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學新高考聯(lián)盟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10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湖北省云學新高考聯(lián)盟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10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湖北省云學新高考聯(lián)盟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10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湖北省云學新高考聯(lián)盟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10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湖北省云學新高考聯(lián)盟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10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云學新高考聯(lián)盟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10

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①凡有景點處,即可產生景觀書寫的模式化可能;而最常見、最基礎的景觀書寫

模式,是“焦點模式,所謂“焦點模式”,即在特定時間點聚焦某個空間點而形成

構圖。古人本有“時景”之說,意謂“景則由時而現,時則因景可知”,蕭馳據此指

出:“對中國景觀傳統(tǒng)而言,由特定地理方位與特定時間交匯而形成的具體‘時象'

或許是最具特色亦最重要之一項。”這提醒我們,藝術作品中的“焦點模式”必須具

備“時間點”和“空間點”兩個要素,才有利于景觀審美的細節(jié)化。

②白居易筆下的孤山寺,蘇軾筆下的望湖樓,都曾被“焦點模式”所眷顧。比如白

居易《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寫暮色中的“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

中央”,刻畫了具體時間點中的空間點。蘇軾名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

絕》,也是選取了特定的時間點(雨后、醉后)和空間點(望湖樓下)。再如“放

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獻花游女木蘭梯,細雨斜風濕翠翹”,這是對湖

面景物和風俗的細膩捕捉。由此輻射到了更廣闊的湖面,比如放生池在望湖樓西

北方向,位于白沙堤北岸,而荷花、獻花女、木蘭舟則可能散布在水域的任意角

落。蘇詩的妙處在于:他沒有讓景物全部變得清晰,而是聚焦于當下切近區(qū)域,

讓其他景物陳列在廣大的背景區(qū)域,隨時聽候調遣。這種寫法,正是典型的“焦

點模式”。

③然而,無論在白居易還是在蘇軾手中,“焦點模式”都沒有成為最具特色、最成

體系的書寫模式,因為在白居易和蘇軾的時代,西湖“景點”本身的豐富性和體系

性尚未建立起來。當“焦點模式”并沒有被發(fā)揚光大而只是停留在散見各處或零星

迸發(fā)的狀態(tài),另外兩種模式主導了白、蘇詩歌對于西湖景觀的書寫。

④當白居易在湖面泛舟,如果沒有注目于孤山或白沙堤,他的眼睛往往處于“失

焦”狀態(tài)。如《答客問杭州》:“為我蜘踴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山名天竺堆

青黛,湖號錢唐寫綠油。大屋檐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所嗟水路無三百,

官系何因得再游?!贝嗽娛孜捕?lián)是套話,中間四句依次寫山、湖、城、船。這

樣的詩,讀起來琳瑯滿目,但從景觀學來看是支離破碎的;它們是詩人在充分了

解杭州之后,站在制高點進行俯瞰和想象的產物,而不是感官細節(jié)的準確記錄,

因此呈現出全面但模糊的景觀風貌?!叭澳J健斌w現了郡守意識、史官意識、地

志傳統(tǒng)的綜合影響,對于提高西湖景區(qū)的獨立價值與美學品位而言居功至偉,從

而幫助白居易成為西湖詩歌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然而,“全景模式”不利于景觀

1

審美的細節(jié)化,因為它傾向于取消景物之間的縱深關系和時間關系,而著重表現

平面關系。

⑤兩度官杭的蘇軾也對“全景模式”應用自如,尤其體現在有美堂吟詠中。嘉祐二

年(1057),歐陽修作《有美堂記》奠定了北宋人書寫有美堂的心態(tài)基礎和審

美基礎:“臨是邦者,必皆朝廷公卿大臣若天子之侍從……獨所謂有美堂者,山

水登臨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而盡得之。”可見,郡守意識、地志視野、

全景模式,成為“有美”二字的標準解釋。蘇軾伴杭期間也遵循此種習俗。比如《會

客有美堂周邠長官與數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聞堂上歌笑聲以詩見寄因和二首時

周有服》,這個冗長的詩題比詩歌二首本身更富有畫意,后者只有一聯(lián)寫西湖景

觀,且極度敷衍:“憑君遍繞湖邊寺,漲綠晴來已十分?!?/p>

⑥如果蘇軾沉迷于有美堂宴飲及“全景模式”書寫,他就不可能成為西湖詩歌史上

的第二座里程碑。如前所述,組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對于“焦點

模式”有新的發(fā)展,呈現出初步的體系性書寫,但是當他寫到第五首,蘇軾終于

按捺不住自己深情而深思的本性,寫了一首純然抒情的絕句:“未成小隱聊中隱,

可得長閑勝暫閑。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xiāng)無此好湖山。”此種宕開一筆、超然物

