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期末數(shù)學試卷質(zhì)量分析_第1頁
五年級上冊期末數(shù)學試卷質(zhì)量分析_第2頁
五年級上冊期末數(shù)學試卷質(zhì)量分析_第3頁
五年級上冊期末數(shù)學試卷質(zhì)量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3)班數(shù)學質(zhì)量分析

一、基本情況

90分80-8970-7960-6940-5940分

范圍

以上分分分分以下

人數(shù)161713145

總分:4680人平分:83.57

及格率:83.93%優(yōu)秀率:62.5%

縱觀上面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

1、學生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特別是90以上的學生較多,占了28.5%。

2、后進生面比較廣,共有9人,導致及格率和平均分偏低。

二、易錯題分析及對策

(二)填空

1、36的因數(shù)(),其中最大的因數(shù)是()……

典型錯誤:漏掉因數(shù)6。

2、一個兩位數(shù),既是2的倍數(shù)……

典型錯誤:120

分析:審題不仔細,兩位數(shù),看成三位數(shù)。

5、把一根3米的鋼管……

典型錯誤:3/7,7/3

分析:分數(shù)意義不理解.

10、一個直角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別是10分米、12分米、8分米,它

的面積是()平方分米;在梯形中畫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

典型錯誤:100,不會做

分析:沒有按照題目的敘述來選擇信息。看不懂第二個填空,學生沒有掌握

好用畫圖來輔助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選擇

2、1-10中的自然數(shù)中,個數(shù)()

典型錯誤:B,2

分析:審題不仔細,看成“既是質(zhì)數(shù)又是偶數(shù)的數(shù)是()”

6、小軍從家去書店買書,當走他走了大約一半路程……

典型錯誤:A

4析:學生不能把一件事情的經(jīng)過用圖表示出來,不能從題目中找出相關的

數(shù)學信息。今后,要培養(yǎng)學生從文字和信息中提取與數(shù)學有關的能力,強調(diào)在某

一處地方停留,路程是不變的。

(四)我會畫

在下面的方格中畫一個面積是15平方厘米的平行四邊形和一個面積是18

平方厘米的梯形

典型錯誤:梯形面積不對

分析:對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理解不夠。

(五)我會算

1、選擇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易錯題:7/8+5/6-1/6=1又7/8

分析:學生用上了簡便。今后要加強簡便運算中算理的教學。

2、解方程。

易錯題:2-X=5/9X=2又5/9

分析:新課程的解方程是運用方程的兩邊同時加上、減、去、乘以或除以相

同的數(shù),從而消去左邊的數(shù),進行求解的,而這一題用這種方法需要復雜的過程。

所以,平時教學和練習中學生和教師都忽略了運用加、減、乘、除各部分之間的

關系來求解。本題應該引導讓學生運用減數(shù)各部分的關系去求解。

3、求下面陰影部分的面積。

典型錯誤:把第一個圖形的陰影部分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分析:對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沒有真正的理解;憑感覺去解答。今后要對基本

圖形的特征進行復習,讓學生養(yǎng)成用數(shù)學眼光來觀察問題,如數(shù)據(jù),而不是憑眼

睛或感覺來判斷。

(六)我會解決。

5、學校的一個音樂教室要鋪地磚,教室的長和寬分別是8米和6米,現(xiàn)有

兩種地成(如圖),選哪一種省錢?共需要多少元?

典型錯誤:單位換算錯誤:1平方米=10000平方米;計算錯。

分析:對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沒有掌握好,隔一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更是不清

7E0°

6、一張長方形紅紙,長85厘米,寬65厘米,用它做成底是12厘米,高是

8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小紅旗,最多可以做多少面小紅旗。

典型錯誤:用長方形的面積除以三角形的面積。

分析:因為學生受“鋪地磚”解題方法的影響,以為這其實就是“鋪地磚”

問題的一種變式,沒有結(jié)合生活實際,缺少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三、努力方向

1、加強基礎知識的落實。教師要對本冊內(nèi)容中的知識點有一個明確的了

解,并在平時的教學中逐一落實。

2、重視解題方法的指導。教師要了解各種解題方法,如假設、推理、轉(zhuǎn)

換、解方程等,在平時解決問題中指導學生進行運用。

3、鼓勵學生用數(shù)學眼光去觀察生活,研究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能從復雜的信息中提出有關數(shù)學的

