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生活化教學 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果_第1頁
運用生活化教學 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果_第2頁
運用生活化教學 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果_第3頁
運用生活化教學 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果_第4頁
運用生活化教學 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活是藝術的開端,也是藝術的終點。然而,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只是按照教材內容,以枯燥、乏味的狀態(tài),為學生滲透美術知識,致使學生難以體會到美術知識的魅力,不能主動將注意力聚焦在美術課堂上。而生活元素能夠迅速拉近美術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基于自己熟悉的事物出發(fā),調動學習的動力,降低學習美術知識的難度。因此,美術教師有必要借助生活元素,引導學生欣賞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以便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發(fā)展。一、引入生活,欣賞美引導學生對美進行欣賞,帶領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能夠讓學生形成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使學生善于尋找周圍事物中的藝術元素。在生活化的教育背景下,美術教師也應當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活場景,調動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基于自主觀察的過程,完成對美的體驗[1]。(一)生活情境,調動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深厚的美術知識作為基礎。因此,當教師直接為學生介紹教材上的美術知識時,學生會因為所學內容過于陌生而降低學習的活力,排斥建構美術知識。而生活元素能夠帶給學生熟悉感,弱化美術知識的抽象性和陌生性,讓學生逐步放下對美術課程的“戒備”。因此,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妨根據(jù)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應用媒體技術等,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情境,以便學生基于自己熟悉的事物出發(fā),主動將目光聚焦在新課上,積極開啟新課的學習之路,從而調動學習的興趣。以小學美術《我是汽車設計師》的教學為例,教師便可以借助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建,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剛開始上課時,教師先為學生提出“當需要去往較遠的地方時,你會選擇乘坐什么交通工具?”的問題,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對這一問題進行作答。在學生回答出“我會坐公共汽車”“我會坐自己家里的汽車”等答案后,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肯定,并順勢為學生展示公共汽車、私家車的圖片。緊接著,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各種各樣的汽車,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這要感謝我們的汽車設計師們,你想不想也成為一個汽車設計師,為人們設計出又實用又好看的汽車呢?”使學生主動開啟汽車的設計之旅,積極展開新課的學習活動。教師從學生感興趣的汽車入手,為學生打造生活情境,再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囊龑В軌蜃寣W生主動將目光放在新課上,積極進行新課內容的探索,從而為優(yōu)質美術課堂的形成奠定基礎。(二)觀察生活,體驗美術對周圍事物進行觀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方式。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未知的世界持有較強的好奇心,在生活中也總是“東張西望”,想要透過自己的雙眼認識世界。同時,相較于抽象的文字來說,他們更傾向于透過形象、直觀的視角對知識進行學習,加深對知識的印象[2]。所以,在美術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周圍的世界進行觀察,讓學生主動地捕捉生活中的美。例如,在小學美術《我設計的自行車》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打破常規(guī),將自行車帶到教室,組織學生展開實物觀察的活動,讓學生對自行車的結構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在活動中,教師先為學生播放視頻,介紹自行車的歷史,讓學生對自行車產(chǎn)生好奇心。隨后,教師為學生設計:“你知道自行車都包含哪些結構嗎?”“你知道自行車的材質是什么嗎?”等問題,營造懸疑情境,明確學生的觀察方向。之后,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自行車推到教室里,組織學生對自行車的結構進行觀察,以便學生真正基于自己的雙眼,感知自行車外形的魅力。教師打破傳統(tǒng)教學形式,直接將生活實物引入課堂之中,引導學生對生活實物進行觀察,能夠讓學生基于細微的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之物的藝術魅力,從而更主動地展開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二、銜接生活,表現(xiàn)美美術是一種記錄生活的藝術,引導學生用美術的方式記錄生活、表現(xiàn)生活,能夠真正塑造生活化的教育模式,使學生以美術的視角來看待世界。在指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用美術日記記錄生活,用美術創(chuàng)作的方式表現(xiàn)生活,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使之真正做好美術與生活的銜接[3]。(一)美術日記,再現(xiàn)生活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教育的空間局限在課堂上,當學生離開教室后,較少主動展開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以至于美術無法真正地與學生的生活進行整合。而美術日記能夠讓學生用美術的方式記錄生活,使學生透過色彩鮮艷、內容豐富的畫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從而基于創(chuàng)造性、藝術性的方式再現(xiàn)生活場景。所以,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讓學生更加地熱愛生活,教師有必要倡導學生以美術日記的方式記錄生活,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視角出發(fā),畫出自己眼中的生活。例如,在學生具備一定的美術繪畫能力后,教師為學生布置“自選角度,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一周的生活”的任務,讓學生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一周中發(fā)生的事情。隨后,學生根據(jù)任務要求,自選角度對生活進行觀察,并在能力范圍內,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如有的學生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了一周中的三餐,有的學生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了游樂場游玩的畫面等。在課堂上,教師再請學生比照自己的繪畫作品,描述自己的生活,以便學生從童趣的視角出發(fā),表達自己眼中的世界。