所以得人死力者,亦惟有信而已矣”。革命要成功就必須弘揚“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諾”“輕死生”的倫理美德,故信之為德至大且遠,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和諧和睦、主張以和為貴的道德觀。中華道德觀始終堅持以和為貴的價值標準,推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充滿著對和睦、和諧、和平的高度肯定,以和為貴、協(xié)和萬邦等觀念和傳統(tǒng)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體現(xiàn)在中國人的行為方式上。齊相晏嬰探討了“和”與“同”的區(qū)別,認為“和”是不同事物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和”運用到君臣關(guān)系中就要求臣下既認同君主正確的地方同時又能舉諫君主的過錯,這樣才能做到君臣和諧,使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中華民族歷來是崇尚和諧、熱愛和平的民族,中華文明始終是堅持“和而不同”,主張“仇必和而解”“化干戈為玉帛”和“協(xié)和萬邦”的文明。
此外,中華道德觀還是一種推崇忠孝廉恥、禮儀文明的道德觀,“在家盡孝”“在國盡忠”并富有濃郁的家國情懷,為人為官注重廉潔奉公、知榮明恥,講求文明禮貌、待人以禮是這一道德觀的基本價值取向,并使中國獲得了禮儀之邦、文明古國的稱譽。
(摘編自2023年6月12日《光明日報》)
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華道德觀崇尚中正中和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認為如果不超越個人偏好且以偏好取人才就不能成就王天下的光明正大之德。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愛人”的體現(xiàn),都屬于孔子“仁學”思想中“仁”的本質(zhì)。
C.從義的本質(zhì)屬性和基本要求可知,其要求我們在實際的道德生活中要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guān)系,做到“見得思義”“義然后取”。
D.在君臣關(guān)系中,“和”要求臣下既要認同君主正確的地方還要能指出君主的過失,才能做到君臣和諧,使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
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王夫之看來,“一時之大義”在不同的情景中既可為“公”,也可為“私”,這反映了他靈活看待道義的辯證思想。
B.沒有中華義德的涵養(yǎng),就不可能有“率天載義”的浩然正氣,就不可能產(chǎn)生“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主義情操。
C.章太炎將誠信與革命道德聯(lián)系起來,指出要使革命成功,就必須弘揚“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諾”“輕死生”的倫理美德。
D.中華民族歷來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中華文明始終堅持“和而不同”,這與西方《舊約全書·申命記》記述的“以牙還牙”不同。
3.下列選項,不屬于文本中中華道德觀的一項是(3分)
A.江西贛縣“最美醫(yī)生”謝宗萬40年堅守深山做村民健康“守門人”,不管村民什么時候來看病、不管有沒有診費,他都會為村民治療。
B.近日,“淄博燒烤”爆火后,淄博在短時間聚集了八百余萬游客,有游客表示,淄博真正讓人感到精彩的是吃飯完全不擔心飯店缺斤少兩。
C.2023年6月8日-11日,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舉行,全面呈現(xiàn)了動力電池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最新成效,為全球動力電池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又播下一粒新種子。
D.為觀云測雨,保祖國平安,氣象工唐海榮21年來記不清有多少次缺席家庭重要活動,父親病重不能到病床前盡孝,孩子生病全靠愛人照顧……
4.孔子與魏徵在強調(diào)“誠信”這一道德觀時,闡述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4分)
5.請簡要分析第三自然段的論述思路。(6分)
(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nèi)容,結(jié)合相關(guān)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內(nèi)容和相應(yīng)觀點的關(guān)系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觀點,仔細比對各個選項,正確選擇。
