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古城防水功能概述_第1頁
壽縣古城防水功能概述_第2頁
壽縣古城防水功能概述_第3頁
壽縣古城防水功能概述_第4頁
壽縣古城防水功能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壽縣古城墻防水的功能概述李超摘要:壽縣古城墻重建于南宋嘉定年間八百余年,為棋盤式布局的一座宋城,亦是楚都壽春城西北角的一部分。與國內其他城墻相比,由于壽縣所處的戰(zhàn)略地位和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使得壽縣古城在軍事防御與抗洪防水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特色的道路與水系布局,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壽縣地勢低洼,容易受洪澇侵襲。壽縣古城成了壽縣唯一的確保堤防。現(xiàn)在古城依然發(fā)揮著抗洪的重要作用。圖1壽縣道路與水系布局圖(資料來源:壽州志[Z](清)光緒.)1壽縣歷史概述1.1地理位置壽縣(圖2)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八公山南麓,屬六安市管轄。東臨長豐縣、淮南市,西隔淠水與霍邱縣為鄰,南與肥西、六安縣毗連,北和鳳臺、潁上縣接壤,面積為2986平方公里[1]。圖2壽縣位置圖及周圍水系1.2壽縣歷史壽縣古稱壽春、壽陽、壽州,曾五次為都,屢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屬淮夷部落,夏為揚州域,商周為州來國地,春秋屬楚,戰(zhàn)國后期楚國遷都于此。三國是為魏地,已是十余萬人的重鎮(zhèn)。自晉以后到唐、宋,壽縣繼續(xù)以繁華著稱于世,所謂“揚(州)壽(州)皆為重鎮(zhèn)”。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博物館內更有許多珍貴的收藏。壽縣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故鄉(xiāng),是中國豆腐的發(fā)祥地,是“淝水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以楚文化為底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鄉(xiāng)土文化,尤以正陽肘閣、壽州鑼鼓等廣受歡迎。壽縣勝跡宏博,現(xiàn)在的古建筑有發(fā)始建于唐貞觀年間的報恩寺、宋嘉定時期的古城墻、元代的黌學、明朝時期華東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肅穆的孫公祠等;名人古墓星羅棋布,主要有蔡候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頗墓、宓子墓等;古遺址有古郢都遺址、安豐城遺址、淝水之戰(zhàn)古戰(zhàn)場等;其它還有春申坊、時公祠、斗雞臺、呂蒙正寒窯、陳玉成囚室、狀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載于方志的壽州內八景和外八景等等。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圖5南門(通淝門)夜景,夜晚也成了大家休閑的廣場圖6南門(通淝門)成為了城里與城外車輛溝通的唯一渠道2.2古城結構介紹2.2.1古城大致結構布局城的平面略呈方形,城墻周長7141米,高8.3米,底寬18—22米,頂寬4—10米,高5—8米。1991年大水期間,最多聚集人口達12萬人。墻體內以粘土夯筑,外壁下砌石基,上砌青磚。