信息和相關的有用信息。

5、讓學生養(yǎng)成靜靜的思考問題和做數(shù)學的習慣。

6、提高學生檢查的有效性,教會學生一些檢查的有效方法。

7、加強后進生的輔導,重點放在50分-60分之間學生的輔導。

8、繼續(xù)做好優(yōu)生的輔優(yōu)工作,增加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從而自覺的學

習。

五(3)班科學質(zhì)量分析

一、基本情況

本次檢測應考人數(shù)56人,參加考試人數(shù)56人。優(yōu)秀人數(shù)35人,優(yōu)秀率62.5%;

及格人數(shù)52人,及格率92.8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分,平均分為85.7

分。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本次學生答題情況總體尚可,大多數(shù)學生能正確理解出題者的意圖,從而做出

自己的答案,但也有個別題答題情況整體上不是很好。現(xiàn)將學生的具體答題情況

進行簡要剖析:

第一題,想一想,填一填,即傳統(tǒng)的填空題,滿分36分,學生一般得分在30

分以上,是本次測試中答題情況最好的一題。答錯率較高的是第1小題和第2

小題:第1小題“雨露滋潤禾苗壯,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

等因素對植物的生長有影響”,第2小題“種子萌發(fā)必須具備()、()、()

等外界條件”--一題并不難,而且平時的作業(yè)上也有,但學生照樣出錯,說明復

習鞏固環(huán)節(jié)急需加強。

第二題,眾里尋它我能行(判斷題),滿分18分,學生一般得分在7--10分

左右,究其原因,一是在平時的練習與測試中沒有涉及到多項選擇題,所以幾乎

所有學生將本題當成了單選題來做,因而造成失分。二是學生對所學知識似是而

非,在考試時只能亂選一氣。當然也有一小部分學生由于馬虎大意,從而造成了

明顯的失誤。如第5小題的“土壤滲水能力排列”,“土壤滲水能力”是分組實

驗內(nèi)容,學生對三種土壤的滲水能力知道得很清楚,但就是沒有充分讀題,忽略

了“由低到高”,因而造成錯選。

只要學生稍加注意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這說明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應強化訓

練。止匕外,第10小題的答錯率也較高。“自然界只要有動物和植物,人類就能

繁衍生息”,本題涉及的是微生物的作用,正確答案應該為“錯誤”,但相當多

的學生卻判斷為“正確”,同樣說明學生的應變能力欠缺。

第三題,火眼金睛判對錯,(選擇題)。本題滿分為20分,大部分學生得分

在14分以上,差錯主要出在第5小題上,此外第3、第6小題也有部分學生答

錯。第5小題“土豆、蘿卜都吃它們的根”應該是錯的,因為土豆屬于莖,而這

在《根和莖》一課中已經(jīng)說得很詳細,但學生卻將它忽略了,因而造成誤判。第

3小題“半夏是一種喜陰植物”課本上沒有,老師對這方面知識也知之不詳,所

以造成知識點的疏漏。第6小題“肉食動物在十分饑餓時,也會吃植物,如香甜

的水果”應該是正確的,在學習《動物的食物》一課時也曾引導學生做過討論,

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答錯了。

第四題,連一連,找朋友,(簡答題)。本題總分12分,學生答題情況較好,

沒有出現(xiàn)太大的問題。

第五題,我問你答。本題學生的答題情況一般,重點失誤在第1小題。雖然說

在考試中出現(xiàn)錯誤在所難免,但本題的錯誤實在讓人遺憾,因為根和莖的區(qū)別在

課本中的“科學在線”上說得很清楚,也做過作業(yè),而且在第一大題中又出現(xiàn)了

一次,根本不應該答錯的。第2小題,在回答“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保護動

物的生存環(huán)境”時,最好的學生答出了5點,而有的學生卻什么也沒答出來,或

者答了也是驢唇不對馬嘴——即使平時沒有講過,臨場發(fā)揮也能說出幾條來,

說明學生應試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第六題,我是小小實驗家,要求學生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是否多數(shù)植物的

生長都需要充足的陽光。本題分值為6分,學生的得分率卻最低,相當多的學生

只得了1、2分,而且還有一些學生沒有得分。究其原因,一是平時老師對實驗

教學重視的程度不夠,實驗操作不夠規(guī)范;二是學生的讀題能力不強,本來是要

求驗證植物的生長與陽光的關系,可相當多的學生設計成了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