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重慶市一中中考歷史仿真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重慶市一中中考歷史仿真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重慶市一中中考歷史仿真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重慶市一中中考歷史仿真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重慶市一中中考歷史仿真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重慶市一中中考歷史仿真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日本新版歷史教科書把日本在20世紀對亞洲國家的侵略美化為“把亞洲人從歐美統治下解放出來?!币韵虑秩A史實中,能使這一謊言不攻自破的有()①挑起甲午中日戰(zhàn)爭,制造旅順屠殺②制造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③制造七七事變,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④制造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在英國人看來,這場戰(zhàn)爭是一場報復性的戰(zhàn)爭,是一個捍衛(wèi)他們的通商權利、維護其國家榮譽,糾正在華英國官員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確保未來中國開放的必要行動。在中國人看來,這場戰(zhàn)爭主要是一場對鴉片的清剿?!睂Σ牧侠斫庹_的是()A.肯定英國人發(fā)動戰(zhàn)爭的正義性 B.中國禁煙運動是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C.國家立場影響戰(zhàn)爭的性質 D.都抹殺了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的實質3.“第二天始,中國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間,上海有十萬大中小學學生的大罷課,有三萬五千日本碼頭工人的大罷工。全國各地,從上海到成都,從平津到廣州,所有的學生都卷入反對日寇進攻東北的熱潮中?!睂е律鲜霾牧鲜录l(fā)生的直接原因是()A.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B.九一八事變的爆發(fā)C.袁世凱復辟帝制D.日本發(fā)動盧溝橋事變4.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一場全民族共同奮起御侮的人民戰(zhàn)爭,中國共產黨在這場民族戰(zhàn)爭中起到了:A.中流砥柱的作用 B.牽制性作用 C.輔助性作用 D.不可忽略的作用5.2016年上映的電影《我的戰(zhàn)爭》出場的場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軍戰(zhàn)士在祖國的號召下,齊集鴨綠江邊,唱著戰(zhàn)歌登上軍列,奔赴戰(zhàn)場保家衛(wèi)國。由此可知,該電影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抗美援朝 B.二月抗爭 C.西藏和平解放 D.紅衛(wèi)兵串聯6.“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弊鳛榈谝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俄),在運用計劃與市場的手段來發(fā)展經濟上進行過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探索有()①列寧實行新經濟政策②斯大林模式③赫魯曉夫改革④戈爾已喬夫改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反法西斯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以后“聯合國家”在政治上互相協商,軍事上互相配合,物資上互相支持,對加速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材料中的“聯合國家”指的是A.國際聯盟B.歐洲聯盟C.國際反法西斯聯盟D.聯合國8.春秋戰(zhàn)國時期,新舊制度更替,社會大變革。其根本原因是A.戰(zhàn)爭頻繁B.諸侯爭霸C.百家爭鳴D.生產力水平的提高9.“羅馬從意大利半島上的一個共和國轉變?yōu)橐粋€龐大的帝國,是突然而驚人的,這使人聯想起亞歷山大的征服?!毕铝袑Σ牧侠斫獗硎稣_的是()A.羅馬帝國與亞歷山大帝國同時建立B.亞歷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羅馬帝國C.亞歷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羅馬共和國D.羅馬取得布匿戰(zhàn)爭勝利后稱霸地中海10.中國一位民族資本家說:“我之廉價工人,彼(西方國家)亦得而使用;我之豐富原料,彼亦得而購買,就地制造,就地賣出,運費既省,關稅無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歷史現象可能發(fā)生在哪一條約簽訂后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11.《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中寫道:“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紀元?!辈牧现小伴_啟中國法治建設”最早的法律文件是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共同綱領》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基本法》12.隨著西方列強的侵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不懈地抗爭和探索。下列相關表述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A.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鴉片戰(zhàn)爭→《南京條約》→太平天國運動B.英法為了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辛丑條約》→新文化運動C.日本為了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甲午中日戰(zhàn)爭→《馬關條約》→公車上書D.帝國主義列強為了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辛丑條約》→辛亥革命13.“這場運動是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開展的啟蒙,是為告別中世紀而進行的思想革命……任何國家要走出中世紀都必須經歷這一場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薄斑@場運動”A.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B.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國開始傳播C.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14.周恩來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說:“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得到了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加強了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由此形成的會議精神是A.日內瓦精神 B.萬隆精神 C.APEC精神 D.古田會議精神15.淮海戰(zhàn)役中,華東解放區(qū)共組織出動民工150萬人,擔架30.5萬副,大小車88萬輛,牲畜6300頭,為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陳毅司令員說:“準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庇蛇@段材料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民心向背是戰(zhàn)爭成敗的關鍵B.人民群眾是戰(zhàn)爭的主力軍C.共產黨的實力遠強于國民黨D.陳毅司令員指揮了三大戰(zhàn)役16.下面年代尺中,標注的某年與發(fā)生的歷史事件對應正確的是A.1914—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B.1945年,雅爾塔會議上,決定在歐洲開辟第二戰(zhàn)場C.1955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D.1991年,蘇聯解體,兩級格局結束,世界格局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17.