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學設計15篇_第1頁
《秋天》教學設計15篇_第2頁
《秋天》教學設計15篇_第3頁
《秋天》教學設計15篇_第4頁
《秋天》教學設計1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秋天》教學設計15篇《秋天》教學設計1教學要求:1、學會43個生字,認識6個字。2、朗讀課文,通過討論秋天是什么顏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麗。3、背誦課文。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識字。教學準備:圖、生字卡片。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拼讀音節(jié),齊讀課題:5尋找秋天。今天,王老師要帶領我們去尋找秋天。學習“王”二、學習新課(一)初讀課文1、快速翻開書第64頁,借助拼音來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2、抽卡片讀生字,拼讀生字。3、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用○和△在課文中標出生字和認讀字,多讀幾遍。(二)認讀字詞尋找王老師秋天小文小力野外藍色黃色小方紅色顏色(三)朗讀王老師帶我們到野外去尋找秋天。秋天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四)再讀課文1、學生互相讀課文。2、指名讀課文,學生評價3、自己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句話。4、認識標點符號:冒號、引號、問號,教師簡單描述它們的用法。5、指導學生標,小組檢查。(五)學習生字“王”你怎樣記住這個字指導書寫組詞三、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讀了第五課《尋找秋天》,課下同學們也可以去野外尋找秋天。教學反思: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發(fā)揮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秋天的顏色是五顏六色的,課堂中注意學生的.語言積累,積累一些有關秋天的詞語,學生很感興趣。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五課的生字。二、學習新課1、指名讀第一句話(1)這句話告訴你了什么?困(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野外”的意思。(遠離居民點的地方)(3)教師指導朗讀第一句話,重點指導停頓。(4)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2、指名讀第二、三、四句話(1)思考:小文、小方和小力各說秋天是什么顏色的,他們?yōu)槭裁催@樣說?(2)想像山坡上會有什么樣的野花,清清的河水里會有些什么。(3)你覺得秋天還有哪些顏色,為什么?(4)學生自由練讀、分角色讀、小組讀第二、三、四句話。3、齊讀第五句話(1)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句話。(2)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互讀第五句話。(3)小組討論:秋天是什么顏色的?(4)小組匯報。(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4、提自學要求(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2)根據(jù)筆順跟隨表記憶字形。(3)結合生活實際和課文了解字義,組詞或者說。5、檢查自學效果,教師重點指導。(1)文:比較“六”和“文”。(2)方:筆順是(3)力:第二筆“撇”出頭。三、鞏固練習1、抽卡片開火車讀生字。2、識字游戲。四、指導書寫1、學生觀察范字,怎樣寫。2、教師范寫。3、學生描紅、仿寫。五、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第五課的4個生字。教學反思:本課重點指導漢字的書寫,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多數(shù)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漢字的美。學生在書寫時能夠認真觀察,個別的學生觀察不認真,寫字的姿勢還需要糾正。《秋天》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3、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4、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窘虒W重點難點】1、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2、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菊n時分配】1課時?!窘虒W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這兒正值什么季節(jié)?(秋季)你能回憶起我們以前學過的關于秋的詩句嗎?(枯藤老樹昏鴉、霜葉紅于二月花……)在文人那里,秋天是憂傷的、哀怨的、令人頓生惆悵??稍趧趧诱叩难劾锴锾焓秦S收的季節(jié),是喜慶的日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何其芳的《秋天》。二、范讀課文,注意下列問題1、找出詩一描寫了幾種景物?2、思考這幾種景物組成了幾幅畫面?3、通過畫面的描繪,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4、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答案:1、詩中寫了露珠、伐木聲、幽谷、鐮刀、背簍、竹籬、瓜果、江面、冷霧、網(wǎng)、烏桕葉、槳、草野、蟋蟀、溪水、牛、牧羊女。2、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3、抒發(fā)詩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4、略。三、品讀詩歌,體會詩歌意境1、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并為什么喜歡這幅圖。2、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些詞語或,為什么?四、延伸拓展我們學習了優(yōu)美的詩歌,欣賞了美麗的畫面,下面就該我們描繪我們自己的秋天了。以“秋天”為題寫一段描景抒情的文字。(以詩的形式來寫)五、作業(yè)摘抄以秋為內容的文字,并做點評?!肚锾臁方虒W設計3【學習目標】1.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2.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3.結合具體語境和全詩的意境,品味詩歌意味雋永的語言美和明朗純凈的詩意詩風?!緦W習重點、難點】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詩歌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揣摩、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人們在領略了赤日炎炎的酷暑之后,盼來了習習秋風。秋,因其成熟與收獲,因其蕭瑟與凄清,給了文人墨客太多感慨的話題,許多吟秋的詩文傳誦不衰,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現(xiàn)代詩人何其芳的詩作《秋天》,去傾聽秋的訴說。(板書文題、作者)一、把握韻律,感受詩歌的音樂美。1.教師感情飽滿地范讀。學生勾畫字詞并感知語言節(jié)奏。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朗讀提示:《秋天》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chuàng)造了一種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氛圍和神韻,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在誦讀中把握、表現(xiàn)詩歌的這種情感,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有兩種劃分標準:按節(jié)拍劃分和按意義劃分?!