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biāo)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 專題七 文言文閱讀 專題跟蹤訓(xùn)練15-人教版高三全冊語文試題_第1頁
(課標(biāo)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 專題七 文言文閱讀 專題跟蹤訓(xùn)練15-人教版高三全冊語文試題_第2頁
(課標(biāo)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 專題七 文言文閱讀 專題跟蹤訓(xùn)練15-人教版高三全冊語文試題_第3頁
(課標(biāo)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 專題七 文言文閱讀 專題跟蹤訓(xùn)練15-人教版高三全冊語文試題_第4頁
(課標(biāo)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fù)習(xí) 專題七 文言文閱讀 專題跟蹤訓(xùn)練15-人教版高三全冊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題。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彼焯尤ァJ妪R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狈龆ブ?。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臣弒君弒:古代稱“下殺上、臣?xì)⒕睘椤皬s”B.扶而去之去:使……離開C.天下宗周宗:祭祀D.我安適歸矣適:往,到[解析]C項,“宗”應(yīng)是“以……為宗主”“歸順”的意思。[答案]C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國人立其中子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B.可謂孝乎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C.及餓且死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D.命之衰矣愿大王少假借之[解析]B項,兩個“乎”都表示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嗎”“呢”。A項,“其”:代詞,“他的”/副詞,加強揣測語氣,相當(dāng)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C項,“且”:副詞,“將要”/連詞,表示讓步關(guān)系,“尚且,還”。D項,“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代詞,“他”。[答案]B3.下列各句的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A.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B.伯夷曰:“父命也?!盋.太公曰:“此義人也?!盌.我安適歸矣?[解析]D項,為賓語前置句,其余三項是判斷句。[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號為文王,東伐紂B.左右欲兵之C.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D.皆白衣冠以送之[解析]A項,名詞作狀語,譯為“向東”,其余三項為名詞用作動詞。B項,譯為“殺”;C項,譯為“下”;D項,譯為“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答案]A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盍往歸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于是”,古今異義詞,譯為“在這時”;“聞”譯為“聽說”;“老”,形容詞用作名詞,譯為“老人”;“盍”譯為“何不”;“焉”,代詞,代指西伯昌。(2)“恥”,意動用法,“認(rèn)為…是恥辱的”;“義”,名詞用作動詞,譯為“堅持仁義”;后三句都是省略句,應(yīng)在“義不食周粟”前補充出三句的共同主語;“薇”是“野菜”的意思。[答案](1)在這時,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能夠很好地贍養(yǎng)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2)可是伯夷、叔齊卻認(rèn)為這是恥辱的事情,他們堅持仁義,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饑。[參考譯文]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要立叔齊為國君,等到父親去世,叔齊要把君位讓給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遺命。”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就逃走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的次子為國君。在這時,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能夠很好地贍養(yǎng)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等到(他們)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經(jīng)去世了,(他的兒子)武王用車載著木制靈牌,追尊西伯昌為文王,向東進(jìn)兵去討伐殷紂。