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湖南省株洲市遠恒佳景炎高級中學高二(上)入
學歷史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6小題,共48.0分)
1.秦朝“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說明秦朝的政治制度()
A.中央集權B.皇帝獨尊C.皇位世襲D.皇權至上
2.宋代仁宗朝,三司使陳旭因違反“三公不按吏”制度,于朝堂“傷人“,被監(jiān)察官彈劾并
被罷職務,樞密使晏殊以笏擊人折齒,監(jiān)察官員曹修古認為其“忿躁亡大臣體”,予以彈劾,
據此可推知,當時()
A.專制皇權得到強化B.建章立制維護法紀C.中樞權力相互制衡
D.行政效能有所提高
3.臨時派某官前往辦理某事,事解輒罷,叫使職差遣。唐代安史之亂后,各種使職差遣得到
迅速發(fā)展,且逐漸由臨時性質向固定化轉變,原來的主管官員和機構的職權反而被逐漸剝奪,
形成了“為使則重,為官則輕”的局面。這表明唐代()
A.三省六部制漸趨解體B.地方節(jié)度使控制了中央
C.外重內輕局面的形成D.新的權力體系逐漸產生
4.考古學家在北京房山區(qū)琉璃河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城址和一批西周墓葬,墓葬中出土不少珍貴青
銅器。在帶有“圓(燕)侯”銘文的青銅器中,有一件記載了“太保”活動的情況?!渡袝?
君爽》中記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為左右?!睋丝芍?,該遺址()
A.可能是西周燕國早期的國都所在地B.可作為研究西周宗法制的重要依據
C.體現(xiàn)了中國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D.反映出了私營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情況
5.所謂“密折”,其實就是“密奏”,是在給皇帝的奏折內附奏機密要事。明淸的密折制度
有著嚴格的保密規(guī)定,京官可以面呈,外省遞奏必須使用折匣、鎖好,一般事務可派家丁送
至紫禁城景運門交奏事官員轉呈;急件可派手下武官隨驛站遞送。如此嚴格的密折制度主要
反映了()
A.淸朝行政效率的提離B.對群臣駕馭
C.君主高度集權D.民情上通下達
6.《商君書》載:“民不逃粟,野無荒草,則國富”“修力本業(yè),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
這些記載反映了商鞅的治國方略是()
A.發(fā)展農業(yè)B.獎勵軍功C.中央集權D.取信于民
7.周王朝歷時近八百年,為了有效統(tǒng)治,西周實行()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縣制D.行省制
8.元代地方政務一般采用聚會形式進行裁決,裁定結果由與會官員聯(lián)名署押。這一制度在當
時被稱為圓署或圓坐署事。該制度()
A.提高了中書省的行政效率B.減少了政權的民族色彩
C.體現(xiàn)官僚群體內相對民主D.有效地制約了君主專制
9.唐朝吳道子在創(chuàng)作宗教畫時總是按照生活的邏輯,自由地對宗教人物作現(xiàn)實的加工如他在
《送子天王圖》中,將武將的臉型與唐代武士的面貌畫的完全一致:他在干福的壁畫里,把
菩薩畫成自己的樣子。這表明吳道子的宗教畫()
A.注重表現(xiàn)人物的神韻意趣B.達到了得意忘形
C.重視吸取外來的美術風格D.蘊含世俗化傾向
10.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在進行主題探究時,圍繞著“城邦”、“財產等級制”、“陪審法
庭”、“觀劇津貼”等關鍵詞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據此判斷,他們探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A.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B.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C.人文主義思想的產生D.資本主義萌芽的興起
11.1903年9月,清政府設立商部,下設四個司,其中保惠司主要負責處理商務,平均司主
要負責農林牧副業(yè),通藝司主要負責近代工礦、交通事業(yè),會計司主要負責稅務、銀行、貨
幣、度量衡等事務。這反映出清政府()
A.以發(fā)展經濟為首要目標B.為政治變革積極做準備
C.積極參與國際貿易競爭D.意在擴大政府財政來源
12.韓三平是電影《建國大業(yè)》的導演,記者在采訪他時,他說了這樣一段話:“代表大多
數(shù)人的要求,這是國民黨失敗、共產黨勝利,蔣介石失敗、毛澤東勝利的根本原因?!弊钅?/p>
體現(xiàn)共產黨“代表大多數(shù)人的要求”的制度是()
A.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B.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一國兩制”的和平統(tǒng)一方針
13.1948年石家莊大河村根據地農民用投豆子方式選舉干部,誰背后碗中的豆多,誰當選,
故名“豆選”,如圖為版畫《豆選》的一部分。這幅畫體現(xiàn)了()
A.全國農民逐步實現(xiàn)當家作主的愿望B.男女平等已經成為普遍的社會風氣
C.解放區(qū)重視維護人民民主政治權利D.中國共產黨開始進行民主制度探索
14.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實行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地方和軍隊的蘇維埃代表均
由選舉產生,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全國蘇維埃臨時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是最高
政權機關,下設各類機構。這()
A.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萌芽B.為建立人民共和國奠定理論基礎
C.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革命道路D.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15.民國初年,政黨政治異?;钴S,有激進和保守二派之分。各種政黨分化組合,黨派林立,