人類在早期區(qū)域文明誕生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國的甲骨文、二里頭宮殿遺址;古代希臘的字母文字、雅典衛(wèi)城等。據此判斷,人類走向文明時代的顯著特征是()①文字的出現②國王的產生③城市的興起④法律的制定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8.16世紀至19世紀,傳教士向西方廣泛介紹了中國的科舉制度?!鴼v史學家湯因比肯定地認為,英國文官考試制度曾效仿中國的科舉制度。”據材料可知,科舉制度()A.引發(fā)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興起 B.直接推動了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C.對西方文明進程產生一定影響 D.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自由19.據統計,1970~1979年美國的農業(yè)人口從占人口總數的5%下降到3%,從事制造業(yè)的人口從占人口總數的30%下降到13%;從事服務和信息行業(yè)的人口從占人數總數的15%上升到72%。導致這樣變化的直接原因是()A.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推動B.資本主義工業(yè)生產的迅速發(fā)展C.交通運輸業(yè)的迅速發(fā)展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發(fā)展20.2017年5月,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宴會上說:“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們……開辟了古絲綢之路.開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時代。”促進絲綢之路開辟的歷史人物是A.蒙恬B.張騫C.玄奘D.鄭和21.“選民通過普選選舉議會,議會多數黨或若干黨派的聯合組成政府,政府對議會負責。首相根據黨派原則挑選內閣,內閣指導各部工作。國王雖世襲而且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但國王的職務完全是禮儀性的,不具有任何行政功能?!辈牧戏从车氖悄膰误w制?()A.前蘇聯 B.中國 C.美國 D.英國22.下列簡筆畫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時期的世界形象,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23.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中說:在西方列強手下遭到第二次失敗后,中國少數知識分子提出的對策是所謂的“自強”運動……這一“自強”運動注定要失敗。作者認為“注定失敗”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經濟落后,自然經濟遭到破壞B.頑固勢力強大,阻撓“自強運動”的開展C.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其目的是維護統治,沒有觸及封建制度本身24.“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康俱豐實?!痹娭忻枥L了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時的社會景象()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觀察下圖,請將下列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方框內。A.發(fā)明飛機、電燈的大洲B.發(fā)明火車、汽車的26.社會的變遷彰顯時代的進步。在中國,以“君”“先生”取代“大人”“老爺”等稱呼得益于革命。日本提倡“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際舞”等行為是在(改革)之后。城市即使在夜晚也亮如白晝,居民出行更加方便。這些主要是得益于革命。27.春秋時期農業(yè)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是________的使用。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辨析作答。(1)根據材料,指出與西方航海家相比,鄭和下西洋的特點?(2)有人認為,相較于新航路開辟帶給世界的影響,鄭和下西洋是一次失敗的航行。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29.(6分)科技創(chuàng)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某校九年級(l)班同學進行“三次工業(yè)(科技)革命”的專題復習,邀請你全程參與。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如果從近代科學的角度看,正是牛頓開啟了工業(yè)革命的大門……1765年,牛頓去世30多年后,一種全新的蒸汽機在瓦特手中誕生了,使人類從此開始擁有自己創(chuàng)造的動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幾浴洞髧绕稹方庹f詞材料一中指出“正是牛頓開啟了工業(yè)革命的大門”,請說出牛頓在自然科學方面的一項成就。材料二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技術、新發(fā)明、新理論層出不窮。電燈亮起來了,電話響起來了;內燃機取代蒸汽機,交通運輸飛速發(fā)展?!祟愡M入了工業(yè)文明的新時代。材料二中使“電燈亮起來”的發(fā)明大王是誰?“工業(yè)文明的新時代”指的是什么時代?材料三材料三中圖一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現在哪次工業(yè)革命中?圖二所示的科技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核心技術的產物?材料四九年級班小明、小王同學對工業(yè)革命的評價:小明:“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條件,給人類帶來了福音。”小王:“工業(yè)革命造成環(huán)境污染,給人類帶來空前災難?!辈牧纤闹行∶?、小王同學對歷史事件的評價方法正確嗎?請說明理由。30.(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前期(627年)中國疆域示意圖材料二:(北魏)尚書于果曰:“自先帝以來,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遷,眾情不樂?!保ㄐ⑽模┑墼唬骸敖翊ㄆ匠牵┰诤闵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王者以四海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遠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東木根山?!牢浠实圻w于平城。朕幸屬勝殘之運,而獨不得遷乎!——《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三十九材料三:1153年,金遷都燕一反對遷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國旺氣況是根本,何可棄之”。贊同遷都者的理由則是,“上京僻在一隅,轉漕艱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處雄要…近在都畿,易于據守”;“燕京地廣土堅,人物蕃息,乃禮義之所”……1151年,有司據陰陽五行學說來規(guī)劃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顏亮言:“國家吉兇,在德不在地。使桀紂居之,雖卜善地何?使堯舜居之,何用卜為?”遷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寢忘舊風”,“燕飲音樂,皆習漢風?!薄幾浴洞蠼饑尽返雀鶕牧弦徊⒔Y合所學知識,在圖中B地生活的是今天族的祖先;元政府在AB兩地管轄的機構分別是、。選做題:以下兩個小題請任選一個做答。(如果兩個都答,按第①小題計分)①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孝文帝主張遷都的理由及其歷史影響。②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金遷都燕京的原因及其歷史影響。結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挑起甲午戰(zhàn)爭,制造旅順大屠殺是在19世紀末,①不符合題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全部淪陷。1937年7月7日,日本發(fā)動了七七事變,中國開始了全民族抗戰(zhàn)。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殺,屠殺中國居民達30萬人。所以②③④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D【解析】

