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北省巴東縣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5/3F/wKhkFmZd2t6AWDIJAAIU9rxQMKA772.jpg)
![2023-2024學年湖北省巴東縣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5/3F/wKhkFmZd2t6AWDIJAAIU9rxQMKA7722.jpg)
![2023-2024學年湖北省巴東縣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5/3F/wKhkFmZd2t6AWDIJAAIU9rxQMKA7723.jpg)
![2023-2024學年湖北省巴東縣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5/3F/wKhkFmZd2t6AWDIJAAIU9rxQMKA7724.jpg)
![2023-2024學年湖北省巴東縣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1/25/3F/wKhkFmZd2t6AWDIJAAIU9rxQMKA77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湖北省巴東縣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
模擬試題
注意事項:
1.考生答題全部在答題卷上,答在本試題卷上無效。
2.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教師在答題卷上所粘貼條形碼的姓名、準考證號碼是否與本人相答合,再
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卷及本試題卷上。
3.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
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4.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答案直接答在答題卷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
5.考生不得折疊答題卷,保持答題卷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上交。
6.可能用到的物理參數:夕冰=0?9xl03kg/m3、p水"OxlO'kg/n?
第I卷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1.小明對某些數據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A.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約為37℃B.上教學樓二樓的垂直高度約為6m
C.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g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
2.下列有關物態(tài)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是說雪熔化要放熱
B.俗語“缸穿裙雨來臨”是說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水缸,在其外面液化變成小水滴
C.“霜前冷,雪后寒”其中霜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吸熱形成的
D.“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冰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3.下列有關聲與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和“光”總是沿直線傳播
B.百米賽道的終點計時員以聽到發(fā)令槍聲開始計時會提高運動員的成績
C.光年是天文學上使用的時間單位
D.“蟋蟀鳴叫”說明蟋蟀是聲源;“金光閃閃”說明金子是光源
4.往杯子里倒水,聽聲音就能知道水是否要滿了。據此你認為正確說法是()
A.這個聲音的發(fā)聲體是水B.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降低
C.隨著水位升高,音調升高D.倒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響度增
大
5.我們經常提到影和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③從岸上看到水中魚的像④汽車觀后鏡
中的像⑤形影相隨⑥水中倒影。其中()
A.由于直線傳播而成的是①⑤⑥B.由于反射而成的是②④⑥
C.由于折射成虛像的是②③D.由于折射而成的是①③
6.甲、乙、丙三人分別坐在三個升降機中,甲看到:樓房在上升、乙保持不動、丙也在上升。
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甲、乙相對于地面下降
B.甲、乙相對于地面運動速度相同
C.丙相對于地面一定上升
