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院附中招生語文試卷有答案_第1頁
南京院附中招生語文試卷有答案_第2頁
南京院附中招生語文試卷有答案_第3頁
南京院附中招生語文試卷有答案_第4頁
南京院附中招生語文試卷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08年南京院附中招生語文試卷及答案本試卷共3道大題,24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量120分鐘。答案必須寫在答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一、積累與應用(24分)1.給加點的字注音,并根據(jù)拼音寫漢字(4分)假如生命是樹,它將心無旁騖()地把根扎向大地深處,哪怕腳下是一片堅硬的巖石,也要qiè()而不舍地將根須鉆進石縫,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參天大樹當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禿嶺中做一棵孤獨的小樹,給迷路的bá()涉者以希望,那就更為光榮。2.下面劃線句中有兩個句子有明顯的毛病,請按要求修改。(2分)①人工燈光有時可以傳到數(shù)十公里之外。鳥類在遷徙期最容易受人工光源的干擾。②它們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卻常常被它們迷失方向。③有時候鳥類還誤把高樓的燈光當作星星,最后撞死在大樓上。④據(jù)美國鳥類學家統(tǒng)計,每年有近400多萬只鳥因撞上高樓上的廣告燈而死去。(1)(填序號)句中“______________”,應________________。(2)(填序號)句中“______________”,應________________。3.用課文原句填空。(9分)(1)學而不思則罔,_________________。(《論語》)(2)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觀刈麥》)(3)香遠益清,亭亭凈植,_________________。(周敦頤《愛蓮說》)(4)茍全性命于亂世,_________________。(諸葛亮《出師表》)(5)_________________,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6)不應有恨,_________________?(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7)詩人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希望“________,________”,以此決心奮戰(zhàn)沙場,為國家獻身。(8)什么樣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呢?當他面對個人得失時,要有范仲淹所推崇的“________,________”的心態(tài);當他面對死亡威脅時,要有文天祥所表現(xiàn)出來“________,________”的氣概。4.看圖說話。(3分)(1)用說明的文字介紹這幅題為“書生”的漫畫(90字以內(nèi))。(2分)(2)用一句話概括漫畫的主旨。(1分)5.探究題(6分)面對全球變暖的嚴峻挑戰(zhàn),科學家近年來絞盡腦汁,構想著種種改造地球的方法。現(xiàn)列舉“異想天開”的生態(tài)實驗如下:①垂直農(nóng)場。將城市的摩天大樓變?yōu)樯a(chǎn)水果、蔬菜、甚至糧食的“農(nóng)場”。②改善家畜的腸胃。將某種細菌移植于家畜體內(nèi),令其不會排放甲烷。③碳收集器。用特殊的裝置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④造云船。派能將海水制成云的船隊云游四海,向空中“播云”。⑤人造火山。用火箭、飛機、巨炮,甚至人造火山,將細小顆粒釋放到大氣里?!ㄕ悦绹呖萍茧s志《連線》)(1)對以上列舉的生態(tài)實驗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實驗①可增加綠色植物來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過從防止全球變暖的角度來看,它的作用還只是微乎其微的。B.作為溫室氣體,甲烷的“殺傷力”是二氧化碳的20倍。每年全球家畜向大氣中排放的甲烷有8000萬噸。實驗②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C.皮納圖博火山1991年噴發(fā),向大氣中噴射了1000萬噸硫化物,遮擋陽光,給地球降溫。實驗⑤的構想可能是受此啟發(fā)的。D.