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高二化學同步學習高效學講練2.2.2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精準練習)(原卷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00/3C/wKhkFmYsRjSABVHMAAI2HV4asvI466.jpg)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高二化學同步學習高效學講練2.2.2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精準練習)(原卷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00/3C/wKhkFmYsRjSABVHMAAI2HV4asvI4662.jpg)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高二化學同步學習高效學講練2.2.2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精準練習)(原卷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00/3C/wKhkFmYsRjSABVHMAAI2HV4asvI4663.jpg)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高二化學同步學習高效學講練2.2.2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精準練習)(原卷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00/3C/wKhkFmYsRjSABVHMAAI2HV4asvI4664.jpg)
![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高二化學同步學習高效學講練2.2.2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精準練習)(原卷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00/3C/wKhkFmYsRjSABVHMAAI2HV4asvI46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化學同步學習高效學講練(精準練習)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第二節(jié)化學平衡第2課時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1.(2021·貴州·高二學業(yè)考試)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s)+H2O(g)CO(g)+H2(g)
△H>0,達到平衡后,其他條件不變時,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的是A.減小壓強 B.降低溫度 C.移走CO D.加入催化劑2.(2022·河北武強中學高二期中)2NO(g)+O2(g)?2NO2(g)體系中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 B.擴大容器體積C.增大O2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3.(2022·貴州·高二學業(yè)考試)在一定條件下,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后,能使B的濃度增大的措施是A.降溫 B.升溫 C.使用催化劑 D.減少A的濃度4.(2022·廣西桂林·高二期末)在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反應
達到平衡,下列操作能使氣體顏色加深的是A.增大 B.降低溫度 C.減小容器體積 D.加入催化劑5.(2022·山西·臨汾第一中學校高二期末)一定量的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A的濃度為,保持溫度不變,將密閉容器的容積壓縮為原來的一半,再次達到平衡后,測得A的濃度為,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的體積分數(shù)降低 B.C.B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 D.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6.(2022·河南焦作·高二期中)將與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以制甲醇,從而實現(xiàn)溫室氣體的資源化利用,相關反應如下:Ⅰ.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Ⅰ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B.C.升高溫度,反應Ⅰ、反應Ⅱ的反應速率都加快D.為提高平衡時的轉化率,應選擇較高的溫度7.如圖表示某一恒容密閉容器中不同溫度(T)和壓強(p)對反應2L(g)?2M(g)+N(g)
△H>0的影響,且p2>p1。圖中縱軸表示的意義可能是A.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 B.混合氣體中M的百分含量C.平衡常數(shù)K D.8.(2022·云南保山·高二期中)反應X(g)+Y(g)?3Z(g)
△H<0,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減小容器體積,平衡向右移動 B.恒容時充入He氣,Z的產率增大C.增大c(X),X的轉化率增大 D.降低溫度,Y的轉化率增大9.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CO(g)+H2O(g)?CO2(g)+H2(g)△H<0,下列對圖像的分析中正確的是A.圖I研究的是t0時增大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tài).圖II研究的一定是t0時使用了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C.圖III研究的是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甲的溫度較高D.圖IV研究的可能是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a的壓強較高10.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溶液中加入固體后顏色變深B.工業(yè)合成氨中,采用高壓的條件C.由組成的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變深D.工業(yè)生產硫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的空氣以提高的利用率11.已知反應A(g)+B(g)C(g)+D(g)的平衡常數(shù)K值與溫度的關系如表所示。830℃時,向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molA和0.20molB,10s末達平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溫度/℃7008301200K值1.71.00.4A.達到平衡后,B的轉化率為50%B.