肚锾臁房砂匆饬x標準劃分朗讀節(jié)奏。如: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wǎng),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蘆篷上/滿載著/白霜,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秋天/游戲在/漁船上。2.學生聽朗讀錄音,可輕聲跟讀。熟悉讀歌內容?;卮穑簽槭裁凑f這是一幅鄉(xiāng)村秋景圖?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征;稻香、鐮刀體現(xiàn)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3.學生放聲自由誦讀,體會詩歌的語言美。二、視覺再現(xiàn),欣賞詩歌的意境美。1.逐節(jié)品析詩歌的意境美。講解:“農家豐收圖”是寫普遍的農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山谷伐木和籬間背瓜果。山谷伐木丁丁之聲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伴隨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詩中未點明,但讀者可以想到是欣欣然、笑盈盈的。具有清靜、清遠的氛圍。“霜晨歸漁圖”畫面包括撒網(wǎng)、收漁、搖槳平?;顒樱谠娙斯P下蘊含著淡而遠、清而靜的神韻。也許在早年的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這么寧靜、悠遠的。“少女思戀圖”這節(jié)詩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相當于古人所謂“感興”的寫法,即先言他事,由興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續(xù)言是少女心懷戀情。這一節(jié)五行詩,寫出了由外景向內情的過渡,寫出了初戀從無到有的過渡。詩人選取“牧羊女的眼里”這一特定視角,雖未明寫眼神,但讀者自能見出那里面的清純、明凈,那里初戀少女似戀非戀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較三節(jié)詩可以看到,前兩節(jié)主要寫外在的景物與人事,第三節(jié)寫人心靈深處,寫出了微妙的感覺,使全詩收束在感情的實處。具有清甜的氛圍?!扒锾鞐⒃谵r家里”“秋天游戲在漁船上”“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三句互為呼應,均運用擬人手法,表現(xiàn)詩人筆下秋天的寧靜、悠遠的特點。2.學生研讀全詩,說出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些?并談出理由。學生暢談,教師歸納:(1)“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句中“滿披”形象生動,“飄”字貼切傳神。伐木聲與清晨、露珠等意象構成一幅清凈潤朗、形聲兼具的畫面。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2)“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薄暗鞠恪笔谷藵M口生香?!帮柺场睂懾S收之景,是收割的形象說法?!胺蚀T的瓜果”也見出豐收之景。(3)“秋天棲息在農家里?!薄皸ⅰ北居脕砻鑼懹猩奈镱悾F(xiàn)用在詩句中是擬人,將秋天視象化,創(chuàng)造出松弛、閑靜的氛圍,意味雋永?!皸ⅰ币辉~使整節(jié)詩充滿了一種豐收后的喜悅與滿足感。秋天“棲息”在農家,它給農家?guī)砹耸裁矗浚ㄘS收)(4)“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wǎng),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薄袄潇F”烘托出一派朦朧的詩意,又與季節(jié)吻合。傳達出清涼、冷寂、朦朧的`氣氛。圓圓:雙關,既寫了網(wǎng)的形狀,又寫出漁民的美好愿望。“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比喻似拙實妙,耐人尋味。漁人到底收起了什么呢?(是魚,是樹葉,還是別的)無論他收起了什么,他的心情都是快樂的,他肯定有所收獲,或者是魚,或者是喜悅的情感。這只是秋天的一場游戲。(5)“蘆篷上滿載著白霜,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薄皻w泊”既寫景,又暗示時間,與上文“清晨”“冷霧”呼應?!拜p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自得的心情。(6)作者說“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冽了”這之中的“枯涸”與“清冽”矛盾嗎?為什么?提示:不矛盾,“枯涸見石”并非整條小溪全部干涸,而且說水位下降,有的地方干涸,露出了石頭,有的地方水淺了,于是看起來更清澈。(7)“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是(愉快地)勞作的形象說法,虛實相生?!芭1成系牡崖暫翁幦チ?,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滿流”與“香與熱”“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襯下,詩味盎然?!皦裘隆?,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牧羊女會夢見什么?這里到底是她的夢寐,還是詩人的夢想。也許一個更加燦爛,更加富饒的秋天就在前面,就在牧羊女的憧憬中,就在詩人的希望里。3.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鄉(xiāng)村秋景圖。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jié)詩又組成三幅復合畫面,請同學們?yōu)樵娭械娜嬅娓鲾M一則標題。教師明確: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和少女思戀圖。三、身臨其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美。1.何其芳筆下的“秋天”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可以暢所欲言。)(2)作者抓住了最能體現(xiàn)鄉(xiāng)村秋天景色的事物來表現(xiàn)秋天,那么所有這些畫面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注意板書。)(3)學生放聲自由誦讀,體會詩歌的情感美。結束語:《秋天》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chuàng)造了一種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氛圍。這一氛圍具有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它寫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農閑景象,所以具有清靜的氛圍;它寫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見農家些許的艱難苦恨,所以具有清遠的氛圍;它寫的是少男少女朦朧而純真的愛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圍;詩中各幅畫面,以及畫面里的各個意象,無不和諧統(tǒng)一?!肚锾臁方虒W設計4教學目標:1、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了解簡單的文學常識。2、整體理解文意,概括課文含義,提煉作者表達的情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3、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1.體會優(yōu)美的意境。2.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課前準備:1.制作課件、生字詞語卡片。(教師)2.秋天樹葉的實物。