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的歷史、現(xiàn)狀與前景(第二講)1_第1頁
阿拉伯世界的歷史、現(xiàn)狀與前景(第二講)1_第2頁
阿拉伯世界的歷史、現(xiàn)狀與前景(第二講)1_第3頁
阿拉伯世界的歷史、現(xiàn)狀與前景(第二講)1_第4頁
阿拉伯世界的歷史、現(xiàn)狀與前景(第二講)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阿拉伯世界的歷史、現(xiàn)狀與前景(第二講)阿拉伯帝國伍麥葉王朝(661-750年)主講人:李榮建教授阿拉伯帝國阿里去世后,穆阿維葉登上哈里發(fā)寶座,定都大馬士革。穆

阿維葉及其后代繼續(xù)對外擴張,

終于建立了橫跨亞、非、歐三洲

的阿拉伯帝國。一、伍麥葉王朝創(chuàng)始人穆阿維

葉及其業(yè)績關(guān)于穆阿維葉,我國有歷史學家說他是“一代梟雄”,而伊斯蘭歷史

學家則稱他是“一位明君”,說法不

一。我認為,我們應該實事求是評價

歷史人物,功是功,過是過。(

一)生平(605~680年)穆阿維葉出生于麥加古萊西部族伍

麥葉家族一個貴族家庭,其父親就是曾

經(jīng)反對穆罕默德傳播伊斯蘭教的麥加貴族首領(lǐng)艾布·蘇福揚。穆阿維葉從小受到

良好的教育,足智多謀。穆罕默德征服

麥加后,穆阿維葉信奉了伊斯蘭教,擔

任過穆罕默德的秘書。640年,穆阿維

葉被歐麥爾任命為敘利亞四大軍區(qū)司令

之一,后來被提升為大馬士革總督。穆阿維葉在敘利亞任職20年,招募和訓練了一支有戰(zhàn)斗力的阿拉伯軍隊,為保衛(wèi)新興的伊斯蘭國家和開拓阿拉伯疆土屢建奇功。他還創(chuàng)立了一支阿拉伯

海軍,與拜占廷帝國海軍在地中海爭雄。阿里去世后,穆阿維葉如愿以償,登上哈里發(fā)寶座。他擔任哈里發(fā)期間,繼續(xù)向小亞細亞和中亞擴張,并多次發(fā)

兵拜占廷。

6

7

9

年,穆阿維葉安排自己的兒子葉齊德為哈里發(fā)繼承人。

680年,

穆阿維葉去世,葉齊德繼任哈里發(fā)。(二)穆阿維葉的長處穆阿維葉能夠在敘利亞呼風喚雨數(shù)十年,除了其優(yōu)越的家庭背景

外,知人善任和剛?cè)嵯酀撬@得

成功的重要因素。1、

剛?cè)嵯酀鳛橐幻y(tǒng)治者,穆阿維葉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他

當政時注意恩威并重,講究剛?cè)嵯酀?/p>

他的一段名言反映了其行事作風,他說:

“用鞭子就可以的地方,我不用寶劍;

用舌頭就可以的地方,我不用鞭子。

”穆阿維葉穆阿維葉很會籠絡人心,例如阿里

為了勸穆阿維葉歸順,曾派其弟弟歐格

爾去敘利亞見穆阿維葉。穆阿維葉不僅

隆重接待歐格爾,而且以重金相贈,由

此贏得了歐格爾的好感。阿里去世后,阿里的長子哈桑得到

全國多數(shù)地區(qū)的支持,本來有望繼任哈

里發(fā),但老謀深算的穆阿維葉威脅利誘

哈桑放棄競爭哈里發(fā)職位置,他一方面

擁兵自重,另一方面以給哈桑及其家族

提供巨額俸祿為誘餌,并且許諾由哈桑

接他的班擔任哈里發(fā),從而順利登上哈

里發(fā)寶座。2、

知人善任俗話說:

