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單元檢測卷(A卷)一、基礎知識1.下列詞語中加粗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項是()A.進諫/餞別 疏浚/俊俏 殷憂/殷紅B.崇高/鬼崇 竭誠/應屆 茍免/污垢C.朽索/珍饈 謙沖/慳吝 懈怠/攜帶D.讒邪/禪意 黜惡/雛鳥 謬賞/綢繆2.下列各句中加粗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B.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育澤斯民C.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D.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3.下列對文化常識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疏,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文體,如《諫太宗十思疏》。它是科舉考試中用于回答命題者的問題并表述意見的一種文體。B.三驅,據(jù)說古代圣賢之君在打獵布網(wǎng)時只攔住三面而有意網(wǎng)開一面,從而體現(xiàn)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種解釋為田獵活動以一年三次為度。C.九德,指九種美好品德,出自《尚書》,即“寬而栗(莊嚴),柔而立(能立事),愿而恭,亂(治理的才能)而敬,擾(和順)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充實),強而義”。D.垂拱,垂衣拱手。古時多指統(tǒng)治者以順其自然的方式統(tǒng)治天下。4.下列各句中,與“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秦人不暇自哀 B.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C.滅六國者六國也 D.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材料一:王安石的變法是一次偉大的政治實踐。我們不能因為皇權制度的束縛和一時的成敗,就徹底否定這次改革。“失敗者”王安石,其實有一個更準確的大歷史定位,那就是“探路者”:他的變法深刻地影響了之后的中國歷史,也為千年之后的社會變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啟示。王安石變法對北宋以后的中國歷史有哪些影響呢?首先,變法的失敗,讓北宋以后的思想家們對王安石的改革路徑進行反思。比如朱熹,他覺得理想的改革者,必須既是頂級的學問家、思想家、政治家,同時還要有穩(wěn)定的、不受干擾的政治環(huán)境。這些條件想要完全具備,幾乎是不可能的。對于改革者來說,更現(xiàn)實的做法是什么呢?理學家的回答是“必有《關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也就是要先從基層做起,通過教化百姓、移風易俗,建立起一套普遍的社會共識和社會秩序,一代代人前赴后繼,這才是能夠長期持續(xù)并真正產生實際效果的變革。因此,北宋以后,理學家們特別重視辦書院、建祠堂、搞童蒙教育,把儒家的忠孝節(jié)義、家國情懷向普通民眾輸送,與基層社會進行更緊密的結合。其次,王安石變法重在“道理”二字。北宋中期,王安石、周敦頤、張載、邵雍、“二程”這些思想家們將“道理”二字的內涵闡述得豐富且深刻。這里所說的“道理”,既包括自然的法則規(guī)律,也包含人心中的良知和道德情感,同時還包括政治與社會生活中的標準與規(guī)范。這些思考探索,開啟了宋明理學的先聲,啟發(fā)了朱熹、王陽明、王夫之等后世的哲學家;又通過西方傳教士的轉譯,間接影響到了萊布尼茨、伏爾泰等歐洲思想家,對西方近代的啟蒙運動產生推動作用。最重要的是,它讓“天理”“良知”這些哲學概念,鐫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成為現(xiàn)代人三觀的基石。今天的中國人,可以沒有統(tǒng)一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卻有著共同的道德意識和家國情懷。如此既可以避開宗教的非理性因素,又能建立起類似于宗教的,甚至比宗教更強大的群體凝聚力。所以說,王安石和他們那一代人的思想、行動,給中國文明深深地扎了一個根子。最后,王安石變法埋下了一顆變革的種子。王安石仿佛是一個穿越者,在他的時代沒有得到足夠的理解和認同,但是他把“變革”這顆種子埋了下來,在大歷史的演變中不斷地積蓄勢能。到晚清時期,保守的政治與思想文化越來越難以壓抑中國社會中累積下來的深刻矛盾。這時候大家回顧王安石,忽然發(fā)現(xiàn)他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與國家治理觀念,與近代西方探索出的很多發(fā)展路徑不謀而合。比如通過消費刺激經(jīng)濟增長、由國家主導金融信貸、政府對市場的管控、基層社會的網(wǎng)格化管理……這些在傳統(tǒng)社會被士大夫們視作異端邪說的治理手段,到近現(xiàn)代卻成為司空見慣的模式。