伯夷、叔齊勒住武王的馬韁諫諍說:“父親死了不下葬就發(fā)動戰(zhàn)爭,能說是孝順嗎?作為臣子去殺害君主,能說是仁義嗎?”(武王)身邊的隨從要殺掉他們。太公呂尚說:“這是有節(jié)義的人啊?!庇谑菙v扶起他們讓他們離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紂的暴亂,天下都?xì)w順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認(rèn)為這是恥辱的事情,他們堅持仁義,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饑。(他們)到了快要餓死的時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換暴君啊,竟認(rèn)識不到那是錯誤的。神農(nóng)、虞、夏的太平盛世轉(zhuǎn)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們的歸宿?哎呀,只有死啊,命運是這樣不濟!”于是(他們)餓死在了首陽山。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14題。劉寵,字祖榮,東萊牟平人,齊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將閭,將閭少子封牟平侯,子孫家焉。父丕,博學(xué),號為通儒。寵少受父業(yè),以明經(jīng)舉孝廉,除東平陵令,以仁惠為吏民所愛。母疾,棄官去。百姓將送塞道,車不得進(jìn),乃輕服遁歸。后四遷為豫章太守,又三遷拜會稽太守。山民愿樸,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頗為官吏所擾。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為將作大匠。山陰縣有五六老叟,尨眉皓發(fā),自若邪山谷間出,人赍百錢以送寵。寵勞之曰:“父老何自苦?”對曰:“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它守時吏發(fā)求民間,至夜不絕,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車以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年老遭值圣明,今聞當(dāng)見棄去,故自扶奉送?!睂櫾唬骸拔嵴文芗肮孕埃壳诳喔咐?!”為人選一大錢受之。轉(zhuǎn)為宗正、大鴻臚。延熹四年,代黃瓊為司空,以陰霧愆陽免。頃之拜將作大匠復(fù)為宗正建寧元年代王暢為司空頻遷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歸鄉(xiāng)里。寵前后歷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約省素,家無貨積。嘗出京師,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頓灑埽,以待劉公,不可得止?!睂櫉o言而去,時人稱其長者。以老病卒于家。(選自《后漢書·循吏列傳第六十六》)[基礎(chǔ)專練]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乃輕服遁歸輕服:穿便裝B.山民愿樸樸:樸素C.寵簡除煩苛簡除:改變,變換D.整頓灑埽,以待劉公整頓:整理收拾[解析]簡除:減免廢除。[答案]C7.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齊悼惠王之后也,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B.eq\b\lc\{\rc\(\a\vs4\al\co1(以明經(jīng)舉孝廉,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eq\b\lc\{\rc\(\a\vs4\al\co1(頗為官吏所擾,今老矣,無能為也已))D.eq\b\lc\{\rc\(\a\vs4\al\co1(乃輕服遁歸,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解析]A項,兩句中的“之”都是助詞,前者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后者是音節(jié)助詞,無意義。B項,兩個“以”都是介詞,表示原因,可翻譯為“因為,由于”。C項,前者是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解釋為“被”;后者是動詞,解釋為“做”。D項,前者表順承,“于是”;后者解釋為“竟然”。[答案]B8.下列句子中,與其他三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A.以明經(jīng)舉孝廉B.以仁惠為吏民所愛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D.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解析]C項為定語后置句,其他三項均為被動句。A項,“舉”,被推舉;B項,“為……所……”表被動;D項,“為所”表被動。[答案]C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子孫家焉B.狗不夜吠C.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D.左右欲刃相如[解析]B項為名詞作狀語,A、C、D三項均為名詞用作動詞。[答案]B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山民愿樸,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頗為官吏所擾。