D.丙可能相對于地面下降,但下降速度小于甲和乙的速度
7.我國航空航天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圖所示,元宵佳節(ji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演奏前,往往需要調整古箏琴弦的松緊程度,是為了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響度
B.演奏時,我們能聽到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是靠聲波傳回地球的
C.太陽光照射到空間站上,在此過程中,太陽光的傳播速度是3xl08m/s
D.在元宵節(jié)晚會會場觀看節(jié)目的觀眾,嚴禁大聲喧嘩,這是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8.小銘發(fā)現,對著手吹氣時會感覺涼爽,對著手哈氣時,會感覺暖和。以下有關說法正確
的是()
A.對著手吹氣時,加快了空氣流速和汗液的升華
B.對著手吹氣時,是放熱過程,有致冷作用
C.對著手哈氣時,使環(huán)境中的水蒸氣在手中液化
D.對著手哈氣時,物態(tài)變化與露的形成相同
9.小陽站在穿衣鏡前3m處,以lm/s的速度勻速靠近穿衣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穿衣鏡中小陽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B.以穿衣鏡中小陽的像為參照物小陽是運動的
C.穿衣鏡中小陽的像逐漸變大
D.2s后穿衣鏡中小陽的像與小陽的距離是2m
10.現有許多完全相同的零件,要用天平測出每個零件的質量,但手頭只有一個100克祛
碼.當左盤放400個零件,右盤放這個祛碼,天平不能平衡.如果再在右盤上放15個零件,
天平恰能平衡.這時可求得每個零件的質量約為()
A.0.28克B.0.26克C.0.24克D.0.25克
11.甲、乙兩地間距120m,某小車從甲地運動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為10m/s,后一半
路程的速度為15m/s,那么該小車從甲地運動到乙地過程的平均速度是()
A.10.9m/sB.1lm/sC.12m/sD.13m/s
12.如圖所示表示A、B、C三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由圖可知()
1020304050V7cm'
A.PA>PC>PB,且%水BPa>Pc>Pz,且PA>夕水
CPc>PB>PN,且夕A<。水DPB>Pc>Pz,且夕A<夕水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6分)
13.如圖甲所示,這片樹葉完整的長度是;如圖乙所示的溫度計示數是;若
病人的實際體溫時37.5。。醫(yī)生用一支體溫計測量該病人的體溫時結果如圖丙,則問題出在
14.某同學跳繩時聽至廣嗚……嗚……”聲是繩子引起周圍而產生的;在用力均勻的情
況下繩子轉動越快,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越高。
15.在無其他光照射的情況下,紅色的舞臺追光燈照在穿白衣綠裙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
上衣呈色,裙子呈色。這說明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的色光所決定
的。
16.據報道,廣場舞擾民現象非常嚴重?在某廣場小明從手中的小鏡子中看到身后的一個噪
聲監(jiān)測儀上顯示的數字如圖所示,請你替他補上當時的響度是分貝(dB);利用噪聲
監(jiān)測儀(選填"能"或"不能”)減弱噪聲。
17.如圖所示,小明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正前方,他在鏡中成的是(選填“實''或
“虛”)像:當他遠離鏡面1m,他與像的距離改變m;若平面鏡能繞水平軸MN轉動,
為了讓他站著就能看到鏡中腳的像,可以讓平面鏡繞軸沿時針方向轉動。
18.汽車在行駛中,小明看到了如圖所示的標志牌在往自己靠攏,他是以為參照物。
從標志牌可以知道汽車在該路段行駛的最快速度不能超過;在不違反交通法規(guī)的前提
下,從標志牌到XX大橋最快需要min。
19.課堂上,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fā)生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的緣故;若一條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40度,則平面
鏡使光的傳播方向改變了。
20.一瓶酒精消毒液的標簽有“75%酒精……抑菌率99.9%……凈含量100mL……”字樣,該瓶
內液體的質量為85g,則消毒液的密度是kg/n?。在使用過程中,瓶內消毒液的密
度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用該瓶子裝同體積的水,水的質量為
kg
21.圖是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請畫出射向平面鏡的入射光線和進入空氣中的折射光
線。
空氣
22.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
鏡(保留作圖痕跡).
