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明清時期: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中考歷史一中國古代史部分_第1頁
第七單元 明清時期: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中考歷史一中國古代史部分_第2頁
第七單元 明清時期: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中考歷史一中國古代史部分_第3頁
第七單元 明清時期: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中考歷史一中國古代史部分_第4頁
第七單元 明清時期: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中考歷史一中國古代史部分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一輪復習——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第七單元明清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一、選擇題1.(2023·珠海模擬)《明史·職官志》記載:“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誅丞相胡惟庸,遂罷中書省。其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泵鞒扇∵@些措施是為了(B)A.削弱地方勢力 B.強化君主專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實現(xiàn)權力制衡2.(2023·汕頭模擬)明太祖頒布《授職到任須知》,分為祀神、制書榜文、吏典、犯法民戶等31項,并逐項開出地方官員所應承擔的責任和所應該注意的事項。這說明當時朝廷(D)A.依賴宗教神學鞏固政權 B.文教禮治以規(guī)范秩序C.依靠嚴刑峻法加強管理 D.強化吏治以維護統(tǒng)治3.(2023·荔灣模擬)生產方面,明朝工匠們使用由鄭和下西洋進口的蘇麻離青(又稱“蘇勃泥青”)為呈色劑,形成了永宣青花顏色濃重、暈散的風格,又吸收波斯等文化的因素,產生了新器型(如扁壺、花澆)和新紋樣。這說明鄭和下西洋(C)A.推動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 B.傳播了中國先進文化C.促進了陶瓷生產水平的提高 D.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4.(2023·天河模擬)2010年以來,由中國與肯尼亞組成的聯(lián)合考古隊在肯尼亞曼布魯伊遺址發(fā)現(xiàn)了一枚永樂(明成祖的年號)通寶、數(shù)個明永樂官窯瓷器,這幾件遺物均出自考古地層。該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A)A.鄭和船隊到過非洲 B.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 C.明朝實施閉關鎖國 D.“三角貿易”的進行5.(2023·佛山模擬)衛(wèi)所制是明代的軍事制度,衛(wèi)是衛(wèi)所制下最高的軍事戰(zhàn)術單位。下表是明朝初年部分沿海地區(qū)設置衛(wèi)所的情況,這些衛(wèi)所的設立主要是為了(D)駐地山東沿海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廣東沿海衛(wèi)的數(shù)量11衛(wèi)14衛(wèi)9衛(wèi)8衛(wèi)A.配合鄭成功收復臺灣 B.防范蒙古人南下 C.抵御英國的殖民擴張 D.抗擊倭寇的騷擾6.(2023·東莞模擬)下面圖示是漢朝到清朝官員奏事時的示意圖。它形象地說明了中國古代(B)A.中央官制的完善 B.君主專制的強化 C.中央集權的加強 D.封建政權的更迭7.(2023·海珠模擬)中國自古以來形成了一整套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下表反映了我國古代國家治理的趨勢是(C)時期措施隋唐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宋分化事權,削弱相權元實行行省制度明廢丞相,權分六部,設錦衣衛(wèi)清設軍機處A.地方監(jiān)察制度的加強 B.選官制度的創(chuàng)立完善C.專制集權的不斷強化 D.經濟文化的繁榮發(fā)展8.(2023·肇慶模擬)日本學者稻葉君山在《清朝全史》中記載:“滿族統(tǒng)治者進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先師孔子’;接著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襲封衍圣公’;一六四五年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師’的頭銜,多爾袞并親自‘謁先師孔子廟行禮’。”推崇儒家學說體現(xiàn)了清朝統(tǒng)治者的(A)A.文化認同 B.重文輕武 C.罷黜百家 D.謙恭心態(tài)9.(2023·肇慶模擬)歷史課上,老師在講述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時,使用到如下圖圖片,中間的方塊代表著明清時期的思想文化,向右的F1代表著思想前進的推動力,向左的F2代表著思想進步的阻力。其中F2最有可能是(B)A.人口的增長 B.文化的專制 C.