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天成大聯(lián)考2024年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天成大聯(lián)考2024年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天成大聯(lián)考2024年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天成大聯(lián)考2024年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天成大聯(lián)考2024年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天成大聯(lián)考2024年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化學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屬于堿的是()A.SO2B.H2SiO3C.Na2CO3D.NaOH2、工業(yè)上常用鐵碳混合物處理含Cu2+廢水獲得金屬銅。當保持鐵屑和活性炭總質量不變時,測得廢水中Cu2+濃度在不同鐵碳質量比(x)條件下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推論不合理的是A.活性炭對Cu2+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B.鐵屑和活性炭會在溶液中形成微電池,鐵為負極C.增大鐵碳混合物中鐵碳比(x),一定會提高廢水中Cu2+的去除速率D.利用鐵碳混合物回收含Cu2+廢水中銅的反應原理:Fe+Cu2+=Fe2++Cu3、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xiàn)的是A.NH3NO2HNO3B.Mg(OH)2MgCl2(aq)無水MgCl2C.Fe2O3FeFeCl2D.NaCl(aq)NaOH(aq)NaHCO3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l表示中子數(shù)為18的氯元素的一種核素B.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和硬脂酸甘油酯()互為同系物C.的名稱為2﹣乙基丁烷D.CH3(CH2)2CH3和CH(CH3)3互為同素異形體5、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能得出相應實驗結論的是()A.A B.B C.C D.D6、用化學用語表示C2H2+HClC2H3Cl(氯乙烯)中的相關微粒,其中正確的是()A.中子數(shù)為7的碳原子:C B.氯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ClC.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D.HCl的電子式:H+[]-7、下列各組物質混合后,再加熱蒸干并在300℃時充分灼燒至質量不變,最終可能得到純凈物的是A.向FeSO4溶液中通入Cl2B.向KI和NaBr混合溶液中通入Cl2C.向NaAlO2溶液中加入HCl溶液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8、常溫常壓下,下列氣體混合后壓強一定不發(fā)生變化的是A.NH3和Cl2 B.NH3和HBr C.SO2和O2 D.SO2和H2S9、某化學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數(shù)字化實驗裝置,研究常溫下,向1L0.1mol/L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濃度NaOH溶液時的pH變化情況,并繪制出溶液中含A元素的粒子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pH=4.0時,圖中n(HA-)約為0.0091molB.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mol/LC.該實驗應將左邊的酸式滴定管換成右邊堿式滴定管并加酚酞作指示劑D.常溫下,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HA與Na2A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pH=3.010、將1mol過氧化鈉與2mol碳酸氫鈉固體混合,在密閉容器中,120℃充分反應后,排出氣體,冷卻,有固體殘留.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殘留固體是2molNa2CO3B.殘留固體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C.反應中轉移2mol電子D.排出的氣體是1.5mol氧氣11、W、X、Y、Z、R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五種短周期元素,其中W、R同主族;X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常溫下,W與Z能形成兩種常見的液態(tài)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Y的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YB.Z、R的簡單離子的半徑大?。篫<RC.Y與W形成的最簡單化合物可用作制冷劑D.1molR2Z2與足量W2Z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12、關于氯化銨的說法錯誤的是A.氯化銨溶于水放熱B.氯化銨受熱易分解C.氯化銨固體是離子晶體D.氯化銨是強電解質13、苯乙酮常溫下為無色晶體或淺黃色油狀液體,是山楂、含羞草、紫丁香等香精的調合原料,并廣泛用于皂用香精和煙草香精中,可由苯經下述反應制備:+(CH3CO)2O+CH3COOH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氣態(tài)苯乙酮的密度是氣態(tài)乙酸密度的2倍B.1mol苯所含的化學單鍵數(shù)目為12NAC.0.5mol乙酸酐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目為27NAD.1L2mol/LCH3COOH溶液與足量鈉反應生成的氣體分子數(shù)為NA14、合成導電高分子材料PPV的反應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n-1)HIA.合成PPV的反應為加聚反應B.1molPPV最多能與4m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C.與溴水加成后的產物最多有14個原子共平面D.和苯乙烯互為同系物15、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自來水廠常用明礬作消毒殺菌劑B.高鐵車用大部分材料是鋁合金,鋁合金材料具有強度大、質量輕、抗腐蝕能力強等優(yōu)點C.硅膠可作瓶裝藥品的干燥劑及催化劑載體,也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D.使用肥皂洗手可預防病毒,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鈉溶于水顯酸性16、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0.1mol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離子總數(shù)為0.3NAB.標準狀況下,2.24LHF和NH3分子所含電子數(shù)目均為NAC.常溫時,56gAl與足量濃硝酸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3NAD.向含有1molFeI2溶質的溶液中通入適量的氯氣,當有1molFe2+被氧化時,該反應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3NA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17、烴A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24:5,G具有濃郁的香味。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團的有機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請回答:(1)化合物B所含的官能團的名稱是___。(2)D的結構簡式是___。(3)C+F→G的化學方程式是___。(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A.在工業(yè)上,A→B的過程可以獲得汽油等輕質油B.有機物C與D都能與金屬鈉反應,C經氧化也可得到FC.可以用碳酸鈉溶液鑒別E、F、GD.等質量的E、G混合物,無論以何比例混合,完全燃燒耗氧量相同18、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一類用于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新藥即丁苯酞(N)的合成路線之一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試劑及條件略去):已知:R→Br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B→A的反應類型:_________________。A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______個原子共平面。(2)D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是含有五元環(huán)的芳香酯。寫出反應⑦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EX。