(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篩選和概括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找出與題干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5)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論證思路的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理清文章的層次關(guān)系,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
(1)A.“中庸之道認為”理解錯誤,原文第一段“大中之道在道德上的根本要求就是中正無私,只有超越個人的偏好和不以偏好取人才能夠廓然大公,物來順應(yīng),才能夠成就王天下的光明正大之德”,可看出是“大中之道”的要求。
故選A。
(2)B.“沒有中華義德的涵養(yǎng),就不可能有……的愛國主義情操”錯。原文第三段“中華義德鑄就了中華民族“率天載義”的浩然正氣,培育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精神”,據(jù)此看出選項內(nèi)容屬于邏輯推理錯誤。
故選B。
(3)A.謝宗萬不管村民什么時候來看病、不管有沒有診費,他都會為村民治療,體現(xiàn)了中華道德觀中的“仁愛”。
B.淄博飯店不缺斤少兩,體現(xiàn)了中華道德觀中的“誠信”。
C.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的舉行為動力電池產(chǎn)業(yè)發(fā)展助力,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并不屬于中華道德觀。
D.為保祖國氣象安全,唐海榮舍小家為大家,體現(xiàn)了中華道德觀中的“道義”。
故選C。
(4)孔子與魏征在強調(diào)“誠信”這一道德觀時闡述角度的不同點:
第一,原文第四段“孔子不僅提出了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敬事而信’的倫理命題,而且將‘民信之矣’視為治國平天下重要的德性和價值觀念,認為‘民信之矣’遠高于‘足食’‘足兵’,凸顯出了‘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的至上價值”。據(jù)此看出,孔子是站在民眾的角度,強調(diào)人際交往間誠信的重要,同時,也將塑造民眾的誠信品德上升到國家治理的高度;
第二,原文第四段“《貞觀政要論誠信》載魏征上疏言:‘為國之基,必資于德禮,君之所保,惟在于誠信。誠信立則下無二心,德禮行則遠人斯格。然則德禮誠信,國之大綱,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須而廢也?!睋?jù)此看出,魏征則是從君王的角度,強調(diào)國君誠信的重要性。
(5)①第三段開頭“中華道德觀是一種崇尚道義并以義為‘人之正路’的道德觀。義的本質(zhì)屬性和基本要求就是要在動機和行為上區(qū)別正當與不正當、應(yīng)該與不應(yīng)該的合理限度,追求自己應(yīng)當追求的,舍棄自己應(yīng)該舍棄的,在實際的道德生活中就是要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guān)系,做到‘見得思義’‘義然后取’”據(jù)此看出,首先開門見山,提出本段中心,并闡述“義”的本質(zhì)屬性和基本要求。
②第三段“孟子還將義視之為人世間的最高價值,高于人的生命。所以,當人的生命與道義發(fā)生矛盾的時候,真正有道德追求的人總是舍生而取義。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認為就‘一人之正義’與‘一時之大義’的關(guān)系而言,‘一人之正義’為私,‘一時之大義’為公,而就‘一時之大義’與‘古今之通義’而言,‘一時之大義’為私,‘古今之通義’為公”,據(jù)此看出,然后引述孟子、王夫之的論述,印證觀點。
③第三段“中華義德鑄就了中華民族‘率天載義’的浩然正氣,培育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精神”。據(jù)此看出,最后指出中華義德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解析:
(1)A
(2)B
(3)C
(4)孔子是站在民眾的角度,強調(diào)人際交往間誠信的重要,同時,也將塑造民眾的誠信品德上升到國家治理的高度;魏征則是從君王的角度,強調(diào)國君誠信的重要性。
(5)①首先開門見山,提出本段中心,并闡述“義”的本質(zhì)屬性和基本要求。②然后引述孟子、王夫之的論述,印證觀點。③最后指出中華義德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藍袍先生
陳忠實
我爺爺徐敬儒,是清帝的最末一茬秀才,因為科舉制度的廢止而不能中舉高升,爺爺只好穿上藍袍在楊徐村坐館執(zhí)教,教的是他的“四書五經(jīng)”。我爺爺把門樓上那副“耕讀傳家”的題匾挖掉了,換上一副“讀耕傳家”的題匾,把“耕”和“讀”的位置做了調(diào)換。爺爺瞑目前,選定我父親做他的接班人,父親穿上了爺爺留下的藍袍去私塾坐館執(zhí)教。在我剛滿十六歲時,父親選定我作他的替身去坐館執(zhí)教。
過罷正月十五,私塾又開學了。我穿上藍布長袍,第一次去坐館,心里怎么也穩(wěn)實不下來。我抬起頭,像父親那樣,既不仰高,也不低垂,兩目平視,梗著脖根,決不左顧右盼,努力做到不緊不慢,朝前走過去。
“行娃……唔……徐先生……”楊五叔笑容可掬地和我打招呼,“你坐館去呀?”
