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嬰【幼】兒心理學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頁。我國現行通用兒童心理發(fā)展階段的劃分兒童期嬰兒期(0-1歲)新生兒期(0-1月)嬰兒早期(1-6月)嬰兒晚期(6-12月)幼兒早期(1-3歲)幼兒期(3-6歲)學齡期(6、7歲-18歲)幼兒初期(3-4歲)幼兒中期(4-5歲)幼兒晚期(5-6、7歲)學齡初期(6、7-11、12)學齡中期(11、12-14、15)學齡晚期(14、15-17、18)嬰兒期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頁。第一節(jié)嬰兒心理學概述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頁。一什么是嬰兒心理學嬰兒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學科。是研究嬰兒期兒童【0-3歲】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的科學。嬰兒心理學密切相關的其他心理學學科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頁。二學習嬰兒心理學的意義1、有助于了解嬰兒心理發(fā)展的基本知識:2、幫助父母和嬰兒照料者掌握科學的發(fā)展理論,使其能正確的認識嬰兒的心理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3、為早期教育提供嬰兒心理學基礎。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頁。三研究嬰兒心理學的方法人的心理是內隱的,但是在人的心理活動中通常伴隨有一定的行為、語言、表情,并可能產生一定的物質產品。心理學一般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間接)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1、觀察法2、實驗法3、調查訪問法4、測驗法5、活動產品分析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頁。第二節(jié)嬰兒心理的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頁。一大腦的發(fā)育與嬰兒心理的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頁。腦的基本結構1、腦由大腦、小腦、間腦、腦干組成2、大腦由左右兩半球構成3、大腦表面覆蓋著大腦皮層4、大腦皮層由140億個左右的神經細胞組成。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頁。5、大腦皮層的機能分區(qū)(大腦皮層是人的心理現象最重要的機能結構)(1)頂葉:智力活動、軀體感覺中樞(2)額葉:言語中樞(3)枕葉:視覺中樞(4)顳葉:聽覺中樞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0頁。腦的發(fā)育與嬰兒心理的發(fā)展
大腦的發(fā)育出生:350-400g,約占成人腦重的25%6個月:700-800g,約占成人腦重的50%12個月:800-900g,約占成人腦重的60%24個月:1050-1150g,約占成人腦重的70-75%36個月:接近成人此后發(fā)展變慢15歲達到成人水平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1頁。神經元的發(fā)育胎兒期,神經元的數量就接近成人,約1000-2000億個出生后,神經元發(fā)育的主要任務是形成突觸,構建復雜的神經網絡系統(tǒng)(表明嬰兒處于大腦皮層發(fā)育的敏感期——刺激很重要)復雜的神經網絡的形成是嬰兒各種能力產生的生理基礎神經元發(fā)育的另一重要事實是神經纖維的髓鞘化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2頁。大腦皮層的發(fā)育大腦皮層是腦的最大、最復雜部位,占整個腦重的85%大腦皮層也是發(fā)育最晚的部分,因為它對環(huán)境刺激更敏感,更需要環(huán)境刺激的支持大腦皮層的5葉中,發(fā)育最晚和髓鞘化最晚的是額葉兩大腦半球大腦皮層在機能上是不對稱的5歲前,大腦皮層可塑性極強,具有代償功能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3頁?!咀⒁狻看竽X容易興奮,容易疲勞,所以嬰兒容易激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能持久。小腦發(fā)育晚,所以平衡能力差,動作不協(xié)調,走路不穩(wěn),容易摔跤。神經髓鞘化逐步完成,所以神經傳導易波及臨近神經組織,許多動作不精確。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4頁。二、嬰兒心理發(fā)展的一般特點1、發(fā)展的高速度;2、發(fā)展的不均衡性與整體性;