外的寫法,是蘇詩具有“理趣”的關鍵,但對于寫景而言,卻暗藏巨大的解構風險。

如《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敝涌晴方好,山色空濠雨亦奇。若

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边@首詩沒有提到一處景點,而是將西湖景觀

模糊化、整體化、抽象化,成為一種強烈主體感覺的外化投影。止匕種“不識西湖

真面目”之感,恰恰制造了無盡的美感,勾起了讀者無窮的好奇心,成為蘇軾書

寫西湖的一大法寶,或者更進一步說,是蘇軾重“神”不重“形”的美學觀在西湖書

寫中的反映。此種寫法,即可稱作“主體模式”。它成就了蘇軾書寫西湖的超凡脫

俗氣質,同時也極易造成景觀審美本身的弱化乃至消隱。

⑦在白居易、蘇軾的西湖詩歌中,“全景模式”和“主體模式”這兩種景觀書寫模式

的優(yōu)勢與劣勢都展露無遺。在“全景模式”下,西湖景觀是全面而模糊的;在“主體

模式”下,西湖景觀是優(yōu)美而模糊的;模糊,或者說景點細節(jié)的不飽滿、不明確,

以及景點之間關系的不清晰,成為二者共同的劣勢,事實上也就預示了后世詩人

努力的方向。

(節(jié)選自謝琰《論西湖詩歌的景觀書寫模式——以白居易、蘇軾、楊萬里為中心》)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焦點模式”沒有被發(fā)揚光大而只是停留在散見各處或零星迸發(fā)的狀態(tài),所

以另外兩種模式主導了白、蘇詩歌對于西湖景觀的書寫。

B.白居易《答客問杭州》一詩在景觀描寫上支離破碎,體現了“全景模式”不利于

景觀審美的細節(jié)化的缺點。

2

C.蘇軾關于有美堂的吟詠受郡守意識、地志視野、全景模式的影響,缺少對西

湖美景飽滿的細節(jié)性描摹。

D.蘇軾重“神”不重“形”的美學觀映射在西湖書寫上即將西湖景觀模糊化、整體

化、抽象化,成為一種強烈主體感覺的外化投影。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當不同的詩人按照同一種模式去書寫西湖景觀時,他們的書寫模式一般也存

在細節(jié)差別和程度差異。

B.蘇軾名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采用“焦點模式”,使望湖樓附近的

景觀獲得了出色的細節(jié)感與初步的體系性。

C.蘇詩宕開一筆、超然物外的寫法,是蘇詩具有“理趣”的關鍵,但也極易造成景

觀審美本身的弱化乃至消隱。

D.相比“焦點模式”,作者認為白居易、蘇軾的西湖詩歌中,“全景模式”和“主體模

式”這兩種景觀書寫模式一無可取。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四段觀點的一項是()

A.“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薄拙右?/p>

B.“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薄拙右?/p>

C.“萬株松樹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薄拙右?/p>

D.“湖上四時看不足,惟有人生飄若浮。”——蘇軾

4.無論是詩歌中的景觀審美,還是現實中的旅游開發(fā),歸根結底是發(fā)現更多的

“焦點”并且懂得如何將它們布置為一個體系。請結合文本,對現實中的旅游開發(fā)

提兩個意見。

5.《曉出凈慈送林子方(其二)》是楊萬里書寫西湖的最著名詩篇,請結合文

本分析這首詩的景觀書寫模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其二)

宋?楊萬里

3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云彩剪輯師

李宏偉

阿懶并不剪輯所有的云彩。有空又有心情時,他會推開門,來到狹長的陽臺,將

酒放在玻璃條桌上,躺進白色的塑料躺椅,望著天上的云彩出神。誰都不知道阿

懶在想什么,他那樣子本身就像一朵云。要是房東胡伯恰巧在這時從三樓陽臺探

出身子,就會喊一聲阿懶,問他,你現在飄到什么地方去了?問完,胡伯抬頭望

一望,想認清哪一片云彩是阿懶,但總是確定不了。直到胡伯縮回房間,阿懶也

不會回答,更不會動一動。

動的話,常常就是拿過酒來。阿懶喝酒不挑,根據手里的錢,依據當時的心情,

下班路上,拐進那家專營酒的便利店,將酒塞進老T遞來的布袋,拎回來。拿過

酒來,舉在略高于目光平行處,阿懶凝視,等待酒安靜下來。阿懶用這樣的酒對

著或遠或近,或濃或淡,或厚或薄,或者干脆懶得形容的云彩。哪一片云讓他心

里一動,無論是喜歡還是討厭,他都注目其上,多看兩眼,便能從中發(fā)現不足,

至少是他不滿意的地方。先在心里勾勒,差不多時,將酒杯舉到面前,低下去,

再從酒水的倒映中,找出那片云,另一只手的食指在倒映的云影上輕輕劃動。

再看那云,依從阿懶的動作,溫馴地舍棄被他剪切的部分,卸去負擔般更輕逸地

流蕩起來,要么就是更專注地行起當行之事來。這時的阿懶已經不關心那云,他

只盯著杯中的酒,頗為緊張,頗為期待,仿佛這是新釀得的,至少也是剛用全新

的手法,調制而成的??瓷虾靡粫海e到嘴邊,呷一口,讓云彩的味道在口

腔游走。隨后,順從咽喉落入胃里,擴散至全身。等上三五分鐘——大約是被一

朵云托起來的那個時間,阿懶便會露出滿意的神色。到目前為止,他沒有不滿意

的。誰都知道,每一朵云彩都是獨一無二的;阿懶知道,他每一次的剪輯手法都

是不重復的。兩相重疊,怎么可能不是一杯值得用更多耐心去品味的酒呢?