以上所列舉的實驗可分為兩類:①②③為一類,都是通過吸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來為地球降溫;④⑤為一類,都是通過遮擋太陽光來為地球降溫。(2)依你看,以上所列舉的五項“異想天開”的生態(tài)實驗中,哪一項最有可能取得成功(或哪一項最不可能取得成功)?請講明你的理由。(2分)(3)防止全球變暖,你有什么妙招?請先簡介你的“妙招”,再說明其科學原理。有創(chuàng)意且合理的可得滿分。(2分)二、閱讀(36分)(一)(4分)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6.《泊秦淮》的作者是_____,詩中的《后庭花》涉及到的歷史人物是南朝的_____。(2分)7.以下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首句兩個“籠”字將煙、水、月、沙四者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個很具有特色的環(huán)境氣氛,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力,造成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B.第二句承上啟下,網(wǎng)絡全篇?!耙共辞鼗础睘樯弦痪涞木吧c出時間、地點,使之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也照應了詩題;“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國恨”、“后庭花”。C.“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些達官貴人?!案艚q唱”的“江”是指秦淮河。D.本詩表達詩人對國事懷抱隱憂,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而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二)(10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乙]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①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②,猶當博學審③問,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墻之士,雖有子羔、原憲⑥之賢,終無濟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狈蛞钥鬃又ィq須好學,今人可不勉⑥乎?(節(jié)選自顧炎武《與友人書》)[注解]①[孤陋]片面、淺陋。②[資]盤纏。③[審]詳細。④[庶幾]差不多。⑤[子羔、原憲]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8.以下4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A.既加冠若既不出戶B.故余雖愚雖有子羔、原憲之賢C.俯身傾耳以請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賢之道曾益其所不能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A.或遇其叱咄B.不幸而在窮僻之域C.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D.若既不出戶10.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從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2分)(1)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2)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11.甲乙兩段文字所談的都是為學之道,這兩段文字所說的道理,其共同之處有哪些?不同之處有哪些?(2分)(三)(10分)生命在于創(chuàng)造[印度]克里希那穆提①剛剛散步的時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河邊有一個狹窄的池塘。河流又寬又深,水流很平緩。池塘卻滿是泥濘,是因為沒有和河流的生命融通起來的緣故;也沒有魚,那是一池死水。然而那深深的河流,卻充滿了生命和元氣,自在地流淌。②你們覺不覺得人類就是這樣:人類在生命急流之外,自己挖了一個小池子,停滯在里面,死在里面;然而這種停滯,這種腐敗,我們卻說是生存。