“一個籬笆三個樁,

一個

好漢三個幫?!?/p>

穆阿維葉能夠出類拔萃,

穩(wěn)坐哈里發(fā)寶座,與他善于網(wǎng)羅人才、知人善任分不開。例如他把阿里手下能

征善戰(zhàn)的部將、征服埃及的功臣阿慕爾

拉攏過去,為其所用。阿慕爾在關(guān)鍵的

綏芬戰(zhàn)役中為穆阿維葉出謀劃策,幫助

穆阿維葉擺脫了失敗的困境。又如曾在征服波斯的戰(zhàn)斗中立下赫

赫戰(zhàn)功的穆基拉,是一位精明的干將,

盡管他不是古萊西部族人,但也同樣受

到穆阿維葉的信任和重用。穆基拉對穆

阿維葉感恩戴德,成為穆阿維葉的鐵桿

支持者。再如齊亞德本是阿里的部下,也被

穆阿維葉爭取過去,并被穆阿維葉委以

重任。穆阿維葉為了讓齊亞德效忠自己,

竟然不顧自己和父親的臉面,公開承認

這位同父異母的兄弟。齊亞德果然不負

穆阿維葉之所托,血腥鎮(zhèn)壓阿里的支持

者,為鞏固伍麥葉王朝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三)穆阿維葉的毛病前面講了穆阿維葉的優(yōu)點,現(xiàn)在簡短說一說其毛病。1、

心狠手辣作為一名政治家,對于自己的政敵,穆阿

維葉還算是比較寬宏大量的,能忍則忍??伤?/p>

對于不順從自己的人,卻不會心慈手軟。例如

他指示一名醫(yī)生毒死了自己的勁敵—在敘利亞

深得民心的風云人物阿卜杜·拉赫曼。此外,穆

阿維葉還花大價錢買通一名稅務官,讓他在飯

菜中下藥,毒死了第四任哈里發(fā)阿里派往埃及

的總督艾什塔爾。穆阿維葉使用卑鄙的陰謀手

段殺害政敵的做法令人發(fā)指。2、

說話不算數(shù)穆阿維葉曾經(jīng)許愿,讓阿里的長子

哈桑接他的班擔任哈里發(fā)。然而,由于

哈桑在45

時(669年)不明不白地死

去,這成了穆阿維葉變卦的理由。穆阿

維葉壓根兒沒有考慮讓哈桑的弟弟侯賽

因繼位,而是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兒子扶

上哈里發(fā)的寶座。他于679年表示接受部下穆基拉提

出的由自己的長子葉齊德繼承哈里發(fā)的

“建議”,然后派自己的心腹到各地游

說,最后親自出面到麥地那做伊斯蘭教

元老的工作,真可謂煞費苦心。穆阿維

葉安排兒子接班的做法,破壞了阿拉伯

哈里發(fā)的選舉制度。千秋功罪,任人評

說。不過,此事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穆阿

維葉細致的工作作風。二、

伍麥葉王朝的對外擴張(一)穆阿維葉時代的對外征服伍麥葉王朝開國元勛穆阿維葉擔任哈里發(fā)的頭幾年,主要忙于對付反對派,

鞏固政權(quán)。664年,王朝軍隊開始對外征服,首先占領(lǐng)喀布爾,然后進軍中亞。

669年,穆阿維葉派長子葉齊德帶兵進

攻固若金湯的君士坦丁堡,遭到拜占廷軍隊的頑強抵抗,未能破城。阿拉伯帝國674—680年,阿拉伯軍隊連續(xù)7年

進攻君士坦丁堡,然而拜占廷軍隊拼命

固守,使用可燃性很高的“希臘火”焚

燒阿拉伯戰(zhàn)船,阻止了阿拉伯人狂濤般

的進攻。

680年,穆阿維葉哈里發(fā)去世,

攻城的阿拉伯海軍、陸軍才撤離戰(zhàn)場。(二)瓦立德時代的對外征服第六任哈里發(fā)瓦立德(705—715年

在位)執(zhí)政時,在對外征服中又取得新的進展。在東線戰(zhàn)區(qū),由著名將領(lǐng)古太

白指揮的阿拉伯遠征軍挺進中亞,相繼

征服莫克蘭(711年)、信德(印度河下游及三角洲,712年)、旁遮普地區(qū)