這天下班進到店里,老T沒有如往常那樣遞過裝酒的布袋,而是看著阿懶,幾次

欲言又止。阿懶看著老T,靜心等待。終于,老T撓撓頭說,明天晚上有空的話,

在胡伯家喝酒,明天是胡伯的生日。哦,阿懶點點頭,我下班就過來,需要做什

么特別的準備嗎?老T再次撓撓頭,為難地看著阿懶,不是要禮物,胡伯很想他

4

女兒,要是……阿懶截住老T的話,要是他女兒能回來的話,胡伯會高興得跳起

來嗎?老T瞪阿懶一眼,回來是不可能的,能來個電話,道一聲生日快樂,胡伯

就心滿意足啦。

怎么,父女倆有什么心結解不開?阿懶聽胡伯嘮叨過一兩回,知道他有個女兒,

自租住以來卻從未見過,雖然奇怪,但也沒多想,更不好問。既然老T說到……

心結這種事,誰知道呢。老T說胡伯女兒小時候,跟他可親了,他走到哪兒女兒

跟到哪兒,胡伯也真疼女兒,從來不說個不字,臉色都不舍得變一下,永遠笑著

對她。我能做什么呢?阿懶望望門外,淡淡的霞光散落在地上。不用做什么,老

T搖搖頭,我就是和你說說,你進來之前,我剛給她女兒打電話,想提醒一聲,

可撥打兩次都沒人接,便再沒力氣打了。老T停頓好一會兒,恢復些精神,不是

要讓你來打,明天晚上,別提這些事就成。

第二天,天一直陰著,預報了一天的暴雨仍舊卷在天上。阿懶回到家里,剛從櫥

柜里拿出那瓶多年帶在身邊的白酒,敲門聲就響起來。老T站在門口,不太高興

的樣子。你總算回來了,我一個人面對胡伯,真有點扛不住。胡伯站在廚房的窗

戶邊,望著又暗去幾分的天空,那身影比天空還暗。桌上擺著一堆帶殼花生、一

碟開心果、一盤洗凈沒切的黃瓜。三只酒杯,其中兩只已然動過。阿懶打過招呼,

依著老T的話,坐在朝向窗戶那一邊。天上的云在加速流動,要不了多久雨肯定

落下來。胡伯轉過身,看著桌面。本來想做幾個菜,實在……

這樣挺好,就喝點酒,聊會兒天。老T早就倒?jié)M三只杯子,趁勢端起,向著阿懶,

說,胡伯的廚藝那是沒得說,一道菜你吃了無數遍,下次仍舊像第一次嘗到。胡

伯笑著舉起杯,你直接說我只會那幾樣不就得了。他又向著阿懶,早年好琢磨這

些,現在懶得動了,過幾天吧,我來整條魚。謝謝胡伯。阿懶舉起酒杯,頓一頓,

祝胡伯身體健康。三個人喝下去,各自倒上,阿懶正伸手去抓一把花生,一串雷

炸過來,回音未絕,雨便趕了下來。到處都是雨水擊打的聲音,迅速由滴變成串。

胡伯偏過頭,望著雨以及掛下雨水的晦暗天色,出著神。

接下來喝得就更快了,還沒說上幾句,一瓶酒已沒了大半。像是配合他們的節(jié)奏

似的,雨還在加大速度,嘩嘩的聲音帶著爆裂聲,電閃雷鳴都難以從中突圍,仿

佛整個小城正被由上往下地吞沒。小城之外的世界,早與雨水沆灌一氣。老T

一邊示意阿懶不要擔心,只管配合胡伯的節(jié)奏,一邊東拉西扯些笑話閑篇。阿懶

正愁著不知道講什么時,胡伯開口了。胡伯說女兒曾問我見過空心的雨沒有,我

說沒見過呀。她又說,我想見見……胡伯問,你們見過空心的雨嗎?阿懶自問,

但給不出肯定的答案??招牡挠暝撌鞘裁礃拥??那空的心里,究竟是什么呢?阿

懶想不明白,但他知道,就算他能想明白,也無法通過剪輯云彩,達成那樣的效

果:就算他能完成空心的雨,讓它落在胡伯的女兒所在的城市,胡伯的女兒也認

不出來。胡伯問完,又另起一行似的,說那天的雨比今天還大,一盆盆倒下來,

從午飯后一直不停歇,你都搞不清楚,天是真的到時間黑下來的,還是雨把天下

黑的。但那場雨是實心的,因為我女兒生在那天。天上倒的是雨水,落在我心里

可都是綢緞,都是珍珠。

5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寫了一個名為阿懶的青年,嗜酒,隱匿街巷,懷有異能,無所不能。

B.作者起名頗有意趣。阿懶,顧名思義,不汲汲于剪輯云彩;胡伯,彌年壽考

曰胡。

C.阿懶是豁達的,看似隨意剪裁出來的每一朵云彩,他都認為是獨一無二的。

D.空心雨的重點不在雨,而在心。胡伯酒后的胡言,說的就是他的心。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標題充滿了想象,剪輯師是世俗的部分,前綴“云彩”二字則又指向神奇、玄幻。