(教師)3.大雁圖片。(教師)4.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實、植物等。(學生)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導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在大自然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美,感受到了美?,F(xiàn)在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的'景色。2.播放秋季美麗景色的視頻,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3.你知道剛才呈現(xiàn)的畫面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嗎?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機板書:秋天)4.小結:是呀,美麗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5.齊讀課題?!驹O計意圖: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慷⒊踝x課文,整體感知1.認識自然段。導學: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開始標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話的前面空兩格(兩個字的位置)。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明序號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清每個自然段。(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標出第1自然段的序號)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標出課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2.學生嘗試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3.(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4.教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認真傾聽,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5.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6.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1)指名讀第1自然段,相機指導生字讀音。了:在本課讀輕聲le,要讀得又輕又短。片:三拼音節(jié),注意前鼻韻母an的讀法。子:在“葉子”一詞中讀輕聲。(2)檢查第2自然段的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叭恕睘槁N舌音,開火車讀準字音?!耙粫骸睘閮夯?,引導學生讀好兒化音。課件出示“兒子、女兒”,指名讀詞語,與兒化音區(qū)分開。(3)指名讀第3自然段。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啊”字。7.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得是否準確?!驹O計意圖: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huán)節(jié)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fā)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俊肚锾臁方虒W設計5教材分析:課文是一首詩歌,描寫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抒發(fā)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了解秋天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教時: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教學過程(略)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了解詩歌內容,明白秋天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秋天熱愛與贊美之情。教學流程:一、激趣導入復習鞏固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秋天的原野,和大自然盡情地擁抱,這節(jié)課,我們再去重溫一下那美好的時光,好嗎?2、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二、精讀細品感悟詩情(一)指名讀第1節(jié),其他同學評議。1、秋天與其他季節(jié)有什么不同?太陽更紅更嬌2、生答,師板書:空氣更甜更好(二)秋風是秋的使者,秋風來了,秋天也就來了,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1、自由讀一讀第2小節(jié)2、你知道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嗎?生自由說3、那么秋風所到之處都留下什么痕跡?大地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老師上節(jié)課留的作業(yè)——畫秋天,大家都畫了嗎?指幾名學生上講臺展示自己的圖畫。4、學生自由說出秋風所到之處的變化。(看圖說話)5、同學們畫得好,說得更好,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讀一讀3—5小節(jié)看看課文中的秋色圖吧。6、生自由讀(3—5)小節(jié)。7、女生齊讀第3小節(jié)。a、問:秋風來到哪里?(田野)b、田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c、指名說。(理解:羊腸小路、肥膘)8、男生齊讀第4小節(jié)。a、問:秋風又來到哪里?(果園)b、果園里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c、指名說。d、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果園的變化?誰能說秋天里還有哪些水果也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指名說。9、全體學生齊讀第5小節(jié)。a、問:這次秋風又來到哪里?(山坡)b、山坡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c、說一說:“一曲酒歌在心里釀造”是什么意思?10、師范讀第6小節(jié)a、剛才同學們把秋風所到之處的變化說得真精彩,秋風吹到哪里,哪里就發(fā)生了變化,田野里、果園里、山坡、高高低低的莊稼啦,果樹啦都顯得很整齊,錯落有致,所以在這里把秋風比作什么?b、這些豐厚的禮物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怎樣得來的`?(農民種出來的)c、有首古詩寫得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豐收是農民用汗水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它。d、指導有感情地讀。(三)合作探究,回顧前文1、學完這幾個小節(jié)后,大家找到了“秋天的太陽更紅更嬌”?!扒锾斓目諝飧鸶谩钡脑蛄藛幔?、分組合作、討論、交流。3、小組匯報,師貼圖片。4、小結過渡:同學們,學到這里,你覺得秋天怎樣?你想對秋天說些什么?師板書:迷人的景色,豐收的景象。(四)引導體悟升華情感1、指名讀,評議。2、為什么要撿黃葉珍藏呢?誰來說一說。3、那么,你還可以說出用什么留住秋天?4、齊讀。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2、這首詩寫出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寫得真好,我們也來當當小詩人,把你眼中的秋天描繪出來好不好?