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陽市2023年中考生物試卷_第1頁
湖南省岳陽市2023年中考生物試卷_第2頁
湖南省岳陽市2023年中考生物試卷_第3頁
湖南省岳陽市2023年中考生物試卷_第4頁
湖南省岳陽市2023年中考生物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岳陽市2023年中考生物試卷閱卷人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得分1.鯨、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魚類、爬行類卻沒有你認為導致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A.呼吸方式的差別 B.運動方式的差別C.營養(yǎng)方式的差別 D.體溫是否恒定的差別2.動、植物細胞既有共性又有區(qū)別,下列歸納不合理的是()A.細胞的基本結構都有細胞質 B.動物細胞有線粒體,植物細胞沒有C.細胞的生活都需要營養(yǎng)物質 D.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3.農業(yè)工作者調查了幾種農作物整個生長周期里的耗水情況,并繪成下圖。綜合分析下圖,每畝耗水量最多的作物是()A.水稻 B.玉米 C.高粱 D.小麥4.在植物類群中,種子植物更適應陸地環(huán)境,原因不包括()A.種子生命力比孢子強 B.種子植物都生活在陸地上C.種子的壽命比孢子長 D.種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5.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B.植物可利用氧分解有機物C.植物制造有機物需消耗二氧化碳 D.植物生命活動都不產生二氧化碳6.小蓮在爺爺種植了黃瓜、辣椒、茄子的菜園里幫忙拔除雜草,她需要拔掉的是()A. B. C. D.7.關于人類從受精卵到新生兒的發(fā)育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A.受精卵在子宮內開始分裂 B.胎兒發(fā)育從羊水中獲得營養(yǎng)C.臍帶是胎兒分娩的通道 D.胎兒在子宮內發(fā)育8.食品安全、合理營養(yǎng)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下做法有誤的是()A.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B.三餐能量安排要相同C.不吃發(fā)霉變質的食物 D.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9.人由平靜狀態(tài)進入慢跑狀態(tài),呼吸不會發(fā)生的相應變化是()A.呼吸頻率加快 B.呼吸深度加強C.呼出氣體中只有二氧化碳 D.組織細胞獲得的氧氣增多10.視覺、聽覺是人體從外界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這兩種方式中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的結構分別是()A.視網膜耳蝸 B.視網膜鼓膜 C.晶狀體耳蝸 D.晶狀體鼓膜11.小朋友手碰到燙的饅頭迅速松手,并大喊“燙”!關于此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此過程是簡單反射 B.脊髓有傳導功能C.縮手反射是復雜反射 D.此過程是人類特有的反射12.圖為甲乙兩個圓圈構成的包含關系圖,以下對應關系不相符的是()A.甲為蝙蝠,乙為鳥類 B.甲為昆蟲,乙為節(jié)肢動物C.甲為魚類,乙為水生動物 D.甲為爬行動物,乙為脊椎動物13.旅美大熊貓“丫丫”回歸祖國引發(fā)廣泛關注。對該物種特征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牙齒無分化 B.胎生哺乳 C.用肺呼吸 D.體表被毛14.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下列動物行為能幫助植物繁衍后代的是()A.飛蛾撲火 B.蜜蜂采蜜 C.蜻蜓點水 D.蜘蛛結網15.小唐對細菌、真菌、病毒作了列表比較,有同學對其表格進行了解讀,不合理的是()XYZ真菌有無有細菌無成形細胞核無有病毒無無有A.X為細胞核 B.Y可能是葉綠體C.Z一定是蛋白質 D.Z可能是遺傳物質16.青蛙和家鴿的繁殖過程都要經歷的是()A.求偶 B.交配 C.孵卵 D.育雛17.下列關于生物遺傳、變異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都有遺傳變異的特性 B.不適應環(huán)境的生物將被淘汰C.進化可能導致新物種產生 D.生物產生的變異都是有利的18.從下列細胞染色體情況看,必為父子間基因傳遞橋梁的是()A. B. C. D.19.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流感病毒是病原體 B.流感可通過空氣傳播C.流感疫苗的成分就是抗體 D.流感病毒可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20.健康是人們永遠追求的美好愿望。以下不屬于良好健康狀態(tài)的是()A.心情愉悅 B.任意發(fā)泄情緒C.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D.發(fā)育正常,器官功能良好閱卷人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句子的對與錯(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對的涂“T”,錯的涂“F”)得分21.所有細菌都是分解者。()22.