B.本文是一篇詩話小說,具有輕逸、精妙的敘事特點,讀者難以輕易抓住故事

內核。

C.本文語言凝練、簡省,多用短句。阿懶陽臺獨坐,三人喝酒,小城大雨都頗

有畫面感。

D.作者通過動作、神態(tài)、對話及側面描寫來刻畫人物心理,讓讀者體會其精神

世界。

8.省略號具有表情達意的效果,請分析文中劃線句省略號的用意。

9.評論家田耳認為“本文富含想象力,朝向卻又是返璞歸真請結合文本加以分

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6

孔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夫仁者,必恕然后行。行一不義,殺

一無辜,雖以得高官大位,仁者不為也。夫大仁者愛近以及遠及其有所不諧則虧

小仁以就大仁。大仁者恩及四海,小仁者止于妻子。妻子者,以其知營利,以婦

人之恩撫之,飾其內情,雕畫其偽,孰知其非真?雖當時蒙榮,然士君子以為大

辱。故共工、歡兜、符里、鄧析,其智非無所識也,然而為圣王所誅者,以無德

而茍利也。(甲)豎刁、易牙,毀體殺子以干利,卒為賊于齊。(乙)故桀、紂

以不仁失天下,湯、武以積德有海土,是以圣王貴德而務行之。(丙)《孟子》

曰:“推恩足以及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古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

其所有而已?!?/p>

(節(jié)選自《說苑?貴德》)

材料二: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

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

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

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

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

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異室,故竊異

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

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

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

矣。

(節(jié)選自《墨子?兼愛》)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

案標號涂黑。

夫大仁者[A]愛近IB]以及遠[C]及其[D]有所[E]不諧舊則[G]虧小仁[H]以就大仁。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貴,看重、重視,與《老子四章》中“不貴難得之貨”的“貴”詞義相同。

B.妻子,指妻子和兒女,此詞所在的這句話引自孟子的《齊桓晉文之事》。

C.家,指家庭,與《大學之道》中“身修而后家齊”的“家’所指范圍相同。

D.具,齊備,與《鴻門宴》“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具”詞性不同。

7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不符合真正的仁義,即使能得到高官顯位或者當時享受到榮耀,有學問

而品德高尚的人也不會去求取的。

B.共工、歡兜他們這些人有智慧有見識,最后落得被圣王誅殺的結局,是因為

他們沒有德行而且為了利益茍且偷生。

C.墨子從父子、兄弟、君臣之間的不相愛,到盜賊橫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

諸侯互相攻伐,論述了亂“起不相愛”的觀點。

D.語言質樸平實,句式整齊而富有變化;議論說理層層深入,邏輯性強,有說

服力。這是典型的“墨子式”說理特點。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以婦人之恩撫之,飾其內情,雕畫其偽。

(2)豎刁、易牙,毀體殺子以干利,卒為賊于齊。

14.下面這段文字應該放在甲、乙、丙處的哪一個位置?請說明理由。

故人臣不仁,篡弒之亂生;人臣而仁,國治主榮;明主察焉,宗廟大寧。夫人臣

猶貴仁,況于人主乎?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

病虎(節(jié)選)

岳珂

長風吹谷白日暗,曠野人稀云黯淡。

狐貍嘯舞豺狼嗥,病虎妥尾行蓬蒿。

壯心空在筋力疲,寂寞長饑眠白晝。

男兒奮跆①亦渠似,肯復虛為倚崖死。

8

君不見南山白額曾報恩,墻頭金枕投何人②。

【注】岳珂,字肅之,號倦翁,岳飛之孫,屢遭當局打壓,作此詩時已年近花甲。

①跆jig,絆倒,奮跆指人的時運有起有落。②《太平廣記》記載:周義喜助人,

一只被官府追捕的猛虎化為少年登門求助,周義慨然藏之于家達百余日。猛虎離

去后,又化為少年,乘夜逾墻入周義家,拋下金枕一個以報恩。白額:猛虎。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荒原長風肆虐、白日暗淡、人跡罕至,渲染了凄涼的氛圍,為群獸的

出沒做了鋪墊。

B.三、四句描寫狐貍豺狼嘯舞且嗥,“百獸之王”吞聲藏形、疲乏饑餓,二者形成

鮮明對比。

C.“壯心”一句化用曹操“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詩句,詩人賦予病虎以人的感情和

性格。

D.本詩由虎及人,亦以人比虎,點出英雄男兒猶如病虎,經歷命運起伏,在寂

寞中沉淪而死。

16.前人寫虎,大多把它當做兇猛和惡勢力的象征,而本詩卻寫虎之病疾、落難

等以詠物抒憤,請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擔當著國家社會興盛的重責,應當以《論語?泰伯》曾子所說的

“,”自勉。

(2)《春江花月夜》中,與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有異曲同工之妙

的一句是“”;詩人張若虛孤身漂泊在外,因此詩中描寫的明月給

人的感覺也是孤單的,“”一句便是明證。

(3)后世多將軍隊中的同事稱為“袍澤”,這個詞源自《詩經?秦風?無衣》中

""和“”兩句0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9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兒化”是北京極具特色的語言文化現象。兒化往往利用卷舌作用生成一種與原有

語音形式相近的新形式,從而在原有意義的基礎上引申出新的意義。例如,“尖”