X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滿足下述所有條件的X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能發(fā)生銀鏡反應②能與氯化鐵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③分子中有5種不同環(huán)境的氫原子(5)寫出以甲烷和上圖芳香烴D為原料,合成有機物Y:的路線流程圖(方框內填寫中間產物的結構簡式,箭頭上注明試劑和反應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銅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對銅常見化合物的性質和制備進行實驗探究,研究的問題和過程如下:I.探究不同價態(tài)銅的穩(wěn)定性進行如下實驗:(1)向中加適量稀硫酸,得到藍色溶液和一種紅色固體,該反應的離子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由此可知,在酸性溶液中,價Cu比+1價Cu更_______(填“穩(wěn)定”或“不穩(wěn)定”)。(2)將粉末加熱至以上完全分解成紅色的粉末,該反應說明:在高溫條件下,+1價的Cu比+2價Cu更_______(填“穩(wěn)定”或“不穩(wěn)定”)。II.探究通過不同途徑制取硫酸銅(1)途徑A:如下圖①雜銅(含少量有機物)灼燒后的產物除氧化銅還含少量銅,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a.該條件下銅無法被氧氣氧化b.灼燒不充分,銅未被完全氧化c.氧化銅在加熱過程中分解生成銅d.灼燒過程中部分氧化銅被還原②測定硫酸銅晶體的純度:某小組同學準確稱取4.0g樣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10mL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適量水稀釋,調節(jié)溶液pH=3~4,加入過量的KI,用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共消耗標準溶液。上述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如下:。則樣品中硫酸銅晶體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_____(2)途徑B:如下圖①燒瓶內可能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已知燒杯中反應:)②下圖是上圖的改進裝置,其中直玻璃管通入氧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Ⅲ.探究用粗銅(含雜質Fe)按下述流程制備氯化銅晶體。(1)實驗室采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可將粗銅與反應轉化為固體l(部分儀器和夾持裝置已略去),有同學認為應在濃硫酸洗氣瓶前增加吸收的裝置,你認為是否必要________(填“是”或“否”)(2)將溶液2轉化為的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溶液顏色由藍色變?yōu)榫G色。已知:在氯化銅溶液中有如下轉化關系:[Cu(H2O)4]2+(aq,藍色)+4Cl-(aq)CuCl42-(aq,黃色)+4H2O(l),該小組同學取氯化銅晶體配制成藍綠色溶液Y,進行如下實驗,其中能夠證明溶液中有上述轉化關系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已知:較高濃度的溶液呈綠色)。a.將Y稀釋,發(fā)現(xiàn)溶液呈藍色b.在Y中加入晶體,溶液變?yōu)榫G色c.在Y中加入固體,溶液變?yōu)榫G色d.取Y進行電解,溶液顏色最終消失Ⅳ.探究測定銅與濃硫酸反應取銅片和12mL18mol/L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反應,為定量測定余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某同學設計的方案是: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取20mL至錐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指示劑,用標準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滴定(已知氫氧化銅開始沉淀的pH約為5),通過測出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來求余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假定反應前后燒瓶中溶液的體積不變,你認為該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20、氯化亞銅是一種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稀硝酸及稀硫酸;可溶于氯離子濃度較大的體系,形成。在潮濕空氣中迅速被氧化,見光則分解。右下圖是實驗室仿工業(yè)制備氯化亞銅的流程進行的實驗裝置圖。實驗藥品:銅絲、氯化銨、65%硝酸、20%鹽酸、水。(1)質量分數(shù)為20%的鹽酸密度為,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用濃鹽酸配制20%鹽酸需要的玻璃儀器有:______、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2)實驗室制備過程如下:①檢查裝置氣密性,向三頸瓶中加入銅絲、氫化銨、硝酸、鹽酸,關閉。實驗開始時,溫度計顯示反應液溫度低于室溫,主要原因是______;②加熱至℃,銅絲表面產生無色氣泡,燒瓶上方氣體顏色逐漸由無色為紅棕色,氣囊鼓起。打開,通入氧氣一段時間,將氣囊變癟,紅棕色消失后關閉,冷卻至室溫,制得。通入氧氣的目的為______;三頸瓶中生成的總的離子方程為______;將液體轉移至燒杯中用足量蒸餾水稀釋,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得氧化亞銅粗品和濾液。③粗品用95%乙醇洗滌、烘干得氧化亞銅。(3)便于觀察和控制產生的速率,制備氧氣的裝置最好運用______(填字母)。(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A.步驟Ⅰ中可以省去,因為已經加入了B.步驟Ⅱ用去氧水稀釋,目的是使轉化為,同時防止被氧化C.當三頸燒瓶上方不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時,可停止通入氧氣D.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只有氯化銨(5)步驟Ⅲ用95%乙醇代替蒸餾水洗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答出兩條)。(6)氯化亞銅的定量分析:①稱取樣品和過量的溶液于錐形瓶中,充分溶解;②用硫酸[Ce(SO4)2]標準溶液測定。已知:已知:CuCl+FeCl3=CuCl2+FeCl2,F(xiàn)e2++Ce4+=Fe3++Ce3+三次平衡實驗結果如下表(平衡實驗結果相差不能超過1%):平衡實驗次數(shù)123樣品消耗硫酸銻標準溶液的體積2則樣品中的純度為______(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誤差分析:下列操作會使滴定結果偏高的是______。A.錐形瓶中有少量蒸餾水B.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仰視滴定管刻度線C.所取溶液體積偏大D.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21、鐵被稱為“第一金屬”,鐵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用途。(1)鐵原子外圍電子軌道表示式為_______,鐵原子核外電子發(fā)生躍遷時會吸收或釋放不同的光,可以用___________攝取鐵元素的原子光譜。(2)FeCoOx是一種新型光電催化劑。第四電離能大小關系是I4(Co)____I4(Fe)(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茂鐵[(C5H5)2Fe]可用作火箭燃料添加劑、汽油抗爆劑。二茂鐵熔點172℃,沸點249℃,易升華,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它屬于_____________晶體。(4)環(huán)戊二烯(C5H6)結構如圖(a),可用于制二茂鐵。環(huán)戊二烯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為________。分子中的大π鍵可用符號表示,其m代表參與形成大π鍵的原子數(shù),n代表參與形成大π鍵的電子數(shù),環(huán)戊二烯負離子(C5H5―)結構如圖(b),其中的大π鍵可以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5)某普魯士藍類配合物可作為新型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它由Na+、Ni2+、Fe3+和CN―構成,其晶胞結構如圖(c)。該物質中,不存在________(填標號)。A離子鍵Bσ鍵Cπ鍵D氫鍵E金屬鍵(6)該晶胞中Ni2+采用的堆積方式與________(選填Po、Na、Mg、Cu)相同,單個晶胞的配位空隙中共容納_____個Na+。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D【解析】A.SO2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故A錯誤;B.H2SiO3電離時其陽離子全部是H+,屬于酸,故B錯誤;C.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C錯誤;D.苛性鈉是氫氧化鈉的俗稱,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屬于堿,故D正確;故選D。點睛:解答時要分析物質的陰陽離子組成,然后再根據(jù)酸堿鹽概念方面進行分析、判斷,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是酸,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是堿,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2、C【解析】

