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設(shè)計(第一單元)_第1頁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設(shè)計(第一單元)_第2頁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設(shè)計(第一單元)_第3頁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設(shè)計(第一單元)_第4頁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設(shè)計(第一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

第一草無大七

第1課《我們關(guān)心的天氣》教學設(shè)計

教學導航

【教材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于天氣現(xiàn)象并不陌生,他們可以通過生活經(jīng)驗、每天的天氣預

報、以及各種信息資料對天氣有一些初步印象,但并不能對天氣現(xiàn)象進行科學的

觀察、記錄和描述,用比較規(guī)范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天氣的基本特征,因此,要通

過本課的學習過程,使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天氣符號,并能用簡單的天氣符號記

錄天氣變化。提高學生關(guān)心天氣變化、準確地觀察與記錄天氣的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一些常見的天氣符號,并能用簡單的天氣符號記錄天氣變化。

2、了解自然界各種各樣的天氣,感知不同的天氣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3、在觀察和研究天氣的活動過程中,使學生增強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4、激勵學生去觀察動物和植物的變化與天氣的關(guān)系。

5、使學生能堅持觀測天氣和長期測量和記錄天氣數(shù)據(jù)。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體驗,運用多種感官判斷天氣變化,從云量、降水量、風、氣溫

等不同方面描述天氣,用天氣符號觀察和記錄天氣狀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各種天氣的了解,意識到天氣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提高學生關(guān)心天氣

的意識。

【教學重點】

根據(jù)平時觀察積累和自學,認識一些常見的天氣符號,并能用簡單的天氣符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號記錄天氣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和體驗,能運用多種感官判斷天氣變化,從云量、降水量、風、氣

溫等不同方面描述天氣,用天氣符號觀察和記錄天氣狀況。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資料:

動畫:天氣預報圖;

課件:天氣。

2、實物:記錄單、筆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回顧空氣的相關(guān)知識,請學生說空氣的特點。(無色、無氣味、看不見、

摸不著、會流動)

2.出示:充滿氣的氣球。讓學生預測松開氣球的嘴,里面的空氣會怎樣,并

讓學生體驗。

3.結(jié)合體驗,明確風是天氣的一種基本特征。

二、主題探究

1.“造風”活動。

(1)學生利用身邊的材料或身體來造一造風。

“造風”體驗—交流方法------評價小結(jié)

(2)小組利用電風扇造出不同特點的風。

A、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讓我們看到風。(紙片、塑料繩等輕巧的物體)

B、引導學生用塑料繩和電風扇造出不同特點的風。(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等)

C、學生展示交流。(以小組為單位,一生展示一生講述,生生互動)

D、評價小結(jié)。(引出風向和風速,揭題并板書課題)

2.認識風向。

(1)出示風向概念。

(2)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風向。

2/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3)學生借助電風扇和塑料繩判斷風向。

(4)學生說一說自己借助景物判斷風向的事例。

(5)認識風向標。

(6)學生借助風向標判斷風向。

(7)學生思考,用風向標測風向相比利用景物辨方向兩者的不同點。

3.認識風速。

(1)出示風速概念。

(2)學生認識蒲福風力等級。

(3)認識風速儀。

(4)學生借助風速儀判斷風速。

4.制作簡易風向標和風旗

(1)出示簡易風向標和風旗。

(2)學生比較專業(yè)的測量儀器和簡易的測量工具兩者的使用特點。

(3)結(jié)合風向標制作微課,自制風向標。

三、使用風向標和風旗

1.試測風向和風速。

學生利用電風扇“造風”,并使用自制風向標和風旗測風向和風速。

同學輪著“造風”——測出風向和風速—交流方法------評價小結(jié)

2.實測風向和風速。

學生使用自制風向標和風旗去室外測出今天的風向和風速。

交流注意點----室外實測風向和風速-----回教室交流結(jié)果-------評價小

結(jié)

四、總結(jié)延伸

1.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2.獎勵風向標和風旗,引導學生課后長時間的關(guān)注風向和風速。

