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fā)展——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一、選擇題1.漢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轄區(qū)內巡行,年終赴京奏事。刺史秩僅600石,但能以卑臨尊,監(jiān)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國相。由此可知,西漢刺史的設置A.可以彌補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D.代表著社會履行監(jiān)察官員的職能2.漢武帝南征北伐,東巡西幸,奢靡無度,致府庫告竭,遂用聚斂之臣,“至于賣爵、更幣、算車船、租六畜、告緡、均輸、鹽鐵、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遺,獨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舉()A.體現以農為本 B.服務于漢初戰(zhàn)事C.意在藏富于民 D.解決了財政危機3.西漢初期,道家學說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各家學說的精髓;后來董仲舒的儒家學說也吸收陰陽五行、法、道等各種思想。促成當時學術思想上呈現這種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國勢力強大 B.百家爭鳴局面的延續(xù)C.現實統(tǒng)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4.下圖為不同時期的部分貨幣,據圖可知,其形制變化的共同原因是A.鑄鐵技術的進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C.審美觀念的不同 D.國家統(tǒng)一的推動5.(2023?云南?統(tǒng)考二模)東晉南朝時期,如果讓南方的士人與當地庶民易服交談,聽幾句就能從語音上分辨他們的身份;北魏統(tǒng)一北方幾十年后,如果隔墻聽士大夫與北方的平民交談,很難斷定談話者的身份。這反映了()A.文化習俗融合的差異 B.上層統(tǒng)治方針的趨同C.地域特點影響的強弱 D.實現國家統(tǒng)一的必然6.(2023?安徽宣城?統(tǒng)考二模)在三國至隋朝的幾百年的時間里,黃河保持著長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見于記載的河溢現象只有幾次。如果要考察這一時期長期安流局面出現的原因,我們更應關注的因素是()A.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動蕩時局 B.古代治理水患技術的進步C.政府對治理黃河水患的重視 D.國家經濟經濟實力的提高7.(2023?陜西寶雞?統(tǒng)考二模)據對《氾勝之書》《四月民令》和東漢張衡《南都賦》的統(tǒng)計,漢代栽培的蔬菜有21種。《齊民要術》所載的蔬菜增至35種,包括栽培方法首次被記載的藕、芡、菱等水生蔬菜;果樹的種類也更加豐富。這一變化說明,北魏時期()A.精耕細作農業(yè)模式形成 B.國家統(tǒng)一加強民族交融C.絲路開通引進外來物種 D.各地區(qū)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加強8.(2023四川綿陽三模)東漢時期,外戚利用皇帝幼弱,專擅朝政,宦官擁立幼主,操縱政權的現象時有發(fā)生。東晉時期的政治舞臺上外戚、宦官的身影,就黯淡下去了。這一現象折射出東晉()A.宗法觀念淡化 B.君主集權削弱C.門閥士族衰落 D.監(jiān)察制度周密9.(2023四川南充一模)《南史》載:梁武帝喜集文士策經史事。在會策錦被(華麗被子)典故中,眾人均說帝已舉完。帝試問正在編《類苑》的劉峻,他列舉出十余個,“帝不覺失色,自是惡之,不復引見。及峻《類苑》成,凡一百二十卷,帝即命諸學士撰《華林遍略》以高之”。這可用于說明,當時()A.政治因素影響文化發(fā)展B.專制統(tǒng)治鉗制文化發(fā)展C.南梁政權推行文化立國D.知識分子崇尚功利主義10.(2023河南洛陽高三摸底)北魏均田制規(guī)定,凡種桑養(yǎng)蠶的地區(qū),男子每人給桑田20畝。北朝晚期的文人顏之推說:“河北婦人……錦繡、羅綺之工,大優(yōu)于江東也。”這說明當時()A.北方紡織手工業(yè)較發(fā)達 B.手工業(yè)的發(fā)展超越農業(yè)C.絲織業(yè)區(qū)域生產專業(yè)化 D.農民與市場的聯系密切11.南朝文風講究聲律辭藻,北朝文風質樸、宜于實用。北魏中期后,南方文學逐漸在北方傳播。北齊、北周時,北方作家多以南方作家為楷模,出現了以南方文學為主流的現象。這一現象可用于證明()A.南北民族交融的情形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C.南方統(tǒng)一北方的趨勢D.經濟重心南移基本完成12.下表為公元313—450年從北方地區(qū)遷到南方地區(qū)的人口分布。據此可知()地區(qū)蘇南、浙北安徽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閩、粵、桂人口30多萬約17萬約15萬約6萬各1萬多少量A.南方開發(fā)具有地域不平衡性B.南方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適合定居C.經濟重心南移已經初步完成D.北民南遷帶來先進生產工具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雅典,官員“在任職前,其資格皆須先經審查”。以執(zhí)政官為例,其資格先由五百人議事會審查,如果有問題提交法庭裁決,以確定其是否能夠擔任這個職務。