至『‘尖兒",“亮”到“亮兒”,兒化后詞性發(fā)生了改變,詞的功用得以擴大。兒化誕生

起就與附加詞義和感情色彩相聯(lián)系:可表示“細小”,如門縫兒、家雀兒;可形容

“喜愛”,如胡同兒、發(fā)小兒;①,如敗家子兒、破爛兒……但其

表示愛憎褒貶也需要看具體的對象和情境。兒化,因其在語音、詞匯上的豐富功

能和意蘊,得以在上千年的語言流變中保存和發(fā)展。

《紅樓夢》是以北京話為語體寫成的,這個語體的重要標志就是引入兒化詞。曹

雪芹對兒化詞的運用是獨具匠心的。其兒化用語多出現在口語場合,例如在人物

對話如拉家常、閑聊中。賈府中運用兒化詞語的上自賈母、王熙鳳下至劉姥姥、

老嬤嬤等階層。當然,②,兒化詞的表意也各異:賈母的兒化詞

語包含對晚輩的關愛,鳳姐兒則多表現為幽默打趣,劉姥姥等下層人物多出自質

樸粗俗。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

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19.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中,多處用到兒化。其中寫初春景象的,如:“花

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闭埥Y合上文簡

析本句中“兒化”音的效果。

20.下面是《紅樓夢》中第四回標題,請結合標題簡要概述該回的主要情節(jié)。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題。

2020,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荊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

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①接近14億左右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打

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②災難雖巨大,但壓不垮英勇的中國

人民。寒冬再漫長,也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經過艱苦努力,付出巨大犧牲,湖

北保衛(wèi)戰(zhàn)、武漢保衛(wèi)戰(zhàn)取得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統(tǒng)

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我們挺過來了!”③鐘南山院士的感慨,廣泛的引發(fā)共鳴。④截止5月9日24

時,31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2901例。累

計治愈出院病例78120例,治愈率達到94%。復工復產加快推進,到4月中旬,

10

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平均開工率達99%,民營企業(yè)復工率超過90%,中小企

業(yè)復工率超過80%……

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和現代文閱讀n中畫波浪線句子都有“挺”字,請簡要說

說二者用法上的不同。

甲:這樣挺好,就喝點酒,聊會兒天。

乙:我們挺過來了!

22.文中帶序號的句子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

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樹木是大地寫在天空的詩。我們將其砍伐造紙,以在上面記下自己的無知弱智。

——紀伯倫

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肚f子》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

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云學新高考聯(lián)盟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10月聯(lián)考

語文參考答案及解析

1.A2.D3.B

4.一是要有明確的景點位置作為核心要素,框定景觀的空間范圍;二是要有明

確的時間點,再輔以天氣因素使景觀的細節(jié)特色得以呈現;三是可從縱深關系、

時間關系或平面關系來安排景觀,建立景點的豐富性和體系性。

5.《曉出凈慈送林子方(其二)》采用了“焦點模式”。這首詩有具體的時間點“曉”、

“六月”和具體的空間點“凈慈寺”。這首詩在景觀刻畫上不僅聚焦于眼前的“荷花”

和“蓮葉”,還用“接天”營造了廣大的背景區(qū)域。

11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

A.選項強加因果。原文為“當'焦點模式'并沒有被發(fā)揚光大而只是停留在散見各處

或零星迸發(fā)的狀態(tài),另外兩種模式主導了白、蘇詩歌對于西湖景觀的書寫”,前

后內容只是時間上的并存狀態(tài),沒有因果關系。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D.“一無可取”錯誤,一無可取即沒有一點兒可以肯定的地方,原文為“這兩種景觀

書寫模式的優(yōu)勢與劣勢都展露無遺”,可見是有優(yōu)點的,與文意不符。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第四段闡述了“全景模式”主導了白居易詩歌對于西湖景觀的書寫,并分析了“全景

模式”的特點。

AC都是“焦點模式”,有時間點“曙霞(早晨)”和“明月(夜歸)”,有空間點“望

海樓”、“護江堤”、“十里沙堤”等;

D.是“主體模式”,“人生飄若浮”體現了詩人強烈的主體感覺。

B.總寫杭州西湖風景如畫以及湖山相依的地貌,全面模糊,沒有焦點,符合“全

景模式”的特點。

4.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內容,提出自己觀點的能力。

結合“模糊,或者說景點細節(jié)的不飽滿、不明確,以及景點之間關系的不清晰,

成為二者共同的劣勢,事實上也就預示了后世詩人努力的方向”分析可知,要有

明確的景點位置作為核心要素,框定景觀的空間范圍;

結合“在特定時間點聚焦某個空間點而形成構圖”“蘇軾名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

醉書五絕》,也是選取了特定的時間點(雨后、醉后)和空間點(望湖樓下)”

分析可知,要有明確的時間點,再輔以天氣因素使景觀的細節(jié)特色得以呈現;

結合“‘全景模式'不利于景觀審美的細節(jié)化,因為它傾向于取消景物之間的縱深關

系和時間關系,而著重表現平面關系焦點模式'都沒有成為最具特色、最成體

系的書寫模式,因為在白居易和蘇軾的時代,西湖,景點,本身的豐富性和體系性

尚未建立起來”分析可知,可從縱深關系、時間關系或平面關系來安排景觀,建

立景點的豐富性和體系性。

12

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從題目的“曉出凈慈寺”及詩句“畢竟西湖六月中”可知,其中的“曉”“六月”指具體的

