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九省猜想押題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
新高考九省猜想押題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
新高考九省猜想押題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
新高考九省猜想押題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
新高考九省猜想押題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2024屆新高考九省猜想押題語文模擬卷1(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馬驥,字龍媒,賈人子。少倜儻,美豐姿。十四歲,入郡庫,即知名。父衰老,罷賈而居,謂生曰:“數(shù)卷書,饑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兒可仍繼父賈?!瘪R由是稍稍權(quán)子母。從人浮海,為颶風引去,數(shù)晝夜,至一都會。其人皆奇丑,見馬至,以為妖,群嘩而走。馬初見其狀,大懼,迨知國人之駭已也,遂反以此欺國人。遇飲食者,則奔而往,人驚遁,則啜其余。久之入山村其間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襤褸如丐。馬息樹下,村人不敢前,但遙望之。覺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馬笑與語,其言雖異,亦半可解。馬遂自陳所自。村人喜,遍告鄰里:客非能搏噬者。然奇丑者望望即去,終不敢前。其來者,口鼻位置,尚皆與中國同,共羅漿酒奉馬。馬問其相駭之故,答曰:“嘗聞祖父言:西去二萬六千里,有中國,其人民形象率詭異。但耳食之,今始信?!眴柶浜呜?,曰:“我國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極者,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貴人寵,故得鼎烹以養(yǎng)妻子。若我輩初生時,父母皆以為不祥,往往置棄之;其不忍遽棄者,皆為宗嗣耳。”問:“此名何國?”曰:“大羅剎國。都城在北去三十里?!瘪R請導往一觀。于是雞鳴而興,引與俱去。天明,始達都。都以黑石為墻,色如墨。樓閣近百尺,然少瓦,覆以紅石。拾其殘塊磨甲上,無異丹砂。時值朝退,朝中有冠蓋出,村人指曰:“此相國也?!币曋?,雙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簾。又數(shù)騎出,曰:“此大夫也。”以次各指其官職,率猙獰怪異,然位漸卑,丑亦漸殺。無何,馬歸,街衢人望見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村人百口解說,市人始敢遙立。既歸,國中無大小,咸知村有異人。于是縉紳大夫,爭欲一廣見聞,遂令村人要馬。然每至一家,閽人輒闔戶,丈夫女子竊竊自門隙中窺語。終一日,無敢延見者。村人曰:“此間一執(zhí)戟郎,曾為先王出使異國,所閱人多,或不以子為懼?!痹炖砷T。郎果喜,揖為上賓。異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小慚小好,大慚大好’,若公然帶須眉以游都市,其不駭而走者,蓋幾希矣。彼陵陽癡子,將抱連城玉向何處哭也?嗚呼!顯榮富貴,當于蜃樓海市中求之耳!”(節(jié)選自《聊齋志異·羅剎海市》①)材料二:蒲留仙研精訓典,究心古學,目擊清初亂離時事,思欲假借狐鬼,纂成一書,以抒孤憤而途識者。歷二十年,遂成《聊齋志異》十六卷。……其書不為《四庫全書》說部所收者,蓋以《羅剎海市》一則,含有譏諷滿人、非刺時政之意。如云女子效男兒裝,乃言旗俗,遂與美不見容、丑乃愈貴諸事,同遭擯斥也。(節(jié)選自易宗夔《新世說》)【注】①《羅剎海市》包括了羅剎國和海市龍宮兩部分的故事,羅剎國是作者對現(xiàn)實丑惡的揭露,海市龍宮則是作者對理想世界的想象。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久之A入B山村C其間D形貌E亦有國似人者G然田襤樓如丐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郡庠,科舉時代稱府學為郡庠。我國早在夏商時期就有了“庠”“序”“?!钡仁┙虣C構(gòu)。B.權(quán)子母,文中指經(jīng)商。子母,原指貨幣的大小、輕重,后來指利息與本錢。C.迨,才的意思,與《項脊軒志》中“迨諸父異爨”的“迨”意思不同。D.《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風度翩翩、一表人才的華夏青年馬驥出海經(jīng)商時遭遇風浪,流落到了一個風俗與華夏迥異的地方。B.村里的人見到馬驥,仿佛看到了兇神惡煞,紛紛逃跑。經(jīng)過慢慢地接觸,馬驥了解到此地為“大羅剎國”。C.羅剎國看重的不是學問才能,而是相貌,長得越美越吃香,但羅剎國認為的美與馬驥認為的美正相反。D.異史氏認為世上人人都裝出假面迎合世俗,人情世態(tài)如同鬼蜮世界一樣陰冷,美好期望只能在幻想中存在。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其人民形象率詭異。但耳食之,今始信。(2)遂與美不見容、丑乃愈貴諸事,同遭擯斥也。14.材料二中,易宗夔分析了蒲松齡寫作《聊齋志異》的原因,以及該書不被《四庫全書》收錄的原因,請對兩者分別概括。(3分)【答案】10.ACG(原文標點:久之,入山村。其間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襤褸如丐。)11.C(“才的意思”錯,“迨”在文中是“等到”的意思,與“迨諸父異爨”的“迨”意思相同。)