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標題解題策略_第1頁
圖標題解題策略_第2頁
圖標題解題策略_第3頁
圖標題解題策略_第4頁
圖標題解題策略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重視課本圖表復習,有效解答基本圖表題新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是教材的多樣性變化,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初中科學課本(含實驗冊)中圖表豐富,從課本中選取圖表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和綜合應用能力是中考命題的導向,如08溫州卷從課本上獲取的圖表有15題次,09溫州卷從課本上獲取的圖表有13題次。且課本圖像題在選擇題中比例大分值多,考查學科基本知識和技能,不應該失分。因此在復習過程的學習中,要全面瀏覽教材,做到心中有“本”。例8(08溫州)右圖是空氣組成(體積分數)示意圖,其中甲表示的氣體是A.氮氣B.氧氣C.二氧化碳D.稀有氣體參考答案:B例9(09溫州)下列四幅圖中,符合安全用電的是第16題圖A.在電線上晾衣服B.濕手開燈C.手摸火線D.用電器金屬外殼接地參考答案:D2.從圖片情景中獲取信息,有效解答圖片題遇到圖片題我們要仔細觀察圖片所給的信息,在圖片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去分析和識別有用的信息,聯系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和原理,通過分析、比較、推理等方法去尋找解題的方法,暨重視科學學習中“建模思想”和“隔離法”的應用,以及“作圖分析法”等學習方法在解題中的使用。例1(09湖州)古代護城河上有座吊橋,它的結構原理如.圖所示。把橋面看成是長為10米,所受重力為3000牛的均勻桿OA,可以繞轉軸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在O點正上方10米處固定一個定滑輪,繩子通過定滑輪與桿的另一端A相連,用力拉動繩子就可以將桿從水平位置緩慢向上拉起。桿即將離開水平位置時,繩子的拉力為F1。當士兵們把吊橋拉起到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0時,繩子的拉力為F2,所用的時間是0.5分鐘(忽略繩子重力、滑輪半徑和摩擦),則:(l)F1:F2=。(2)士兵們對吊橋所做功的平均功率是瓦。(提示:本題是09年湖州市中考的自選題,由于采用吊橋的圖片作為問題情景,難度較大。第(1)步中,定滑輪不省力,F1可以看成水平放置的的杠桿的拉力,F2可以看成如圖300時放置的杠桿的拉力,兩次吊橋重力為3000牛不變,但力臂發(fā)生變化,利用前后兩次杠桿的平衡條件公式比較可得。解題過程:當吊橋在水平位置時:F1.5√2米=3000牛.5米,計算得F1=1500√2牛。當吊橋在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0時:F2.5eq\r(3)米=3000牛.5/2eq\r(3)米,計算得F2=1500牛,從而可以判斷F1與F2的比值是√2:1。第(2)步中求士兵們對吊橋所做功的平均功率,如果直接求士兵們對吊橋所做功w=Fs會比較困難,因為F的大小在不停變化中,需要求力的平均值和定滑輪與A之間長度的變化。解法一、w=Fs=(F1+F2)/2x(10√2-10)1500=7500焦,然后利用功率公式P=W/t求解可得。但是利用功的原理采用轉換法求士兵們克服吊橋的重力做功w=Fs=Gh就相對容易,其中G=3000牛、平均高度h=10/4=。解法二、w=Fs=Gh=3000牛x=7500焦,然后利用功率公式P=W/t求解可得。)3.從數據變化中獲取信息,有效解答表格題定量的數據是表格題的一大特點,需要我們仔細分析數據之間的關系,特別是要留意數據變化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的時刻,這往往是體現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點。同時注意行標題和列標題的含義、數據的單位、表中數據變化的規(guī)律和趨勢等,要注意特殊數據,如最多、最少、平均,總和等,表格中出現“0”的地方要特別小心。如例2中如下表:處理溫度(℃)O102030405060708090甘薯中麥芽糖含量(mg/g)通過分析實驗結果表明馬鈴薯處理后不含麥芽糖,甘薯處理后的麥芽糖含量隨溫度變化的實驗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實驗結果“支持”該小組的猜想。由表可見,70℃時,甘薯中的淀粉酶催化效率最高。不同溫度處理后的馬鈴薯不含麥芽糖,但吃起來略帶甜味,這是由于“唾液淀粉酶”4.從曲線走勢中獲取信息,有效解答圖象題(1)識圖:識圖的關鍵是三看(既識標、明點、析線)。