食物鏈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生產者。()23.人體血細胞的多樣性與細胞分化有關。()24.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成員之間地位都平等。()25.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之間普遍存在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閱卷人三、非選擇題得分26.圖一表示植物某生理過程;圖二為探究蒸騰作用的實踐活動。請據圖回答:(1)圖一所示,植物從土壤中獲取的①是,這些物質通過莖的向上運輸。(2)圖二中油滴的作用是,A、B液面下降較快的是,說明是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27.下圖是人體內物質運輸相關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人體內驅動血液流動的器官是,血管甲、乙、丙中屬于動脈的是。(2)若丙是小腸絨毛腔內的毛細血管,則血管甲、乙中營養(yǎng)物質更豐富的是。(3)若丙是包繞在肺泡外的毛細血管,則甲血管中的血液由心臟的(填字母)流出,此時乙血管中流血。28.下圖是鳥翼及家兔的骨骼圖,請據圖回答:(1)鳥的骨骼輕、薄、堅固,有些骨內部,適于飛行。(2)運動系統(tǒng)主要是由骨、和肌肉組成,肌肉的作用是為運動提供。(3)鳥的前肢特化為翼,圖中①②③與家兔肱骨相對應的是,與掌骨相對應的是。29.下圖是生物生殖和發(fā)育有關的概念圖,請據圖回答:(1)①;②;③。(2)人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除受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外,還受調節(jié)。(3)植物嫁接的優(yōu)點(答1點)。30.取健康人腎動脈中的血漿、腎小囊中的原尿和尿液進行分析比較,列表如下(單位:克/100毫升),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主要成分血漿中腎小囊中尿液中水909896蛋白質80.030葡萄糖0.10.10無機鹽0.720.721.1尿素0.030.031.8(1)排汗也能排出體內的水分、少量無機鹽和尿素,汗液的蒸發(fā)還具有調節(jié)的作用。腎小管對原尿中的物質有吸收作用,消化系統(tǒng)中類似此作用的最主要器官是。(2)原尿中的蛋白質與血漿中的蛋白質在含量上存在巨大差別,原因是。(3)相比原尿,無機鹽在尿液中的含量上升近1.5倍,而尿素卻上升60倍。原因是。(4)尿毒癥患者移植腎臟后,還需長期服用免疫(填“促進”或“抑制”)藥物。31.孟德爾用豌豆做實驗,成功地揭示了遺傳規(guī)律。下表為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部分情況列舉,各實驗均用純種親代繁殖得到子一代,用子一代繁殖得到子二代。孟德爾實驗性狀親代子一代子二代實驗一莖的高度高莖×矮莖高莖高莖(數量787)、矮莖(數量277)實驗二種子的形狀圓粒×皺粒圓粒圓粒(數量5474)、皺粒(數量1850)實驗三子葉的顏色黃色×綠色黃色黃色(數量6022)、綠色(數量2001)…………(1)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表明生物的性狀受控制。在實驗一的親代、子一代、子二代中隨機抽取一株高莖豌豆,一定攜帶矮莖基因的是從中抽取的。(2)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共研究了7對相對性狀,得到的子一代、子二代都有類似的結果,子二代中類似的結果是(答2點)。(3)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表明體細胞中的基因是存在的,請以實驗一為例說說支持該觀點的理由。3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静牧稀慷死沃袊埻?,我國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生產了全球25%的糧食,養(yǎng)活了全球20%的人口。中國人實現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這背后有玉米的堅實支撐。玉米籽粒含有73%的淀粉、8.5%的蛋白質、4.3%的脂肪,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我國玉米年產量約2.7億噸,其中作為口糧不到10%,工業(yè)消費約30%,畜禽飼料占比超過60%,被譽為“飼料之王”。我國每年消費7億頭豬,120億只雞,這需要消耗1.1億噸玉米飼料。傳統(tǒng)玉米品種豐富,近年又開發(fā)出青貯玉米、鮮食玉米等品種,滿足多方面需求。(1)據材料,我國玉米的主要用途是。玉米品種豐富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多樣性。(2)玉米籽粒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貯存在種子的中,為種子萌發(fā)提供營養(yǎng)。玉米生長周期里,葉片向外界釋放的物質有。(3)玉米籽粒含有豐富的淀粉,但低于其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原因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鯨、海豚、海豹等是哺乳動物,體溫恒定,而魚類、爬行類為變溫動物,體溫不恒定,所以鯨、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可以保溫,而同水域的魚類、爬行類卻沒有皮下脂肪,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痉治觥亢銣貏游锱c變溫動物:

恒溫動物:體溫不會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的動物,包括鳥類、哺乳動物,體溫恒定增加了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擴大了動物的分布范圍;變溫動物:體溫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動物,包括所有的無脊椎動物以及脊椎動物中的魚、兩棲類和爬行類,變溫動物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較差,許多種類具有冬眠現象。2.【答案】B【解析】【解答】A、不管是動物細胞也好,植物細胞也好,都有細胞質,A正確;B、動植物細胞都有的結構是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中都有線粒體,B錯誤;C、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tǒng)一,所以細胞的生活都需要營養(yǎng)物質,C正確;D、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起支持和保護的作用,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D正確;故答案為:B?!痉治觥?、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四個部分,細胞質中還有液泡、線粒體、葉綠體等結構;人和動物細胞結構只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三個部分,沒有細胞壁,細胞質中沒有葉綠體和大液泡,只有線粒體。

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共有的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其中有線粒體),細胞核;與動物細胞相比,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3.【答案】A【解析】【解答】分析圖可知,水稻的耗水量最多,其次是小麥,耗水量最少的是高粱和玉米,所有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痉治觥恐仓甑纳L需要水和無機鹽。4.【答案】B【解析】【解答】A、種子生命力比孢子強,孢子只能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才能萌發(fā),有利于擴大種子的分布范圍,A正確;B、種子植物分布范圍非常廣泛,有生活在陸地上的陸生植物,也有生活在水中的水生植物,B錯誤;C、種子的壽命比孢子長,孢子只能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種才能萌發(fā),而種子生命力旺盛、壽命長,有利于種子植物的分布,C正確;D、種子種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可為種子的萌發(fā)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更有利于種子的萌發(fā),D正確;故答案為:B?!痉治觥糠N子植物根據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分布最為廣泛,原因是:具有發(fā)達的輸導組織,保證了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果實能夠保護其中的種子;動物食用果實后,不少種子隨糞便排出,起到幫助種子傳播的作用。5.【答案】D【解析】【解答】A、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A正確;B、植物的呼吸作用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正確;C、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C正確;D、植物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D錯誤;故答案為:D?!痉治觥?.光合作用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實質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2.呼吸作用指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的過程,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6.【答案】C【解析】【解答】菜園中的雜草會與黃瓜、辣椒和茄子爭奪陽光、水分、無機鹽和生存空間等,它們之間是競爭關系,競爭關系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爭奪資源和空間等而發(fā)生的競爭現象,圖中A是辣椒、B是黃瓜、C是雜草、D是茄子,所以需要拔掉的是C雜草,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痉治觥孔匀唤缰械纳锱c生物之間形成了各種關系,生物間的關系主要包括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共生關系等。7.【答案】D【解析】【解答】A、受精卵在輸卵管中進行細胞分裂,進一步形成胚泡,A錯誤;B、胎兒生活在子宮內的羊水中,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yǎng)物質和氧,B錯誤;C、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產出的過程叫分娩,C錯誤;D、胚泡在子宮內膜上分裂和分化,逐漸發(fā)育成胚胎,在8周左右時出現人形,發(fā)育成胎兒,胎兒在母體的子宮內進一步發(fā)育,D正確;故答案為:D?!痉治觥烤优c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受精卵發(fā)育成胚泡后,胚泡緩慢的移動到子宮內,最終附著在子宮內膜上的過程叫做懷孕;胚泡在子宮內膜上分裂和分化,逐漸發(fā)育成胚胎,在8周左右時出現人形,從這時起到出生之前叫做胎兒,胎兒生活在子宮內的羊水中,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yǎng)物質和氧,同時排出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8.【答案】B【解析】【解答】A、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符合合理營養(yǎng)原則,A正確;B、一日三餐要按時進食,早、中、晚的能量應當分別占30%、40%、30%,B錯誤;C、發(fā)霉變質的食物中含有影響人體健康的毒素,所以不吃發(fā)霉變質的食物符合食品安全原則,C正確;D、飲料中含有各種碳酸化合物,不利于身體健康,所以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有利于合理營養(yǎng),D正確;故答案為:B?!痉治觥?、保證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項:購買帶有“QS”圖標的食品,買肉一定要看是否檢疫合格的,所以C豬肉檢疫后,方可上市出售符合食品安全理念;不吃有毒的食物;吃蔬菜、水果時,通過清水浸泡、沖洗,或者削去外皮,以減少農藥的污染;廚房和炊具保持干凈,以防污染食品。