Ak
B
B'*4,
23.范成大《峨眉山行記》節(jié)選:“山頂有泉,煮米不成飯,但碎如砂粒。萬古冰雪之汁,不
能熟物,余前知之。自山下攜水一缶來,財自足也“。在范成大看來,山上“煮米不成飯”的原
因是水的問題。小明卻不這樣認為,而是另有原因。于是他采集泉水樣品,用如圖裝置進行
實驗。
時間/min1234567
水溫FC82848688919191
甲乙丙
(1)實驗時,每隔Imin記錄一次溫度。由表中數據可知,當時水的沸點是℃;
(2)第7min末,小明在燒瓶上塞上木塞,并用注射器向燒瓶內打氣,發(fā)現水溫由甲圖升高
至圖乙所示位置。由此可見,山頂泉水“不能熟物”的真正原因是高山上空氣稀薄,氣壓低,
導致水的,所以米不容易煮熟;
(3)由“注射器”小明想到課堂上老師還做過一個實驗:如圖丙,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的液態(tài)
乙醛,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右拉動活塞液態(tài)乙醛會消失,向左推動活塞液態(tài)乙
醒又會出現,這表明用的方法可以使氣體液化。
24.如圖甲所示,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點由靜止開始滾下。
甲乙
(1)實驗中為方便計時,應將木塊向(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一些;
(2)若在測量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時,小明在小車還沒達到中點B時就開始計時,這樣測得
的平均速度會比真實值(選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3)由測量數據可知,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做(選填“勻速”或“變速”)
直線運動;
(4)體育課上,小明百米測試的成績如圖乙中的秒表所示,則他在本次測試中的平均速度
是向S。
25.如圖所示,小明利用半圓形玻璃磚(0點為圓心)“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并將收集的實驗
數據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
實驗次數12345678
玻璃中的入射角i010°20°30°40°41.2°42°50°
沒有發(fā)生折
空氣中的折射角,015.2°30.9°48.6°74.6°81°
射
(1)由第1次實驗數據可知:當光從玻璃垂直射向空氣中時,小明觀察到的現象是傳播方
向;
(2)小明分析第2?6次實驗數據,發(fā)現光折射時的特點是(寫出1條);
(3)若光從空氣斜射向。點,且入射角為48.6。,則玻璃中的折射角大小為;
(4)在2?6次實驗中,小明在玻璃與空氣的分界面除了觀察到光的折射現象外,還同時觀
察到另一種光現象。而在7、8兩次實驗中,小明都沒有觀察到光的折射現象,但卻發(fā)現另
一種光現象中光的亮度比之前幾次實驗的亮度大,此現象稱之為光的。
26.實驗課上,老師讓同學們測出牛奶的密度,除牛奶外可用器材有:天平(無祛碼)、刻度
尺、兩個相同的薄壁燒杯、一個滴管、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為°水)。
【思考】測量物質密度的實驗原理(寫出公式)o但此題中天平無祛碼,且無量筒,
故無法直接測量質量和體積。經過思考,小明作了如下實驗。
【實驗】①調節(jié)天平平衡,將兩個燒杯分別放在天平的兩盤;
②分別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和牛奶,并用滴管調節(jié),使天平恢復平衡;
③用刻度尺分別測出燒杯中水和牛奶的記為"、仁
【推算】設燒杯底面積為S,由此可推算出牛奶的密度:°牛奶=(從°水、S、%、
4中選用所需符號表示).
27科普閱讀題
智能汽車
汽車是我們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汽車也越來越智能化。冬天,前
擋風玻璃上出現白霧時,汽車能自動啟動除霧功能。汽車抬頭顯示系統(tǒng)(如圖甲),簡稱
HUD。HUD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如圖乙),將顯示器上的重要行車數據投射在擋風玻璃正
前方,駕駛員,能夠在看到前方道路的同時,不必低頭就可以看到如車速、油耗、導航等車
輛行駛信息,確保駕駛舒適安全。閱讀后回答:
乙
擋風玻璃
(1)冬天行車時,汽車擋風玻璃的(選填“內”或“外”)側容易出現一層白霧,這是
(填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現象:
(2)已知某車輛HUD顯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臺上,通過擋風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則
擋風玻璃與水平面夾角為度;某駕駛員發(fā)現擋風玻璃所成的像過高,不便于觀察,
這時就需要將顯示器沿水平方向(選填“遠離”或“靠近”)擋風玻璃。
28.底面積50cm\高12cm的平底圓柱形玻璃杯(質量和厚度均忽略不計)放在水平地面
上,內裝10cm深的水(如圖)。現將一個l17kg的金屬球慢放杯中,小球沉底后有水溢出
杯口,待液面穩(wěn)定后將玻璃杯外壁的水擦干,平穩(wěn)地放在電子秤上測其質量162kg。求:
(1)圖中水的質量:
(2)溢出水的體積;
(3)金屬球的密度。
2023-2024學年湖北省巴東縣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
模擬試題
注意事項:
1.考生答題全部在答題卷上,答在本試題卷上無效。
2.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教師在答題卷上所粘貼條形碼的姓名、準考證號碼是否與本人相答合,再