執(zhí)政官和將軍在每一主席團期中都舉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們是否稱職。如果這種投票反對其中任何一個官員,他便應在陪審法庭中受審,如有罪,則決定他的刑罰或罰金,但是如果無罪,他即復職。每個官員在任職期滿后,還要由專人對其在任職期間的活動和賬目進行審查?!幾杂诮堆诺涿裰髦圃u析》材料二漢朝時期,中央監(jiān)察機構開始獨立設置,并形成全方位監(jiān)察體制,監(jiān)察官員在皇帝領導下獨立行使監(jiān)察職能。地方監(jiān)察機構實行中央垂直領導體制,與地方政府無隸屬關系。漢武帝時期,每個州設刺史一名,專職監(jiān)察地方,后來設立的司隸校尉負責京畿七郡的監(jiān)察事宜,爾后逐漸設立十三部刺史。刺史最初由丞相府司直節(jié)制,漢武帝晚期至漢昭宣時期則逐漸轉歸御史府管轄,這是中央最高監(jiān)察機關,諸多事宜具體由御史中丞執(zhí)掌?!幾在w青娟《漢代監(jiān)察制度運行機制研究》(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古代雅典、中國漢代監(jiān)察官員的舉措。(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古代雅典與中國漢代監(jiān)察制度的共同意義。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fā)展——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一、選擇題1.漢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轄區(qū)內巡行,年終赴京奏事。刺史秩僅600石,但能以卑臨尊,監(jiān)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國相。由此可知,西漢刺史的設置A.可以彌補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D.代表著社會履行監(jiān)察官員的職能【詳解】根據材料“漢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轄區(qū)內巡行,年終赴京奏事。刺史秩僅600石,但能以卑臨尊,監(jiān)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國相”及所學知識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監(jiān)察地方官員,位卑權重,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結合所學可知,刺史是監(jiān)察官員,并非行政官員,故“是地方行政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的說法錯誤,排除C項;刺史代表的是皇帝,充當的是皇帝的耳目而非代表社會,排除D項。故選B項。2.漢武帝南征北伐,東巡西幸,奢靡無度,致府庫告竭,遂用聚斂之臣,“至于賣爵、更幣、算車船、租六畜、告緡、均輸、鹽鐵、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遺,獨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舉()A.體現以農為本 B.服務于漢初戰(zhàn)事C.意在藏富于民 D.解決了財政危機【詳解】根據“獨于田租不敢增益”結合所學知識,可見漢代統(tǒng)治者視農業(yè)為國本,不敢增加田租是為了避免動搖國本,A項正確;漢武帝斂財不僅為了戰(zhàn)事,還有滿足巡幸和奢侈揮霍的原因,排除B項;漢武帝推行的各種政令,其本質的目的不是“藏富于民”,而是要充盈國庫,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漢武帝的措施“解決了”財政危機,排除D項。故選A項。3.西漢初期,道家學說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各家學說的精髓;后來董仲舒的儒家學說也吸收陰陽五行、法、道等各種思想。促成當時學術思想上呈現這種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國勢力強大 B.百家爭鳴局面的延續(xù)C.現實統(tǒng)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詳解】結合材料和所學可知,單一的學說難以適應復雜的統(tǒng)治需要,新道學適應了西漢初期修養(yǎng)生息、恢復生產、鞏固政權的需要,而新儒學適應了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C選項符合題意。王國勢力強大是董仲舒新儒學出現的一個因素,鞏固統(tǒng)治才是主要因素,A選項排除。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措施,確立了儒學的獨尊地位,本質上屬于文化專制,而不能體現對百家爭鳴局面的延續(xù),B選項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學具有強烈的排它性,無法體現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選項排除。4.下圖為不同時期的部分貨幣,據圖可知,其形制變化的共同原因是A.鑄鐵技術的進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C.審美觀念的不同 D.