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瀝青混合料技術參數(shù)_第1頁
瀝青瀝青混合料技術參數(shù)_第2頁
瀝青瀝青混合料技術參數(shù)_第3頁
瀝青瀝青混合料技術參數(shù)_第4頁
瀝青瀝青混合料技術參數(sh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表8.1.7-6瀝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質量技術規(guī)定指標單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級道路實驗方法表面層其他層次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62830T0316洛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283035T0317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2.602.52.4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3.0T0304堅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針片狀顆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徑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徑小于9.5mm,不大于%%%15121818152020--T0312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111T0310軟石含量,不大于%355T0320注:1堅固性實驗可根據需要進行。2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時,多孔玄武巖的視密度可放寬至2.45t/m3,吸水率可放寬至3%,但必須得到建設單位的批準,且不得用于SMA路面。3對S14即3~5規(guī)格的粗集料,針片狀顆粒含量可不予規(guī)定,小于0.075mm含量可放寬到3%。4)粗集料的粒徑規(guī)格應按表8.1.7-7的規(guī)定生產和使用。表8.1.7-7瀝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規(guī)格規(guī)格名稱公稱粒徑(mm)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75635337.531.526.519.013.29.54.752.36S140~7510090~100--0~15-0~5S240~6010090~100-0~15-0~5S330~6010090~100--0~15-0~5S425~5010090~100--0~15-0~5S520~4010090~100--0~15-0~5S615~3010090~100--0~15-0~5S710~3010090~100---0~150~5S810~2510090~100-0~15-0~5S910~2010090~100-0~150~5S1010~1510090~1000~150~5S115~1510090~10040~700~150~5S125~1010090~1000~150~5S133~1010090~10040~700~200~5S143~510090~1000~150~33細集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含泥量,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大于3%;對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得大于5%。2)與瀝青的粘附性小于4級的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3)細集料的質量規(guī)定應符合表8.1.7-8的規(guī)定。表8.1.7-8細集料質量規(guī)定項目單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級道路實驗方法表現(xiàn)相對密度,不小于-2.502.45T0328堅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5T0333砂當量,不小于%6050T0334亞甲藍值,不大于g/kg25-T0346棱角性(流動時間),不小于S30-T0345注:堅固性實驗可根據需要進行。4)瀝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規(guī)格見表8.1.7-表8.1.7-篩孔尺寸(mm)通過各孔篩的質量百分率(%)粗砂中砂細砂9.51001001004.7590~10090~10090~1002.3665~9575~9085~1001.1835~6550~9075~1000.615~3030~6060~840.35~208~3015~450.150~100~100~100.0750~50~50~55)砂機制砂或石屑規(guī)格規(guī)格公稱粒徑(mm)水洗法通過各篩孔的質量百分數(shù)(%)9.54.752.361.180.60.30.150.075S1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10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注:當生產石屑采用噴水克制揚塵工藝時,應特別注意含粉量不得超過表中規(guī)定。4礦粉應用石灰?guī)r等憎水性石料磨制。當用粉煤灰作填料時,其用量不得超過填料總量50%。瀝青混合料用礦粉質量規(guī)定應符合表8.1.7-11的規(guī)定。表8.1.7-11瀝青混合料用礦粉質量規(guī)定項目單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級道路實驗方法表觀密度,不小于t/m32.502.45T0352含水量,不小于%1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圍<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10090~10070~100T0351外觀-無團粒結塊—親水系數(shù)-<1T0353塑性指數(shù)%<4T0354加熱安定性-實測記錄T03555纖維穩(wěn)定劑應在250°C條件下不變質。不宜使用石棉纖維。木質纖維素技術規(guī)定應符合表8.1.7-12的規(guī)定。表8.1.7-12木質素纖維技術規(guī)定項目單位指標實驗方法纖維長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顯微鏡觀測灰分含量%18±5高溫590℃~600℃燃燒后測定殘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試紙或PH計測定吸油率,不小于-纖維質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篩上經振敲后稱量含水率(以質量計),不大于%5105℃烘箱烘2h后的冷卻稱量8.1.8不同料源、品種、規(guī)格的原材料應分別存放,不得混存。8.1.9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的規(guī)定,并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1各地區(qū)應根據氣候條件、道路等級、路面結構等情況,通過實驗,擬定適宜的瀝青混合料技術指標。23各地區(qū)應結合本地自然條件,充足運用本地資源,選擇合格的材料。8.1.10基層施工透層8.5.1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質量檢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主控項目1熱拌瀝青混合料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道路用瀝青的品種、標號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和本規(guī)范第8.1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檢查數(shù)量:按同一生產廠家、同一品種、同一標號、同一批號連續(xù)進場的瀝青(石油瀝青每100t為1批,改性瀝青每50t為1批)每批次抽檢1次。檢查方法:查出廠合格證,檢查報告并進場復檢。2)瀝青混合料所選用的粗集料、細集料、礦粉、纖維穩(wěn)定劑等的質量及規(guī)格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1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檢查數(shù)量:按不同品種產品進場批次和產品抽樣檢查方案擬定。