“噢!對?!蔽伊⒓凑咀?,對他熱誠的問話表示誠意的回答,站下以后,卻又不知再該說什么了。我立即意識到,不該停下腳步,應(yīng)該像父親那樣,對任何人的純粹出于禮節(jié)性的見面問候之詞,只需點一下頭,照直走過去,才是最得體的辦法……我立即轉(zhuǎn)身走了。
走進學堂的黑漆大門了,學生們已經(jīng)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除了新添的幾個啟蒙生,教室里坐著的全是那些春節(jié)以前和我同窗的本村的熟人、同伴、同學,我今天看見他們,心里卻怯了。
我走向那張四方教桌,偏不注意那幾個扮著怪相的臉。我在父親坐過的那把直背黑漆木椅上坐下來,腰似乎自然地挺直了,父親就是這樣挺著身坐。
我在父親用過的石硯臺上滴上水,三只指頭捏著墨錠,緩緩地研磨。磨墨也該像個先生磨墨的姿勢,不能像下邊那些學生亂磨,最好的姿勢當然只有父親磨墨的姿勢了。
我轉(zhuǎn)過頭寫字,剛寫下兩字,一個聲音在我耳邊響起:
“藍袍先生——”
我的腦子里轟然一聲爆響,耳朵里傳來學堂里恣意放肆的哄笑的聲浪。我轉(zhuǎn)過頭,看見一張傻乎乎愣笑著的臉,這是村子里一個半傻的大孩子。這個傻瓜蛋兒,打破他的腦袋,也不會給我起下這樣一個雅號的,我立即追問:“誰叫你這么稱呼我?”
教室里的笑聲戛然而止,靜默中潛伏著許多期待。
“他……他不叫我說他的名字?!鄙底诱f。
“你說——他是誰?”我冷眼追問。
“我不敢說——他打我!”傻瓜怕了。
“我先打你!看你說不說!”我說。
我從桌上摸過板子,那塊被父親的手攥得把柄溜光的柳木板子,攥到我的手里了,心里微微忐忑了一下,我就毫不退讓地說:“伸出手來!”
傻子臉色立時大變,眼里掠過驚恐的陰影,把雙手藏到背后去了。
我從他的背后拉過一只左手,抽了一板子,傻子當下就彎下腰去,用右手護住左手嚎啕起來:“馬娃子,×你媽!你教我把人家叫‘藍袍先生’,讓我挨打……嗚嗚嗚嗚嗚……”
我立即站起,一下子瞅住楊馬娃,這個暗中專門出鬼點子搗亂的“壞頭頭”。不壓住這個楊馬娃,我日后就難得在這張椅子上坐安穩(wěn)。我命令:“楊馬娃,到前頭來!”
楊馬娃虎不失威,晃一下腦袋,走到前頭來了。他應(yīng)付差事似地朝我草草鞠了一躬,就站住了。
“是你給他教唆的嗎?”我斥問。
“沒有。”他平靜地回答,早有準備。
“就是你!”傻子瞪著眼,“你說……”
“誰能作證呢?”楊馬娃不慌不急。
“……”傻子急迫地瞪著眼。
“不要作證的人!”我早已不能忍耐這種惡作劇還在繼續(xù)往下演,“伸出手——”
楊馬娃伸出手來。他的眼里滑過一縷冤枉的莫可奈何的神色,既不看我,也不看任何人,漫不經(jīng)心地瞅著對面的墻壁。
我抽一下板子,那只手往下閃了一下,又自動閃上來,沒有躲避,也聽不到挨打者的呻喚。我又抽下一板子,那只手依然照直伸著,我有點氣,本想經(jīng)過教訓(xùn)他解氣,想不到越打越氣了。教室里很靜,聽不到一絲聲響。我感到了兩方的對峙在繼續(xù),我不能有絲毫的動搖,不然就會被壓倒,難得起來。我也不吭氣,誰也不看,只看著那只要擊中的手。我記得父親打板子的時候就是這樣,從來不看被打者的臉,更不聽他們的呻喚和求饒,只是打夠要打的數(shù)字。我抽下五板子了……
傻子突然跪倒在地,抱住我的板子,哭喊說:“先……先先先生!馬娃叫我叫你‘藍袍先生’,我說你要打手的,他說不會,你和俺倆都是在一塊念下書的,不會打手的。他就叫我跟你耍玩,叫‘藍袍先生’……我往后再不……”
我似乎覺得胳膊有點沉,抬不起來了,再一想,如果馬娃一直不開口,我能一直打下去嗎?倒是借傻瓜求情的機會,正好下臺,不失威風也不失體面。
傻瓜先爬起來,深深地鞠了一躬,跑下去了,楊馬娃則不慌不忙,文質(zhì)彬彬地鞠了躬,慢慢走回到座位上去了。
我重新坐好,提起毛筆,題寫那張未寫完的影格兒,手卻在抖。我第一次執(zhí)板打人,心里卻沒有享受打人的暢快,反倒添加了一縷說不清的滋味……
就這樣,我穿著藍袍,像爺爺,像父親,做起了先生……人說,我活脫就是二十年前我爸的原樣兒!連脾氣也跟我爸一模一樣了。
楊徐村解放了,人民政府廢止了我的課程,讓我到城南的師范學校去進修。我來到了師范學校,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我脫掉藍袍,穿上了“列寧裝”,無論如何,我感到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輕松,我像卸下了鋼鑄鐵澆的鎧甲,頓時感到渾身舒展了。我挺直了脊背,向前走去……
(選自《藍袍先生》,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爺爺穿藍袍在楊徐村坐館教授“四書五經(jīng)”,信奉“讀耕傳家”,表現(xiàn)了其作為舊文化繼承者的形象。
B.當“我”聽到“藍袍先生”的稱呼后,腦子里轟然的爆響及后來嚴厲追問,表現(xiàn)出“我”心思的縝密。
C.“傻子突然跪倒在地,抱住我的板子,哭喊”,運用動作描寫,表現(xiàn)出他被“我”打人的行為所嚇到。
D.“我”第一次執(zhí)板打人,心里反倒添加了一縷說不清的滋味,表現(xiàn)出“我”打人后內(nèi)心的矛盾與糾結(jié)。
7.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頭介紹父親選定“我”作他的替身去坐館執(zhí)教,交代了我的身份,為下文“我”敢對曾經(jīng)的同窗動手作了鋪墊。
B.父親雖然是小說展現(xiàn)的次要人物,但他的出現(xiàn)不僅推動了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我”的人物形象。
C.“我”將藍色長袍改成了“列寧裝”,就像卸下了鋼鑄鐵澆的鎧甲,運用比喻的手法,表現(xiàn)了“我”解脫后的輕松。
D.小說主要以對話式展開,既推動了情節(jié)的快速發(fā)展,也便于表現(xiàn)人物緊張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凸顯了小說人物性格。
8.文本末段畫線句有何含義?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4分)