《秋天》教學設計6[活動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圖中的意義,能從圖中看清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使學生體會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3、結合用數(shù)學的過程,體會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樂趣,對學生進行愛護大自然的教育?;顒又?、難點:理解圖意,掌握解答方法?;顒佑镁撸憾嗝襟w課件?!净顒釉O計】一、欣賞秋色,激發(fā)興趣。播放多媒體課件,請學生欣賞。師: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的美麗景色嗎?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里,同學們一起去郊游好嗎?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1、出示圖1課件出示圖1背景,師:學生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現(xiàn)大括號和問號并閃動。師:這表示什么意思你們知道嗎?學生先想一想,然后相互說一說。結合學生回答,教師重點強調:圖中告訴我們有四個小朋友在捕蝴蝶,有兩個小朋友在觀察小蟲子,問號是讓我們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教師邊講邊加上手勢。教師進一步鼓勵:誰能完整圖上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多讓幾個同學說一說。師: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師:加法算式怎么列?師:4、2、6表示什么?2、出示圖2課件演示:7個向日葵,大括號。師:大括號表示什么?課件接著演示:摘了3個。?個師:誰能將這幅圖的意思完整說一說是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小結:這幅圖告訴我們有7個向日葵,摘了3個,讓我們求還剩幾個?誰來告訴我們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師:7、3、4在圖中各表示什么?3、課堂小結同學們表現(xiàn)真好,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了日常中問題。三、自主探索,鞏固提高1、重點提示嘗試練習讓學生獨立看書,嘗試完成第47頁的“做一做”。教師強調:同學們要認真觀察著兩幅圖,圖上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該怎樣列式解答呢?2、因人而異個別指導學生在練習時,教師進行個別化指導,參與到學生中間。對于失敗的同學鼓勵他們找一找失敗的原因,認真訂正。3、相互交流人人成功鼓勵同學們相互交流做題方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爭當小老師。四、課堂總結(略)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是一組以“金色的秋天”為題的“用數(shù)學”內容。這是培養(yǎng)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材在這里出現(xiàn)了大括號和問號,教材第一次出現(xiàn)這種形式的內容,它是一種用情境圖反映的數(shù)學問題,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并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重點啟發(fā)引導,由扶到放,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讓學生親身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shù)姆椒ㄓ嬎憬鉀Q問題。只就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作指導。主次把握得好,突出了重點,攻克了難點?!肚锾臁方虒W設計7一、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誦詩文,整體感知內容,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三幅畫面的內容。(重點)2、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重點品味語言凝練、形象的特點,把握作者的感情。(難點)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養(yǎng)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二、教學方法1、講讀—討論;2、學生多種形式練讀——體會、領悟——能有感情地表達。三、教具多媒體、PPT四、教學過程(一)引秋:導入新課。(由寫秋天的古詩引入,學生進行積累)。出示PPT(依次由學生朗讀,體會關于《秋天》的古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1、板書課題:秋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首現(xiàn)代詩——《秋天》,看看作者何其芳筆下的秋天是什么樣的?2、師:PPT出示學習目標,生:齊讀學習目標。3、師:PPT出示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生: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二)誦秋:1、老師范讀,學生聽(聽節(jié)奏、聽感情,并在書上劃出節(jié)奏);(多媒體播放教師范讀視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朗讀熱情。2、抽一學生朗讀全詩,其他同學聽字音是否準確;學生互評。出示生字PPT。3、點評學生朗讀情況,肯定好的方面,糾正不足。4、由男生、女生和全班分別飽含感情地齊朗誦。(三)品秋:出示PPT,學生探究問題:1、詩中描繪了幾幅圖?2、每一幅圖描繪了哪些景物?師生共同探究、解析全詩。引導學生根據(jù)教師提示的問題,體會語言的的.凝練、形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師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jié)詩又組成三幅復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秋的氛圍。先請同學們找出每節(jié)詩中畫龍點睛的詩句,先概括畫面,再品析語言。1、第一幅畫面是“農家豐收圖”。(板書)這里不是寫某個農夫,而是寫普通的農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籬間背瓜果?!皾M披”形象生動?!帮h”字貼切傳神。伐木聲與清晨、露珠等意象構成一幅清凈潤澤的有聲畫?!暗鞠恪笔谷藵M口生香?!帮柺场睂懾S收之景,擬人?!胺蚀T的瓜果”也見出豐收之景。最后一句總束,畫龍點睛。“棲息”一詞意味雋永,是擬人。2、第二幅畫面是“霜晨歸漁圖”(或“漁家秋景圖”)。(板書)畫面包含一系列活動:撒網(wǎng),收漁,搖槳?!袄潇F”烘托出一派朦朧的詩意,又與季節(jié)吻合。“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比喻似拙實妙,耐人尋味?!皻w泊”既寫景,又暗示時間,與上文“清晨”呼應?!坝螒颉币辉~虛實相生。3、第三幅畫面是“少女思戀圖”。(板書)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相當于古人所謂“感興”的寫法,即先言他事,由興而感,由景入情。本節(jié)詩寫出了由外景向內情的過渡,寫出了初戀從無到有的過渡。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滿詩情畫意。以問句出現(xiàn),語言搖曳多姿?!皾M流”與“香與熱”“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襯下,詩味盎然。“牧羊女”可曾見過“棲息在農家里”“游戲在漁船上”的秋天?那牛背上的笛聲是否表達過、勾起過少女的情懷?她的眼里一定寫滿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顫著喜悅與夢想。