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文學次北固山下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A/3D/wKhkGGZrzHaAfA_pAAEOwBfIfr8111.jpg)
![人教版初中文學次北固山下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A/3D/wKhkGGZrzHaAfA_pAAEOwBfIfr81112.jpg)
![人教版初中文學次北固山下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A/3D/wKhkGGZrzHaAfA_pAAEOwBfIfr81113.jpg)
![人教版初中文學次北固山下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A/3D/wKhkGGZrzHaAfA_pAAEOwBfIfr81114.jpg)
![人教版初中文學次北固山下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A/3D/wKhkGGZrzHaAfA_pAAEOwBfIfr811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初中文學次北固山下教案
人教版初中文學次北固山下教案優(yōu)秀一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的內(nèi)容并背誦全詩。
2.品位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
3.感受中國詩歌的思鄉(xiāng)旋律。
多媒體運用:電腦教學平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王灣是洛陽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進士。
他曾往來于現(xiàn)在的江浙一帶,在途經(jīng)江蘇省鎮(zhèn)江市北固山時,寫下了一首詩《次北
固山下》。王灣是一個生卒年不詳?shù)奶瞥娙?,今天我們還記得他的名字,就是因
為他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詩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以詩傳”呀。
(二)朗讀明義
1.學生自由朗讀。
2.聽老師范讀。
3.作朗讀指導并齊讀。
(提供舒緩背景音樂:馬思聰?shù)摹端监l(xiāng)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參照注釋,同桌互譯詩句。
(老師巡視,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投影:
①客路,當指驛道,是旅客來往所走的道路。鎮(zhèn)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
故以“客路”與“舟行”相對應。
②潮平,指潮與岸齊,因而兩岸顯得寬闊,這是春潮初升時的景象。
③風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掛之形。
④殘夜,夜將盡時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又因鎮(zhèn)江跟東海相距不遠,故稱海
日。
⑤舊年,相對于新年而言,舊年未盡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謂''江春入舊年”。
⑥鄉(xiāng)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舊謂鴻雁可以傳遞書信,故詩人有
托書于歸雁之意。
5.請一位學生講述詩歌內(nèi)容。
(原意保持不變,但允許想象加工)
(三)感悟抒情
1.氛圍創(chuàng)設:
古時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chǎn)生故園之思,
因此,鄉(xiāng)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同學們能例舉一些學過的寫鄉(xiāng)愁的詩歌
(如李白的《靜夜詩》、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播放:欣賞配樂朗誦詩flash動畫《靜夜詩》。
2.《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屬于寫景?能說出來這是什
么寫作手法嗎?
明確:第四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敝苯邮闱?,其他三句屬于寫景。
先寫景,再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這是詩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寫作手法。
3.前面三句寫景,各有特色,請問你最喜歡哪一句?說說你的感受和理由?
設想:分小組交流各自的感受與觀點,然后請幾位同學登臺講述。以鼓勵為
主,尊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世界、多元理解和獨特感受。
參考理解: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綠水指長江。
此處加了“外”“前”兩字,將北固山的位置,確定得不能用于別處,見得旅程
介于水陸之間,因此和下聯(lián)“兩岸”“一帆''描寫水陸發(fā)生密切關系。詩人以平
實之筆開篇,猶如畫家作畫以前在紙上鋪設的底色,為抒情言志創(chuàng)設出收縮自如
的揮灑空間。詩人一落筆寫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顯然這里是詩
人的想象,這就隱含了詩人并沒有到達終點,可見旅途是艱辛的,而走得越遠,
離家鄉(xiāng)也就越遠,鄉(xiāng)愁也就越濃,這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緣由。此外,這里首句
對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詩的要求,也是詩人的匠心獨運,把‘‘青山"和“綠水”