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反應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5mol·L-1·s-1D.容器體積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平衡不移動,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12.(2022·廣東東莞·高二期末)如圖所示,用注射器吸入、的混合氣體(使注射器活塞位于I處)封閉注射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混合氣體中原子數(shù)目:活賽位于I處時>活塞位于II處時B.活塞拉至II處,氣體顏色比活塞位于I處深C.活塞迅速推回I處時,反應速率與最初活塞位于I處時相等D.實驗結束應將氣體緩緩推入濃堿液吸收13.(2022·四川·樂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高二期末)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新制氯水光照下顏色變淺B.CaCO3不溶于水,但溶于鹽酸C.向K2Cr2O7溶液滴入濃硫酸,橙色加深D.2NO2(g)N2O4(g)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加深14.(2022·廣西欽州·高二期末)對已達平衡的下列反應:,若增大壓強,則所產生的影響正確的是A.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發(fā)生移動B.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15.(2022·陜西渭南·高二期末)在溫度T1時,向一體積固定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
△H<0,5min后反應達到平衡,CO2的轉化率為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前5min,平均反應速率v(H2)=0.06mol(L·min)B.該溫度下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C.當v正(CO2)=3v逆(H2)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D.若平衡后升溫,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左移16.(2022·湖南·益陽平高學校高二期末)一定條件下,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關于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A.生成2molNO的同時生成2mol,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反應平衡后升高溫度如果氣體顏色變淺,則反應是吸熱反應C.減小容器的體積增大壓強,則NO氣體的濃度一定減小D.平衡后不改變其他條件,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的,再次平衡后的體積分數(shù)比原平衡大17.(2022·寧夏·平羅中學高二期中)可逆反應:aA(g)+bB(g)cC(g)+dD(g);根據(jù)圖回答:(1)壓強P1比P2_______(填大或小);(2)(a+b)比(c+d)_______(填大或小);(3)溫度t1℃比t2℃_______(填高或低);(4)正反應為_______反應。18.(2022·甘肅張掖·高二期中)I.2A?B+C在某一溫度時,達到平衡。(1)若溫度升高,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是_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2)若B為固體,減小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A呈_______態(tài);(3)若A、B、C均為氣體,加入催化劑,平衡_______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II.在一定溫度下將2molA和2molB兩種氣體混合于2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2C(g)+2D(g),2分鐘末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了0.8molD,請?zhí)顚懴铝锌瞻住?4)用D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A的轉化率為_______。(5)如果縮小容器容積(溫度不變),則平衡體系中混合氣體的密度_______(填“增大”、“減少”或“不變”)。(6)若向原平衡體系再投入1molA和1molB,平衡_______(填“右移、左移或不移”)。III.氫氣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應的熱化方程式如下:N2(g)+3H2(g)?2NH3(g);ΔH=-92.4kJ/mol。(7)當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某一外界條件(不改變N2、H2和NH3的量),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t1時引起平衡移動的條件可能是_______。(8)溫度為T℃時,將2amolH2和amolN2放入0.5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測得N2的轉化率為50%。則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_。19.(2022·湖南·長郡中學高二期末)合成氨工業(y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原理為:,在不同溫度、壓強和相同催化劑條件下,初始分別為、時,平衡后混合物中氨的體積分數(shù)(α)如圖所示:回答以下問題:(1)其中,p1、p2和p3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2)①若分別用和表示從反應開始至達平衡狀態(tài)A、B時的化學反應速率,則___________(填“>”“<”或“=”)。②若在250℃、p1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的體積為1L,則該條件下合成氨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列出計算式即可)。(3)合成氨反應在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歷程為(*表示吸附態(tài)):第一步;(慢反應)第二步;;(快反應)第三步(快反應)比較第一步反應的活化能E1與第二步反應的活化能E2的大?。篍1___________E2(填“>”“<”或“=”)。(4)是工業(yè)由氨氣合成尿素的中間產物。在一定溫度下、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①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②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③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④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⑤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20.