A、由圖可知純的活性炭銅離子的濃度減??;

B、鐵與活性炭形成原電池,鐵比炭活潑;

C、由圖可知純鐵時去除銅離子的速率,沒鐵碳比為2:1時的速率快;

D、利用鐵碳混合物回收含Cu2+廢水中銅的反應原理是鐵與銅離子發(fā)生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詳解】A項,活性炭具有許多細小微孔,且表面積巨大,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由圖像可知,Cu2+在純活性炭中濃度減小,表明活性炭對Cu2+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故不選A項;B項,鐵屑和活性炭在溶液中形成微電池,其中鐵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易失去電子形成Fe2+,發(fā)生氧化反應,因此鐵作負極,故不選B項;C項,由圖像可知,隨著鐵碳混合物中鐵含量的增加至x=2:1,Cu2+的去除速率逐漸增加;但當鐵碳混合物變?yōu)榧冭F屑時,Cu2+的去除速率降低。當鐵碳混合物中鐵的含量過大時,正極材料比例降低,鐵碳在廢液中形成的微電池數(shù)量減少,Cu2+的去除速率會降低,因此增大鐵碳混合物中鐵碳比(x),不一定會提高廢水中Cu2+的去除速率,故選C項;D項,在鐵碳微電池中,碳所在電極發(fā)生還原反應,Cu2+得到電子生成銅單質;因此該微電池的總反應方程式為Fe+Cu2+=Fe2++Cu,故不選D項。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C?!军c睛】本題對電化學的原理和學生看圖識的能力的考查,題目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分析、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提給信息以及物質的性質,為解答該題的關鍵。3、D【解析】