時間點,“凈慈寺”為具體的空間點。結合“‘焦點模式',即在特定時間點聚焦某個

空間點而形成構圖”分析可知,詩歌采用了“焦點模式”。

結合“聚焦于當下切近區(qū)域,讓其他景物陳列在廣大的背景區(qū)域,隨時聽候調遣。

這種寫法,正是典型的‘焦點模式"'分析,“蓮葉無窮碧”“荷花別樣紅”都是作者眼

前看到的的“荷花"和“蓮葉”,但這首詩在景觀刻畫上不僅聚焦于近處,“接天”,連

接到天邊,由此營造了廣大的背景區(qū)域。

6.A7.D

8.①生日宴會,請朋友喝酒,菜肴卻很簡單。胡伯為此表達歉意。②表明胡伯

此刻沒有心情做菜。雖然過生日,但女兒不在身邊,郁郁寡歡,心情低落。

9.①想象豐富:奇異事物空心雨,阿懶是云彩剪輯師,懷有剪輯云彩的異能等。

②貼近現實:主人公阿懶雖懷有異能卻又有局限性,他依然是在日常邏輯中謹慎

行事,比如他無法剪出空心雨;時常以酒相聚,抱團取暖等情節(jié)都與日常生活無

縫鏈接;人物之間的情感質樸,如父親對女兒的思念,朋友之間的相互理解。

【解析】

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

A.“無所不能”錯。阿懶雖然懷有異能,但又極為有限。比如從“阿懶自問,但給不

出肯定的答案”“阿懶想不明白”等處可知。

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D.“側面描寫來刻畫人物心理”錯誤,文本中的側面描寫不能刻畫人物心理。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標點符號作用的能力。

“胡伯轉過身,看著桌面。本來想做幾個菜,實在……”,胡伯過生日,請朋友喝

酒,菜肴卻很簡單。胡伯要對朋友表達歉意,而“抱歉”二字卻說不出口,此處的

省略號即是說不出口的道歉的話;

說不出口的原因,是因為父女的隔閡,胡伯雖然過生日,但女兒不在身邊,所以

郁郁寡歡,心情低落,故而胡伯此刻沒有心情做菜,而這一切對朋友無從說起,

此處的省略號表現了胡伯復雜的心情。

13

9.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章藝術特色的能力。

想象豐富:“阿懶并不剪輯所有的云彩”“胡伯說女兒曾問我見過空心的雨沒有……

阿懶想不明白,但他知道,就算他能想明白,也無法通過剪輯云彩,達成那樣的

效果”,文章想象豐富,奇異的事物空心雨,阿懶是云彩剪輯師,懷有剪輯云彩

的異能等。

貼近現實:“阿懶想不明白,但他知道,就算他能想明白,也無法通過剪輯云彩,

達成那樣的效果:就算他能完成空心的雨,讓它落在胡伯的女兒所在的城市,胡

伯的女兒也認不出來”,主人公阿懶雖懷有異能卻又有局限性,他依然是在日常

邏輯中謹慎行事,比如他無法剪出空心雨;

“將酒塞進老T遞來的布袋,拎回來。拿過酒來,舉在略高于目光平行處,阿懶

凝視,等待酒安靜下來”“老T撓撓頭說,明天晚上有空的話,在胡伯家喝酒",阿

懶時常以酒和老胡、老T相聚,互相安慰,抱團取暖,這些情節(jié)都與日常生活無

“阿懶舉起酒杯,頓一頓,祝胡伯身體健康。三個人喝下去,各自倒上”“胡伯很想

他女兒”“胡伯說女兒曾問我見過空心的雨沒有,我說沒見過呀。她又說,我想見

見……”,阿懶和老T很默契地不提老胡的女兒,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父親對女

兒深切的思念,人物之間的情感質樸。

10.ACF11.C12.B

13.(1)用婦人的恩惠來安撫人,就會掩飾他內心的真情,美化他虛偽的行徑。

(2)豎刁、易牙,毀壞身體,殺死兒子來謀求私利,最終在齊國作亂。

14.乙。這個句子承上啟下,承上總結得出臣子不仁,篡權弒君的禍亂就會發(fā)生

的結論,以“做臣子的都注重仁愛,何況做君主的呢”作為觀點,用下文的例子來

承接,前后文的聯(lián)系更緊密。

【解析】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有大仁的人能夠愛身邊的人并推及遠方的人,到他力所不能及時,就會犧

牲小仁來成就大仁。

“夫大仁者”,以“夫”引出陳述的主語,“者”表句間停頓,單獨成句,A處斷開;“愛

近以及遠”,“以”連接前后兩個動賓短語,句意完整,C處斷開;“及其有所不諧”,

主謂賓結構,“其”為主語,“所不諧”作謂語“有”的賓語,句意完整,F處斷開。故

ACF三處需要斷句。

14

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象及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C.錯誤。卿大夫的封地。/家庭。句意:即使是大夫互相攻亂各封地,諸侯互相

攻伐各國也一樣。/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A.正確。句意:因此圣明的帝

王注重恩德并極力推行它。/不看重稀貴之物。D.正確。動詞,齊備。/副詞,詳

細。句意:全都在這里罷了。/把沛公的話詳細地報告項王。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B.“為了利益茍且偷生”錯誤,原文為“以無德而茍利也”,是“貪求不正當的利益”。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撫”,安撫;“飾、掩飾;“雕畫”,美化,修飾。

(2)“干”,求?。弧白洹?,最終;“賊",作亂,禍害。

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及思路,還原語句的能力。

所給句子句意為“所以臣子不仁,篡權弒君的禍亂就會發(fā)生;臣子是仁人,國家

太平,君主也榮耀;英明的君主明察這個道理,國家政權就會大為安寧。做臣子

的都注重仁愛,何況做君主的呢?”