12.B(“村里的人見到馬驥,仿佛看到了兇神惡煞,紛紛逃跑”錯,是馬驥初到的都會和后來去的都城中的人見到馬驥就嚇得跑,馬驥后來到的村里的人只是“不敢前,遙望之”。)13.(1)那里的人形象都很詭秘奇異。(原來)只是聽說過,現(xiàn)在才相信了。(“率”“耳食”“始”各1分,句意1分)(2)于是和美麗不被容納、丑陋卻被越加看重這些事一樣,同樣遭到擯棄排斥。(“見”“貴”“擯斥”各1分,句意1分)14.①蒲松齡寫作《聊齋志異》的原因:目睹清初的動蕩時局,欲借狐鬼故事抒發(fā)內(nèi)心的孤憤之情,以此讓有識之士知曉。②不被《四庫全書》收錄的原因;書中含有譏諷滿族人、非議時政的意味,于是遭到了擯棄排斥。(一點2分,兩點3分,意對即可)參考譯文:材料一:馬驥,字龍媒,是商人的兒子。他年少時風度翩翩,一表人才。他十四歲考中秀才,很有名氣。父親年老體衰,放棄了經(jīng)商回家閑住,對馬驥說:“幾卷書,餓了不能煮著吃,冷了不能當衣穿。我兒應該繼承父業(yè)去經(jīng)商?!瘪R驥從此就慢慢做起買賣來。(一次,)馬驥跟別人去海外經(jīng)商,被颶風刮走了,漂了幾天幾夜,來到一個都市。這里的人個個都非常丑陋,看見馬驥來,以為是妖怪,都驚叫著逃走了。馬驥剛見到這情景時,還很害怕,等知道那些人是懼怕自己時,就反而去欺負他們。遇到吃飯的,他就跑過去,人家嚇跑了,他就把剩余的飯菜吃掉。這樣過了很久,進入一個山村。山村中的人相貌也有像人的,但是都破衣爛衫像討飯的。馬驥在樹下休息,村里人都不敢過來,只是遠遠地看著他。覺出馬驥并不是吃人的妖怪,才開始慢慢接近他。馬驥笑著同他們攀談,他們的語言雖然不同,但大半能聽懂。馬驥就告訴他們自己的來歷。村里人很高興,遍告鄉(xiāng)鄰:來客不吃人。但是那些長得丑陋的,看看他就跑了,始終不敢到跟前來。那些來的人,五官的位置都與中國人大體相同,他們擺上酒菜共同招待馬驥。馬驥問他們怕他的原因,回答說:“曾經(jīng)聽祖父說:西邊距離(這里)二萬六千里,有個中國,那里的人形象都很詭秘奇異。(原來)只是聽說過,現(xiàn)在才相信了?!眴査麄?yōu)槭裁催@樣窮,村人回答說:“我國所看重的,不在學問才能,而在相貌。長得最美的做大官;稍差一點的做小官;再差一點的也能受到貴人的寵愛,得到賞賜的食物養(yǎng)活妻兒。像我們這樣的,剛出生時,父母就以為不吉利,常常都被拋棄了;父母不忍心立刻丟棄的,也都是為了傳宗接代罷了?!瘪R驥問:“這叫什么國?”回答說:“叫大羅剎國。往北三十里是都城?!瘪R驥請他們領(lǐng)著到都城看看。于是第二天雞一叫村人就起身,領(lǐng)馬驥一塊去了。天亮后,才到達都城。都城的城墻是用黑石頭砌的,顏色像墨一樣黑。樓閣高近百尺,但很少用瓦,都用紅色石頭蓋頂。拾一塊碎石在指甲上磨磨,和紅色的朱砂沒有兩樣。這時正好退朝,朝中有一頂大轎子出來,村人指著說:“這是宰相?!瘪R驥一看,那人兩只耳朵朝后長著,三個鼻孔,睫毛像簾子一樣蓋住了眼睛。又出來幾個騎馬的,村人說:“這是大夫。”挨個指出各人的官職,大都是披頭散發(fā)、相貌猙獰的丑八怪,但官職越低的,丑相也漸減。一會兒,馬驥往回走,街市上的人看見他,嚇得大聲嚷叫著,跌跌撞撞地跑了,就像碰上了怪物。村人再三說明,街市上的人才敢遠遠地站著看。回去以后,羅剎國里老老小小都知道了山村有一個奇怪的人。于是大小官員都想見識見識,就叫村里的人邀請馬驥過去??墒敲康揭患遥撮T人總是把門關(guān)死,男男女女偷偷地從門縫里往外瞅著議論著。整整一天,沒有一個人敢開門讓馬驥進去。村人說:“這里有一個執(zhí)戟郎,曾為先王出使外國,他見得多,可能不會害怕你?!鳖I(lǐng)著馬驥去登門拜訪。那位執(zhí)戟郎果然很高興,把馬驥奉為上賓。……異史氏說:“裝出一副假面孔來迎合世俗,如此世態(tài)與鬼域無異。愛吃瘡痂癖好的人,天下哪里都有。‘屈意取悅覺得慚愧,別人反而覺得不錯;自己羞愧得要命,別人卻鼓掌叫好’,如果公然保持男子漢的本來面目去游逛都城,而不嚇得人們四散奔逃,大概會很少的了。否則那個獻玉楚王的傻人卞和,又懷抱著價值連城的寶玉向什么地方去哭呢?唉!飛黃騰達,富貴榮耀,該當從海市蜃樓的虛幻世界中去尋求才是!”材料二:蒲松齡致力于研究經(jīng)典,深入探究古代學問,目睹了清朝初期的動蕩時局,便想借助狐鬼的故事,編纂成一部書,來表達自己的孤憤之情,以此讓有識之士知曉。經(jīng)過二十年的努力,他最終完成了《聊齋志異》十六卷?!欢?,他的這本書沒有被收錄在《四庫全書》的“說部”中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中一則名為《羅剎海市》的故事含有譏諷滿族人、非議諷刺時政的意味。例如,故事中提到女子效仿男子裝束,這實際上是在講述旗人的風俗,于是和美麗不被容納、丑陋卻被越加看重這些事一樣,同樣遭到擯棄排斥。2024屆新高考九省猜想押題語文模擬卷2(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二年,伐滅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時過郯,郯無禮,故伐之。五年,伐魯,魯將師敗,魯莊公請獻遂邑以平?;腹S,與魯會柯而盟。魯將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壇上,曰:“反魯之侵地?!被腹S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面就臣位?;腹蠡?,欲無與魯?shù)囟鴼⒉苣9苤僭唬骸胺蚪僭S之,而倍信殺之,愈一小快耳,而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與曹沫三敗所亡地于魯。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七年,諸侯會桓公于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節(jié)選自《史記·齊太公世家》)材料二:奚謂過而不聽于忠臣?