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蓮說
(2023?湖南懷化?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甲文】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子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
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乙文】
君子亭記
(明)王守仁
陽明子?既為何陋軒,復因軒之前營,架楹為亭,環(huán)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
四焉,中虛而靜,通而有間,有君子之德。外堅而直,貫四町而柯葉無所改,有君子之操。應蟄②而出,遇
伏?而隱,雨雪晦明,無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風時至,玉聲珊然,中采齊而協(xié)肆夏,揖遜俯仰,若洙、
泗④群賢之交集;風止籟靜,挺然特立,不撓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隆之側,有君子之容。
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昔受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丕愧于普亭葭”一
(節(jié)選自《王陽明散文選譯》)
【注】①陽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學家,被貶至貴州龍場,自建居所,命名為何陋軒。②蟄:二十
四節(jié)氣之“驚蟄”。③伏:暑天。④洙、泗:二水名,流經(jīng)山東曲阜,孔子與弟子習禮之地。⑤正笏:恭
敬地拿著上朝的笏板。
1.用“/”給乙文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2.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濯清漣而不妖(洗)B.貫四町而柯葉無所改(四季)
C.陶后鮮有聞(新鮮)D.無所不宜(合適)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
4.甲乙兩文都提到了君子,請用自己的語言談一談你心目中的君子應該具備哪些美好品質。(至少提
出三點)
【答案】L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2.C3.(1)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
凈地豎立在水中。(2)竹子有這四方面特點,因此命名為“君子”,竹是無愧于這個稱呼的。4.堅定
正直;潔身自好;虛心好學;淡泊名利;胸懷天下(任選三點即可)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
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
句意:而我的亭子種了許多竹子,因為有竹而取名“君子”,“君子”之名是無愧于亭名的。“吾亭
有竹焉”是完整的一個短句,焉在句末作語氣詞,故此處后邊應斷開一處,“而”表順承,第一個“名”
是動詞,意思是命名,省略了“吾亭”,故在第一處“名”后停頓,第二個“名”是名詞,意思是名字,
“名不愧于吾亭”是一個完整的短句,應放在一處,故斷句: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2.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詞
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現(xiàn)象。
C.有誤,句意: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鮮:少;
故選Co
3.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1)重點詞:益:更加;清:清香;亭亭:聳立的樣子;植:樹立;
(2)是:這;而:連詞,表順承;其:代詞,它的。
4.本題考查拓展延伸。開放性試題。既可以從文中理解分析,也可以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君子的理
解。言之有理即可。
若從文中分析:
結合甲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和乙文中“中虛而靜,通而有間”“外堅而直”可知君子應該堅定
正直;
結合甲文“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和乙文“清風時至,玉聲珊然”可知君子應該潔身自好;
結合甲文“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和乙文“挺然特立,不撓不屈”可知君子應該不屈不撓,
莊重典雅。
也可以結合課外知識
示例:君子應該內(nèi)心坦蕩。也就是從容的面對外界和自己,做到心中無愧。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君子應該不苛責,內(nèi)心豐富。一個人在物質極度匱乏中依然可以保持內(nèi)心的豐盈和充實,這就是君子,
這就是賢能。
君子應該和而不同。君子有自己的獨立意識,要求自己融入群體,但也時刻保持警惕,不和那些違背
自己意愿和內(nèi)心的人們同流合污。
君子應該自行反思。反省內(nèi)求,不斷反省自己的言行,從而使自己的道德人格達到完美的境界,這正
是君子最重要的品質之一。
【參考譯文】
甲文: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
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
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長枝條。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
(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
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和我一
樣的還有誰?(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數(shù)當然就很多了!
乙文:王陽明建起何陋軒后,又就著軒的飛檐,在其前面的空地上打樁立柱,蓋了所亭子,并在亭子
四周種上翠竹,取其名為“君子亭”。因為竹有君子的四種品質:其內(nèi)部虛極靜篤,互相通透而有間隔,
具備君子的德性。其外部堅韌正直,無論春夏秋冬,均不改變顏色,具備君子的操守。驚蟄時節(jié),便破土
而出,三伏夏天,便暫緩進長,風霜雨雪,或明或暗,它都能調節(jié)適應,具備君子的明睿。清風時來,則
如玉佩珊珊聲響,像好聽的音樂,又俯俯仰仰,仿佛孔門弟子在練習禮儀;風停下來,便寂然無聲,挺拔
特立,好像虞舜的大臣們整齊莊嚴地列于朝堂之側,有君子的容表。竹子有這四方面特點,因此命名為“君
子”,竹是無愧于這個稱呼的。而我的亭子種了許多竹子,因為有竹而取名“君子”,“君子”之名是無
愧于亭名的。
(2023?河南南陽?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
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論,謂其色其香,去芍藥有幾?擇其絕勝者與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誰手。
及睹《事物紀原》,謂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開而牡丹獨遲,遂貶洛陽,因大悟曰:“強項若此,得貶固宜,
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韓詩“夕貶潮陽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動①以時,茍非其時,雖十
堯②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強雞人使晝嗚乎?