【不同階段發(fā)展的不均衡、不同方面發(fā)展的不均衡、不同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不均衡】3、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階段性;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5頁。三、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趨勢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從被動到主動從凌亂到成體系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6頁。第三節(jié)嬰兒認知的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7頁。嬰兒感覺和知覺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基本概念(1)什么是感覺?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外部感覺:反映顏色、聲音、氣味、味道、冷暖、觸壓等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皮膚覺;內部感覺:身體的平衡、運動,以及機體的饑、渴、疼痛、疲倦等的平衡覺、運動覺、機體覺等。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8頁。(2)什么是知覺?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的反映。空間知覺:反映事物的大小、現狀、方位、距離等;時間知覺:年月日時分秒;運動知覺:物體位置變化、運動的速度;社會知覺:對他人、對自己和人際關系感覺和知覺合稱感知覺。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9頁。2感知覺在心理發(fā)展中的意義(1)感知覺是人生最初的認識過程和活動,感知覺是其它心理活動的基礎;(2)兩歲前兒童依靠感覺和知覺認識世界;(3)感覺和知覺在3-6歲幼兒的心理活動中仍占優(yōu)勢。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0頁。3嬰兒各種感知覺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兒童一出生就出現各種感覺,知覺也在出生后不久逐漸發(fā)生。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1頁。嬰兒視覺的發(fā)生、發(fā)展視覺的發(fā)生對光的察覺---最初的時間在胎兒4-5月。視覺調節(jié)---2月以前兒童不能根據物體遠近調節(jié)焦點,最佳注視距離15-25厘米。4月接近成人視覺調節(jié)水平。視覺追隨---新生兒已能用眼睛追隨物體(90度至180度)。視覺注視時間---1個月時能集中5秒,3月集中7-10分。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2頁。視覺的發(fā)展嬰兒的視敏度由低到高的發(fā)展著,發(fā)展速度逐漸降;視敏度---新生兒的最佳視距在20cm左右,出生后1天的視敏度為20/150,4周為20/60,8周為20/100,5-6個月可達20/20【相當于成人的正常視力】;生后6個月以內是嬰兒視敏度發(fā)展的關鍵期,這時候出現發(fā)育問題會引起視覺喪失;顏色視覺---新生兒就能分辨顏色,出生后第3個月開始區(qū)分紅、綠兩種光刺激,但不穩(wěn)定,4月比較穩(wěn)定;4月-8月兒童表現出顏色的偏愛(順序:紅、黃、橙、綠、藍、白、黑、紫);2-3歲說出部分顏色的名稱,3歲兒童還不能認清基本顏色,也不能很好地區(qū)別各種顏色的色調;4歲開始區(qū)別各種色調的細微差別;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3頁。
嬰兒聽覺的發(fā)生、發(fā)展聽覺的發(fā)生5-6月的胎兒聽覺感受器發(fā)育成熟。聽到1000HZ的聲音;新生兒能區(qū)分聲音的高低、出生2月后區(qū)分不同人的說話聲(尤其對母親的聲音感興趣),以及不同情感的語調;新生兒偏愛聽人的聲音、柔和的聲音、高音調的聲音;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4頁。聽覺發(fā)展3個月內,嬰兒聽覺的發(fā)展主要是皮層下腦干各級聽覺中樞的反射性聽覺反應;3個月后,有意義的聽覺活動逐漸發(fā)展;6個月的嬰兒能夠敏感地識別母親的聲音;嬰兒的聽覺閾限逐漸降低【新生兒60分貝,4-6月40-50分貝,7-12月25-40分貝】;兒童辨別聲音的細微差別方面的能力一直在增長,5-7歲比4歲時有明顯的進步;兒童在12-13歲前,聽覺的感受性一直在增長,20歲以后聽力開始下降。
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5頁。
嬰兒觸覺的發(fā)生、發(fā)展觸覺發(fā)生無條件的食物反射及無條件的防御反射證明新生兒的觸覺反應;4-5月的胎兒已經產生觸覺反應;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6頁。觸覺發(fā)展口腔的觸覺(1歲前);手的觸覺(1-2歲)【手的觸覺探索活動發(fā)展起來后,口腔的觸覺探索逐漸退居次要地位,但很長時間內,口腔的探索是手的觸覺探索的補充】視覺指導手的觸覺活動重視:要把觸覺當作嬰兒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看待,認識觸覺在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