磚石縫隙以桐油、糯米汁和石灰等物粘合,非常牢固,舊有“鐵打的壽州城”的稱譽。墻體以土夯筑,外側貼磚,外壁下部有2米高條石砌基,通體向內欹斜,層層收分。城外東南為濠,寬約60米,北環(huán)淝水,西接壽西湖,外壁墻腳筑有寬約8米的護城石堤。城墻原為平磚砌筑,解放后為了防洪,曾將局部墻垣改用石塊壘筑,近年,又陸續(xù)用石條進行了加固。壽縣古城甕城門和城門相互錯開對于防洪也是絕妙之筆(圖7)。因為一旦甕城門潰決,洶涌的洪水以超常速度沖擊的是對面足夠堅固的城墻,由于城門錯開,極大地削弱了洪水對二道門的沖擊作用。特別是北甕城門朝西、西甕城門朝北,避免了來自東把河(河水由東向西流)和壽西湖的洪水對甕城門的直接沖擊。古人思維之精妙,不能不令人贊嘆!四門原都有護門甕城(現(xiàn)有北門、東門存有甕城),除南門外,東、北、西3門的甕城門均與正面城門不在同一中軸線。為便于相互救應和運輸糧草彈藥,古人沿城墻內側修有一條環(huán)城道路,并配有方便的上城馬道。在抗洪救災時,這條道路可作為專業(yè)救災道路,以利互相救援和運輸救災物資。圖7甕城示意圖圖8城門的頂端有門閘當大水來臨,壽縣城里的人只要將門閘放下,便可抵御洪水圖9甕城一景甕城,古人往往為了加強軍事防御,在城門外還修筑一道城門,兩側與城墻連在一起建立,設有箭樓、門閘等防御設施,中間的部分就叫甕城。圖10北門城外成為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廣場圖11龜駝石碑對外的城門多為半圓形的小門,甕城一般不大,當敵人攻破第一重城門時,先頭部隊會遭到在內城墻上的弓箭射擊。想必“甕城”的創(chuàng)意與“甕中捉鱉”有異曲同工之妙。具有軍事防御和防汛抗洪雙重功能。2.2.2壽縣古城道路布局壽縣古城的道路布局是以4條大街為主干道,把古城分成4大區(qū)域,每個區(qū)域內又以街巷縱橫交錯組成交通網(wǎng),沿城墻的內環(huán)城路為近年所修。4條大街分別是南街、北街、東街和西街,它們是連接4個城門的主要干道。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均不在同一軸線上,因道路修整,東、西街漸趨平直,南、北街依然保持原有的轉折。這種布局方式與常見的古城道路布局不同,沒有遵循古制,形成經緯交織的“棋盤式”格局。其原因是壽縣古城是為軍事防御而設置的城池,為了軍事防御需要,防止敵人長驅直入,爭取充分的戰(zhàn)斗時間,而逐漸形成的道路布局特征,即“城門不相對,道路不直通”,所以就沒有遵守王城制度。這樣的道路布局方式,一直作為當?shù)亟ǔ堑臉藴省D辖珠L680m,北街長1205m,東街長1005m,西街長1025m,形成南街短,北街長,東西街大致相等的格局,這是因為抗洪防水的需要,壽縣古城的地形是東南高西北低,如果道路是正十字相交,那么東西道路就要比現(xiàn)在的靠北,在城內積水的情況下,道路將被水淹沒,阻礙交通,從而造成全城交通的癱瘓,所以東西道路南移,這也是歷代建城積累的經驗總結。實際上,東西道路也就成了古城的地形分界線,南街道路較平坦,北街道路則緩坡向下。圖12壽縣道路與水系布局現(xiàn)狀圖(資料來源:壽縣地方志編篡委員會.壽縣志[M].黃山書社.1996:9)在西南區(qū)域,以縱向的南小長街為次干道,其他小巷與之相交,形成交通網(wǎng);在西北區(qū)域,以縱向的北小長街為次干道,其他小巷與之相交形成交通網(wǎng);在東南區(qū)域,以縱向的照壁巷為次干道,其他小巷與之相連形成交通網(wǎng);在東北區(qū)域,以橫向的西大寺巷為次干道組成交通網(wǎng)。4個區(qū)域都相對獨立,區(qū)域內道路曲折蜿蜒,而非四通八達,主要以拐角路口、丁字路口為多,這樣的布局是根據(jù)軍事防御的需要而形成的,這樣使敵人進城后,兵力,車子都不能直通,容易截擊敵軍,同時在防水過程中,也能減緩水的沖擊力,保護建筑物。