分別鑲嵌在詩句中,更顯得色彩明亮,意境優(yōu)美。
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完全是寫景,其中“平”“闊”“正”“懸”
都是詩眼。潮平兩岸即闊,風正一帆正掛著,表明積雪已慢慢融化,因匯集了千
山萬壑雪化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之愈發(fā)寬廣,再加上江水中
央一片船帆高高掛起,第二參照物的切入,使得長江兩岸的距離愈顯闊大。漸漸
上漲的江水與恰到好處的正風吹拂二者相合,才有這“風正一帆懸”,句內(nèi)的因
果呼應,一是勾勒出壯美的大江行船圖,二是承接首聯(lián)、引發(fā)下聯(lián)的巧妙過渡。
江春悄悄闖入舊年,山才會青,水才會綠,才會有“潮平兩岸闊?!边@兩句以白
描的手法寫出了江面的景象,構圖精美,意境開闊,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
圓”的陸地風光有異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日”兩句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lián)的
作用,這就是說,它跟詩人的鄉(xiāng)愁有關?!吧焙汀叭搿钡倪x用的第一妙處,在
于詩人把個晝夜更替的壯觀景象與新舊相接的時光荏苒描繪的傳神入化,給人開
辟出自由想象的無限空間。"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處,又在于詩人把''海
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與“一江春水向東流”相關聯(lián),道出流年似水、歲月暗
換的人生感悟?!吧焙汀叭搿倍值牡谌钐帲衷谟谠娙税阉細w盼歸的鄉(xiāng)情
暗暗融入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晝夜更替、新舊相接之時萌發(fā)思歸盼歸
的鄉(xiāng)情是自然而然?!吧焙汀叭恕倍值牡谒拿钐?,還在于詩人借物言志:
“海日”能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噴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塹奮力北上,人也應
順應天時在一元復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為,只有如此,思歸盼歸鄉(xiāng)情的萌生和
付出才最有價值。這兩句找到了更高層次的交匯點、碰撞點:天人兩合,物我一
理。整首詩才渾然一體,讓人感到此二聯(lián)去掉那一個,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負載詩
人此時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這一聯(lián)在此詩中起轉折作用,詩題為“次北固山
下“,“次”當“停駐、停泊”講,此聯(lián)剛好寫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趕路,“海日”
承上聯(lián)“潮平兩岸闊”而來,“生殘夜”從將盡未盡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舊
年”一句寫作者情緒陡轉,眼前景色使作者鄉(xiāng)情陡生,尾聯(lián)”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
陽邊”的無奈情緒便很自然的產(chǎn)生。
4.最后一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點名了詩的主題,你是怎么理解這種
鄉(xiāng)愁的?
(學生各抒己見,自由作答,參考理解要點:古代交通的限制,運用了雁的意
象,鄉(xiāng)愁人人有,人的情感歸宿)
(四)拓展達理
1.思鄉(xiāng)是中國文學的主題之一,無數(shù)的鄉(xiāng)愁陪伴著無數(shù)的詩人,同時無數(shù)的
詩人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鄉(xiāng)愁詩。鄉(xiāng)愁豐富了我們的情感世界,鄉(xiāng)愁詩豐富了我們的文
學世界。思鄉(xiāng)實際上已經(jīng)成了一個“結”,一個套在炎黃子孫身上的“結”。在
我們語文七年級下冊里,還推薦了這樣一首詩,是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讓我
們來感受一下大詩人筆下的鄉(xiāng)愁吧。
投影:
春夜洛城聞笛
人教版初中文學次北固山下教案優(yōu)秀二
教學設計
課題: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次北固山下》
班級:八年級(10)班
時間:20**年3月29日
通過學習,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背誦詩歌。
通過學習,能體會詩歌流露出的詩人的感情。
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釋疑解難。
通過對比閱讀,體會詩歌的情感,學會鑒賞簡單的詩歌。
通過小組合作與交流,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通過學習,感受詩歌的魅力,增強對祖國文化的熱愛。
通過小組合作與交流,釋疑解難,體會詩歌的意境與詩人的情感。
通過對比閱讀,體會詩歌的情感,學會鑒賞簡單的詩歌。
一課時
多媒體教學平臺
一、設疑導入
“詩以言志,歌從心起。”在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歡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
感。我們學過很多絕句,如《春曉》、《靜夜思》等,也學了《觀滄?!愤@首樂府
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律詩,那什么是律詩呢?(介紹律詩小知識)
▲律詩發(fā)源于南北朝時期,至初唐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時期。律詩要求詩
句字數(shù)整齊劃一,有五律、六律、七律。通常的律詩每首8句,每2句為一聯(lián),分