正面宜向陽,此種花通義也。然他種猶能委曲,獨牡丹不肯通融。處以南面即生,俾③之他向則死,此
其骯臟?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誰能屈之?
(選自李漁《閑情偶寄》,有刪改)
【注釋】①動:萌發(fā)。②堯:傳說中上古帝王名。③俾:使。⑤骯臟:讀音kdngz^ng,意為不屈不厄。
5.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濯清漣而不近”中的“妖”妖艷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的莊重、質樸。
B.“不孽不枝”中的“蔓”是藤蔓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的正直不茍。
C.“亭亭凈植”中的“植”是樹立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美好的姿態(tài)和氣質。
D.“可強雞人使晝鳴乎”中的“強”是強迫、強令的意思,表達出作者對武則天貶牡丹到洛陽一事
的不滿。
6.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7.甲文對蓮進行形象和品質的具體描寫,有何用意?
8.甲乙兩文都提到了牡丹,但寫作目的有所不同,請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
【答案】5.B6.對于牡丹的愛,那當然是有很多的人了!7.甲文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
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高潔的品格,從而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以及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厭惡。
8.甲文提到牡丹,是為了用世人對牡丹的愛與自己對蓮的愛進行襯托,并以世人“甚愛牡丹”來表達自己
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厭惡。
乙文提到牡丹,是為了通過自己對牡丹感情態(tài)度的變化,突出牡丹堅貞不屈、不屈不厄的品格,以此
表現(xiàn)作者堅守高尚情操,堅貞不屈的品格。
【解析】5.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意思及內(nèi)容理解。
B.“不蔓不枝”意思是: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奥?,名詞作動詞,橫生藤蔓;
故選B。
6.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等情況。重點詞有:牡丹之愛,指對于牡丹的愛;宜,應該。
7.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根據(jù)甲文“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知:作者從蓮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姿態(tài)、香氣遠播、拒絕賞玩等角度,對蓮花的描
寫與贊美,歌頌它堅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以蓮喻人,托物言志,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名利、潔
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厭惡。
8.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甲文的重點在于通過描寫蓮的高貴品質來表達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態(tài)度。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寫牡丹的
“富貴”且喜愛的世人眾多,寫“蓮花”有君子的品格,只有作者一人喜歡,目的是以它們作襯托,突出
蓮的的高潔,含蓄地表達了作者不愿隱逸、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
的厭惡。
乙文“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論”“謂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開而牡丹獨遲,遂貶洛陽,因大
悟曰:'強項若此,得貶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正面宜向陽,此種花通義也。
然他種猶能委曲,獨牡丹不肯通融。處以南面即生,俾之他向則死,此其骯臟不回之本性”,先寫自己不
認同牡丹是萬花之王,后來寫讀到牡丹見到武則天也不開花,牡丹被貶洛陽,牡丹向陽生長朝其他方向就
會死,來寫戰(zhàn)爭被牡丹堅貞不屈、不屈不厄的品格折服,態(tài)度轉變,通過牡丹來寫自己堅守高尚情操,堅
貞不屈的品格,托物言志。
【參考譯文】
【乙】牡丹能夠在群花中稱王,我開始并不認同這一觀點。要說牡丹的顏色和香味,比芍藥能強多少?
選擇最好的牡丹和最好的芍藥來決一雌雄,還不知鹿死誰手呢?直到我看了《事物紀原》一書,說武則天
冬天游后花園,看到所有的花都競相開放,只有牡丹遲遲未開,于是將牡丹貶到洛陽,我才恍然大悟說:
“牡丹像這樣剛強不屈,被貶謫本來就是應該的,如果不給他以花王的榮耀,又怎么能洗清被貶到八千里
外的恥辱呢?”韓詩:“夕貶潮州路八千”。植物的生長有一定的時令季節(jié),如果違反時令季節(jié),那么就
算有十個像堯那樣的圣賢,也不能讓莊稼在冬天長出穗來。武則天雖為人主,但是她能強令公雞白天打鳴
嗎?
正面應當向陽,這是種植花卉的共同原理。其他的花還能受點委屈,只有牡丹絕不肯通融。讓它朝南
就會生長,讓它朝其他方向就會死,這是牡丹高亢剛直、不可改變的本性,武則天都不能讓它屈服,又有
誰能使它屈服呢?