2、合理營養(yǎng)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yǎng),全面指攝取的營養(yǎng)素的種類要齊全,平衡指攝取的各種營養(yǎng)素的量要合適,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9.【答案】C【解析】【解答】人平靜狀態(tài)中,呼吸頻率慢,呼吸深度淺,能量消耗慢,所以組織細胞獲得的氧氣相對來說少,而在慢跑狀態(tài)下,呼吸頻率會相對加快,呼吸深度加強,慢跑中消耗的能量多,所以組織細胞獲得的氧氣相對來說增多,不管是呼出的氣體也好,吸入的氣體也好都含有氧氣、二氧化碳、氮氣等各種氣體,所以ABD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人體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較:氧氣含量減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10.【答案】A【解析】【解答】視覺感受器位于視網膜上,視網膜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產生神經沖動,沿著視神經傳導至大腦形成視覺;聽覺感受器位于耳蝸,受振動刺激產生神經沖動,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痉治觥柯犛X的形成途徑:外界聲波→外耳道(傳遞聲波)→鼓膜(產生振動)→聽小骨(傳遞振動)→耳蝸(將振動轉換成神經沖動)→聽覺神經(傳遞沖動)→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產生聽覺)。視覺形成的過程: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形成物像)→視神經→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11.【答案】C【解析】【解答】小朋友手碰到燙的饅頭迅速松手,并大喊“燙”!這是縮手反射,縮手反射是簡單反射,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的功能,感到燙并松手喊燙這個過程是人類特有的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所以ABD正確,C不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反射是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fā)生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反射是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反射的類型: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指簡單的、人生來就有的反射,條件反射指人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和積累形成的反射。12.【答案】A【解析】【解答】A、甲為蝙蝠的話,蝙蝠是哺乳動物,所以乙應該是哺乳類,A錯誤;B、乙為節(jié)肢動物,節(jié)肢動物包括昆蟲綱、甲殼綱、多足綱、蛛形綱等,所以甲為昆蟲,B正確;C、乙為水生動物,則甲可表示魚類,魚類生活在水中,C正確;D、乙為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則甲為爬行動物,D正確;故答案為:A?!痉治觥糠治鲱}圖,甲與乙的關系為以一種包含關系,即乙包含甲。13.【答案】A【解析】【解答】大熊貓“丫丫”是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是: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用肺呼吸,所以A錯誤,BCD正確;故答案為:A?!痉治觥坎溉閯游锏闹饕卣鳎后w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14.【答案】B【解析】【解答】A、飛蛾撲火是動物的一種先天性行為,A不符合題意;B、蜜蜂采蜜能夠幫助植物傳粉,有利于繁衍后代,B符合題意;C、蜻蜓點水屬于繁殖行為,是動物的先天性行為,C不符合題意;D、蜘蛛結網是動物的先天性行為,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痉治觥縿游镌谏锶χ械淖饔茫壕S持生態(tài)平衡;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15.【答案】C【解析】【解答】A、分析表格可知,真菌有,細菌無成形的細胞核,病毒無細胞結構,可判斷出X可能為細胞核,A正確;B、Y為細菌、真菌和病毒都沒有的結構,Y可能為葉綠體,B正確;CD、Z表示的是真菌、細菌和病毒都有的結構,Z可能是遺傳物質,但不一定是蛋白質,所以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C?!痉治觥糠治霰砀瘢篨為真菌獨有的結構,Y表示細菌、真菌和病毒都沒有的結構,Z表示細菌、真菌和病毒都共有的結構。