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五伯長,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從而問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遷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問也。雖然,臣聞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試以心決之?!惫唬骸叭粍t豎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愛其身。公妒而好內(nèi),豎刁自豮以為治內(nèi)。其身不愛,又安能愛君?”公曰:“然則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為人也堅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堅中,則足以為表;廉外,則可以大任;少欲,則能臨其眾;多信,則能親鄰國。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本唬骸爸Z。”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與豎刁。刁蒞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豎刁率易牙、衛(wèi)公子開方及大臣為亂?;腹署H而死南門之寢、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蟲出于戶。故桓公之兵橫行天下,為五伯長,卒見弒于其臣,而滅高名,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過也。故曰:過而不聽于忠臣,獨行其意,則滅其高名,為人笑之始也。(節(jié)選自《韓非子·十過》)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隰朋A可B其C為人也D堅中E而廉F外G少欲H而多信。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倍:指違背、背叛,與《鴻門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詞義相同。B.世家,《史記》中傳記的一種體裁,司馬遷以其記諸侯貴族之事。C.遷,指調(diào)動官職,與《琵琶行并序》“予左遷九江郡司馬”中的“遷”詞義相同。D.愛,指愛護、愛惜,與《過秦論》“寬厚而愛人”中的“愛”詞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桓公之所以要討伐郯國,是因為當初桓公逃亡時路過郯國,郯子對他無禮。B.桓公想殺掉曹沫,管仲認為殺人一事雖可速決,但會因此失去援手,不可取。C.桓公請管仲推薦治國人選,管仲推薦隰朋,認為隰朋品行正直適合輔佐君王。D.桓公不聽管仲忠告執(zhí)意任用豎刁,最后落得死后三個月沒人收葬的悲慘結(jié)局。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魯將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壇上,曰:“反魯之侵地?!保?)雖然,臣聞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14.齊桓公為何得天下?又為何滅亡?請根據(jù)材料簡要概括。(3分)【答案】BDG11.C12.B13.(1)魯國即將(與齊國)簽訂盟約時,曹沫拿著匕首在祭臺上將齊桓公劫持,說:“歸還魯國被侵占的土地。”(2)雖然這樣,我聽說,沒有比君主更了解臣子的,沒有比父親更了解兒子的。14.得天下的原因:①得管仲輔佐;②對諸侯講信用。滅亡的原因:有過錯卻不聽忠臣勸諫,一意孤行。【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隰朋可以。他的為人心地堅貞,行為廉正,少有私欲,多能守信?!摆襞罂伞笔侵髦^結(jié)構(gòu),是對齊桓公“然則孰可?”的回答,意思完整,“其為人”作下一句的主語,B處斷開;“也”放在主語后表停頓,是判斷句的標志,后面D處斷開;“堅中而廉外”為并列結(jié)構(gòu),“少欲而多信”也是并列結(jié)構(gòu),二者結(jié)構(gòu)一致,共同作謂語部分,陳述主語“其為人”,中間G處斷開。故選BDG。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和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句意:而今你違背信義把他殺了。/希望你詳細地(向項王)說明,我是不敢背叛項王的恩德的。B.正確。C.“遷,指調(diào)動官職”錯,本文中的“遷”指“變動、變更”。句意:政事移交給誰呢?/我被貶職去當九江郡司馬。D.正確。句意:人之常情沒有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寬宏厚道、愛惜人民。故選C。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管仲認為殺人一事雖可速決”錯,管仲認為齊桓公把曹沫殺了,只不過是獲得一種小小的快意罷了,而不是認為誅殺曹沫一事可速決。故選B。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盟”,結(jié)盟、簽訂盟約;“以”,用、拿;“反”,返還、歸還。(2)“雖然”,雖然這樣;“聞”,聽說;“若”,比得上。