【板書設(shè)計】

風向和風速

一風向----------風向標

風-*

J風速----------風速儀

(天氣特征)(風旗)

3/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

第2課《天氣日歷》數(shù)學設(shè)計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

過程與方法:

運用多種感官和初步地使用溫度計來收集天氣信息和數(shù)據(jù),并記錄在“天氣

日歷”和“日期一溫度”表中。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意識到長期的觀察和記錄會使我們了解到更多的天氣信息

【教學重難點】

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意識到長期的觀察和記錄會使我們了解到更多的天

氣信息

【教學準備】

一張分類畫有天氣符號的大紙

為每個學生準備幾張用來畫有天氣符號的小卡片

一張?zhí)鞖馊諝v

一張氣溫柱形圖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復習:課件出示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

2、今天天氣怎么樣,誰能具體說說?2月25日學校開學那天又是怎樣的

天氣?

3、我們已經(jīng)不記得了,但是氣象工作者清楚地知道,他們不僅知道近期每

天的天氣情況,還知道一年前、兩年前的天氣情況。想一想,他們是怎么知道的

呢?(他們每天都把當天天氣情況記錄下來,像這樣的記錄著每天的各種天氣現(xiàn)

4/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象的表格我們就把他稱為天氣日歷。板書:天氣日歷)

4、天氣日歷有什么用呢?(記錄和分析氣象信息,總結(jié)以往的氣象規(guī)律,

預測今后的天氣變化。)

5、今天我們也來做做小小氣象員。

二、認識一些天氣符號:

1、要當好氣象員,首先要認識各種天氣符號。(板書:天氣符號)

2、請大家把自己知道的天氣符號,畫在作業(yè)本2面活動記錄1題上。

3、天氣情況包括氣溫、云量,降水量、風速、風向等。所以我們還應(yīng)該認

識更多的天氣符號。(課件:常見的天氣符號)

4、這么多的符號,我們不可能全部都記著,那以后我們做天氣日歷怎么辦

呢?老師建議,我們可以自己設(shè)計簡單形象的天氣符號。

5、學生生設(shè)計天氣符號,教師適當指導,集體評議。

三、制作天氣日歷:

1、出示天氣日歷范例:大家看看這份日歷,想想為什么一天里要貼那么多

張的天氣?。恳灰灰觯阂惶斓奶鞖獠⒉粌H僅只有一種。

2、那你們想不想也來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天氣日歷呢?(提示注意觀察我

們今天的天氣。然后將今天的天氣貼到我們的表格里面,一天還要貼很多種不同

的天氣符號。)

3、學生到教室外面觀察天氣3分鐘,并做記錄。(教師重點指導:在什么地

方測量溫度最合適,如何判斷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陰天等方法。)

4、回到教室制作天氣日歷,再展示交流。(完成作業(yè)本2面活動記錄2題。)

四、認識氣溫柱狀圖

1.老師每天在測量氣溫,用特殊的方式記錄。出示:氣溫柱狀圖

2.從圖中你能看出什么?

3.完成氣溫柱狀圖。

4.交流展示。

5.拓展:認識氣溫折線圖。

6.下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氣溫的測量,要繼續(xù)完成氣溫柱狀圖,相信大家會有很

多收獲。

設(shè)計意圖:了解氣溫柱狀圖的作用,學會制作氣溫柱狀圖,完成了教學目標

5/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二的另一方面內(nèi)容。拓展認識折線圖,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為下節(jié)課

學習《溫度和溫度計》做鋪墊。

五、作業(yè)

每天堅持觀察與記錄。

設(shè)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同時意識到長期的觀察和記錄能

幫助我們了解到更多的天氣信息。突破本課難點。

【板書設(shè)計】

天氣日歷

6/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

第3課《溫度與氣溫》教學設(shè)計

教學導航

【教材分析】

溫度計的使用在三年級已經(jīng)學過。在前兩課中,學生實際上已經(jīng)用溫度計觀

測氣溫。每個小組或每個同學都將再次使用溫度計觀測氣溫,并將在今后的一段

時間里,每天都使用溫度計觀測氣溫,并將觀測的結(jié)果記錄在“天氣日歷”中。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氣溫、天氣預報的主要含義。

