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高考語文高三復習文言文翻譯-課件_第1頁
山東新高考語文高三復習文言文翻譯-課件_第2頁
山東新高考語文高三復習文言文翻譯-課件_第3頁
山東新高考語文高三復習文言文翻譯-課件_第4頁
山東新高考語文高三復習文言文翻譯-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1評分標準重點字詞:實詞虛詞、古今異義、通假假借特殊用法:特殊句式、詞類活用評分標準重點字詞:實詞虛詞、古今異義、通假假借2古今意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現(xiàn)象偏義或同義復詞現(xiàn)象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特殊句式文學文化常識18個文言虛詞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古今意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現(xiàn)象偏義或同義復詞現(xiàn)象文言實詞文3一、注意事項一、字詞得分點意識,不能籠統(tǒng)翻譯二、文言重點詞語掌握三、文言句式特點四、專有名詞可直譯五、意譯要通順翻譯原則:字字落實、句句通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注意事項一、字詞得分點意識,不能籠統(tǒng)翻譯4二、直譯六法:留、刪、換、調(diào)、補、對1.留:國名、地名、人名、官名、帝號、年號、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專有名詞或古今通用詞語,皆保留不動。2.刪:譯文時可刪減部分詞語。包括:發(fā)語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倒裝句的標志、句中停頓的詞、個別連詞及偏義復詞中虛設(shè)成分等。3.換: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通假字、習慣用語、特稱詞語、修辭格等的替換。4.調(diào):特殊句式的轉(zhuǎn)換,把文言句中的謂語前置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要求調(diào)整過來。5.補:在文言文翻譯時,補出省略的成分;代詞所指的內(nèi)容;使上下文銜接連貫的內(nèi)容等。6.對:嚴格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的把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文。同時還要保留它的語氣。二、直譯六法:留、刪、換、調(diào)、補、對1.留:國名、地名、人5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人名帝號、年號地名官名與現(xiàn)代漢語義同1、留:人名帝號、年號地名官名與現(xiàn)代漢語義同1、留:62、刪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結(jié)構(gòu)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刪去語助,句中表停頓,以舒緩語氣,刪去2.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孔雀東南飛》)偏義復詞中的襯字

偏義復詞,刪去息2、刪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結(jié)構(gòu)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72.請畢今日之驩,效死于前。3、換1.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詞類活用,名作動通“歡”,歡聚一詞多義,橫渡獻出2.請畢今日之驩,效死于前。3、換1.非能水也,而絕江河。8⒉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譯:主意未能定下來,想找一個可以出使回復秦國的人,未能找到。⒈夫晉,何厭之有?譯:晉國,有什么能讓他滿足的呢?4、調(diào)主謂倒裝(謂語在主語前面)賓語前置(賓語在動詞前面)定語后置(定語在中心語后面)狀語后置(狀語在中心語后面)⒉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譯:主意未能定下來,想找一個95、補1.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省略主語:你省略賓語:之,他5、補1.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106、對1.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借喻:喻指邊疆借代:代指做官的人6、對1.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11三、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1、表示疑問】何以……?(憑什么……?)何所……?(所……是什么?)奈何……?(……怎么辦?為什么……?)如……何;奈……何?(把……怎樣呢?)孰與……?(與……比,哪個更…?)獨……耶?(難道……嗎?)【2、表示感嘆】何其……也!(怎么那么……啊!)直……耳!(只不過……罷了!)惟…耳!(只……罷了!)一何……(多么……啊!)亦……哉!(也真是……啊!)……何如哉!(……該是怎樣的呢!)三、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1、表示疑問】【2、表示感嘆】12三、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3、表示反問】何……哉(也)?(怎么能……呢?)何……為?(……干什么呢?)何……之有?(有什么……呢?)如之何……?(怎么能……呢)豈(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安……哉(乎)?(哪里……呢?)不亦……乎?(不是……嗎?)……非……歟?(……不是……嗎?)寧……耶?(哪里……呢?)顧……哉?(難道……嗎?)獨……哉?(難道……嗎?)三、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3、表示反問】13三、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4、表揣度】無乃……乎(歟)(恐怕……吧?);得無(微)……乎?(該不……吧?))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庶幾……歟?(或許……吧?)【5、表示選擇】①與其……孰若……?(與其……,哪如……?)