更重要的是,王安石用他的變法,揭示出一個樸素卻又深刻的道理:并不是“存在即合理”,而是“變革才合理”。變革并不一定能帶來最好的結果,但變革作為一種態(tài)度和方向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的中國,經(jīng)歷了浴火重生的蛻變,越來越表現(xiàn)為一個積極進取、有所作為,同時也在不斷自我挑戰(zhàn)、自我變革的政治與文化共同體,正所謂“改革是中國發(fā)展最大的紅利”。王安石種下的這顆種子,經(jīng)過千年歷史的浮沉涵養(yǎng),終于開花結果,也讓我們對未來抱有更多的信心和期待。(摘編自雷博《“失敗”與“探路”:王安石變法的歷史政治學分析》)材料二:慶歷七年,王安石以大理評事出任鄞縣知縣。這是他第一次主政一方。到任后,王安石積極整頓田賦,增加官府財政收入;在青黃不接時,將縣庫存糧低息放貸給百姓,待秋收后加息歸還;還改差役為雇役,要求各家各戶聯(lián)保,維護社會治安。這些舉措大多成為王安石在熙寧變法期間推出改革措施的藍本。嘉祐三年,王安石寫就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這封上書引起了時為皇子的趙頊的注意。有進取心的皇子迫切想要改變宋廷之困,當他注意到滿腹經(jīng)綸、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的王安石后,感覺終于找到了一位治世能臣,可以輔佐自己謀求變法。治平四年,宋神宗(趙頊)繼位不久,就問“安石今在甚處”。熙寧二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拉開熙寧變法帷幕。兩年后,王安石上書《乞改科條制札子》,熙寧興學鳴鑼登場。熙寧興學的主要內容概括而言:一是改革太學體制,創(chuàng)立“三舍法”;二是改革科舉制度,罷廢明經(jīng)諸科,增加進士取士名額;三是編訂《三經(jīng)新義》,統(tǒng)一學校教育和科舉考試內容;四是整頓地方學校,發(fā)展武學、律學和醫(yī)學等??茖W校。王安石期待通過施行以上舉措,能夠培養(yǎng)出“經(jīng)世務”的優(yōu)秀人才。為此,他不惜與群臣激辯,甚至高呼“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場興學運動對官學教育的改革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摘編自趙龍《王安石: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北宋以后的儒家思想家們汲取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教訓,變革時會采取更有效的與基層社會緊密結合的“變革”方式。B.今天的中國沒有統(tǒng)一的宗教信仰,卻有共同的家國情懷,這與王安石那一代思想家們對“天理”“良知”的探索有關。C.稱王安石為“穿越者”,是因其思想具有超前性,近現(xiàn)代社會的許多發(fā)展路徑便是借鑒他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和治國理念。D.熙寧興學是一次涉及教材、學校、考試制度等多方面內容的教育改革,目的是培養(yǎng)國家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但遇到了群臣阻撓。6.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認為從大歷史的角度看,王安石變法深刻地影響了后來的中國歷史,在思想上為民族文明注入了理性內核。B.君權體制下的改革,既需變革者有思想才華,更依賴帝王的意志和權力,宋神宗的支持是熙寧變法能施行的關鍵。C.出任鄞縣知縣主政一方的經(jīng)歷,讓王安石能將思想與實踐結合,熙寧變法的部分改革措施在此時初步成型。D.正是王安石種下了變革的“種子”,當今中國才能越來越表現(xiàn)為一個不懼變革、勇于迎接挑戰(zhàn)的政治與文化共同體。7.下列古人的言論,與材料一作者對王安石的態(tài)度最接近的一項是()A.韓琦:安石為翰林學士則有余,處輔弼之地則不可。B.司馬光:人言安石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zhí)拗耳。C.朱熹:以文章節(jié)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經(jīng)濟為己任。D.曾鞏:鞏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稱其文。8.列寧稱贊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請結合材料概括王安石的改革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9.放眼中國甚至全人類的未來,王安石的變法能帶來什么啟示?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材料一:太宗威容儼肅,百僚進見者,皆失其舉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見人奏事,必假顏色,冀聞諫諍,知政教得失。貞觀初,嘗謂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藉忠臣。