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卷及本試題卷上。
3.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
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4.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答案直接答在答題卷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
5.考生不得折疊答題卷,保持答題卷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上交。
6.可能用到的物理參數:。冰=0?9xl0'kg/m3、2水”O(jiān)x4kg/m,
第I卷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1.小明對某些數據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A.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約為37°CB.上教學樓二樓的垂直高度約為6m
C.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g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
【正確答案】C
【詳解】A.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約為25。。故A不符合題意;
B.每層樓的高度大約為3m,上教學樓二樓是一層樓的高度,垂直高度約為3m,故B不
符合題意;
G
m——
C.托起兩個雞蛋的力大約為1N,根據公式g,可得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g,故C
符合題意;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mzs,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2.下列有關物態(tài)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是說雪熔化要放熱
B.俗語“缸穿裙雨來臨”是說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水缸,在其外面液化變成小水滴
C.“霜前冷,雪后寒”其中霜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吸熱形成的
D.“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冰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正確答案】B
【詳解】A.下雪不冷化雪冷,因為化雪時,冰雪熔化要吸收熱量,故A錯誤;
B.“缸穿裙雨來臨”,缸外的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水缸液化形成的,故B
正確;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溫度降低直接變成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所以霜前冷;下雪后,雪
要熔化,熔化吸收熱量,所以雪后寒,故c錯誤;
D.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故D錯誤。
故選Bo
3.下列有關聲與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和“光”總是沿直線傳播
B.百米賽道的終點計時員以聽到發(fā)令槍聲開始計時會提高運動員的成績
C.光年是天文學上使用的時間單位
D.“蟋蟀鳴叫”說明蟋蟀是聲源:“金光閃閃”說明金子是光源
【正確答案】B
【詳解】A.聲以波的形式自聲源向周圍傳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故A錯誤;
B.因為發(fā)令槍聲傳到終點時需要一定的時間,聽到槍聲開始計時時,時間的測量值小于運
動員所用的真實時間,故能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成績。故B正確;
C.光年指光在一年時間內通過的距離,是長度的單位。故C錯誤;
D.金子自己不能發(fā)光,是將射向自己的光反射出去,人們看上去覺得金光閃閃。故D錯誤。
故選B?
4.往杯子里倒水,聽聲音就能知道水是否要滿了。據此你認為正確說法是()
A.這個聲音的發(fā)聲體是水B.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降低
C.隨著水位升高,音調升高D.倒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響度增
大
【正確答案】C
【詳解】向杯子中倒水時,水面上方的空氣柱振動發(fā)出聲音,隨著水位上升,發(fā)聲的空氣柱
長度變小,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升高,據此可以推斷水位高低。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
意。
故選C。
5.我們經常提到影和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③從岸上看到水中魚的像④汽車觀后鏡
中的像⑤形影相隨⑥水中倒影。其中()
A.由于直線傳播而成的是①⑤⑥B.由于反射而成的是②④⑥
C.由于折射成虛像的是②③D.由于折射而成的是①③
【正確答案】B
【詳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看到水