別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律詩還要求二、
四、六、八句必須押韻。
二、學習目標:
1.了解律詩相關知識,了解有關王灣的文學常識。
2.理解詩句的含義,進而理解詩歌的主題思想。
3.通過比較閱讀,培養(yǎng)鑒賞詩歌的能力。
4.有感情朗讀詩歌,并背誦。
三、作者簡介
王灣(約公元693?751),字不詳,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代詩人。公元
712年進士,開元初年任滎陽主薄,又參與編纂《群書四部錄》,后任洛陽尉。王
灣博學工詩,詩雖流傳不多,但在詩壇亨名甚大,最有名氣的當數(shù)今天要學的這
首《次北固山下》。
四、品讀欣賞
(1)聽錄音
(2)指導學生朗讀。
(3)學生朗讀。
(4)學生齊讀。
五、釋詞明義
出示疑難詞語,學生思考后投影,讓學生根據(jù)注釋理解全詩的內(nèi)容。
(1)次:詩人途經(jīng)鎮(zhèn)江,在北固山下過夜,“次”應當理解為“停泊”。
(2)客路:指驛道,是陸路。鎮(zhèn)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
“舟行”相對應。
(3)潮平:指潮與岸齊,因而兩岸顯得寬闊,這是春潮初升時的景象。
(4)風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掛之形。
(5)殘夜:夜將盡未盡時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又因鎮(zhèn)江跟東海相距不遠,故
稱海日。
(6)舊年:相對于新年而言,時令上指殘冬臘月。舊年未盡而江上春潮已生,
故謂“江春入舊年”。
(7)鄉(xiāng)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古人說鴻雁可以傳遞書信,故
詩人有托書于歸雁之意。據(jù)《漢書蘇武傳》載:蘇武被匈奴扣留19年,漢使要求
放歸蘇武,單于謊稱武已死,后漢使得密報,知武在某澤中,于是也謊稱漢天子
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腳上捆著蘇武從某澤中寄來的信,單于無可奈何,只好
放還蘇武。
六、詩歌鑒賞
(一)你從詩歌當中看到了什么?(每人寫一到兩個,把答案交小組長,由小組
長回答。)
示例:(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看到了月光,投射在地上就像霜一樣。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我看到了夕陽在山的那邊慢慢落下;我看到了黃河的水滾滾流入大海。
▲參考答案:
(1)我看到了山,河岸兩邊連綿的青山。
(2)我看到了水,在山和草的映襯下有些發(fā)綠的水。
(3)我看到了船,帆高高懸掛著的船。
(4)我看到了江,看不到兩岸的江。
(5)我看到了風,輕輕吹著的風。
(6)我看到了天開始亮了,太陽剛剛露出來。
(7)我看到了大雁,正在往洛陽方向飛。
(8)我看到一個詩人,站在船上,看著大雁飛往洛陽,他想念家鄉(xiāng)。
人教版初中文學次北固山下教案優(yōu)秀三
教學設想:
以學生誦讀為基礎,通過對文本內(nèi)容的感知、感受和感悟,加深對詩歌的理
解,教學過程以“思鄉(xiāng)”為主旨,緊緊抓住詩里流露出的思鄉(xiāng)情感這一中心,通
過朗讀明義一一感悟抒情一一拓展達理一一背誦體悟四個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由表
及里,由情及理進行學習活動,并由此而讓學生了解和感受中國詩歌的思鄉(xiāng)情感。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的內(nèi)容并背誦全詩。
2.品位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
3.感受中國詩歌的思鄉(xiāng)旋律。
多媒體運用:電腦教學平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王灣是洛陽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進士。
他曾往來于現(xiàn)在的江浙一帶,在途經(jīng)江蘇省鎮(zhèn)江市北固山時,寫下了一首詩《次北
固山下》。王灣是一個生卒年不詳?shù)奶瞥娙?,今天我們還記得他的名字,就是因
為他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詩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以詩傳”呀。
(二)朗讀明義
1.學生自由朗讀。
2.聽老師范讀。
3.作朗讀指導并齊讀。
(提供舒緩背景音樂:馬思聰?shù)摹端监l(xiāng)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參照注釋,同桌互譯詩句。
(老師巡視,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投影:
①客路,當指驛道,是旅客來往所走的道路。鎮(zhèn)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
故以“客路”與“舟行”相對應。
②潮平,指潮與岸齊,因而兩岸顯得寬闊,這是春潮初升時的景象。
③風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掛之形。
④殘夜,夜將盡時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又因鎮(zhèn)江跟東海相距不遠,故稱海
日。
⑤舊年,相對于新年而言,舊年未盡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謂“江春入舊年”。
⑥鄉(xiāng)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舊謂鴻雁可以傳遞書信,故詩人有
托書于歸雁之意。
5.請一位學生講述詩歌內(nèi)容。
(原意保持不變,但允許想象加工)
(三)感悟抒情
1.氛圍創(chuàng)設:
古時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chǎn)生故園之思,
因此,鄉(xiāng)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同學們能例舉一些學過的寫鄉(xiāng)愁的詩歌
嗎?