A.NH3NO2不能一步轉化,氨氣催化氧化得到NO而不能直接得到NO2,選項A錯誤;B.MgCl2(aq)無水MgCl2,氯化鎂為強酸弱堿鹽,水解產生氫氧化鎂和鹽酸,鹽酸易揮發(fā),最后得到的氫氧化鎂灼燒得到氧化鎂,而不能一步得到無水氯化鎂,選項B錯誤;C.FeFeCl3,鐵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鐵不是生成氯化亞鐵,無法一步轉化生成氯化亞鐵,選項C錯誤;D.NaCl(aq)NaOH(aq)NaHCO3,電解氯化鈉溶液得到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氫鈉,反應均能一步轉化,選項D正確。答案選D?!军c睛】本題考查金屬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綜合應用,題目難度中等,試題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以及轉化的特點、反應條件,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4、A【解析】

A.核素中中子數(shù)=質量數(shù)-質子數(shù),質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利用關系式求出Cl-35的中子數(shù);B.同系物是物質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多個“CH2”,根據(jù)概念判斷正誤;C.系統(tǒng)命名法是選擇最長的碳鏈為主鏈;D.同素異形體是同一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不是化合物【詳解】A.該核素的中子數(shù)=35﹣17=18,故A正確;B.同系物是物質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多個“CH2”,而乙酸乙酯和硬脂酸甘油酯還相差有“O“原子,不符合概念,故B錯誤;C.系統(tǒng)命名法是選擇最長的碳鏈為主鏈,該物最長碳鏈為5個碳原子,名稱應該為為3﹣甲基戊烷,故C錯誤;D.同素異形體是同一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CH3(CH2)2CH3和CH(CH3)3是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故D錯誤:故選:A?!军c睛】原子結構、同系物、同分異構體、烷烴命名等知識點,解題關鍵: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錯點D,同素異形體的使用范圍是單質。5、B【解析】

A.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濃氯水能揮發(fā)出氯氣,該實驗中氯氣易參與試管中的反應,故無法證明溴和碘的氧化性的強弱關系,A得不到相應結論;B.濃硫酸使蔗糖變黑,證明濃硫酸有脫水性;然后有氣體生成,該氣體能使溴水褪色,證明有二氧化硫生成,說明濃硫酸有強氧化性,可以被C還原為二氧化硫,故B可以得出相應的結論;C.SO2溶解在試管中使溶液顯酸性,與Ba(NO3)2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得到SO42-,所以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故C得不到相應的結論;D.鹽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鹽酸也會與Na2SiO3溶液反應得到硅酸沉淀。因此不能證明酸性:碳酸>硅酸,D得不到相應的結論?!军c睛】本題主要是考查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明確相關物質的性質和實驗原理是解答的關鍵,選項A是易錯點,注意濃氯水的揮發(fā)性??疾楦鶕?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本題的難度不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的能力,體現(xiàn)了化學素養(yǎng)。6、C【解析】

A.中子數(shù)為7的碳原子為:,選項A錯誤;B.氯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Cl,選項B錯誤;C.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選項C正確;D.HCl為共價化合物,其電子式為:,選項D錯誤。答案選C。7、D【解析】

A、FeSO4溶液和過量Cl2反應生成硫酸鐵和FeCl3,硫酸鐵和FeCl3加熱水解生成氫氧化鐵、硫酸和氯化氫,水解吸熱且生成的氯化氫極易揮發(fā),但硫酸是難揮發(fā)性酸,所以最終得到氫氧化鐵,硫酸鐵,灼燒后氫氧化鐵分解產生氧化鐵和水,則最后產物是硫酸鐵和氧化鐵,屬于混合物,故A不確;B、KI、NaBr與過量的氯氣反應生成單質碘、溴、化鉀鈉。在高溫下碘升華,溴和水揮發(fā),只剩KCl、NaCl,屬于混合物,B不正確;C、向NaAlO2溶液中加入HCl溶液生成氫氧化鋁和氯化鈉,如果氯化氫過量,則生成氯化鈉和氯化鋁,因此加熱蒸干、灼燒至質量不變,最終產物是氯化鈉和氧化鋁,是混合物,C不正確;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過氧化鈉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氫氧化鈉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所以最終產物可能只有碳酸鈉,屬于純凈物,D正確;答案選D。8、C【解析】