中魚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汽車觀后鏡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形影相隨中的
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故B正確,符合題意;
ACD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甲、乙、丙三人分別坐在三個升降機中,甲看到:樓房在上升、乙保持不動、丙也在上升。
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甲、乙相對于地面下降
B.甲、乙相對于地面運動速度相同
C.丙相對于地面一定上升
D.丙可能相對于地面下降,但下降速度小于甲和乙的速度
【正確答案】C
【詳解】樓房相對地面來說是靜止的,甲看到樓房上升,說明以地面為參照物,甲是下降的。
甲看到乙不動,說明甲乙二人之間的相對位置不變,故以地面為參照物乙也是下降的。甲看
到丙上升,說明以地面為參照物有三種可能,一是丙上升,二是丙不動,三是丙以小于甲的
速度下降。故C錯誤,符合題意;AB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我國航空航天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圖所示,元宵佳節(ji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演奏前,往往需要調整古箏琴弦的松緊程度,是為了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響度
B.演奏時,我們能聽到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是靠聲波傳回地球的
C.太陽光照射到空間站上,在此過程中,太陽光的傳播速度是3xl()8m/s
D.在元宵節(jié)晚會會場觀看節(jié)目的觀眾,嚴禁大聲喧嘩,這是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正確答案】C
【詳解】A.調整古箏琴弦的松緊程度,可以改變琴弦振動的快慢,從而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音
調,故A錯誤;
B.真空不能傳聲,我們能聽到航天員演奏的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是靠電磁波傳回地球的,故B
錯誤;
C.真空中的光速為3xl08m/s,故C正確;
D.嚴禁大聲喧嘩,是防止噪音產生,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C。
8.小銘發(fā)現,對著手吹氣時會感覺涼爽,對著手哈氣時,會感覺暖和。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
是()
A.對著手吹氣時,加快了空氣流速和汗液的升華
B.對著手吹氣時,是放熱過程,有致冷作用
C.對著手哈氣時,使環(huán)境中的水蒸氣在手中液化
D.對著手哈氣時,物態(tài)變化與露的形成相同
【正確答案】D
【詳解】AB.對著手吹氣,加快了手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加快手面上水蒸氣的蒸發(fā),而蒸
發(fā)吸熱有致冷作用,所以手感覺到涼爽,故AB錯誤;
CD.對著手哈氣,哈出來的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手液化放出熱量,于是手感到溫暖,而露是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與哈氣過程中的物態(tài)變化相同,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9.小陽站在穿衣鏡前3m處,以lm/s的速度勻速靠近穿衣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穿衣鏡中小陽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B.以穿衣鏡中小陽的像為參照物小陽是運動的
C.穿衣鏡中小陽的像逐漸變大
D.2s后穿衣鏡中小陽的像與小陽的距離是2m
【正確答案】C
【詳解】A.穿衣鏡中小陽的像是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
B.以穿衣鏡中小陽的像為參照物,小陽相對于像的位置不斷變化,故小陽是運動的,故B
正確,B不符合題意;
C.穿衣鏡中小陽的像與物大小相等,保持不變,故C錯誤,C符合題意;
D.2s后小陽距穿衣鏡的距離為1m,根據物像關于平面鏡對稱可知小陽與像的距離是2m,
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現有許多完全相同的零件,要用天平測出每個零件的質量,但手頭只有一個100克祛
碼.當左盤放400個零件,右盤放這個祛碼,天平不能平衡.如果再在右盤上放15個零件,
天平恰能平衡.這時可求得每個零件的質量約為()
A.0.28克B.0.26克C.0.24克D.0.25克
【正確答案】B
【詳解】根據題意知道,400個零件的質量等于15個零件的質量與100g祛碼的質量之和,
即
(400—15)加零件=100g
解得每個零件的質量是:
加零件?0.26g
故選項B符合題意.
11.甲、乙兩地間距120m,某小車從甲地運動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為10m/s,后一半
路程的速度為15m/s,那么該小車從甲地運動到乙地過程的平均速度是()
A.10.9m/sB.1lm/sC.12m/sD.13m/s
【正確答案】C
【詳解】前一半路程用的時間
s120m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時間
s120m
r2=—=---=4s
v215m/s