(2023?河南洛陽?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
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選自《愛蓮說》)
【乙】松之生也于巖之側流俗不顧匠人未識。無地勢以炫容,有天機而作色。徒觀其貞枝肅矗,直干
蘋眠?,倚層巒則捎云蔽景②,據(jù)幽澗則蓄霧藏煙。穹石盤簿⑧而埋根,凡經(jīng)幾載;古藤聯(lián)緣而抱節(jié),莫記何
年。于是白露零,涼風至;林野慘栗,山原愁悴。彼眾盡于玄黃?,斯獨茂于蒼翠,然后知落落高勁,亭亭
孤絕。其為質也,不易葉而改柯;其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葉⑥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節(jié)。若乃確乎不
撥,物莫與?、蓿庩柌荒茏兤湫?,雨露所以資其豐。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蓋;流形入夢,十八載而為公。
不學春開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亂曰:負棟梁兮時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諒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崴埂?/p>
——李紳《寒松賦》
【注釋】①芋眠:茂密狀。②捎云蔽景:意為與景物相掩映。③盤簿:牢固狀。④玄黃:指大自然的
變化。⑤葉:相合。⑥?。焊摺"哒彛捍_實。⑧固:鄙視。⑨?。喝》?。
9.下列加點字意思都不同的一項是。
A.宜乎眾矣事不宜遲權宜之計
B.現(xiàn)曰絲竹包耳猿鳥可鳴
C.可年觀邁走高飛深謀邁慮
D.徒觀其貞枝肅矗徒勞無益家徒四壁
10.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斷句(斷3處)
松之生也于巖之側流俗不顧匠人未識。
11.翻譯句子。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彼眾盡于玄黃,斯獨茂于蒼翠,然后知落落高勁,亭亭孤絕。
12.甲乙兩文在寫作手法上有相同之處,請指出并結合內(nèi)容分析其作用。
【答案】9.B10.松之生也/于巖之側/流俗不顧/匠人未識。11.(1)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
當中長出卻不沾染污穢,經(jīng)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2)別的樹木都黃葉凋零,只有它蒼翠繁茂。然后
人們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獨行。12.都運用襯托和托物言志的寫法。借菊和牡丹襯托了蓮不慕名利、
潔身自好的節(jié)操,借春開之桃李、秋落之梧桐襯托寒松卓爾不群的品性;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高潔品質的追求。
【解析】9.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
A.應當/應當/適宜;
B.尾聲/擾亂/此起彼伏;
C.遠遠地/遠遠地/長遠;
D.只/只/只;
故選Bo
10.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會。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依據(jù)
語境斷句??山柚鷺酥拘栽~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常見虛詞的位
置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本句意思是:松樹生長在巖石的側面,俗人看不到它,木
匠無緣結識它。因此斷句為:松之生也/于巖之側/流俗不顧/匠人未識。
11.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
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重點的詞有“染(沾染污穢)”“濯(洗滌)”“玄黃(黃葉)”“茂
(繁茂)”等。
12.本題考查寫作手法。
甲文,根據(jù)“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可知,意思是:我
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作者寫“菊”“牡丹”是為了
襯托“蓮”,突出蓮高潔,賦予蓮花美好的品質;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
從而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運用襯托和托物言志的寫法。
乙文,寫松樹生于巖側,不被世俗所關心,沒被匠人所賞識,但當天氣寒冷之時,其他樹木都已枯萎,
唯獨松樹冒霜停雪,茂盛蒼翠,顯示出其“落落高勁,亭亭孤絕”的奇節(jié)。都表現(xiàn)了作者對高潔品質的追
求。運用襯托和托物言志的寫法。
【參考譯文】
【乙】松樹生長在巖石的側面,俗人看不到它,木匠無緣結識它。它沒有寬闊的地勢來炫耀自己的外
形,只有大自然賦予的本色。它枝干偉岸挺拔肅穆茂盛,或高踞于層巖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澗之
中,蓄霧藏云。堅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歷經(jīng)數(shù)載;古老的藤蔓纏絡它的軀體,不知多少年。白露飄落,
涼風吹來;樹林田野凄慘顫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別的樹木都黃葉凋零,只有它蒼翠繁茂,然后人們知
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獨行。它的本質是不改變自己的外形,也不改變自己的內(nèi)心;它的內(nèi)心甘愿經(jīng)受霜雪
的洗禮。它和隱士君子的志趣氣節(jié)相投。它堅定不拔,超乎萬物,日月不能改變其本性,雨露使它更豐茂。
它身影高聳,千年茂盛。它把自己流動的身影編織成夢,相信十八年后定能成材為公。它不學春天的桃李
也不學秋天的梧桐。身為棟梁之材卻不為人知,頂風冒雪,卻沒人為它稱奇叫絕;實在是空為有用之才,
有人鄙視它,卻也有人取法它。
(2023?遼寧沈陽?統(tǒng)考三模)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蓬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
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乙】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chǎn)梅?;蛟唬骸懊芬郧鸀槊?,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
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惫桃?。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②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
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④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⑥求錢
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e1之隱,明告鬻⑧梅者: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刪其密,天其稚枝;
鋤其真遏其生氣以求重價,則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子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⑨
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頒,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呼!案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選自《病梅館記》)
【注釋】①欹(qi):傾斜。②明:公開。③繩:約束。④斫(zhu6):砍削。⑤天:摧折。⑥蠢蠢:
無知的樣子。⑦孤癖:特殊的嗜好。⑧鬻(2):賣。⑨棕;棕繩。⑩詬厲:譏評,辱罵。
1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吸曰吸王命急宜(《三峽》)。
B.則江浙之梅皆病可遠觀則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C.無[完者湖心亭[點(《湖心亭看雪》)