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7頁。嬰兒動覺、痛覺的發(fā)展動覺的發(fā)展是嬰兒的動作越來越精確;兒童痛覺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fā)展的,表現在對痛覺的感受性越來越高;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8頁。
嬰兒知覺能力發(fā)展的主要特點
形狀知覺:嬰兒早期就能分辨不同的形狀;嬰兒對物體形狀有視覺偏好: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29頁。
大小知覺:6周嬰兒的知覺表現出恒常性【積木實驗】;2歲左右的嬰兒能根據語言提示區(qū)分大??;2-3歲嬰兒判別平面圖形大小的能力急劇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0頁。方位知覺:新生兒就具有方向的定位能力;嬰兒方位知覺的發(fā)展主要表現在對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別;3歲掌握上下方位;
4歲掌握前后方位;
5歲開始發(fā)展左右方位:5-7歲掌握自身為標志左右;7-9歲相對混亂左右概念時期;9-11歲靈活掌握左右概念;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1頁。距離知覺:距離知覺是個體對物體凸凹程度及遠近程度的反應。遠近距離知覺:0-3月產生物體逼近的初步反應(閉眼);4-6月產生躲避反應。凸凹知覺:嬰兒6月后就能辨別視覺深度,研究表明兒童深度知覺與爬行經驗有高相關【視崖實驗】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2頁。
時間知覺:時間知覺是對客觀現象的延續(xù)性和順序性的反映,不是通過某一個專門感官進行的;嬰兒主要依靠生理的變化產生對時間的條件反射,即“生物鐘”;幼兒對時間的知覺主要依靠生活中接觸到的現象變化;同時還根據日夜和季節(jié)變化來對時間定向;6歲后兒童開始能夠學習對持續(xù)時間進行估計;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3頁。嬰兒感知覺的培養(yǎng)(1)創(chuàng)造具有豐富感知覺刺激的的物質生活環(huán)境,提供運用多個感官訓練的機會???、聽、觸、動多種感官結合看:如色彩鮮艷的,掛在床邊的玩具(0-6月);人臉是嬰兒最感興趣的圖畫(床邊30厘米掛臉譜或不碎的鏡子);聽:受壓后作響的玩具、生活中的聲音、富有變化的嗓音觸:各種不同質地做的洋娃娃或動物(但6月下的不能玩絨毛玩具);凹凸塑料或粗糙棉布表面的小球(起按摩作用);每天堅持撫觸訓練;皮膚溫度適應性訓練的。動:翻身、爬行、主動操、被動操、跑跳、攀爬等充分的身體運動。戶內戶外結合熟悉與陌生的環(huán)境和物質材料結合)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4頁。(2)調動各種主客觀因素激發(fā)兒童的感知興趣。刺激強度、新異度、對比度、運動度;需要、已有的經驗(嬰兒愛注意:較大的、色彩鮮艷的、發(fā)響的物體;規(guī)則的圖形、人臉;變化的人聲;(3)感覺統(tǒng)合(感統(tǒng))訓練:運用專門的器械和方法,進行看、聽、觸、動結合的訓練。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5頁。嬰兒記憶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基本概念(1)什么是記憶?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識記、保持和恢復的過程;(2)記憶的過程:識記——保持——回憶(再認)(3)記憶的種類:瞬時記憶(2秒鐘以內)短時記憶(2秒以上,1分鐘以內)長時記憶(1分鐘以上,甚至終身不忘)(4)記憶的規(guī)律(遺忘的規(guī)律):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6頁。2、記憶的意義(1)記憶是整個心理活動的基礎、是積累經驗、豐富知識、發(fā)展智慧的手段(2)離開了記憶,人就無法進行更高級的心理活動,心理就無法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7頁。嬰兒記憶的發(fā)生新生兒期記憶就出現了;記憶發(fā)生的指標習慣化條件反射重學記憶記憶發(fā)生的時間【自然條件反射(10天)和人工條件反射(1-3天)】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8頁。嬰兒記憶發(fā)展的特點新生兒期是記憶發(fā)生的時期;出生后1-3個月是長時記憶開始發(fā)生的階段,3-6月長時記憶有很大發(fā)展;8個月左右出現工作記憶,即能夠把新信息和過去的知識經驗進行聯系和比較;1歲后,伴隨語言的發(fā)展,嬰兒開始出現符號表現記憶;1-2歲的嬰兒用行動表現出初步的回憶能力;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39頁。嬰兒想象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基本概念(1)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2)想象的種類: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和創(chuàng)造想象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0頁。