物體全程時間
t=t\+,2=6S+4S=1Os
全程平均速度
s120m
v=—==12m/s
10s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12.如圖所示表示A、B、C三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由圖可知()
A.PJPc>PB,且QA>夕水BPB>Pc>PA,且夕A〉P水
C.Pc>PB>Px,且QA<P水D.PB>Pc>PA,且PA<P水
【正確答案】D
【詳解】由圖像可知,C的密度為
Pc=^T==1g/cm3=l.OxlO3kg/m3=p水
由圖像可知,當體積相同時,三種物體的質量關系為
m
加B>c>
m
p——
根據V可知,三種物質的密度關系為
PB>Pc>PA
又因為2=°水,所以0A<°水,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6分)
13.如圖甲所示,這片樹葉完整的長度是;如圖乙所示的溫度計示數是;若
病人的實際體溫時37.5。。醫(yī)生用一支體溫計測量該病人的體溫時結果如圖丙,則問題出在
【正確答案】①.4.50cm②.一3℃③.用之前沒有甩
【詳解】[1]由圖甲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為1mm,則這片樹葉完整的長度是
L=8.50cm-4.00cm=4.50cm
[2]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液柱液面在0℃以下,故讀數是一3℃。
[3]由于體溫計的特殊構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細的縮口,液柱不能自己下降,故使用前應用
力甩一下,若病人的實際體溫時37.5。。醫(yī)生用一支體溫計測量該病人的體溫時結果由圖丙
可知為39℃,則問題出在用之前沒有甩。
14.某同學跳繩時聽到“嗚……嗚……”聲是繩子引起周圍而產生的;在用力均勻的情
況下繩子轉動越快,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越高。
【正確答案】①.空氣振動②.音調
【詳解】[1]跳繩時,繩子運動引起空氣振動,發(fā)出聲音。
[2]繩子轉動越快,空氣振動的頻率越高,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高。
15.在無其他光照射的情況下,紅色的舞臺追光燈照在穿白衣綠裙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
上衣呈色,裙子呈色。這說明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的色光所決定
的。
【正確答案】①.紅②.黑③.反射
【詳解】口北2][3]不透明的物體反射與自己顏色相同的色光,反射什么光,人們看到的物體
就是什么顏色;不透明物體吸收與與自己顏色不同的色光。故紅光照射在白色上衣上時,衣
服將紅光反射出去,人們看到的上衣是紅色的。紅光照射在綠裙子上,紅光被吸收,我們看
到的裙子顏色是黑色的。
16.據報道,廣場舞擾民現象非常嚴重。在某廣場小明從手中的小鏡子中看到身后的一個噪
聲監(jiān)測儀上顯示的數字如圖所示,請你替他補上當時的響度是分貝(dB);利用噪聲
監(jiān)測儀(選填"能''或"不能”)減弱噪聲。
Bi
【正確答案】58②.不能
【詳解】[1]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左右是顛倒的,鏡面數字是82,則真實數
字是58。
[2]噪聲監(jiān)測儀只能測量出噪聲的強度,但不能影響到噪聲的大小,故不能減弱噪聲。
17.如圖所示,小明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正前方,他在鏡中成的是(選填“實”或
“虛”)像:當他遠離鏡面1m,他與像的距離改變m;若平面鏡能繞水平軸MN轉動,
為了讓他站著就能看到鏡中腳的像,可以讓平面鏡繞軸沿時針方向轉動。
③.逆
【詳解】[1]人通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0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人與鏡面的距離增大了1m,像也遠離鏡面
1m,故人與像之間的距離變化了2m。
[3]腳反射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進入人的眼中,人才能看到鏡中腳的像。故平面鏡沿逆時針
方向轉動,人眼才能接收到腳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人才能看到腳的像。
18.汽車在行駛中,小明看到了如圖所示的標志牌在往自己靠攏,他是以為參照物。
從標志牌可以知道汽車在該路段行駛的最快速度不能超過;在不違反交通法規(guī)的前提
下,從標志牌到xx大橋最快需要min。
【正確答案】①.自己②.40km/h③.15
【詳解】[1]小明(汽車)與標志牌的相對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若認為標志牌是運動的,則是以
小明或汽車為參照物。
[2]標志牌上“40”的意思是:此路段的速度不能大于40km/h。
[3]最快需要的時間為
s_10km
=0.25h=15min
v40kmih
19.課堂上,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fā)生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的緣故;若一條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40度,則平面
鏡使光的傳播方向改變了。
【正確答案】①.漫反射②.80°##80度
【詳解】[1]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說明光向各個方向反射,這是因為
光在黑板上發(fā)生漫反射的緣故.
