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將伐顓臾》2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wù)n件_第1頁
《季氏將伐顓臾》2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wù)n件_第2頁
《季氏將伐顓臾》2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wù)n件_第3頁
《季氏將伐顓臾》2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wù)n件_第4頁
《季氏將伐顓臾》2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wù)n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論語季氏將伐顓臾1/35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中國歷史上最主要思想家,中國第一個偉大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最著名文化名人之一,孔子被尊為“至圣”。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相傳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鬃又鲝埲柿x,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tǒng)治和武力征伐。2/35孔子格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と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3/35半部《論語》治天下論,纂輯意思,應(yīng)讀lún;語,言談?!墩撜Z》是一部統(tǒng)計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語錄體散文集,是相關(guān)儒家思想經(jīng)典著作。內(nèi)容包括政治、哲學(xué)、教育、文學(xué)以及立身處世道理等?!墩撜Z》全書20篇?!墩撜Z》和《大學(xué)》《中庸》《孟子》合稱”四書”。4/35時代背景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著名歷史事件“三桓犯上”。魯莊公有弟三人:慶父、叔牙、季友,因為都是桓公兒子,故其后代稱為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桓勢力逐步強大,不把魯國國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魯襄公十一年將公室瓜分,為了深入排擠魯國國君,季孫氏又尋求深入擴充實力,攻取顓臾。5/35背景介紹

三大家族把持魯國朝政,其中,季孫氏勢力最大。他要討伐顓臾原因有二:其一貪其土地,其二是擔心顓臾對自己不利。當初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門下,且都參加了出征前策劃。也就是在這時候,二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兩位弟子對話。6/35主要觀點孔子擁護封建制度,思想關(guān)鍵是“仁”,他提倡“仁者愛人”、“克己復(fù)禮”,政治上主張“治國以禮”,“為政以德”。本文中,孔子從“仁”政觀點出發(fā),果斷反對“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

7/35人物出場(1)季氏:季孫氏,當初魯國貴族。這里指季康子(名肥,魯國大夫)。相關(guān)事件和思想:春秋末期,諸侯吞并,當初把持魯國朝政季康子,橫征暴斂,富比宮室。但他仍想借維護魯國利益之名,攻伐吞并顓臾(春秋小國,從屬于魯國,故城在山東費縣西北),以擴大自己勢力范圍。

8/35(2)冉有、季路:兩人都是孔子學(xué)生,當初是季康子家臣。

冉有:名求,字子有,也稱冉求。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相關(guān)事件和思想:冉有和季路即使把“季康子想要吞并顓臾”消息匯報給了老師——孔子,但他們聽了孔子(反對“討伐”顓臾)觀點后,并不服氣。其實,做為季康子家臣,冉有和季路在內(nèi)心里是很支持“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

9/35朗誦第一段,試譯以下文句10/35第一段翻譯(1)季氏將伐顓臾(2)無乃爾是過與?(3)昔者先王認為東蒙主(4)何以伐為?

11/35

(1)季氏將伐顓臾季氏將要進攻附庸國顓臾。

“伐”,討伐,進攻?!胺ァ庇衅旃闹?,就是公開地進攻。與之相反是“襲”,就是趁人不備而進攻。

12/35(2)無乃爾是過與?恐怕應(yīng)該責備你吧?“無乃……與”是個固定句式,表示推測語氣,相當于“恐怕……吧”。無,不。乃,是。爾,你,指冉有,賓語前置。是,這,是賓語提前標志。代詞,指代沒能勸說季氏放棄伐顓臾想法。過,動詞,責備。與,疑問語氣助詞。

13/35(3)昔者先王認為東蒙主

以前先王封他做東蒙山主祭人。

“認為”是“以之為”省略,之指顓臾。

(4)何以伐為?

為何要討伐他呢?