面對學生展示的作品,教師再為學生進行點評,并為學生提出改進的意見,例如,“色彩的選擇可以更加豐富,顏色可以更加協(xié)調”,以便學生結合教師的意見,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繪畫能力。久而久之,學生也能夠形成良好的繪畫習慣,主動以美術的方式來記錄生活中發(fā)生的故事,從而在發(fā)展繪畫能力的同時,積累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并在翻閱日記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師組織學生以美術日記的方式生動記錄生活,能夠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以便學生在未來更加善于從美術的角度出發(fā),表達自己眼中的世界。(二)應用美術,表現(xiàn)生活美術源于生活。引導學生用美術表現(xiàn)生活,能夠讓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變得更加鮮活。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借助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生活情境,喚醒學生的生活記憶,再讓學生用新學習的美術知識表達生活,以便學生能夠強化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更加樂于動手、樂于創(chuàng)作[4]。在學生創(chuàng)作完畢后,教師再為學生搭建平臺,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以便學生基于互評的過程,更好地抓住生活的特點,更加精準地表現(xiàn)。以小學美術《工筆花卉》這節(jié)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用工筆畫的方式表現(xiàn)生活中見到的花卉。在課堂上,教師先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些工筆畫作品,并為學生設計:“你知道這一繪畫方式是什么嗎?具有怎樣的特點?”等問題,引起學生對工筆畫的好奇心。隨后,教師為學生滲透工筆畫的用筆特點,引導學生學習用線勾勒花頭、枝葉結構時的起筆、運筆技法。緊接著,教師為學生展示荷花、梅花、蘭花等生活中常見花卉的圖片,并布置“花是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自然事物,花朵的綻放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下面,讓我們正確應用工筆畫的繪畫技巧,勾畫一幅白描花卉吧”任務,組織學生展開藝術創(chuàng)作的活動,自主進行花卉線條的勾勒。在學生繪制完畢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相互點評,促使學生結合同伴的意見,反思自己的繪畫過程,認識到自己在起筆、運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做出及時改進。教師為學生引入生活事物,再組織學生利用學習的繪畫技巧,對生活事物進行表現(xiàn),能夠在無形之中搭建生活與美術課程之間的廊橋,促進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進一步成長。三、動手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美生活是人們表達審美情趣的重要場所。引導學生展開美術實踐活動,能夠達到美化生活的效果,使學生逐步完成對美術知識的內化。在現(xiàn)階段的美術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生活素材,帶領學生對生活素材進行改造,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生活實物,從而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5]。(一)生活素材,拓展資源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這些素材能夠為學生帶來新的創(chuàng)作靈感,促使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獲得有效發(fā)展。在組織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時,教師有必要為學生引入生活性的素材,豐富學生進行動手實踐的資源,以便學生在對生活事物進行再創(chuàng)造中,感受美術的魅力,緊緊地將美術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在未來的生活中遇到廢舊物品時,學生也可以主動發(fā)揮自身的審美素養(yǎng),對廢舊物品進行再創(chuàng)造,為廢舊物品賦予新的藝術價值。例如,在小學美術《化平凡為神奇》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借助生活素材的引入,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讓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造力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在正式上課前,教師先讓學生收集家里的廢舊材料,如過時的掛歷、易拉罐、飲料瓶、舊報刊等,為后續(xù)的改造奠定基礎。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展示一些由廢舊物品制作的藝術品,引導學生對這些藝術品進行賞析,并讓學生基于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藝術品的原材料,以便學生直觀認識到廢舊物品的藝術價值。隨后,教師為學生提出“你們今天都帶來了哪些廢舊物品呢?你帶來的物品可以制作成什么呢?”的問題,讓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想象這些廢舊物品可以制作成哪些工藝品。之后,學生再展開動手操作的活動,對掛歷、飲料瓶進行加工,真正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美。教師組織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再讓學生發(fā)散自身的思維,為廢舊物品賦予新的藝術價值,能夠真正讓學生用自己的雙手改造生活、美化生活,使廢舊物品也擁有新的魅力。(二)運用美術,美化生活教師展開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將掌握的知識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組織學生學習美術時,教師也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建動手操作的活動,讓學生應用自己所學,改造生活環(huán)境,從而讓生活變得更加精彩、更加美好。但是,在學生展開操作時,教師也要認識到,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有限,動手操作能力也有限,對此,教師不妨結合學生的實況,為學生創(chuàng)建合作互動的小組,促使學生在集中集體的力量中更加迅速地將學習的美術知識應用于生活。例如,鞋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服飾,在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美術《各式各樣的鞋》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自主創(chuàng)作的活動,讓學生制作出一雙自己心目中的鞋。在課堂上,教師先帶領學生欣賞各式各樣的鞋,并讓學生對鞋進行觀察,引導學生總結鞋的基本組成結構。隨后,教師為學生滲透鞋的歷史文化、藝術特點等知識,引導學生感受鞋的裝飾美。緊接著,教師為學生分發(fā)制作鞋的相關材料,并讓學生基于自身的美術素養(yǎng),思考自己心目中鞋的樣式、結構。之后,教師再為學生搭建小組,鼓勵學生在小組內交換彼此的意見,并讓學生集中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鞋的制作,從而在擺脫傳統(tǒng)思想束縛中設計出更有新意的鞋子,如有的學生用塑料袋制作出永遠不會濕的鞋子,有的學生制作出汽車樣式的鞋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