(如李白的《靜夜詩》、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播放:欣賞配樂朗誦詩flash動畫《靜夜詩》。
2.《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屬于寫景?能說出來這是什
么寫作手法嗎?
明確:第四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敝苯邮闱?,其他三句屬于寫景。
先寫景,再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這是詩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寫作手法。
3.前面三句寫景,各有特色,請問你最喜歡哪一句?說說你的感受和理由?
設想:分小組交流各自的感受與觀點,然后請幾位同學登臺講述。以鼓勵為
主,尊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世界、多元理解和獨特感受。
參考理解: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綠水指長江。
此處加了“外”“前”兩字,將北固山的位置,確定得不能用于別處,見得旅程
介于水陸之間,因此和下聯(lián)'‘兩岸”“一帆”描寫水陸發(fā)生密切關系。詩人以平
實之筆開篇,猶如畫家作畫以前在紙上鋪設的底色,為抒情言志創(chuàng)設出收縮自如
的揮灑空間。詩人一落筆寫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顯然這里是詩
人的想象,這就隱含了詩人并沒有到達終點,可見旅途是艱辛的,而走得越遠,
離家鄉(xiāng)也就越遠,鄉(xiāng)愁也就越濃,這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緣由。此外,這里首句
對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詩的要求,也是詩人的匠心獨運,把“青山”和“綠水”
分別鑲嵌在詩句中,更顯得色彩明亮,意境優(yōu)美。
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完全是寫景,其中“平”“闊”“正”“懸”
都是詩眼。潮平兩岸即闊,風正一帆正掛著,表明積雪已慢慢融化,因匯集了千
山萬壑雪化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之愈發(fā)寬廣,再加上江水中
央一片船帆高高掛起,第二參照物的切入,使得長江兩岸的距離愈顯闊大。漸漸
上漲的江水與恰到好處的正風吹拂二者相合,才有這“風正一帆懸”,句內(nèi)的因
果呼應,一是勾勒出壯美的大江行船圖,二是承接首聯(lián)、引發(fā)下聯(lián)的巧妙過渡。
江春悄悄闖入舊年,山才會青,水才會綠,才會有“潮平兩岸闊。”這兩句以白
描的手法寫出了江面的景象,構圖精美,意境開闊,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
圓”的陸地風光有異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日”兩句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lián)的
作用,這就是說,它跟詩人的鄉(xiāng)愁有關?!吧焙汀叭恕钡倪x用的第一妙處,在
于詩人把個晝夜更替的壯觀景象與新舊相接的時光荏苒描繪的傳神入化,給人開
辟出自由想象的無限空間?!吧焙汀叭恕倍值牡诙钐?,又在于詩人把“海
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與“一江春水向東流”相關聯(lián),道出流年似水、歲月暗
換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處,又在于詩人把思歸盼歸的鄉(xiāng)情
暗暗融入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晝夜更替、新舊相接之時萌發(fā)思歸盼歸
的鄉(xiāng)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處,還在于詩人借物言志:
“海日”能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噴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塹奮力北上,人也應
順應天時在一元復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為,只有如此,思歸盼歸鄉(xiāng)情的萌生和
付出才最有價值。這兩句找到了更高層次的交匯點、碰撞點:天人兩合,物我一
理。整首詩才渾然一體,讓人感到此二聯(lián)去掉那一個,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負載詩
人此時此地心情的景物。這一聯(lián)在此詩中起轉折作用,詩題為“次北固山下”,
“次”當“停駐、停泊”講,此聯(lián)剛好寫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趕路,“海日”承上
聯(lián)“潮平兩岸闊”而來,“生殘夜”從將盡未盡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舊年”
一句寫作者情緒陡轉,眼前景色使作者鄉(xiāng)情陡生,尾聯(lián)”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的無奈情緒便很自然的產(chǎn)生。
4.最后一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點名了詩的主題,你是怎么理解這種
鄉(xiāng)愁的?