社會矛盾加劇 D.閉關鎖國政策10.(2023·廣東)在競爭激烈的科舉考試中,邊遠地區(qū)往往處于劣勢,清代科舉實行按各省分配定額錄取的制度,以體現(xiàn)對邊遠地區(qū)的照顧。這一舉措(B)A.導致了科舉僵化 B.有利于鞏固統(tǒng)一 C.加速了人口增長 D.造成了冗官現(xiàn)象11.(2023·云南)文物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圖是雍正皇帝頒發(fā)給七世達賴格桑嘉措的金印,印文由滿、蒙古、藏、漢四種文字組成,現(xiàn)藏于西藏拉薩羅布林卡。該文物可以見證(D)A.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B.元朝設宣政院管轄西藏C.明朝注重鞏固東南海防 D.清朝加強對西藏的管轄12.(2023·南沙模擬)據(jù)《清史稿》記載,平定臺灣后曾有大臣主張遷民、棄地,而施瑯則提出:“蓋天下形勢,必期萬全,臺灣雖在外島,關四省要害,斷不可棄?!笔┈樥J為臺灣“斷不可棄”的主要理由是(C)A.臺灣特產豐富 B.大陸需要吸納臺灣人口C.臺灣戰(zhàn)略地位重要 D.臺灣與內地經濟聯(lián)系緊密13.(2023·白云模擬)1571-1821年間,從美洲運往菲律賓馬尼拉的白銀共計4億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過購買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國。這種被稱為“絲—銀”貿易的“全球化”貿易(A)A.有利于明清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B.導致葡萄牙殖民者占據(jù)澳門C.為海上絲路的開通奠定基礎 D.表明當時中國已經步入近代14.(2023·宜昌)清朝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大放異彩,文學名著《紅樓夢》創(chuàng)作面世并廣泛傳播;戲曲藝術推陳出新,國粹京劇逐漸形成并流傳四方。這一時期文學藝術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背景是(B)A.推行文字獄與文化專制的強化 B.商品經濟發(fā)展與市民文化的繁榮C.設立軍機處與君主專制的強化 D.頒布禁海令與推行閉關鎖國政策15.(2023·天河模擬)清代中期以后,某藝術“繼承了宋元以來積累的大批劇本,并注意篩選、加工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者,所以其劇目的內容十分貼近民眾心理及其審美需求,并注重反映廣大群眾的心聲”。該藝術最有可能是(C)A.雜劇 B.昆曲 C.京劇 D.電影二、非選擇題16.(2023·永興縣一模)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維護和鞏固國家統(tǒng)一始終是歷史發(fā)展的主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統(tǒng)一的大國……在世界歷史中,特別是與其他古國相比,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xiàn)象?!袊鴰浊陙淼恼沃贫?,也是這個多民族的千年古國得以始終維持統(tǒng)一的重要原因。——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材料二各地域子文明兄弟民族匯聚滾動、血脈交融,共同締造了中華文明的輝煌?!瓪v史上各民族之間既有和平交往,也有軍事戰(zhàn)爭。彼此互相依存、相互吸收,血脈交融。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內聚潮流。——摘編自李治安《中華文明多元融匯與大一統(tǒng)》材料三中國邊疆最早確立于秦漢之際……在長期邊疆治理實踐的基礎上,中國逐漸形成了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種因勢而定的邊疆治理方式……——周平、李大龍《中國的邊疆治理: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1)材料一中“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根據(jù)材料概括其積極作用。(2分)中央集權制度;維護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2分)(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各舉一個能說明從隋唐到明清時期,各民族之間既有“和平交往”,又有“軍事戰(zhàn)爭”的事例。(4分)和平交往:唐朝時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北宋與遼互通使節(jié)、宋遼(西夏)議和。(2分,任舉一例即可)軍事戰(zhàn)爭:宋遼之間的多次戰(zhàn)爭、宋與西夏之間的戰(zhàn)爭、蒙古與西夏、金與南宋之間的戰(zhàn)爭、女真族與明朝的交戰(zhàn)。(2分,任舉一例即可)(3)根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中國逐漸形成了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種因勢而定的邊疆治理方式”的具體表現(xiàn)。(4分)元朝實行行省制度,設宣政院管轄西藏政教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