(2021·安徽·合肥市第八中學高二期中)某小組研究化學平衡的移動(1)已知反應:Fe3++3SCN-Fe(SCN)3①i中現(xiàn)象為___。②ii中血紅色褪去,結合離子反應和平衡移動解釋原因___。③已知存在反應:2Fe3++SO+H2O=2Fe2++SO+2H+,則證明iii中平衡逆向移動的準確實驗現(xiàn)象描述是___。(2)已知反應:[Cu(H2O)4]2+(藍色)+4Cl-[CuCl4]2-(黃色)+4H2OΔH>0取適量CuCl2固體進行下面實驗判斷正誤(括號里填“√”或“×”):①加少量水,溶液為綠色的原因是:溶液中同時存在較多的[Cu(H2O)4]2+和[CuCl4]2-,黃色和藍色的混合色為綠色。___。②加大量水,溶液變?yōu)樗{色的原因是:提高了c(H2O),平衡逆向移動,黃色的[CuCl4]2-轉化為藍色的[Cu(H2O)4]2+,所以溶液變?yōu)樗{色。___。③對綠色溶液進行加熱,溶液變?yōu)辄S綠色,因為反應吸熱,升溫平衡正向移動。___。21.乙酸是基本的有機化工原料,乙酸制氫具有重要意義,制氫過程發(fā)生如下反應:熱裂解反應I:脫羧基反應II:(1)由如圖可知,△H1=___________(用有關E的代數(shù)式表示)。(產率:某種生成物的實際產量與該生成物的理論最大產量的比值)(2)在容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加入等量乙酸蒸氣制氫,在相同時間測得溫度與氣體產率的關系如圖。①之前,氫氣產率低于甲烷的原因是___________。②分析圖像發(fā)現(xiàn),該容器內還發(fā)生了其他的副反應,分析理由是___________。③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在乙酸蒸氣中摻雜一定量水,氫氣的產率顯著提高而的產率下降,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可能發(fā)生的反應:___________。(3)按照符合“綠色化學”要求(原子利用率),可采用光催化反應技術直接合成乙酸。下列原料組合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_(填標號)。A. B. C. D.(4)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乙酸都采用甲醇與反應來制備。反應如下:。在恒壓密閉容器中通入的和的氣體,測得甲醇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①溫度為時,該反應的正反應速率:___________(填“>”,“=”或“<”)。②溫度為時,在恒壓容器中,上述反應已達到平衡,再通入和的混合氣體,再次達到平衡,甲醇的轉化率___________80%(填“>”,“=”或“<”)。高一化學同步學習高效學講練(精準練習)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第二節(jié)化學平衡第2課時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1.(2021·貴州·高二學業(yè)考試)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s)+H2O(g)CO(g)+H2(g)
△H>0,達到平衡后,其他條件不變時,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的是A.減小壓強 B.降低溫度 C.移走CO D.加入催化劑【答案】B【詳解】由題干已知C(s)+H2O(g)CO(g)+H2(g)
△H>0正反應是一個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結合勒夏特列原理解題即可:A.減小壓強,化學平衡向著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即向正反應方向移動,A不合題意;B.降低溫度,化學平衡向著放熱反應方向移動,即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符合題意;
C.移走CO即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不合題意;D.加入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能是平衡發(fā)生移動,D不合題意;故答案為:B。2.(2022·河北武強中學高二期中)2NO(g)+O2(g)?2NO2(g)體系中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 B.擴大容器體積C.增大O2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答案】C【詳解】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動,正向移動;但是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A錯誤;B.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擴大容器體積,平衡逆向移動,且物質的濃度均減小,反應速率減慢,B錯誤;C.增大O2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濃度變大,反應速率變大,C正確;D.選擇高效催化劑可加快反應速率,但不改變平衡移動,D錯誤;故選C。3.(2022·貴州·高二學業(yè)考試)在一定條件下,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后,能使B的濃度增大的措施是A.降溫 B.升溫 C.使用催化劑 D.減少A的濃度【答案】B【詳解】A.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逆向移動,B的濃度減小,A錯誤;B.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B的濃度增大,B正確;C.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B的濃度不變,C錯誤;D.減少A的濃度,平衡逆向移動,B的濃度減小,D錯誤;故選B。4.(2022·廣西桂林·高二期末)在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反應
達到平衡,下列操作能使氣體顏色加深的是A.增大 B.降低溫度 C.減小容器體積 D.加入催化劑【答案】C【詳解】A.該反應為氣相反應,沒有H+,因此增大c(H+)不影響平衡,c(I2)不變,顏色不變,A不符合題意;B.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I2)減小,顏色變淺,B不符合題意;C.減小體積,平衡不移動,但c(I2)增大,顏色變深,C符合題意;D.加入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c(I2)不變,顏色不變,D不符合題意;故選C。5.(2022·山西·臨汾第一中學校高二期末)一定量的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A的濃度為,保持溫度不變,將密閉容器的容積壓縮為原來的一半,再次達到平衡后,測得A的濃度為,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的體積分數(shù)降低 B.C.B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 D.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答案】D【詳解】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壓縮為原來的一半,如平衡不移動,A氣體的濃度為1mol/L,實際A的濃度變?yōu)?.7mol/L,說明平衡向正方向移動;A.