①看縱橫坐標所表示的生物學含義(自變量x軸和函數y軸表示的意義),這是理解題意和進行正確思維的前提。找出縱、橫坐標的關系,再結合教材,聯系相應的知識點。②看曲線中的特殊點(頂點,始終點,轉折點,交叉點)所表示了什么科學意義。③看曲線的走勢(走向變化趨勢是上升,下降,波動變化等)及其含義。④在識圖中偶爾要學會“求面積”,如下乙右圖第6秒末到第9秒末的面積就是物體通過的距離是6米;同學們可以嘗試求解第3秒末到第9秒末物體通過的距離是多少?如例6中:左圖橫坐標表示時間的變化,縱坐標表示物體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況。右圖注意橫坐標0-3秒是縱坐標物體速度都是0,可見第2秒末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第6秒末到第9秒末,速度是2米/秒,時間的3秒,所以物體通過的距離是6米;此過程中通過左圖可知物理所受的力是4牛;因此推力F做功是“24”一般橫坐標是自變量,縱坐標是因變量。坐標上的曲線實際上是“橫坐標”對“縱坐標”的影響結果。根據縱、橫坐標的含義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圍內,隨“橫坐標量”的增加,“縱坐標量”逐漸增加或減小。超過一定范圍后,隨“橫坐標的量”的增加,“縱坐標的量”減少或增加,或者達到某種平衡狀態(tài)。如例7中,右圖是根據NaCl、KNO3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曲線。根據圖表信息可知,和所學的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圖中b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線。t1℃時,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所以a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等于”(2)析圖圖中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特殊點,曲線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趨勢和走向,分析曲線變化因果關系。聯想:通過聯想,再現與圖像曲線相關的知識點,科學概念、原理、規(guī)律等。如例5(09肇慶)下列曲線正確的是()AA.向稀硝酸中加水B.雙氧水分解C.向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中加金屬滴BaCl2溶液D.向稀硫酸中解析:向稀硝酸中加水稀釋PH不可能會大于7,所以A項錯誤;雙氧水分解制取氧氣的實驗中加二氧化錳可以加快反應的速度,所以加二氧化錳反應時間短,故B項也錯誤;C項鎂和稀鹽酸反應的速率比鋁快,所以錯誤;D項正確。(3)用圖識圖是基礎,析圖是關鍵,用圖是目的(用圖是對學生能力的考驗與培養(yǎng))。聯想:通過聯想再現與圖像曲線相關的知識點,科學概念、原理、規(guī)律等。遷移:將相關的生物學知識與圖像曲線緊密結合,在頭腦中構建新的曲線——知識體系。應用:運用新的曲線——知識體系揭示問題的實質,解決實際問題,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如例3中(右圖)汽車的剎車方式有兩種:方式一:剎車時,車輪不能滾動,只能滑行,直至車停。方式二:剎車時,車輪仍保持滾動,但滾動減慢,直至車停。圖B反映的是以方式一和方式二剎車所產生的剎車距離的比較。從圖中可知,在車速相同時,采用哪種剎車方式剎車后,剎車距離較短?方式二。檢測中,相同的甲、乙兩車均以v1速度行駛,甲車采取方式一剎車,乙車采取方式二剎車,剎車時車與障礙物的距離相等(距離小于S1,如圖),則撞擊時哪輛車對障礙物的破壞程度更大?請結合圖B中曲線說明理由。乙車的破壞程度大,因為乙車的速度大,動能大。(4)構圖:文字信息轉變成坐標曲線構建坐標曲線圖的原則:抓住“二標一線一名稱”?!岸恕?,即橫、縱坐標的表達含義、刻度和單位;“一線”,即曲線的變化走勢,特別應抓住曲線的三點:起點、轉折點、終點;“一名稱”,即要準確命名“坐標曲線圖”。5.從縱橫推導中獲取信息,有效解答框圖題框圖題又叫推導題,我們首先要瀏覽框圖中有關物質的轉化關系和閱讀文字信息,尋找明顯的突破口,例如反應的條件、反應的特征、反應的現象、物質的顏色等。其次要閱讀題目所給的新的信息,然后在框圖中迅速找信息點,以備后續(xù)推斷所用。如例4(09紹興)某學習小組設計分離NaCl和CaCl2兩種固體混合物方案如下:解析:因為在NaCl和CaCl2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會產生碳酸鈣白色沉淀,所以操作A是“過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