1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得天下的原因:“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后來齊桓公在曹沫逼迫下答應返還魯國土地,不久又后悔,管仲勸他說“夫劫許之,而倍信殺之,愈一小快耳,而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可見①得管仲輔佐;②對諸侯講信用。滅亡的原因:由“故桓公之兵橫行天下,為五伯長,卒見獄于其臣,而滅高名,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過也。故曰:過而不聽于忠臣,獨行其意,則滅其高名,為人笑之始也”可知,有過錯卻不聽忠臣勸諫,一意孤行。參考譯文:材料一:齊桓公已經(jīng)得到了管仲,(管仲)與鮑叔牙、隰(xí)朋、高傒(xī)整頓齊國的政治,制定了連五家之兵法,設置了錢制和捕魚、煮鹽法,(從中所得之利)用于救濟貧窮(的百姓),俸祿給予賢良和有才能的人,齊國的人都十分高興。(桓公)二年,(齊國)出兵伐郯,把郯滅了,郯子(郯國的國君)逃到了莒國。(因為)當初,齊桓公(小白)逃亡時路過郯國,郯子(對他)無禮,所以(齊桓公)要出兵討伐郯國。(桓公)五年,(齊國)出兵討伐魯國,魯國兵敗,魯莊公請求(向齊國)獻出遂邑城來媾和。齊桓公答應了他,與魯國在柯地相會結(jié)盟。魯國即將(與齊國)簽訂盟約時,(魯國名將)曹沫拿著匕首在祭臺上將齊桓公劫持,說:“歸還魯國被侵占的土地?!饼R桓公答應了他。過了一會兒,曹沫收好匕首,面向北坐在臣子的位置上。(后來,)齊桓公覺得很懊悔,想不歸還魯國的土地,還要把曹沫殺了。管仲說:“他劫持你時,你就答應了他,而今你違背信義把他殺了,(這只不過是)獲得一種小小的快意罷了,然而(你)對于諸侯卻失去了信用,(這就)失掉了天下的援助,這是不行的?!庇谑?齊國)把曹沫三次戰(zhàn)敗所失去的土地統(tǒng)統(tǒng)歸還給魯國。各國諸侯聽說此事,都十分信任齊國而想歸附它。(桓公)七年,諸侯在甄地與齊桓公會盟,齊桓公從這時開始稱霸天下。 (節(jié)選自《史記·齊太公 世家 》)材料二:什么叫有過錯卻不聽忠臣勸諫?過去齊桓公多次主持諸侯會盟,使天下安定下來,成為五霸的首領(lǐng),(是因為)管仲輔佐他。管仲老了,不能執(zhí)政,安居在家。齊桓公去問他說:“您在家病著,假若不幸一病不起,政事移交給誰呢?”管仲說:“我老了,經(jīng)不起問事了。雖然這樣,我聽說,沒有比君主更了解臣子的,沒有比父親更了解兒子的。您不妨試著按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吧。”齊桓公說:“既然這樣,那么豎刁怎樣?”管仲說:“不行。人之常情沒有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您忌妒而愛好女色,豎刁把自己閹割了來管理宮內(nèi)事務。他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惜,又怎么能愛惜君主呢?”齊桓公說:“既然這樣,那么誰可以呢?”管仲說:“隰朋可以。他的為人,心地堅貞,行為廉正,少有私欲,多能守信。心地堅貞,就足以做表率;行為廉正,就可以擔重任;少有私欲,就能駕馭屬下;多能守信,就能親近鄰國。這是霸主的好幫手,您最好是用他?!饼R桓公說:“好吧?!边^了一年多,管仲死了,齊桓公便不用隰朋而用豎刁。豎刁掌管政事三年,齊桓公向南去堂阜游玩,豎刁率領(lǐng)易牙、衛(wèi)公子開方以及大臣作亂。齊桓公被關(guān)在南門寢宮的守衛(wèi)房里饑渴而死,死后三個月沒人收葬,尸體上的蛆蟲爬出門外。所以,齊桓公的軍隊橫行天下,(齊桓公)身為五霸之首,最終為臣下所殺,從而喪失了好名聲,被天下人譏笑,為什么?是不聽從管仲忠告的過錯。所以說:有過錯卻不聽忠臣的勸諫,一意孤行,便是喪失好名聲,被人恥笑的開始。 (節(jié)選自《韓非子·十過》)2024屆新高考九省猜想押題語文模擬卷3(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闬謂鄒忌曰:“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zhàn)不勝田忌不進戰(zhàn)而不死曲撓而誅。”鄒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戰(zhàn)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闬,公孫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人卜者,亦驗其辭于王前。田忌遂走。孫子[注]謂田忌曰:“將軍可以為大事乎?”田忌曰:“奈何?”孫子曰:“將軍無解兵而入齊,使彼罷弊老弱守于任。任者,循軼之途也,轄擊摩車而相過。使彼罷弊老弱守于任,必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然后背太山,左濟,右天唐,軍重踵高宛,使輕車銳騎沖雍門。若是則齊君可正而成侯可走。不然,則將軍不得入于齊矣?!碧锛刹宦牐蝗臊R。田忌亡齊而之楚,鄒忌代之相齊,恐田忌欲以楚權(quán)復于齊。杜赫曰:“臣請為留楚。”謂楚王曰:“鄒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權(quán)復于齊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齊也。鄒忌以齊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若復于齊,必以齊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背庵诮?。鄒忌事宣王,仕人眾,宣王不悅。晏首貴而仕人寡,王悅之。鄒忌謂宣王曰:“忌聞以為有一子之孝,不如有五子之孝。今首之所進仕者,以幾何人?”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有刪改)材料二:田嬰者,齊威王少子而齊宣王庶弟也。田嬰自威王時任職用事,與成侯鄒忌及田忌將而救韓伐魏。