4、學生完成誦、品秋專項練習。(四)思秋:小組合作探究完成思秋練習。(五)課堂小結這是一幅絢麗多彩的鄉(xiāng)村秋景圖。詩不長,只有三節(jié),卻將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諸般景致皆收筆下。這是棲息在農家的秋天,是游戲在漁船上的秋天,是夢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更是充滿詩意的秋天。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詩人在每節(jié)詩后都有畫龍點睛的總結,突出秋天主題,一唱三嘆。在意象表達上,繼承了傳統(tǒng)的余韻,展現(xiàn)了古典美,韻味實足。詩人超越了“悲秋”情結,以積極的心態(tài)描寫秋天的美景,頌揚了秋天的活力和生機,體現(xiàn)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曠達的情懷。作為青少年的同學們,更應該奮發(fā)拼搏,努力求知,為迎接自己的收獲之秋做好準備?。┎贾米鳂I(yè):寫秋練習板書設計農家里的秋天——飄、飽食、肥碩、棲息:清幽、喜悅————農家豐收圖漁船上的秋天——冷霧、滿、輕輕、游戲:清冷、悠閑————霜晨歸漁圖牧羊女眼里的秋天——寥闊、滿流、香與熱、夢寐:清靜、香甜————少女思戀圖贊美、熱愛【小組探究答案】1、青鳊魚(biān)烏桕葉(jiù)滿載(zài)歸泊(bó)2、比喻,收起青鳊魚,悠閑。3、秋天游戲在漁船上。4、“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自得的心情。“歸泊”既寫景,又暗示時間,與上文“清晨”呼應。5、A、明凈B、忠實C、豐盛D、嚴峻E、勤勉6、贊美秋天之美;對秋天展開思考,并贊美秋天的勤勉精神。7、首尾呼應(前后照應),其作用是使結構完整,內容渾然一體,突出文章中心。8、《秋思》9、去掉不好。因為“更”字在此起強調作用,強調在對秋天的思索中,其“勤勉”精神是最重要的?!肚锾臁方虒W設計8一、說秋——激發(fā)學習興趣(2分鐘)你喜歡秋天嗎?你能為我們你的秋日印象嗎?(學生自由說秋天。)師小結: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秋天是多彩的季節(jié),秋天是令人憂郁的季節(jié),也是令人快樂的季節(jié)??傊谕瑢W們的心中,秋天是千姿百態(tài)的。那么,在現(xiàn)代詩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秋天》,去領略詩人筆下濃濃的秋意。下面我們進入這節(jié)課的第二環(huán)節(jié)“讀秋”。二、讀秋——體會詩歌的音韻美(6分鐘)1、課前預習過課文嗎?生字新詞都解決了嗎?老師考考大家看。(課件)(課件展示朗讀要求:1、劃分節(jié)奏2、標出重音3、揣摩感情。)2、自由練讀后,配樂朗讀,對朗讀情況作評價。3、全班配樂齊讀,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1)你認為每一節(jié)詩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明確:每一節(jié)的最后一句。(為后面給畫面擬題作準備。)(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師:這三幅畫,讓我們仿佛看見了那幽幽的山谷、聞到了濃濃的稻香、聽到了輕輕的漁歌和牧羊女甜蜜的心事,可見詩人懷著是對秋天的一種極度的熱愛和贊美之情來完成的。三、品秋——領悟詩歌的圖畫美和語言美(15分鐘)秋天,是含蓄典雅的,要真正領略它的魅力,還要用心去“品”。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品秋。所謂品,即品味,就是要仔細體會詩歌中優(yōu)美的語言和意境?,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品詩中的“人”“物”“景”,去發(fā)現(xiàn)詩歌的美。1、教師:有人說這是一首描寫鄉(xiāng)村秋景圖的詩?你贊同嗎?(作者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xiàn)鄉(xiāng)村秋景的?為什么要選取這些景物來寫?)(1)體現(xiàn)農家特色:稻香,鐮刀,背簍,漁船,牛,牧羊女。(2)表明秋天的天氣:露珠,冷霧,白霜。(3)暗示秋天的事物:蟋蟀,溪水。2、品析優(yōu)美的語言(1)以“用(寫)得美,美在”的句式,對自己感受最深的詞語或加以品析。(2)交流探討自己的不理解之處。3、品味畫面請你發(fā)揮想象,給你最喜愛的一幅畫命名。(配對游戲)師:命名參考: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牧女思戀圖。要求說出理由。這也就充分體現(xiàn)了詩歌“詩中有畫”的藝術特點。四、繪秋——品味詩歌的意境美(15分鐘)1、選取三幅圖景中你最喜歡的畫面,結合自己的感受,想象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出來。(要求:學生分成三組,每組改寫一節(jié)。寫完后,就近同學相互交流,選出最好的作品,全班同學一起賞析點評。時間5分鐘。)師述:詩歌的語言是跳躍的,它不同于寫景散文,它不是完整連貫地描寫某一景物或畫面。因此我們閱讀詩歌,有一個還原的任務。要把跳躍的`景物連貫起來思考,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畫面。要發(fā)揮想象,體味詩歌所勾畫的意境,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下面,讓我們借著想象的東風,鼓起表達的云帆,在詩歌的美麗意境中自由地徜徉吧!2.學生交流描繪畫面(參考內容):(交流學生的人數(shù)視時間而定,每組1-2人。)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晞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fā)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wǎng),網(wǎng)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鳴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耳邊傳來悠遠綿長的笛聲,只是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四處張望,眼里寫滿了心思……3、小結《秋天》詩不長,僅三節(jié)。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畫面感很強。以“秋天”為“經(jīng)線”,以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諸般景致為“緯線”,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表現(xiàn)了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五、仿秋——欣賞秋韻(5分鐘)1、續(xù)寫兩個,完成小詩。一個說,秋天棲息在農家里。一個說,秋天游戲在漁船上。一個說,————————。一個說,————————。秋天說,其實我就在你們的心里。2、頌秋(齊讀)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秋天是多彩的,秋天是美麗的。3、小結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我們的世界,帶著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心去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事物。4、全班再次朗讀《秋天》,結束本課教學。(時間充足的話)最后讓我們再次在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秋日私語》中走進何其芳那恬靜而充滿詩情畫意的《秋天》吧。六、布置作業(yè)——拓展能力(2分鐘)1、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三:比較《秋天》與《秋景》,兩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異同。2、背誦課文。3、模仿《秋天》寫幾行小詩?!肚锾臁方虒W設計9一、教學目標: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點,感受秋天的美。