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故A錯誤;B.體積減小即壓強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動即為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則x+y>z,故B錯誤;C.雖然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的物質的量減小,但是密閉容器的容積壓縮為原來的一半,B的物質的量濃度仍然增大,故C錯誤;D.結合以上分析可知,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D正確;故選:D。6.(2022·河南焦作·高二期中)將與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以制甲醇,從而實現(xiàn)溫室氣體的資源化利用,相關反應如下:Ⅰ.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Ⅰ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B.C.升高溫度,反應Ⅰ、反應Ⅱ的反應速率都加快D.為提高平衡時的轉化率,應選擇較高的溫度【答案】D【詳解】A.反應Ⅰ的,屬于吸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符合圖示,A正確;B.反應Ⅰ+反應Ⅱ可得到反應,根據(jù)蓋斯定律可得,,B正確;C.升高溫度,活化分子數(shù)目增多,有效碰撞幾率增大,反應Ⅰ、Ⅱ的反應速率均增大,C正確;D.由B可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較高,反應逆向進行,CO2的轉化率降低,D錯誤;答案選D。7.如圖表示某一恒容密閉容器中不同溫度(T)和壓強(p)對反應2L(g)?2M(g)+N(g)
△H>0的影響,且p2>p1。圖中縱軸表示的意義可能是A.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 B.混合氣體中M的百分含量C.平衡常數(shù)K D.【答案】B【詳解】A.恒容條件下反應,容器體積不變,氣體總質量不變,密度一直保持不變,改變壓強無影響,A錯誤;B.該反應正向氣體分子數(shù)減少,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混合氣體中M的百分含量減小,B正確;C.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相同溫度下,不同壓強條件下的平衡常數(shù)應相同,C錯誤;D.該反應正向氣體分子數(shù)減少,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混合氣體中M的物質的量減少,L的物質的量增加,n(L)/n(M)比值增大,D錯誤;故選B。8.(2022·云南保山·高二期中)反應X(g)+Y(g)?3Z(g)
△H<0,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減小容器體積,平衡向右移動 B.恒容時充入He氣,Z的產率增大C.增大c(X),X的轉化率增大 D.降低溫度,Y的轉化率增大【答案】D【詳解】A.該反應氣態(tài)物質反應前后總物質的量不相等,減小體積平衡向左移動,故A錯誤;B.恒容時充入He氣,各物質速率不變,平衡不移動,產率不變,故B錯誤;C.增大X物質濃度,平衡正向移動,但X的轉化率減小,故C錯誤;D.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Y的轉化率增大,故D正確;故答案選D。9.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CO(g)+H2O(g)?CO2(g)+H2(g)△H<0,下列對圖像的分析中正確的是A.圖I研究的是t0時增大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tài).圖II研究的一定是t0時使用了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C.圖III研究的是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甲的溫度較高D.圖IV研究的可能是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a的壓強較高【答案】D【詳解】A.由于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則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動,圖像B不符合,故A錯誤;B.由于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則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動,催化劑只加快反應速率,不影響平衡移動,圖II研究的可能增大壓強和加入催化劑,故B錯誤;C.該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圖中乙先達到平衡,則溫度高于甲,而CO的轉化率低,圖像不符合,故C錯誤;D.增大壓強(縮小體積),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且正、逆反應速率加快的倍數(shù)相等,平衡不移動,壓強越大達到平衡所需時間越短,故D正確;故答案為D。10.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溶液中加入固體后顏色變深B.工業(yè)合成氨中,采用高壓的條件C.由組成的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變深D.工業(yè)生產硫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的空氣以提高的利用率【答案】C【詳解】A.硫氰合鐵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3++3SCN—Fe(SCN)3,向硫氰化鐵溶液中加入固體硫氰化鉀,硫氰酸根離子濃度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硫氰化鐵的濃度最大,溶液顏色變深,所以加入固體硫氰化鉀后顏色變深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A不符合題意;B.合成氨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氨氣的產率增大,所以工業(yè)合成氨中,采用高壓的條件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B不符合題意;C.氫氣和碘蒸氣反應生成碘化氫的反應為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增大壓強,化學平衡不移動,則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變深不能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釋,故C符合題意;D.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應為可逆反應,使用過量的空氣,反應物的濃度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二氧化硫的轉化率增大,所以工業(yè)生產硫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的空氣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已知反應A(g)+B(g)C(g)+D(g)的平衡常數(shù)K值與溫度的關系如表所示。