成侯與田忌爭寵,成侯賣田忌。田忌懼,襲齊之邊邑,不勝,亡走。會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賣田忌,乃復召田忌以為將。宣王二年,田忌與孫臏、田嬰俱伐魏,敗之馬陵,虜魏太子申而殺魏將龐涓。(選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有刪改)[注]孫子:孫臏。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戰(zhàn)不勝A田忌B不進C戰(zhàn)D而不E死F曲撓G而誅。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然:文中指正確,與《齊桓晉文之事》中“然,誠有百姓者”的“然”意思相同。B.之:文中指到、往,與《鴻門宴》中“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的“之”意思不同。C.德:文中指感激,與《荀子·勸學》中“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德”意思不同。D.用事:文中指當權(quán),與現(xiàn)代漢語詞語中“感情用事”的“用事”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齊相鄒忌與齊將田忌感情不睦,公孫闬趁機向鄒忌獻策,給田忌下套,最終,鄒忌成功排擠走了田忌。B.鄒忌害怕田忌返回齊國,杜赫為鄒忌出主意,杜赫勸楚王善待田忌,以求田忌回報,楚王聽從了杜赫的建議。C.齊宣王對隨從很多的鄒忌做官不滿,反而喜歡隨從不多的晏首,鄒忌就用巧言誤導齊宣王,導致齊宣王誤會晏首。D.齊宣王將被陷害出走的田忌召回,并讓他做了將領(lǐng),田忌與孫臏、田嬰一起攻打魏國,擒殺了魏將龐涓。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人卜者,亦驗其辭于王前。田忌遂走。(2)鄒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權(quán)復于齊也。14.孫臏為田忌出謀劃策,請簡要說明孫臏計謀的內(nèi)容。(3分)【答案】10.ACF11.B12.C13.(1)當算卦的人走出來時,(公孫闬)就叫人把算卦的抓起來,將其帶到齊王面前去證明這一席話。田忌于是只好逃離齊國。(2)鄒忌跟楚國不友好的原因,是鄒忌擔心田忌憑借楚國的勢力重回齊國。14.孫臏建議田忌帶兵返回齊國,留下來老弱士兵守險要之地,利用有利地形用軍隊威脅齊國首都,從而控制齊王,擠走鄒忌?!窘馕觥?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如果戰(zhàn)敗了,田忌沒有努力向前進攻,即使沒有戰(zhàn)死,也會因臨陣退縮的罪名被處死?!皯?zhàn)不勝”與“戰(zhàn)而不死”是兩種情況,語義對舉,單獨成句,前后ACF處斷開;“田忌不進”是主謂句,前后AC處斷開。故選ACF。1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句意:鄒忌認為他說得對。/對呀,確實有這樣想的老百姓。B.錯誤。都是“到、往”的意思。句意:齊將田忌從齊國逃到楚國。/項伯就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C.正確。感激;品德。句意:一定會深深地感謝大王。/積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非凡的智慧就會得到D.正確。當權(quán);行事、辦事。句意:田嬰從威王時就任職當權(quán)。/憑個人的愛憎或一時的感情沖動辦事。故選B。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隨從很多”“隨從不多”錯,“仕人眾”意思是推薦任職的人很多,“仕人寡”意思是推薦任職的人不多。故選C。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卜”,算卦,占卜;“驗”,證明;“走”,逃離,逃走。(2)“所以”,……的原因;“善”,對……好,跟……友好;第二個“以”,憑借。1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由原文“將軍無解兵而入齊,使彼罷弊老弱守于任。……然后背太山,左濟,右天唐,軍重踵高宛,使輕車銳騎沖雍門。若是則齊君可正而成侯可走”可知,孫臏建議田忌帶兵返回齊國,留下來老弱士兵守險要之地,利用有利地形用軍隊威脅齊國首都,從而控制齊王,擠走鄒忌。參考譯文:材料一:成侯鄒忌擔任齊相,田忌任將軍,這兩人關(guān)系不好。公孫闬對鄒忌說:“您為何不替大王出主意去進攻魏國呢?如果戰(zhàn)勝了,因為用了您的計劃,就可以立功;如果戰(zhàn)敗了,田忌沒有努力向前進攻,即使沒有戰(zhàn)死,也會因臨陣退縮的罪名被處死?!编u忌認為他說得對,就建議齊王派田忌進攻魏國。田忌連戰(zhàn)連勝,鄒忌把此事告訴公孫闬,公孫闬就派人拿了十金到集市上去算卦,說:“我是田忌的部下,我們屢戰(zhàn)屢勝,威震天下,想要做一番大事業(yè),看看吉利不吉利?”當算卦的人走出來時,(公孫闬)就叫人把算卦的抓起來,將其帶到齊王面前去證明這一席話。田忌于是只好逃離齊國。孫臏對田忌說:“將軍愿意做一番大事嗎?”田忌說:“該怎么做呢?”孫臏說:“將軍最好是不要解除武裝返回齊國,而讓那些疲憊老弱的士兵來駐守任這個地方。任地的道路狹窄,車輛只能碰撞摩擦才能通過。如果讓那些疲憊老弱的士兵把守任地,定能以一當十,以十當百,以百當千。這樣以后,將軍背靠太山,左邊有濟水,右邊有天唐,輜重直達高宛,只需輕車和精銳的騎兵就可以直沖齊都臨淄的雍門。如此,齊國的君主就可由將軍控制了,而成侯鄒忌必定逃走。否則,將軍就回不了齊國?!碧锛蓻]有聽從,果然未能返回齊國。齊將田忌從齊國逃到楚國,鄒忌代替他的將軍地位擔任齊相,擔心田忌憑借楚國的勢力重回齊國。說客杜赫對鄒忌說:“我愿意為您把田忌留在楚國?!