2、能按一定順序看懂圖意。二、教學用具:實物投影三、教學過程:(一)復習檢查1、檢查生字詞:〈出示:我會讀〉黃澄澄、池塘、梧桐樹、藏在底下、當做、催2、輕聲自由朗讀全文,這篇課文寫了哪幾個地方的美麗景色。(二)學習課文學生自主選擇:先來欣賞哪個地方的美景?1、秋天的天空。1)自由讀,讀后,你覺得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板書:高、藍]2)有多高,有多藍?能不能用另一個詞把“那么”換一換?(多么)3)比一比,哪句好,為什么?〈出示:我知道〉天很高,很藍。藍天上飄著白云。天那么高,那么藍。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4)朗讀。2、秋天的池塘。在池塘的周圍,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讀一讀,找一找。[板書:落葉]這些落葉實在太漂亮了,那水中的小魚,岸邊的`螞蟻,空中的燕子[同時貼上這些動物的圖片]看見這些落葉,會把它當做什么呢?1)自由讀三、四兩段,完成練習:〈出示:我會說〉()把落葉當做()。2)指名回答。[板書:——傘——運動場——電報]3)這三種小動物,你最喜歡誰?喜歡誰就扮演誰,選擇書上寫你的那句話來有感情地讀一讀。4)采訪活動:秋姑娘送給了你們這么好的禮物,你們難道不想對她說些什么嗎?小魚:你想對秋姑娘或對這頂傘說什么嗎?螞蟻:你呢?燕子:你能告訴大家這封電報上都寫了什么內容?5)想象:還有那些小動物,它們又會把落葉當做什么?請你模仿書中的說一說:〈出示:我也會〉有的落在(哪里?),(誰?怎樣做?),把它當做(什么?)。3、感情朗讀全文,感受秋天的美。(三)小結,拓展延伸秋姑娘送給我們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此生機勃勃的世界,那小朋友們準備回送給秋天什么禮物呢?(四)作業(yè)〈出示:日積月累:〉1、摘抄課文中你認為寫得好的。2、去找一找描寫秋天的文章或古詩,讀一讀,背一背?!肚锾臁方虒W設計10教學要求:1、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北大荒的情感,知道現(xiàn)在的北大荒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體會勞動創(chuàng)造美的道理。2、以品味詞句、想象意境為重點,引導學生充分地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文中所描繪的情景。3、通過對課文的感悟、激發(fā)學生尋訪祖國美好河山和繼續(xù)探究學習的欲望。教學重點、難點:品味詞句、想象意境,體會作者是怎樣來具體描寫的。教學方法:以品味詞句、想象意境為重點,引導學生充分地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文中所描繪的情景。從而體會北大荒秋天天空凈、小河清、原野熱鬧之美。特別是在回顧課文內容時,引導學生一邊回憶一邊在頭腦里“過電影”。這樣不僅有助于記憶,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具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1、板書課題“北大荒的秋天”,指導生字“荒”的書寫。2、過渡:從字面上了解,想象一下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次,把每個字的音讀準確,每個讀通順。2、交流初讀后對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感受。3、檢查重點詞語的讀音。課件出示:一碧如洗清澈見底熱鬧非凡五彩斑斕銀灰橘黃血紅挺拔絳紫4、在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三、學習第二自然段教師范讀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想象畫面,感受語言文字的意境。1、課件出示:一碧如洗,色彩斑斕的天空。(畫面)提問:同學們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樣的?2、在初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發(fā)表看法,從中熟練讀文字想畫面的學習方法。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邊度邊想象文中所描繪寫的情景,從而來體會北大荒秋天天空“一碧如洗、色彩斑斕”的美麗。4、一邊讀一邊想象,從而來體會北大荒天的特點。5、課件出示秋天的天空,學生一邊觀看,一邊試著背誦這一段。(這樣不僅有助于記憶,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受。)四、小結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學第三、四自然段1、小組合作學習三、四自然段嘗試運用“讀課文想畫面”的方法體會語言的美。2、小組內交流學習感受,體會北大荒秋天的小河清澈見底,原野熱鬧非凡。師:第三自然段,介紹北大荒秋天的小河。這一段主要寫的是北大荒秋天的小河,從哪里我們知道河水清澈見底,一眼能望到底呢》(指導學生體會)(1)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帶”。(2)小魚的動作使河水發(fā)生變化,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蕩漾起一道道波紋。(3)解釋“漾”的意思,(水面輕微的動蕩)。3、第四自然段,寫原野的“熱鬧”。原野怎么能說是“熱鬧”呢?從哪里表現(xiàn)的?(學生從文中找,并朗讀。)課件分別出示:(1)成片的大豆(畫面)。(2)火紅高粱(畫面)。(3)一片片榛樹林(畫面)。教師總結:(1)籽粒飽滿的豆莢迎風搖擺,發(fā)出嘩啦啦的聲響,不正像笑聲嗎?(2)火紅的高粱,多像一張張樂呵呵的臉龐!(3)秋天的榛樹,葉子紅似火,這火是一希望之火。提問:這段話描寫原野與前面天空、小河的描寫有什么異同?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相同:作者先總結寫原野的特點,然后分別介紹了幾個事物來描述它熱鬧非凡。我們以后寫日記、作文也可以學著運用這種方法。不同:天空,小河的描寫是動中靜,流云變幻、河水蕩漾,看似動,細品味卻給人一種靜的感覺。田野的莊稼原來是靜靜的,卻用笑、唱、燃等動寫出它們熱鬧非凡,這是靜中有動。五、課件出示并配音樂,展示北大荒的自然風光和物產(chǎn)豐富。課件出示:生活在這里的人,喜歡用“大豆搖鈴千里金”來贊美遍地金黃的九月,這里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會在這個季節(jié)里用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來。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1、學生齊讀。(提示:用喜愛的語氣讀出贊美之情。)(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情感。)2、教師配音樂范讀課文,再次讓學生來感悟北大荒秋天秋天的美麗。3、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從而體會北大荒秋天“天空凈、小河清、原野熱鬧”之美。六、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通過學習課文,知道了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其實現(xiàn)在的北大荒早已變成了“北大倉”,成為我國重要產(chǎn)糧區(qū),那里的景色也特別美麗。文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看似動卻給人靜的感覺,描寫生動形象,在讀文章時,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同學們在課余時間也練練筆,想一想。在你身邊或去過的地方,有沒有值得記下的情景,學習文中的描寫方法,描寫一處景物,與同學們分享其中的快樂?!肚锾臁方虒W設計11教學要求: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習文章中的生字新詞。3、感受詩中描寫的景象,理解詩中擬人手法的運用。4、初步感受現(xiàn)代詩的意象美和韻律美。