2、想象的意義2歲后,兒童的想象迅速發(fā)展;幼兒期是兒童想象能力最為活躍的時期,想象貫穿于幼兒的各種活動中,對其認知、情緒、游戲、學習活動起著重要作用;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1頁。3、嬰兒想象發(fā)展的特點(1)新生兒沒有想象能力(2)1周歲之前的嬰兒尚無想象活動。(3)1-2歲的嬰兒只有萌芽狀態(tài)的想象,他們能夠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簡單事物反映在自己的游戲中。(4)3歲以前的嬰兒想象的內容仍比較簡單,一般是他所看到的成人或其他兒童的某個簡單行為的重復。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2頁。嬰兒思維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思維的種類:直覺行動思維(動作思維)-動作直觀形象思維(形象思維)-形象抽象邏輯思維(抽象思維)-概念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3頁。2、嬰兒思維發(fā)展的特點(1)0-1歲是嬰兒思維的準備期(發(fā)展感知覺、積累感知覺經驗)(2)1-3歲產生思維的低級形式——直覺行動思維。(3)3歲左右,在直覺行動思維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出具體形象思維。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4頁。嬰兒注意的發(fā)展1、基本概念(1)什么是注意注意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注意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心理過程,而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注意總是和認知活動同時存在的,還常伴有情緒體驗和情緒表現;(2)注意的種類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3)注意的品質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wěn)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轉移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5頁。2、嬰兒注意發(fā)展的特點新生兒新生兒出現注意的最初形態(tài)——定向性注意;新生兒出現選擇性注意的萌芽;1歲前注意的選擇性帶有規(guī)律性的傾向;從注意局部輪廓到注意全面的輪廓;經驗在注意活動中開始起作用;1-3歲注意的發(fā)展和“客體永久性”的認識密不可分(1歲半);注意的發(fā)展開始受表象的影響(1歲半-2歲);注意的發(fā)展開始受言語的支配;注意的時間延長,注意的事物增加(3歲前,注意的時間都很短,注意的事物也不多,2歲后變化較大);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6頁。第四節(jié)嬰兒語言的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7頁。嬰兒語言的發(fā)展階段(一)前語言期階段【言語發(fā)展的準備階段】(0-12月)第一階段----------簡單發(fā)音階段(反射性發(fā)音)0-3月。1個月以內的兒童未分化的哭聲(謝爾曼實驗:刺針、捆綁、饑餓、上下拋哭聲無分別);1個月的嬰兒偶爾吐露ei,ou等非哭叫聲音;2個月發(fā)出m-ma;3個月出現更多的元音a,e,ou及輔音m,h等。第二階段----------連續(xù)音節(jié)階段(呀呀語)4-8月。發(fā)出b,p,d,n,g,k等輔音和a-ba-ba-ba,da-da-da,na-na-na,ma-ma-ma,pa-pa-pa等連續(xù)音節(jié)?!疽呀浐统扇苏Z言中的詞很相似,將發(fā)展成第一批說出的詞】第三階段---------學話的萌芽階段9-12月。模仿發(fā)音;發(fā)生更多聲音和不同音節(jié)的連續(xù)發(fā)音。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8頁。(二)單詞句時期(歲)特點:用一個詞代表一句話的意思;在1歲左右能夠說出第一批詞,通常是指:重要熟悉的人物:爸爸、媽媽、奶奶等會運動的客體:貓貓、車車熟悉的動作:抱抱、拜拜、再見、粑粑熟悉的行為后果:燙、臟、濕、熱等【注意】此階段使用詞語有外延縮小和擴大的傾向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49頁。(三)多詞句時期(歲)電報句(歲):媽媽班班、娃娃排排簡單句(歲):主謂句(他覺覺了)、主謂賓句(妹妹讀書)、簡單修飾的主謂賓結構(兩個娃娃玩積木、我住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0頁。復雜句(3歲):幾個結構相互連接或相互包容的句子。幾個動詞性結構連用的連用句:”小紅吃完飯就看電視”一個動賓結構和一個主謂結構套在一起:“老師教我們做游戲”主語和賓語中包含主謂結構的句子:“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就好了“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1頁。復合句4歲:兩個或兩個以上意思關聯比較密切的單句合起來構成的句子。聯合復句:爸爸排排坐,紅紅飯飯;吃完飯后,找小華玩了一會,就看電視。主從復句:因為…所以;還…;如果…就.