國民黨力量強大,曾一度在國會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因受執(zhí)政者打壓,任何政黨都未進入國
家權力的核心,政黨政治的實踐以失敗告終。由此可知()
A.共和制度喪失生命力B.民主政治不合時宜
C.專制政體擴大影響力D.政治革新道路曲折
16.如表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基層管理方式的變化表。這一變化反映出我國()
1958?1982年人民公社擁有集體資金的統(tǒng)一分配與調度權
1982~2001年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群眾自治性組織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區(qū)黨支部成員和社區(qū)黨員充當網絡信息員以及參與社區(qū)治理
A.基層自治已經成熟B.基層職能在不斷完善
C.人民權利得到保障D.國家治理體系的發(fā)展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0分)
17.南京臨時政府匆匆成立后,相繼頒布了《修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以下簡稱
《組織大綱》)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將臨時政府的政治體制迅速樹立。
材料一:《臨時約法》共分7章、56條,在規(guī)定了“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和人民
應該享有的諸種權利后,明確規(guī)定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國家制度,肯定了三權分立的原則。
-張豈之、陳振江、江沛《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
(1)《臨時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指出其在當時的實質意義,結合所
學分析《臨時約法》的歷史意義。
材料二:《組織大綱》規(guī)定,臨時大總統(tǒng)有“統(tǒng)治全國”、“統(tǒng)帥海陸軍”之權;經參議院
同意,“有宣戰(zhàn)、媾和、締結條約”、“制定官制、官規(guī)兼任免文武官員”、“任免國務委
員及外交專使”、“設立臨時中央審判所”等權力。顯然,臨時大總統(tǒng)是名副其實的國家元
首……建立這樣的政府體制,固然有孫中山對于美國政府體制心儀已久的原故,在當時也確
實有必要。
-張豈之、陳振江、江沛《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
(2)比較以上兩個文件關于總統(tǒng)權力的規(guī)定,并結合所學分析中華民國政體發(fā)生的變化。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商鞅變法規(guī)定:”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宗室非有
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原來“屬籍”的標準是以與君之血緣而定,今則無軍功便攀不上半
點關系。這是對王族宗室制度的重大改革。它既可以切除一切舊宗法世襲傳統(tǒng)勢力之家存在
的根子,又可抑制新的宗族集團的發(fā)生,使庶民個體小家庭有機會崛起。商鞅還實行了“編
戶齊民”制,每一個小家庭在國家版籍上單獨著冊立戶,直接與政府發(fā)生聯(lián)系,家庭成員普
遍取得“公民”身份。商鞅在編戶齊民中實行鄰伍、鄰里互保制,重橫向的鄰伍、鄰里關系,
而不重縱向的血緣關系,非血緣的社會關系超過族內關系。
--摘編自張金光《商鞅變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1)根據材料,概括軍功爵制推行所取得的成效。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編戶齊民制度推行的影響。
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明清時期,農村經濟快速發(fā)展。隨著大土地所有制的發(fā)展,農村中失地農民大部分
淪為佃農或者雇工,但在農業(yè)雇傭關系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雇工家庭也不超過8%。商品經濟向
農村發(fā)展,江蘇吳江地區(qū)“綾羅紗綢出盛澤鎮(zhèn),奔走衣被天下”。紡織業(yè)發(fā)展帶動了桑蠶業(yè)
和植棉業(yè),湖州“以參為田”,蘇州嘉定地區(qū)“種稻之田約止十分之一”。同時,在江南的
農村開始出現(xiàn)一種包買制:城市商人向手工業(yè)者供給原料,收買成品。
—高壽仙《中國與英國的原始工業(yè)化:資本與制度問題》
材料二:明清時,唐宋以來被稱做“草市”的新型市鎮(zhèn)得到充分發(fā)展。據統(tǒng)計,宋代江浙地
區(qū)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現(xiàn)了71個市鎮(zhèn),明代達316個,清代增至479個。市鎮(zhèn)之間的直線距
離不過數(shù)十里。一些市鎮(zhèn)的規(guī)模與居住人口都超過府縣治所,這些市鎮(zhèn)充斥著牙行、布莊與
手工作坊,收納周邊個體民戶產品,進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銷遠方市場。
一摘編自趙岡《中國城市發(fā)展史論集》
(1)根據材料一,指出明清時期農村經濟發(fā)展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指出明清時期新型市鎮(zhèn)“新”的表現(xiàn)。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時期我國
社會經濟轉型的不利因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秦朝開始,史書中寫到皇帝時用“上”代稱。材料中“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意