“何以……為?”是疑問句式。14/35課文第一部分對于“將伐顓臾”一事,冉有和季路是怎樣向孔子表述?孔子是什么態(tài)度,理由是什么?15/35冉有有意將討伐之事輕描淡寫,說成“有事”孔子果斷反對討伐,對二人當面斥責。冉求,恐怕該責備你吧?先王認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不可伐無須伐不妥伐義正詞嚴16/35第2段朗誦和疏通文意陳、列、危、顛、相、押、櫝、過

夫子欲之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17/35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假如)能夠施展才能就擔任官職,(假如)不能施展才能就不要擔任官職。

陳,陳設(shè),擺出來。力,才能。就,動詞,靠近,靠近,這里有擔任,充任意思。止,停頓,這里是不要做官意思。

18/35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況且你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來,龜甲、寶玉毀在匣子里,這是誰過失呢?這句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比喻論證19/35雙重喻義:“虎兕出于柙”喻指季康子去進攻顓臾,“龜玉毀于櫝中”喻指顓臾在境內(nèi)遭到進攻,這是第一重喻義;老虎、犀牛從籠中跑出,龜甲和玉在盒中被毀皆因管理人員瀆職,所以來喻指季路、冉有瀆職,這是第二重喻義20/35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評了冉有,但他辯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圖推卸責任,孔子是怎樣批駁?

21/35①列名言??鬃酉攘惺饭倜裕赋鋈接?、季路應(yīng)在其位,謀其政,據(jù)理力爭勸其改邪歸正,不然,就應(yīng)離去,不可一味茍同。

②用比喻。利用比喻闡釋深刻道理。指出冉有和季路應(yīng)認識到自己應(yīng)盡職責,從而以理服人。22/35第3段朗誦和疏通文意疾、辭、患、寡、均、貧、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既來之,則安之。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23/3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君子痛恨那種不說自己‘想要’,卻要找理由去做人。疾,痛恨;舍:同“捨”,放棄;而:表轉(zhuǎn)折,卻;辭:托辭。24/35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我聽說諸侯和大夫,不怕財富少而怕分配不平均,不怕人少而怕境內(nèi)不安定。有國有家者:諸侯和大夫患:擔心而:表轉(zhuǎn)折25/35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若是財富平均,便沒有貧窮;和平相處,便不會人口少,安定,便不會傾危。

“蓋”,表示語氣情態(tài)副詞,常放在句首表示提醒語氣?!盁o”,沒有,無所謂?!肮选保c“少”是同義詞?!皟A”,傾覆。

26/35夫如是,故遠人不服,

則修文德以來之。做到這么,遠方人還不歸服,便發(fā)揚文治教化招撫他們。服:歸附;修:修明,致力于;來:使動使用方法。27/35既來之,則安之。使他們來了之后,就使他們安心。來、安:使動使用方法。28/35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國家支離破碎,卻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國內(nèi)使用武力。29/35二、內(nèi)容介紹魯哀公時,權(quán)臣季康子要吞并小國顓臾。冉有、子路時為季氏家臣,將此事通知孔子??鬃佑^點冉有、子路對此事有責任季氏不應(yīng)吞并盟國顓臾應(yīng)該用“文德”使鄰國歸順當務(wù)之急是處理國內(nèi)事務(wù)曲阜泗水平邑費縣蒙山魯國顓臾季氏封地30/35討論:這幾句話表明孔子基本政治主張是什么?孔子認為冉有、季路做怎么樣?表明對內(nèi)創(chuàng)造平等、安定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樂業(yè);對外加強文教德政,使外邦異族歸附。即實施禮治,以德服人。31/35從文中找出孔子治國安邦標準

孔子認為一個國家要到達“無貧”、“無寡”、“無傾”地步,、只有采取“均”“安”“和”治國標準,“修文德”則是實現(xiàn)這一標準詳細辦法,這充分表達了孔子實施仁政、實施禮治、加強教化、以德服人政治主張。

但冉有和季路卻違反了些標準。32/35經(jīng)過分析,孔子認為季氏當前之憂是什么?表明了孔子什么樣態(tài)度和性格?季氏真正憂慮不在顓臾,而在魯國內(nèi)部表明孔子目光銳利,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