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河南省輝縣全國高考統(tǒng)一考試模擬試題(二)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
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不少人認為,一個地區(qū)產業(yè)結構是否合理,主要看第三產業(yè)所占比重是否超過50%;第三產業(yè)所占比重越高,產
業(yè)結構就越合理。一些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在不同程度上出現(xiàn)“脫實向虛”現(xiàn)象,與此認識有一定關系。能否將第三產業(yè)所
占比重作為衡量產業(yè)結構是否合理的標志,需要深入分析。
從理論上看,此觀點的源頭是“配第——克拉克定理”。1672年,英國經(jīng)濟學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術》中對
從業(yè)者的收入進行比較后發(fā)現(xiàn):從業(yè)之利,農不如工,工不如商。而后他預言,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產業(yè)重心將逐漸
從有形產品生產轉向無形服務生產。具體表現(xiàn)為:當工業(yè)部門收益超過農業(yè)部門時,勞動力將從農業(yè)轉向工業(yè);當商
業(yè)部門收益超過工業(yè)部門時,勞動力會從工業(yè)再轉向商業(yè)。1940年,另一位英國經(jīng)濟學家科林?克拉克在《經(jīng)濟進步
的條件》中,根據(jù)配第的預言,對40多個國家(地區(qū))不同時期三次產業(yè)的勞動投入和產出作了實證研究,得出的結
論與配第的預言完全吻合。于是,學術界將他們的研究成果合二為一,統(tǒng)稱為“配第—克拉克定理”。之后,一些
西方學者撰文推介,該定理在國際上得到廣泛傳播。
從特定歷史階段看,配第的預言并沒有錯,但“配第——克拉克定理”并非“定理”,而是“定律”。在科學上,
定理是用演繹邏輯推導出的命題,定律則是根據(jù)特定時空條件下大量經(jīng)驗事實歸納出的結論。定理可以不受時空條件
約束;定律則受時空條件約束,在一定范圍內才能成立。無疑,”配第——克拉克定理”來自經(jīng)驗事實,屬于定律。
既然是定律,就要受時空條件約束。那么,約束該定律的時空條件是什么?配第和克拉克對此未作說明,但研讀二人
的著作可以發(fā)現(xiàn),該定律在時間上要受經(jīng)濟發(fā)展階約束,在空間上要受分工范圍約束。
受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約束,是指該定律只在特定發(fā)展階段成立。農耕社會沒有出現(xiàn)分工與服務業(yè),”配第—克拉克
定理”顯然不成立;在后工業(yè)化時期,該定律也不一定成立,因為前面說過,該定律是對經(jīng)驗事實的歸納,而無論是
配第還是克拉克,由于受他們生活年代的局限,都未能對后工業(yè)化時期的經(jīng)驗事實進行研究。受分工范圍約束,是指
該定律的適用范圍取決于分工范圍。具體講,在工業(yè)化初期到中期,如果分工范圍局限于某個地區(qū),則“配第——克
拉克定理”適用于該地區(qū);如果分工范圍擴大,當一個國家形成地區(qū)間分工時,該定律就適用于這個國家而不再適用
于某個地區(qū)。例如,假定一個國家甲乙丙三地的比較優(yōu)勢分別是農業(yè)、工業(yè)、第三產業(yè),如果該國已形成地區(qū)間分工,
甲乙丙三地則不必拘泥于“配第——克拉克定理”,可各自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勢產業(yè)。這樣一來,從某個地區(qū)看,產業(yè)結
構演進不符合該定律;但從整個國家看,產業(yè)結構的演進則與該定律保持一致。相反,如果一個國家內各地區(qū)產業(yè)定
位不是立足于自身比較優(yōu)勢,而是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都去發(fā)展第三產業(yè),結果會怎樣?一是各地產業(yè)會高
度趨同,二是經(jīng)濟發(fā)展會脫實向虛,三是整體結構會嚴重失衡。
綜上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只是工業(yè)化初期到中期的階段性規(guī)律,并非永恒規(guī)律;而且其適用范圍由分
工范圍決定,也非放之四海而皆準。所以說,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推動產業(yè)發(fā)展,應立足自身比較優(yōu)勢,切不可盲目發(fā)展
第三產業(yè),陷入產業(yè)結構升級的誤區(qū)。
(選自王東京《避開產業(yè)結構升級的誤區(qū)》,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認為,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產業(yè)重心將會逐漸從第一、第二產業(yè)轉向第三產業(yè)。
B.“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從特定歷史階段看揭示了產業(yè)結構演進的規(guī)律,是配第和克拉克共同合作研究的成果。
C.“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是對特定階段產業(yè)結構演進事實歸納后得出的,不是用演繹邏輯推導出的。
D.“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具有局限性,國家或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要立足自身比較優(yōu)勢,不必拘泥于此。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對“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適用的時空條件進行辯證分析,增強了文章說服力。
B.文章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探究產業(yè)結構升級陷入誤區(qū)的原因,有其現(xiàn)實的指向。
C.文章第三段通過辨析概念論證了“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不是定理而是定律的觀點。
D.文章層層分析,最后得出了盲目發(fā)展第三產業(yè)容易陷入產業(yè)結構升級誤區(qū)的結論。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配第的預言表明,利益因素是推進三次產業(yè)重心轉變的唯一驅動。
B.工業(yè)化初期的某一地區(qū)如果第三產業(yè)所占比重越高,那么其產業(yè)結構越合理。
C.某地經(jīng)濟結構嚴重失衡、產業(yè)高度趨同,說明該地經(jīng)濟存在脫實向虛問題。
D.經(jīng)濟學家如果以經(jīng)驗事實為基礎開展研究很難發(fā)現(xiàn)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永恒定理。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大學治理從“經(jīng)驗辦學”走向“科學辦學”是未來大學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聯(lián)合國教科文