830℃時,向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molA和0.20molB,10s末達平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溫度/℃7008301200K值1.71.00.4A.達到平衡后,B的轉化率為50%B.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反應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5mol·L-1·s-1D.容器體積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平衡不移動,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答案】B【詳解】A.設平衡時參加反應的B的物質的量為xmol,則=1,解得:x=0.1所以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100%=50%,A正確;B.由題干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減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B錯誤;C.反應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5mol?L-1?s-1,C正確;D.該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之和不變,故容器體積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平衡不移動,反應物、生成物的濃度增大,即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D正確;故答案為:B。12.(2022·廣東東莞·高二期末)如圖所示,用注射器吸入、的混合氣體(使注射器活塞位于I處)封閉注射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混合氣體中原子數(shù)目:活賽位于I處時>活塞位于II處時B.活塞拉至II處,氣體顏色比活塞位于I處深C.活塞迅速推回I處時,反應速率與最初活塞位于I處時相等D.實驗結束應將氣體緩緩推入濃堿液吸收【答案】D【分析】體系中存在平衡:2NO2N2O4?!驹斀狻緼.活賽位于I到活塞位于II處,增大體積,氣體壓強下降,該平衡逆向移動,混合氣體中分子數(shù)增加,原子數(shù)目不變,A錯誤;B.活塞拉至II處,該平衡逆向移動,但體積增大,NO2濃度下降,氣體顏色比活塞位于I處淺,B錯誤;C.活塞迅速推回I處時,體系不是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反應需朝正向進行才能達到最初時的平衡狀態(tài),反應速率大于最初活塞位于I處時,C錯誤;D.NO2會污染環(huán)境,NO2可被NaOH溶液吸收,實驗結束應將氣體緩緩推入濃堿液吸收,隨著NO2被吸收,N2O4完全轉化為NO2,最終全部被吸收,D正確;故選D。13.(2022·四川·樂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高二期末)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新制氯水光照下顏色變淺B.CaCO3不溶于水,但溶于鹽酸C.向K2Cr2O7溶液滴入濃硫酸,橙色加深D.2NO2(g)N2O4(g)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加深【答案】D【分析】勒夏特列原理為: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平衡將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時,該反應必須是可逆反應,否則勒夏特列原理不適用。【詳解】A.氯水中存在平衡,光照HClO分解,溶液中HClO濃度降低,平衡向生成HClO方向移動,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A不選;B.CaCO3存在溶解平衡:,和H+反應生成CO2,促進CaCO3溶解,所以能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釋,故B不選;C.K2Cr2O7溶液存在平衡:,滴入濃硫酸導致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溶液中c()增大,則溶液橙色加深,所以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C不選;D.增大壓強后,平衡正向移動,但增大壓強導致反應體系的體積減小,平衡時c(NO2)大于原來平衡濃度,則氣體顏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D選;故選:D。14.(2022·廣西欽州·高二期末)對已達平衡的下列反應:,若增大壓強,則所產生的影響正確的是A.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發(fā)生移動B.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答案】B【詳解】B是固體,故該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可逆反應,增大壓強,各氣體物質濃度均增大,所以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但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進行,即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答案選B。15.(2022·陜西渭南·高二期末)在溫度T1時,向一體積固定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
△H<0,5min后反應達到平衡,CO2的轉化率為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前5min,平均反應速率v(H2)=0.06mol(L·min)B.該溫度下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C.當v正(CO2)=3v逆(H2)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D.若平衡后升溫,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左移【答案】A【詳解】A.由題意知,前5min,CO2的變化量為0.2mol,則H2的變化量為0.6mol,v(H2)=0.06mol(L·min),A正確;B.向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發(fā)生上述反應,5min后反應達到平衡,CO2的轉化率為20%,可列出三段式(單位為mol/L):,則該溫度下反應平衡常數(shù)為,B錯誤;C.當3v正(CO2)=v逆(H2)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D.平衡后升溫,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增大,因反應放熱反應,平衡左移,D錯誤;故答案為A。16.