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新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十五單元 當今世界文明的沖突與融合 第2講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和加強練習 人民-人民高三歷史試題_第1頁
(通史)新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十五單元 當今世界文明的沖突與融合 第2講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和加強練習 人民-人民高三歷史試題_第2頁
(通史)新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十五單元 當今世界文明的沖突與融合 第2講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和加強練習 人民-人民高三歷史試題_第3頁
(通史)新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十五單元 當今世界文明的沖突與融合 第2講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和加強練習 人民-人民高三歷史試題_第4頁
(通史)新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十五單元 當今世界文明的沖突與融合 第2講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和加強練習 人民-人民高三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碼頁碼頁/總NUMPAGES總頁數總頁數頁第2講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和加強(建議用時:45分鐘)一、選擇題1.20世紀50年代,法國外交部部長舒曼發(fā)表了一項帶有歷史性的聲明,即所謂“舒曼計劃”?!坝媱潯苯ㄗh“把法德的全部煤鋼生產置于一個其他歐洲國家均可參加的高級聯(lián)營機構的管制之下”,它直接促成了()A.歐洲煤鋼聯(lián)營開始建立 B.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建立C.法國和德國的政治和解 D.西歐工業(yè)生產基本恢復解析:選A。根據材料“把法德的全部煤鋼生產置于一個其他歐洲國家均可參加的高級聯(lián)營機構的管制之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它直接促成了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故A項正確;1957年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建立,與“煤鋼生產”無關,排除B項;C、D兩項不符合“直接促成”,排除。2.1964年法國宣布了即將與中國建交的決定。美國對此表示反對,認為法國的行為“損害了自由世界的安全和政治利益”。這反映了當時()A.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矛盾加劇B.中法關系改善沖擊兩極格局C.歐洲聯(lián)合使多極化格局形成D.中國多邊外交取得較大成就解析:選A。材料中美國反對法國與中國建交的決定,一方面說明法國挑戰(zhàn)美國霸權,另一方面也說明法美所在的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矛盾加劇,故A項正確。3.(2020·山東德州一模)1969年,聯(lián)邦德國提出“新東方政策”,表示愿同蘇聯(lián)“互相諒解和信任”,“發(fā)展經濟和文化聯(lián)系”,并聲稱要同東歐對話。同時,又強調該政策不會削弱聯(lián)邦德國對北約承擔的義務。該政策()A.推動了歐洲局勢的緩和B.表明了蘇聯(lián)逐步加強對歐控制C.反映出兩極格局開始解體D.意味著聯(lián)邦德國外交擺脫了美國影響解析:選A。根據材料“表示愿同蘇聯(lián)‘互相諒解和信任’,‘發(fā)展經濟和文化聯(lián)系’,并聲稱要同東歐對話”可知,聯(lián)邦德國主動和蘇聯(lián)、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搞好關系,這有利于推動歐洲局勢的緩和,故選A項;材料反映的是聯(lián)邦德國的措施,而不是蘇聯(lián)的措施,排除B項;兩極格局解體是在20世紀90年代,排除C項;1969年冷戰(zhàn)尚未結束,聯(lián)邦德國外交未擺脫美國影響,排除D項。4.(2020·廣東湛江調研)20世紀70年代開始,西歐不顧美國反對,開始加強同東歐的經濟關系,希望能緩解東西方緊張氣氛、減少東歐對蘇聯(lián)的依賴、更多輸出西方的價值觀,并試圖以經濟的讓步換取蘇聯(lián)在其他方面的讓步。