D.家得使予多暇日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家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2)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15.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
16.兩篇文章的物象都有一定象征意義,【甲】文中蓮象征&作者寫蓮是為了表達自己出的生活態(tài)度;
【乙】文中梅象征C,作者寫梅是為了議政,表達了對”的抨擊。
【答案】13.C14.(1)已經(jīng)為它們流了好幾天淚,我于是發(fā)誓要治療它們(2)來廣泛貯存南京、
杭州、蘇州的病態(tài)的梅樹,竭盡我畢生的時間來治療病梅呢!15.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16.君
子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人才封建統(tǒng)治者束縛人們思想,壓抑,摧殘人才的罪行
【解析】13.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代詞,有的人/副詞,有時;
B.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折,去口;
C.數(shù)量詞,一;
D.怎樣/形容詞,安逸;
故選Co
1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
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注意重點詞的解釋:
(1)既,已經(jīng);乃,于是;誓,發(fā)誓;療,治療。
(2)以,用來;貯,貯存;窮,竭盡;生,畢生。
15.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給語句斷句時,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
裂開。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
句意為:鋤去它的直枝,壓抑它的生機,用以求得高價?!颁z其直”省略了主語,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應在“直”后斷開;“以求重價”表目的,應在“以"前斷開,故斷句為: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
1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根據(jù)甲文“蓮,花之君子者也”可知,作者以蓮花象征君子。從“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知,作者從蓮的生長環(huán)境、
體態(tài)香氣、氣質風度角度,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高潔、莊重、正直、芳馨、清高的君子品質,它
堅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以蓮喻人,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厭棄。
乙文先講文人畫士以“天梅病梅”為時尚,并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有人將文人畫士的特別嗜好告訴
賣梅的人,于是蠢蠢之民把梅花斫、冊h鋤,以求重價,以致江浙之梅皆病;引出第二段作者的做法“乃
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使梅花順其自然的
生長;作者借“病梅”表達自己的想法,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梅象征人才,“病梅”比喻被束縛、被摧
殘的人才,表達了對封建統(tǒng)治者束縛人們思想,壓抑,摧殘人才的罪行的抨擊,而自己費心心力解除“病
梅”的束縛,表達自己要求破除對人才的束縛、打破嚴酷的思想統(tǒng)治、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愿望。
【參考譯文】
(乙)南京的龍蟠里,蘇州的鄧尉山,杭州的西溪,都產(chǎn)梅花。有人說:“梅的枝干以彎曲為美,直
的就沒有姿態(tài);以橫斜為美,正的就沒有景觀;以稀疏為美,密的就沒有風致?!毕騺矶际沁@樣說的。對
這個,文人畫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卻不便于公開宣布,大力號召,用以衡量天下的梅樹;又不能叫天下
的百姓去砍掉直的,削除密的,鋤去正的,以使梅樹早死、病殘為職業(yè)來賺錢。梅枝的橫斜、稀疏、彎曲,
又不是那些愚昧無知而只想賺錢的人,能用他們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可有人將文人畫士這種特有的嗜
好隱衷,明白地告訴賣梅人,他們就砍掉端正的樹干,養(yǎng)育它旁斜的枝條,剪削密枝,使它的嫩枝早死,
鋤去它的直枝,壓抑它的生機,用以求得高價,因而江蘇、浙江的梅樹都成病殘。文人畫士所造成的禍害
竟然到了這樣嚴重的程度??!
我買了三百盆,都是病梅,沒有一盆是完好的。我已為它們哭了三天,于是發(fā)誓加以治療,放開束縛,
順應它們的本性,毀掉了栽種的盆,把它們都埋種在地里,解開捆綁它們的棕繩,準備以五年的期限,一
定使它們恢復本性,完整地生長。我本來不是文人畫士,甘愿忍受辱罵,開設一個病梅館來貯藏這些病梅。
唉!怎樣才能讓我得到更多空閑的時間,又有更多空閑的土地,用來大量地貯藏南京、杭州、蘇州的
病梅,盡我一生的時間來治療梅??!
(2023?吉林?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甲]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
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乙]
習慣說
(清)劉蓉
蓉少時,讀書養(yǎng)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洼,徑尺,浸淫②日
廣。每履之,足苦蹦③中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來室中坐,語之,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
以天下家國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復履其地,蹶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地坦然,則既平矣。
己而復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習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與洼適也;及其久,則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
反窒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
[注釋]①養(yǎng)晦堂:劉蓉居室名。②浸淫:漸漸擴展。③躡:跌絆。④習之中人:習慣在人身上一旦
形成。
[丙]
秋蓮
(元)劉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
擬欲青房①全晚節(jié),豈知白露②已秋風。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釋]①青房:指蓮蓬。②白露:節(jié)氣名,這里亦可解釋為露水。③老眼:這里借指閱歷多有經(jīng)驗。
17.[甲]文作者是北宋的。
1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香遠至清,亭亭凈植益:增加
B.菊之愛,陶后弊有聞鮮:少
C.每喔之,足苦跋中焉履:踩
D.不暈翠減紅銷際堪:忍受
19.用“/”給《習慣說》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
20.[甲][乙]兩文體裁都是“說",[甲]文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志”是;
[乙]文通過一件小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個道理是。
21.[甲][丙]兩文作者都運用了“蓮”這一物象來表達感情。[甲]文作者通過描寫蓮抒發(fā)對蓮的之情;
[丙]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人通過描寫蓮抒發(fā)對蓮的之情。
22.請分別賞析下面句中加點詞的妙處。
(1)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2)嗔!習之中人,甚矣哉!