主若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敗,豈可得乎?故君失其國,臣亦不能獨全其家。至于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前事不遠,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須極言規(guī)諫?!保ü?jié)選自《貞觀政要·求諫》)材料二:田表圣奏議敘蘇軾故諫議大夫贈司徒田公表圣奏議十篇。嗚呼,田公,古之遺直也。其盡言不諱,蓋自敵以下受之,有不能堪者,而況于人主乎!吾是以知二宗之圣也。自太平興國以來,至于咸平,可謂天下大治,千載一時矣。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測之憂,近在朝夕者,何哉?古之君子,必憂治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絕人之資,而治世無可畏之防。夫有絕人之資,必輕其臣。無可畏之防,必易其民。此君子之所甚懼也。方漢文時,刑措不用,兵革不試,而賈誼之言曰:“天下有可長太息者,有可流涕者,有可痛哭者?!焙笫啦灰允巧贊h文,亦不以是甚賈誼。由此觀之,君子之遇治世而事明主,法當如是也。誼雖不遇而其所言略已施行不幸早世功烈不著于時。然誼嘗建言,使諸侯王子孫各以次受分地,文帝未及用,歷孝景至武帝,而主父偃舉行之,漢室以安。今公之言,十未用五六也,安知來世不有若偃者舉而行之歟。愿廣其書于世,必有與公合者,此亦忠臣孝子之志也。(節(jié)選自《蘇軾文集》)10.材料二中畫框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勾選相應位置。誼雖不遇A而其所B言C略已施行D不幸E早世F功烈G不H著于時11.下列對材料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自照,即照見自己;自賢,即以為自己賢明,“賢”是“以為賢明”的意思。B.遺直,即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遺風的人。作者在文中贊美了田公直言敢諫的品質。C.大治,指治理得好。“治”與《出師表》“則治臣之罪”中的“治”字含義不同。D.是,指這、這樣,與成語“一無是處”中的“是”字含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先概寫太宗“求諫”,再引用他的話寫“求諫”之因,是一則以“記言”為主的短章。B.材料二開篇,蘇軾稱贊田公為“古之遺直”,也由衷稱頌“二宗”能接納田公直言不諱的進諫。C.漢文帝時,對內不用嚴厲的刑法,對外不興兵動武,賈誼為此憂慮,向文帝進諫。D.蘇軾認為要讓田公的奏議廣泛流傳,期望遇到與田公見解相合之人,讓奏議發(fā)揮出作用。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太宗威容儼肅,百僚進見者,皆失其舉措。(2)其盡言不諱,蓋自敵以下受之,有不能堪者,而況于人主乎!14.唐太宗與蘇軾都論說了臣子進諫的必要性,兩人闡釋的內容有同有異,請簡要分析其同異。四、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述懷?出關(唐)魏征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v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①系南粵,憑軾下東藩。郁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土恩。季布②無二諾,侯贏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注]①請纓:出自《漢書·終軍傳》:“(漢武帝)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②季布:楚漢時人,以信守諾言、講信用而著稱。15.本詩多處運用了典故,有些典故最終演化為成語,請寫出本詩中蘊含的兩個成語。
16.后人認為魏征此詩雄渾古樸的氣勢注入南朝的綺麗工整之中,一掃六朝以宋柔靡輕艷之風的積弊。請從用詞、用句、用典等三個角度來分析本詩“雄渾工整相融”的特點。五、情景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諫太宗十思疏》中開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用兩個形象生動的比喻來推理,引出正題,淺顯易懂。