完全反應后容器中壓強沒有發(fā)生變化,說明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沒有發(fā)生變化,A.氨氣與氯氣常溫下反應:8NH3+3Cl2=N2+6NH4Cl,氯化銨為固體,氣體物質的量減小,壓強發(fā)生變化,故A不選;B.氨氣與溴化氫反應生成溴化銨固體,方程式為:NH3+HBr=NH4Br,溴化銨為固體,氣體物質的量減小,壓強發(fā)生變化,故B不選;C.二氧化硫與氧氣常溫下不反應,所以氣體物的量不變,壓強不變,故C選;D.SO2和H2S發(fā)生SO2+2H2S═3S↓+2H2O,氣體物質的量減小,壓強發(fā)生變化,故D不選;故選:C。9、A【解析】

A.pH=3時A2?、HA?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相等,所以二者的濃度相等,則Ka2==c(H+)=0.001mol/L,由同一溶液中=,pH=4時該酸的第二步電離常數(shù)不變,且原溶液中n(HA?)+n(A2?)=0.1mol,據(jù)此計算n(HA?);B.該二元酸第一步完全電離,第二步部分電離,所以NaHA溶液中不存在H2A;C.根據(jù)圖知,滴定終點時溶液呈酸性;D.pH=3時,溶液中不存在H2A,說明該酸第一步完全電離,第二步部分電離,則NaHA只電離不水解,Na2A能水解,且c(A2?)=c(HA?)?!驹斀狻緼.pH=3時A2?、HA?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相等,所以二者的濃度相等,則Ka2==c(H+)=0.001mol/L,由同一溶液中=,pH=4時該酸的第二步電離常數(shù)不變,且原溶液中n(HA?)+n(A2?)=0.1mol,Ka2==×c(H+)=×0.0001mol/L=0.001mol/L,n(HA?)約為0.0091mol,故A正確;B.該二元酸第一步完全電離,第二步部分電離,所以NaHA只能電離不能水解,則溶液中不存在H2A,根據(jù)物料守恒得c(A2?)+c(HA?)=0.1mol/L,故B錯誤;C.根據(jù)圖知,滴定終點時溶液呈酸性,應該選取甲基橙作指示劑,故C錯誤;D.pH=3時,溶液中不存在H2A,說明該酸第一步完全電離,第二步部分電離,則NaHA只電離不水解,Na2A能水解,且c(A2?)=c(HA?);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HA與Na2A溶液等體積混合,因為電離、水解程度不同導致c(A2?)、c(HA?)不一定相等,則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3,故D錯誤;故答案選A?!军c睛】正確判斷該二元酸“第一步完全電離、第二步部分電離”是解本題關鍵,注意電離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與溶液中溶質及其濃度無關。10、A【解析】

過氧化鈉受熱不分解,但是受熱分解,產生1mol二氧化碳和1mol水,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和過氧化鈉發(fā)生反應,但是此處過氧化鈉是少量的,因此要優(yōu)先和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得到1mol碳酸鈉和0.5mol氧氣,此時我們一共有2mol碳酸鈉、1mol水和0.5mol氧氣。整個反應中只有過氧化鈉中-1價的氧發(fā)生了歧化反應,因此一共轉移了1mol電子,答案選A。11、C【解析】

W、X、Y、Z、R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五種短周期元素,X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推出X為C,常溫下,W與Z能形成兩種常見的液態(tài)化合物,可知是H2O、H2O2,推出W為H,Z為O,W、R同主族,因此推出R為Na,X為C,Z為O,可知Y為N。A.X、Y的簡單氫化物分別為CH4、H2O,水分子之間存在氫鍵,沸點:CH4<H2O,A項錯誤;B.Z、R對應的離子為:O2-、Na+,電子層相同,原子序數(shù)小的,離子半徑大,離子的半徑大?。篛2->Na+,B項錯誤;C.Y與W形成的最簡單化合物NH3,可用作制冷劑,C項正確;D.2Na2O2+2H2O=4NaOH+O2↑,2mol過氧化鈉轉移電子2mol,1molNa2O2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NA,D項錯誤;答案選C。12、A【解析】氯化銨溶于水吸熱,故A錯誤;氯化銨受熱分解為氨氣和氯化氫,故B正確;氯化銨固體是由NH4+、Cl-構成離子晶體,故C正確;氯化銨在水中完全電離,所以氯化銨是強電解質,故D正確。13、C【解析】