換句話說,我們想要一種永久,我們希望自己欲望不停,希望快樂永不停止。③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只要坐在河岸邊,就會聽到河流歌唱,聽到水的潺潺聲。但如果是小池子,就完全不動,小池子里的水是停滯的。你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大部分人想要的,其實就是這小池子。我們說我們這種小池子的生存狀態(tài)是對的。我們不想受到打攪,因為我們追求的就是一種永久。④追求永久是什么意思,你們知道嗎?意思是要快樂的事一直延長,要不快樂的事盡快結束。我們希望人人知道我們的名字,通過家族、通過財產(chǎn)一直傳下去。我們希望自己的關系永久、活動永久。⑤但是你們知道,生命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生命很短暫,所有的東西都像落葉一般,沒有永久的,永遠都有變化,永遠都有死亡。你們有沒有注意過矗立在天空中的樹木,所有的枝丫都張開,葉子全部落光,等待著來年的春天。來年春天一到,它又長滿了樹葉,又有音樂了。然后到了一定的季節(jié),又全部掉光。生命就是這個樣子。⑥事實是,生命就像河流,不停地在動,永遠在追尋、探索、推進,溢過河堤,鉆進每一條縫。但是你們知道,我們的心不容許這種事情發(fā)生,我們認為這種不安的狀態(tài)對生命很危險,所以就在自己身邊建了一堵墻:家庭、名聲、財產(chǎn),還有我們培養(yǎng)的那些小德小性,所有這一切都在墻內(nèi),都遠離生命。⑦心如果追求“永遠”,很快就會停滯下來。這樣的心就像河邊那個小池子一樣,很快就會充滿腐臭的東西。心中沒有圍墻,沒有立足點,沒有障礙,沒有休止符,完全隨著生命在動,無時無刻不在推進、探索、爆發(fā),只有這樣,心才會快樂,歷久彌新,因為這樣的心一直在創(chuàng)造。⑧我說的你們都懂嗎?你懂,你的生命就完全轉變了。你和世界的關系,你和鄰居的關系,你和大太或先生的關系已經(jīng)產(chǎn)生全新的意義。這樣你就不會假借什么東西來滿足自己。你們懂了,你們就開始了解生命的非凡真相,了解當中有愛和美,有善的花朵。但是,心如果追求安全的小池子、“永遠”的小池子,只會造成黑暗、腐敗。我們的心一旦墜入這個小池子,就不敢再爬出來追尋、探索。然而,真理、上帝、真相是在小池子之外的。(摘自《年輕人》2007年第10期,有刪改)12.作者將生命比作河流,又比作落葉、樹木,請指出河流、落葉、樹木這三者所共有的特點。(2分)13.第⑦段中加點的詞語“立足點、障礙、休止符”比喻什么?(1分)14.請你為第⑥段劃線句所說的現(xiàn)象舉一個例子。不要超過60字。(2分)15.以下4項所說的道理與本文的觀點不相似的一項是()(2分)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B.人生要有絕對意義,就必須有神,因為神就是絕對的同義詞。但是,必須有,就真有嗎?人生的悲劇豈不正在于永遠尋找、又永遠找不到那必須有的東西?C.人一生中應當有意識地變換環(huán)境。能否從零開始,重新開創(chuàng)一種生活,這是測量一個人心靈是否年輕的可靠尺度。D.我不相信一切所謂人生導師。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jīng)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至于我,我將永遠困惑,也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16.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內(nèi)涵豐富,說理精辟,文字優(yōu)美而平易,請對其表現(xiàn)手法中最主要的一點加以賞析。(3分)[提示:手法賞析指對文章表達與表現(xiàn)技巧(包括修辭方法、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的辨識、理解、分析與欣賞。要結合文本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賞析。](四)(12分)云夢澤①九八年長江大水,人們想起了云夢澤。②大澤今安在?這個差不多已被人們遺忘的蓄洪所在,又成為眾多有識之士議論的話題,引起人們對歷史的回眸和反思。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③我們從初唐孟浩然的詩中,多少能想象出云夢澤的面貌來。水天相接,涵渾積洪,汪洋浩蕩,潤澤濱野。④孟浩然看到的云夢澤絕對不是今天的洞庭湖那般大小,而是要大得多。據(jù)史籍記載,先秦兩漢所稱云夢澤,大致包括今天湖南益陽、湘陰以北,湖北江陵、安陸以南、武漢市以西的廣大地區(qū),面積在5萬平方公里以上,相當于半個江蘇省。如今在安陸以南有云夢縣,那里沃野阡陌,棉糧兩豐,已尋覓不出水鄉(xiāng)澤國的半點蹤影。