(3)鹿影亭亭不自容。
【答案】17.周敦頤18.A19.俯而讀/仰而思/思而弗得20.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的生活態(tài)度故君子之學,貴于慎始21.喜愛贊美惋惜悲傷22.(1)“眾”,即多
也,貪慕富貴的人極多,表達作者對這種世風的鄙棄。(2)嘆詞,慨嘆習慣對人的作用之大,意在警醒人
們重視習慣。(3)“瘦影”二字,寫出了“秋蓮”枯衰的軀形,雖然“亭亭”豎起,卻瘦弱乏力,難以自
持。流露出作者自憐自嘆、孤立悵惘的辛酸情緒。
【解析】17.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識記。
甲文《愛蓮說》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從蓮的生長環(huán)
境、生長姿態(tài)、香氣遠播、拒絕賞玩等角度,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
尚品質,以蓮喻人,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18.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意思。
A.句意: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益:更加;
故選Ao
19.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他低下頭讀書,遇到不懂地方就仰頭思索,想不出答案。
根據(jù)句意斷為:俯而讀/仰而思/思而弗得。
20.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第一空:根據(jù)甲文“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
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知,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從蓮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姿態(tài)、香氣遠播、
拒絕賞玩等角度,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以蓮喻人,表現(xiàn)了
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第二空:乙文首段寫劉蓉有處坑洼隨著坑洼越來越大,每次劉蓉都會被拌,時間長了便習慣了,后來
父親叫仆人填平整,劉蓉走到以前的坑洼處感覺地面凸起來了,過了很久還是有這樣的感覺;進而引發(fā)第
二段議論,談及做學問“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強調了開始時要謹慎。
21.本題考查作者情感。
甲文“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
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不受淤泥的沾染,筆直生長,香氣遠播,拒絕賞玩,像君子一樣,表現(xiàn)了作者對
蓮花的喜愛贊美;
丙詩首聯(lián)寫秋蓮“瘦影亭亭”的情態(tài)和“淡香杳杳”的品性,頷聯(lián)寫秋蓮“翠減紅銷”的衰敗和“江
清月冷”的寂寞環(huán)境,頸聯(lián)寫秋蓮遭遇白露秋風,身不由己,難全晚節(jié),表現(xiàn)了作者對蓮花處境的惋惜悲
傷。
22.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1)“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意思是: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就很多人了!眾:多。聯(lián)系“牡丹,花
之富貴者也”可知,牡丹是富貴者的象征,人們大都貪戀榮華富貴,作者不禁感嘆“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與喜愛蓮花的人少進行對比,表現(xiàn)了作者對逐利世風的鄙棄,對蓮花的贊美。
(2)“噫!習之中人,甚矣哉”意思是:唉!習慣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厲害的?。∴妫簢@詞,哎。聯(lián)
系乙文“足之履平地,而不與洼適也;及其久,則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故君
子之學,貴乎慎始”可知,由作者少年在書房中讀書的事情引發(fā)對做學問的思考,強調習慣對人的作用大,
提醒人們重視習慣的養(yǎng)成。
(3)“瘦影亭亭不自容”意思是;盛開在夏季的蓮花到了秋天經(jīng)受不住風霜的侵襲而漸漸凋萎了?!笆?/p>
影”在此形容“秋蓮”衰敗凋零枯萎的狀態(tài),雖然身形筆直(亭亭),但是難以支撐其身軀,詩人將秋蓮與
詩人自己聯(lián)系起來,反映了詩人坎坷的經(jīng)歷和抑郁苦悶的心情,流露出作者自憐自嘆、孤立悵惘的辛酸情
緒。
【參考譯文】
【乙】劉蓉年少時在養(yǎng)晦堂西側一間屋子里讀書。他低下頭讀書,遇到不懂地方就仰頭思索,想不出
答案便在屋內(nèi)踱來踱去。這屋有處洼坑,直徑一尺,逐漸越來越大。每次經(jīng)過,劉蓉都要被絆一下。起初,
劉蓉感到很別扭,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一天,父親來到屋子里坐下,回頭看看那處洼坑笑著說:“你連
一間屋子都不能治理,憑什么能治理好國家呢?”隨后叫仆童將洼坑填平。父親走后,劉蓉讀書思索問題
又在屋里踱起步來,走到原來洼坑處,感覺地面突然凸起一塊,心里一驚,覺得這塊地方似乎突然高起來
了,低頭看,地面卻是平平整整。以后踏這塊地,仍舊還有這樣的感覺。又過了好些日子,才慢慢習慣。
唉!習慣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厲害的??!腳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適應坑洼;時間久了,洼地就仿佛平
了;以至于把長久以來的坑填平,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卻認為是阻礙而不能適應。所以說君子做學問,最
重要的就是開始時需謹慎。
【丙】盛開在夏季的蓮花到了秋天經(jīng)受不住風霜的侵襲而漸漸凋萎了,淡淡的清香還能引起誰的欣賞
興趣呢?不能讓人忍受的是秋蓮的花葉已經(jīng)敗落了,更有甚者是還處在江水清涼月色冷漠的環(huán)境中。本來
還以為蓮蓬成長起來可以保持秋蓮的晚節(jié),哪里知道白露之時凜冽的秋風已經(jīng)刮起?大自然的變化和人世
的盛衰一樣都在我的老眼中歷歷分明,不要空著小船上的酒杯,珍惜眼前的好時光吧。