道路的寬度也較窄,四條大街由條石路面改為混凝土或瀝青路面。連接大街的主要巷道寬不過4m,其他小巷的寬度更小,還有的是只能容納單人通行的“一人巷”。2.2.3壽縣古城水系布局[3]水既是古城賴以生存的資源和經濟發(fā)展的載體,又是古城在戰(zhàn)爭中拒敵以千里之外的屏障,此外,也是因為水阻礙了古城的進一步發(fā)展??梢哉f,古城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壽縣古城的水系布局,從城外來講主要有兩大河道、一大湖泊和一條大河。兩大河道一是位于城之西北的淮河干流;一是位于城之北側的東淝河,一大湖泊是位于古城西門之畔的西湖,一條大河是環(huán)繞城池的護城河?;春?、東淝河、西湖和護城河緊臨古城,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是古城的“水之長城”(圖13)。正是有此種形勝,作為軍事?lián)c的古城才得以形成,并在戰(zhàn)爭中顯示出獨特的魅力。因為水路的發(fā)達,在以水上交通為主的年代,壽縣古城得到了發(fā)展,客商往來、河道繁忙、經濟繁榮。然而,也是因為河道眾多,每當雨季來臨,壽縣古城都要面臨考驗。由于古城地勢低洼,加之淮河流域雨量充沛,河道淤塞,致使洪水經常泛濫。城內水系布局主要是在城之四角處設置內城河和在城內不同區(qū)域辟有大小不等的蓄水塘。城內地面流水和市民生活廢水,就是采取分區(qū)蓄水和涵洞排水相結合的辦法解決的。在近4萬平方千米、周圍有城墻封閉的城內,逢到陰雨天,特別是大雨傾盆的天氣,地面承水量十分可觀。處理不當,往往變成內澇,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另外,各大街小巷遍修“陰溝”(下水道),使水流向地勢較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的內河,這兩個內河通過涵洞與城外相連,在城外水位低的情況下,把城內的水排出去?,F(xiàn)今采用機械排水,水塘面積大為縮小。圖13城外水系圖2.2.4古涵洞的作用城墻原為平磚砌筑,解放后為了防洪,曾將局部墻垣改用石塊壘筑,近年,又陸續(xù)用石條進行了加固。壽縣古城墻墻根處,原有古涵洞三個,現(xiàn)存兩個涵洞,一是位于東北隅的東涵洞,一是位于西北隅的西涵洞(圖)。光緒《壽州志》記載:“萬歷元年,知州楊澗修涵洞,州人張夢蟾有記:‘壽城下故甕涵洞三,蓋洩市圃中瀦水,巳則堅閉之,以防外水浸灌,其一在城西南,地勢稍峻,近塞弗通,而東北并西北者,則今存也?!鼻迩?、光緒年間均重修?,F(xiàn)存的涵洞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位于城墻下的涵道,一是位于地面部分的月壩。由于涵道位于地下,無法做現(xiàn)場測繪,在此僅引用資料加以說明。據(jù)壽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載:“涵洞方體,寬0.6米,深0.8米,長50米,其一端連接內河,另一端通城外,經過城墻石堤部分深1.5米?!痹聣问呛髞碓鼋ǖ模饩w《壽州志城郭》記載:“乾隆二十年知州劉煥重修,并修涵洞,創(chuàng)建月壩?!焙琅c城外相通。涵口之上筑有月壩,與城墻等高,既利于城內積水的排出,又能在洪水季節(jié)堵阻外水倒灌入城。洪水泛濫時,只要關上城門,滴水不入。同時,通過涵口觀察水位,還可以比較城內外水差。這一水利設施,曾被譽為古代水利工程的一顆明珠。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墻。涵洞的防水和排水功能是其一大特色。這主要是在月壩與涵道組成的涵體中,設置一“側凸字形”木塞,通過木塞的移動來決定排水或防水。當城內水位高于城外,內河水通過涵道進入涵體,頂開木塞,水經城外涵管排出城外;當城外水位高于內河水位時,城外水進入涵體,水壓推動木塞向內河涵管移動,并隨水壓的增大而不斷塞緊內河涵管管口,從而防止外水倒灌入城,起到了奇特的防水效果,使防、排水“自動化”。城墻為宋代重筑,爾后迭有修葺。明代為了加固墻基,于城墻外側以條石迭砌一周擴城泊岸,保護城墻不被水沖蝕。古人贊其“若匹練之橫亙也,菪生鐵之焰禱也”。城內北部東西兩側各有一泄水涵閘,平時城內積水可由此排出城外,當洪水季節(jié),又可自行關閉涵閘,防止外水倒灌額鐫有“金湯鞏固”、“崇墉障流”題名,是對這堅固雄偉的壽州城墻的真實寫照。圖14“金湯鞏固”字樣