(學生各抒己見,自由作答,參考理解要點:古代交通的限制,運用了雁的意
象,鄉(xiāng)愁人人有,人的情感歸宿)
(四)拓展達理
1.思鄉(xiāng)是中國文學的主題之一,無數(shù)的鄉(xiāng)愁陪伴著無數(shù)的詩人,同時無數(shù)的
詩人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鄉(xiāng)愁詩。鄉(xiāng)愁豐富了我們的情感世界,鄉(xiāng)愁詩豐富了我們的文
學世界。思鄉(xiāng)實際上已經(jīng)成了一個“結”,一個套在炎黃子孫身上的“結”。在
我們語文七年級下冊里,還推薦了這樣一首詩,是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讓我
們來感受一下大詩人筆下的鄉(xiāng)愁吧。
投影: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詩的內(nèi)容表述:喧嘩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種喧囂至此已經(jīng)平靜下來了,千家
萬戶大大小小的燈盞,也漸次熄滅了,偌大的城市已經(jīng)進入了睡夢。然而就在這
個萬籟俱寂的、燈火闌珊的時候,不知從什么地方突然傳出了一陣玉笛之聲。在
一開始,詩人并沒有注意到笛子吹奏的是什么曲調(diào),但是慢慢地細聽,這凄清婉
轉的笛聲隨著春風在夜幕中聽得越來越清楚了,原來是一曲思鄉(xiāng)懷家的《折楊柳》
呀!詩人自己的心情便情不自禁地被《折楊柳》的情調(diào)所深深地感染,在不知不覺
中陷入了沉思,是誰人在這連空氣中都蘊含著無限的情思的春夜,吹起這令人感
傷的曲調(diào)呀!這笛聲的演奏者只管一味地吹奏,把無限的離愁別緒灑向城中,灑向
夜空,這就是“暗飛聲”,是“隨風潛入夜”,也許有的人會無動于衷,那是因
為她或他,此時正在與家人同處一室,甚至已經(jīng)安然入夢,當然無由聽得,但是
“滿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遠離故園、客居他鄉(xiāng)的人啊,這不期而遇卻送入耳
中的《折楊柳》,真的是在“暗中”撥動了許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們再也無法安
眠。
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
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自由問答:你是如何認識中國詩歌的思鄉(xiāng)情感的?
理解參考: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訊的不方便,出外做官或他鄉(xiāng)游玩,往往需要
很長的時間,這使得那時人們的思鄉(xiāng)意識很濃。鄉(xiāng)情像親情、友情和愛情一樣,
是人類自身正常而又獨特的一種情感,但可以這么說,鄉(xiāng)情是放大了的親情,是
加深了的友情,是變化了的愛情。
這種由鄉(xiāng)情而轉變成的鄉(xiāng)愁,時時陪伴著遠離故鄉(xiāng)的中國詩人,于是他們很
自然地用筆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執(zhí)行案件代理合同(2篇)
-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guī)則 復習聽課評課記錄
- 冀教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2課《古代印度文明》聽課評課記錄
- 新版(修訂版)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聽評課記錄精寫
-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4.3《實數(shù)》聽評課記錄2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2.5整式的加法和減法(1)》聽評課記錄5
- 蘇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聽評課記錄《2-1圓(2)》
-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4.2 立方根》聽評課記錄
- 華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6課《古希臘羅馬文化》聽課評課記錄
- 人民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5.1《心中有他人》聽課評課記錄
- 2024年山東省煙臺市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高油酸花生油市場供需趨勢與營銷推廣渠道分析研究報告
- GB/T 44717-2024民用無人機可靠性飛行試驗要求與方法
- 抗腫瘤治療所致惡心嘔吐護理
- 2024年廣東省中考地理試題(含解析)
- 西安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招聘考試真題
- 冀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2024人工智能開源大模型生態(tài)體系研究報告
-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分類必刷: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含答案解析)
- DL∕T 974-2018 帶電作業(yè)用工具庫房
- 緊密型縣域醫(yī)療衛(wèi)生共同體慢病管理中心運行指南試行等15個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