依據題干“這場戰(zhàn)爭主要是一場對鴉片的清剿”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840年,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被稱為鴉片戰(zhàn)爭,虎門銷煙是鴉片戰(zhàn)爭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英國想要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材料,題干材料都抹殺了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的實質,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說法都不正確,排除;故選D。3、B【解析】

依據題干“第二天始,中國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間,上海有十萬大中小學學生的大罷課,有三萬五千日本碼頭工人的大罷工。全國各地,從上海到成都,從平津到廣州,所有的學生都卷入反對日寇進攻東北的熱潮中。”導致上述材料事件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fā)。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zhàn)的起點,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4、A【解析】

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zhàn)中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故A符合題意;牽制性作用、輔助性作用、不可忽略的作用與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zhàn)爭中起到的作用不符,排除BCD。故選A。5、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彭德懷在1950年率領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1953年,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故A符合題意。BD發(fā)生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C發(fā)生在1951年,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6、D【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的相關知識點。1921年列寧實行的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把社會主義經濟和市場聯系起來,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所以新經濟政策是成功的探索,題文要求選出不成功的探索,可排除①,故選D.【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下冊·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7、C【解析】依據課本所學,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美國、英國、蘇聯等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會議。會議期間,各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保證將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徹底打垮法西斯國家?!堵摵蠂倚浴返暮炇?,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C項符合題意;1920年根據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和約》規(guī)定簽訂,A項不合題意;二戰(zhàn)后,歐戰(zhàn)國家結成聯盟促進了經濟發(fā)展。B項不合題意;1945年雅爾塔會議決定成立聯合國。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8、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力水平提高,導致新舊制度更替,出現了社會大變革。故D正確。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9、D【解析】