檢查方法:觀查、檢查進場檢查報告。3)熱拌瀝青混合料、熱拌改性瀝青混合料、SMA混合料,查出廠合格證、檢查報告并進場復檢,拌合溫度、出廠溫度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8.2.5條的有關規(guī)定。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檢查方法:查測溫記錄,現(xiàn)場檢測溫度。4)瀝青混合料品質應符合馬歇爾實驗配合比技術規(guī)定。檢查數(shù)量:每日、每品種檢查1次。檢查方法:現(xiàn)場取樣實驗。2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質量檢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主控項目1)瀝青混合料面層壓實度,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小于96%;對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小于95%。檢查數(shù)量:每1000m2測1點。檢查方法:查實驗記錄(馬歇爾擊實試件密度,實驗室標準密度)。2)面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允許偏差為+10~-5mm。檢查數(shù)量:每1000m2測1點。檢查方法:鉆孔或刨挖,用鋼尺量。檢查數(shù)量:每車道、每檢查方法:彎沉儀檢測。一般項目33)彎沉值,不得大于設計規(guī)定。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檢查方法:觀測。4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5.1的規(guī)定。表8.5.1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檢查頻率檢查方法范圍點數(shù)縱斷高程(mm)±1520m1用水準儀測量中線偏位(mm)≤20100m1用經緯儀測量平整度(mm)標準差σ值快速路、主干路1.5100m路寬(m)﹤91用測平儀檢測,見注19~152次干路、支路2.4﹥153最大間隙次干路、支路520m路寬(m)﹤91用3m直尺和塞尺連續(xù)量取兩尺,取最大值9~152﹥153寬度(mm)不小于設計值40m1用鋼尺量橫坡±0.3%且不反坡20m路寬(m)﹤92用水準儀測量9~154﹥156井框與路面高差(mm)≤5每座1十字法,用直尺、塞尺量取最大值抗滑摩擦系數(shù)符合設計規(guī)定200m1擺式儀全線連續(xù)橫向力系數(shù)車構造深度符合設計規(guī)定200m1砂鋪法、激光構造深度儀注:1.測平儀為全線每車道連續(xù)檢測每100m計算標準差σ;無測平儀時可采用3m直尺檢測;表中檢查頻率點數(shù)為測線數(shù);2.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動檢測設備進行檢測;3.底基層表面、下面層應按設計規(guī)定用量撒潑透層油、粘層油;4.中面層、底面層僅進行中線偏位、平整度、寬度、橫坡的檢測;5.改性(再生)瀝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進行檢查;6.十字法檢查井框與路面高差,每座檢查井均應檢查。十字法檢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線,過檢查井蓋中心的直線做基線,另一條線與基線垂直,構成檢查用十字線。7.5水泥穩(wěn)定土類7.5.1原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選用初凝時間大于3h、終凝時間不小于6h的32.5級、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火山灰硅酸鹽水泥。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與生產日期,復驗合格方可使用。2)水泥貯存期超過3個月或受潮,應進行性能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土的均勻系數(shù)不得小于5,宜大于10,塑性指數(shù)宜為10~17;2)土中小于0.6mm顆粒的含量應小于30%;3)宜選用粗粒土、中粒土。7.5.2穩(wěn)定土的顆粒范圍和技術指標宜符合表7.5.2的規(guī)定。表7.5.2水泥穩(wěn)定土類的粒料范圍及技術指標項目通過質量百分率(%)底基層基層次干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篩孔尺寸(mm)53----37.5100-100-31.5-90~10090~10010026.5---90~10019-67~9067~9072~899.5--45~6847~674.7550~10050~10029~5029~492.36--18~3817~351.18----0.6017~10017~1008~228~220.0750~500~30②0~70~7①0.0020~30---液限(%)---<28塑性指數(shù)---<9注:①集料中0.5mm以下細料土有塑性指數(shù)時,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不得超過5%;細粒土無塑性指數(shù)時,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不得超過7%;②當用中粒土、粗粒土作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底基層時,顆粒組成范圍宜采用作次干路基層的組成。3粒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級配碎石、砂礫、未篩分碎石、碎石土、礫石和煤矸石、粒狀礦渣等材料均可做粒料源材;2)當作基層時,粒料最大粒徑不宜超過37.5mm;3)當作底基層時,粒料最大粒徑: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過37.5mm;對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過53mm;4)各種粒料,應按其自然級配狀況,經人工調整使其符合表7.5.2的規(guī)定;5)6)集料中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2%;7)集料中硫酸鹽含量不得超過0.25%;8)鋼渣尚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4.1條的有關規(guī)定。4水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2.1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7.5.31試配時水泥摻量宜按表7.5.3選取。7.5.3水泥穩(wěn)定土類材料試配水泥摻量土壤、粒料種類結構部位水泥摻量(%)12345塑性指數(shù)<12的細粒土基層578911底基層45679其他細粒土基層810121416底基層6891012中粒土、粗粒土基層①34567底基層34567注:①當強度規(guī)定較高時,水泥用量可增長1%。 2當采用廠拌法生產時,水泥摻量應比實驗劑量加0.5%,水泥最小摻量粗粒土、中粒土應為3%,細粒土為4%。3水泥穩(wěn)定土料材料7d抗壓強度: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層為3~4MPa,對底基層為1.5~2.5MPa;對其他等級道路基層為2.5~3MPa,底基層為1.5~2.0MPa。7.5.4城鄉(xiāng)道路中使用水泥穩(wěn)定土類材料,宜集中拌制。7.5.5集中攪拌水泥穩(wěn)定土類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集料應過篩,級配符合設計規(guī)定。2混合料配合比符合規(guī)定,計量準確、含水量符合施工規(guī)定、攪拌均勻。3攪拌廠應向現(xiàn)場提供產品合格證及水泥用量、粒料級配、混合料配合比、R7強度標準值。4水泥穩(wěn)定土類材料運送時,應采用措施防止水分損失。7.5.6攤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施工前應通過實驗擬定壓實系數(shù)。水泥土的壓實系數(shù)宜為1.53~1.58;水泥穩(wěn)定砂礫的壓實系數(shù)宜為1.30~1.35。2宜采用專用攤鋪機械攤鋪。3水泥穩(wěn)定土類材料自攪拌至攤鋪完畢,不得超過3h。應按當班施工長度計算用料量。4分層攤鋪時,應在下層養(yǎng)護7d后,方可攤鋪上層材料。7.5.7碾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