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輪復習地理中圖版課時跟蹤檢測(三十六)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_第1頁
高中一輪復習地理中圖版課時跟蹤檢測(三十六)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_第2頁
高中一輪復習地理中圖版課時跟蹤檢測(三十六)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_第3頁
高中一輪復習地理中圖版課時跟蹤檢測(三十六)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_第4頁
高中一輪復習地理中圖版課時跟蹤檢測(三十六)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跟蹤檢測(三十六)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2013·重慶高考)地理興趣小組對某小流域進行水土流失的調查。據(jù)此回答1~3題。1.在調查之前,該組同學需要優(yōu)先收集調查區(qū)的地形圖和()A.氣溫分布圖 B.降水量分布圖C.工業(yè)分布圖 D.旅游景點分布圖2.流域產沙量(一定時間內流域內產出的泥沙總量)是水土流失調查中的一項重要指標。同學們提出了四種獲得流域年產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測定一年內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測定一年內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頭設置收集池,年終稱取泥沙總量D.在流域出口處設置收集池,年終稱取泥沙總量3.如圖是幾位同學根據(jù)調查結果繪制的坡度與單位面積產沙量關系曲線,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規(guī)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1.B2.D3.A第1題,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發(fā)生主要與地勢起伏狀況、降水多少及降水強度、地表植被覆蓋狀況、土質等密切相關,因此地理興趣小組對小流域水土流失進行調查之前應優(yōu)先收集調查區(qū)的地形圖和降水量分布圖,故選擇B。第2題,本題中涉及的是年產沙量,因此時間限定是“一年”?!耙荒辍睘槠谙薜乃亮魇顩r絕不是“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所能反映的,而應是全年降水的土壤流失量狀況,因此排除A、B兩項。最能反映“流域內”水土流失狀況的是流域出口而不是流域源頭,因為河流往往是“泥沙俱下”,因此判斷D項是正確的。第3題,水土流失的一般分布規(guī)律為:坡度小時,受雨面積大,徑流量大,但流速小,侵蝕程度較小;隨坡度增大,侵蝕強烈,水土流失嚴重;當坡度大于40°~50°時,受雨面積小,雖流速大,但徑流量小,侵蝕程度較小。所以圖中坡度小于20°時,單位面積產沙量較少;當坡度大于20°時,單位面積產沙量迅速增大,在坡度未達到40°之前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所以選A。(2018·天津模擬)如圖為非洲大陸荒漠化示意圖。讀圖回答4~5題。4.非洲荒漠化嚴重區(qū)主要出現(xiàn)在()A.熱帶雨林帶 B.熱帶草原帶C.熱帶荒漠帶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5.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為原因有()①人口增長——荒漠化面積與人口密度呈正相關②過度砍伐——大約600萬公頃的森林遭到砍伐③過度放牧——大約2.4億公頃的草場遭到破壞④過度開墾——耕地面積擴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4.B5.A第4題,依據(jù)圖中荒漠化嚴重區(qū)位置,結合非洲氣候分布,可知荒漠化嚴重區(qū)主要出現(xiàn)在熱帶草原帶。第5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荒漠化面積與人口密度呈正相關。圖中顯示過度砍伐面積大約為60百萬公頃,過度放牧面積大約為240百萬公頃,過度開墾面積大約為110百萬公頃。在人為因素中,過度放牧面積最大,應該是首要因素。(2018·廣東湛江一模)抱坡嶺是三亞市一座山體裸露、地勢起伏較大的廢棄石灰?guī)r礦山,自開展“城市修補、生態(tài)修復”以來,抱坡嶺成為首批山體修復試點之一,相關部門采用了削坡退臺、設置“V”型槽等綜合治理辦法恢復山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據(jù)此完成6~8題。6.抱坡嶺需要人工修復最主要的原因是()A.