發(fā)音與理解的概略年齡常摸(略)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2頁。第五節(jié)嬰兒動作的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3頁。嬰兒動作發(fā)展的含義及其類型(一)嬰兒動作和發(fā)展嬰兒的動作發(fā)展是指從出生到三歲期間,兒童的各種基本動作有規(guī)律地產生和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二)嬰兒動作的類型1、軀干和四肢的大肌肉粗大動作: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蹲、跑、跳、攀登、平衡等。2、雙手的小肌肉精細動作:抓握、雙手配合、手眼協(xié)調、對捏、搭積木、握筆、翻書、穿扣、折紙、繪畫等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4頁。嬰兒動作發(fā)展規(guī)律從整體到局部的規(guī)律首尾規(guī)律近遠規(guī)律大小規(guī)律無有規(guī)律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5頁。嬰兒動作動作發(fā)展階段(一)嬰兒大動作的發(fā)展0-1月抬頭1-3月翻身4-6月坐8-9月爬9-11月站1歲走2-3歲跑、跳、攀登、鉆、跨位移動作發(fā)展使兒童擴大了感知的范圍,發(fā)展兒童獨立性。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6頁。(二)嬰兒精細動作的發(fā)展【手的動作】;手的精細動作:抓、握、摁、擰、搖、壓、錘、撕、摔、推、拉手眼協(xié)調動作的發(fā)生發(fā)展:動作混亂階段(0-3月);無意撫摸階段(2-3月);無意抓握階段(3-4月);手眼不協(xié)調的抓握;手眼協(xié)調的抓握;手動作的發(fā)展有助于讓兒童了解事物的不同屬性,使知覺更具概括性。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7頁。適合嬰兒動作訓練的一些游戲0-6月以下:勁部訓練(俯臥);翻身訓練;手臂、腳蹬訓練(懸掛在頭部上方手能碰著的玩具;腳能踢蹬發(fā)響的玩具;敲打玩具)6-12月爬行訓練(滑板車);坐、站訓練(學步車);小肌肉動作訓練(可拍打、滾動的凸凹球類、簡單配容器物體、套疊玩具)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8頁。12-24月走步、跑步訓練(追逐玩);跳訓練(跳起取玩具);踢訓練(發(fā)響、滾動的玩具);扔接訓練;拉推訓練;(配備:蹬地車、大積木、滑梯、階梯、攀登架)手掌、手指訓練(握力:揉面粉團、手指畫、搓紙團;拇指與它指:拾皮球、拿杯子;拇指與食指:捏筆涂鴉、拾細小東西、穿珠子、撕紙)分辨力游戲:鑲嵌玩具、搭塔、玩具配套24-36月角色想象游戲:開車、打、做飯、小醫(yī)生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59頁。第六節(jié)嬰兒情緒情感心理的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0頁。什么是情緒情感?
1、情緒情感的含義:
情緒情感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
肯定的體驗
滿足
主體的需要客體
不能滿足
否定的體驗
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1頁。情緒和情感的關系1、區(qū)別
①從需要角度看,情緒是與人的生理需要相聯系的態(tài)度體驗;情感是與人的社會需要相聯系的態(tài)度體驗。
②從發(fā)生角度看,情緒發(fā)生較早,是人類與動物所共有的;情感發(fā)生較晚,是人類獨有的。
③從穩(wěn)定性程度看,情緒帶有環(huán)境性;情感既有環(huán)境性,又有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
④從表現角度看,情緒帶有沖動性,情感有意識性,始終在意識的控制之下。
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2頁。2、聯系
①情感是在情緒基礎上產生的,情感對情緒有巨大反作用。
②情緒是情感的外在表現,情感是情緒的本質內容。
③同一種情感在不同條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緒表現。
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3頁。情緒情感對嬰兒生存和發(fā)展的意義(一)情緒情感是嬰兒適應環(huán)境求得生存的重要工具;(二)情緒情感對嬰兒心理活動具有動機作用;(三)情緒情感推動、組織嬰兒的認知活動【中等強度的情緒喚醒水平能使認知活動達到最佳水平,愉快強度與操作效果間呈倒“U”關系;懼怕和痛苦與操作效果間呈直線型】(四)情緒情感是嬰兒進行人際交往的有力手段(五)情緒情感促進嬰兒個性形成基于上述對嬰兒情緒情感意義的認識,教養(yǎng)者應高度重視嬰兒的情感的培養(yǎng)。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4頁。嬰兒情緒情感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一)嬰兒情緒的發(fā)生1、嬰兒一出生即有情緒。(如哭、安靜、四肢舞動等,是嬰兒最原始的情緒反應)2、初生嬰兒的情緒反應已經分化為積極、愉快的情緒和消極、不愉快的情緒3、初生情緒具有兩個突出特點:(1)與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有關(2)是與生俱來的遺傳本能,具有先天性