組織納依曼博士就明確指出:大學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其實,大學所有活動都可以成為研究素材,大學的
任何一個職能部門都存在著從經(jīng)驗走向科學的過程。今天我國的大學管理者都有很高的學科和專業(yè)素養(yǎng),但學科和專
業(yè)素養(yǎng)絕不是高等教育理論素養(yǎng),也不一定是科學的理論素養(yǎng),更不能取代高等教育素養(yǎng)。大學發(fā)展和改革中出現(xiàn)的
各種“翻燒餅”現(xiàn)象,就是大學治理能力缺失的一種表現(xiàn)。
科學化辦學是指基于教育規(guī)律,按照大學作為學術組織的內在邏輯辦學。以目前普遍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為
例,就是要基于學生的學習體驗構建學習過程,配置教育教學資源,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方法,用教育技術“倒逼”
教學改革等。而真正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要開展大量的學情調查和社會調查。目前,國外很多高校都已經(jīng)通過大量采集
學生的數(shù)據(jù)改善教學與管理,如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的圖書館,通過分析每年新生的借書數(shù)據(jù),相應地準備圖書資料及
培訓,精準滿足一年級大學生的需求,這些都是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科學依據(jù)。在我國的現(xiàn)階段,一方面,要對
行之有效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高等教育實踐進行繼承和提煉,認真厘清以往經(jīng)驗所存在的不足與局限,進而注重對現(xiàn)當代以來
的高等教育研究的思想、行為、實踐加以概括、歸納、創(chuàng)新和升華,形成一整套系統(tǒng)完備、運作規(guī)范的科學體系。另
一方面,我們要注重對大學教學、管理、服務等各個方面數(shù)據(jù)的收集、分析與利用,現(xiàn)在我們數(shù)據(jù)收集很多,但是缺
乏分析,更缺乏應用,而不用的數(shù)據(jù)就是“死”的無用數(shù)據(jù),沒有任何價值。因此,我們要用高等教育大數(shù)據(jù)的研究
分析結果總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科學”,再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
大學治理從經(jīng)驗走向科學,發(fā)揮高等教育研究的作用十分重要。不難發(fā)現(xiàn),注重高等教育研究的國家大都是高等
教育發(fā)展的后發(fā)國家,如美國、日本和中國等,而且是在高等教育大發(fā)展的起步期,美國在上世紀初,日本在上世紀
60年代,中國在上世紀80、90年代。這些國家因“彎道超車”的需要而重視高教研究,這與早發(fā)內生型國家(英國、
法國、德國等國)形成鮮明的對比。大學發(fā)展的實踐證明,大學治理已經(jīng)過了依靠“舶來品”來管理的時代,已經(jīng)過
了依靠個體經(jīng)驗,經(jīng)濟甚至其他領域的經(jīng)驗來管理的時代。因為大學面對的社會條件和歷史使命發(fā)生了變化,面對的
學生群體發(fā)生了變化,面對的教育技術發(fā)生了變化,大學必須研究自己。
近期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意義重大。實現(xiàn)大學的科學化治理,離不開高等
教育研究。只有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才能為科學化管理提供支撐。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價值,就是解決經(jīng)驗辦學的
問題,即讓大學的治理從經(jīng)驗走向科學。
(摘自郭大光《“大學治理:從經(jīng)驗走向科學”》(《光明日報》2019.12.3)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當下我國的大學管理者并非都有很高的科學理論索養(yǎng)以及學科和專業(yè)索養(yǎng)。
B.“以學生為中心”就要改變原有教學方式,為此需要圍繞學生開展大量調查。
C.在高等教育理論研究上,早發(fā)內生型國家的水平不及美、日、中等后發(fā)國家。
D.高等教育的研究范式方法等做出調整后,大學治理即可從經(jīng)驗邁向科學化。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引用納依曼博士所述內容,意在引出大學發(fā)展中出現(xiàn)“翻燒餅”現(xiàn)象。
B.尾段從兩個角度論述了提升高等教育研究來推動我國大學“科學辦學”的問題。
C.文章論證中既有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深入分析,又橫向比較了國外的教育研究現(xiàn)狀。
D.文章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武展開論述.在邏輯上逐層遞進。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的大學管理中,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經(jīng)驗主義和依靠“舶來品”等問題;高等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任重道遠。
B.大學治理從“經(jīng)驗辦學”走向“科學辦學”,需要發(fā)揮高等教育研究的作用,需要大學去積極研究自身的活動。
C.我國現(xiàn)階段大學管理的特征之一是行政權力大于學術權力,基于這個原因,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學性較低。
D.科學化辦學既要求我們尊重教育規(guī)律,又需要我們與時俱進,合理利用教育大數(shù)據(jù)的研究分析數(shù)據(jù)。
3、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題。
材料一:
走進天津濱海新區(qū)圖書館,迎面而來的仿佛是一個科幻感十足的“未來世界”-----座長方體建筑被一個橢圓形
的開口直接穿過。建筑內部,一個巨大的球形報告廳占據(jù)了大廳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視外界。環(huán)視四周,圍
統(tǒng)報告廳逐級上升的階梯與高挑的空間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層次感,帶來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觀效果……近日,幾張?zhí)旖驗I
海新區(qū)圖書館的照片在網(wǎng)上迅速“爆紅”,吸引了來自世界的目光。
“這座圖書館別具一格之處在于它用現(xiàn)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創(chuàng)造了一個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廳,讓讀者擁有