A.氣態(tài)苯乙酮的摩爾質量為120g/mol,氣態(tài)乙酸的摩爾質量為60g/mol,根據(jù)ρ=,二者氣態(tài)物質的狀態(tài)條件未知,體積無法確定,則密度無法確定,故A錯誤;B.苯的結構中,只有碳氫單鍵,碳碳之間是一種介于單鍵與雙鍵之間的一種特殊鍵,則1個苯分子中有6個單鍵,1mol苯中含有6mol單鍵即6NA個,故B錯誤;C.一個乙酸酐分子中含有54個電子,1mol乙酸酐分子中含有54mol電子,則0.5mol乙酸酐中含有27mol電子,即電子數(shù)目為27NA,故C正確;D.1L2mol/LCH3COOH的物質的量為2mol,與鈉反應生成氫氣1mol,足量鈉,醋酸消耗完可繼續(xù)與水反應,則生成的氣體分子數(shù)大于NA個,故D錯誤;答案選C。【點睛】足量的鈉與乙酸反應置換出氫氣后,剩余的鈉會繼續(xù)和水反應,鈉與水反應也會釋放出氫氣。14、C【解析】

A、合成PPV通過縮聚反應生成,同時有小分子物質HI生成,不屬于加聚反應,選項A錯誤;B、1molPPV中含有2nmol碳碳雙鍵,最多能與4nm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選項B錯誤;C.與溴水加成后的產物為,根據(jù)苯分子中12個原子共面、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可知,該分子中最多有14個原子共平面,選項C正確;D.和苯乙烯相差C2H2,不是相差n個CH2,不互為同系物,選項D錯誤。答案選C。15、B【解析】

A.自來水廠常用明礬作凈水劑,明礬沒有強氧化性,不能用于消毒殺菌劑,A錯誤;B.高鐵車用大部分材料是鋁合金,鋁合金材料具有強度大、質量輕、抗腐蝕能力強等優(yōu)點,B正確;C.硅膠吸水性強,可作瓶裝藥品的干燥劑及催化劑載體,硅膠不導電,不能用作半導體材料,C錯誤;D.使用肥皂洗手可預防病毒,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鈉溶于水顯堿性,D錯誤;答案選B。16、D【解析】

A.NaHSO4在熔融狀態(tài)電離產生Na+、HSO4-,1個NaHSO4電離產生2個離子,所以0.1molNaHSO4在熔融狀態(tài)中含有的離子總數(shù)為0.2NA,選項A錯誤;B.標準狀況下HF呈液態(tài),不能使用氣體摩爾體積,選項B錯誤;C.常溫時Al遇濃硝酸會發(fā)生鈍化現(xiàn)象,不能進一步反應,選項C錯誤;D.微粒的還原性I->Fe2+,向含有1molFeI2溶質的溶液中通入適量的氯氣,當有1molFe2+被氧化時,I-已經反應完全,則1molFeI2反應轉移3mol電子,則轉移電子數(shù)目是3NA,選項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D。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17、碳碳雙鍵CH3CH2CH2OHH3CH2COOH+CH3CHOHCH3CH3CH2COOCH(CH3)2+H2OCD【解析】

烴A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24:5,則N(C):N(H)=,應為C4H10,由生成物G的分子式可知C為CH3CHOHCH3,D為CH3CH2CH2OH,E為CH3CH2CHO,F(xiàn)為CH3CH2COOH,B為CH3CH=CH2,生成G為CH3CH2COOCH(CH3)2,以此解答該題?!驹斀狻浚?)B為CH3CH=CH2,含有的官能團為碳碳雙鍵,故答案為:碳碳雙鍵;(2)D為CH3CH2CH2OH,故答案為:CH3CH2CH2OH;(3)C+F→G的化學方程式是CH3CH2COOH+CH3CHOHCH3CH3CH2COOCH(CH3)2+H2O,故答案為:CH3CH2COOH+CH3CHOHCH3CH3CH2COOCH(CH3)2+H2O;(4)A.在工業(yè)上,A→B的過程為裂解,可獲得乙烯等烯烴,而裂化可以獲得汽油等輕質油,故A錯誤;B.有機物C與D都能與金屬鈉反應,C經氧化生成丙酮,故B錯誤;C.醛可溶于水,酸與碳酸鈉反應,酯類不溶于水,則可以用碳酸鈉溶液鑒別E、F、G,故C正確;D.E、G的最簡式相同,則等質量的E、G混合物,無論以何比例混合,完全燃燒耗氧量相同,故D正確;故答案為:CD。18、C4H8消去反應8甲苯+HBrCH3BrCH3MgBr【解析】