(

713年)。上述被征服地區(qū)后來完全

伊斯蘭化。遠征西班牙在西線戰(zhàn)區(qū),北非(當時阿拉伯人稱之為

“易弗里基葉”)總督穆薩派著名柏伯爾將領(lǐng)

塔里克率軍遠征西班牙(阿拉伯人稱之為“安達魯斯”)。

711年7月,塔里克率領(lǐng)的阿拉

伯遠征軍擊敗西哥特國王羅德里克的軍隊,長

驅(qū)直入西班牙,迅速占領(lǐng)了埃西哈等多座城市。

次年6月,穆薩親自率領(lǐng)一萬名官兵進軍西班

牙。至713年末,整個西班牙被納入伍麥葉朝的版圖。(三)第三次進攻君士坦丁堡第七任哈里發(fā)蘇萊曼(715—717年

在位)執(zhí)政時,命令弟弟麥斯萊麥率領(lǐng)

阿拉伯軍隊第三次進攻君士坦丁堡。716年8月至717年9月,阿拉伯軍隊持

續(xù)圍攻君士坦丁堡,然而,機智的拜占

廷軍隊在海上設置障礙,有效地阻止了

阿拉伯海軍的進攻,使阿拉伯軍隊再次

無功而返。(四)向歐洲推進第十任哈里發(fā)希沙木(

724—743年在位)執(zhí)政時,阿拉伯軍隊從西班牙

繼續(xù)北進,越過比利牛斯山,進入法蘭

克王國。732年10

月,遠離基地的阿拉

伯軍隊在圖爾附近被法蘭克軍隊擊敗,

阿拉伯人的進攻勢頭終于被遏制。阿拉伯帝國伍麥葉王朝時期的征服運動,是四

大哈里發(fā)時期對外擴張的繼續(xù)和發(fā)展,

在穆罕默德逝世后的一個世紀里,

一個

西起大西洋岸,東至印度河和中國邊境,

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形

成了,由此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三、

伍麥葉王朝的制度伍麥葉王朝基本延續(xù)了四大哈里發(fā)時期的政治制度等,但有所

變化,有所發(fā)展。(一)伍麥葉王朝的政治制度伍麥葉王朝政府如同四大哈里發(fā)時

期一樣,仍然施行哈里發(fā)領(lǐng)導下的中央

集權(quán)制。哈里發(fā)集政權(quán)、軍權(quán)和神權(quán)于

一身,親自任命各省總督、稅務官和軍

隊將領(lǐng)。與四大哈里發(fā)時期不同的是,伍麥葉王朝將哈里發(fā)選舉制變成繼承制。(二)

伍麥葉王朝的行政管理伍麥葉王朝時期,哈里發(fā)直接管轄首都大

馬士革所在地的敘利亞地區(qū),其余各地則分省治理。全國劃分為5個省。它們是:1、

伊拉克省,包括半島東部地區(qū)、伊拉克南部

地區(qū)、波斯、呼羅珊、河外地區(qū)、信德地區(qū),

省會庫法。2、

吉齊拉省,包括伊拉克北部地區(qū)、阿塞拜疆、

阿爾明尼亞(即亞美尼亞)、小亞細亞東部地

區(qū),省會摩蘇爾。3、

希賈茲省,包括希賈茲地區(qū)、半島中

部地區(qū)、也門地區(qū),省會麥地那。4、

埃及省,包括上下埃及,省會弗斯塔特(即開羅的前身)。5、易弗里基葉省,包括北非、安達魯斯、西西里島,省會蓋萊萬。阿拉伯帝國為了加強哈里發(fā)的統(tǒng)治和各地之間的聯(lián)系,穆阿維葉初創(chuàng)了郵遞局,