前半部分為總結性話,前面應該有具體臣子不仁的事例;后半部分提到君主,后

面應接君主仁愛與否的事例,只有乙處前為“豎刁、易牙,毀體殺子以干利,卒

為賊于齊”,后為“故桀、紂以不仁失天下,湯、武以積德有海土”,據此放在乙處

最好。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孔子說:“居住的地方有仁人最為美好,選擇的住處沒有仁人,怎么能稱得上是

智者?”仁人,必定是有寬恕之心然后行事。做一件不義的事,殺一個無罪的人,

雖然能得到高官顯位,仁人也不會去做。有大仁的人能夠愛身邊的人并推及遠方

的人,到他力所不能及時,就會犧牲小仁來成就大仁。有大仁的人,他的恩德遍

及天下;有小仁的人,他的恩惠只停留在妻子兒女身上。只能愛妻子兒女的人,

因為他只知道謀私利,用婦人的恩惠來安撫人,就會掩飾他內心的真情,美化他

虛偽的行徑,誰又知道那不是真的呢?即使當時能享受到榮耀,但有學問而品德

高尚的人卻認為是最大的恥辱。所以共工、歡兜、符里、鄧析,他們這些人的智

慧并非不能識別這個道理.,但是被圣王誅殺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德行而又貪求不

正當的利益。豎刁、易牙,毀壞身體,殺死兒子來謀求私利,最終在齊國作亂。

15

所以臣子不仁,篡權弒君的禍亂就會發(fā)生;臣子是仁人,國家太平,君主也榮耀;

英明的君主明察這個道理,國家政權就會大為安寧。做臣子的都注重仁愛,何況

做君主的呢?所以桀、紂因為不仁愛而失去天下,商湯、周武王因為積累恩德而

享有天下,因此圣明的帝王注重恩德并極力推行它?!睹献印飞险f:“推行恩德

能夠遍及天下,不推行恩德不能保全妻子兒女。古代賢人之所以能遠遠地超過別

人,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善于推廣他的所作所為罷了?!?/p>

材料二:

把治理天下作為要務的君主,不可不考察動亂是怎樣產生的。嘗試去考察動亂是

從哪產生的?(就會發(fā)現它)產生于人們不相愛。做臣下的、做兒子的不孝敬自

己的國君、父親,這就是所謂亂了。兒子只愛自己不愛父親,因此損害父親的利

益而使自己受益;弟弟只愛自己不愛哥哥,因此損害哥哥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

臣下只愛自己不愛國君,因此損害國君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這些就是所謂亂了。

即使父親對兒子不慈愛,哥哥對弟弟不慈愛,國君對臣下不慈愛,這些也是天下

之所謂亂。父親只愛自己不愛兒子,因此損害兒子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哥哥只

愛自己不愛弟弟,因此損害弟弟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國君只愛自己不愛臣下,

因此損害臣下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這是什么緣故呢?都是由于不相愛。即使天

下那些做盜賊的人也一樣。盜賊只愛他自己的家庭不愛其他人的家庭,因此偷竊

其他家庭的東西利自己的家庭;強盜只愛他自身不愛別人,因此搶奪別人財物來

使自身受益。這是什么緣故呢?都是由于不相愛。即使是大夫互相攻亂各封地,

諸侯互相攻伐各國也一樣。大夫各愛自己的封地,不愛別人的封地,因此攻亂別

家而使自己的家受益;諸侯各愛自己的國,不愛別國,因此攻伐別國而使自己之

國受益。天下紛亂之事(的原因),全都在這里罷了。

15.D

16.①本詩前四句,病虎在蒿草中妥尾獨行,吞聲藏形,狐貍豺狼卻嘯舞且嗥。

詩人感嘆英雄男兒如病虎般處境艱難,反觀宵小之徒卻得志撒歡,在朝堂縱橫馳

騁。②本詩五到八句,病虎虛弱力竭,雖存馳騁捕食的壯心,只能忍受著饑餓孤

獨,睡覺度過白日。詩人悲憤于男兒命運起伏也是如此,雖不甘沉淪卻也無力改

變。③詩末運用典故,老虎落難后受人之恩尚能扔金枕報答,英雄豪杰若能受到

恩遇,一定也會傾盡全力來回報,詩人以“投何人”表達了不受恩遇的迷茫、憤懣。

【解析】

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D.“英雄男兒猶如病虎,經歷命運起伏,在寂寞中沉淪而死”錯誤,結合“男兒奮跆