(2022·湖南·益陽平高學校高二期末)一定條件下,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關于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A.生成2molNO的同時生成2mol,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反應平衡后升高溫度如果氣體顏色變淺,則反應是吸熱反應C.減小容器的體積增大壓強,則NO氣體的濃度一定減小D.平衡后不改變其他條件,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的,再次平衡后的體積分數(shù)比原平衡大【答案】C【詳解】A.生成2molNO為正反應方向,生成2molNO2為逆反應方向,物質的量變化之比為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A正確;B.反應平衡后升高溫度如果氣體顏色變淺,平衡正向移動,反應是吸熱反應,B正確;C.減小容器的體積=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平衡逆向移動但并不能抵消NO濃度的增大,故NO氣體的濃度一定增大,C錯誤;D.平衡后不改變其他條件,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的NO2,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平衡會正向移動移動但是并不能抵消NO2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故再次平衡后NO2的體積分數(shù)比原平衡大,D正確;故選C。17.(2022·寧夏·平羅中學高二期中)可逆反應:aA(g)+bB(g)cC(g)+dD(g);根據(jù)圖回答:(1)壓強P1比P2_______(填大或小);(2)(a+b)比(c+d)_______(填大或小);(3)溫度t1℃比t2℃_______(填高或低);(4)正反應為_______反應?!敬鸢浮?1)小(2)小(3)高(4)吸熱【解析】(1)根據(jù)圖可知,壓強為P2時先達到平衡,壓強高濃度大,故P2大,即壓強P1比P2??;(2)在P2壓強下,A的轉化率低,故加壓平衡逆向移動,(a+b)比(c+d)小;(3)根據(jù)圖中,t1溫度下先達平衡,溫度高速率快,故溫度t1℃比t2℃高;(4)t1溫度下A的百分含量低,即平衡正向移動程度大,故正反應為吸熱反應。18.(2022·甘肅張掖·高二期中)I.2A?B+C在某一溫度時,達到平衡。(1)若溫度升高,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是_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2)若B為固體,減小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A呈_______態(tài);(3)若A、B、C均為氣體,加入催化劑,平衡_______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II.在一定溫度下將2molA和2molB兩種氣體混合于2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2C(g)+2D(g),2分鐘末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了0.8molD,請?zhí)顚懴铝锌瞻住?4)用D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A的轉化率為_______。(5)如果縮小容器容積(溫度不變),則平衡體系中混合氣體的密度_______(填“增大”、“減少”或“不變”)。(6)若向原平衡體系再投入1molA和1molB,平衡_______(填“右移、左移或不移”)。III.氫氣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應的熱化方程式如下:N2(g)+3H2(g)?2NH3(g);ΔH=-92.4kJ/mol。(7)當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某一外界條件(不改變N2、H2和NH3的量),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t1時引起平衡移動的條件可能是_______。(8)溫度為T℃時,將2amolH2和amolN2放入0.5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測得N2的轉化率為50%。則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_?!敬鸢浮?1)吸熱(2)氣(3)不(4)
0.2mol/(L·min)
60%(5)增大(6)右移(7)增大壓強(8)【解析】(1)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若溫度升高,2A?B+C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是吸熱;(2)減小壓強平衡向氣體系數(shù)和增大的方向移動,減小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說明左側氣體系數(shù)和大于右側,若B為固體,則A呈一定為氣態(tài);(3)催化劑不能使平衡移動,若A、B、C均為氣體,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4)2分鐘末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了0.8molD,則消耗1.2molA,用D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2mol/(L·min),A的轉化率為60%;(5)反應前后氣體總質量不變,如果縮小容器容積(溫度不變),則平衡體系中混合氣體的密度增大。(6)若向原平衡體系再投入1molA和1molB,反應物濃度增大,平衡右移。(7)圖中t1時可,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平衡正向移動,引起平衡移動的條件可能是增大壓強。(8)溫度為T℃時,將2amolH2和amolN2放入0.5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測得N2的轉化率為50%;。19.(2022·湖南·長郡中學高二期末)合成氨工業(y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原理為:,在不同溫度、壓強和相同催化劑條件下,初始分別為、時,平衡后混合物中氨的體積分數(shù)(α)如圖所示:回答以下問題:(1)其中,p1、p2和p3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2)①若分別用和表示從反應開始至達平衡狀態(tài)A、B時的化學反應速率,則___________(填“>”“<”或“=”)。②若在250℃、p1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的體積為1L,則該條件下合成氨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列出計算式即可)。(3)合成氨反應在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歷程為(*表示吸附態(tài)):第一步;(慢反應)第二步;;(快反應)第三步(快反應)比較第一步反應的活化能E1與第二步反應的活化能E2的大?。篍1___________E2(填“>”“<”或“=”)。(4)是工業(yè)由氨氣合成尿素的中間產物。在一定溫度下、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①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②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③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④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⑤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答案】(1)
