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課件《地球的形狀》_第1頁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課件《地球的形狀》_第2頁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課件《地球的形狀》_第3頁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課件《地球的形狀》_第4頁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課件《地球的形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學教科版

三年級下冊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都是一個球體。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科學概念目標能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收集信息證據(jù),推理、解釋和描述地球是球體的觀點。初步經歷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茖W探究目標1212感受古人在認識地球形狀過程中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學探索的興趣。積極參與模擬實驗,樂于與同學分享交流自己的實驗發(fā)現(xiàn)??茖W態(tài)度目標了解技術的進步可以讓人們更好地認識自然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更多的自然規(guī)件。感受自然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需要經歷不懈的探索??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212太陽和月球是兩個星球,它們的形狀都是球體,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一個球體。然而在古代,人們不是這么認為的。那時人們是如何認識地球形狀的?又是怎樣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的呢?很久很久以前,絕大多數(shù)的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這和人們觀察到的現(xiàn)象基本相同。1

我國古代對于天地的認識十分豐富,在觀察自然的基礎上,古人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地提出了他們對宇宙的看法。大致說來主要有三種影響較大的學說——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

我國古代對于天地的認識我國古老的數(shù)學書《周髀算經》中,有“方屬地,圓屬天,天圓地方”的記載。在《晉書·天文志》中也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宇宙學說——蓋天說。當人們的活動范圍還很狹小的時候,在日常生活的觀察中逐漸產生了對天地的認識。天圓地方是以觀察者為中心對天地關系的直觀感受。但是隨著古人活動范圍的擴展,他們發(fā)現(xiàn)在任何地方觀測天空都很相似,那么天和地的距離不就是一樣的嗎?于是蓋天說也出現(xiàn)了變化,出現(xiàn)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盤”(天就像蓋著的斗笠,地就像倒扣的盤子)這樣的的說法??墒侨绻焓前雮€圓球,那么太陽西下之后在哪里呢?如果地是方的,那么天和地之間是不是會有縫隙?為了將宇宙學說合理化,我國古代以張衡為代表的天文學家又提出了渾天說。即“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于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睎|漢的郄(qiè)萌提出了宣夜說,在他看來天空沒有物質,因此抬頭仰望天空,感到它又高又遠沒有窮盡。日月星辰,都浮在天空之中,他們憑借氣來運行。所以我們看到天上的星辰運動有所不同,有的出現(xiàn),有的消失,有的飛來,有的遠去,這都是因為他們并不是固定在天上的緣故。但有一些現(xiàn)象,卻讓一部分人推測地球可能是球體。2現(xiàn)象一:在海邊,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遠方來的船,發(fā)現(xiàn)總是先看到帆頂,然后才看到船身?,F(xiàn)象二:月食時,地球投影到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后來,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根據(jù)月食的景象分析認為: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遮住部分的邊緣是圓弧形的,給出了地球是球體的或近球體的第一個科學證據(jù)。模擬實驗1:對比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實驗材料瑜伽球長桌帆船模型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實驗結論:只有地球是球體的時候,才能先看到帆頂,后看到船身。視線要平視視線要平視實驗過程:帆船從球面和平面,從遠到近,慢慢駛來;觀察者平視觀察。模擬實驗2: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投影的影子。實驗材料想一想,手電筒、正方體、小球、白板分別模擬什么?手電筒正方體小球白板月球表面地球太陽光實驗過程:用手電筒分別照射圓球和正方體,觀察它們在白板上的影子。對比觀察,你看到的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實驗結論:只有地球是球體的時候,在白板上的影子才是圓弧形的。雖然有現(xiàn)象表明地球是球體,但大多數(shù)人還是不能接受這個觀點。直到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fā)地。這樣,人們才接受地球是球體的觀點。3麥哲倫船隊的環(huán)球航海路線1.通過模擬實驗,你觀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說明地球是球體?

在模擬實驗一中,通過對比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只有地球是球體的時候,才能先看到帆頂,后看到船身。

在模擬實驗二中,通過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在白板上的影子,只有地球是球體的時候,在白板上的影子才是圓弧形的。2.人們是怎樣認識到地球是球體的?天圓地方海邊先看到遠處船帆,后看到船身;看月食時,地球影子是圓弧形的。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接受:地球是球體推測:地球是圓的選擇1.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繞地球航行了一圈,證明了地球是( )。A.球體

B.方的

C.無法判斷2.2003年,(

)乘神舟五號飛船繞地球飛行了14圈。A.楊利偉 B.加加林 C.阿姆斯特朗AA3.在模擬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實驗時,觀察者眼睛要(

)。A.俯視

B.平視

C.仰視4.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 )。A.圓形的 B.方形的 C.無法判斷BA現(xiàn)象推測地球的形狀觀察猜想天圓地方,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推測依據(jù):1.觀察遠方來的船,先看到帆頂,后看到船身。2.月食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