9.小說從“我”的角度來講述故事有何妙處?(6分)
(1)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全文,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能力,答題時要對小說整體通讀后,針對每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中畫線句子含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結(jié)合畫線句在文中的位置及其語境分析其深刻含義。
(4)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敘述故事的角度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小說,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
(1)B.“表現(xiàn)出‘我’心思的縝密”錯誤。小說中當“我”聽到“藍袍先生”的稱呼后腦子里轟然的爆響到后來決定追問,其實是因為“我”身心遭受封建傳統(tǒng)文化與禮教的浸染與侵蝕,被牢牢禁錮,內(nèi)心已經(jīng)接受了父親的那一套思想和做派,想用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權(quán)威”。
故選B。
(2)D.“小說主要以對話式展開”理解錯誤,文章并不是以對話式展開。
故選D。
(3)結(jié)合“楊徐村解放了,人民政府廢止了我的課程,讓我到城南的師范學校去進修。我來到了師范學校,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我脫掉藍袍,穿上了‘列寧裝’,無論如何,我感到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輕松,我像卸下了鋼鑄鐵澆的鎧甲,頓時感到渾身舒展了”可知,解放后,“我”最終脫下藍袍,穿上了“列寧裝”,思想得到解放,獲得了自由,獲得了新生,反映了“我”的變化成長。
“我”穿著藍袍,表明“我”身心遭受封建傳統(tǒng)文化與禮教的浸染與侵蝕,被牢牢禁錮,內(nèi)心已經(jīng)接受了父親的那一套思想和做派,“我”是受到舊思想浸潤而繼承舊文化的人,我脫下長袍,“我挺直了脊背,向前走去……”,表現(xiàn)了小說“年輕一代”從封建走向自由的主題。
(4)小說從“我”的角度來講述故事,“我”是故事的見證者和親歷者,親歷了我穿上藍袍去坐館,又見證了我脫下藍袍,穿上了“列寧裝”,通過“我”來展開情節(jié),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
通過“我”貫穿全文,在我剛滿十六歲時,父親選定我作他的替身去坐館執(zhí)教,我穿上藍布長袍去坐館,在學堂上與楊馬娃發(fā)生沖突,并懲戒他,最后我脫掉藍袍,穿上了“列寧裝”。文章講述我的經(jīng)歷,經(jīng)歷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反映了時代的遷。
直接展開“我”的心理描寫,從赴學館途中的不自信到進入學堂后的膽怯,再到與楊馬娃沖突后的暴怒,最后懲戒學生后的滿足,讓讀者看到了“我”的成熟。讓讀者得以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變化,感受“我”的發(fā)展與成長。
解析:
(1)B
(2)D
(3)①解放后,“我”最終脫下藍袍,穿上了“列寧裝”,思想得到解放,獲得了自由,獲得了新生,反映了“我”的變化成長。
②“我”是受到舊思想浸潤而繼承舊文化的人,我脫下長袍,挺直脊梁,表現(xiàn)了小說“年輕一代”從封建走向自由的主題。
(4)①“我”是故事的見證者和親歷者,通過“我”來展開情節(jié),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
②通過“我”貫穿全文,講述我的經(jīng)歷,經(jīng)歷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反映了時代的遷。
③直接展開“我”的心理描寫,讓讀者得以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變化,感受“我”的發(fā)展與成長。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文本一: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蛟?,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shù)勒?,皆不及往?/p>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姚鼐《登泰山記》)
文本二:
泰山北多巨巖,而靈巖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來觀之。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自巖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種柏,翳高塞深。靈巖寺在柏中,積雪林下,初日澄徹,寒光動寺壁。寺后鑿巖為龕,以居佛像,度其高,當巖之十九,峭不可上,橫出斜援乃登。登則周望萬山,殊騖而詭趣,帷張而軍行。巖尻有泉,皇帝來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飲余?;匾曀伦笥伊⑹?,多宋以來人刻字,有墁入壁內(nèi)者,又有取石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云。
