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 導學案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10課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 導學案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10課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 導學案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10課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 導學案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10課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 導學案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課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課程標準子目邏輯關鍵導覽了解當代中國的法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成就。本課包括兩個子目,分別為“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兩個子目在時間上是并行的,是并列關系,各成體系。一部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一個核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部憲法:1954年憲法;1982年憲法兩大建設:法治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任務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1.初創(chuàng)性質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國家實施的體現(xiàn)廣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表現(xiàn)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②思考: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通過了哪些法律文件?提示: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意義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2.形成(1)成就①改革開放后,中共中央強調,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1982年,我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此前后,我國還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一批基本法律。(2)影響:中國的法治建設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3.發(fā)展(1)背景:20世紀90年代,我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建設。(2)措施①中共十五大報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②1999年和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先后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3)成就:到2010年底,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4)意義: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法制基礎。4.完善(1)中共十八大以來,黨領導人民全面依法治國,加強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維護憲法權威。(2)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fā)展、保障善治。(3)做到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4)深化司法改革,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5)思考:2018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的最主要變化是什么?提示:2018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6)2020年5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胺ㄖ啤迸c“法治”“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法治”則是一種與“人治”相對應的治理社會的理論、原則、理念和方法。法制是法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要實行法治,必須具有完備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點和歸宿,法制的發(fā)展前途必然是最終實現(xiàn)法治。中國目前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正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要內容2.“人治”與“法治”的區(qū)別1.閱讀教材P55“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場”圖片及本課導言,思考:這次會議有什么法治方面的意義?提示:這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等重要文件,開始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歷程。2.閱讀教材P56“史料閱讀”,思考:為什么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示:法治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社會秩序;法治是現(xiàn)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954年憲法史料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第十七條一切國家機關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經(jīng)常保持同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傾聽群眾的意見,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思考:依據(jù)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54年憲法為防止權力過于集中作了哪些規(guī)定。提示:堅持主權在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接受群眾監(jiān)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史料回顧人類文明史,編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標志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征和標志。民法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它規(guī)范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社會和經(jīng)濟生活的方方面面。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而現(xiàn)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規(guī)范已經(jīng)滯后,難以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編纂民法典,必須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guī)范。 ——摘編自王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2023·浙江卷·T23)思考:根據(jù)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新中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運用唯物史觀,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的必要性。提示:地位:基礎性。必要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現(xiàn)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規(guī)范已經(jīng)滯后;依法治國的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1.我國依法治國的背景、特點和意義(1)背景①歷史教訓: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jīng)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②發(fā)展需要:依法治國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特點①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前提條件、本質要求和核心內容。②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經(jīng)濟根基、目的追求和根本任務。③無產階級政黨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領導力量、必要條件和成敗關鍵。④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思想和道德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神支柱。(3)意義①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②實行依法治國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需要。③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④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三大特征(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具有極強的中國特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編纂始終貫徹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具有顯著的開創(chuàng)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開創(chuàng)性體現(xiàn)在歷史維度和編章設置?!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人格權”獨立成編,是其他國家沒有過的,足以體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人的權利的重視。(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具有很強的實踐連續(xù)性和可操作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不但提供糾紛處理的基本原則,還制定了常見具體問題的處理規(guī)則。任務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1.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背景:百廢待興、物質匱乏。(2)內容:發(fā)揚英勇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和艱苦奮斗的精神。(3)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孟泰、時傳祥,“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好戰(zhàn)士雷鋒,科學家李四光、華羅庚等。(4)思考: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是什么?提示: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政治氛圍,關心集體、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行動準則,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新型人際關系,極大地激發(fā)了全國人民的熱情和干勁。2.改革開放后(1)背景: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表現(xiàn)①20世紀80年代,“五講四美三熱愛”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最響亮的口號。②20世紀90年代,我國又開展以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行業(yè)為主要內容的三大系列創(chuàng)建活動,對促進社會風氣好轉起了積極作用。③1994年,中共中央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加以推進。④2001年,中共中央頒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以德治國的高度進一步規(guī)劃思想道德建設。