以便迅速傳遞公文。穆阿維葉還設立

了登記局,以防止公文被人篡改。(三)伍麥葉王朝的土地制度四大哈里發(fā)時期,被征服地區(qū)的土地歸為

國有,禁止阿拉伯將士占有被征服地區(qū)的土地。

但是到了伍麥葉王朝,首任哈里發(fā)穆阿維葉把

兩河之間的一大片土地分封給他的一個侄子,從而引起了連鎖反應。有上面的哈里發(fā)開了先

例,下面的總督乃至地方長官,上行下效,紛

紛把大片的土地占為己有或者分封給親戚和下

屬,導致阿拉伯封地制的逐漸確立和盛行。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國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此對伊斯蘭教的建筑—清真寺(安拉的

住所)格外關(guān)照。四大哈里發(fā)和伍麥葉

王朝都專門分一部分土地給清真寺,這

類被稱做“瓦格夫”、的土地作為清真

寺的不動產(chǎn),不得轉(zhuǎn)讓、抵押和變賣。(四)伍麥葉王朝的軍隊四大哈里發(fā)時期,阿拉伯軍隊幾乎是由清

一色的阿拉伯人組成。隨著被征服地域的擴大

和不斷開拓的需要,伍麥葉王朝時期的阿拉伯

軍隊的組成情況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官兵的來

源多元化了,雖然阿拉伯騎兵仍然主要是由阿

拉伯人組成,但是,阿拉伯海軍中就有不少埃

及、敘利亞人,而北非的一些柏柏爾人也進入

了阿拉伯陸軍的行列。另外,改奉伊斯蘭教的

俘虜—釋奴,也可以參加阿拉伯陸軍了。不過,

他們只有參加作戰(zhàn)的義務,卻沒有領(lǐng)取年俸和

分得戰(zhàn)利品的權(quán)利。四、伍麥葉王朝的衰亡伍麥葉王朝自公元661年建立,至750年滅亡,前后僅存在了短暫的89

年。

伍麥葉王朝到底是怎樣衰落和滅亡的?讓我們探討一下其原因。(一)王室的腐敗墮落使王朝走下坡路四大哈里發(fā)時期,除了第三任哈里發(fā)奧斯

曼沾上了貪圖安逸之風外,其他三位哈里發(fā)皆

過著比較簡樸的生活。可是到了伍麥葉王朝,先后登上哈里發(fā)寶座的14位君主中,竟有8位

是庸俗無能的昏君,其余6位君主還算是有所

作為。開國君主穆阿維葉精明強干,創(chuàng)立了王

朝,開拓了疆域,并維護了王朝的統(tǒng)一;第五

任哈里發(fā)阿卜杜·馬立克(685~705年在位)目

光遠大,統(tǒng)一了機關(guān)文字和國家貨幣;第六任哈里發(fā)瓦立德一世(705~715年在

位)銳意進取,征服了中亞和西班牙;第八任

哈里發(fā)歐麥爾二世(717~720年在位)和第10

任哈里發(fā)希沙木(724~743年在位)重視國家

的經(jīng)濟建設,使搖搖欲墜的國家的經(jīng)濟一度有

了一點起色。末代君主麥爾旺二世(744~750

年在位)竭盡全力,試圖挽救分崩離析的王朝,

但為時已晚,回天乏力。至于第二任哈里發(fā)葉

齊德一世(680~683年在位)和瓦立德二世(743~744年在位)等8位哈里發(fā),幾乎都是

貪杯好色的酒色之徒。例如葉齊德一世日夜酗酒,沉湎于

輕歌曼舞,被稱為“酒徒葉齊德”(

到這個葉齊德,我想要多說兩句。其實,

他過去帶兵打仗還勇敢,可是一當上哈