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5頁。嬰兒情緒的發(fā)展(通過把握不同年齡段嬰兒的表情,了解嬰兒的內心世界)1、笑的發(fā)展(1)第一階段自發(fā)性的笑和誘發(fā)性的笑(0-5周,3個月以后逐漸消失)(2)第二階段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5周—4個月)(3)第三階段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4月以后)
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6頁。2、哭的發(fā)展(1)饑餓的哭(初生時開始)(2)發(fā)怒的哭(初生時開始)(3)疼痛的哭(初生時開始)(4)恐懼或驚嚇的哭(初生時開始)(5)不稱心的哭(初生時開始)(6)招引別人的哭(初生后第三周)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哭的現象會逐漸減少,原因是適應力逐漸增強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7頁。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嬰兒一周歲以內常哭,是正常的事,也有生存、發(fā)展上的意義;1-2歲以后的孩子還??蓿笕藙t要特別注意分清原因,區(qū)別對待:一是孩子是否在以此要挾自己,把哭做為一種手段;二是孩子是否有身體不適(嬰兒有時突然發(fā)生莫名其妙的啼哭或其他不愉快現象,可能是發(fā)病的先兆);三是自己是否過于忽視孩子。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8頁。3、恐懼的發(fā)展長期、多次的恐懼只能消極促成兒童形成膽小、怯懦、退縮的個性。嬰兒恐懼的發(fā)展經歷以下幾個階段:(1)本能的恐懼(初生就有)(大聲、高處降落、身體位置突變、疼痛等引起)(2)與知覺和經驗相聯系的恐懼(4個月左右開始)(與曾經引起過不愉快經驗的刺激相聯系)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69頁。(3)怕生(6-8月左右)(對陌生人、陌生或怪樣的物體、沒有經歷過的情況發(fā)生警覺、害怕、恐懼等)(4)預測性恐懼(歲—2歲左右)(對黑暗、動物等產生害怕,這些害怕、恐懼情緒的發(fā)生常常和家長實施的簡單、不良教育影響有關4、壓力感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0頁。第七節(jié)嬰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1頁。社會性概述1、社會性是指個體進行社會交往、建立人際關系,掌握和遵守行為準則以及控制自身行為的心理特征;2、社會性發(fā)展是指兒童從一個生物人逐漸掌握社會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與社會行為技能,成長為一個社會人,逐漸步入社會的過程;2、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社會性的發(fā)展是從嬰兒期開始的一個漫長的過程。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2頁。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內容1、親子關系2、同伴關系3、性別角色4、親社會行為5、攻擊性行為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3頁。親子關系的發(fā)展狹義的親子關系是指兒童早期與父母的情感關系,即依戀;廣義的親子關系是指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育態(tài)度與方式;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4頁。依戀的發(fā)展第一階段:無差別社會性反應的階段(0-3月)(對人的反應不加區(qū)分,無差別)第二階段:又差別社會性反應階段(3-6月)(對人的反應有差別、有選擇,對母親更偏愛)第三階段:特殊情感連接階段(6月-2歲以上)(對母親的存在特別關切,特別愿意與母親在一起,與母親在一起特別高興,這種情感別人不能代替;同時對陌生人開始怯生——陌生人焦慮——分離焦慮)第四階段:目標調節(jié)的伙伴階段。(2歲后)(嬰兒逐漸認識到母親也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嬰兒能接受母親做其他的事或暫時離開)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5頁。依戀的類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安全型的依戀有助于兒童積極的探索能力,嬰兒依戀的質量影響到兒童的同伴關系;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6頁。如何形成良好依戀?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間的母子接觸;盡量避免父母與孩子的長期分離;父母親與孩子之間要保持經常的身體接觸;父母親對孩子發(fā)出的信號要及時作出反應;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7頁。父嬰交往和嬰兒的健康成長
1父親是嬰兒重要的游戲伙伴(自由選擇游戲時,三分之二的嬰兒選擇父親為第一游戲伙伴)
2父親是嬰兒積極情感滿足的重要源泉。(嬰兒與父親更多地做的是興奮、刺激、變化多樣的游戲,并且是嬰兒最重要的安全依靠)