極大的閱讀、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間?!睘I海新區(qū)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廣播電視局局長宋俊生介紹,“我始終認為,圖
書館并非一個簡單的陳列空間。它以豐富多樣的、多載體形式的、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長期積累的文獻信息為基礎,是
知識與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類文化的傳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夠對人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體育藝
術素養(yǎng)進行全方位的熏陶。它們或歷史悠久莊嚴肅穆,或年輕靈動充滿生機,不應該都長著相似的面孔?!?/p>
(摘編自1217年11月11日《光明日報》陳建強等《用書藉涵養(yǎng)一座城市的品格》)
材料二:
有學者做調研顯示:我國城鎮(zhèn)居民超過62%的人從來沒有去過圖書館,城鎮(zhèn)居民中有接近42%的中小學生,在上大
學之前沒有去過圖書館,有超過12%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圖書館,僅有4%的中小城市有圖書館的道路標識。國家圖
書館研究院1214年9月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國民公共圖書館利用率很低:1213年我國公民圖書館持證率只有1.3%,
而美國是68%,英國是38%。1213年,我國公共圖書館人均到館2.36次,美國人均到館3.1次。
(摘編自1217年第1期《圖書館工作》柴林紅《探究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書香社會”的對策》)
材料三:1212—1213年江西各級公共圖書館財政撥款及購書經(jīng)費統(tǒng)計表
省級館市級館縣級館合計
購購購
財財財財政
書專項書專項書專項購書專項經(jīng)費
份政撥款/政撥款/政撥款/撥款/萬
經(jīng)費/經(jīng)費/經(jīng)費//萬元
萬元萬元萬元元
萬元萬元萬元
1
178321697313439713
21211.1
2.12.21.2.23.43.1.3
年
1
12232141533137
21118.11431.3
4.12.2.7.29.43.3
年
1
312323642223241618
2111631.1
1.22.26.6.2.3.11.1
年
1
446723633486182
21333.71236.3
1.92.26.14.68.73.9
年
注:本表數(shù)據(jù)根據(jù)《中國文化文物統(tǒng)計年鑒》(1211—1214年)統(tǒng)計得出。
材料四:
在河南許昌市鹿嗚湖畔的一座鋼構玻璃房內,一名年輕女孩正聚精會神地看著書,手邊放著剛從超市提回來的購
物袋。她說,這里環(huán)境好,隔著玻璃就能看到湖,而且借閱方便,離家也近,哪怕是買菜的間隙,她都會進來坐一坐。
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并被當?shù)厝私蚪驑返赖摹?4小時智慧閱讀空間”。它是融智慧圖
書館、便氏志愿服務站為一體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務空間,許昌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共建成了11座這樣的玻
璃房。
隨意走進一間32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通透寬敞,布置整齊。大書架上,各類圖書琳瑯滿目。閱覽桌椅旁擺放著
自助辦證機、電子圖書借閱機、自助借還書機等。此外,玻璃房內還設有應急小藥箱、針線包、雨傘架等便民服務設
施。
當閱讀逐漸實現(xiàn)“零門檻”,鼠氫的書香將成為城市最有朝氣的文化標簽。這些“家門口的圖書館”,如今正吸
引著越來越多的市民前來閱讀,藏于圖書館的書變成了市民的手邊書和案頭書。
(摘編自1217年11月12日新華社記者史林靜《“家門口的圖書館”構筑14小時智慧閱讀空間》)
35.下列對材料二、材料三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國民公共圖書館利用率很低,其公民圖書館持證率及人均到館次數(shù)均低于美國。
B.在政府的支持下,1212年至1213年江西各級公共圖書館的財政撥款及購書經(jīng)費均逐年增加。
C.1212年至1213年間,江西省加大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投入,縣級館的撥款均高于市級館,更高于省級館。
D.雖然公共圖書館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但仍有超半數(shù)的居民從來沒有去過。超過92%的中小城市甚至沒有圖書館的道
路標識。
36.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公共圖書館應該以豐富多樣的文獻信息為基礎,成為知識與信息的集散地、人類文化的傳播地。
B.天津濱海新區(qū)圖書館因為創(chuàng)造了一個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廳,而在網(wǎng)上迅速“爆紅”。
C.許昌、天津的公共圖書館或年輕靈動充滿生機,或歷史悠久莊嚴肅穆,雖然面孔不同,但都很受歡迎。
D.濱海新區(qū)圖書館、許昌的智慧閱讀空間,都實現(xiàn)了閱讀的“零門檻”,成為城市的文化標簽。
37.你認為,要建設“書香社會”需要做哪些努力?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加以概括。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范成大,字至能,吳郡人。紹興二十四年,擢進士第。隆興元年,累遷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論其超蹦,
罷。起知處州。處民以爭役囂訟,成大為創(chuàng)義役,隨家貧富輸金買田,助當役者,甲乙輪第至二十年,民便之。其后
入奏,言及此,詔頒其法于諸早。處多山田,梁天監(jiān)史作通濟攫濯田三土互畝撮歲么必成大選故跡選走氨防置堤網(wǎng)用
士九所莊主則上中下潰灌有序氏食其利。隆興再講和,失定受書之禮㈤,上嘗悔之。遷成大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
充金祈請國信使。國書專求陵寢。上面諭受書事,成大乞并載書中,不從。至燕山,密草奏,具言受書式,懷之入。
初進國書,詞氣慷慨,金君臣方傾聽,成大忽奏日:“兩朝既為叔侄,而受書禮未稱,臣有疏?!贝塍顺鲋?。金主大
駭,日:“此豈獻書處耶?”左右以笏標起之,成大屹不動,必欲書達。既而歸館所,金主遣伴使宣旨取奏。成大之
未起也,金庭紛然,太子欲殺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節(jié)而歸。知靜江府。廣西窘匱,專藉鹽利,漕臣盡取之,于是
屬邑有增價抑配之敝,詔復行鈔鹽,澧可拘鈔錢均給所部,而錢不時至,成大入境,目:“利害有大于此乎?”奏疏
謂:”能裁抑漕司強取之數(shù),以寬郡縣,則科抑可禁。”上從之。數(shù)年,廣州鹽商上書,乞復令客販,宰相可其說,
大出銀錢助之。人多以為非,下有司議,卒不易成大說。除四川制置使,凡人才可用者,悉致賽下,用所長,不拘小
節(jié),其杰然者露章薦之,往往顯于朝,位至二盾。除端明殿學士,尋帥金陵。會歲旱,奏移軍儲米二十萬振饑民,減