兩漢迄今,不過兩千年,水陸變遷之大,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如今僅存的大湖洞庭湖也不過區(qū)區(qū)2700平方公里,與5萬之數(shù)相去何等之遠!⑤那個俯仰于天地之間,馳騁于自然之野,涵融萬匯,泱泱無涯的云夢澤哪里去了呢?⑥答案是,它被淤積了,被堤堰圍占了,更本質地說,是被人“吃”掉了!⑦隨著我國人口的日益繁衍膨脹和人類生產(chǎn)工具生產(chǎn)技能的發(fā)展,人與江湖搶占生存空間的斗爭愈演愈烈。本屬于大江大湖的地盤,逐步被人類役化為田園和村落。在江漢兩湖之間,如今的所謂民垸都是原來的湖泊、濕地和河道,都是云夢澤的一部分。人們圍堤圈地,筑屋耕種,久而久之,就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適度地科學地開發(fā)湖泊、濕地并非不可,但絕不可濫用、圍剿,可憾我們走的是濫用、圍剿的路。明清兩代是這類民垸大發(fā)展的時期。本世紀五十年代以后,這類活動更是達到了高峰。一九四九年,洞庭湖湖區(qū)面積尚有4350平方公里,到了一九八四年就減到2691平方公里,浩浩八百里洞庭,現(xiàn)在只剩下300里!五十年代江漢湖群的湖泊為1066個,到九十年代初就減少為l82個。僅湖北監(jiān)利縣,就有大小民垸17個,其中的新洲管理區(qū)就整整占去了長江25公里⑧粗略計算,往古的云夢澤現(xiàn)在大約只剩下不到它原來面積的十分之一,它被切割,被圍墾,只殘留著洪湖、沉湖、三臺湖等幾個較大的湖泊,還有星星點點的水泊散布于兩湖平原。真正的云夢澤已不復存在。⑨歷史上,長江的水患并不如黃河那么嚴重,就是因為它得益于腰上有那么大的“水囊”,起到了調節(jié)洪水的作用,不致于泛濫成災。只是到了近代,長江的洪水才日趨成了人們的心頭之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上游植被慘遭破壞,江河泥沙嚴重淤積,等因素外,云夢澤的人為分割縮小也是禍根之一。⑩據(jù)有關專家說,盡管九八年洪水大得驚人,但并沒有超過一九五四年1023億立方米的水量,然而它給長江中下游造成的水位壓力,卻比一九五四年要大得多,其原因就是五十年代以來,長江流域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減少了380億立方米的自然蓄洪調節(jié)能力。洪水無處藏身,就只好漫堤決口,奪路而走。⑾這是自然的報復。“人不給水出路,水不給人活路”。一語中的。報復的目標。首先就是那些曾經(jīng)奪走過水的地盤的民垸。九八年湖南、湖北被洪水沖跨的民垸就有100多處,200多萬受災群眾幾乎全是民垸造成的。其中圍墾甚烈的監(jiān)利縣,17個民垸就有15個民垸進水。過去人把水從這里趕出去,今天水又把人從這里趕出來。這就是自然辯證法。⑿所有的民垸、圍子都是云夢澤的故地。云夢澤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匯萬溪千河的西川之水出三峽之后,高度突然降低,必須有一個大水盆來緩沖調節(jié),否則就會如脫韁之馬一路狂奔,溢出堤岸,造成災害。即使如現(xiàn)在在兩湖段加高加固堤岸,也會給下游造成壓力,貽害皖吳。歷史經(jīng)驗證明,人們因“開發(fā)”所得的利益,與全流域的整體利益相比較,未必是合算的。⒀在“消化”洪水,保護眾生方面,云夢澤作出過它歷史性的貢獻。今人唯一能替代它的作用的,就是修筑三峽大壩,建一個新的云夢澤。17.第⑥節(jié)中“被淤積”“被堤堰圍占”兩個短語次序能不能更換?為什么?(2分)18.第⑦段劃線句中“2691平方公里”與“300里”這兩個數(shù)字是否相矛盾?講明你的理由。(2分)19.第⑦段中“民垸”的“垸”字讀yuàn,請依據(jù)上下文詮釋它的意思。(1分)垸:20.見第⑨段劃線句,長江為什么需要腰上有個大“水囊”來調節(jié)洪水?請用本文中的語句來回答。(1分)21.評析加點的詞,按要求答題(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2分)(1)但絕不可濫用、圍剿。(“圍剿”就是“圍墾”的意思,請揣摩作者取“圍剿”而不取“圍墾”的用意。)(2)盡管九八年洪水大得驚人,但并沒超過一九五四年1023億立方米的水量。(加點的關聯(lián)詞能否刪去?為什么?)22.請從說明方法的運用的角度對本文第④段文字做簡要的分析。(2分)23.讀下面兩則材料,聯(lián)系本文有關內(nèi)容,探究一番,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至少講兩點)(2分)[提示:所謂探究,可以是概括、提煉,還可以是比較、分析、質疑、批判、聯(lián)想、遷移、推理、拓展等。要整合信息,探究文本中的疑點、難點和空白點,提出自己的見解。]材料1:據(jù)《漢書?地理志》等漢、魏人記載,云夢澤在南郡華容縣(湖北潛江縣)西南,范圍并不大。