這表明()A.西歐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發(fā)展B.歐洲的經濟聯(lián)系政治色彩濃厚C.緩解危機成為西方的迫切需求D.蘇聯(lián)改革優(yōu)化了外商投資環(huán)境解析:選B。據材料“緩解東西方緊張氣氛、減少東歐對蘇聯(lián)的依賴、更多輸出西方的價值觀,并試圖以經濟的讓步換取蘇聯(lián)在其他方面的讓步”可知,西歐主要是出于緩和歐洲局勢而采取措施,這反映了西歐的經濟聯(lián)系政治色彩濃厚,故B項正確。5.(2020·天府名校聯(lián)合測評)“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但不少美國的戰(zhàn)略家卻向自己的祖國發(fā)出了“不要成為孤獨的超級大國”“即使羅馬帝國也有崩潰的那一天”等忠告。這些忠告反映出“冷戰(zhàn)”后的形勢是()A.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加強B.世界局勢總體趨于緊張C.發(fā)展中國家迅速地崛起D.世界力量對比呈均勢化解析:選A。冷戰(zhàn)結束后,日本、西歐、俄羅斯多種力量崛起,多極化趨勢加強,故選A項;世界局勢整體和平,局部緊張,排除B項;“發(fā)展中國家迅速崛起”的表述不準確,排除C項;世界力量對比并不平衡,排除D項。6.不結盟運動成立至今所倡導宗旨和任務的變化時期宗旨和任務初期至20世紀90年代反對帝國主義、新老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一切形式的外來統(tǒng)治和霸權主義等等進入21世紀后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邊主義等原則,并為來自不發(fā)達地區(qū)的成員國在國際談判中爭取權益上表反映了其變化的特點是()A.繼承性和延續(xù)性 B.發(fā)展及與時俱進C.長期性和穩(wěn)固性 D.民族解放的性質解析:選B。從“反對帝國主義、新老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一切形式的外來統(tǒng)治和霸權主義等等”到“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邊主義等原則”可以說明不結盟運動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故B項正確。7.有人認為,蘇聯(lián)的解體造成了單極世界的驕狂自大、無法無天這樣一種很不正常的局面。在他看來,蘇聯(lián)的解體()A.導致了國際力量對比的失衡B.造成了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秩序C.為美國實現(xiàn)世界霸權奠定基礎D.阻礙了世界多極化發(fā)展的趨勢解析:選A。蘇聯(lián)的解體導致美國失去了制約,故A項正確;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秩序一直存在,故B項錯誤;由于多極力量的興起,美國并不能稱霸世界,故C項錯誤;兩極格局瓦解,促進了世界的多極化趨勢,故D項錯誤。8.1999年12月,歐盟赫爾辛基首腦會議通過了“加強歐洲共同安全和防務政策的報告”,并組建歐洲快速反應部隊,使其可以在北約不參與的情況下獨立行動。這表明歐盟()A.徹底擺脫了北約影響 B.開啟了“一體化”進程C.防務一體化正式啟動 D.仍然警惕“東方”威脅解析:選C。時至今日歐盟仍遠未擺脫北約的影響,大多數的成員國同時依舊還是北約成員國,故A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盟的一體化進程早在其成立之初就已經拉開帷幕,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加強歐洲共同安全和防務政策的報告’,并組建歐洲快速反應部隊,使其可以在北約不參與的情況下獨立行動”可知,歐盟的防務一體化由此開始起步,故C項正確;材料中并沒有對東方威脅的相關提及,故D項錯誤。9.“支持我們擔當國際領導的支柱是我們的民主思想和價值觀所產生的力量……因此,全世界走向民主和自由市場的走勢有利于促進美國的利益?!辈牧戏从沉嗣绹?)A.致力于推進人類民主化進程B.積極承擔領導世界的職責C.打著“民主”旗號謀求霸權D.致力于推動全球一體化解析:選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的目的不是推進人類民主化進程,故A項錯誤;積極承擔領導世界的職責僅僅是美國謀求爭霸的表面現(xiàn)象,故B項錯誤;“我們擔當國際領導”指的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意圖,“全世界走向民主和自由市場的走勢”說明美國打著“民主”和“自由”的口號謀求世界霸權,故C項正確;材料表明美國的目的是謀求世界霸權,并不是致力于推動全球一體化,故D項錯誤。10.