3.21世紀: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zhàn)略任務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xiàn)”③中共十八大進一步提煉、概括,形成簡明扼要、便于傳播和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③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意義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fā)昂揚代表涌現(xiàn)出楊善洲、黃大年等一大批熱愛祖國、奉獻人民、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全國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關系社會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發(fā)展的基礎,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質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質文明得以鞏固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并且不同程度地規(guī)定和影響著物質文明建設的方向。二者相互依賴,又有相對的獨立性。雷鋒精神的當代價值為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供精神動力;為市場經(jīng)濟健康發(fā)展提供道德支持;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倫理基礎;為科學發(fā)展、社會和諧提供價值源泉;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思想資源。1.閱讀教材P58“史料閱讀”,思考:愛國主義教育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何作用?提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同時也是中國培養(yǎng)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愛國主義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2.閱讀教材P59“歷史縱橫”,思考:通過學習黃大年的先進事跡,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怎么做?提示: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練就過硬本領,擔當時代責任;錘煉品德修為,勇于砥礪奮斗?!轮袊闪⒊跗诘木裎拿鹘ㄔO史料1949年,中國共產黨通過多種渠道動員海外人士回國參加建設。青年核物理學家朱光亞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后,毅然決定放棄在美國的優(yōu)厚待遇,回到祖國,用自己的科學知識投身于新中國建設。他起草了《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動員更多的留學生回國參加建設。他說:“我們都是靠千千萬萬終日勞動的中國工農大眾的血汗供養(yǎng)長大的?,F(xiàn)在他們渴望我們,我們還不該趕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長,獻給祖國的人民嗎?”回到祖國去,成為當時廣大留美中國學生的追求和選擇!1950年4月,朱光亞歷盡艱辛回到祖國懷抱。他把畢生所學獻給了祖國,為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y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朱光亞作為“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名列“感動中國”2011年度獲獎者榜首。 ——《朱光亞傳》(2022·重慶卷·T16)思考:根據(jù)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以朱光亞為代表的海外赤子毅然回國參加建設的緣由。提示: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建設的需要(或百廢待興、或發(fā)展經(jīng)濟、科技等方面的需要);黨和國家、政府的組織召喚;科學家的情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史料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政府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發(fā)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fā)展作用。進一步加快建設覆蓋城鄉(xiāng)、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與旅游、科技、金融、制造、建筑、農業(yè)、健康等相關產業(yè)的融合發(fā)展,為推動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文化的動力和活力。同時,著力解決文化“產業(yè)化”“市場化”發(fā)展中的價值導向問題。習近平強調:“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提倡文化文藝工作者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 ——改編自歐陽雪梅《新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演進及基本經(jīng)驗》思考: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代中國的地位。根據(jù)史料,概括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政府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提示:地位: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措施:加快建設更加公平的現(xiàn)代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與其他產業(yè)的融合發(fā)展;堅持文化發(fā)展的正確導向。全面認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1)概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過程中,精神生產和精神生活發(fā)展的成果。主要表現(xiàn)為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發(fā)達和人們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2)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要解決的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要解決的是整個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智力支持問題。(3)地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4)作用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②為社會主義發(fā)展指明了方向,還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了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③它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重要表現(xiàn)。④它為現(xiàn)代化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秩序。⑤它有利于形成尊重公民合法權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法治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中共十五大報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3.1999年和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先后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法治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4.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是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1.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這些法律的頒布()A.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B.開始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C.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上日程D.源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A[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制定的這些法律,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故選A項;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建設歷程的是1949年9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組織法》等重要文件,排除B項;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十五大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上日程,排除C項;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法律的頒布源于物質文明建設,排除D項。]2.“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毕铝羞x項中屬于1982年憲法表述的是()A.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B.是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C.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D.開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建設的歷程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82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國的法治建設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其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故選B項;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一系列法律頒布,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排除A項;到2010年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排除C項;1949年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等重要文件,開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建設的歷程,排除D項。]3.據(jù)表可知,這些法律的頒布(通過)()時間文件1979年7月《中外合資經(jīng)營企業(yè)法》1985年3月《涉外經(jīng)濟合同法》1986年4月《外資企業(yè)法》1988年4月《中外合作經(jīng)營企業(yè)法》A.順應了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需要B.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C.適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形勢D.使中國更深層次參與國際經(jīng)濟規(guī)則的制定C[根據(jù)表格內容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頒布的部分經(jīng)濟法律都與對外合作有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開始了改革開放,材料法律的制定適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形勢,故選C項;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排除A項;到2010年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排除B項;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中國更深層次參與國際經(jīng)濟規(guī)則的制定,排除D項。]4.1997年中共十五大報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明確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目標。2020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這些成就表明()A.我國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日漸普及B.法治建設是經(jīng)濟建設的有力補充C.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深刻革命D.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C[根據(jù)材料可知,1997年我國提出依法治國的目標,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2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體現(xiàn)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成果,反映了我國國家治理在法治方面的發(fā)展,故選C項;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