里發(fā),就變成了這個樣子。聯(lián)系到我們

現(xiàn)在的

些干部,也出現(xiàn)了這種問

題。);葉齊德二世則喜歡和身邊的歌

妓賽臘梅等尋歡作樂,不務政事。伍麥

葉王朝有這么多昏君,難免會走下坡路。(二)內(nèi)部的派系斗爭導致王朝

分崩離析1

半島北部、南部阿拉伯人繼續(xù)針鋒相對伍麥葉王朝第一任哈里發(fā)穆阿維葉

主要依靠以也門人為核心的南阿拉伯人

建立了王朝,因此重用南阿拉伯人;而

第六任哈里發(fā)瓦立德一世主要依靠以蓋

斯人為核心的北阿拉伯人治國打仗。所

以,南北兩大勢力此消彼張,斗爭尖銳,

從而削弱了統(tǒng)治集團的力量。2、哈里發(fā)繼承人的爭權(quán)奪利由于伍麥葉王朝的哈里發(fā)繼承人制度不完

善,沒有形成定制,因此一些哈里發(fā)在繼承人

問題上隨心所欲,朝令夕改。例如第四任哈里

發(fā)麥爾旺一世(

684~685年在

)

,

其兒子阿卜杜·馬立克接班,后來又提名自己的

另一個兒子做繼承人阿卜杜·馬立克的繼承人,

導致兄弟不和。阿卜杜·馬立克則安排自己的四

個兒子依次接班,在王朝統(tǒng)治者內(nèi)部引起矛盾和爭斗。(三)三大反對派聯(lián)盟推翻了伍

麥葉王朝由于伍麥葉王朝的一些統(tǒng)治者追求紙醉金

迷的奢侈生活,殘酷欺壓、剝削百姓,激起人

民的憤恨,多次揭竿而起(如柏柏爾人起義

等)。雖然人民的起義一次次被鎮(zhèn)壓下去,但

它削弱了伍麥葉王朝統(tǒng)治集團的力量,為后來

的戰(zhàn)斗掃平了道路上的一些障礙。最后,由始

終擁護阿里家族的十葉派、爭取哈里發(fā)職位的

阿巴斯人和不甘居順民地位的呼羅珊人聯(lián)手,

推翻了伍麥葉王朝。1、

擁護阿里家族的十葉派十葉派是阿里及其后代的堅定支持者,他

們認為只有阿里及其后代有資格擔任哈里發(fā),他們認為奧斯曼出任第三任哈里發(fā)是不合法的,

更不承認伍麥葉王朝的合法性。從穆阿維葉上

臺的那天起,他們就開始與其作對。特別是侯

賽因殉難后,十葉派反抗伍麥葉王朝的斗爭更

加激烈,雖然遭到多次鎮(zhèn)壓,但他們前赴后繼,

或者進行公開斗爭,或者開展地下活動,與伍

麥葉王朝斗爭了幾十年。2、

爭取哈里發(fā)職位的阿巴斯人661年,伍麥葉家族的成員占據(jù)了哈里發(fā)

的寶座。作為穆罕默德的伯父阿巴斯的后裔,他們也一百個不滿意。他們認為自己的血統(tǒng)屬于哈希姆家族,比伍麥葉人更有資格出任哈里

發(fā)。因此,他們以庫法為活動中心,與十葉派

相呼應,秘密進行反對伍麥葉王朝的活動。阿

巴斯人與十葉派合作,逐漸取得十葉派中以艾

布哈希姆為首的哈希姆支派的領(lǐng)導權(quán),進而發(fā)

展成為反抗伍麥葉王朝的核心力量。他們向各

地派遣宣傳人員,在呼羅珊獲得成功,使呼羅

珊成為反抗伍麥葉王朝的新基地。3、

不甘居順民地位的呼羅珊人居住在呼羅珊的波斯人,過去曾經(jīng)

有輝煌的歷史和較高的地位,如今雖然

信奉了伊斯蘭教,卻仍然是二等公民,

自然不樂意,心里不平衡,希望恢復過

去的榮耀。阿巴斯人關(guān)于穆斯林人人平

等的口號,打動了他們的心弦。于是,

他們積極參與阿巴斯人發(fā)動的反對伍麥

葉王朝的革命,呼羅珊成為反對伍麥葉

王朝的大本營。747年6月9日,阿巴斯人以“黑旗”