2、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每天應(yīng)選擇同一時間來觀測氣溫。

3、選擇每天觀測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觀測和記錄。

4、會用溫度計等進行簡單的觀測,搜集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并能分析氣溫變化的規(guī)律。

過程與方法:

運用小組討論、匯報、交流的方式,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保持對氣溫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觀測和記錄數(shù)據(jù)的重要性。

2、激發(fā)學生對氣溫變化的興致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

選擇每天觀測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觀測和記錄。

【教學難點】

正確測量,能堅持觀測和記錄。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分小組觀測并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

溫。

7/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2、每組一張溫度填充圖。

3、每個小組或每人一支溫度計。

4、多媒體資料:動畫:氣溫計與實驗用的溫度計有何不同。視頻:氣溫的

定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課題

1、出示冬天和夏天兩張不同的圖片,說明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氣溫是

天氣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shù)據(jù)。

2、揭示研究內(nèi)容:今天我們就要共同來研究如何觀察和測量我們周圍大氣

的溫度。

3、板書課題

【設(shè)計意圖】以冬夏不同的圖片展示,讓學生體會溫度的不同對我們的影響,

一方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說明氣溫與溫度的區(qū)別,為下面的探究做

鋪墊。

二、測量比較,探究新知

(一)復習溫度計的使用

1.請學生說說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要注意的安全問題,教師進行補充說明。

2.學生說說怎樣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怎樣讀數(shù);復習溫度計的刻度;并讀

出書本中溫度計的各個溫度。

(1)每個小組發(fā)一根溫度計。

(2)認識溫度計上的刻度。(課件)

溫度計上標出的溫度往往是整十數(shù),每兩個數(shù)值之間分成5或10個相等的

小格,每個小格代表1攝氏度或2攝氏度。測量時,要把溫度計放置在測量環(huán)境

內(nèi)2到3分鐘,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時再讀數(shù)。

(3)讀出書本中溫度計的各個溫度。(課件)

(4)尋找溫度計上水結(jié)冰的溫度(冰點)和水沸騰的溫度(沸點)。(冰水

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

(5)估計在寒冬和烈日時節(jié)分別測量溫度時溫度計的大致范圍。(隨機課件)

(6)小活動;測量手心溫度。(要把溫度計放在手心1—2分鐘,待液柱穩(wěn)

8/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定時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溫度計的液柱平行。)

【設(shè)計意圖】對學生使用溫度計和觀測氣溫進行指導,是為了提高學生能觀

測氣溫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

(二)探究室內(nèi)外溫度的測量與比較

1、猜測:學生猜測教室內(nèi)和教室外的溫度一樣嗎?哪一個溫度會高一些?

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shè)計意圖】猜測和探究是我們科學學習的基本方法。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

“一個問題的產(chǎn)生通常要比它的結(jié)論的得出更為重要?!眴栴}的提出是科學探究

的開始,也是學生探究興趣的所在。因此老師應(yīng)在這兩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積

極地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題:猜測教室內(nèi)和教室外的溫度一樣嗎?二是要在科學

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景,開展多樣化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問題環(huán)境,

讓學生樂于提問題。

2、小組討論:驗證方法?以及驗證所需的工具(溫度計、室內(nèi)外溫度記錄

表)和注意點(匯報測量的結(jié)果,對各組(同學)之間的溫度差別進行分析,認

識誤差,并指導學生在測量時盡量減少誤差)。

3.測量室內(nèi)溫度,記錄、交流。測量室內(nèi)外溫度,完成作業(yè)本4面活動記

錄2題。

測量室內(nèi)溫度。讓學生把溫度計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前)兩分鐘,讀出溫

度計上的溫度,并記錄在“室內(nèi)外溫度記錄表”上相應(yīng)的地方。

4.測量室外溫度。帶學生到室外,每組選擇室外不同的地點(走廊上、陽

光下、樹底下、陰涼處,)測量氣溫。記錄測得的氣溫和地點并交流。

5、小組匯報驗證結(jié)論?;氐浇淌遥咽覂?nèi)外測得的溫度進行比較,并思考:

室內(nèi)外的溫度相同嗎?哪兒的溫度高(或低)?哪個溫度可以反映今天我們這個

地方的氣溫(哪一個溫度可以反映當?shù)氐臍鉁???/p>

6.比較每個小組測得的溫度,分析溫度不同的原因。

(三)氣溫的測量

1、比較陽光下和背陰處的溫度

(1)討論:剛才我們測量到的陽光下、陰涼處兩個不同地點的溫度有什么

不同?想一下,我們應(yīng)該選擇什么地點來測量氣溫?

(2)小結(jié):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最能反映當?shù)氐臍鉁?,所以我們?yīng)該

選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溫。

(3)認識學校氣象站百葉箱。

2、分析比較一天中的氣溫

9/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1)請小組拿出事先測量好的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氣溫統(tǒng)計表,匯報不同時

間所測到的氣溫。

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氣溫的測量地點:

時間7:3010:3012:0014:0017:00

氣溫

(2)繪制圖表:把這五個不同時間的氣溫數(shù)據(jù)填進下面的圖表。

(3)小組匯報交流。出示氣溫圖表,討論,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獲得

有關(guān)氣溫的哪些信息?(什么時候的氣溫最高?什么時候的氣溫最低?一天中氣

溫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嗎?)

3.師:為了準確的填寫我們的天氣日歷,我們應(yīng)該選擇什么地點測量氣溫?

每天測量的時間該怎么確定?(如果想知道每天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應(yīng)分別

選擇什么時間測量?)

小結(jié):我們每天測量的時間、地點要一致。

【設(shè)計意圖】對學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師要結(jié)合具體的

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學生會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猜測中探究、在測量

中探究、在驗證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止匕外,探究是學生的一種學習行為,

要教育學生持之以恒。學生在探究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這時,教師應(yīng)進行

適時的引導,主動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遇

難而退。學生通過自主測量實驗,互相討論,共同交流,得出結(jié)論。

三、總結(jié)本課研究內(nèi)容。

四、課外延伸

1、分別測量晴天、多云天、陰天、雨天等情況下一天中各時間段的氣溫,

并進行分析比較。

2、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來測量氣溫,并且在實地測量了氣溫,繼續(xù)作好天

氣日歷的記錄。

【設(shè)計意圖】知識是生活的提煉,生活又是知識,活生生的再現(xiàn),學習知識

是為了解決問題,回歸生活。學生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解決問題是最大的

成就。

【板書設(shè)計】

溫度與氣溫

10/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測量氣溫:室外陰涼、通風處

一天中的氣溫:低一高一低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

第4課《風向和風速》教學設(shè)計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過程與方法:

自制風向標和小風旗。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

當?shù)姆椒o錄觀察結(jié)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到使用簡單工具能對天氣觀察活動提供很大的幫助。進一步提高觀察天

氣現(xiàn)象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

能描述風向和風速

【教學難點】

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當?shù)姆椒o錄觀察結(jié)

果。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制作風向標的材料;制作小風旗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你們覺得風是什么?能聽到,看到風嗎?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風的詞語來

11/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描述風嗎?

二、探究內(nèi)容:

(―)風向和風向標

1.出示風向圖,簡單介紹

簡單介紹,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

2.你能通過風吹動旗面的情況來辨別風向嗎?簡單練習。

小結(jié):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的是風吹來的方向。

3.制作風向標,并測量風向

(1)出示自制風向標。介紹制作方法

(2)小組討論:風向標的使用方法

(3)問:我們?nèi)绾螌L向結(jié)果添加到當天的天氣日歷上呢?

(4)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確定方位和測量風向?

(二)風速和風速等級

1.問:風向可以用風向標進行測量,那么風速也可以測量嗎?