租米五萬。紹熙三年,加大學士。四年薨。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詩。自號石湖,有《石湖集》行于世。
(節(jié)選自《宋史?范成大傳》)
[注]繼“紹興和議”(1141)后,隆興二年(1164年)宋金再訂和約,改“君臣之國”為“叔侄之國”,宋遞交金國
文書改“奉表”為“國書”,卻沒有改“受書之禮”(宋國起立受金國書)。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梁天監(jiān)中作通濟堰/溉田二十萬畝/堰歲久壞/成大訪故跡迭石/筑防置堤閘/四十九所/立水則上中下/溉灌有序/民
食其利/
B.梁天監(jiān)中作通濟堰溉田/二十萬畝/堰歲久壞/成大訪故跡/迭石筑防/置堤閘四十九/所立水則上中下/溉灌有序/民
食其利/
C.梁天監(jiān)中作通濟堰溉田/二十萬畝/堰歲久壞/成大訪故跡迭石/筑防置堤閘四十九/所立水則/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
其利/
D.梁天監(jiān)中作通濟堰/溉田二十萬畝/堰歲久壞/成大訪故跡/迭石筑防/置堤閘四十九所/立水則/上中下溉灌有序/民
食其利/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路,兩宋行政區(qū)域名。行政區(qū)域名,各個朝代不同,如漢為州,唐為道,元為行省。
B.漕司,即“漕運司”,是宋代獨有的管理催征稅賦、辦理漕運等事務的官署或官員。
C.幕,即“幕府”。古代將帥或地方軍政長官設立府署招致人才幫助自己處理事務。
D.二府,是宋代最高國務機關。西府“樞密院”主管軍務,東府“政事堂”主管政務。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范成大解決社會爭端,造福地方。在處州任上,范成大制定義役之法,以田租負擔應役費用,減輕百姓應役負擔,
改變“爭役囂訟”的局面。
B.范成大奉詔出使金國,不辱使命。在金人朝廷上,范成大借進獻國書之機,呈上要求修改受書禮的奏疏,面對威
逼毫不退縮,最終全節(jié)而歸。
C.范成大整飭地方鹽政,興利除弊。針對廣西鹽政弊端,范成大上書朝廷,建議合理分配鹽利,活躍兩廣鹽市交易,
這獲得宰相的認可和資助。
D.范成大選用地方人才,不拘一格。任四川制置使時,范成大重視人才,把可用之才招致幕下;向朝廷隆重推薦杰
出人才,使之發(fā)揮重要作用。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上面諭受書事,成大乞并載書中,不從。
(2)人多以為非,下有司議,卒不易成大說。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新居0
蘇軾
朝陽入北林,竹樹散疏影。
短籬尋丈間,寄我無窮境。
舊居無一席,逐客猶遭屏。
結茅得茲地,翳翳村巷永②。
數(shù)朝風雨涼,畦菊發(fā)新穎。
俯仰可卒歲,何必謀二頃③。
(注)①這首詩寫于元符元年(1098年)。蘇軾被貶海南傀州時寄居在官舍,,后被使臣逐出,在友人相助下構筑
新居。②永:深。③二頃:即二頃田,詩中指供溫飽的田產。
1.這首詩的前八句寫出了“新居”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
2.詩歌的后四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其為人也,,樂以忘憂,=(《論語》)
(2)天之蒼蒼,??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莊子?逍遙游》)
(3)恨相見得遲,。柳絲長玉騁難系,。(王實甫《長亭送別》)
(4)寒蟬凄切,,驟雨初歇。,留戀處、蘭舟催發(fā)。(柳永《雨霖鈴》)
(5)人生代代無窮已,o不知江月待何人,o(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7、微寫作
在西班牙舉行的一場自行車賽上,車手伊斯梅爾?埃斯特萬在距離終點只有300米時不幸遭遇爆胎,他只能扛起
自行車跑向終點。而此時他身后的競爭對手奧古斯汀?納瓦羅拒絕超越對手,慢慢地跟隨其身后。后來,埃斯特萬想
把獎牌送給納瓦羅,但遭到了婉拒。
從下面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
①這一消息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發(fā)表看法。要求:觀點鮮明,言之成理。
②請發(fā)揮想象,描寫當時比賽終點的場景。要求:具體、形象,有畫面感。
③請以“對手”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
8、“成績排名”,一直是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的重要手段。但近日,我省出臺的有關條例明確規(guī)定,學校公布按照考試
成績的排名屬于“違法”。對此,有人提出了疑問:不排名,拿什么激勵學生?對這個疑問,請你作一回答。字數(shù)在
80字以內。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中學生運動會記錄''沉睡”40年無人破,高中班里引體向上少有人達標,體育課長跑改短跑……記者在多地調查
發(fā)現(xiàn),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中小學生身高、體重等身體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體質下滑引發(fā)“好日子養(yǎng)
出弱孩子”的擔憂,被廣泛關注。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以“令狐沖”為化名,面向本校(統(tǒng)稱“陽光中學”)同學寫一篇倡議書,倡議大家“欲文明其精神,
先野蠻其體魄”,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1.B
2.B
3.D
【解題分析】
1.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這類題,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準篩選,細心比對,靈活理解。常
見問題有:遺漏或添加信息、時空交錯、偷換概念、張冠李戴、邏輯出錯等。
B項,“是配第和克拉克合作研究的成果”曲解文意,原文第2段說“于是,學術界將他們的研究成果合二為一,統(tǒng)
稱為'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可見并不是他們倆人共同合作研究的成果。
故選B。
2.本題考查對原文論證和語言特點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論證”一般指論證方法、論證結構、論點、
論據(jù)等內容。論述類文本閱讀常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因果論證與類比論證等
六大類;論證結構主要包括“橫向展開議論”(并列結構)與“縱向展開議論”(遞進結構)兩種。
B項,“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分析有誤,屬無中生有,本文主要從理論角度論述的。
故選B。
3.本題考查根據(jù)原文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做這類題因為是“推斷和想象”,所以,選項的內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