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胞質、DNA、細胞膜、細胞壁,有的還有鞭毛和莢膜,無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真菌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屬于真核生物;病毒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16.【答案】B【解析】【解答】青蛙兩棲動物的生殖特點:有性生殖、體外受精、卵生;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求偶→抱對→受精→受精卵→蝌蚪→幼蛙→成哇;鳥類的生殖特點:有性生殖,卵生,體內受精;繁殖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所以青蛙和家鴿的繁殖過程都要經歷的是交配,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痉治觥盔B的繁殖行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幾個階段,其中求偶、交配、產卵三個階段是所有鳥類都由的過程,但筑巢、孵卵和育雛并不是所有鳥類都有的行為。17.【答案】D【解析】【解答】A、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遺傳能使生物保持物種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變異能使物種向前發(fā)展進化,A正確;B、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著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B正確;C、某些具有生物生存有利的變異的個體適應環(huán)境生存下來,并進一步繁衍后代,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導致新物種的產生,C正確;D、變異一般都是不定向的,有的變異適應環(huán)境,對生存有利,有的變異不適應環(huán)境,被環(huán)境淘汰,D錯誤;故答案為:D?!痉治觥窟_爾文進化論的前提是不同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即不同的變異類型,而這些變異有的適應環(huán)境,對生存有利,而有的變異不適應環(huán)境,被環(huán)境淘汰。18.【答案】B【解析】【解答】男性體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是22對常染色體+XY,所以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體和Y染色體的精子,父親傳遞給兒子的一定是含Y染色體的精子,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痉治觥磕行援a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產生兩種不同精子的比例為1:1;女性只產生一種類型的卵細胞,即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兩種類型的精子與卵細胞介個的機會相等,XY結合為男孩,XX結合為女孩。19.【答案】C【解析】【解答】A、病原體指能引起人或動物患傳染病的物質,所以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體,A正確;B、流感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B正確;C、流感疫苗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成分是抗原,C錯誤;D、流感病毒可引起人體產生對流感的免疫反應,D正確;故答案為:C?!痉治觥總魅静≈赣刹≡w(如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20.【答案】B【解析】【解答】A、心情愉快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tài),A不符合題意;B、任意發(fā)泄情緒不利于調節(jié)情緒,應該轉移注意力、向朋友傾訴和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B符合題意;C、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tài),C不符合題意;D、發(fā)育正常,器官功能良好是一種身體上的良好健康狀態(tài),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痉治觥拷】抵敢环N在身體上、心理上、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tài),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21.【答案】錯誤【解析】【解答】不是所有的細菌都是分解者,只有營腐生生活的細菌才是分解者;有的細菌營寄生生活,寄生在動植物體體內,引起動植物患?。贿€有的細菌與動植物共生;

故答案是:錯誤。

【分析】一些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能把動植物遺體、遺物(枯枝落葉、動物糞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促進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22.【答案】正確【解析】【解答】食物鏈的書寫要求:起點必須為生產者,箭頭方向必須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終點為所指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最高級消費者;

故答案是:正確。

【分析】食物鏈指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23.【答案】正確【解析】【解答】細胞分化指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差異性的變化,所以人體血細胞的多樣性與細胞分化有關;

故答案是:正確。

【分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具有運載血細胞,運輸養(yǎng)料和廢物等功能;血細胞由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24.【答案】錯誤【解析】【解答】社會行為的特征: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群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形成等級,但不是所有的社會行為的群體都形成等級,所以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成員之間地位不一定都平等;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社會行為指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從而具有的一系列行為。25.【答案】正確【解析】【解答】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當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有毒物質就會就會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不斷積累,正因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之間普遍存在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使生態(tài)系統(tǒng)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成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然后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傳遞給消費者。在這個過程中,物質循環(huán)是周而復始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逐級遞減的;當某些難以分解、無法排出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會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不斷積累,食物鏈中營養(yǎng)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積累的越多。26.【答案】(1)無機鹽;導管(2)防止水分蒸發(fā);A;葉片【解析】【解答】(1)圖一所示,植物從土壤中獲取的①是無機鹽,無機鹽必須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植物體所吸收,這些物質通過莖的導管自下往上運輸;

故答案為:無機鹽;導管。

(2)圖而二中的油滴的作用隔絕空氣,防止中水分的蒸發(fā),控制單一變量;因為A的葉片多、B無葉片,所以A、B液面下降較快的是A,說明葉片是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為:防止水分蒸發(fā);A;葉片。

【分析】1、植物主要通過根吸收水分。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qū),該部位生有大量的根毛,這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積。植物吸水的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一起被植物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輸導組織的導管進行運輸的。

2、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fā)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植物體吸收的水只有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動,絕大部分用于蒸騰作用。蒸騰作用促進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產生的拉力)保證各組織、器官對水和無機鹽的需要。27.【答案】(1)心臟;甲(2)乙(3)C;動脈【解析】【解答】(1)心臟是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器官,推動著血液的流動和循環(huán);血管甲血液流向由主干到分支,為動脈血管;血管乙血液流向由分支到主干,為靜脈血管;血管丙連接最小的動脈和靜脈之間的血管,為毛細血管,所以血管甲、乙、丙中屬于動脈的是甲;