(節(jié)選自姚鼐《游靈巖記》)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
B.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
C.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
D.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燭”字名詞活用作動詞,指照耀,與現(xiàn)代成語“洞燭其奸”中的“燭”意思不同。
B.“半山居霧”的“居”指停留,與文本二“以居佛像”的“居”意思不同。
C.“度”指估算,與《齊桓晉文之事》“度,然后知長短”的“度”意思相同。
D.“飲”指“給……喝”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軍置酒飲歸客”的“飲”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泰山地處汶水、濟水兩河交匯處,人杰地靈,古跡甚多,其最高峰為日觀峰,在泰安城以南十五里。
B.《登泰山記》描繪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的壯觀場面,表述了對壯美河山的贊美之情。
C.姚鼐寫泰山日出的盛景,用墨極少,卻能將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結(jié)合起來,簡潔生動,富有畫面感。
D.兩篇游記都是典型的山水游記,脈絡(luò)清晰,比喻貼切,熔風景、古今于一爐,創(chuàng)設(shè)了獨特的藝術(shù)境界。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
靈巖寺在柏中,積雪林下,初日澄徹,寒光動寺壁。
14.文中泰山、靈巖的景物特征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3分)
(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jié)構(gòu)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nèi)容的變化等。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結(jié)合語境進行理解,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4)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題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
(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結(jié)合具體要求概要作答。
(1)句意:靈巖的形狀像石砌的城墻,高千余雉,周圍環(huán)抱著的群山像個玉環(huán),南面為群山的缺口。缺口的南面有重疊如屏障的山峰遮蔽著,一條條的溪流環(huán)繞著。
“狀”如“城墉”,而不是“壘石”,“壘石”修飾“城墉”,中間不能斷開,“城墉”后斷句,排除ABC。
故選D。
(2)C.“‘度’意思相同”錯,意思不同?!洱R桓晉文之事》“度,然后知長短”的“度”意思是“用尺量”。句意:酌量它的高度。/用尺子量一下,就知道物的長短。
故選C。
(3)A.“泰山地處汶水、濟水兩河交匯處,人杰地靈”錯,于文中無據(jù),由原文“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可知,原文沒有說“泰山地處汶水、濟水兩河交匯處,人杰地靈”;“在泰安城以南十五里”理解錯誤,原文是在“古長城南面十五里”。
故選A。
(4)①“自”,從;“云漫”,云霧彌漫;“稍”,依??;“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稍見云中數(shù)十立者白若樗蒱”;“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判斷句,“者……也……”表判斷。譯文: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都是一片云霧彌漫,依稀可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
②“積”,堆積;“澄徹”,明朗清澈;“寒光”,深冬的陽光;“動”,照在。譯文:靈巖寺在柏樹林中,林下堆積白雪,初升的太陽顯得明朗清澈,深冬的陽光照在寺院的墻壁上。
(5)文本一寫泰山,山道“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瞪,其級七千有余”。選擇的路線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遂至其巔”??此戚p描淡寫,但讀至下文“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摺保暗乐忻造F冰滑,磴幾不可登”,頓有“成如容易卻艱辛”之感,突出其高峻。一登上山巔,望座座青峰披著皚皚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漢水和祖徠山、沐浴在夕照中,宛如圖畫;環(huán)繞山間的云霧,就像輕柔的腰帶。用很少的筆墨描繪的泰山夕照圖,景色逼真,意境開闊,有風雪初霽的光輝,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尤其是“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神來之筆,它使這幅雪山晚晴圖神采頓現(xiàn),寫出了泰山安詳、明媚,肅穆中有溫柔飄逸美的特殊風韻,表現(xiàn)其景色的壯麗。