石灰?guī)r易風化,造成危巖崩落,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B.處于臺風多發(fā)區(qū),易引發(fā)地質災害C.山體坡度大,涵養(yǎng)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復能力喪失D.美化環(huán)境,增加旅游景點7.每一級退臺都設置為外緣高、內部低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爬山難度 B.增加耕地面積C.便于匯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觀度8.適合用于該山體修復的植被的特點應具有()A.耐旱、耐貧瘠 B.耐旱、耐鹽堿C.耐澇、耐貧瘠 D.耐澇、耐鹽堿解析:6.C7.C8.A第6題,“山體裸露、地勢起伏較大”,說明植被少、坡度大;而該地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的海南島,降水多,則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時該山體為石灰?guī)r礦山,易出現(xiàn)因水土流失導致的荒漠化,自我修復能力差,故要進行人工修復。第7題,注意修復的目的是使其恢復植被,減輕水土流失等生態(tài)問題;植被修復離不開水,該山體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滲,同時石灰?guī)r地區(qū)地表水缺乏,故退臺設置為外緣高、內部低的主要目的是收集雨水,則C正確。第8題,石灰?guī)r在一定條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該地貌區(qū)地表水缺乏、土壤貧瘠,故植被要能適應干旱和土壤貧瘠的條件。(2018·廣州二模)鄱陽湖(如圖所示)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近年來,鄱陽湖汛期“高水是湖,洪水一片”,枯水期“低水似河,枯水一線”成為常態(tài),嚴重影響了湖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我國圍繞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的利弊展開了多年激烈的爭論。2009年,備受關注的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思路發(fā)生重大轉變,由原來的筑壩改為建閘,“調枯控洪”改為“調枯暢洪”,大大緩解了各方面的矛盾。據(jù)此完成9~11題。9.鄱陽湖“高水成片、低水成線”的最主要原因是()A.長江與湖泊的相互補給 B.干濕季節(jié)極端變化C.圍湖造田和城市化發(fā)展 D.水土流失日益嚴重10.近十年來,鄱陽湖水文情勢出現(xiàn)了枯水時間提前、枯水期延長、水位嚴重降低等現(xiàn)象,其最主要原因是()A.水體污染嚴重 B.工農業(yè)過度用水C.全球氣候變化 D.三峽大壩的建設11.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蓄水期應在()A.1~3月 B.4~6月C.7~9月 D.10~12月解析:9.A10.D11.C第9題,長江與鄱陽湖的相互補給關系主要表現(xiàn)為,洪水期長江水大量補給鄱陽湖,鄱陽湖“高水成片”;而枯水期鄱陽湖水位本來就低,加上湖水又大量補給長江,形成“低水成線”。鄱陽湖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干濕季節(jié)變化并不極端;圍湖造田和城市化發(fā)展沒有季節(jié)變化;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會使湖泊淤積,湖面變小,對湖泊水位的季節(jié)變化沒有直接影響。第10題,水體污染嚴重會影響湖泊水質,對湖泊水位季節(jié)變化沒有影響;全球氣候變化和工農業(yè)過度用水現(xiàn)象已經出現(xiàn)了多年,并不是“近十年來”的事情;三峽大壩建成和水庫蓄水是近十幾年的事情,三峽水庫的大量蓄水造成下游地區(qū)水位下降,長江補給鄱陽湖的水量相應減少,相反鄱陽湖補給長江的水量增多,導致鄱陽湖出現(xiàn)枯水時間提前、枯水期延長、水位嚴重降低等現(xiàn)象。第11題,鄱陽湖流域主要依靠雨水補給,結合我國東部鋒面雨帶移動規(guī)律可知,5~6月和9月鋒面雨帶影響鄱陽湖流域,提供大量雨水補給,所以7~9月蓄水最合適。二、綜合題(共56分)1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8分)材料一黃土高原地區(qū)煤、稀土和有色金屬資源豐富,曾是植被茂密的地區(qū),但在自然和人為雙重因素的影響下,現(xiàn)在變成了溝壑縱橫的地區(qū)。近年來,黃土高原通過基本農田建設,實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生態(tài)修復、建淤地壩等,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約12萬平方千米。如圖為黃土高原示意圖。材料二魚鱗坑是陡坡地植樹造林的一種工程措施。