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礎上,加上出題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做到對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題
時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關區(qū)域,進而進行比較、分析、推斷;其次,要清楚選項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礎上進行的合
理推斷,絕不是憑空進行的,所以找到原來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篩選信息、推敲選項;將選項和原文信息進行比較時,
掌握一些常見的設錯方式很有必要,從而使思維變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
A項,“利益因素是推進三次產業(yè)重心轉變的唯一驅動”分析錯誤,屬主觀臆斷,原文第二段是“具體表現(xiàn)為:當工
業(yè)部門收益超過農業(yè)部門時,勞動力將從農業(yè)轉向工業(yè);當商業(yè)部門收益超過工業(yè)部門時,勞動力會從工業(yè)再轉向商
業(yè)”,并沒有指出“利益因素是推進三次產業(yè)重心轉變的唯一驅動”;
B項,“那么其產業(yè)結構越合理”分析錯誤,屬無中生有,根據(jù)原文第4段“如果分工范圍局限于某個地區(qū),則“配
第一一克拉克定理”適用于該地區(qū);如果分工范圍擴大,當一個國家形成地區(qū)間分工時,該定律就適用于這個國家而
不再適用于某個地區(qū)”,并沒有提到“如果第三產業(yè)所占比重越高,那么其產業(yè)結構越合理”;
C項,”說明該地經(jīng)濟存在脫實向虛問題”分析錯誤,屬強加因果,從原文第4段“如果一個國家內各地區(qū)產業(yè)定位
不是立足于自身比較優(yōu)勢,而是按照'配第一一克拉克定理'都去發(fā)展第三產業(yè),結果會怎樣?一是各地產業(yè)會高度
趨同,二是經(jīng)濟發(fā)展會脫實向虛,三是整體結構會嚴重失衡”可知提到的這三個方面都是按照“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都去發(fā)展第三產業(yè)并列關系的后果,三者是并列關系;
D項分析正確。
故選D。
【題目點撥】
科技文閱讀要揣摩的命題陷阱:
1.以偏概全一一即以部分替代整體,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個別,從而使考生作出錯誤的
判斷。閱讀科技文原文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幾乎、到……為止、除……之外、一些、某些”
等表范圍的詞語。嚴格區(qū)別“部分”與“整體”。做這類題關鍵是沉著細心推敲。
2.無中生有一一選項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斷出來。注意:在做題時要仔細檢查所給選擇項的內
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據(jù),或者是否能根據(jù)有效信息句合理地推斷出來。
3.有意缺失一一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選項中被命題者故意略去。
4.強加因果一一選項把原文沒有因果關系的信息都說成是有因果關系的。
5.因果顛倒一一選項把原文的因錯斷為果,果錯斷為因。顛倒了兩者之間關系。
6.偷換概念一一選項將原文中相關信息換成一種與之不符的說法。常見是漏字、添字、換字、錯位。
7.指代不明一一指選項中代詞的指代內容發(fā)生錯誤。方法:要留心文中的“這些”、“那些”、“這個”、“哪個”、
“其”、“即”等詞。聯(lián)系上下文,弄清楚它們的指代內容。
8.轉化失誤一一將某一個意思的句子轉化成另一個句子時,誤將肯定變否定,否定變肯定,全稱變特稱,變相對為絕
對,變絕對為相對,把未然說成已然和已然說成未然等。
2、1.B
2.A
3.C
【解題分析】
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這類題,考生除了要審清題目要求,明確所問,還要具備篩選并提取、整合
信息的能力,篩選信息時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對照時一定要敏感、細致、準確。
A項,“并非都有很高的科學理論索養(yǎng)以及學科和專業(yè)索養(yǎng)”錯誤。原文有“今天我國的大學管理者都有很高的學科
和專業(yè)素養(yǎng)”。
C項,“早發(fā)內生型國家的水平不及美、日、中等后發(fā)國家”不合文意。原文的表述是“注重高等教育研究的國家大
都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后發(fā)國家”,并沒有比較研究水平。
D項,“大學治理即可從經(jīng)驗邁向科學化”絕對化。原文為“只有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才能為科學化管理提供支撐”。
故選B。
2.本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
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jù)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同時關注選項敘述
與文章內容表達的細微差別。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項,“意在引出大學發(fā)展中出現(xiàn)‘翻燒餅'現(xiàn)象”分析錯誤。這篇文章題目是“大學治理:從經(jīng)驗走向科學”,這
也是這篇文章的論題,文章開宗明義,提出觀點“大學治理從'經(jīng)驗辦學‘走向‘科學辦學'是未來大學發(fā)展的必由
之路”,引述納依曼博士的觀點是為了證明作者的論點。
故選Ao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類型,平時應該積累易錯類型及常見問題,比如判斷絕對,
時態(tài)有誤,雜糅、遺漏、多余信息,偷換概念等等。
C項,“基于這個原因,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學性較低”強加因果,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學性較低是由多種原因
造成的,單一由前述原因不能推出這樣的結果。
故選C。
【題目點撥】
論述類文本閱讀考核的重點基本是文中的重點概念、信息的篩選與整合、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歸納內容要點
和概括中心意思等??己烁拍蠲}點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內涵、外延上;篩選整合信息的題目側重于對文中佐證觀點的
現(xiàn)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性的考核;論點、論據(jù)和論證重點在判斷論點,分析論點和論據(jù)的關系,辨析論證方法和梳
理文章的結構思路;歸納內容要點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基本的設錯類型有混淆范圍、