(2023?河南新鄉(xiāng)?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各題。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速外直,不蔓不枝,香遠至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鰥有聞。蓮之
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選自周敦頤《愛蓮說》)
【乙】大抵松之為物,極地氣不能移,歷歲寒不為改。大類有道君子,顧當其始生,困蓬蒿,隨?牛羊,
摧折于斧斤者,往往而是。惟托根深山大壑,蘇之以風雨,照之以日月,籠之以輕煙薄霧,而又飽飲雪霜,
延歷歲時,然后翠蕤②摩空,鐵干拂漢,蟲L?掀鱗射,天矯?扶疏,為故國偉觀,良亦不易矣。愛松者,當何
如珍護耶?
(節(jié)選自《愛松說》,有刪改)
【注釋】①匣(e):同“厄”,困苦,災難,這里指受牛羊踐踏。②蕤(rui):草木茂盛的樣子。③
虬: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④天矯(yaojiao):屈曲而有氣勢。扶疏:枝葉茂盛的樣子。
23.借助方法提示,完成表格。
文言字詞方法提示詞義
中通外直語境推測法?—
香遠璉清課內(nèi)遷移法:至慕圣賢之道②—
24.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5.下列對【甲】【乙】兩文的內(nèi)容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寫蓮花,第二段對蓮、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進行比較和評論。
B.【甲】文作者賦予了蓮花豐富的象征意味,“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態(tài)氣質。
C.【乙】文中的松樹剛開始生長時的情形是被困在草叢中,受牛羊踐踏,遭受斧子的砍伐。
D.【乙】文中松樹遇到極端寒冷的天氣也不改變,借“松”比喻在困厄之中不懂得變通的人。
26.【甲】【乙】兩文作者分別依托“蓮”“松”表達了自己怎樣的志向?
【答案】23.貫通更加24.我只喜歡蓮從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經(jīng)過清水洗滌
但不顯得妖艷。25.D26.①【甲】文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
人格,以及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厭惡;②【乙】文借描寫松樹的生長過程歷經(jīng)重重考驗,表達了作者歷歲
寒不為改,清高不屈的氣節(jié)。
【解析】23.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句中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第①空,這句話意思是:中間貫通外形挺直。根據(jù)語境可知,通:貫通。
第②空,聯(lián)系“益慕圣賢之道”句意為:更加仰慕圣賢的學說。其中“益”意為“更加”。聯(lián)系“香
遠益清”句意為:香氣傳播更加清香。其中“益”意為:更加。
2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注意重
點字詞的翻譯。
重點詞:獨:只,僅僅;染:沾染(污穢);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妖:美麗
而不端莊。
25.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D.根據(jù)乙文“大抵松之為物,極地氣不能移,歷歲寒不為改。大類有道君子”可知,作者認為松樹即
使在極端的地方經(jīng)歷嚴寒,也不會改變氣節(jié),就如同有道德的君子一般。這里借松樹歷霜雪艱難、斧斤磨
難、度重重考驗、堅挺不撓、方得天矯參天、干聳霄漢、枝葉繁茂,比喻有道君子歷歲寒不為改,清高不
屈的氣節(jié)。選項“借'松’比喻在困厄之中不懂得變通的人”理解有誤;
故選Do
26.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
根據(jù)甲文“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知,作者借對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高潔獨立、不攀附權貴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
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同時以“蓮之愛”和“牡
丹之愛”之間的對比,表現(xiàn)了作者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厭惡;
根據(jù)乙文“惟托根深山大壑,蘇之以風雨,照之以日月,籠之以輕煙薄霧,而又飽飲雪霜,延歷歲時,
然后翠蕤摩空,鐵干拂漢,虬掀鱗射,天矯扶疏,為故國偉觀,良亦不易矣”可知,松樹生長過程中,扎
根深山忍受孤獨,又經(jīng)歷日月暴曬、冰霜雪壓,才能夠擁有鐵一般的枝干,成為枝葉蒼翠、茂盛的松樹。
作者通過描寫松樹的生長過程中歷經(jīng)重重考驗方成材,就如同有道德的君子一般。而文末“愛松者,當何
如珍護耶?”一句,表達了作者歷歲寒不為改,清高不屈的氣節(jié)。
【參考譯文】
【乙】
大概松樹這樣的樹木,極端的地方(也)不能使(它的)氣節(jié)動搖,經(jīng)歷寒冷(也)不能(使它)改
變氣節(jié)。像那些有道德的人,看他們從出生時候開始,(像松樹一樣)被困在野地中,被牛羊踐踏,遭受斧
子的砍伐,到處都是。(他們)只有把根扎在深山溝壑中,在風雨中復蘇,受日月暴曬,籠罩在輕煙薄霧中,
又飽嘗冰霜雪壓,經(jīng)過一年,然后蒼翠貼近云空,鐵一般的枝干擦過星漢,像龍一樣上揚,像魚鱗一樣四
射,樹枝屈曲而有氣勢,枝葉茂盛,這是歷史故鄉(xiāng)的壯麗景象,確實不能改變。喜歡松樹的人,應當倍加
愛護它啊。
(2023?北京朝陽?二模)閱讀下面兩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題。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
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愛蓮說
周敦頤
①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蓬