國家統(tǒng)一的推動【詳解】商周的貝幣、春秋戰(zhàn)國的布幣和漢代的五銖錢都是當時流通的貨幣,在形制方面都體現出便于攜帶的特征,這種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說明這些貨幣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動過程中不斷選擇的結果,B正確;商周貨幣是貝殼,春秋戰(zhàn)國布幣是青銅貨幣,不屬于鑄鐵貨幣,排除A;題干設問中要求的是“形制變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尋找同一性,C選項中的“審美觀念不同”強調的是差異性,排除;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割據,國家并不統(tǒng)一,排除D。5.(2023?云南?統(tǒng)考二模)東晉南朝時期,如果讓南方的士人與當地庶民易服交談,聽幾句就能從語音上分辨他們的身份;北魏統(tǒng)一北方幾十年后,如果隔墻聽士大夫與北方的平民交談,很難斷定談話者的身份。這反映了()A.文化習俗融合的差異 B.上層統(tǒng)治方針的趨同C.地域特點影響的強弱 D.實現國家統(tǒng)一的必然【詳解】據題意可知,東晉南朝時期還可以從口音上辨別士人與庶民,但在北魏統(tǒng)一北方幾十年后,從口音上已經無法辨別士人和庶民了,說明東晉南朝統(tǒng)治區(qū)的文化習俗融合程度不如北魏統(tǒng)治區(qū),也就是體現“文化習俗融合的差異”,A項正確;口音的接近是民族交融的結果,而非上層統(tǒng)治方針的趨同,排除B項;口音接近說明民族交融加強,并不是地域特點影響的結果,排除C項;東晉南朝和北魏都沒有實現國家統(tǒng)一,因此不能說是實現國家統(tǒng)一的必然,排除D項。故選A項。6.(2023?安徽宣城?統(tǒng)考二模)在三國至隋朝的幾百年的時間里,黃河保持著長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見于記載的河溢現象只有幾次。如果要考察這一時期長期安流局面出現的原因,我們更應關注的因素是()A.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動蕩時局 B.古代治理水患技術的進步C.政府對治理黃河水患的重視 D.國家經濟經濟實力的提高【詳解】據材料可知,三國至隋朝時期,黃河長期安流,河溢現象較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此時北方政局動蕩,嚴重影響了北方農耕經濟的發(fā)展,而此時期北方農耕經濟的衰退使得黃河流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了一定程度改善,水土流失情況減輕,導致了河溢現象減少,A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隋朝之后黃河河溢現象較三國至隋唐時期嚴重,說明三國至隋唐時期黃河安流的原因并非技術方面,排除B項;歷代政府對黃河水患的治理都較為重視,排除C項;唐朝、宋朝的國家經濟實力叫三國至隋朝都較高,但黃河河溢現象缺比三國至隋朝時期較多,排除D項。故選A項。7.(2023?陜西寶雞?統(tǒng)考二模)據對《氾勝之書》《四月民令》和東漢張衡《南都賦》的統(tǒng)計,漢代栽培的蔬菜有21種?!洱R民要術》所載的蔬菜增至35種,包括栽培方法首次被記載的藕、芡、菱等水生蔬菜;果樹的種類也更加豐富。這一變化說明,北魏時期()A.精耕細作農業(yè)模式形成 B.國家統(tǒng)一加強民族交融C.絲路開通引進外來物種 D.各地區(qū)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加強【詳解】依據材料“《氾勝之書》《四月民令》和東漢張衡《南都賦》的統(tǒng)計……《齊民要術》所載的蔬菜增至35種……”,可以看出從兩漢到北魏時期,蔬菜種類增多,說明這一時期民族之間的聯系增強,D項正確;精耕細作農業(yè)模式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排除A項;北魏是國家分裂,社會動蕩時期,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民族之間的交流,并未涉及絲路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8.(2023四川綿陽三模)東漢時期,外戚利用皇帝幼弱,專擅朝政,宦官擁立幼主,操縱政權的現象時有發(fā)生。東晉時期的政治舞臺上外戚、宦官的身影,就黯淡下去了。這一現象折射出東晉()A.宗法觀念淡化 B.君主集權削弱C.門閥士族衰落 D.監(jiān)察制度周密由材料可知,東漢時期依靠于皇權的外戚、宦官崛起,出現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而東晉時期門閥士族崛起,君主集權削弱,外戚、宦官的權力隨之削弱,故選B項;宦官和皇室沒有血緣關系,不屬于宗法觀念,排除A項;東晉時期門閥士族崛起,排除C項;外戚、宦官的興衰與監(jiān)察制度無關,排除D項。9.(2023四川南充一模)《南史》載:梁武帝喜集文士策經史事。在會策錦被(華麗被子)典故中,眾人均說帝已舉完。帝試問正在編《類苑》的劉峻,他列舉出十余個,“帝不覺失色,自是惡之,不復引見。及峻《類苑》成,凡一百二十卷,帝即命諸學士撰《華林遍略》以高之”。這可用于說明,當時()A.政治因素影響文化發(fā)展B.專制統(tǒng)治鉗制文化發(fā)展C.南梁政權推行文化立國D.知識分子崇尚功利主義由材料可知,以皇帝為代表的政治因素影響了文化發(fā)展,故選A項;材料中的梁武帝是專制統(tǒng)治的代表,但是他的舉措并未鉗制文化發(fā)展,反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的發(fā)展,排除B項;材料僅僅敘述了一個關于文化方面編撰書籍的事例,并不能單憑這一件事就得出南梁政權推行文化立國的政策,只能說明皇帝在文化方面爭強好勝,排除C項;由材料可知,劉峻作為知識分子,并不崇尚功利主義,排除D項。