文本二寫靈巖,結(jié)合“其狀如壘石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環(huán)而缺其南面,南則重嶂蔽之,重溪絡(luò)之”可知,靈巖的形狀像石砌的城墻,高千余雉,周圍環(huán)抱著的群山像個玉環(huán),南面為群山的缺口。缺口的南面有重疊如屏障的山峰遮蔽著,一條條的溪流環(huán)繞著,表現(xiàn)其高絕;結(jié)合“自巖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種柏,翳高塞深。靈巖寺在柏中,積雪林下,初日澄徹,寒光動寺壁”可知,從山巖到溪流,唯一的一點平地都種植著柏樹,柏樹覆蓋著高高的山嶺,填塞了深深的崖谷,而靈巖寺就在這蔭翳蔽空的柏林中。當時大地布滿了積雪,初升的太陽,更顯得明朗清澈,深冬的陽光照在寺院的墻壁上,光影慢慢地移動。側(cè)重渲染其境界的幽清。
解析:
(1)D
(2)C
(3)A
(4)①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都是一片云霧彌漫,依稀可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
②靈巖寺在柏樹林中,林下堆積白雪,初升的太陽顯得明朗清澈,深冬的陽光照在寺院的墻壁上。
(5)文本一寫泰山,突出其高峻,表現(xiàn)其景色的壯麗;文本二寫靈巖,表現(xiàn)其高絕,側(cè)重渲染其境界的幽清。
參考譯文:
文本一: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處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所筑長城的遺址。最高的日觀峰,在古長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從京城里出發(fā),冒著風雪啟程,經(jīng)過齊河縣、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過長城的城墻,到達泰安。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南邊的山腳登山。攀行四十五里遠,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級,共有七千多級。
泰山正南面有三條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環(huán)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huán)水。我開始順著中谷進去。(沿著小路)走了一半,翻過中嶺,再沿著西邊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巔頂。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水道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現(xiàn)在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頂,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jīng)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云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戊申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穎坐在日觀亭里,等待日出。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云霧彌漫,依稀可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天邊的云彩形成一條線(呈現(xiàn)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有人說,這是東海?;仡^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日觀亭西面有一座東岳大帝廟,又有一座碧霞元君(東岳大帝的女兒)廟?;实鄣男袑m(出外巡行時居住的處所)就在碧霞元君廟的東面。這一天,(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經(jīng)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圓形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里,樹頂是平的。冰天雪地,沒有瀑布,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日觀峰附近幾里以內(nèi)沒有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
文本二:
泰山以北有很多大山,而靈巖最有名。我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四從泰安來靈巖游覽。靈巖的形狀像石砌的城墻,高千余雉,周圍環(huán)抱著的群山像個玉環(huán),南面為群山的缺口。缺口的南面有重疊如屏障的山峰遮蔽著,一條條的溪流環(huán)繞著。從山巖到溪流,唯一的一點平地都種植著柏樹,柏樹覆蓋著高高的山嶺,填塞了深深的崖谷,而靈巖寺就在這蔭翳蔽空的柏林中。當時大地布滿了積雪,初升的太陽,更顯得明朗清澈,深冬的陽光照在寺院的墻壁上,光影慢慢地移動。寺后的山崖上,有供佛用的石龕,酌量它的高度,大約在接近崖頂?shù)牡胤剑盖捅诹?,不可直上,只有有時橫行,有時側(cè)身攀援才能上去。登上靈巖山山頂眺望,只見四周的群山競相奔馳,姿態(tài)非常奇異,又像軍隊移動,搭起了行軍的帳篷。山崖腳下有泉,乾隆皇帝來巡游時,命名為“甘露泉”。寺的和尚拿出碗勺,讓我們嘗嘗甘露泉的水。扭頭去看寺院左右的石碑,大多是宋代以后建立的,有的鑲在墻上,有的用石塊砌成,上面有字,刻著北宋末年徽宗政和的年號。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賀新郎