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27.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與“陶后鮮有聞”中“鮮”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好艷奪目B.芳草鮮美C.寡廉野恥D.屢見不好
28.結合語境,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和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甲】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譯: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理解:在孔子看來,諸葛亮的草廬和揚雄的屋舍,因其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顯得簡陋。
【乙】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翻譯: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理解:周敦頤借世人對三種花的態(tài)度,感嘆愛蓮者少,表達自己的獨立堅守。
29.根據(jù)兩篇短文及下面兩則材料,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
材料一
予嘗圃于叢棘之右,民相與伐木閣之材,就其地為軒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檜①竹,蔚②之以卉藥,琴
編?圖史,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軒者,若觀于通都④焉。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
孔子之言。
(取材于王陽明《何陋軒記》)
材料二
夫竹之為物,柔體而虛中,婉婉焉而不為風雨摧折者,以其有節(jié)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
葉不易,色蒼蒼而不變,有似乎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之君子。世衰道微,能以節(jié)立身者鮮矣。中立?抱材⑦未用,
而早以節(jié)立志,是誠有大過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取材于劉基《尚節(jié)亭記》)
注:①[檜]檜柏,樹木名。②[蔚]移植。③[編]書。④[通都]四通八達的都市。⑤[信]通“伸”,伸
張。⑥[中立]會稽人黃中立。他因喜歡竹節(jié)而修建尚節(jié)亭,劉基看到后很喜歡。⑦[抱材]懷藏才能。
君子不為環(huán)境所困。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高雅的情趣:劉禹錫身處陋室,“調素琴,閱金經(jīng)”,選
擇與“①”往來;王陽明居何陋軒,栽樹植竹種花,“②”,引來文人學士聚集。也有人③:周敦頤主張
“出淤泥而不染”,黃中立在社會道德風尚衰落時“④”。
【答案】27.C28.乙29.博學的人琴編圖史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保持高尚的節(jié)
操以節(jié)立志
【解析】27.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陶后鮮有聞”中“鮮”的意思是:少。
A.句意為:鮮明美麗,光彩耀眼。鮮:鮮明;
B.句意為:花草鮮艷美麗。鮮:鮮艷;
C.句意為:不廉潔,不知羞恥。鮮:少;
D.句意為:常常見到,并不新奇。鮮:新鮮,新奇;
故選C。
28.本題考查文言翻譯和解。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找出
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乙】理解不正確。根據(jù)“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可知,
周敦頤借陶淵明和世人對菊和牡丹兩種花的態(tài)度,感嘆愛蓮者少,而非“借世人對三種花的態(tài)度”。
故選【乙工
29.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1)根據(jù)題干”劉禹錫身處陋室,'調素琴,閱金經(jīng)’,選擇與……”的提示,找到《陋室銘》“談
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知,劉禹錫選擇與博學的人往來;
(2)根據(jù)題干“王陽明居何陋軒,栽樹植竹種花,……引來文人學士聚集”的提示,找到《材料一》
“蔚之以卉藥,琴編圖史,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又栽上芍藥等花卉,擺上琴書和圖冊史書,來
交往的文人學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可知,此處填“琴編圖史”;
(3)根據(jù)題干”也有人:周敦頤主張'出淤泥而不染'”的提示,找到《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知,在
污濁的環(huán)境中保持高尚的節(jié)操;
(4)根據(jù)題干“黃中立在社會道德風尚衰落時”的提示,找到《材料二》“中立⑥抱材未用,而
早以節(jié)立志,是誠有大過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黃中立有才能還沒有開始施展,卻早早地的因崇尚
節(jié)操而立下志向,這真是具有非常過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興呢?)可知,此處填“以節(jié)立志”。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我曾在叢棘的右邊開園種菜,人們認為我喜歡那個地方,紛紛砍伐木材,就著那塊地搭建起一座軒房
讓我居住。我于是種上檜柏竹子,又栽上芍藥等花卉,(擺上)琴書和圖冊史書,來交往的文人學士,也慢
慢聚集增多了。于是到我軒中的人,好像來到了四通八達的都市。于是給軒取名為'‘何陋軒",來伸張孔
子的話。
材料二
竹子這種植物,體質柔弱,當中還是空的,柔美卻不會被風雨摧殘折斷,原因是它有節(jié)。至于經(jīng)歷了
冬天的嚴寒、夏天的酷熱,遭受了霜雪的侵襲,仍然枝干不改,葉子不變,顏色依舊青青的,像是守住大
節(jié)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世風衰敗了,道德淪喪了,能夠憑借節(jié)操立身的人也少了。黃中立有才
能還沒有開始施展,卻早早地的因崇尚節(jié)操而立下志向,這真是具有非常過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興呢?