思是全國的軍政事務,無論大小都由皇帝一人裁決,反映了皇帝制度的主要特點是皇帝獨裁、皇
權至上,D項正確。
中央集權是相對地方分權而言,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
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排除A項;
皇帝獨尊是建立在皇權至上的基礎上的,乃是皇權至上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排除B項;
皇位世襲是皇位在皇帝一家一姓中傳承,排除C項。
故選:D。
本題考查秦朝的皇帝制度。需要考生掌握皇帝制度的內涵及特點。
本題考查秦朝的皇帝制度,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三司使陳旭因違反'三公不按吏'制度,于朝堂‘傷人’,被監(jiān)察官彈劾并
被罷職務,樞密使晏殊以笏擊人折齒,監(jiān)察官員曹修古認為其‘忿躁亡大臣體',予以彈劾”可
知,三司使陳旭和樞密使晏殊遭到監(jiān)察官員的彈劾,反映宋代監(jiān)察官員堅決維護法紀,B項正確;
材料未涉及皇權的加強,排除A項;
監(jiān)察機構不屬于中樞機構,排除C項;
材料未涉及行政效率提高,排除D項。
故選:Bo
本題考查宋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結合題干”三司使陳旭因違反‘三公不按吏'制度,于朝堂
‘傷人’,被監(jiān)察官彈劾并被罷職務,樞密使晏殊以笏擊人折齒,監(jiān)察官員曹修古認為其‘忿躁
亡大臣體’,予以彈劾”及宋代加強專制措施的意義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宋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考查學生根據材料進行分析理解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使職差遣”侵奪了原來職官的權力,新出現(xiàn)的一些使職導致原來的一套
官僚體系紊亂,新的權力體系逐漸產生,故選D項;
三省六部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三省雖有變革,但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
故排除A項;
安史之亂后雖然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但地方節(jié)度使還不能控制中央,排除B項:
唐代外重內輕的局面形成于唐玄宗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后隨著藩鎮(zhèn)割據的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
已經非常嚴重,排除C項。
故選:D。
本題考查的是安史之亂,要求考生在掌握識記的基礎上進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本題考查的是安史之亂,側重于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對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4.【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該遺址中有城址和珍貴的青銅器,青銅器上還有召公相關的銘文記載,結合所
學,西周實行分封制,召公爽被分封在了燕地(今北京),由此可知該遺址很可能是燕國早期都
城的所在地,A選項正確;
材料體現(xiàn)不出宗法制和多元一體,故B和C錯誤;
西周時期“工商食官”,該遺址反映的是官營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排除D。
故選:Ao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對分封制相關知識的把握。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學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
能力。
5.【答案】C
【解析】A.密折制度不是強調行政效率,而是強調秘密。
B.密折制度只是駕馭群臣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強化皇權。
C.密折制度符合明清時期強化君主專制的特點,通過君主對大臣的控制,而強化了君主的權力。
D.反映的是官僚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溝通制度并不是民情上達的表現(xiàn)。
故選:Co
本題主要考查明清君主制度的強化,要求學生結合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強化的措施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君主專制強化的趨勢特征,還要搞清楚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強化的特點。
6.【答案】A
【解析】依據材料“民不逃粟,野無荒草,則國富”、“修力本業(yè),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可
知,商鞅把農業(yè)作為本業(yè),強調發(fā)展農業(yè)的重要性,故A項正確。
材料沒有涉及軍功問題,故B項排除;
中央集權強調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材料中強調的是發(fā)展農業(yè)問題,故C項排除;
材料沒有涉及取信于民的信息,故D項排除。
故選:Ao
本題考查商鞅變法,解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材料“民不逃粟,野無荒草,則國富”、“修力本業(yè),
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