②……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呢?)③其……?其……?(是……呢?還是……呢?)三、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4、表揣度】14三、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4、表揣度】無乃……乎(歟)(恐怕……吧?);得無(微)……乎?(該不……吧?))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庶幾……歟?(或許……吧?)【5、表示選擇】①與其……孰若……?(與其……,哪如……?)②……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呢?)③其……?其……?(是……呢?還是……呢?)三、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4、表揣度】15三、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其它】否則:如果不……就……何乃:豈只是;為什么竟既而:隨后,不久既……且……:又……又…乃爾:竟然如此,這樣然而:這樣卻;但是然則:既然這樣,那么;如果這樣,那么雖然:雖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但所謂:所說的,所認為謂之:稱他是,說他是;稱為,叫做無(有)以:沒有(有)用來……的東西、辦法無庸:不用,無須無由:不可能,無法,無從相率:竟相,一起向使:假使,如果之謂:說的就是……之于:對……的態(tài)度,同……相比三、常見固定結(jié)構(gòu)【其它】16四、意譯原則1.古文中用修辭的地方往往需要意譯①互文不可直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②比喻有時不能直譯: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過秦論》)③借代大多不能直譯。如“廟堂”常代指朝廷,“布衣”代未做官之人,“萬鐘”代高官厚祿等。萬鐘于我何加焉④注意用典?!俺忌旊E首,死當結(jié)草”(《陳情表》)四、意譯原則1.古文中用修辭的地方往往需要意譯17四、意譯原則2.文言文中的委婉說法要意譯如:“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廉頗藺相如列傳》3.固定結(jié)構(gòu)要意譯:

四、意譯原則2.文言文中的委婉說法要意譯18直譯為主字字落實,忠實于原文意思,不遺漏,也不能多余。直譯:意譯:意譯為輔文從句順,明白通順,合乎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沒有語病。在難以直譯或直譯以后表達不了原文意蘊的時候,才酌情采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

直譯為主字字落實,忠實于原文意思,不遺漏,也不能多余。直譯:19重到沭陽圖記袁枚古之人往往于舊治之所三致意焉。蓋賢者視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陽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呂嶧亭觀察三札見招,十月五日渡黃河,宿錢君接三家。錢故當時東道主,其父鳴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與談乃父事,轉(zhuǎn)不甚曉。余離沭時,渠裁斷乳故也。夜闌置酒,聞車聲啍啍,則嶧亭遣使來迎。遲明行六十里,嶧亭延候于十字橋,彼此喜躍,駢轔同驅(qū)。食傾,望見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數(shù)十輩爭來扶車。大概昔時騎竹馬者,俱龍鐘杖藜矣。越翌日,入縣署游觀,到先人秩膳處,姊妹斗草處,昔會賓客治文卷處,緩步婆娑,凄然雪涕,雖一庖湢、一井匽,對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張、沈兩吏來,年俱八旬。說當時決某獄,入簾薦某卷,余全不省記。憬然重提,如理兒時舊書,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廣文工詩,吳中翰精鑒賞,解、陳二生善畫與棋,主人喜論史鑒,每漏盡,口猶瀾翻。余或飲,或吟,或弈,或?qū)懶∮埃蛟u書畫,或上下古今,或招人來,或呼車往,無須臾閑。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居半月,冰霰漸飛,歲將終矣,不得已苦辭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處,代為治筐篋,束韁靷畢,握手問曰:“何時再見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來乎?忍傷君而云不來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來舊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閑居,猶能念及五十年前之舊令尹,世之如呂君者更少矣。離而合,合而離,離可以復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別也,余不能學太上之忘情,故寫兩圖,一以付呂,一以自存,傳示子孫,俾知官可重來,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于親炙之者乎?提筆記之,可以風世①,又不徒為區(qū)區(qū)友朋聚散之感也。【注】①風世:勸勉世人。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遲明行六十里,嶧亭延候于十字橋,彼此喜躍,駢轔同驅(qū)。(2)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于親炙之者乎?(1)天快亮的時候,行駛了六十里,呂峰亭在十字橋迎接,兩人(見面)十分欣喜,便驅(qū)車一同前往。(2)伯夷、柳下惠那樣的高風,百代之后的人聽到,也能奮發(fā),更何況親受熏陶的人呢?重到沭陽圖記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2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后,以弘微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nèi)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shù)千卷,遣財?shù)撝?,一不關(guān)豫?;祜L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瞻等才辭辯富,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所敬貴,號曰微子。