溫度相同時,加壓平衡正向移動,故壓強越大平衡混合物中氨的體積分數(shù)越大(2)
<
(3)>(4)①②③【解析】(1)由反應可知,正向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氨氣的物質的量增大,則平衡時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則和由大到小的順序是。(2)①溫度越高,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大,由(1)分析可知,,由圖可知,B對應的溫度高、壓強大,則反應速率大,;②在、條件下,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的體積為,列“三段式”:,解得:,則該條件下合成氨的平衡常數(shù)。(3)第一步為慢反應,說明要反應需要從外界吸收的熱量多,活化分子數(shù)少,活化能大,則。(4)①該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反應過程中壓強逐漸增大,當壓強不變時,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①符合題意;②由于是固體,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前,氣體質量會變化,容器體積不變,密度也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密度不變,說明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故②符合題意;③由于是固體,生成物全部為氣體,氣體的物質的量在增加,當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故③符合題意;④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混合氣體的質量和/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總和,混合氣體的質量恒等于分解的質量,氣體的物質的量為分解的的三倍,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④不符合題意;⑤因反應物是固體物質,所以密閉容器中的體積分數(shù)始終不變,故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①②③。20.(2021·安徽·合肥市第八中學高二期中)某小組研究化學平衡的移動(1)已知反應:Fe3++3SCN-Fe(SCN)3①i中現(xiàn)象為___。②ii中血紅色褪去,結合離子反應和平衡移動解釋原因___。③已知存在反應:2Fe3++SO+H2O=2Fe2++SO+2H+,則證明iii中平衡逆向移動的準確實驗現(xiàn)象描述是___。(2)已知反應:[Cu(H2O)4]2+(藍色)+4Cl-[CuCl4]2-(黃色)+4H2OΔH>0取適量CuCl2固體進行下面實驗判斷正誤(括號里填“√”或“×”):①加少量水,溶液為綠色的原因是:溶液中同時存在較多的[Cu(H2O)4]2+和[CuCl4]2-,黃色和藍色的混合色為綠色。___。②加大量水,溶液變?yōu)樗{色的原因是:提高了c(H2O),平衡逆向移動,黃色的[CuCl4]2-轉化為藍色的[Cu(H2O)4]2+,所以溶液變?yōu)樗{色。___。③對綠色溶液進行加熱,溶液變?yōu)辄S綠色,因為反應吸熱,升溫平衡正向移動。___。【答案】(1)
血紅色變深
加入鐵粉,發(fā)生反應:Fe+2Fe3+=3Fe2+,導致c(Fe3+)減小,平衡逆向移動
iii中溶液血紅色比iv中淺(2)
正確
錯誤
正確【解析】(1)①Fe3+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i中現(xiàn)象為血紅色變深;②加入鐵粉,發(fā)生反應:Fe+2Fe3+=3Fe2+,導致c(Fe3+)減小,平衡逆向移動,所以ii中血紅色褪去;③iii中滴入4滴Na2SO3溶液造成Fe3+的濃度因稀釋而減小,根據(jù)控制變量法,iii中溶液血紅色比iv中淺,才能證明iii中因發(fā)生2Fe3++SO+H2O=2Fe2++SO+2H+反應,使平衡逆向移動,造成溶液血紅色變淺;(2)①加少量水,溶液中同時存在較多的[Cu(H2O)4]2+和[CuCl4]2-,黃色和藍色的混合色為綠色,故①正確;②加大量水,使離子的濃度熵大于平衡常數(shù),平衡逆向移動,黃色的[CuCl4]2-轉化為藍色的[Cu(H2O)4]2+,所以溶液變?yōu)樗{色,故②錯誤;③[Cu(H2O)4]2+(藍色)+4Cl-[CuCl4]2-(黃色)+4H2O正反應吸熱,對綠色溶液進行加熱,升溫平衡正向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驗店行業(yè)市場營銷總結
- 2025-2030全球無DEHP分隔膜無針輸液接頭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基因組注釋服務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酚醛彩鋼板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隧道安全監(jiān)測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燃氣輪機仿真軟件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自動水力平衡閥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辦公室文件柜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4-苯氧基苯酚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太空級電機控制器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護理人文知識培訓課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課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7.2.3 平行線的性質(第1課時)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新合同管理工作計劃
- 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名著導讀《經典常談》閱讀指導 學案(含練習題及答案)
- 風光儲儲能項目PCS艙、電池艙吊裝方案
- 統(tǒng)編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下冊教材的解讀
- 產業(yè)鏈競爭關聯(lián)度
- TTJSFB 002-2024 綠色融資租賃項目評價指南
-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學案+區(qū)域地理填圖+亞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