[2]漫反射同樣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根據題意畫出光路圖,如圖所示
一束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40。,則入射角為
90°-40°=50°
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反射角也為50°,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00°,所
以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也是40°,即
Nl=N3=40°
沿入射光線的方向延長/。,則42與43是對頂角,所以
Z2=Z3=40°
4C是入射光線的傳播方向,反射光線沿08的方向,所以光線改變了
Nl+N2=40°+40°=80°
20.一瓶酒精消毒液的標簽有“75%酒精……抑菌率99.9%……凈含量100mL……”字樣,該瓶
內液體的質量為85g,則消毒液的密度是kg/nr:在使用過程中,瓶內消毒液的密
度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用該瓶子裝同體積的水,水的質量為
kg。
【正確答案】①.0.85x103②.不變③.0」
【詳解】[1]由題意可得,該瓶液體的體積為
P^100mL=100cm3
消毒液的密度
p---——^=0.85g/cm3=0.85xlO3kg/m3
V100cm3
[2]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都無關,在使用過程中,瓶內消毒液的密度
將不變。
[3]若用該瓶子裝同體積的水,水的體積
/水=片100cm3=lx10-4m3
水的質量
m水=2水"水=1x103kg/m3xjx1O^m^O.lkg
21.圖是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請畫出射向平面鏡的入射光線和進入空氣中的折射光
線。
空氣
【詳解】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垂直于平面鏡的法線,再畫出在水中
的入射光線;光線垂直于空氣和水的界面時,傳播方面不變,即進入空氣的折射光線沿直線
傳播。如圖所示:
空氣”
22.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
鏡(保留作圖痕跡).
A
B
B'
【正確答案】
【詳解】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物的連
線與鏡面垂直;即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連接AA;BB,分別找出它們的中點并連接,連
線就是平面鏡的位置,如圖
23.范成大《峨眉山行記》節(jié)選:“山頂有泉,煮米不成飯,但碎如砂粒。萬古冰雪之汁,不
能熟物,余前知之。自山下攜水一缶來,財自足也在范成大看來,山上“煮米不成飯”的原
因是水的問題。小明卻不這樣認為,而是另有原因。于是他采集泉水樣品,用如圖裝置進行
甲乙丙
(1)實驗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由表中數據可知,當時水的沸點是℃;
(2)第7min末,小明在燒瓶上塞上木塞,并用注射器向燒瓶內打氣,發(fā)現水溫由甲圖升高
至圖乙所示位置。由此可見,山頂泉水“不能熟物”的真正原因是高山上空氣稀薄,氣壓低,
導致水的,所以米不容易煮熟;
(3)由“注射器”小明想到課堂上老師還做過一個實驗:如圖丙,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的液態(tài)
乙醛,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右拉動活塞液態(tài)乙醛會消失,向左推動活塞液態(tài)乙
醒又會出現,這表明用的方法可以使氣體液化。
【正確答案】①.91②.沸點低③.壓縮體積
【詳解】(1)[1]由表格中數據知,從第5分鐘開始,水溫度保持91。(3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
91℃?