題文材料“羅馬從意大利半島上的一個共和國轉變?yōu)橐粋€龐大的帝國,是突然而驚人的,這使人聯想起亞歷山大的征服。”體現的是戰(zhàn)爭與征服。羅馬帝國的建立時間晚于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沒有征服迦太基;羅馬取得布匿戰(zhàn)爭勝利后稱霸地中海。由此可見,AB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10、C【解析】

據題文材料中一位民族資本家的話說的意思是西方國家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豐富資源開工設廠,省卻了運費和關稅,得到很大便利。根據所學知識,西方國家在中國開工設廠是在《馬關條約》之后,選項中C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1、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第一屆政協會議召開,制定了《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規(guī)定新中國是新民主主義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2、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對中國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于1856年,英法對太平天國運動還持觀望態(tài)度,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朝內憂外患,局勢不穩(wěn),地主階級洋務派為了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開始了洋務運動。所以表述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B,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表述邏輯關系均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13、D【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開展的啟蒙”“為告別中世紀而進行的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可知,這場運動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后期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思想解放,D項符合題意;A項是洋務運動的歷史功績,A項不符合題意;“開始傳播”這一說法不恰當,在新文化運動前,西方民主思想已經在中國傳播,B項不符合題意;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意義,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具備較高的理解能力,通過題干“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開展的啟蒙”“為告別中世紀而進行的思想革”“重演西方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判斷出這場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結合排除法解答問題。14、B【解析】

題干材料中“我們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即“求同存異”方針,這是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5、A【解析】

根據題干“山東有580余萬農民,冀中有480余方農民支援前線”“準海戰(zhàn)役中,華東解技區(qū)片組織出動民工150萬人”“陳毅司令員說,準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可見題干反映了人民群眾對解放戰(zhàn)爭的大力支援。體現民心向背是戰(zhàn)爭成敗的關鍵。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6、D【解析】

依據題干的年代尺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A項說法錯誤;1945年,雅爾塔會議上,決定在戰(zhàn)后成立聯合國,B項不符合題意;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C項不符合題意;1991年,蘇聯解體,兩級格局結束,世界格局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D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掌握年代尺各個時間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不同的時間段的事件,利用排除法解答問題。17、A【解析】

根據題干“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國的甲骨文、二里頭宮殿遺址;古代希臘的字母文字、雅典衛(wèi)城等”的信息可知,人類走向文明時代的顯著特征是古老文字的發(fā)明,古老城市的出現和國家的產生,②④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應該排除,所以答案選擇A。18、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度的相關知識點。根據所學知識,科舉制誕生在我國隋朝。從題文材料的“傳教士向西方廣泛介紹了中國的科舉制度?!鴼v史學家湯因比肯定地認為,英國文官考試制度曾效仿中國的科舉制度?!笨梢钥闯隹婆e制度對西方文明進程產生一定影響。ABD不能正確解讀材料,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擇C。【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科舉制的誕生19、D【解析】從材料提供的三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第三產業(yè)的比重在急劇上升,聯系到當時美國歷史的時代特征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入開展,信息技術取得長足進步,這是第三產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選D點睛: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僅涌現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縮短了知識變?yōu)樨敻坏牡倪^程,各種科技之間相互滲透,一種科技的的革命引起好幾種科技的發(fā)展。從此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20、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漢漢武帝時期,張騫兩次通西域。在張騫通西域的基礎上,開辟了絲綢之路。故促進絲綢之路開辟的歷史人物是張騫。故B符合題意;蒙恬是秦朝抗擊匈奴的歷史人物,故A不符合題意;玄奘西行天竺取經,故C不符合題意;鄭和下西洋與促進絲綢之路的開辟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1、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政府對議會負責”“首相根據黨派原則挑選內閣”“王雖世襲而且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可知,材料指的是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在這一政體下,政府對議會負責,首相任命內閣,國王統而不治,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故D項正確。前蘇聯建立的是蘇維埃制,A項錯誤。中國建立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項錯誤。美國實行總統共和制,C項錯誤。A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22、B【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局勢的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與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形成了兩大敵對的帝國主義侵略集團——由德意奧匈組成的三國同盟集團和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集團;1937年,德意日軸心國集團形成;1949年以美國為首成立了北約。蘇聯采取針鋒相對的措施,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起建立華約,標志著美蘇“冷戰(zhàn)”正式形成,兩極格局由此形成;1991年冷戰(zhàn)結束后,世界格局開始出現了“一超”與“多強”并存的多極化趨勢。因此,②①④③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選項中B符合題意,故選B。23、D【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這一‘自強’運動注定要失敗”,可知與洋務運動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訴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掀起了一場所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由于洋務運動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最后注定失敗。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D。24、D【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詞“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可知,唐玄宗前期的年號是開元,唐玄宗統治前期,重用賢能,大力整頓吏治,對軍事、財政制度進行改革等,取得顯著成效。唐玄宗統治前期,政局穩(wěn)定,經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故D符合題意;唐高祖的年號是武德,故A不合題意;唐太宗時期的盛世局面是貞觀之治,故B不合題意;武則天的統治被稱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故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军c睛】抓住題干關鍵詞“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是解題的關鍵,唐玄宗前期的年號是開元,唐玄宗統治前期,重用賢能,大力整頓吏治,對軍事、財政制度進行改革等,取得顯著成效。唐玄宗統治前期,政局穩(wěn)定,經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左框A右框B【解析】