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難點:通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教具準備:秋景的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一、復習: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讀來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好嗎?小組輪讀課文。二、進入新課1、精讀感悟,體會秋天各樣的美(過渡:跟著詩人我們走進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歡秋天的什么風景呢?讀讀課文,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讀完課文后學生自由談,教師相機板書: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可以打亂順序)重點品讀:A、秋風:(1)你為什么喜歡秋風?指名學生答。(秋風像個淘氣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韌的梳子……)(2)“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個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風在一點一點擦拭腳印,掩蓋夏的痕跡。)(3)能把你的喜歡用讀表達出來嗎?(感情朗讀這一小結,師生共同評價。)B、秋實:(1)秋天里,有哪些果實成熟了?都是什么樣子的?(稻穗、向日葵、蘋果、葡萄……)(2)自讀第三到五小節(jié),感受豐收的喜悅。(3)匯報朗讀,教師指導。(4)全班賽讀,看誰先背下來。(5)在看到累累秋實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顏色呢?(紅、黃、紫學生可以想象補充課文中沒有的顏色。)2、回歸整體,感受詩的韻律美(1)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呢?(寫得美,讀起來上口……)(2)你覺得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呢?學生自由談,只要有道理就給予肯定。(重點指導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3)教師小結:這首小詩運用擬人的手法,用流暢明快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秋天的美。3、再讀全詩,試著背誦全詩。三、拓展延伸,描繪自己心中的秋天1、同學們,金秋是美麗的,在每一個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禮贊自己心中的秋吧!2、自由組合,分組活動:(1)、彩筆繪秋色,畫出心中的秋。(2)、深情頌秋天,讀出心中的秋。(小組合作編排詩朗誦《秋天》)(3)、妙筆描秋景,寫出心中的秋。(即課后練習4,將詩句改成一段話。)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總結。四、作業(yè):1、背誦全詩。2、課后收集寫秋天的詩,古詩,現(xiàn)代詩都可以?!肚锾臁方虒W設計12學習目標:1.理解、積累“棲息、寥闊、枯涸、清洌、夢寐”等詞語。2.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并背誦全詩。能力目標:1.結合具體的語境和全詩的意境,品味詩歌意味雋永的語言美和明朗純凈的詩意詩風。2.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解讀、鑒賞詩歌意象的能力。教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課時安排:1課時學習方法:朗讀;自主、合作、探究課前準備:組織學生認真預習《秋天》文章內容;查字典解決“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注釋和加點字的讀音等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課前3分鐘:檢查上節(jié)課的作業(yè)(二)、導入新課前面我們領略了朱自清先生那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春天,感受了老舍先生那溫晴的冬日,體驗了梁衡先生那充滿張力的夏季,今天,我們再一起去感悟秋天的氣息。(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走進作者2、教師范讀,學生完成下列工作:A、字音挑錯B、用“/”畫出每句詩的朗讀節(jié)奏。C、何其芳的《秋天》給我們描繪了那幾幅畫面?3、導讀提示上說這首詩寫的是“鄉(xiāng)村秋景圖”,你們能從詩中找出作者都描繪了鄉(xiāng)村秋天哪些特有的景物嗎?4、作者抓住了最能體現(xiàn)鄉(xiāng)村秋天景色的事物來刻畫秋天,所有這些畫面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5、品讀探究:A、為什么說只“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似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青鳊魚還是烏桕葉?B、詩的第二節(jié)“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是誰在游戲?為什么說是“游戲”?請你談談“游戲”寫出了怎樣的情景(“游戲”的可以是漁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說是秋天在和人和船在游戲。寫出了漁民在秋天那種愉快悠閑的心情。)C、“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課題不是《秋天》嗎?這里為什么寫夏天呢?(點出那是夏天特有的景物。而笛聲的不知蹤影,卻暗含著秋天已經(jīng)來臨。)D、“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一句中作者用了“夢寐”一詞。作者用它要表達或者預示什么呢?(對美好秋天的期盼和豐收的喜悅的心情)6、三幅畫面能否打亂,為什么?(不能,因為它體現(xiàn)了人們在面對豐收時特有的心理和情感上的體驗。)7、朗讀(四)、布置作業(yè):1、用何其芳的《秋天》中所描繪的鄉(xiāng)村秋天特有的景物,按自己的喜好,寫一寫我們理解的秋天。例如:夕陽落日的余輝灑向大地,也緩緩照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一個身體粗壯結實,赤裸著上半身的農家漢子,背著自己一天的勞動成果,走在小道上。夕陽的余輝照在他蠟黃的背上,把他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地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鄉(xiāng)間田野獨特的泥土味,農夫一步步走向自己的農家小院里,秋天棲息在農家里……2、預習《古代詩歌四首》內容;查字典解決“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注釋和加點字的讀音等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五)、板書設計:秋天何其芳農家豐收圖漁家打魚(歸泊)圖牧羊女思戀圖(豐)(樂)(戀)《秋天》教學設計13一、教學目標:1、圖文結合,理解的意思,理解課文的意思。2、引導學生認識秋天景物特征,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力。二、教學重難點:1、理解的意思,知道課文從那些方面寫秋天的景象。2、自讀課文,想想課文描寫了秋天哪些景物.三、課前準備:觀察校園里的景物四、教具準備:掛圖等五、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復習生字詞:讀下面的詞語,并詞語的意思。漸漸一群大雁往南飛它們熟了摘棉花景象2、導入:同學們,前一課老師布置你們觀察校園里的景物,你們看到了哪些?它們有什么變化嗎?(學生交流)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呢?今天我們就繼續(xù)學習第七課,生齊讀課題:秋天(二)新授:圖文結合,理解意思,理解課文意思1、出示兩幅掛圖,提問;這兩幅圖描繪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物?(要求學生用課文中一句話來回答。)2、出示:啊!到處是秋天的景象。指導學生朗讀。理解“到處”的意思。3、圖文結合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1)看圖(一)引導學生圖中描繪的景象。