(2)[2]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用橡皮塞塞住燒瓶口并用注射器向內打氣,
由圖乙可知,水的溫度為102。。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高山上空氣稀薄,氣壓低,導
致水的沸點低,所以米不容易煮熟。
(3)[3]向左推動活塞,使注射器內的乙醛氣體被壓縮,變成了液態(tài)的乙酸,說明用壓縮體
積的方法可以使氣體液化。
24.如圖甲所示,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點由靜止開始滾下。
(1)實驗中為方便計時,應將木塊向(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一些;
(2)若在測量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時,小明在小車還沒達到中點B時就開始計時,這樣測得
的平均速度會比真實值(選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3)由測量數據可知,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做(選填“勻速”或“變速”)
直線運動:
(4)體育課上,小明百米測試的成績如圖乙中的秒表所示,則他在本次測試中的平均速度
是向S。
【正確答案】①.右②.偏?、?變速④.3.125
【詳解】[1]為了使時間的測量誤差小一些,應該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故應將木塊向右移動。
S
V——
[2]這樣一來,時間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根據/可知,速度測量值偏小。
[3]在重力作用下,小車向下滑動的越來越大,做變速運動。
[4]秒表小盤指針指在0.5?Imin之間,故大盤指針指示的刻度線應讀為32s,則該同學的百
米跑速度為
s100m
v=-=-------=3.125m/s
t32s
25.如圖所示,小明利用半圓形玻璃磚(。點為圓心)“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并將收集的實驗
數據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
實驗次數12345678
玻璃中的入射角i010°20°30°40°412°42°50°
沒有發(fā)生折
空氣中的折射角7015.2°30.9°48.6°74.6°81°
射
(1)由第1次實驗數據可知:當光從玻璃垂直射向空氣中時,小明觀察到的現象是傳播方
向;
(2)小明分析第2?6次實驗數據,發(fā)現光折射時的特點是(寫出1條);
(3)若光從空氣斜射向。點,且入射角為48.6。,則玻璃中的折射角大小為;
(4)在2?6次實驗中,小明在玻璃與空氣的分界面除了觀察到光的折射現象外,還同時觀
察到另一種光現象。而在7、8兩次實驗中,小明都沒有觀察到光的折射現象,但卻發(fā)現另
一種光現象中光的亮度比之前幾次實驗的亮度大,此現象稱之為光的。
【正確答案】①.不變②.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③.30。
?.全反射
【詳解】(1)[1]由第1次實驗數據可知,當入射角為。時,折射角也為0,故當光從玻璃垂
直射向空氣中時,小明觀察到的現象是傳播方向不變。
(2)[2]分析第2?6次實驗數據,發(fā)現光折射時的特點是: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
(3)[3]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若入射角為30。時,折射角為48.6。,
根據光的可逆性,若光從空氣斜射向。點,且入射角為48.6。,則玻璃中的折射角大小為30。。
(4)[4]在2?6次實驗中,小明在玻璃與空氣的分界面除了觀察到光的折射現象外,還同時
觀察到反射現象,而在7、8兩次實驗中,小明都沒有觀察到光的折射現象,但卻發(fā)現另一
種光現象(反射現象)中光的亮度比之前幾次實驗的亮度大,此現象稱之為光的全反射。
26.實驗課上,老師讓同學們測出牛奶的密度,除牛奶外可用器材有:天平(無祛碼)、刻度
尺、兩個相同的薄壁燒杯、一個滴管、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為°水)。
【思考】測量物質密度的實驗原理(寫出公式)。但此題中天平無祛碼,且無量筒,
故無法直接測量質量和體積。經過思考,小明作了如下實驗。
【實驗】①調節(jié)天平平衡,將兩個燒杯分別放在天平的兩盤;
②分別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和牛奶,并用滴管調節(jié),使天平恢復平衡:
③用刻度尺分別測出燒杯中水和牛奶的記為人、刈。
【推算】設燒杯底面積為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滬教版數學九年級下冊27.3《正多邊形與圓》聽評課記錄4
- 八年級數學上冊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課時 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聽評課記錄 新人教版
- 小學數學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分數和百分數的實際應用(總復習)》公開課聽評課記錄
- 新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買鉛筆》聽評課記錄
- 2025年煤制合成氨合作協(xié)議書
- 五年級上冊數學口算題
- 四年級教師教學計劃
- 一年級蘇教版數學下冊《認識圖形》聽評課記錄
- 社區(qū)團購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人貨電梯租賃合同范本
- 婦產科醫(yī)生個人年終述職報告課件
- 《費曼學習法》讀后感
- 趣味成語課程設計
- 2025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綜合PCR的基因工程問題
- 鋼筋焊接工藝性試驗方案
- 2024年福建省新高考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GB/T 44273-2024水力發(fā)電工程運行管理規(guī)范
- 醫(yī)院突發(fā)性事件、護理重點環(huán)節(jié)、醫(yī)院病區(qū)等應急預案
- 2024年南京市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四川省涼山州中考物理適應性試卷(附答案解析)
- 幼兒園師資培訓課件【區(qū)域進階】科學區(qū)各年齡段目標制定與投放材料:區(qū)域材料玩出新高度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