3父親是嬰兒積極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源泉。(嬰兒與父親的交往中,通過無意識的模仿、學習,更容易形成獨立、自主、堅強、果斷、自信、合作、勇敢、開朗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8頁。4父親是嬰兒性別角色正常發(fā)展的重要源泉。(如果沒有父親,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會受到削弱)5父親而是嬰兒認知發(fā)展的重要源泉。(與父親的交往更有利于擴大嬰兒的知識面,更有利于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和對手操作能力等)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79頁。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是嬰兒發(fā)展社會交往技能,獲得交往策略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嬰兒情緒情感、認知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同伴交往,最早在6個月的嬰兒身上看到,相互觸摸和觀望,通過哭泣對同伴作出回應;
3歲以下的孩子的同伴關系建立在交換游戲物品的基礎上;3-4歲兒童的同伴關系更多建立在口頭上;4歲后,同伴關系出現更為復雜的和互惠的游戲;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0頁。2歲以內兒童同伴交往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以客體為中心(10月以前),交往是單方面的,一方的社交行為不能引發(fā)另一方的反應,注意力指向玩具;第二階段:簡單的相互作用(10月—歲)嬰兒發(fā)出的社交行為總能得到同伴的回應,包括身體接觸、大笑或微笑、發(fā)聲或說話,給或拿玩具等。第三階段:互補的相互作用歲---3歲)出現了嬰兒間合作的游戲、互補或互惠的行為,更喜歡與熟悉的同伴玩多于與母親玩。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1頁。性別角色行為的發(fā)展1、性別角色發(fā)展的階段與特點第一階段:知道自己的性別,初步掌握性別角色知識(2-3歲);第二階段:自我中心的認識性別角色(3-4歲);第三階段:刻板地認識性別角色(5-7歲);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2頁。性別行為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階段1、性別行為的產生(2歲左右);2、性別行為的發(fā)展(3-6、7歲);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3頁。影響兒童性別角色行為的因素1、生物因素2、社會因素父母是孩子性別行為的引導者父母是孩子性別行為的模仿對象父母對孩子性別行為的強化【父親的強化作用更明顯】重視雙性化教育,特別是在嬰兒期,淡化兒童的性別角色對兒童的智力發(fā)展和性格發(fā)展是有益的。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4頁。嬰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5頁。自我意識的含義1自我意識就是作為主體的自我關于自己以及自己與他人關系(客體的自我)的認識2自我意識的結構: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調節(jié)。3自我意識在個體社會性發(fā)展中處于中心地位,其形成和發(fā)展影響著社會性其它方面的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6頁。嬰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1)自我認識的發(fā)展(哈特1983)第一階段對自己行動的認識(9-12月)
9月開始兒童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動作和主觀感覺的關系;意識到自己的動作和動作產生的結果的關系;并且能區(qū)分自己與他人動作的區(qū)別。第二階段對自己身體的認識(12-15月)
12月開始漸漸認識身體的各個部分(阿姆斯特丹鏡像),15個月才能明確區(qū)分自己身體和別人身體的器官。(劉易斯認為15個月是兒童客體我發(fā)展的一個轉折點)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7頁。第三階段對“我”字認識(15-24月)
具有用語言標示自己的能力,如從了解自己名字到使用代名詞“我”“你”
第四階段對自己心理活動的認識(24月后)
兒童開始懂得“我想做”和“我應該做”的區(qū)別,做錯事后知道臉紅害羞。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8頁。(2)自我評價的發(fā)展2-3歲開始出現自我評價,特點如下:主要依賴成人的評價(因此成人評價要客觀、公正)常常帶有主觀情緒(過高評價自己和老師)局部評價、外部行為評價、無論據評價較多。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89頁。(3)、自我調節(jié)發(fā)展從不能調控自己行為、情緒,受外界刺激和情景特點的制約。發(fā)展到能按照成人的指示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情緒。再發(fā)展到能夠自覺按自己要求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情緒。