(2)《諫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勸誡皇帝要不驕不躁、恪守職分、虛懷若谷、從諫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諫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提出“十思”,其中勸皇帝不要放任縱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4)《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對司馬光在來信中給自己因推行變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對司馬光在來信中給自己因推行變法而冠以“拒諫”罪名加以反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寫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掠奪之上的,并且還揮霍無度,將剝削來的錢財像泥沙一樣浪費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寫秦始皇喜繁華奢侈,連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釘頭都比糧倉里的米粒還要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向當朝統(tǒng)治者敲響警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蘇洵《六國論》一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蘇洵在《六國論》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現(xiàn)六國子孫割地之輕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蘇洵在《六國論》中引用古人的話,用比喻表明割地賂秦必然招致滅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戰(zhàn)國縱橫家中,蘇秦的個人遭際及功業(yè)是值得玩味的。蘇秦在齊國享受到齊王的優(yōu)待,這使得與蘇秦爭寵的齊國權臣懷恨在心,向蘇秦下了毒手,派人刺殺蘇秦。但刺客沒能一下子殺死蘇秦,①___________。蘇秦重傷將死,便要求齊王以燕國間諜之名將他車裂于市,并懸賞刺客。這樣一來,兇手必然浮出水面。蘇秦引蛇出洞的計策收到了預定的效果,刺客果然如蘇秦所料,公開了自己的身份和行刺過程,蘇秦憑一條妙計就讓事情水落石出。但,這算不上蘇秦的真本事所在。蘇秦的真正本事在這里。他敏銳地發(fā)現(xiàn),②___________。弱國需要的是安全,強國需要的是擴張。問題是,安全需要和擴張需要只是一個愿望,確保愿望的實現(xiàn)才是關鍵。蘇秦比其他謀士高明的地方,③___________。這一理論具有簡單性、明確性、實用性。其所指是,面對強秦,必須維持以崤函、河西為界線的兩大戰(zhàn)略力量的均衡,而合縱聯(lián)盟,是實現(xiàn)這種均衡的唯一可能。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出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0.下列各句中的“可能”和文中加粗的“可能”,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如果因循守舊、抱殘守缺,就不可能在時代的潮流中有所發(fā)展和建樹。B.在制訂工作計劃時,我們應該根據(jù)需要和可能科學合理地安排工作。C.在運動會上,進行接力賽跑時,你消耗的能量最多,可能每小時多達650卡。D.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以探討存在的種種可能性為主題,塑造了很多個性鮮明的主人公形象。21.請根據(jù)文中信息簡要分析蘇秦的臨終之計最后奏效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項,各組的讀音分別為jiàn,jùn,yīn/yān。B項,各組的讀音分別為chóng/suì,jié/jiè,gǒu/gòu。C項,各組的讀音分別為xiǔ/xiū,qiān,xiè/xié。D項,各組的讀音分別為chán,chù/chú,miù/móu。2.答案:B解析:B項為名詞用作動詞,施加恩澤。其他三項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3.答案:A解析:A項,“它是科舉考試中用于回答命題者的問題并表述意見的一種文體”有誤?!笆琛笔欠饨〞r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提建議或意見的一種文體??婆e考試中用于回答命題者的問題的文體是“策”。4.答案:D解析:例句與D項都是狀語后置句,D項的正常語序為“趙嘗于秦五戰(zhàn)”。A項,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秦人不暇哀自”。B項,被動句。C項,判斷句。5.答案:C解析:“近現(xiàn)代社會的許多發(fā)展路徑便是借鑒他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和治國理念”曲解文意。材料一中只是說“他把‘變革’這顆種子埋了下來,在大歷史的演變中不斷地積蓄勢能”“這時候大家回顧王安石,忽然發(fā)現(xiàn)他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與國家治理觀念,與近代西方探索出的很多發(fā)展路徑不謀而合……這些在傳統(tǒng)社會被士大夫們視作異端邪說的治理手段,到近現(xiàn)代卻成為司空見慣的模式”,并不是說近現(xiàn)代社會的許多發(fā)展路徑借鑒了他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和治國理念。