辛棄疾①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②。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云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①此詞作于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春天,此時辛棄疾被投閑置散已有七年。②“一尊”句:化用陶淵明《停云》:“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陶淵明在東窗飲酒,好友遠隔未至,只有“搔首”盼望他來。
15.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片“只今余幾”與下片結(jié)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照應(yīng),同用來強調(diào)“零落”二字,給人以渾然一體之感。
B.“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被美畎住肚锲指琛贰鞍装l(fā)三千丈”典故,以表述詞人此時內(nèi)心的惆悵感慨。
C.“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運用反問的語氣,諷刺那些沉迷酒色的庸人,說他們不懂得濁酒的妙處。
D.全詞以知音難覓的主旋律起端,隱伏著壯志難酬的悲情,字里行間時喜時悲,時低時奮,跌宕變化,真摯感人。
16.“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兩句意味深長,請品析其中的意味。(6分)
(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疾閷W生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賞析關(guān)鍵句(煉句)重在賞句中“意”、句中“技”,也就是說一般從藝術(shù)特色和情感內(nèi)容兩大方面進行賞析。
(1)C.“沉迷酒色”“不懂得濁酒的妙處”有誤。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的名士派人物,實際是諷刺南宋已無陶淵明式的飲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夢死的統(tǒng)治者。
故選:C。
(2)“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不論情懷還是外貌都非常相似。詞人因無物(實指無人)可喜,只好將深情傾注于自然,不僅覺得青山“嫵媚”,而且覺得似乎青山也以詞人為“嫵媚”了。借染有主體感彩的客體形象來揭示審美主體的內(nèi)在感情,流露對山川的喜愛。
結(jié)合上文“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可知,平生曾經(jīng)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所剩無幾,詞人只好把青山當做知音,隱含知音難覓的寂寞。
在這里將自己的情與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述了自己寧愿落寞,決不與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潔之志。
解析:
(1)C
(2)①流露對山川的喜愛。詞人把青山擬人化,將它寫得有情有貌,情趣盎然,使自己能在青山的撫慰中得到精神的寧靜。
②隱含知音難覓的寂寞。青山畢竟是無知覺的客體,而詞人卻不得不以之為知音,這就更能表明他壯志難酬、知音難覓的無邊寂寞。
③表述堅定的心志。在他寧愿以青山為伴的選擇中,也暗示著他始終不改的節(jié)操。
譯文:
我已經(jīng)很衰老了。平生曾經(jīng)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還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悵。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對世間萬事也慢慢淡泊了。還有什么能真正讓我感到快樂?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不論情懷還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詩,怡然自得。想來當年陶淵明寫成《停云》之時也是這樣的感覺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體會到飲酒的真諦?在酒酣之際,回頭朗吟長嘯,云氣會翻飛,狂風會驟起。我不為沒見到古人(陶淵明)而感到遺憾!我遺憾的是像他那樣的古人不曾見識我這樣的疏狂傲氣。了解我的,還是那幾個朋友。
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月”是深受我國詩人喜愛的意象,承載著詩人豐富的情感?!冻啾谫x》中蘇軾借它抒發(fā)惆悵無奈之意,寫下了“,”?!杜眯小分邪拙右捉杷鼈?cè)面表現(xiàn)琵琶女高超的技藝,寫下了“,”。《短歌行》中曹操借它表現(xiàn)對賢才的渴望,寫下了“,?”