(一說黑旗系穆罕默德使用的旗子)作為阿巴

斯革命的標志,起用波斯穆斯林的首領(lǐng)艾布·穆斯林為統(tǒng)帥,在呼羅珊發(fā)動暴動,他們首先奪

取了呼羅珊首府木鹿,接著于749年攻占了伊拉克首府庫法,隨后于750年1月同伍麥葉王

朝末代哈里發(fā)麥爾旺二世的軍隊展開決戰(zhàn)斗,

打跨了王朝軍隊,并且于4月26日攻占伍麥葉

王朝首都大馬士革。阿巴斯人的首領(lǐng)艾布·阿巴

斯被擁戴為哈里發(fā),新生的阿巴斯王朝取代了滅亡的伍麥葉王朝,

一個新時代開始了。除了上述三個主要原因外,伍麥葉

王朝的大規(guī)模對外征服,特別是三次圍

攻君士坦丁堡,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財

力、物力,造成國庫空虛。統(tǒng)治當局變

本加厲剝削百姓,官逼民反,其下場不

言而喻。關(guān)于伍麥葉王朝,今天就講這么多。下一講,和大家交流歷時500余年的阿

巴斯王朝的信息?,F(xiàn)在歡迎大家提問題。附一:阿拉伯史、伊斯蘭史書

目(中文)一、著作目錄1、

郭應德著:

《阿拉伯史綱》(610-1945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2、彭樹智主編:

《阿拉伯國家史》,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

納忠著:

《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務印

書館1997

年、1999

年版。雜

4、

蔡德貴著:

《阿拉伯哲學史》,濟南,山

東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5、李振中王家瑛主編:

《阿拉伯哲學史》,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年版。6、陳中耀著:

《阿拉伯哲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7、蔡德貴、仲躋昆主編:《阿拉伯近現(xiàn)代哲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雜

8、

陳萬里編著、陳中耀審校:

《伊斯蘭簡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9、

蔡偉良編著、朱威烈審訂:

《燦爛的

阿拔斯文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

版社1997

年版。10、

李榮建著:

《阿拉伯文化與西歐文

藝復興》,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版。二、譯著目錄1、

《古蘭經(jīng)》,馬堅譯,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1981年版。2、[美]希提著:

《阿拉伯通史》,馬堅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年版。,3、[埃及]艾哈邁德·愛敏著:

《阿拉伯

-伊斯

蘭文明史》(1-8冊),納忠等譯,北京,商

務印書館1982、1991

年版。

4、

【德】卡爾·布羅克爾曼著:

《伊斯蘭教各

民族與國家史》,孫碩人等譯,北京,商務印

書館1985年版。5、

【法】昂里·馬塞著:

《伊斯蘭簡史》,王

懷德、周楨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年

。6、【英】伯納·路易著:《歷史上的阿拉伯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79年版

。7、【美】托馬斯·李普曼著:

《伊斯蘭教與穆

斯林世界》,北京,新華出版社1985年版。8、

【美】希提著:

《阿拉伯簡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73年版。9、

【英】漢密爾頓·阿·基布著:《阿拉

伯文學簡史》,陸孝修、姚俊德譯,北

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年版。10、

【美】西·內(nèi)·費希爾著《中東史》,

姚梓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1、

【巴基斯坦】賽義德·菲亞茲·馬茂

德著:

《伊斯蘭教簡史》,吳云貴、金宜久、戴康生、安保枝譯,北京,中國

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2、【印度】R.C

馬宗達

H·賴喬杜里、卡利

金卡爾·達塔合著:

《高級印度史》,張澍霖、

夏炎德、劉繼興、范鐵城、

朱萬磷等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13、【法】雷奈格魯塞著:

<印度的文明〉,

常任俠、袁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4、【美】馬吉德法赫里著:

《伊斯蘭哲學

史》,陳中耀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15、

【伊拉克】穆薩·穆薩威著:《阿拉伯哲

學——從鏗迭到伊本·魯西德》,張文建、王培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附二:阿拉伯史、伊斯蘭史書目(英文)1、TheArabs2、History

o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