如圖是魚鱗坑剖面示意圖(Ⅰ)和平面排列示意圖(Ⅱ)。(1)分析圖中甲地水土流失產生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2)材料一中甲地區(qū)工業(yè)發(fā)展有哪些區(qū)位優(yōu)勢?(6分)(3)運用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對環(huán)境的影響。(8分)(4)有人認為需要在黃土高原地區(qū)大力建設魚鱗坑,你是否贊同?請說明理由。(8分)解析:第(1)題,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需要從地形、降水、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第(2)題,根據(jù)材料可知,該地礦產資源豐富,再結合黃土高原示意圖可知該地處于三省交界地帶,區(qū)際聯(lián)系方便,目前該區(qū)域的開發(fā)還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第(3)題,需要結合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從水土流失對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影響分析。第(4)題,屬于開放性題目,贊成,從保持水土、提高植物成活率方面分析;若不贊成,可根據(jù)圖中的引水溝判斷,魚鱗坑會對地表造成破壞。答案:(1)地表覆蓋著疏松的黃土層,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位于季風區(qū),降水變率大、多暴雨等。(2)煤炭、稀土、有色金屬資源豐富;承東啟西,位于三省交界地帶,區(qū)際聯(lián)系方面;國家政策支持。(3)使地表崎嶇;土壤肥力降低;植被覆蓋率下降;氣候趨于干旱;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積河床,易造成洪澇災害。(4)贊成。利用魚鱗坑攔截坡面徑流,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增大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虿毁澇?。黃土高原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大力建設魚鱗坑會破壞原有生態(tài)環(huán)境,在短期內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13.(2018·陜西質檢)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8分)卓乃湖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腹地,南岸是藏羚羊的重要產羔地。在第四紀時期,湖泊退縮,湖水不能外流;近30年來,湖泊面積不斷擴大。2011年8~9月,由于持續(xù)較強的降雨天氣,卓乃湖東岸發(fā)生潰決,十幾億立方米的湖水溢出,在高原面上沖出一道深寬的洪溝,流進了庫賽湖。卓乃湖的面積也因此由280km2縮減到168km2。隨后庫賽湖湖水外溢,與其東邊的海丁諾爾湖及鹽湖相連并迅速擴大,湖水最終有可能通過清水河匯入長江北源楚瑪爾河而成為長江最北源。如圖為卓乃湖決堤引發(fā)的水道變化示意圖。(1)分析卓乃湖潰決外溢的主要原因。(7分)(2)推測卓乃湖湖水外泄、面積驟減給藏羚羊遷徙及生存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7分)(3)為防止湖水通過狹窄的清水河外泄時毀壞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請?zhí)岢龇乐未胧?6分)(4)有學者認為庫賽湖、海丁諾爾湖、鹽湖擴大并相連成為一個大湖會改善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你是否贊同這種觀點?并闡述理由。(8分)解析:第(1)題,卓乃湖潰決外溢的原因應主要從氣候變暖、降水集中且持續(xù)時間長、凍土融化、東部土質疏松等方面分析。第(2)題,主要從影響藏羚羊的遷徙通道、草地退化以及飲用水源變化等方面分析。第(3)題,主要從泄洪和加固交通設施角度分析。第(4)題,本題為開放性設問,言之有理即可。如果贊同,主要從濕地面積擴大可使蒸發(fā)量增加、濕度增加以及植被增加等角度進行分析;如果不贊同,主要從濕地面積增加導致草地被淹沒、土地鹽堿化、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等方面分析。答案:(1)由于氣候變暖,冰川融水和凍土中的水分釋放增多;持續(xù)較強的降雨天氣,導致湖泊面積擴大、水位上升;湖岸凍土融化,地表塌陷;卓乃湖湖面較高且東岸與庫賽河之間有(比降較大的)古河床(或古河床巖土疏松,易被侵蝕崩塌)。(2)卓乃湖湖水外泄可能淹沒或沖毀藏羚羊的遷徙通道;卓乃湖面積驟減可能導致湖床裸露,湖岸草地退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