(2)自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的什么?(3)讀后引導學生討論。(4)讀,理解的意思。理解“變黃了”、“紛紛落下來”(5)朗讀第一自然段。4、圖文結合理解課文第二自然段。(1)看圖(2)天空有些什么,它們是怎樣飛行的?(2)齊讀第二自然段。(3)讀第一句,提問:大雁為什么要往南飛?(大雁向南飛,是南方的天氣比較暖和,它們飛到南方過冬去。)(4)讀第二句它們是怎樣飛行的。(5)小結:天空中一群群大雁往南飛,地里又是什么樣的景象呢?我們一起學習第三自然段。5、圖文結合學習第三自然段。(1)看圖地里的農民在做什么的。(2)指名讀第三段(3)討論: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都寫了什么?(4)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練習說話。(5)教師小結后學生齊讀。6、齊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三)總結課文。1、朗讀全文。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秋天這篇課文,知道了秋天的一些景物特征。其實,秋天的景物很多,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會發(fā)現(xiàn)許多。希望同學們課后多看,多記,下一課我們交流。(四)布置作業(yè)1、用“有的……有的……”練習說話。2、朗讀課文。教學反思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歡的是秋季,所以也就特別喜歡《秋天》這首詩歌。這首詩的作者以敏銳的眼光和獨特的視角捕捉到秋天那令人心醉的動人景象,描摹出秋野溢彩流芳、生意盎然的美好意境。通篇詩歌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描寫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語言優(yōu)美生動,易于朗讀和背誦。在作者的筆下蘋果姐姐會因為天氣涼了,嚷著要披紅襖;葡萄妹妹要披紫袍……這首詩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學生情感,學生學起來自然興趣盎然。在本課的教學之前,我先布置學生請爸爸、媽媽帶領自己去觀察秋天,描繪秋天,歌唱秋天,這樣,整合成全新的語文大課堂,變單純文本的語文學習為綜合性課文學習。在教學時,我將詩歌展開一幅幅畫面,把圖文對照起來,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并抓住抒情這條線,引導學生朗讀、想象,去感知語言之美。這樣,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了。教學后,我讓學生再次走進大自然,去尋找秋天。再搜集一下古人描寫秋天的詩文,比較古今寫秋的不同,感悟不同時代的語言文字所表現(xiàn)的秋天之美。最后仿照本文的形式寫上一兩小節(jié)秋天的詩或寫一篇贊美秋天的小練筆。充分讓學生去表達自己對秋天的熱愛、贊美的情懷?!肚锾臁方虒W設計14教材分析:《北大荒的秋天》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文章共有六個自然段。先寫了北大荒秋天的到來,再從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寫出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麗,第五自然段寫了北大荒物產(chǎn)的豐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贊美了北大荒的秋天。設計理念《北大荒的秋天》以寫景為主,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今天的北大荒是個富饒而美麗的地方,抒發(fā)了作者對北大荒由衷的熱愛之情。根據(jù)課文的特點,根據(jù)課文特點,充分運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感受北大荒的美麗,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憑借課文語言、圖片等體會美、感悟美的能力。情感目標:體會作者熱愛北大荒的情感,抒發(fā)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通過品讀課文,體會北大荒美麗的風光、豐富的物產(chǎn)和字里行間對北大荒的贊美之情。教學難點:學習“先總后分”的構段方式。教學流程(第二課時)一、整體感知1、俗話說,一葉知秋。九月,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來了。(師出示課件)2、(板書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讀過這一課了,現(xiàn)在,大家能否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北大荒。3、作者用了哪一句話來贊美北大荒。4、(師出示課件)生齊讀。二、品讀感悟,理解課文1、學習天空美2、自由讀,:什么叫一碧如洗?天空像洗過一樣的干凈,想看看嗎?3、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云??春美蠋熞兡g啦,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什么?(出示課件)(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想一想除了這些,傍晚的天空還會有什么顏色?(金黃、茄紫、粉紅、淺紅、玫瑰紅)4、這樣的天空你感覺怎么樣?是?。∵@哪里是天空,簡直像是什么?5、師指導朗讀第二句話。6、(師將“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辈寥ィ┳屇銇韺?,你怎么寫?(二)學習小河美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請找出本段的中心句。2、填空:小河(),如同(),靜靜地躺在()。一群小魚()游過來,()水面頓時漾起了()。理解“清澈”,提問:把小河比作什么?為什么?小組合作交流,反饋。指導有感情的朗讀(三)感受原野美1、師出示課文第四自然段(見課件),學生自由讀。師:作者寫“天空”抓住色彩,寫“小河”抓住清澈,寫“原野”抓住什么來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朗讀討論“原野熱鬧非凡”一句:“非凡”,什么意思?“熱鬧”原是形容什么?課文中形容什么?此句在自然中有何作用?朗讀,找出一個擬人句和一個比喻句。把什么和什么當做人來寫。又把什么比作什么?賽讀,體會“熱鬧非凡”,體會農民對于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小結,這一段作者先概括寫“原野熱鬧非凡”,然后通過寫“大豆、高粱、榛樹葉子”,具體描寫了原野熱鬧非凡的景象,表現(xiàn)了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美。(四)學習第五自然段指名讀,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草甸子”、“茫茫”、“沉甸甸”。茫茫還可以用來形容什么?滲透環(huán)保意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五)讀課文,悟情感,教師問:作者是那樣地熟悉北大荒,熱愛北大荒,你能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出這種情感來?把這樣的語句讀一讀。練習朗讀和背誦。三、總結北大荒不僅景色美,更重要的是為祖國奉獻了那么的寶物,所以作者最后強調:(師出示課件)齊讀。讓我們配上音樂有感情的來朗讀全文。四、作業(yè)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小練筆:(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方法寫一段話)一下課,操場就熱鬧起來了。教學反思:在本課教學中我運用探究式閱讀教學理念,以“疑”為主線,讓學生的閱讀活動從“生疑”開始,讓學生的“釋疑”過程在閱讀中進行,讓學生的閱讀行為在“存疑”中延伸。我還采用對話式閱讀教學理念,以“讀”為載體,讓學生在廣泛而深入的讀書活動中與同伴對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