(2020·湖南衡陽一模)下邊兩圖反映了當今世界關系格局,這表明()A.新的世界秩序已形成 B.冷戰(zhàn)格局產生新變化C.美國陷入了孤立狀態(tài) D.政治多極化趨勢加強解析:選D。由材料中圖片信息可知,當今世界美國依然為超級大國,歐盟、中國、日本、俄羅斯成為多極化力量,說明政治多極化趨勢加強,故選D項。11.1961年召開的第一次不結盟會議將“獨立自主、不結盟、非集團”定為宗旨和原則。20世紀90年代以來則將運動的重心轉移到經濟領域,把幫助發(fā)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愚昧和落后作為今后的主要任務。這一變化反映了()A.西方國家的殖民體系已徹底瓦解B.經濟區(qū)域集團化已成為主要趨勢C.經濟發(fā)展是政治獨立的先決條件D.發(fā)展中國家在全球化中處于劣勢解析:選D。材料中不結盟運動將運動重心轉移到經濟領域,把幫助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主要任務,這說明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一直處于不利地位,故D項正確;材料與殖民體系瓦解無關,故A項錯誤;材料中反映的是不結盟運動的重心的變化,不是說明區(qū)域集團化成為主要趨勢,故B項錯誤;材料中的發(fā)展中國家都是先贏得政治獨立,后發(fā)展經濟的,故C項錯誤。12.(2020·廣東汕頭二模)1991年12月,聯(lián)合國解決了3個國家的席位繼承問題并新增12國加入聯(lián)合國。這實際上反映了()A.多極化趨勢大大加強B.第三世界國家力量逐步壯大C.戰(zhàn)后世界政治體系崩潰D.聯(lián)合國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解析:選C。據材料“1991年12月,聯(lián)合國解決了3個國家的席位繼承問題并新增加12國加入聯(lián)合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這是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后聯(lián)合國采取的相應措施,實際上反映了戰(zhàn)后世界政治體系的崩潰,C項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13.歷史經驗表明大國關系“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法國政府建議把法德兩國全部的煤鋼生產置于一個共同的高級機構管理之下,將其納入一個其他歐洲國家都可以加入的組織之中……共同管理煤鋼生產將使作為歐洲聯(lián)邦第一階段的經濟發(fā)展的共同基礎迅速建立起來,進而改變這些長期以來專心于制造戰(zhàn)爭武器而又一再成為武器的犧牲品的地區(qū)的命運?!薄媛媱?1950年法國外交部部長舒曼記者會聲明)材料二1952年2月4日,在對國人指出舒曼計劃的重要性時,(聯(lián)邦德國總統(tǒng))康拉德·阿登納對他的內閣解釋說:“必須賦予人們一種新的思想意識。它只能是一種歐洲式的思想?!备鶕?lián)邦德國本身的特性,只有通過加入國際組織,才能使之獨立地恢復它的主權;而歐洲這一概念本身就可取代德國公眾生活的空洞乏味,可以消除德國民族主義的本質,而這也是舒曼計劃所明確期望的?!瓘亩唐诳磥?,波恩(聯(lián)邦德國的首都)似乎不再效忠于華盛頓,而有可能轉向巴黎的戴高樂政府,因為它們兩國都對強硬而專橫的英美懷恨在心,都懷疑美國想擺脫對歐洲各國的責任。——摘編自托尼·朱特《戰(zhàn)后歐洲史》材料三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歐洲一體化大事記年份重大事件1981年希臘成為成員國,歐洲共同體第二次擴大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成員國,歐洲共同體第三次擴大1993年歐盟成立。歐洲統(tǒng)一大市場正式啟動,實現(xiàn)人員、貨物、資本和服務的自由流動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成為成員國,歐盟第四次擴大2002年歐元開始在市場上正式流通2004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馬耳他和塞浦路斯十國正式加入歐盟,歐盟第五次擴大(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法國政府提議建立一個“共同的高級機構”的原因,并概述該機構成立的歷史意義。(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阿登納提倡的“歐洲式的思想”的內涵,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20世紀60~70年代聯(lián)邦德國政府在外交領域踐行這一思想的努力。