偷換概念、無中生有、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問、張冠李戴、論點論據(jù)不配、論證方法錯誤、結構
分析錯誤等。
3、35.B
36.A
37.(1)政府方面:一方面加大公共圖書館,尤其是基層圖書館的財政撥款及購書專項基金的投入,提高硬件標準;
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改善服務態(tài)度,降低閱讀的門檻,提升軟件實力。(1)民眾方面:充分認識讀書的價值,逐步
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提升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共同營造“書香社會”的良好氛圍。
【解題分析】
35.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qū)位,
然后仔細分析。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
容較難。B項,結合材料三“1212—1213年江西各級公共圖書館財政撥款及購書經(jīng)費統(tǒng)計表”分析可知,“均逐年增
加”錯。故選B。
36.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時,將選項信息與原
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qū)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
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B項,網(wǎng)上迅速“爆紅”的原因錯,原文為“走進天津濱
海新區(qū)圖書館,迎面而來的仿佛是一個科幻感十足的‘未來世界'”;C項,“歷史悠久莊嚴肅穆”錯,這是“濱海
新區(qū)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廣播電視局局長宋俊生”講話的內容,不是文中具體所指;D項,”都實現(xiàn)了閱讀的‘零門
檻'”錯,過于絕對。故選A。
37.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歸納內容要點的題目,答題時根據(jù)題干的要求先篩選主要的信息,然后對篩選的信息按
照不同的角度進行整合,此題要求概括“要建設'書香社會'需要做哪些努力”,注意根據(jù)文中的句子“當閱讀逐漸
實現(xiàn)‘零門檻',氤氯的書香將成為城市最有朝氣的文化標簽。這些‘家門口的圖書館',如今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
市民前來閱讀,藏于圖書館的書變成了市民的手邊書和案頭書”“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并
被當?shù)厝私蚪驑返赖?14小時智慧閱讀空間“國家圖書館研究院1214年9月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國民公共圖書
館利用率很低”和圖表的內容概括。
【題目點撥】
這是一道考核歸納內容要點的題目,答題時根據(jù)題干的要求先篩選主要的信息,然后對篩選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進
行整合,篩選和整合時注意區(qū)分是局部還是綜合信息篩選,然后找到具體的答題區(qū)位,摘取關鍵詞語作答,重點注意
相關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4、1.D
2.B
3.C
4.(1)皇上當面對范成大講了接受國書的儀式的事情,范成大請求一并寫入國書中,(皇帝)不采納。
(2)人們多認為不好,(朝廷)下發(fā)(這個意見)給官吏們討論,最終沒能改變范成大的方法。
【解題分析】
1.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
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
擔當?shù)某煞謥頂?。本句中“二十萬畝”作“溉田”的賓語,不能斷開,且“四十九所”是指四十九處(道),不能分開,
故排除B、C;"成大訪故跡”構成主謂賓結構,句意完整,故應在“跡”后斷開,排除A。
故選D。
2.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
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
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
B項,”是宋代獨有的”說法錯誤,宋以后的朝代如元、明、清時期都有此官署。
故選B。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
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C項,“這獲得宰相的認可和資助”有誤,由原文“數(shù)年,廣州鹽商上書,乞復令客販,宰相可其說,大出銀錢助之”
可知,宰相認可和資助的是廣州鹽商,不是范成大。
故選C。
4.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
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
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
(1)中,“面”,當面;“諭”,告訴;“乞”請求。(2)中,“非”,不好;“有司”,有關部門;“卒”,最終;
“易",改變。
【題目點撥】
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
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
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
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范成大字至能,吳郡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進士第。隆興元年,成大連續(xù)升遷至著作佐郎,被
授予吏部郎官,諫官指責他越級升職,隨即被罷免。任處州知州。處州百姓常常因為官府差役的事情而引發(fā)官司爭端。
范成大為處州道創(chuàng)義役法。(規(guī)定)各家按貧富輸錢買田,(用所收田谷)來資助服役的人家,民戶按次序輪流支付,
甲乙輪流可以排序到二十年,百姓為之稱便。處州大多是山田,南朝蕭梁天監(jiān)年間始建通濟堰,灌溉水田二十多萬畝,
但是,通濟堰因年久失修,多有破敗。范成大親自踏勘堰址,通過疊石筑防,設置四十九道間,在堰的上中下游設立
用水法則,灌溉有序,百姓獲得很大利益。宋金隆興再次和議時,朝廷忘了議定受書的禮儀,皇上曾為此感到后悔。
(朝廷)任命范成大為起居郎、代理資政殿大學士,充任祈請國信使,向金索求北宋諸帝陵寢之地?;噬袭斆鎸Ψ冻?/p>
大講了接受國書的儀式的事情,范成大請求一并寫入國書中,皇帝不許。到燕山后,范成大秘密地草擬奏章,具體論
述接受國書的儀式,把它放入懷中。范成大首次呈進國書,言詞慷慨,金朝君臣正認真傾聽時,范成大忽然上奏道:
“兩朝已經(jīng)結為叔侄關系,而受書禮儀沒有確定,我這里有奏章?!庇谑前巡逶谘系氖职迥贸觥=鹗雷谕觐佊捍蟪?/p>