晉以后的經(jīng)學家將古之云夢澤的范圍越說越大,一般都把洞庭湖包括在內(nèi),與漢以前記載不符。材料2:據(jù)今人考證,古籍中的“云夢”并不專指以“云夢”為名的澤藪,一般泛指春秋戰(zhàn)國時楚王的游獵區(qū)。此區(qū)大致包括整個江漢平原及其東、西、北三面一部分丘陵。在這個區(qū)域內(nèi),也并不全屬于“云夢”,錯綜著許多已經(jīng)開墾了的邑居聚落。三、寫作(40分)24.藝術實是人生的養(yǎng)料,是教示人的生活良師。(夏丏尊)藝術是一種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羅曼?羅蘭)倘使沒有繪畫、雕刻、音樂、詩歌和其他自然美所產(chǎn)生的情感,人生就會失去一半美好的意義。(斯賓塞)藝術所包括的形式有:文學(如詩歌、小說等),美術(如繪畫、雕刻、書法等),音樂(如聲樂、器樂等),舞蹈,戲?。ㄈ绺鑴 ⒃拕〉龋?,曲藝等。請以“我與”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1)橫線上所填的必須是一種藝術形式,如“文學、美術、音樂……”或“詩歌、小說、油畫、雕塑、芭蕾舞……”(2)要寫出“我”與××的關系或聯(lián)系。文體不限,可以寫自己的經(jīng)歷、感受,也可以談自己的認識、見解。(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2008年南京院附中招生語文試卷答案一、1.wù鍥jí跋2.(1)②句中“被”,應該為“使”“讓”等。(2)④句中“近400多萬”,應刪去“近”或刪去“多”。3.(1)思而不學則殆(2)足蒸暑土氣(3)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4)君問歸期未有期,(5)不求聞達于諸侯。(6)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7)何事長向別時圓(8)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1)書店內(nèi),三位讀者在讀書,他們有的席地而坐,屁股下墊著一本書;有的坐在書架的書上,有的趴在書柜的書上。有的邊喝飲料便讀書,地上零亂地放著書與快餐盒及飲料罐等。(2)批評了在書店里讀書而不愛惜圖書、不講社會公德的現(xiàn)象。5.(1)D。實驗②不是吸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2)言之有理即可。如:實驗①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目前無土栽培、工廠化農(nóng)業(yè)已不是新鮮事;而且它有直接的經(jīng)濟回報。又如:實驗③最不可能取得成功。即便能將大氣中的碳收集起來,可存放是個大問題。(3)言之有理即可。如:改良樹種,使其能更多地吸收二氧化碳。又如:向地球軌道發(fā)射巨大的鏡子,反射陽光等。二、(一)6.杜牧陳后主(二)9.A.有時B.地方區(qū)域等C.交往D.門10.(1)曾經(jīng)跑到百里之外,追隨本鄉(xiāng)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長者,拿著經(jīng)書向他討教。(2)一個人做學問,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進步,那就會每天退步。11.共同之處:①要勤勉好學,②做學問要與人研討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討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處:甲文①從為學之難的角度說勤勉,②也談了尊師之道;乙文①談“為學”不進則退的道理,②要認真鉆研獨立思考,③要出門學習生活(或開闊眼界)(不同點各講出一點即可得滿分)(三)12.沒有永久的,永遠都有變化13.比喻那些使生命停滯的東西14.開放題。示例:牛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晚年趨于保守,落入陳舊的范疇,沒有有絲毫的成就。王安公司曾稱雄于個人電腦領域,后來,因忽略市場的變化,仍然堅持生產(chǎn)老產(chǎn)品而不創(chuàng)新,導致銷路越來越窄,最終申請破產(chǎn)。。ACD與本文生命不停地在動、永遠在追尋探索的道理相似。B項說人生沒有絕對的意義。16.開放題。示例1:大量地運用比喻。如將生命比作落葉,說明生命的短暫及不斷地推陳出新;又如將生命比作河流,說明生命“不停地在動,永遠在追尋、探索、推進”。這些比喻新穎而貼切,使說理形象而通俗,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示例2:多用比喻,多用描述性的語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