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寵無言而去,時人稱其長者。以老病卒于家。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民,百姓;乃,竟然;“為……所……”表被動。(2)去,離開;長者,有德行的人;“以老病卒于家”省略主語,“以”譯為“因為”。[答案](1)(會稽這個地方)山里的百姓質(zhì)樸敦厚,有的竟然從小到老都沒有進(jìn)過集市城鎮(zhèn),(他們)被官吏侵?jǐn)_得很是(厲害)。(2)劉寵沒有說話就離開了,當(dāng)時的人稱贊他為有德行的人。(劉寵)因為年老病死在家里。[全真模擬]1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頃之拜將/作大匠/復(fù)為宗正/建寧元年/代王暢為司空/頻遷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歸鄉(xiāng)里B.頃之拜將/作大匠/復(fù)為宗正/建寧元年代王暢/為司空/頻遷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歸鄉(xiāng)里C.頃之/拜將作大匠/復(fù)為宗正/建寧元年代王暢/為司空/頻遷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歸鄉(xiāng)里D.頃之/拜將作大匠/復(fù)為宗正/建寧元年/代王暢為司空/頻遷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歸鄉(xiāng)里[解析]正確的標(biāo)點為:頃之,拜將作大匠,復(fù)為宗正。建寧元年,代王暢為司空,頻遷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歸鄉(xiāng)里。[答案]D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比公低一級,一般有大戰(zhàn)功的人才被封侯。B.“孝廉”是“孝順親長、辦事廉正”之意,漢武帝時將它設(shè)為選舉官吏的科目,以后“舉孝廉”就成為朝廷任用官員的全部來源。C.“遷”是古代官職調(diào)動的一種叫法,一般指升職。表達(dá)“降職”意思的時候,古代則常常用“左遷”一詞。D.敬辭是含尊敬口氣的用語,“劉公”中的“公”是敬辭,是對男性的長者或老人的尊稱。[解析]“舉孝廉”是朝廷任用官員的重要來源。[答案]B13.下列對文中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劉寵是齊悼惠王的后代,他的父親劉丕很有學(xué)問。年輕時他隨父親學(xué)習(xí),因通曉經(jīng)學(xué)被推舉為孝廉,被授為東平陵縣令,為官期間受到吏民的愛戴,后來他離任時,百姓送他時連道路都堵塞了。B.劉寵在擔(dān)任會稽太守期間減免廢除那些繁雜苛刻的法令,監(jiān)察不法行為,郡中秩序井然,老百姓安居樂業(yè)。C.劉寵在擔(dān)任司空期間,山陰縣有五六個老翁,每人拿著一百錢,為劉寵送行,他只在每個人的錢中挑了一枚大錢,算是接受了。D.劉寵前后連任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他清廉樸素,家里沒有多少資財。后來劉寵因年老病死在家里。[解析]C項,應(yīng)是劉寵在赴將作大匠任前。[答案]C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寵少受父業(yè),以明經(jīng)舉孝廉,除東平陵令,以仁惠為吏民所愛。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寵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兩個“以”都譯為“因為”,“為……所……”表被動。(2)“及”譯為“比得上”,“勤苦”是偏義復(fù)詞,偏在“苦”,還是使動用法,譯為“使……辛苦”。[答案](1)劉寵年輕時隨父親學(xué)習(xí),因為精通經(jīng)學(xué)被推舉為孝廉,被授為東平陵縣令,因為仁愛惠民被官吏和百姓愛戴。(2)劉寵說:“我的治政情況怎么能比得上您說的那樣呢?使父老們受苦受累了!”[參考譯文]劉寵,字祖榮,是東萊郡牟平縣人,是齊悼惠王的后代。悼惠王的兒子是孝王劉將閭,劉將閭的小兒子被封為牟平侯,(他的)子孫就遷居到牟平縣。(劉寵的)父親劉丕,很有學(xué)問,人稱他是學(xué)識淵博的儒者。劉寵年輕時隨父親學(xué)習(xí),因為精通經(jīng)學(xué)被推舉為孝廉,被授為東平陵縣令,因為仁愛惠民被官吏和百姓愛戴。母親患病,他棄官回家。送他的百姓把道路都堵塞了,車子不能前進(jìn),于是(他)穿著便服悄悄地回家了。后來,(他)多次升遷擔(dān)任豫章太守,又多次升遷擔(dān)任會稽太守。(會稽這個地方)山里的百姓質(zhì)樸敦厚,有的竟然從小到老都沒有進(jìn)過集市城鎮(zhèn),(他們)被官吏侵?jǐn)_得很是(厲害)。劉寵減免廢除那些繁雜苛政,監(jiān)察不法行為,郡中秩序井然。(他)被征召為將作大匠。(他要離開赴任時)山陰縣有五六個老翁,眉毛、頭發(fā)都白了,從若邪山谷中出來,每人拿著一百錢來為劉寵送行。劉寵安慰他們說:“父老鄉(xiāng)親們這是何苦呢?”(他們)回答說:“我們這些生活在山谷中沒有見識的人,從沒有見過郡守。以往的官員在這里任郡守時,官吏向老百姓搜刮勒索,往往到夜晚也不停止,有時攪擾得連狗也整夜地叫,老百姓不得安生。自從郡守您到任以來,狗在夜里也不叫了,老百姓也看不見官吏(搜刮)了。我們這些人年老的時候有幸遇到您這樣英明圣哲的郡守,現(xiàn)在聽說您要離開我們,因此我們互相攙扶著前來為您送行。”劉寵說:“我的治政情況怎么能比得上您說的那樣呢?使父老們受苦受累了!”(說著,他)從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