故答案為:心臟;甲。

(2)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若丙是小腸絨毛腔內的毛細血管,則血管甲、乙中營養(yǎng)物質更豐富的是血管乙;

故答案為:乙。

(3)若丙是包繞在肺泡外的毛細血管,則甲血管中的血液由心臟的C右心室流出,此時乙血管中流動脈血;

故答案為:C;動脈。

【分析】分析題圖:甲動脈血管、乙靜脈血管、丙毛細血管、A右心房、B左心室、C右心室;;

1、心臟四個腔,上房下室,左動右靜;房連靜,室連動。

2、動脈管壁較厚、彈性大,管徑大,血流速度快,把血液從心臟送向全身,血流方向從主干流向分支;靜脈管壁較薄,彈性小,有靜脈瓣,防止血液倒流,管徑大,血流速度慢,把血液從全身收回心臟,血流方向從分支流向主干;毛細血管非常薄,只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管徑最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連接最小的動脈和最小的靜脈。

3、體循環(huán)途徑: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huán)途徑: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28.【答案】(1)中空(2)關節(jié);動力(3)①;③【解析】【解答】(1)鳥的骨骼輕、薄、堅固,有些骨內部中空,有利于飛行時減輕體重,適于飛行;

故答案為:中空。

(2)運動系統(tǒng)由骨、關節(jié)、和肌肉組成,肌肉的作用是為運動提供動力;

故答案為:關節(jié);動力。

(3)對比鳥的翼與家兔的骨骼,可以分析出圖中①②③與家兔肱骨相對應的是①,與掌骨相對應的是③;

故答案為:①;③。

【分析】1、鳥的主要特征: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2、鳥的身體呈流線型,有利于減少飛行時的阻力;骨骼輕、薄、堅固、長骨中空,無膀胱、直腸短,隨吃隨排,有利于減輕體重;食量大、能獲取足夠的營養(yǎng),氣囊輔助肺進行呼吸,供氧能力強,能為鳥類飛行提供動力。29.【答案】(1)無性;受精卵;變態(tài)(2)激素(3)繁殖速度快【解析】【解答】(1)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分為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指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的發(fā)育方式叫做變態(tài)發(fā)育;

故答案為:無性;受精卵;變態(tài)。

(2)人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除了受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還受激素調節(jié)的影響;

故答案為:激素。

(3)植物的嫁接屬于無性生殖,優(yōu)點是繁殖速度快,保持母本的優(yōu)良性狀;

故答案為:繁殖速度快。

【分析】1、有性生殖:由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后代的特點是具有雙親的遺傳特性,后代能產生更多的變異,有利于生物的進化;無性生殖: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后代只具有母體的遺傳特性,能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

2、變態(tài)發(fā)育指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按照具體的發(fā)育過程分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和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3、人體的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主要受到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同時也受到激素調節(jié)的影響。30.【答案】(1)體溫;小腸(2)血液在流經腎小球時,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大分子蛋白質不進入原尿(3)腎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部分無機鹽,而不重吸收尿素(4)抑制【解析】【解答】(1)排汗也能排出體內的水分、少量無機鹽和尿素,汗液的蒸發(fā)還具有調節(jié)體溫的作用。腎小管對原尿中的物質有吸收作用,消化系統(tǒng)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腸;

故答案為:體溫;小腸。

(2)原尿中的蛋白質與血漿中的蛋白質在含量上存在巨大差別,原因是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

故答案為:血液在流經腎小球時,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大分子蛋白質不進入原尿。

(3)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相比原尿,無機鹽在尿液中的含量上升近1.5倍,而尿素卻上升60倍。原因是腎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部分無機鹽,而不重吸收尿素;

故答案為:腎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部分無機鹽,而不重吸收尿素。

(4)尿毒癥患者移植腎臟后,還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避免發(fā)生排斥反應。造成危險;

故答案為:抑制。

【分析】1.泌尿系統(tǒng)由腎臟(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暫時儲存尿液)和尿道(排出尿液)組成;腎臟是泌尿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場所。

2.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過程。

3.血液、原尿、尿液都有的成分是水、無機鹽、尿素;原尿與血液相比,不含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尿液與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31.【答案】(1)基因;子一代(2)出現了隱性性狀、基因組成都是雜合體(3)成對;孟德爾用純種高莖豌豆與純種矮莖豌豆作親本進行雜交,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