義熙八年,混以劉毅黨見誅,妻晉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經(jīng)紀生業(yè),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晉陵公主降為東鄉(xiāng)君。自混亡,至是九載,而室宇修整,倉廩充盈,門徒業(yè)使,不異平日,田疇墾辟,有加于舊。中外姻親,道俗義舊,入門莫不嘆息,或為之涕流,感弘微之義也。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太祖鎮(zhèn)江陵,弘微為文學。母憂去職。居喪以孝稱,服闋逾年,菜蔬不改。兄曜歷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積時,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舉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長,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九年,東鄉(xiāng)君薨,資財鉅萬,園宅十余所,奴僮猶有數(shù)百人。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曰:“親戚爭財,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豈復見關(guān)?!笔?,卒,時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衛(wèi)千人營畢葬事。追贈太常。

(節(jié)選自《宋書·謝弘微傳》)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5分)(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5分)13.(1)品性嚴肅正直,行為堅持遵守禮制法度,事奉過繼家的親族,恭敬謹慎過于常禮。(2)而謝曜喜好褒貶人物,謝曜每每發(fā)表議論,弘微常常說其他的事岔開話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21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挥闷渥h,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賈生既辭往行,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本禹曋葙Z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2)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1)便在皇帝面前詆毀賈誼說:“這個洛陽人,年輕沒有經(jīng)驗,專想攬權(quán),把許多事情都搞亂了?!保?)賈誼又多次上疏皇帝,說有的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達幾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應該逐漸削弱他們的勢力。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22家譜記(明)歸有光有光七八歲時,見長老,則牽衣問先世故事。蓋緣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釋,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實創(chuàng)巨而痛深也。歸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遠而末分,口多而心異。自吾祖及諸父而外,貪鄙詐戾者,往往雜出于間。率百人而聚,無一人知學者。率十人而學,無一人知禮義者。貧窮而不知恤,頑鈍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慶;入門而私其妻子,出門而誑其父兄。平時招呼友朋,或費千錢,而歲時薦祭,則計杪忽。俎豆壺觴,鮮或靜嘉。諸子諸婦,班行少綴。乃有以戒賓之故,而改將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薦之品者,而歸氏幾于不祀矣。小子顧瞻廬舍,閱歸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獨非素節(jié)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祖宗,父母之本也。族人,兄弟之分也。不可以不思也。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懷中,飽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長而有室,則其情已不類矣。比其有子也,則兄弟之相視,已如從兄弟之相視矣。方是時,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難,此天下之勢所以日趨于離也。吾愛其子而離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則相離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謂能愛其子耶?有光每侍家君歲時從諸父兄弟執(zhí)觴上壽見祖父皤然白發(fā)竊自念吾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嘗不深自傷悼也。然天下之事,壞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況于骨肉之間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責之也。宗法廢而天下無世家。無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風俗之薄日甚,有以也。有光學圣人之道,通于《六經(jīng)》之大指。雖居窮守約,不錄于有司,而竊觀天下之治亂,生民之利病,每有隱憂于心。而視其骨肉,舉目動心,將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譜,故吾欲作為歸氏之譜,而非徒譜也,求所以為譜者也。(1)親人貧窮卻不知道救濟,愚昧遲鈍卻不知道教育。親人去世不去互相安慰,有喜事不去互相慶賀。(2)沒有了世家,那么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情意就衰微了,社會風尚的浮薄就一天比一天厲害,有道理(原因)啊。家譜記(1)親人貧窮卻不知道救濟,愚昧遲鈍卻不知道教育。親人231.體會本課切中要害、深入淺出的說理特點,學習這篇文章的表達方式,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找出文中典型的語句,歸納其特點,嘗試從表達目的、聽眾的感受角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