比較A、B的分子式可知,A與HBr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B,摩爾質量為137g/mol,根據(jù)已知條件B轉化為C(C4H9MgBr),結合A的摩爾質量為56g/mol,可知A為,比較D、E的分子式可知,D與液溴加入鐵粉時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E,E中甲基被氧化成醛基,根據(jù)G的結構可推知F中溴原子和醛基在鄰位,則D為甲苯,E為,F(xiàn)為,再根據(jù)已知條件的反應,結合G的結構可知:C為,B為,A為,再根據(jù)反應可知,M為,據(jù)此分析作答?!驹斀狻浚?)A的結構簡式為,所以其分子式為:C4H8,生成,其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CH3)3Br+NaOH↑+NaBr+H2O,故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根據(jù)乙烯分子中六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假如兩個甲基上各有一個氫原子在這個面上,則分子中最多有8個原子共平面;故答案為C4H8;消去反應;8;(2)D為甲苯,加入液溴和溴化鐵(或鐵),可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其化學方程式為:+HBr,故答案為甲苯;+HBr;(3)N是含有五元環(huán)的芳香酯,則N是發(fā)生分子內的酯化反應生成的一種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4),則:,X為:,X的同分異構體中,能與氯化鐵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說明分子中含有酚羥基,除了酚羥基,只剩下一個氧原子,且要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應該還含有一個醛基。分子中有5種不同環(huán)境的氫原子的結構簡式:,故答案為;(7)以甲烷和甲苯為原料合成的路線為甲苯在光照條件下生成一鹵代烴,在氫氧化鈉的水溶液中加熱水解產生的醇被氧化成醛,而另一方面甲烷也光照生成一鹵代烴,在鎂和乙醚的作用下生成的產物與醛反應得到終極產物,其合成路線為:CH3BrCH3MgBr,故答案為CH3BrCH3MgBr。19、穩(wěn)定穩(wěn)定bd87.5%Cu+H2SO4+2HNO3(濃)=CuSO4+2NO2↑+2H2O3Cu+3H2SO4+2HNO3(?。?3CuSO4+2NO↑+4H2O氧氣氧化氮氧化合物,使氮氧化物全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防止污染大氣否abc不能雖然甲基橙變色的pH范圍為3.1~4.4,Cu(OH)2開始沉淀時的pH為5,在指示劑變色范圍之外,即中和酸時,Cu2+不會消耗OH-,但甲基橙由紅色變成橙色、黃色時,銅離子溶液呈藍色,對觀察指示終點顏色有干擾【解析】

I.(1)物質都有由不穩(wěn)定物質轉化為穩(wěn)定物質的傾向,所以在酸性溶液中,+2價Cu比+1價Cu更穩(wěn)定;(2)在高溫下CuO分解產生Cu2O、O2,說明Cu2O比CuO在高溫下穩(wěn)定;II.(1)①Cu未完全反應、部分氧化銅能被有機物還原;②根據(jù)Cu元素守恒和反應方程式可得關系式,然后利用關系式計算CuSO4?5H2O的質量,最后根據(jù)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計算硫酸銅晶體的含量;(2)①Cu與稀硫酸、濃硝酸(或隨著反應進行濃硝酸變?yōu)榈南∠跛幔┓磻a生硫酸銅、NO2(或NO)、H2O,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書寫反應方程式;②O2可以將NO氧化為NO2,可以將NO、NO2驅趕進入NaOH溶液中,發(fā)生反應,防止大氣污染;III.(1)HCl對反應沒有影響;(2)根據(jù)平衡移動原理分析;IV.含銅離子溶液呈藍色,對觀察指示終點顏色有干擾?!驹斀狻縄.(1)向Cu2O中加適量稀硫酸,得到藍色溶液和一種紅色固體,這說明氧化亞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是硫酸銅、水和單質銅,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O+2H+=Cu2++Cu+H2O,這說明在酸性溶液中,+2價Cu比+1價Cu更穩(wěn)定;(2)將粉末加熱至以上完全分解成紅色的粉末,該反應說明:在高溫條件下,+1價的Cu比+2價Cu更穩(wěn)定;II.(1)①a.加熱條件下銅易被氧氣氧化,a錯誤;b.灼燒不充分,銅未被完全氧化導致含有銅單質,b正確;c.氧化銅在加熱過程中不會分解生成銅,c錯誤;d.灼燒過程中部分氧化銅被有機物還原生成銅單質,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bd;②根據(jù)方程式可知:2Cu2+~I2~2S2O32-,n(S2O32-)=0.1000mol/L×0.014L×10=1.4×10-2mol,則n(Cu2+)=1.4×10-2mol,m(CuSO4?5H2O)=1.4×10-2mol×250g/mol=3.5g,所以硫酸銅晶體的質量分數(shù)為(3.5g÷4.0g)×100%=87.5%;(2)①Cu與稀硫酸、濃硝酸(或隨著反應進行濃硝酸變?yōu)榈南∠跛幔┓磻闪蛩徙~、NO2(或NO)、H2O,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可得反應方程式為:;②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O2可以將NO氧化為NO2,使氮氧化物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同時可以將NO、NO2驅趕進入NaOH溶液中,發(fā)生反應,轉化為NaNO2、NaNO3,防止大氣污染;III.(1)Cl2中混有的HCl對反應沒有影響,因此不需要在濃硫酸洗氣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裝置;(2)a.將Y稀釋,平衡向左移動,溶液呈藍色,可以能夠證明CuCl2溶液中轉化關系,a正確;b.在Y中加入CuCl2晶體,溶液中[Cu(H2O)4]2+、Cl-濃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動,溶液變?yōu)榫G色,可以能夠證明CuCl2溶液中轉化關系,b正確;c.在Y中加入NaCl固體,溶液中氯離子濃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動,溶液變?yōu)榫G色,可以能夠證明CuCl2溶液中轉化關系,c正確;d.取Y進行電解,銅離子放電,溶液顏色最終消失,不能可以能夠證明CuCl2溶液中轉化關系,d錯誤;故合理選項是abc;IV.甲基橙變色的pH范圍是3.1~4.4,Cu(OH)2開始沉淀的pH=5,在指示劑變色范圍之外,即酸被堿中和時,Cu2+不會消耗OH-,但是甲基橙由紅色變成橙色、黃色時,Cu2+溶液呈藍色,對觀察指示終點顏色有干擾,因此不能測定剩余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军c睛】本題考查了實驗方案的設計、對工藝流程理解、實驗裝置的理解、平衡移動、物質分離提純等,明確物質的性質是解答題目關鍵,難點是實驗方案的評價,從實驗的可操作性、簡便性、安全性、環(huán)保等方面考慮,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基本扎實的基礎與綜合運用能力。20、6.0mol/L量筒氯化銨溶解于水為吸熱過程將三頸瓶中的NO2反應生成HNO33Cu+4H++6Cl-+NO3-=3[CuCl2]-+NO↑+2H2OBAD除去CuCl表面附著的NH4Cl迅速揮發(fā)帶走CuCl表面的水份或防止其被氧化95.5%BD【解析】