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詩文默寫要做到以下幾點:準確無誤地背誦和記憶,背寫時不添字,不掉字,不寫錯別字。
故解析為:
(1)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重點字:酹)
(2)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重點字:唯)
(3)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重點字:掇)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18~20題
《人間詞話》第一則即指出“詞以境界為最上”(甲),書中提到“境界”(乙)有十余處之多。圍繞“境界”為中心,王國維闡述了寫境與造境、景語與情語等觀點,廣泛觸及了文學創(chuàng)作中主觀與客觀、景與情、人為與自然等,涉及了作家修養(yǎng)、創(chuàng)作方法、寫作技巧等諸多方面。
①,在《人間詞話》中有時也說成意境。②?袁行霈在《中國文學概論》一書中有這樣的解釋:意境是作家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讀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丙)“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等,都是意境鮮明的詩詞名句。
在王國維的理論中,意境不僅是詩歌獨有的特點,③,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一書中就說:元雜劇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述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
20.文中四處引號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
A.甲B.乙C.丙D.丁
(1)本題考查學生給文段補寫恰當語句的能力,答題時要通讀語段,結(jié)合語境進行補寫,要做到語言簡明、連貫、得體,并注意字數(shù)限制。
(2)本題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題時要讀懂畫線的句子,找出有語病的地方,正確修改。
(3)本題考查學生對標點符號用法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句子,結(jié)合語境進行分析,正確選擇。
(1)第一空,根據(jù)第一段內(nèi)容可知,陳述的對象是“境界”,再根據(jù)下句“在《人間詞話》中有時也說成意境”可知,此處也是在講“境界”,所以此處應(yīng)該填寫“所謂境界”。
第二空,根據(jù)下句“袁行霈在《中國文學概論》一書中有這樣的解釋:意境是作家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讀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可知,是對“意境”的具體解釋,再結(jié)合問號可知,是在問什么是意境,所以此處應(yīng)該填寫“什么是意境”。
第三空,根據(jù)下句“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一書中就說:元雜劇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可知,元雜劇也有意境,說明除了詩歌其他藝術(shù)形式同樣可以有意境,所以此處應(yīng)該填寫“其他藝術(shù)形式同樣可以有意境”。
(2)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語病有:
一是句式雜糅,“圍繞境界為中心”句式雜糅,應(yīng)改為“以……為中心”或“圍繞……這一中心”。
二是成分殘缺,“廣泛觸及了文學創(chuàng)造作中主觀與客觀、景與情、人為與自然等”后缺賓語中心詞,應(yīng)改為“廣泛觸及了文學創(chuàng)造作中主觀與客觀、景與情、人為與自然等問題”。
(3)乙處的引號表示強調(diào)。
其他三處的引號表示引用。
故選B。
解析:
(1)①所謂境界②什么是意境③其他藝術(shù)形式同樣可以有意境
(2)以“境界”為中心,王國維闡述了寫境與造境、景語與情語等觀點,廣泛觸及了文學創(chuàng)造作中主觀與客觀、景與情、人為與自然等問題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3)B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21~22題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對海洋的探索與認知是開發(fā)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先決條件。
“‘’,親眼目睹海底的‘真面目’,對于科學思考極有價值?!焙Q蟮刭|(zhì)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就曾在82歲高齡三下深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他表示,經(jīng)過科技工們的不懈努力,我國掌握了在南海深部科學上的主導(dǎo)權(quán),這是我國海洋科學里程碑式的進展。
20世紀晚期以來,世界深潛技術(shù)的著名進展,就是潛入馬里亞納萬米深溝,進入到地球表面最深的海底,去挑戰(zhàn)“下海”的極限。我國發(fā)展載人深潛技術(shù)起步較晚,但是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里“蛟龍?zhí)枴薄吧詈S率刻枴薄皧^斗者號”接連問世,直到潛入萬米海溝,可謂“連中三元”?!皧^斗者號”不僅在深度上達到了目前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最高標準,還大幅度提高了部件的國產(chǎn)率。制造出這些深潛器,表明我國深潛技術(shù)已經(jīng)進入了國際前列。
21世紀,我國海洋科學正經(jīng)歷著史無前例的黃金時期。展望未來,希望我國學術(shù)界能夠齊心協(xié)力、共同迎接挑戰(zhàn),在人類向海洋深部挺進的歷史轉(zhuǎn)折中,作出我們自己的貢獻。
21.將下列俗語填入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恰#?分)
A.打虎要有膽力,捉猴要有智慧
B.畫人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C.虎不怕山高,魚不怕水深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我國海洋科學工們,如何才能為全球的海洋科學事業(yè)貢獻“中國力量”?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用一個假設(shè)關(guān)系的復(fù)句概況作答。不超過50字。(4分)
(1)本題考查學生的語句銜接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維保合同約克
- 2025年老年人保健品項目提案報告模范
- 2025年鋁制日用品項目提案報告模范
- 建筑工程的工程施工監(jiān)理
- 2025年堿性纖維素酶項目申請報告模式
- 2025合同模板翻譯公司翻譯合同范本
- 2025年果蔬罐頭加工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式
- 2025貨物運輸合同補充協(xié)議
- 昆蟲記讀書心得(15篇)
- 播音主持面試自我介紹范文(9篇)
- 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
- 包裝品質(zhì)彩盒外箱知識課件
- 神經(jīng)外科課件:神經(jīng)外科急重癥
- 頸復(fù)康腰痛寧產(chǎn)品知識課件
- 2024年低壓電工證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微電網(wǎng)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民航服務(wù)溝通技巧》教案第14課民航服務(wù)人員上行溝通的技巧
- MT/T 538-1996煤鉆桿
- 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理解100篇(及答案)
- CB/T 467-1995法蘭青銅閘閥
- 氣功修煉十奧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