倍藕毡闳Τ跽f:“鄒忌跟楚國不友好的原因,是鄒忌擔心田忌憑借楚國的勢力重回齊國。大王不如把江南封給田忌,以表明田忌不會再重回齊國。鄒忌便一定會讓齊國和楚國友好。田忌是個逃亡在外的人,他現(xiàn)在得到了封地,一定會深深地感謝大王。如果將來他重回齊國,也一定會使齊國和楚國非常友好。這就是利用田忌、鄒忌二人的辦法。”楚王果然把江南封給了田忌。鄒忌做齊宣王的臣子,他推薦任職的人很多,齊宣王不高興。晏首是齊宣王的重臣,推薦的人卻不多,齊宣王很喜歡他。鄒忌便對齊宣王說:“我聽人說,家里有一個孝子,不如有五個孝子?,F(xiàn)在晏首到底推薦了幾個人呢?”齊宣王因此認為晏首堵塞了推薦賢人的道路。材料二: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齊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嬰從威王時就任職當權(quán),曾與成侯鄒忌以及田忌帶兵去救援韓國攻打魏國。成侯與田忌爭寵,成侯出賣了田忌。田忌害怕了,就偷襲齊國邊境的城邑,沒拿下,便逃跑了。這時正趕上齊威王去世,齊宣王被立為國君,齊宣王知道是成侯出賣田忌,就又召回了田忌并讓他做了將領(lǐng)。宣王二年,田忌跟孫臏、田嬰一起攻打魏國,在馬陵戰(zhàn)敗魏國,俘虜了魏太子申,殺了魏國將領(lǐng)龐涓。2024屆新高考九省猜想押題語文模擬卷4(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菱溪之石有六,其四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臥于溪側(cè),以其難徙,故得獨存。每歲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見其可怪,往往祀以為神。溪旁若有遺址,云故將劉金之宅,石即劉氏之物也。金,偽吳時貴將,與行密俱起合淝,號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愛賞奇異,為兒女子之好,豈非遭逢亂世,功成志得,驕于富貴之佚欲而然邪?想其陂池臺榭、奇木異草與此石稱,亦一時之盛哉!今劉氏之后散為編民,尚有居溪旁者。予感夫人物之廢興,惜其可愛而棄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負城而近,以為滁人歲時嬉游之好。夫物之奇者,棄沒于幽遠則可惜,置之耳目則愛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劉金者雖不足道,然亦可謂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豈不偉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孫泯沒而無聞況欲長有此石乎?用此可為富貴者之戒。而好奇之士聞此石者,可以一賞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節(jié)選自宋代歐陽修《菱溪石記》)材料二:木之生,或蘗而殤,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為棟梁,則伐;不幸而為風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則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沒于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而其激射嚙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然后可以脫泥沙而遠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幾何?不為好事者所見,而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勝數(shù)?則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則疑其有數(shù)存乎其間。且其孽而不殤,拱而夭,任為棟梁而不伐;風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間,而不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則其理似不偶然也。(節(jié)選自蘇洵《木假山記》)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及其后世A荒堙B零落C至于D子孫E泯沒而無聞F況G欲H長有I此石乎?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編民,意思是編入戶籍的平民,指劉氏之后已經(jīng)沒落,失去“富貴者”身份。B.負,指靠近、挨著,與《登泰山記》“蒼山負雪”中的“負”詞義不相同。C.斧斤,各種斧子,與《石鐘山記》“以斧斤考擊而求之”中的“斧斤”意義相同。D.理,指命運,與《六國論》中的“存亡之理”意義不同,與現(xiàn)在的“道理”也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篇文章均借物說理,第一篇敘述了與奇石有關(guān)的事件表達感慨,第二篇借木假山的遭遇表達感慨,第一篇觀點直露,第二篇含蓄委婉。B.作者認為劉金雖是武夫健卒,卻懂得珍愛欣賞世間奇異之物,愛好斯文雅致,可能是功成志滿、過于富貴、驕奢安逸才產(chǎn)生了如此雅興。C.歐陽修感慨人事興廢無常,憐惜石頭可愛卻遭遺棄,于是將兩石分別立在豐樂亭南北,以便滁州百姓游玩觀賞,表現(xiàn)其與民共賞的情懷。D.材料二中作者認為逃脫了種種不幸的命運,在急流和泥沙之中被埋沒、經(jīng)歷水沖蟲蛀形成山峰形狀的木頭都是幸運的,都有非凡的價值。