愛說“我自己……”(喜歡自己做事,自己行動)愛說“不,我就不,我偏不”(開始表示自己的主張)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0頁。第八節(jié)嬰兒個性的發(fā)展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1頁?;靖拍顐€性:是一個人比較穩(wěn)定的、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各種心理特點或品質的獨特組合【能力、氣質、性格】;個性的特點:獨特性、整體性、穩(wěn)定性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2頁。嬰兒氣質和能力的發(fā)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3頁。氣質(一)氣質的含義1、氣質是關于心理、行為在速度、強度、靈活度方面的動力傾向。2、氣質是具有生物遺傳性的個體特征(主要與先天遺傳的神經活動類型有關)3、氣質主要由先天遺傳的神經活動類型決定,本身沒有優(yōu)劣好壞之分;氣質的可塑性差,比較難以改變。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4頁。(二)氣質的類型和特點典型氣質的特點:多血質:活潑、靈活、外向粘液質:安靜、遲緩、有耐性膽汁質:反應快、易沖動、難約束抑郁質:敏感、內省、退縮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5頁。(三)嬰兒氣質的表現托馬斯-切斯觀點:
托馬斯-切斯(1986)將嬰兒情緒行為分離出9個相對穩(wěn)定的緯度(活動水平、生理節(jié)律、注意分散度、趨避性、適應性、注意廣度與持久性、反應強度、反應閾限、心境)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6頁。根據以上緯度的組合,歸納出3種不同氣質類型的嬰兒:(1)容易撫育型:醒來很愉快,不哭吵,生物機能很有規(guī)律,看到生人常微笑,吃到第一次新的食物沒有什么困難。(約40%)(2)撫育困難性:一醒來還沒有睜開眼睛就哭吵,生物機能沒有規(guī)律,成人無從掌握他們的饑餓和大小便,一遇到困難就大哭大鬧,大發(fā)脾氣,很難適應新環(huán)境。(約10%)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7頁。(3)發(fā)動緩慢型:比較溫和,既有好的反應也有壞的反應。不喜歡新的環(huán)境,如第一次洗澡、第一次吃到新的食物或第一次見到陌生人,便不高興、拒絕或哭鬧,但是假如再次遇到這些新事物,就會適應。(約15%)其余還有一些嬰兒不能明確歸入上面任何一類中,兼有幾中類型的某些特點。順應兒童的氣質特點,正確實施教養(yǎng)。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8頁。能力(一)什么是能力1、能力是保證人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并影響活動效率的心理特征。2、能力是在活動中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99頁。(二)能力的種類1、一般能力:從事各種活動都普遍需要具備的能力。(如記憶能力、思維能力)2、特殊能力:從事某些特定的活動需要具備的能力。(如辨色能力、旋律感等)嬰幼兒心理學(2)全文共115頁,當前為第100頁??ㄌ貭柕牧黧w智力和晶體智力理論流體智能:是以神經生理為基礎,隨神經系統(tǒng)的成熟而提高,相對地不受教育文化的影響,如機械記憶、分類、圖形關系等。晶體智能:通過社會文化經驗而獲得的智能,如詞匯、言語理解、普通常識等以回憶儲存的信息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3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度乳制品安全檢測與質量控制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安徽電信合同履行全程監(jiān)控合同
- 2025年度高科技產業(yè)園區(qū)土地租賃及配套設施建設合同3篇
- 2025年度留學獎學金申請代理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分手后情侶分手后共同債務清償及財產分割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高端醫(yī)療器械采購訂單及合同執(zhí)行監(jiān)管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樓樓梯口裝飾裝修工程合同樣本4篇
- 2025年度東北大豆出口貿易公司與國外采購商購銷合同4篇
- 收納盒注塑模具設計(論文-任務書-開題報告-圖紙)
- 博弈論全套課件
- CONSORT2010流程圖(FlowDiagram)【模板】文檔
- 腦電信號處理與特征提取
- 高中數學知識點全總結(電子版)
- GB/T 10322.7-2004鐵礦石粒度分布的篩分測定
- 2023新譯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語必修一重點詞組歸納總結
-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3單元第2課時“常見的數量關系”教案
- 基于協(xié)同過濾算法的電影推薦系統(tǒng)設計
- 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
- 人教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單元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