圖15西北隅的城涵洞

圖16東北隅的城涵城內北部東西兩側各有一泄水涵閘,平時城內積水可由此排出城外,當洪水季節(jié),又可自行關閉涵閘,防止外水倒灌額鐫有“金湯鞏固”、“崇墉障流”題名,是對這堅固雄偉的壽州城墻的真實寫照。圖17涵洞方、排水示意圖有了這些壽縣的古城墻能往外排水,而且可以從地處往高處排。像一個漏斗一樣永遠不會積水。洪水泛濫時,只要關上城門,滴水不入。同時,通過涵口觀察水位,還可以比較城內外水差。人們稱壽縣城為“篩子地”,因不論城內雨水多大,城外水位有多高,城內卻無積水、無澇災,原來是水從“篩眼”漏掉了,當然這只是傳說,其實是因為城里的雨水流入了內城河,在通過低洼處的兩座涵洞排放到城外去了。涵洞能控制城內積水的排出,而不讓城墻外的圍城大水進入城內,就是科學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建筑者其設計的高明。這座擁有近千年歷史的古城墻,近百年來三次保護著老百姓免遭洪水之害。圖18護城石岸

護城石岸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御史楊瞻創(chuàng)建。石岸高三米,寬約八米。其內口與城墻根基連為一體,外口則由條石疊砌壁立護城河沿,堪稱城外之城。

圖19、20石堤現(xiàn)在修成了外環(huán)

圖21護城河清淤把這個石堤掩蓋了圖22城外東南濠

城外東南為濠,寬約60米,北環(huán)淝水,西接壽西湖,外壁墻腳筑有寬約8米的護城石堤壁,下部有2米高條石砌基。圖23城外圍墻基明代為了加固墻基,于城墻外側以條石迭砌一周擴城泊岸,保護城墻不被水沖蝕。古人贊其“若匹練之橫亙也,菪生鐵之焰禱也”。3.古城防洪3.1防洪原因分析一、古城甕城的設計也是防洪的精妙之作城門,外再加甕城,等于設置了兩道防線。東、北洪水來襲方向的兩城門的甕城做了交角處理,東門的外門位置北移,偏離中軸線4米;北門的外門向西移了九十度。當來勢兇猛的洪水沖破外門進入甕城后,水頭受挫,形成渦流,大大減輕了對甕城內門的壓力。二、在城墻外側壁腳處加筑一周,護城石堤,為整個城垣增加了一道堅固的防線。三、在城墻內坡東北和西北處設有涵洞,涵上筑有磚石結構圓筒狀月壩。使防、排水實現(xiàn)“自動化”。四、“棋盤式”格局,所以東西道路南移,防止古城道路將被水淹沒。3.2古城防洪歷史壽縣古城的地面海拔高度為17.6~23.8米,如北門地面海拔為20.4米,東門為20.5米,而北門外的東犯閘閘外水位可高達24.5米以上(1991年),淮河正陽關水位可高達25.74米以上(1991年)。所以,歷史上壽縣古城就經常被水圍困。如《五行志》記載,n64年,“壽春浸城郭,壞廬舍……人畜溺死者甚眾?!眽壑菖f志記載,1866年,“壽州大水,城不沒者三,田廬淹沒,人畜溺死者無數(shù)?!倍鴫劭h古城所以能屢次免遭洪水侵害,全靠城墻保護。古代的城墻,首先是作為軍事防御構筑物。后來,除了軍事防御外,還用來抵御洪水,特別是出現(xiàn)以水攻城的戰(zhàn)例后更是:如此。例如,《史記·趙世家》載智伯聯(lián)韓攻趙之晉陽城,以水灌之,“城不沒者三版”。壽縣城在歷史上也曾有三次水攻的戰(zhàn)例,都因城墻堅固,抗洪能力強,從未被攻破。