(2023?四川成都?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水陸草木石花,可愛者甚菩。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灌清漣加不妖,中通外直,不募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
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乙
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p>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巾,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
丈夫?!?/p>
30.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可愛者甚苛蕃:多
B.不蔓不枝蔓:枝蔓
C.安居而天下煨熄:同“息”,指戰(zhàn)爭停息,天下太平。
D.必敬必頊戒:謹慎
3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灌清漣耐不妖言和畫色夷
B.水陸草木本花覽物之情
C.以順為正者非淡泊無以明志
D.是焉得為大丈夫乎不足為外人道也
32.對下列句子翻譯最恰當?shù)囊豁検?)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A.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時,給人民自由;不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時,就獨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B.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時,給人民自由;不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時,就讓百姓走自己的路。
C.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時,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時,就讓百姓走自
己的路。
D.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時,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時,就獨自行走自
己的道路。
33.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兩文都凸顯了所寫對象的精神品質。甲文中“蓮”象征的君子潔身自愛,乙文中的大丈夫意志
堅定,堅守初心。
B.兩文都運用了對比手法。甲文中把世人對牡丹的愛和對蓮花的愛形成對比;乙文中將“妾婦之
道”和“大丈夫之道”進行對比。
C.兩文都表達了作者鮮明的情感。甲文表達了對蓮的贊美和對菊、牡丹的不屑,乙文表達了對大
丈夫的贊嘆和對張儀等人的鄙視。
D.兩文都用語氣詞增強表達效果。甲文中“宜乎眾矣”,“矣”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感慨,乙文中
“是焉得為大丈夫乎”,“焉”、“乎”表達了對對方觀點的堅決否定。
【答案】30.B31.B32.D33.C
【解析】30.本題考查詞語解釋。
B.句意為: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蔓:生枝蔓。
故選Ba
31.本題考查虛詞解釋和用法。
A.連詞,表轉折,去"連詞,表并列,并且;
B.結構助詞,的/結構助詞,的;
C.介詞,按照/連詞,用來;
D.動詞,是/介詞,向;
故選B。
32.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與民由之”應理解為: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獨行其道”其主語為前面所提的“大丈夫”,
不是百姓,應理解為:就獨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故選Do
33.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分析。
C.有誤,甲文表達了對蓮的贊美和牡丹的不屑,對菊的態(tài)度比較中立,雖不贊成,但并未不屑。
故選Co
【參考譯文】
【乙】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jié)的男子嗎?他們一發(fā)怒,連諸
侯都害怕,他們平靜居住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p>
孟子說:“這哪里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給予訓導;
女子出嫁時,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
不要違背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做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大丈夫應該)住進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一一仁,
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一一禮,走著天下最正確的道路一一義。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
不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
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做有節(jié)氣有作為的男子。”
(2023?廣西賀州?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甲]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民用航空運輸行業(yè)市場預測與技術演進
- 中班藝術親子活動策劃方案三篇
- 資信評估合同
- 酒店客房合同書
- 國內(nèi)工業(yè)研發(fā)設計軟件市場現(xiàn)狀
- 粉刷承包合同
- 部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1.1.2少年有夢》聽課評課記錄
- 個人黑色奔馳出租合同
- 廚房設備購銷合同書
- 農(nóng)業(yè)種植項目投資合同
- 2024年新華文軒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菊衅腹P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課件:曝光三要素
- 春節(jié)文化研究手冊
- 小學綜合實踐《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說課稿
- 《鋁及鋁合金產(chǎn)品殘余應力評價方法》
- IATF-16949:2016質量管理體系培訓講義
- 記賬憑證封面直接打印模板
-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下冊全冊完整課件
- 北京房地產(chǎn)典當合同
- 檔案工作管理情況自查表
- 畢業(yè)論文-基于51單片機的智能LED照明燈的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