一驚,說:“這難道是獻國書的地方?”金朝群臣用手板擊他要他起來,范成大一直跪立不動,一定要把國書送上。
不久,回到住所,完顏雍派伴使宣旨聽候處理。范成大一直跪立著要獻上國書的時候,金朝廷上議論紛紛,太子想殺
死范成大,經(jīng)越王阻止才作罷,范成大終得保全氣節(jié)而歸。范成大出知靜江府。當時,廣西貧乏,??葵}利,漕臣又
把鹽利全部取走,于是所屬縣邑有增加鹽價抑配賣給百姓的弊病,朝廷下詔恢復鈔鹽,漕司拘留鈔錢平均分給所屬各
部,但錢沒按時到。范成大到廣西后,說:“有比這更至關重要的危害嗎?”他上疏說:“可以強制減去漕司強取的
數(shù)目,來讓各郡縣財政寬裕,那么科賣抑配可以被禁止?!被噬喜杉{了他的意見。幾年后,廣州鹽商上書朝廷,乞求
恢復客商販鹽,宰相同意他們的意見,拿出大量的銀錢幫助他們。人們多認為不好,(皇帝)下發(fā)(這個意見)給官吏
們討論,最終沒能改變范成大的方法。范成大受任四川制置使。凡是可用的人才,范成大全部招到幕下,用其所長,
不拘于小節(jié),對于那些優(yōu)秀的英才,范成大就上書推薦,被推薦的人往往揚名于朝廷,(甚至能夠)官至二府。后被
任命為端明殿學士,不久到金陵主政。正趕上天大旱,范成大奏請朝廷挪用軍用儲備二十萬賑濟饑民,減租米五萬石。
紹熙三年,加大學士。紹熙四年去世。范成大平素有文名,尤其擅長詩歌。自號石湖,有《石湖集》流傳于世。
5、1.環(huán)境清幽,設施簡陋,空間狹小,地處偏僻。
2.①通過“風雨涼”“菊發(fā)新穎”,表達詩人對新居環(huán)境的喜愛和對新居的滿足之情;②“數(shù)朝風雨涼”,又暗指遭遇人生、
政治的風雨,表達詩人對當時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處境艱難的感慨;③“菊”又表達詩人對不合流俗的高潔品質的追
求;④“何必謀二頃”表達詩人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超然物外、曠達樂觀的情懷。
【解題分析】
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類型題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尋依據(jù),抓因求果找理由,此
類題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的、分散的。根據(jù)要求從原文中尋找信息,并將其進行概括組合,形成答案。
①環(huán)境清幽:作者選取“北林”“竹樹”“疏影”“短籬”這些意象,寫出了新居在竹樹旁,有矮矮的籬笆環(huán)繞,環(huán)
境清幽靜好。②設施簡陋:“結茅”指編茅為屋,由此可知新居之簡陋。③空間狹?。骸倍袒h尋丈間”一句,用“尋
丈”表達新居空間之小。④地處偏僻:“翳翳村巷永”指新居在村巷深處,說明新居地處偏僻。
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情感的能力。把握詩歌的情感,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從詩歌本身抓住詩歌標題、意象意
境、情感關鍵詞、表達技巧等進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結合詩人經(jīng)歷、創(chuàng)作心境及創(chuàng)作背景等因素來理解。
詩歌的前四句,寫新居的環(huán)境與詩人的感受,這兩句寫出了環(huán)境的清幽與作者人格的高潔;中間四句寫出詩人建筑新居
的原因,寫出了新居的狹小與陋劣;第八句繼續(xù)寫環(huán)境的幽深,暗寫自己不隨流俗、不與外界相處的境地;最后四句
寫新居生活之樂,暗示自己將如陶淵明一樣:委身大化,不喜不憂。其中“風雨涼”是說時令已是初秋,幾場風雨過
后,天氣轉涼,但是作者并沒有悲秋之意,卻說“菊發(fā)新穎”,作者憧憬天氣轉涼之后,園圃中的菊花開始抽條長葉,
不多久就能綻出花朵,表達詩人對新居環(huán)境的喜愛和對新居的滿足之情;“數(shù)朝風雨涼”,又暗指遭遇人生、政治的
風雨,表達詩人對當時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處境艱難的感慨;自古以來,“菊”就是高潔的象征,陶淵明之后,“菊”
又有隱逸者的代稱,作者用“菊發(fā)新穎”表達自己對不合流俗的高潔品質的追求;”何必謀二頃”意思是不必再由別的
糧田的追求,作者用“何必”一詞,表達了自己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超然物外、曠達樂觀的情懷。
【題目點撥】
詩歌的情感分析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
注意結合詩中標題、注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
和給的答案無限接近,還要注意詩歌的抒情方式,根據(jù)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題時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不要只
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
譯文:
當朝陽初升,便可看到陽光透過竹枝樹干投下的光影。
我居住在不高的籬笆之中的新居,感到其樂無窮。
過去居住的官舍也不是好房子,但就是這樣簡陋的房子也不讓蘇軾居住。
住在這新居,環(huán)境幽深。
時令已是初秋,幾場風雨過后,天氣轉涼。園圃中的菊花開始抽條長葉,不多久,就會綻出花朵。
有此菊花,可消遣啦,更可藉此消磨時光,不必再由別的糧田的追求啦。
6、發(fā)憤忘食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怨歸去得疾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對長亭晚都門帳飲無緒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見長江送流水
【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
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shù)來自課外,
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jīng)常
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lián)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qū)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
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
不到分數(shù)。本題要注意如下字詞:憤、邪、倩、疏、暉、帳、望。
【題目點撥】
本題既考查學生名句名篇記憶默寫情況,又考查學生對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況。題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課
內要求背誦掌握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記憶背誦名句名篇時,不但能正確地書寫出來,還要注意領悟其含義,結合名句
名篇的含義和具體語境記憶。同時還要特別注意通假字、生僻難寫字、同音異義詞、同義異形詞,留意語句順序等。
7、比賽不僅比技能,更是道德、胸懷、風度的一種展示,只懂得比拼而不懂得尊重,只懂得利用規(guī)則而不懂得展示風