(1)根據信息“發(fā)明飛機、電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人愛迪生發(fā)明諸多家電,包括白熾燈泡,美國人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因此發(fā)明飛機、電燈的大洲是北美洲,所以左框A。(2)根據信息“發(fā)明火車、汽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人史蒂芬孫發(fā)明火車;德國的卡爾·本茨發(fā)明內燃機汽車;因此明火車、汽車的是歐洲,所以右框B。26、(1)辛亥(2)明治維新(3)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解析】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中華民國成立后,孫中山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剪發(fā)辮、易服飾、改稱呼,其中以“先生”"君”,取代“老爺”大人”等稱呼,體現了資產階級追求平等的愿望。(2)結合所學可以知道,1868年明治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在社會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開化”,實行強制性的義務教育題目所述的“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際舞”等屬于“文明開化”。(3)分析題目可以知道,所述的中心是“電”。結合所學可以知道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以電為核心的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開始了,此后,電力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代蒸汽成為工業(yè)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主要能源,故題目所述應得益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辛亥革命,明治維新,第二次工業(yè)革命27、鐵農具與牛耕【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春秋時期農業(yè)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是鐵農具與牛耕的使用。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和牛耕,戰(zhàn)國時期,得到擴大、推廣。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的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次數多,規(guī)模大(2)示例1:不同意。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揚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發(fā)展朝貢貿易,其遠航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人前壯舉,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開創(chuàng)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yè)做出了偉大貢獻。示例2:同意。鄭和下西洋比歐洲航海家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航行都早得多,遠航規(guī)模也大得多。但鄭和下西洋后,隨著明朝國力的衰退和明朝中后期閉關政策的執(zhí)行,遠航最終被作為弊政停止。明朝的經濟仍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體,資本主義經濟仍處于萌芽階段。而歐洲在新航路開辟以后,資本主義經濟卻得以迅速發(fā)展?!窘馕觥?/p>

(1)根據材料的表格內容,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與西方航海家相比,鄭和下西洋的特點是次數多,規(guī)模大。(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同意這個觀點,鄭和下西洋比歐洲航海家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航行都早得多,遠航規(guī)模也大得多。但鄭和下西洋后,隨著明朝國力的衰退和明朝中后期閉關政策的執(zhí)行,遠航最終被作為弊政停止。明朝的經濟仍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體,資本主義經濟仍處于萌芽階段。而歐洲在新航路開辟以后,資本主義經濟卻得以迅速發(fā)展。29、(1)運動三大定律,或者萬有引力定律,或者牛頓力學;答出一個就得分(2)愛迪生;電氣時代(3)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電子計算機(或計算機網絡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