6.答案:D解析:“正是王安石種下了變革的‘種子’,當今中國才能……”說法絕對。結合材料一中的“今天的中國,經(jīng)歷了浴火重生的蛻變……正所謂‘改革是中國發(fā)展最大的紅利’”可知,當今中國越來越成為一個不懼變革、勇于迎接挑戰(zhàn)的政治與文化共同體有多方面的原因。7.答案:C解析:材料一作者對王安石的態(tài)度:認為王安石的變法深刻地影響了之后的中國歷史,也為千年之后的社會變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啟示。A項,韓琦肯定了王安石的才學,但是否定他的政治才華。B項,司馬光認為別人對王安石的批評詆毀太過分,王安石只是不圓滑且對自己的理念比較執(zhí)拗。C項,朱熹肯定王安石的文學才華和品行,認為他以塑造天下人的道德品行和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為己任。D項,曾鞏認為王安石的文章和品行都像古人。只有C項朱熹的言論,與材料一中作者對王安石的態(tài)度最接近,故選C。8.答案:①北宋以后,儒學與基層社會緊密結合。②讓“天理”“良知”這些哲學概念鐫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深刻影響現(xiàn)代人的三觀。③令中國在變革中不斷發(fā)展進步。④重視教育對培養(yǎng)國家合格的政治人才的重要作用。解析:材料信息答案材料一“北宋以后,理學家們特別重視辦書院、建祠堂、搞童蒙教育,把儒家的忠孝節(jié)義、家國情懷向普通民眾輸送,與基層社會進行更緊密的結合”答案①材料一“最重要的是,它讓‘天理’‘良知’這些哲學概念,鐫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成為現(xiàn)代人三觀的基石”答案②材料一“但是他把‘變革’這顆種子埋了下來,在大歷史的演變中不斷地積蓄勢能”答案③材料二“兩年后,王安石上書《乞改科條制札子》,熙寧興學鳴鑼登場……這場興學運動對官學教育的改革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答案④9.答案:①國家需要對政治經(jīng)濟進行規(guī)劃統(tǒng)籌和風險管控(強化政府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核心作用);②偉大的變革需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③變革在時代的發(fā)展中意義重大(變革不一定帶來最好的結果,但變革作為一種態(tài)度和影響是必不可少的);④變革的方法和內容來自實踐;⑤改革家要有不畏質疑、堅持自我的勇氣。解析:材料主要是圍繞王安石本身、變法內容、變法的必要性及意義等方面展開的,可針對這些談啟示。結合材料一中的“這時候大家回顧王安石,忽然發(fā)現(xiàn)他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與國家治理觀念,與近代西方探索出的很多發(fā)展路徑不謀而合。比如通過消費刺激經(jīng)濟增長、由國家主導金融信貸、政府對市場的管控、基層社會的網(wǎng)格化管理……”,可得出答案①;結合材料二中的“這封上書引起了時為皇子的趙頊的注意……可以輔佐自己謀求變法”,可得出答案②;結合材料一最后一段“更重要的是,王安石用他的變法,揭示出一個樸素卻又深刻的道理……變革并不一定能帶來最好的結果,但變革作為一種態(tài)度和方向是必不可少的”,可得出答案③;結合材料一中的“王安石的變法是一次偉大的政治實踐”和材料二中的“王安石積極整頓田賦……這些舉措大多成為王安石在熙寧變法期間推出改革措施的藍本”,可得出答案④;結合材料一中的“王安石仿佛是一個穿越者……在大歷史的演變中不斷地積蓄勢能”、材料二中的“他不惜與群臣激辯,甚至高呼‘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可得出答案⑤。10.答案:ADF解析:“誼”作主語,“不遇”作謂語;“雖”與后一句的“而”是一組關聯(lián)詞語,因此“誼雖不遇”后應斷開;“其所言略已施行”的意思是他的建議已經(jīng)得到施行,語意完整,其后應斷開;“不幸早世”和“功烈不著于時”的主語都是賈誼,其間應斷開。11.答案:D解析:“含義相同”錯誤?!耙粺o是處”中的“是”指“對的”。C項,《出師表》“則治臣之罪”中的“治”指處罰,懲辦。12.答案:C解析:“賈誼為此憂慮,向文帝進諫”錯誤。材料二中說“刑措不用,兵革不試”,說明當時是“治世”,這并不是賈誼憂患的直接原因。作者舉賈誼之例,是為了證明君子處治世遇明主仍有憂危意識。13.答案:(1)唐太宗容顏威嚴莊重,百官中進見的人,(見到他)都會緊張得舉止失常。(2)他事盡其言,無所避諱,大概連與他地位相當或在他之下的人聽了他的話,都覺得不能忍受,更何況是君主呢!解析:14.答案:(1)同:兩人都從人性的弱點出發(fā),借用古事談到君主需要臣子進諫。(2)異:唐太宗以隋亡為例,論說臣子不進諫導致君臣亡國破家;蘇軾以賈誼諫文帝為例,證明進諫成就了漢代的安定和君臣的美名。解析:同:結合材料一中的“百僚進見者,皆失其舉措”分析可知,唐太宗明白人性的弱點是懼怕而不言,結合材料一中的“至于隋煬帝暴虐……尋亦誅死”可知,唐太宗借隋煬帝古事談納諫之事;結合材料二中的“古之君子,必憂治世而危明主”“君子之遇治世而事明主,法當如是也”分析可知,蘇軾明白人性的弱點是愛做最壞的打算,借用賈誼舊事談到君主需要臣子進諫。