2.介紹科學家利用風速儀測量風速,熟悉“蒲福風力等級”表。我們制作

小風旗來測量。

3.分組制作小風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實地觀察

1.測量風向和風速

2.記錄到天氣日歷中

12/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

第5課《降水量的測量》數(shù)學設(shè)計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過程與方法:

制作簡易的雨量器,并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歷”的

紀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保持對天氣現(xiàn)象觀測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能在課后持續(xù)

地進行降水量的觀測。

【教學重點】

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教學難點】

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歷”的紀錄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說明書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

度尺,剪刀,紙帶,膠帶紙;噴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3/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出示下雨動圖,你們覺得這場雨下的大嗎?你怎么判斷出來的?

生自由回答并簡要陳訴理由。

我們怎樣才能準確地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降水量

的測量。(揭題:降水量的測量)

(教學意圖:用下雨的動圖引入,生動形象,貼近生活實際,引出矛盾,激

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活動一:制作雨量器

1.要研究降水量,首先我們得下場雨,今天天氣晴朗沒有雨,怎么辦?出示

模擬降雨器,師生共同操作,模擬降雨,讓學生初步感知降水量。

2.介紹降水量的定義。

3.雨量器的選擇(雨量器口徑大小的討論)

4.出示制作雨量器的材料:直筒玻璃杯、刻度、剪刀、透明膠。

5.學生小組討論:如何科學地貼好刻度條,并開始黏貼刻度。

6.教師巡視,并且拍攝作品,上傳電腦,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價,二次

修正。

引導注意以下幾點:

(1)刻度條的0刻度對準杯底的上緣。

(2)刻度條垂直于杯底。

(教學意圖:教師示范模擬降雨,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在初步了解降水量

的科學概念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小組討論自由完成雨量器的制作,再通過生生相互

糾錯,二次改正,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激發(fā)了學

生探究的積極性,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提高了動手能力。)

三、活動二:測量降水量。

1.播放微課,初步感知怎樣收集和測量降水量

2.學生交流注意事項,歸納并小結(jié):

(1)小組分工合作

(2)輕拿輕放,防止水溢出。

(3)讀數(shù)平視,及時記錄。

(4)降雨只模擬一次。

(5)倒掉廢水,收拾材料

3.指導學生填寫實驗記錄單

14/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4.學生實驗,教師巡查指導。

5.小組匯報,師匯總(用多媒體輸入數(shù)據(jù),現(xiàn)場制作柱狀圖)。

6.出示降水量等級表,利用柱狀圖分析數(shù)據(jù),判斷每個小組的降水量的等

級。

(教學意圖:通過微課,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實驗的操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學

生實驗

效率。通過用多媒體現(xiàn)場制作柱狀圖,便于分析學生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感受圖

表的直觀形象性。)

四、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觀看視頻:氣象學家如何測量降水量。

2.北方經(jīng)常會下雪或者冰雹,如何用雨量器來測量?

3.指導課外如何進行降水量的測量。

4.課后作業(yè):請同學們利用自制的雨量器回家繼續(xù)完成5月份降雨量的測

量,并填寫在天氣日歷中。

(教學意圖:學科學,關(guān)鍵要用科學,通過觀看氣象學家的觀測視頻,把課

內(nèi)知識與生活實際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布置課后測量任務(wù),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

把課堂延伸到課外)

【板書設(shè)計】

降水量的測量

雨水的高度(24小時)

單位:毫米(mm)

雨量器

15/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

第6課《云的觀測》教學設(shè)計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

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過程與方法:

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jù)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

分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對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歷”中關(guān)于云

的觀察。

【教學重點】

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jù)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

分類。

【教學難點】

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并能根據(jù)云的高度和形狀給

云分類。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不同形狀的云的圖片,直徑約30cm的圓片,白紙

教學過程

16/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一\情境導入。

1、引導學生觀察當天的天氣情況,用簡單的語句描述一下。

2、提問:不同的天氣,云有什么不同?(課件展示:晴天、陰天、雨天三

幅圖片,學生觀察交流)

3、講述:觀測云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天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云的

觀測。(板書課題)