10.(2023河南洛陽高三摸底)北魏均田制規(guī)定,凡種桑養(yǎng)蠶的地區(qū),男子每人給桑田20畝。北朝晚期的文人顏之推說:“河北婦人……錦繡、羅綺之工,大優(yōu)于江東也?!边@說明當時()A.北方紡織手工業(yè)較發(fā)達 B.手工業(yè)的發(fā)展超越農業(yè)C.絲織業(yè)區(qū)域生產專業(yè)化 D.農民與市場的聯系密切由材料可知,政府授田推動了紡織業(yè)的發(fā)展,河北地區(qū)紡織業(yè)發(fā)達,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紡織手工業(yè)發(fā)達,故選A項;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一直居于主導地位,排除B項;明清時期絲織業(yè)生產呈現出區(qū)域生產專業(yè)化的特點,排除C項;材料并未提及紡織品投入市場的情況,不能得出農民與市場間的聯系,排除D項。11.南朝文風講究聲律辭藻,北朝文風質樸、宜于實用。北魏中期后,南方文學逐漸在北方傳播。北齊、北周時,北方作家多以南方作家為楷模,出現了以南方文學為主流的現象。這一現象可用于證明()A.南北民族交融的情形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C.南方統(tǒng)一北方的趨勢D.經濟重心南移基本完成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民南遷與南方經濟開發(fā),促使南方文化發(fā)展,而北方因戰(zhàn)亂等原因導致文學成就不及南方,南方文化在北方流行,體現了民族交融,故選A項。北齊、北周之時,北魏早已滅亡,排除B項;魏晉到隋朝的發(fā)展趨勢是北方統(tǒng)一南方,排除C項;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D項。12.下表為公元313—450年從北方地區(qū)遷到南方地區(qū)的人口分布。據此可知()地區(qū)蘇南、浙北安徽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閩、粵、桂人口30多萬約17萬約15萬約6萬各1萬多少量A.南方開發(fā)具有地域不平衡性B.南方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適合定居C.經濟重心南移已經初步完成D.北民南遷帶來先進生產工具根據表格信息,可知蘇南、浙北的遷入人口最多,而偏遠的閩、粵、桂只有少量人口遷入,遷入人口數量的不同必然會影響南方經濟的開發(fā),故選A項;材料主旨是南方遷入人口數量不同,不能反映南方自然環(huán)境的狀況,排除B項;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南方各地區(qū)遷入人口數量不同,沒有涉及生產工具,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雙流棠湖中學2025屆語文高三上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北京市19中生物高三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優(yōu)勝教育2025屆數學高一上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江西奉新縣普通高級中學數學高一上期末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丹東市2025屆生物高二上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
- 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二中2025屆數學高一上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臨川一中南昌二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等九校重點中學協作體2025屆數學高二上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2025屆生物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用什么做課件教學課件
- 2025屆河南省非凡吉名校創(chuàng)聯盟生物高二上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醫(yī)院酒精泄漏應急預案演練
- 非心臟手術圍手術期心血管危險評估和管理
-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第1課時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案蘇教版
- 維護國家安全 教案設計
- 非洲禮儀文化英語介紹
- 自發(fā)性氣胸的護理
- 白市鎮(zhèn)小學常規(guī)管理督導評估自查報告(正稿)
- 雙減分層書面作業(yè)設計案例 方案 (含評價與反思)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 2023年中國融通集團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電線電纜穿管管徑選擇表
- GB 1903.33-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5′-單磷酸胞苷(5′-CMP)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