據(jù)說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工作隊想對古城墻墻基挖開一點點來考察古城墻究竟是土筑的還是石材砌筑的,剛動手挖,就被聞聲而來的壽縣人民趕跑了,說萬一洪水來了,墻根部挖過的地方就是隱患,無論如何挖不得,結果這次考古無疾而終,這個事例說明了古城墻歷經千年滄桑而仍然完好無損的原因之一,救過命的古城更值得好好保護了。1991年,古城抵御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圍困,保護了城內十多萬人的生命財產,再次顯示了它的特殊功能。91年夏天暴雨不停洪水圍城50多天才退去,據(jù)說在八公山上望去,整個城墻宛若一個大盆一樣坐落在汪洋的洪水中。古城抵御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圍困,保護了城內十多萬人的生命財產,再次顯示了它的特殊功能。受洪水圍困的高八點三三米的古城墻,在墻外水深已達七米高,北門水最深,在西門看得到的隔壁的淮河大堤,淮河水位已與大堤壩頂基本持平。而東邊還有一個大湖水行過來,雨還在接連不斷地下,喬縣長拼命了,她作出了加高北門、死守西門(最靠近淮河)的決定,老人孩子全部向地勢高的地方轉移。壽縣古城四面環(huán)水,水位繼續(xù)增高,縣城一定被淹沒,關鍵時刻江主席跨過城墻來到了古城慰問,江主席一來大家知道壽縣有救了,果然兩天后省府派人送大批麻袋藥品來了,壽縣在最緊張關頭也沒慌亂,因為經歷過1954年的特大洪水,壽縣城外洪水滔滔,壽縣城里生活照常,沒斷電沒短自來水,浴室里甚至還有熱水洗澡,暴雨下了一個月城里沒死一個人,沒積一滴水這也是最大的奇跡了。91年的大水幾乎淹沒城墻,城門頂端還刻著當年的水位線。江主席當年乘小輪船進城是從城墻頂上進來的,可見水位高。人們可在城墻邊上濯足洗衣,但因為有了高大寬厚的古城墻,城內人的生命財產安然無恙,工作運轉如常,城內的10多萬居民安然無恙是古城的驕傲!現(xiàn)在政府為了發(fā)展旅游業(yè),在南門外造了很多房子,很多城里人不愿到城外居住,最大的擔心還是怕洪水來,因為淮河,淝水就在身邊,他們忘不了91年白浪滔天的慘景,因此古城真要發(fā)展恐怕得將淮河徹底治好吧!而2003年的大水,對于古城來說,也是可以抵抗的。圖24、252003年大水圍城圖26、271991年大水圍城,洪水圍困近2個月,然而城墻不倒圖281954,、1991年洪水水位線海拔線當站在“賓陽”城門,看著城墻上鑲嵌著的一塊標注著1991年洪水水位線海拔24.46米的石牌時,我的心震撼了;這震撼并不是出于對此城墻恢宏氣勢和古老悠久歷史的感慨,而是出于對古人的杰作直到幾千年后還讓今人享用的現(xiàn)實。圖29古城城墻走道可以想象當時壽縣這座古城墻在洪水肆虐時其所經受的物理壓力,也能想象如果一旦崩塌城池內頃刻淹沒的所幸沒有發(fā)生的情形。和中國其它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僅供后人研究瞻仰相比,從給后人造福的角度看,壽縣的古城墻可謂是做到極致了。古城城墻走道也成為了古城人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3.2城墻的加固(圖29)1991年汛期,大水圍城,城墻墻身漏水,內堤腳散浸滲漏十分嚴重,特別是東門、北門甕城和城東北拐兩側更甚。當時城墻能否安全渡汛,成為國內和國際上都關注的一件大事。大水過后,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的關懷和重視下,壽縣城墻防洪加固工程被列為治淮項目,當年就開始了施工。本工程的主體部分是對老墻體加固維修。壽縣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城坡既是防洪工程,又是省級保護文物。因此,老墻體加固既要保證防洪安全,又要維持文物外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