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物之奇者,棄沒于幽遠則可惜,置之耳目則愛者不免取之而去。(2)木之生,或蘗而殤,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為棟梁,則伐。14.材料一中的石頭、材料二中的木,都有為人所取的現(xiàn)象,兩位作者對于人“取”物的看法有何不同?【答案】10.ACF11.D12.D13.(1)那些出奇的事物,被丟棄在幽暗荒遠之處,是很可惜的,放置在人能看到聽到的地方,喜愛它們的人又難免取回自己家里。(2)樹木生長的時候,有的剛出嫩芽就死了,有的長到兩手合圍的時候枝葉茂盛;幸運的長成可以用作棟梁的時候,就被砍伐了。14.①歐陽修認為不必取走,只要能夠欣賞即可,是希望“富貴者”不要因好奇而將石據(jù)為己有。②蘇洵認為對于“木”能夠被發(fā)現(xiàn),能夠被拿走,是一件可喜人事。表達作者對人才被發(fā)現(xiàn)值得慶幸?!窘馕觥?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等到他身死之后,不過是荒蕪零落,他的子孫也都沉淪民間默默無聞,何況那些希望永久擁有這些石頭呢?“及其后世”意思是“等到他死后”,做時間狀語,放在句首,起強調(diào)作用,需要與后面的主句斷開,故A處斷開;“荒堙零落”意思是“他的宅院一片荒蕪零落”,主語為省略的“宅院”;“至于”通常置于句首,表示“到了……程度、地步、境遇”,同時“至于”后面的主語為“子孫”,兩個句子的主語不一致,故“至于”前需要停頓,故C處斷開;“子孫泯沒而無聞”是主謂結(jié)構(gòu)完整的句子;“況”后引出另一層意思,兩個句子分別闡述不同的對象,故“況”之前需停頓,故F處斷開。故選ACF。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B.正確。負,靠近、挨著。/背,覆蓋。句意:豐樂亭挨著城墻。/青黑色的山上覆蓋著白雪。C.正確。斧斤,各種斧子。句意:最終還是受到斧頭砍伐的災禍。/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D.錯誤。意義相同。都指命運。句意:那么這里面的命運似乎不能用偶然來解釋。/勝負存亡的命運。故選D。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都是幸運的,都有非凡的價值”錯誤。根據(jù)原文“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幾何?不為好事者所見,而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勝數(shù)?則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意思是:但是,在荒涼的江邊灘頭上,能夠這樣幸運的木頭能有多少?不被好事、喜愛它們的人發(fā)現(xiàn),而是被樵夫農(nóng)民當作木柴砍伐了的,哪能夠數(shù)得過來呢?那么在這最幸運的樹木中,又有不幸的了。說明木頭不都是幸運的。故選D。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物之奇者”,定語后置句,應為“奇物”;“幽遠”,形容詞作名詞,幽暗荒遠的地方;“耳目”,能看到聽到的地方;“去”,離開。(2)“殤”,未成年而死;“拱”,兩手合圍;“夭”,(草木)茂盛;“則伐”,被動句式。1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據(jù)材料一“可以一賞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意思是前來欣賞就已十分滿足了,何必非要取走它而占為己有呢?可知,歐陽修認為對于名石不必取走據(jù)為己有,只要能夠欣賞就足夠了,是希望“富貴者”不要因好奇而將石頭據(jù)為己有,只為一己之私。根據(jù)材料二“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然后可以脫泥沙而遠斧斤”,意思是讓喜愛它的人拿去制成了假山,從此它就可以脫離泥沙的沖擊,免遭斧砍刀削的災難了??芍K洵認為對于“木”在經(jīng)歷波折之后能夠被發(fā)現(xiàn),能夠被拿走,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借物喻人,表達作者對人才被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值得慶幸。參考譯文:材料一:菱溪的巨石共有六塊,其中四塊已經(jīng)被人取走了,另一塊雖然體積比較小,形狀卻很奇特,也被當?shù)匕傩帐詹卦诩抑?。那塊最大的,還靜靜地仰臥在溪水之旁,因為它太難搬動,故而得以獨自存留在這里。每到天氣轉(zhuǎn)寒秋霜降落,溪水干涸后,大石便顯露出來,溪旁的人見此石形狀怪異,往往把它當成神靈來祭祀。菱溪旁邊好像還有一片遺址,當?shù)厝苏f那是五代時期大將劉金的宅基,巨石就是劉金家的舊物。劉金是偽吳政權(quán)時頗受寵信的將軍,和楊行密一道從合淝起兵,當時號稱三十六英雄,劉金就是其中之一。劉金原本是個武夫健卒,居然能夠懂得珍愛欣賞世間奇異之物,有斯文雅致的愛好,難道不是因為遭逢亂世功成志滿,驕矜于富貴之后的貪圖享樂和無節(jié)制的欲望才這樣的嗎?追想他當年的池塘、臺榭、奇木、異草,和這塊巨石是很相稱的,也算得上是一時的盛事了!如今劉氏的后代散居在滁州成為一般的農(nóng)戶,還有居住在菱溪旁的。我感慨人事的興廢無常,又因此石狀貌可愛卻遭到遺棄深感可惜,于是用三頭牛將它拉到幽谷泉旁;又尋找那塊比較小的,在白塔鎮(zhèn)民朱氏家找到了,于是將它們分別立在豐樂亭的南面和北面。豐樂亭挨著城墻,離城里很近,可以作為滁州百姓逢年過節(jié)游玩觀賞的景物。那些出奇的事物,被丟棄在幽暗荒遠之處,是很可惜的,放置在人能看到聽到的地方,喜愛它們的人又難免取回自己家里。??!