異:結合材料一中的“至于隋煬帝暴虐……必須極言規(guī)諫”分析可知,唐太宗以隋亡為例,論說臣子不進諫導致君臣亡國破家;結合材料二中的“然誼嘗建言……漢室以安”分析可知,蘇軾以賈誼諫文帝為例,證明進諫成就了漢代的安定和君臣的美名。參考譯文材料一:唐太宗容顏威嚴莊重,百官中進見的人,(見到他)都會緊張得舉止失常。太宗知道情況后,每當見到有人奏事時,總是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希望能夠聽到直言規(guī)勸,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貞觀初年,太宗曾對公卿們說:“人要照見自己,一定要有明鏡;君主要想知道自己的過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以為自己圣明,臣下又不去糾正,要想國家不傾危敗亡,難道能辦得到嗎?因此君主失掉他的國,臣下也不能獨自保全他的家。至于隋煬帝,兇暴殘虐,臣下都把嘴閉起來不講話,最終使君主聽不到自己的過失而導致國家滅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誅殺。前事不遠,你們今后每當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須極力直言規(guī)勸?!辈牧隙阂压实闹G議大夫、被追贈為司徒的田公(字表圣)有十篇奏章。??!田公是位有古人遺風的直臣啊。他事盡其言,無所避諱,大概連與他地位相當或在他之下的人聽了他的話,都覺得不能忍受,更何況是君主呢!我因此了解到太宗、真宗兩位君主的圣明。自太平興國以來直到咸平年間,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太平盛世。而田公的議論,常常讓人感到會有預測不到的災難隨時降臨,這是為什么呢?古代的君子,都對太平盛世感到憂慮,對圣明的君主感到不安。圣明的君主有過人的聰明,而太平盛世也沒有可怕的外部威脅。君主有過人的聰明,必然輕視他的臣子。沒有可怕的外部威脅,一定會慢待他的人民。這正是君子非常憂慮的事情。漢文帝時,對內不用嚴厲的刑法,對外不興兵動武,然而用賈誼的話說:“世間有值得感嘆的事,有催人淚下的事,有令人痛哭的事?!钡笫啦]有因此而輕視漢文帝,也沒有因此而認為賈誼太過分。以此看來,君子遇到太平盛世而又遇到英明的君主,就應該這樣做。賈誼雖然沒有受到重用,但他的建議已經(jīng)得到施行。不幸他很早就去世,沒能在當時建功立業(yè)。但是賈誼曾建議,讓諸侯王的子孫們按次序接受分封的土地,漢文帝沒來得及施行,到了漢景帝、漢武帝時,主父偃依此全部施行了,漢室因此獲得安定。如今田公的建議,十成中得以實施的不足五六成,但怎么知道以后就沒有像主父偃那樣的人把它們施行于世呢?希望他的書在世上廣泛流傳,一定會有與田公見解相合的人,這也是忠臣孝子們的愿望。答案:逐鹿中原、投筆從戎、終軍請纓、季布一諾(一諾千金)(任意兩個即可)
解析:解答此題,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碎磚再生利用工程采購合作協(xié)議3篇
- 《復雜混流生產線車間規(guī)劃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海外實習生就業(yè)協(xié)議書3篇
- 近視小學作文1000字(集錦4篇)
- 新學期幼兒園過獨木橋活動教案四篇
- 2025年度企業(yè)安全生產綜合防護體系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技術勘察與竣工驗收備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自動駕駛兼職司機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蔬菜種植基地與超市合作合同規(guī)范3篇
- 2024版分公司承包經(jīng)營協(xié)議書范本
- 消防控制室值班服務各項管理制度
- 角的概念推廣(說課課件)
- 2023-2024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二(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
- (高清版)DZT 021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 重晶石、毒重石、螢石、硼
- 2024年東方航天港海陽產業(yè)園開發(fā)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末教學質量監(jiān)測英語試卷(含答案)
- 繼承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國精神
- 高考體育特長生培訓
- 廣東省肇慶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測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
- 部門預算編制培訓課件
- 采購缺乏計劃性的整改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