本題以商鞅變法的措施為切入點,旨在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西周建立后,經歷了短期的社會動蕩,為了對被征服的廣大地區(qū)進行有效統(tǒng)治,周公修
改了商朝的內外服制度,大舉分封,在保證周王室強大的條件下,將親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廣
建封國,鞏固了周朝的統(tǒng)治秩序,確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項正確;
西周通過分封制擴大了統(tǒng)治區(qū)域,加強了對被征服地區(qū)的控制。宗法制與分封制互為表里,進一
步鞏固了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并未直接實現(xiàn)對地方的有效統(tǒng)治,故A錯誤;
郡縣制和行省制分別是秦朝和元朝開始設立的地方行政制度,與題干的時間不符,故CD項錯誤。
故選:Bo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分封制,結合分封制的目的進行分析即可。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分封制,側重對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分封制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周王室的統(tǒng)治。
8.【答案】C
【解析】A、中書省是元代中央的最高行政機構,與材料“元代地方政務”無關,故A項錯誤;
B、元代地方政務(行省內部)實行的是圓署或圓坐署事,即采用聚會形式進行裁決,裁定結果
由與會官員聯(lián)名署押,保留了元代蒙古貴族集體決策的民族色彩,故B項錯誤:
C、圓署或圓坐署事是蒙古貴族內部比較民主的集體決策方式,體現(xiàn)了官僚群體內相對民主,故C
項正確;
D、元代地方政務實行圓署或圓坐署事,使每個地方官員都不可能獨立行使權力,這有利于皇帝
的集權與政令的貫徹執(zhí)行,故D項錯誤。
故選:Co
本題考查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意在考查學生對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掌握。
注意區(qū)分元朝行省制度與中書省的不同,掌握元朝行省制度的內容和作用。
9【答案】D
【解析】由“吳道子在創(chuàng)作宗教畫時總是按照生活的邏輯,自由地對宗教人物作現(xiàn)實的加工”可
知吳道子的宗教畫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世俗化的特點,D項正確;
材料沒有提及“注重表現(xiàn)人物的神韻意趣”的信息,A項錯誤;
材料中沒有說明吳道子作畫時特別追求神韻、意境,忽略所畫對象的真實性,與“達到了得意忘
形”不符,B項錯誤;
“按照生活的邏輯,自由地對宗教人物作現(xiàn)實的加工”,并非吸取外來風格,C項錯誤。
故選:D。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書畫成就,考生需要結合中國古代繪畫的發(fā)展演變趨勢來回答。
本題主要通過中國古代的書畫成就來考查考生閱讀史料、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知識等能
力和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素養(yǎng)。
10.【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根據“城邦”、“財產等級制”、“陪審法庭”、“觀劇津貼”可判定
它屬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內容,故選A;
其它BCD三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選:Ao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羅馬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緊扣關鍵信息“城邦”、“財產等級制”、“陪審
法庭”、“觀劇津貼”并結合已學知識分析即可。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羅馬法??疾閷W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903年9月,清政府設立商部,下設四個司,涉及經濟發(fā)展
的多個領域,主觀目的是增加清政府的財政稅收,D項正確;
當時期清政府的首要目標是鞏固政權,不是以發(fā)展經濟為首要目標,排除A項;
清政府設立商部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不是為政治變革做準備,排除B項;
材料體現(xiàn)不出清政府參與國際貿易競爭,排除C項。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了清末新政,要求學生結合清末新政的特征及影響來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清末新政,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依據題干“代表大多數(shù)人的要求”,結合所學可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是國
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這一組織形式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行使當家作
主的權力,符合題干信息,故C項正確.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一項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包括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地位
等,不符合題意,故A項錯誤.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主要涉及少數(shù)民族的問題,不符合題意,故B項錯誤.