(3)根據材料三,歸納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簡述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洲一體化對世界格局的重要影響。答案:(1)原因:煤鋼是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可以避免戰(zhàn)爭的爆發(fā);作為歐洲聯(lián)邦經濟發(fā)展的共同基礎;吸收歷史的教訓;法國政治家的智慧與遠見。意義:加強了成員國之間的政治經濟聯(lián)系;推動了法國和聯(lián)邦德國的和解;促進了成員國經濟的發(fā)展;為歐洲統(tǒng)一奠定了較好的政治基礎。(2)內涵:加入國際組織;消除狹隘民族主義;與法國合作以對抗美英。努力:1967年成立歐共體;1975年歐洲議會成立。(3)變化:地域范圍不斷擴大;成員國不斷增加;合作領域擴大;一體化程度提高。影響:成為與美國、日本并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三強之一;加強世界多極化趨勢;推動世界經濟區(qū)域集團化趨勢的發(fā)展。(其他言之成理亦可)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羅納德·威爾遜·里根,第40任(第49~50)美國總統(tǒng)(1981~1989年),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演說家。下面是他的分演說內容:(一)1981年首任總統(tǒng)就職說:美國正面臨著一場嚴峻的經濟危機,我們遭受著我國歷史上歷時最久、最嚴重的通貨膨脹之一……停滯的工業(yè)使工人失業(yè)、蒙受痛苦并失去了個人尊嚴。幾十年來,我們的赤字不斷上漲,為了圖一時便利,我們抵押了我們自己和我們孩子的未來……在我國,是人民控制政府,而不是相反。今天,我們的政府超出需要而過度膨脹,導致了對我們生活的干預和侵擾,現(xiàn)在適時制止、遏制政府的擴張……至于自由的敵人、那些潛在的對手,我們提醒他們……我們愿意為和平而談判……但不要誤解我們的忍耐。我們不愿發(fā)生沖突并不意味著我們喪失了意志。當國家安全需要我們采取行動時,我們不會猶豫。(二)1987年在柏林墻前的演說:在我后面有一個包圍著本市自由的墻,它是一個將全歐洲分割的巨大邪惡系統(tǒng)的一部分……確切地講40年前的這個月,喬治·馬歇爾說:“我們的政策不是反對任何國家或者任何學說,而是反對全人類共同的敵人——饑餓、貧困、絕望和混亂。”今天,我深深地被德國人民的重建景象打動了……我們可以把這一景象簡單地理解為:美國在這里幫助和加強了自由世界……意大利、法國、比利時——實際上每個在西歐的國家都看見了政治和經濟的再生,而歐洲共同體也建立了。根據材料并結合世界史的相關知識,從上述演說辭中提取一個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歷史現(xiàn)象或事件,并對其進行概述和評價。(要求:簡要寫出所提取的信息及歷史現(xiàn)象或事件,對其概述和評價應準確全面)解析:從上述演說辭中提取一個信息,如果選取第一段演說,可以從1973年的經濟危機切入,論述其對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影響,即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調整。如果選取第二段演說,可以從柏林墻危機切入,論述冷戰(zhàn)對歐洲的影響,即導致歐洲的分裂;可以從馬歇爾計劃入手,論述美國對西歐的扶植與控制,加劇了冷戰(zhàn)對抗,同時客觀上也有利于歐洲一體化。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信息:美國正遭受著嚴重的通貨膨脹與工業(yè)發(fā)展停滯的經濟危機。歷史現(xiàn)象:這反映的是20世紀70年代初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xiàn)的經濟“滯脹”現(xiàn)象。概述及評價:二戰(zhàn)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盛行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普遍奉行國家干預的經濟政策,實行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因而出現(xiàn)了近二十年的經濟發(fā)展“黃金時期”。但國家對經濟的過度干預也逐漸導致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停滯或下降,物價則持續(xù)猛漲,通貨膨脹嚴重。這促使各國進行調整,適當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大力發(fā)展“混合經濟”等。示例二信息:柏林墻是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