亦渠似,肯復虛為倚崖死”等內容分析可知,應英雄男兒和病虎一樣,即使老病

疲弱,也不改壯心,雖命運起伏,但是不甘沉淪而死。

16.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16

詩歌一上來四句,在凄涼的曠野氣氛的渲染中,引出了病虎憔悴的形象。放眼望

去,這荒原天低云密,白日無光;側耳一聽,凄厲的野風掠過山谷,帶來陣陣野

獸的叫聲。這就突出了環(huán)境的陰森可怖。這個非人之地,正是禽獸出沒的場所。

可是,這兒一邊是狐貍豺狼這些乘時得志之徒在撒歡跳躍,另一邊卻是病廢的老

虎憂郁地在蓬蒿中哪躅。群獸是嘯舞且嗥,縱橫馳騁;而昔日的“獸中之王”現在

卻步履維艱,吞聲藏形。通過這樣鮮明的對比描寫,病虎處境之狼狽已躍然紙上。

詩人感嘆英雄男兒如病虎般處境艱難,反觀宵小之徒卻得志撒歡,在朝堂縱橫馳

騁。

本詩五到八句,寫病虎虛弱力竭,雖存馳騁捕食的壯心,只能忍受著饑餓孤獨,

睡覺度過白日。詩人悲憤于男兒命運起伏也是如此,顛躡之時有類于病虎,雖不

甘沉淪卻也無力改變。

詩末運用虎投金枕報答周義收容之恩的傳說作結,意思是說:老虎受人之恩尚且

能報答,英雄豪杰若能以國士待之,定當報知遇之恩,焉能甘心老死牖下!但“投

何人”表達了不受恩遇的迷茫、憤懣。這種始終以虎比人的寫法,比抽象的議論

和呼喊更具力量。

1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2)海上明月共潮生皎皎空中孤月輪(3)

與子同袍與子同澤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士、弘、毅、生、

皎、輪。

18.①還可帶有“輕蔑、厭惡”②人物身份不同

19.①表示春天萬物萌新,事物細小的意思。②蘊含著作者對這些事物的喜愛、

親昵的感情色彩。

20.①拐子把拐來的英蓮先賣與馮淵,又偷賣與薛蟠,薛蟠為搶人恃強打死馮淵。

②賈雨村走馬上任應天府,經門子葫蘆僧指點后胡亂判了案,薛蟠得以免除牢獄

之禍。

【解析】

18.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能力。

①依據“可表示‘細小',如門縫兒、家雀兒;可形容‘喜愛',如胡同兒、發(fā)小兒”可

知此處是要概括"如敗家子兒、破爛兒”的特點,因此可填寫:還可帶有“輕蔑、厭

惡”;

17

②根據后面舉例中的賈母、鳳姐兒、劉姥姥這些人的不同身份,以及所產生的“兒

化詞的表意也各異”的結果,可知應是由于身份不同產生表意不同,因此可填寫:

人物身份不同。

19.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詞語表達效果的能力。

①“花里帶著甜味兒”“桃兒、杏兒、梨兒”突出“甜味”之微、“桃、杏、梨”之小,表

示春天萬物萌新,事物細小的狀態(tài)和性質。

②“甜味兒”“桃兒、杏兒、梨兒”表達出作者對這些事物的喜愛、親昵的感情色彩,

也給讀者喜愛、親切之感。

20.本題考查學生對經典名著基本內容把握能力。

①“薄命女偏逢薄命郎”中薄命女就是香菱,薄命郎是馮淵,馮淵諧音“逢冤”有點

意思、。風流公子馮淵和香菱馬上就要結婚,薛蟠卻仗勢欺人橫插了進來,打死馮

淵搶走了香菱。

②“葫蘆僧”里的“葫蘆”指的是:葫蘆廟?!昂J案”里的“葫蘆”是糊涂的諧音,意思

為糊涂。賈雨村走馬上任應天府,判官賈雨村聽了葫蘆僧小沙彌的指點后,不敢

得罪薛家,胡亂判了案,徇私枉法,放走了兇犯薛蟠,薛蟠得以免除牢獄之禍,

讓一件明明白白的案子成了“葫蘆案”。

21.甲句“挺”是副詞,表示程度加深,相當于“很”。

乙句“挺”是動詞,作謂語,相當于“支撐”。

22.①“接近”“左右”不能連用,任刪掉一個即可。③“廣泛的引發(fā)共鳴”應該為“引發(fā)

廣泛的共鳴,④“截止”應該改為“截至”。

【解析】

2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

甲句“挺好”,“挺”修飾“好”,是副詞,表示程度加深,相當于“很”,“非?!薄?/p>

乙句“挺”是順承主語“我們”對其狀況的陳述,是動詞,作謂語,相當于“支撐”“堅

持”。

2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18

①“接近14億左右的”兩個約數“接近”“左右”不能連用,任刪掉一個即可。

③“廣泛的引發(fā)共鳴”搭配不當,改為“引發(fā)廣泛的共鳴,

④“截止”不能帶時間詞,通常在時間詞之后使用?!敖刂痢焙竺骓殠r間詞語(作

賓語)?!敖刂埂睉摳臑椤敖刂痢?。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樹木是大地寫在天空的詩。我們將其砍伐造紙,以在上面記下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