“一國兩制”的和平統(tǒng)一方針是涉及祖國統(tǒng)一問題,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
故選C.
本題考查新中國初期的民主政治.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抓住關鍵信息、
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代表大多數(shù)人的要求”,結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對材料
進行分析理解即可.需要掌握新中國初期的民主政治的成就.
13.【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1948年石家莊大河村根據地農民用投豆子方式選舉干部,誰背后碗中的豆多,
誰當選”可知,材料體現(xiàn)的是解放戰(zhàn)爭期間,根據地人民用投豆子方式選舉干部的情況,在當時
人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的情況下,這一措施有效維護了解放區(qū)人民的政治權利,C項正確;
此時解放戰(zhàn)爭尚未結束,當時人民還未實現(xiàn)當家做主的愿望,排除A項;
材料無法體現(xiàn)男女平等的社會風氣,排除B項;
早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已經開始進行民主制度探索,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
故選:Co
本題考查解放區(qū)的民主政治建設,需要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本題考查解放區(qū)的民主政治建設,考查學生分析材料信息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4.【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實行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地方和軍隊的蘇
維埃代表均由選舉產生,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全國蘇維埃臨時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
是最高政權機關,下設各類機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農
村革命根據地軍民,選舉地方和軍隊蘇維埃代表,組成最高權力機關,建立的工農兵代表大會制
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萌芽,A項正確;
為建立人民共和國奠定理論基礎的是《論人民民主專政》,排除B項;
材料并未體現(xiàn)革命道路的開辟,排除C項;
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直到1935年才提出,排除D項。
故選:Ao
本題主要考查了解放區(qū)的民主政治建設,要求學生結合解放區(qū)民主政治建設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解放區(qū)的民主政治建設,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
能力。
15.【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政黨政治異?;钴S,國民黨力量強大,政黨政治的實踐以失敗告終”可知,
民國初年,政黨政治從異?;钴S走向最終失敗,說明近代政治革新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
充滿曲折,D項正確;
共和制度只是暫時遭遇挫折,并未喪失生命力,A項排除;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深人人心,民主政治順應歷史潮流,B項排除;
專制改體不得人心,袁世凱的獨裁統(tǒng)治及復辟活動引起民眾聲討,最終以失敗告終,C項排除。
故選:D。
本題考查維護共和的斗爭,解題的關鍵信息是“政黨政治異?;钴S,國民黨力量強大,政黨政治
的實踐以失敗告終”。
本題為中檔題,考查維護共和的斗爭,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6.【答案】D
【解析】依據材料可知,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基層社區(qū)職能屢次變化,結合所學可知,這說明我
國基層管理方式在不斷適應國家治理的轉變,即體現(xiàn)了國家治理體系的發(fā)展,D項正確;
基層自治尚處于探索的過程中,并沒有成熟,排除A項;
材料中基層職能在不斷發(fā)生轉變,而非完善,排除B項;
人民權利是需要通過制定法律來保障的,材料無法體現(xiàn),排除C項。
故選:D。
本題考查現(xiàn)代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需要考生掌握新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166-2024無損檢測紅外熱成像檢測總則
-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觀后感集錦15篇
- 乙肝病毒的傳播與預防
- 小學學校章程建設工作方案
- 國家電網安全生產培訓
- 康復新液聯(lián)合點陣射頻治療敏感性皮膚的臨床研究
- HDAC6激活cGAS-STING通路介導同型半胱氨酸誘導的神經慢性炎癥
- 二零二五年度陜西石油化工行業(yè)勞動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營養(yǎng)健康管理合同范本
- 康復護理品銷售工作總結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8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三年級數(shù)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附答案
- 中醫(yī)診療方案腎病科
- 2025年安慶港華燃氣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1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玩具有害物質風險評估-洞察分析
- (高清版)DZT 0073-2016 電阻率剖面法技術規(guī)程
- 完整2024年開工第一課課件
- 高一學期述職報告
- 三廢環(huán)保管理培訓
-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早產兒姿勢管理與擺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