劉金這個人雖然不值得稱道,然而也算個雄杰勇武的人,他平生的志向難道不宏偉嗎?等到他身死之后,不過是荒蕪零落,他的子孫也都沉淪民間默默無聞,何況那些希望永久擁有這些石頭呢?這些石頭的命運可以作為對富貴之人的告誡。而喜好珍奇玩物的人聽到有這樣的奇石,前來欣賞就已十分滿足了,何必非要取走它而占為己有呢?材料二:樹木生長的時候,有的剛出嫩芽就死了,有的長到兩手合圍的時候枝葉茂盛;幸運的長成可以用作棟梁的時候,就被砍伐了;還有不幸地被大風拔起,被水沖走了,有的被劈開折斷了,有的爛掉了;還有的很幸運沒有被折斷,也沒腐爛,被人們認為是有用之材,最終還是受到斧頭砍伐的災禍。其中最幸運的,是在急流和泥沙之中被浮沉埋沒,不知道經(jīng)過幾百年的時間,受到水流沖刷、蟲蛀之后,形成了山峰一樣的形狀,讓喜愛它的人拿去制成了假山,從此它就可以脫離泥沙的沖擊,免遭斧砍刀削的災難了。但是,在荒涼的江邊灘頭上,能夠這樣幸運的木頭能有多少?不被好事、喜愛它們的人發(fā)現(xiàn),而是被樵夫農(nóng)民當作木柴砍伐了的,哪能夠數(shù)得過來呢?那么在這最幸運的樹木中,又有不幸的了。我家有一座長著三個峰頭的木假山。我每次想到它,總疑心在它身上似乎有一種命運在起作用。再說,它在發(fā)芽抽條的時候沒死,在長成兩手合抱粗細的時候枝葉茂盛,可用作棟梁沒有被砍伐;被風拔起,在水中漂浮沒有被損壞、被折斷,也沒爛掉;沒有被損壞、被折斷,也沒爛掉,卻未被人當作材料,以致遭受斧頭的砍伐;而是從急流泥沙之中出來,沒有讓種田的人當作柴火燒了,最終到了我的手里,那么這里面的命運似乎不能用偶然來解釋。2024屆新高考九省猜想押題語文模擬卷5(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公子翚請殺桓公,以求太宰。隱公[注]曰:“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焉。”翚懼,反譖公于桓公而弒之。蘇子曰:盜以兵擬人,人必殺之。夫豈獨其所擬,涂之人皆捕擊之矣。涂之人與盜非仇也,以為不擊則盜且并殺己也。隱公之智,曾不若是涂之人也,哀哉!隱公,惠公繼室之子也。其為非嫡,與桓均爾,而長于桓。隱公追先君之志而授國焉,可不謂仁乎?惜乎其不敏于智也。使隱公誅翚而讓桓,雖夷、齊何以尚茲?驪姬欲殺申生,而難里克,則優(yōu)施來之。二世欲殺扶蘇,而難李斯,則趙高來之。此二人之智,若出一人,而其受禍亦不少異。里克不免于惠公之誅,李斯不免于二世之虐,皆無足哀者。吾獨表而出之,以為世戒。君子之為仁義也,非有計于利害。然君子之所為,義利常兼,而小人反是。李斯聽趙高之謀非其本意獨畏蒙氏奪其位故勉而聽高。使斯聞高之言,即召百官陳六師而斬之,其德于扶蘇,豈有既乎?何蒙氏之足憂?釋此不為,而具五刑于市,非下愚而何?嗚呼!亂臣賊子,猶蝮蛇也,其所螫草木,猶足以殺人,況其所噬嚙者歟?王允之從王敦夜飲。辭醉先寢,敦與錢鳳謀逆,允之已醒,悉聞其言。慮敦疑己,遂大吐,衣面皆污。敦果照視之,見允之臥吐中,乃已。殆哉,岌岌乎允之也!孔子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有以也夫!吾讀史得魯隱公、晉里克、秦李斯、王允之,感其所遇禍福如此,故特書其事,后之君子,可以覽觀焉。(蘇軾《魯隱公論》,有刪節(jié))[注]魯隱公,惠公之庶子?;莨罆r太子允(桓公)年幼,于是隱公代掌國君之位。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案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李斯聽A趙高之謀B非C其本意D獨畏蒙氏E奪其位F故G勉H而聽高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擬,比劃,與《蘇武傳》中的“復舉劍擬之,武不動”中的“擬”意思相同。B.雖,即使,與《種樹郭橐駝傳》中的“雖曰愛之,其實害之”中的“雖”意思相同。C.表,表述,揭示,與《陳情表》中的“謹拜表以聞”中的“表”意思不同。D.五刑,古代五種輕重不等的刑罰的統(tǒng)稱,文中“具五刑”指犯人受遍五種刑罰。12.下面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隱公因為當初桓公年少而暫代國君,現(xiàn)在想把國君之位交還他,自己去菟裘養(yǎng)老。B.蘇軾認為,君子在實施仁義時不會顧及利害得失,小人做事時不能做到義和利兼顧。C.王允之聽聞王敦與錢鳳的密語,借嘔吐弄臟了臉和衣服,躲過了王敦對自己的懷疑。D.蘇軾感慨于這四人的遭遇,并為他們設想了更好的應對策略,讓后世君子引以為戒。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涂之人與盜非仇也,以為不擊則盜且并殺己也。(2)此二人之智,若出一人,而其受禍亦不少異。14.蘇軾在文章最后“感其所遇禍?!?,請結(jié)合文意,簡要概括這四個人所遇“禍?!钡脑颉!敬鸢浮?0.BDF11.B12.D13.(1)道路上的人與強盜并非有仇,但他們認為不殺強盜,那強盜將要殺他們自己。(2)這兩個人的智慧就像出自一個人一樣,而他們遭受的災禍也沒有多少差別。14.①魯隱公對公子翚的野心未采取應對措施;②里克、李斯利令智昏,沒能義利常兼;③王允之急中生智、隨機應變?!窘馕觥?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李斯聽從趙高的謀議,不是他的本意,只是害怕蒙恬奪去他的丞相位子,所以勉強聽從了趙高。“李斯”是主語,“聽趙高之謀”是謂語部分,“李斯聽趙高之謀”語意完整,B處停頓?!胺恰笔菍Α捌浔疽狻弊龅姆穸ㄅ袛啵B起來是一句話,D處停頓。“故”,所以,常用在句子開頭,領(lǐng)起結(jié)果,F(xiàn)處停頓。故選BDF。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句意:盜賊拿著兵器在別人面前比劃。/又拿起劍對著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