二、觀測云狀。

1、談話:怎樣觀測云呢?云狀和云量是觀測云的重要內(nèi)容。(學生也可以回

答其他內(nèi)容,如云的顏色、云層厚薄等)

2、學生閱讀教材上關(guān)于云狀的分類以及圖片。

3、出示云狀及其分類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云狀的特點,學習觀測云狀的方

法,講解云狀與天氣的關(guān)系。(課件展示一層狀云:布滿全天或部分天空的均勻

幕狀云層。包括卷層云、卷云、高層云及雨層云。積狀云:是垂直發(fā)展的云塊,

具有孤立分散,云底平坦和頂部的外貌形態(tài)。主要包括淡積云、濃積云和積雨云。

波狀云:波浪起伏的云層。包括卷積云、高積云、層積云。)

三、測算云量。

1、學生閱讀教材上云量的文字資料。

2、教師出示有關(guān)圖片或者視頻資料,讓學生學習觀測云量的方法。(課件演

示:測算云量)

3、講解云量與天氣的關(guān)系。(課件列表:云量與天氣)

四、閱讀諺語。

1、學生閱讀教材上看云識天氣的諺語。

2、學生說一說每句諺語的含義,教師簡要講解。

3、教師補充講解一些看云識天氣的諺語。

五、室外觀測。

1、講述:現(xiàn)在我們就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到室外去觀測云?。?/p>

2、講解觀測要求:①認真觀測、做好記錄。②分小組進行觀測。③遇到

問題首先請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④輕言細語、不打不鬧,注意安全。

3、下發(fā)記錄表。學生到室外觀測云,記錄云狀和云量。教師巡視指導。

17/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4、交流觀測結(jié)果,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總結(jié)拓展。

1、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課外活動:搜集更多的與云相關(guān)的諺語,利用這些諺語幫助我們觀測天

氣。

七、欣賞云朵。(搜索云朵攝影圖片,組織學生欣賞)(根據(jù)課堂進度

決定。)

附件1:與云相關(guān)的天氣諺語

1、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卷層云出現(xiàn)前往往伴隨日暈、月暈,因此,

如看到天空有暈,便知道有卷層云移來,則未來將有雨層云移來,天氣可能轉(zhuǎn)雨。)

2、瓦塊云,曬死人。(波狀云)

3、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波狀云出現(xiàn)時,常表明氣層比較穩(wěn)定,

天氣晴好而少變化。)

4、魚鱗天,不雨也風顛。(波狀云和大片層狀云連在一起,將有風雨來臨。)

附件2:日暈、月暈

在天氣變化以前,我們有時會在太陽或月亮的周圍,看到一個甚至兩個以上

的彩色或白色光圈,而且太陽光和月亮光也似乎暗淡了許多。

這是怎么回事?我們把太陽或月亮周圍出現(xiàn)的這種光圈叫“暈”。太陽周圍

出現(xiàn)的光圈叫“日暈”,月亮周圍出現(xiàn)的光圈叫“月暈”。這是一種比較奇特的

氣象現(xiàn)象。暈圈的顏色一般是內(nèi)紅外紫的。

日暈是日光通過云層中的冰晶時,經(jīng)折射而形成的光的現(xiàn)象,圍繞太陽環(huán)形,

呈彩色

月暈是月光通過云層中的冰晶時,經(jīng)折射而成的光的現(xiàn)象。成彩色光環(huán),內(nèi)紅

外紫。

【教學反思】

1.新課標提出:科學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教學中,我注重生活中的

科學與書本上科學之間的聯(lián)系,強調(diào)科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yīng)用。在本課的教

學中,我圍繞著學生熟悉的“云”展開,不管是判斷外出觀察云還是判斷云的類

型都緊密聯(lián)系當天天空中的云展開,而借用“云的諺語”作為拓展活動,使學生

學會判斷較為簡單的云,從而運用于生活。

18/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2.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

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在判斷云量的活動中,考慮到學生的思維水平,

我教材中借用了圖示的方法,幫助學生來判斷云量的多少,并將判斷的標準精確

的用分數(shù)來表示,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觀察、驗證。

19/22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shè)計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