度,比賽就有可能在不經(jīng)意間滑向功利泥潭而不自知。而尊重對手、展示風度,并非標準的紳士禮儀般可以亦步亦趨
地學到,更多時候,對比賽對手的尊重,對體育風度的展示,要靠日積月累來提升自己的素質。
【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微寫作實際上是語言的應用能力,這類題首先要審清題干,根據(jù)題干的要求來寫,微寫
作的考查要求常常與表達方式、修辭、句式、人稱、角度等語言表達聯(lián)系起來。從本質上說,微寫作是語言綜合運用
題。表達方式看,我們可以把微寫作分為六大類:記敘類、描寫類、說明類、議論類、應用類、抒情類。
本題,選擇第一題解答。材料是一則事件,事件的基本信息是“自行車手終點前爆胎步行對手剎車拒絕超越”。具體
分析整個事件有幾層推進:第一層是自行車手埃斯特萬終點前爆胎步行;第二層是競爭對手納瓦羅拒絕超越,剎車慢
行,跟隨其后;第三層是爆胎的埃斯特萬獲得銅牌,而納瓦羅未獲獎牌;第四層是納瓦羅婉拒埃斯特萬贈予的獎牌,
并表示超越一個爆胎的對手取勝是不道德的。考生可以圍繞參賽者的胸襟、氣度、風度、道德等角度發(fā)表看法。首先
指出,比賽不僅是能力的較量,更是道德的展示,接著講道理論述,也可以正反對比論證,最后提出應該正確的做法,
需要日積月累來提升自身的素質。
【題目點撥】
議論類微寫作要求考生能夠對某一事物、某種現(xiàn)象、某篇文章等發(fā)表評論或加以賞析。此類微寫作一般先敘述現(xiàn)象或
引用材料,然后明確論點,接著分析材料,用合適的論證方法,或舉事例,或引名言,圍繞現(xiàn)實和自身論述自己的觀
點。結尾再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或強化中心,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應用類:此類微寫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
標題、稱呼語、問候語、結束語、落款等,同時還要積累一定量的謙辭與敬辭,注意語言表達的簡明、連貫、得體。
8、激勵學生不一定非要靠排名,因為“排名”往往會挫傷一大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學生可以有多種方法:如可
以讓成績好的同學介紹學習方法;表揚學習態(tài)度好的同學;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同學的閃光點,并不吝贊揚;評價機
制也要徹底改變,客觀評價一個學生,應涉及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
【解題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是一篇闡述自己觀點的微寫作。做這道題,分兩步,一是表達觀點;二是闡述理由。
表達觀點及理由的微寫作,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篇小議論文,“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闡述理由應該有理有據(jù),
理論分析和事實論證雙管齊下,更為飽滿。理論上,可以使用假設論證,因果論證等。首先明確亮出自己的觀點,闡
述原因,然后擺明正確做法。
9、【例文】
關于“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蠻其體魄”倡議書
全校學生朋友們:
大家好!
記得小時候,和我一起長大的一群農村娃,少人管束,學校沒有什么正規(guī)的體育器材,也沒有什么專業(yè)的體育老
師,真正的“體育課”都在學校之外:放學之后,個個像脫韁的馬駒,上樹掏鳥,下河捉魚,上學放學都要走幾公里
山路,回家還得幫父母下地干活。所以,除了個別孩子因為營養(yǎng)不良瘦弱些外,很多人從小就鍛煉了一副好身板。
然而,如今的孩子們,特別是城市孩子的運動問題,這些年卻越來越被關注。其中原因也不難想象:城里孩子出
門基本上就是坐車,課余時間也沒有多少機會出去玩,要不就是關在家里做作業(yè),要不就是參加各種興趣班,雖然不
缺營養(yǎng)甚至營養(yǎng)過剩,養(yǎng)得白白胖胖,卻手無縛雞之力。
當然,反思一下,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問題,其癥結往往不只在于孩子,更在于我們。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
“因噎廢食”、不敢承擔責任,社會激烈競爭大環(huán)境下高考選拔的“唯分數(shù)”標準……或許都是造成如此尷尬局面的
重要因素。比如,之前媒體曾披露,全國多所高校取消了運動會上的長跑項目,并美其名曰保護學生,避免受傷。當
時曾引發(fā)輿論廣泛的關注與討論,說實話,不少人可能已經(jīng)意識到了問題,但意識到了問題之后,我們是否已經(jīng)準備
好去改變現(xiàn)狀了呢?又有多少人真正認識到體育對于我們的孩子、對于我們這個民族未來的價值呢?
體育的意義,現(xiàn)代奧運之父顧拜旦說,“體育,你就是樂趣。想起你,內心充滿歡喜,思路更加開闊,條理更加
清晰。你可使憂傷的人散心解悶,你可使快樂的人生活更加甜蜜!”
運動讓人形成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這可以幫助人們度過人生中的困境,實現(xiàn)更高的人生目標。當年,克里斯蒂安.
貝爾等人主演的《斗士》,講述了一個拳擊手在運動中,不斷自我超越,并影響和改變身邊的親人,最終實現(xiàn)了對于自
我和家庭的救贖。影片用最樸實無華的敘述手法卻成為囊括奧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冷鏈物流空調清洗消毒與防凍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企業(yè)內部員工保密協(xié)議(新修訂)5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會議兼職同聲傳譯及外教聘請協(xié)議3篇
- 2025年香港建筑工程合同正規(guī)范本標準版6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污水處理廠承包管理服務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活動現(xiàn)場解說配音合作協(xié)議4篇
- 2025年噴灌系統(tǒng)節(jié)水技術創(chuàng)新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農產品供應鏈金融合作協(xié)議-@-1
- 二零二五年度展覽館場地租賃與展會組織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金融科技支付系統(tǒng)開發(fā)與運營合同3篇
- 茉莉花-附指法鋼琴譜五線譜
- 結婚函調報告表
- SYT 6968-2021 油氣輸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鉆穿越設計規(guī)范-PDF解密
- 冷庫制冷負荷計算表
- 肩袖損傷護理查房
- 設備運維管理安全規(guī)范標準
- 辦文辦會辦事實務課件
- 大學宿舍人際關系
- 2023光明小升初(語文)試卷
- GB/T 14600-2009電子工業(yè)用氣體氧化亞氮
- 申請使用物業(yè)專項維修資金征求業(yè)主意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