根據(jù)流程:氧氣通入Cu、HCl、NH4Cl、HNO3、H2O的混合物中控制溫度50~85℃制得NH4[CuCl2],加入水,過濾得到CuCl沉淀和含有NH4Cl的母液,母液濃縮補充Cu、HCl可循環(huán),沉淀洗滌干燥后得產品;(1)根據(jù)c=計算,鹽酸是液體,量取濃鹽酸需要量筒;(2)①氯化銨溶解吸熱;②根據(jù)題意有NO2氣體生成,通入氧氣可與其反應;根據(jù)題意銅絲、氯化氨、硝酸、鹽酸生成NH4[CuCl2]和無色氣泡NO,據(jù)此書寫;(3)裝置A不能觀察O2產生速率,C不能很好控制產生O2的速率;(4)A.步驟Ⅰ得到[CuCl2]ˉ(aq),該離子需在氯離子濃度較大的體系中才能生成;B.CuCl易被氧化,應做防氧化處理;C.三頸燒瓶上方不出現(xiàn)紅棕色NO2氣體時,說明Cu已完全被氧化,不再需O2氧化;D.步驟II濾液中還含有HCl和HNO3也可回收利用;(5)氯化亞銅是一種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分析可得;(6)第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誤差較大,舍去,故硫酸鈰標準溶液平均消耗24mL,根據(jù)關系式有:CuCl~FeCl3~Ce4+,則n(CuCl)=n(Ce4+),故m(CuCl)=0.10mol/L×0.024L×99.5g/mol=0.2388g,據(jù)此計算可得;誤差分析依據(jù)c(待測)=分析,標準溶液體積變化就是誤差的變化。【詳解】(1)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c==≈6.0mol/L,量取濃鹽酸需要量筒,則配制20%鹽酸時除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量筒;(2)①因為氯化銨溶解于水為吸熱過程,故反應開始時液體溫度低于室溫;②通入氧氣的目的是為了將三頸瓶中的NO2反應生成HNO3;根據(jù)題意銅絲、氯化氨、硝酸、鹽酸生成NH4[CuCl2]和無色氣泡NO,則生成CuCl2-離子方程式為3Cu+4H++6Cl-+NO3-=3[CuCl2]-+NO↑+2H2O;(3)制備氧氣裝置A不能觀察O2產生速率,C中Na2O2和水反應速率快,不能很好控制產生O2的速率,B裝置可以根據(jù)錐形瓶內氣泡的快慢判斷產生O2的速率進行控制,故答案為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